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06

华侨华人与中华民族精神图书

Overseas Chinese and the Chinese National Spirit

SSAPID:101-9753-6881-03
ISBN:978-7-5201-3041-7
DOI:
ISSN:

[内容简介] 华侨华人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宣传载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强大精神支柱。海外华侨华人是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继承者、传播者和展示者。本书以中华民族精神在华侨华人生活过程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代化进程中之传承与嬗变、整合与传播、创新与重构为基本线索,论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实质、内核、特质、价值与现代性展开。

相关信息

丛书名:华侨华人与中国梦研究
编 辑:张建中;刘翠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9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总序(二)华侨华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后记

 导论

  一 世界历史语境下的民族精神

   (一)民族史的隔绝及其向世界史的生成

   (二)地缘文化向世界文化的转换

   (三)民族精神的现代性旨趣

  二 华侨华人:中华民族精神的人格化载体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

    1.民族精神的含义、实质、结构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3.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特质

   (三)内化为华侨华人生存意志的中华民族精神

   (四)华侨华人在中华民族精神建构中的主体性

   (五)在中华民族精神现代传播语境下的华侨华人

  三 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国梦

   (一)中国梦的内涵与生成

   (二)中国梦的文化逻辑

   (三)中华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第一章 精神母体: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承接

  第一节 勇闯天涯与自强不息

   一 吃苦耐劳

   二 务实进取

   三 崇尚节俭

  第二节 共成事业与厚德载物

   一 互助合作

   二 崇宗敬祖

   三 家国情怀

 第二章 “精神对话”: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融汇与变迁

  第一节 引论

  第二节 东道国对华侨华人的反应

   一 移民形态的演变轨迹

    1.以美国为例的演变特征:放开政策

    2.以东南亚为例的演变特征:身份转换

    3.以澳大利亚为例的演变特征:白澳政策

   二 移民在海外的身份建构

    1.移民与生存环境下的身份问题

    2.东道国对外来移民的身份认同:融合与共存

    3.海外移民的自我身份认同:定位与同化

  第三节 华侨华人异域生存境遇

   一 华侨华人与土著居民

    1.生活方式的差异与趋同

    2.政治经济领域的碰撞与认同

    3.语言文化上的冲突与融合

    4.宗教信仰上的排斥与认同

   二 华侨华人与其他族裔

   三 华侨华人社群之间

    1.华侨华人不同社群的结成

    2.价值取向的差异与社群间的冲突

    3.共同民族信仰与社群间的融合

   四 华侨华人代与代之间

    1.语言教育承载的生活方式的分歧与融合

    2.文化传承的断裂与延续

    3.社会生活的矛盾与和解

  第四节 中华民族精神异域变迁之新形态

   一 语言教育

    1.方言的杂交

    2.华文教育之新面貌

    3.华语运动的推广

   二 宗教信仰

    1.民间信仰的异域在场

    2.作为一种“信仰”的儒学

    3.华人基督徒和华人穆斯林

   三 政治心理

    1.华侨华人民族主义的产生发展

    2.华侨华人政治身份的迭移

    3.华侨华人社会与中国政治

   四 经济活动

    1.家族主义与经济活动

    2.多元经济领域发展

   五 生活方式

    1.节庆文化

    2.家庭结构

    3.日常生活

 第三章 “精神反观”: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与批判

  第一节 交往与对话:文明融合的必然途径

   一 移民与交融: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动力

   二 移民类型与当代华侨华人移民的精神气质形成

   三 交往:当代文明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 精神异同:华侨华人基于多元视角的自我审查

   一 精神之异:文化与习俗

   二 精神之同:规范与价值

   三 精神之思:决断与选择

  第三节 “他者”视野中的华侨华人精神世界审视

   一 对华侨华人民族精神变动的客观多维视角审视

   二 君子协定到契约精神:华侨华人信任方式分析

   三 宗法与公民的张力探析

  第四节 华侨华人在交往中“精神家园”的认同与反思

   一 家园情结:从需求层次的角度

   二 分化与回归

   三 安身立命:传统民族精神与华侨华人的精神家园构建

  第五节 结语:何去何从?

