篇章数

1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西部发展研究 2018年第2期 总第10期图书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in Western China

SSAPID:101-9755-5679-33
ISBN:978-7-5097-7190-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李大龙、朱晓明与李俊清三位资深学者的观点为中国边疆学的发展提供了兼具整体性和专业性的思考;探讨了西部跨境国际河流开发、互联网宗教治理,以及内蒙古、西藏、四川等地的社会发展问题;从西部社会、历史、文化等角度描述和分析了中国内陆地区以及边境地带的社会变迁、文化异同;以喜马拉雅区域合作治理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全面梳理了“喜马拉雅山地资源与生计”国际研讨会的主要成果。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罗中枢
编 辑:黄金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2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文前辅文

 边疆评论

  边疆研究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边疆研究应发挥接近性与超越性优势

  边疆研究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安全与发展

  公平合理利用原则的发展及其对我国国际河流开发的启示

   一 公平合理利用原则的由来与实践

    (一)公平合理利用原则:从国内法到国际法

    (二)公平合理利用原则在跨界河流开发利用中的实践

     1.水量分配模式

     2.合作开发模式

   二 公平合理利用原则变迁中的主要特点

   三 公平合理利用原则的新发展

    (一)共同利益理论与公平合理利用原则

    (二)从水资源综合管理到“水-粮食-能源纽带关系”理念

   四 公平合理利用原则对我国西南跨界河流开发的启示

    (一)公平合理利用原则符合我国推动跨界河流合作治理的基本理念

    (二)公平合理利用原则是明确用水护水先后秩序的重要原则

    (三)运用公平合理利用原则需结合流域实际情况而确定

  试论互联网宗教的法律治理

   一 我国宗教法律体系的现状

   二 关于互联网宗教法律现状的几点思考

    (一)互联网空间的宗教活动急需相应法律法规管理

    (二)互联网宗教对“集体宗教活动”这一法律概念的颠覆

    (三)宗教新媒体的扩张对现有宗教法律规范的挑战

    (四)跨国宗教网络平台——法理治理的难题

   三 完善互联网宗教管理的建议

    (一)构建互联网宗教法律体系,应当立法先行

    (二)探索管理途径和方法,实现依法治理

    (三)互联网宗教的有序发展也离不开参与者的守法自律

   结语

  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径选择分析

   一 西藏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的新内涵

    (一)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评价

    (二)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差异化评价

    (三)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

   二 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

    (一)自然环境的决定性制约

    (二)经济发展的增长性制约

    (三)产业演进的规律性制约

    (四)发展差距的区域性制约

    (五)深度贫困的民生性制约

   三 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径选择

    (一)提升民生福祉的供给水平

    (二)提升基础设施的供给水平

    (三)提升投资拉动的供给水平

    (四)提升内生发展的供给水平

    (五)提升生态屏障的供给水平

    (六)提升社会稳定的供给水平

  内蒙古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研究

   一 智慧城市的内涵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及内涵

    (二)智慧城市在国内外的发展

   二 内蒙古创建智慧城市的探索和实践

    (一)内蒙古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条件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加强

     2.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

     3.政策支持体系初步形成

    (二)内蒙古建设智慧城市的实践

   三 内蒙古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智慧城市的内涵认识不够,“硬件”建设大于“软件”建设

    (二)缺乏整体性的战略指导,规划与实际建设脱节

    (三)智慧城市建设重点不突出,没有形成差异化发展

    (四)信息孤岛局面尚未改善,成本投入过大

    (五)建设资金不到位,投融资体系不健全

    (六)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相关人才严重缺乏

   四 提高智慧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加强对智慧城市内涵的认识,建设以人为本的新型智慧城市

    (二)制定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保证规划与项目同步进行

    (三)注重差异发展,突出城市特色

    (四)加快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节约建设成本

    (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投融资体系

    (六)强化信息安全保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四川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现状及其提升对策探究

   一 四川农产品出口基本现状

    (一)四川农产品出口主要品种

    (二)四川农产品出口主要市场

    (三)四川出口农产品生产企业状况

   二 四川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优势分析

    (一)自然气候优势

    (二)土地资源优势

    (三)产品结构优势

    (四)人力成本优势

    (五)政策引导优势

    (六)贸易平台优势

   三 影响四川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劣势分析

    (一)地理条件所限,运输成本偏高

    (二)生产规模偏小,规模效益不显

    (三)标准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不高

    (四)出口市场集中,新兴市场乏力

   四 提升四川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探讨

    (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二)加强认证标准体系建设,实施产品品牌战略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产业龙头企业

    (四)注重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强农产品质量竞争力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壮大出口贸易人才队伍