 第四章 “精神重构”: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与拓展

  第一节 从“得君而治”到民主参政

   一 传统士子的“得君而治”思想

    1.上古到春秋时期贤者的参政意识

    2.儒家“得君行道”的政治理念

   二 华侨华人与民主参政理念的传播

    1.华侨华人与辛亥革命

    2.华侨华人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三 华侨华人的民主参政实践

    1.华侨华人在居住国的参政议政

    2.华侨华人在国内的参政议政

  第二节 从“义然后取”到市场契约

   一 传统中国“义然后取”的义利向往与利益纠结

    1.儒家“先义后利”的义利观

    2.“义然后取”与轻商意识

   二 华侨华人与市场经济契约思想的传入

    1.创办报刊传播现代经济理论

    2.创办企业实践市场经济理论

    3.建立新式学堂启迪民智

   三 华侨华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1.华侨科学家回国贡献才智,发展祖国科学技术事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2.侨商投资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全面发展

    3.华侨华人增进中外文化交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

  第三节 从“熟人社会”到“陌路社会”

   一 从“学不往教”到华文教育:华侨华人对华文教育的贡献

    1.“学不往教”:书院、家庭私塾的发展

    2.华文教育:学堂、华文学校和中文学校的兴起和发展

   二 “从奇技淫巧”到科技强国:华侨华人对科技兴国的贡献

    1.海归——中国科技兴国的重要力量

    2.华侨华人——中外高科技交流、合作的桥梁

   三 从乡邦里仁到法治天下:华侨华人对依法治国的贡献

    1.华侨华人在立法、执法和守法这三个层面的贡献

    2.华侨华人由“人治”到“法治”的企业理念

 总序(一)华侨华人与中国梦

华侨华人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宣传载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强大精神支柱。海外华侨华人是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继承者、传播者和展示者。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华侨华人与祖国联系更加紧密,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显著增强,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愿望强烈。鼓励海外华侨华人传承中华文化,积极支持他们开展人文交流,弘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伟大民族精神,对增强中华文化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澳〕J.J.C.斯马特、〔英〕B.威廉斯:《功利主义:赞成与反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法〕阿尔贝特·施韦泽:《文化哲学》,陈泽环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3。

〔美〕艾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孙凯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美〕艾伦·布卢姆:《美国精神的封闭》,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7。

《柏拉图全集》,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

〔英〕伯兰特·罗素:《权威与个人》,储智勇译,商务印书馆,2012。

曹云华:《从文化适应的角度看东南亚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博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2001。

曹云华:《从族际通婚看泰国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东南亚研究》2001年第2期。

曹云华:《宗教信仰对东南亚华人文化适应的影响》,《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年第1期。

〔加〕查尔斯·泰勒:《本真性的伦理》,程炼译,上海三联书店,2012。

陈达:《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商务印书馆,2011。

陈飞:《建国初期华侨双重国籍问题政策的转变(1949-1955)》,硕士学位论文,外交学院,2004。

陈凤兰:《文化冲突与跨国迁移群体的适应策略——以南非中国新移民群体为例》,《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1年第3期。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

陈秋平:《移民与佛教》,南方学院出版社,2004。

陈晓律:《马来西亚》,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陈艳云、刘林平:《东南亚华人与家族主义》,《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8年第1期。

陈艳云、刘林平:《论家族主义对东南亚华人的影响》,《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陈燕:《内外有别:美国华人基督徒研究中观察主体身份特点的学术意义》,《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2年第4期。

陈志明:《迁徙、家乡与认同》,商务印书馆,2012。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

董仲舒:《春秋繁露》,中华书局,1963。

杜应娟主编《近现代中国社会简明教程》,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

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卷八十六,中华书局,1975。

方金英:《东南亚“华人问题”的形成与发展——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案例研究》,时事出版社,2001。

方立天:《民族精神的界定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哲学研究》1991年第5期。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出版社,2007。

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第2册,三联书店,2014。

〔美〕弗里德曼:《选择的共和国》,高鸿钧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傅永军:《哈贝马斯交往行为合理化理论述评》,《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高伟光:《中华传统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承与变异》,《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葛剑雄、曹树基、吴松弟:《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顾钧:《最早去美国的中国人》,《中华读书》2012年第5期。

顾圣皓、金宁:《华文教育教学法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

郭梁:《东南亚华人经济简史》,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国务院侨办侨务干部学校编《华侨华人概述》,九州出版社,2005。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政策法规司编《国务院侨办课题研究成果集萃2007—2008年度》下册,2009。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

〔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上卷,洪佩郁、蔺青译,重庆出版社,1994。

〔美〕哈罗德·伊罗生:《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邓伯宸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2006。

《海外侨情观察》编委会编《海外侨情观察2013-2014》,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

韩娟主编《华人聚居代名词:唐人街》,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韩振峰:《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关键路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河北日报》2013年3月27日。

〔美〕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刘峰译,三联书店,1998。

〔马来西亚〕郝时远主编《世界华商经济年鉴2007—2008》,世界华商经济年鉴杂志社,2009。

何彬:《生活表象与文化认同——日本新华侨华人群体试析》,《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洪丽芬:《马来西亚社会变迁与当地华人语言转移现象研究——一个华裔的视角》,博士学位论位,厦门大学,2006。

黄明:《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政策及“讲标准华语运动”》,《世界民族》2008年第1期。

黄明:《英语运动及华语运动与新加坡华人的语言转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黄耀东:《东南亚华文教育现状和出路》,《东南亚纵横》2010年第1期。

黄枝连:《发展范式新论》,澳门大学出版中心,2012。

黄滋生、何思兵:《菲律宾华侨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英〕基托:《希腊人》,徐卫翔、黄韬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纪硕鸣:《华人示威为夺国际话语权》,《联合早报》2008年4月26日。

〔澳〕考夫兰:《澳大利亚华人移民社会剖析》,饶志明译,《八桂侨史》1994年第3期。

〔美〕克林·盖尔西克美:《家族企业的繁衍》,贺敏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

李爱慧:《当代美国华人基督徒的构成》,《世界民族》2009年第4期。

李明欢:《当代海外华人社团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

李明欢:《欧洲华侨华人史》,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

李其荣:《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研究续篇》,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

李天锡:《关帝信仰在华侨华人中的传播和影响》,《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李天锡:《观音信仰在东南亚华侨华人中传播的原因及其作用》,《佛学研究》2000年第00期。

李天锡:《广泽尊王信仰在华侨华人中的传播和影响》,《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李天锡:《华侨华人民间信仰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李天锡:《略论东南亚华侨华人的清水祖师信仰及其现代价值》,《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李未醉:《加拿大华人社会内部的合作与冲突》,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李欣、姚垚、尚清:《以侨为本教研并举全面推动华文教育发展——访华侨大学校长贾益民教授》,《世界教育信息》2014年第6期。

李永:《战后美国华人家庭的变化及其原因——一种家庭社会学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7。

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梁启超:《儒家哲学》,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廖建裕:《现阶段的印率尼西亚华人族群》,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2。

廖小健:《影响马来西亚马华两族关系的文化与政治因素》,《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7年第4期。

林金枝:《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林其锬:《论文化认同与华人社会》,《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2年第1期。

〔马来西亚〕凌美媚:《峇峇与娘惹文化的形成》,中华文化硕士研究生班作业,2014。

刘宝军:《浅谈研究海外回族和华人穆斯林社会的意义》,《中国穆斯林》2007年第6期。

刘方彬:《论华侨华人与中国现代化》,《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刘纲纪:《略论中国民族精神》,《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刘华、程浩兵:《近年来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及趋势》,《东南亚研究》2014年第2期。

刘林平:《试论“家庭型经济组织”的结构及其特点》,《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3期。

龙登高:《中华文化在海外的移植和分异》,《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8年第2期。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2011。

《鲁迅杂文精选》,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英〕罗素:《中国问题》,秦悦译,学林出版社,199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

孟庆梓:《移植与再生:新加坡华人民间信仰的仪式建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旻子:《旅日华侨林同春传》,中国华侨出版社,1997。