 社会与文化

  少数民族移民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一 “湖广填四川”中的回族移民

    (一)川东地区

    (二)川南地区

    (三)川西地区(包括川西北高原)

    (四)川东北地区

   二 “湖广填四川”中回族移民的主要特征

    (一)持续迁入、广泛分布

    (二)聚族而居,紧密联系

    (三)亦农亦商,多样谋生

   三 “湖广填四川”中回族移民迁徙的社会意义

    (一)回族移民积极融入并促进了四川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互动与整合

    (二)回族移民的迁徙促进了回族的进一步分散以及伊斯兰教文化在西南地区的传播和发展

    (三)回族移民广泛参与四川近代民主进步事业并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结语

  经济变迁与文化张力:《一个喜马拉雅部落》评析

   一 引言

   二 阿帕塔尼人的传统生计方式

    (一)土地制度

    (二)物物交换

   三 新兴商业及社会变迁

   四 变迁后的张力

   结语

  宁夏北村的复合性宗教文化、自我与民俗仪式

   一 人观、历史与乡村复合性宗教文化

   二 复合性宗教文化中的北村

   三 两场三七仪式中的一位亡人:后世的可怜人vs.今世的普通人

   结论

  西藏服饰的地区性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探析

   一 国内外文献综述

   二 西藏传统服饰的地区性差异

   三 西藏传统服饰地区性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自然地理环境

    (二)社会经济条件

    (三)民族独特文化

    (四)外族文化的影响

    (五)宗教信仰方面的影响

   结语

  老旧事业型单位社区治理结构探析

   一 老旧事业型单位社区的社区杂化及其治理困境

    (一)社区管理主体缺位

    (二)社区秩序失序

    (三)社区参与不足

   二 多元主体参与老旧事业型单位社区治理的必然性

   三 合作共治:当前老旧事业型单位社区治理结构的模式选择

   四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事业型单位社区实现合作共治的重要路径

 青年学人论坛

  西部地区县域绿色社会组织培育路径论析

   引言

   一 社会组织概念相关文献综述

   二 绿色社会组织的概念内涵和特征

    (一)绿色社会组织的概念内涵

    (二)绿色社会组织的基本标准

   三 A市培育发展县域绿色社会组织现状

    (一)A市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举措和成效

     1.深化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

     2.加大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力度

     3.优化机构日常监管

    (二)A市培育发展县域绿色社会组织存在的挑战

     1.机构培育发展数量亟待提升

     2.机构培育发展结构尚需优化

     3.机构管理运行水平总体不高

     4.外部支持不足

   四 A市培育发展县域绿色社会组织创新路径

    (一)加强政策引导,激发绿色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动力

    (二)创新长效机制,增强绿色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保障

  马步芳与西藏地方关系述论

   一 政治笼络

    (一)协助九世班禅及班灵返藏

    (二)插手十世班禅的认定

    (三)插手十四世达赖的认定

   二 军事纷争

   三 青藏贸易

   余论

  开发与困惑

   一 小镇煤炭资源开发的历史概况

   二 小镇煤炭资源开发的“黄金时期”

    (一)出现“黄金时期”的背景及原因

    (二)“黄金时期”小镇煤炭资源开发

    (三)“黄金时期”煤炭资源开发的影响

   三 小镇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

    (一)利益纠纷不断

    (二)矿工生活萎靡

    (三)交通事故频发

   结语

 会议综述

  喜马拉雅区域合作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一 山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生计改善

   二 减少风险与构建复原力

   三 水文系统大数据

   四 扶贫与发展中的山地资源

  《西部发展研究》稿约

   一 栏目设置和参考选题

   二 征文要求和格式规范

   三 投稿方式

 编辑委员会

《西部发展研究》以西部社会发展问题为导向,专注中国西部及周边社会的重大及热点议题展开研究。本期分设五个栏目:“边疆评论”栏目继续中国边疆学论坛的名家访谈汇编,呈现了李大龙、朱晓明与李俊清三位资深学者的观点,为中国边疆学的发展提供了兼具整体性和专业性的思考;“安全与发展”栏目探讨了西部跨境国际河流开发、互联网宗教治理,以及内蒙古、西藏、四川等地的社会发展问题;“社会与文化”栏目从西部社会、历史、文化等角度描述和分析了中国内陆地区以及边境地带的社会变迁、文化异同,一些作者还提供了社区治理的思路;“青年学人”栏目选编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烟台大学等高校青年作者的佳作;“会议综述”以喜马拉雅区域合作治理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全面梳理了“喜马拉雅山地资源与生计”国际研讨会的主要成果,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