〔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译,译林出版社,2012。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新西兰〕尼古拉斯·塔林主编《剑桥东南亚史Ⅰ》,贺圣达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聂传清:《国侨办负责人表示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有利于华人生存发展》,《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8月8日。

潘君:《民族主义与海外华侨华人》,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1。

彭华:《儒家女性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丘进主编《华侨华人蓝皮书——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法〕让·克里斯蒂安·珀蒂菲斯:《十九世纪乌托邦共同体的生活》,梁志斐、周铁山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任贵祥:《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改革开放》,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

任娜:《海外华人社团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东南亚研究》2014年第2期。

任青、马忠文整理《张荫桓日记》,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萨拉·B.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傅洁莹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10。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张立平等译,新华出版社,2010。

沈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

施雪琴:《东南亚华人民间信仰中的“郑和崇拜”》,《八桂侨刊》2006年第1期。

施忠连:《世界眼光中的孔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十三经注疏》,台北艺文印书馆影印清嘉庆二十年刻本,2001。

石汉荣:《探解中国侨务》,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4。

〔英〕史蒂文·卢克思:《道德相对主义》,陈锐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

舒庆祥:《走过历史》,彩虹出版有限公司,2000。

司马迁:《史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册,吴象婴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宋全成:《中国海外移民在欧洲:规模、特征、问题与前景》,《理论学刊》2013年第11期。

苏庆华:《闽、客、琼、潮、粤:五大方言〈过番歌〉研究》,商务印书馆(马)有限公司,2014。

孙秋云:《民族精神研究的人类学反思——兼议民族精神研究的方法论拓展》,《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孙群郎:《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

孙群郎:《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

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

覃明兴:《移民的身份建构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谭天星:《华侨对辛亥革命贡献的再认识》,《八桂侨史》1991年第3期。

汤唯、张洪波:《华侨权益的法律保障机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唐礼智:《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对外直接投资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汪慕恒主编《东南亚华人经济》,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

汪毅夫:《闽台地方史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汪毅夫:《闽台地方史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王爱平:《文化与认同:印率尼西亚华裔青少年调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王大海:《海岛逸志》,香港学津书店,1992。

《王赓武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王焕芝:《华侨华人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文化学解析》,《八桂侨刊》2007年第3期。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中华书局,1982。

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2012。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2013。

王晓萍等编《欧洲华侨华人与当地社会关系》,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

王晓艳:《澳大利亚华人社会的历史变迁(1848—1947)》,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7。

巫乐华:《华侨史概要》,中国华侨出版社,1994。

巫乐华:《南洋华侨史话》(增订版),商务印书馆,1997。

巫乐华:《南洋华侨史话》(增订版),商务印书馆,1997。

〔马来西亚〕吴华、舒庆祥编选《柔佛新山华文史料汇编》,新山陶德书香楼出版社,2008。

向光忠等主编《中华成语大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许晓明:《华夏传统文化与华人企业成长——兼析华人企业“法治化”途径》,《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薛承:《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及其作用》,《党史研究与教学》2006年第6期。

〔美〕雅瑟·亨·史密斯:《中国人的性格》,张华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严春宝:《儒家文化的南洋绝唱——峇峇文化》,《河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澳〕颜清湟:《新马华人社会史》,粟明鲜等译,中国华侨出版社,1991。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

〔美〕杨凤岗:《皈信·同化·叠合身份认同——北美华人基督徒研究》,默言译,民族出版社,2008。

杨国标等:《美国华侨史》,广东高教出版社,1989。

杨树森:《还孔孟义利观本来面目——兼论市场经济下对儒家义利观的批判与继承》,《广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12期。

杨晓强:《印率尼西亚华人能不能接受伊斯兰教》,《世界宗教文化》2001年第2期。

杨昭全等:《朝鲜华侨史》,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

杨振华:《20世纪初东南亚华人民族主义兴起的原因》,《世界民族》2004年第4期。

杨振华:《析东南亚华人民族主义兴起的原因》,《八桂侨刊》2003年第5期。

叶介甫:《华侨对辛亥革命的巨大贡献》,《历史人物》2011年第10期。

叶奕乾等编《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余纪元:《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美〕约翰·穆勒:《功利主义》,徐大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美〕约翰·奈斯比特:《亚洲大趋势》,蔚文译,外文出版社,1996。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张坚:《东南亚华侨民族主义发展研究(1912—1928)》,博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2。

张坚:《民族主义视野下的民初华侨回国参政》,《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

张坚:《试论20世纪初东南亚日人对当地华侨民族主义的影响》,《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

张晶:《当代澳大利亚华人参政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4。

张秋生:《澳大利亚华侨华人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张涛:《孔子与美国排华高峰期华人的认同建构——以美国主要报纸为例》,《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0年3期。

张禹东:《马来西亚的华人宗教文化》,《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9年第1期。

张云:《北美华人基督徒影响力分析——基于“软实力”的视角》,《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张正藩:《华侨教育综论》,商务印书馆,1970。

章志诚:《欧洲华文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八桂侨刊》2003年第1期。

赵胜玉:《马来西亚华文传媒发展年鉴》,载《世界华文传媒年鉴2009》,中国新闻社。

郑万里:《梦回东方——华侨华人百年心灵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

郑学益:《商战之魂: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探微》,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郑源川:《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人华侨在助推中国软实力中的作用》,硕士学位论文,新疆大学,2012。

周波:《从封闭走向融合——美国华人文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2007。

周敏:《美国华人移民家庭的代际关系与跨文化冲突》,《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6年第4期。

周敏:《美国社会学与亚美研究学的跨学科构建——一个华裔学者的机缘、挑战和经验》,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周南京:《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法律条例政策卷》,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

周南京:《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总论卷》,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

周幸峨:《东南亚华文教育》,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

周远清主编《陈嘉庚教育思想研究论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周振甫:《周易译注》,中华书局,2013。

周振鹤等:《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朱昌裕:《建国以来中共引进华侨华人科技人才的思想和实践》,《党史研究与教学》2013年第2期。

朱国宏:《中国国际移民探微》,《中国人口科学》1994年第3期。

朱敬先:《华侨教育》,中华书局,1973。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

庄国土等:《华侨华人分布状况和发展趋势》,《侨务工作研究》2010年第4期。

《讲话与运动30年,对象随大环境改变》,中国侨网,2009年3月17日,http://www.chinaqw.com/hwjy/hjsp/200903/17/155266.shtml。

《欧洲“民间”中文教育蓬勃发展,以服务华人为主》,中国新闻网,2011年6月1日,http://www.chinanews.com/hwjy/2011/06-01/30833 88.shtml。

《世界各地的华人怎么过春节?》,东方网,2006年1月24日,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node81844/node81859/node104259/userobject1ai1 813434.html。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讲华语运动不能放弃》,新华网,2014年7月5日,http://sg.xinhuanet.com/2014-07/05/c_126713445.htm。

《海外华侨华人举行活动庆祝国庆65周年》,新华网,2014年10月5日,http://news.xinhuanet.com/2014-10/05/c_1112715360.htm。

Bailey and Benjamin,H.,Language,Race and Negotiation of Identity:A Study of Dominican Americans,New York:LFB Scholarly Publishing LLC,2002,p.1.

Choi,C.Y.,Chinese Migration and Settlement in Australia,1975,p.19.

Edward,W.,Said,Afterword to the 1995 Printing in Orientalism,Penguin,1995,p.332.

William Skinner,G.,“Change and Persistence in Chinese Culture Overseas:A Comparison of Thailand and Java,”Nanyang Xuebao,Parts1-2(1960),pp.86-100.

Mary R.Coolidge,Chinese Immigration,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mpany,1969,p.498.

Phoebe Li,“Chinese Immigrants to New Zealand:A Profile of the PRC Inflow,”in Asian Culture,No.34(June 2010),pp.59-82.

Paul Merwood,“Studying and Staying on in New Zealand,”Wellington,Department of Labour.

Yen Ching-Hwang,The Overseas Chinese and the 1911 Revolu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