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4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213

农民工的终结图书

The End of Migrant Workers: Based on the Social Cost and the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

SSAPID:101-9733-3638-19
ISBN:978-7-5201-1699-2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但在实践中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性过强、社会成本较高等风险对个人、家庭、社会形成多层面的负面影响。本书通过对农民工流动过程中犯罪、子女辍学等社会成本的分析,提出和探讨了加快农民工市民化与有序促进适度回流两个方向的发展路径,希望由此控制甚至终结农民工流动的社会风险。

相关信息

丛书名: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文库·教授文集系列
作 者: 刘成斌
编 辑:任晓霞;马甜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附录三 犯罪的农村青少年成长过程调查问卷

 自序:经验驱动与三农研究的方法论

 附录四 农村青少年成长过程调查问卷(高三毕业生和大学生用)

 附录一 农民工调查问卷

 附录二 村主任或村民小组长调查问卷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文库总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移民回流文献

    (二)国内人口流动与迁移文献

     1.家庭化流动趋势

     2.购房城镇化

     3.留守儿童的研究

     4.农民工回流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调查时间

    (二)调查抽样依据

    (三)抽样程序与步骤

     1.第一期,采用多阶段抽样,共分为六个步骤执行

     2.第二期,调查采用整群抽样(主要是对犯罪青年民工群体的抽样及问卷调查)

     3.第三期,调查采用多段抽样

     4.第四期,采用定性访谈和实地调查

    (四)研究设计

     1.概念界定与操作化

     2.统计技术方法

   第四节 样本概况

 上篇 终结的依据

  第二章 过度打工

   第一节 农民流出与回流的现状

    1.村庄中现有劳动力外出比例

    2.最早外出和普遍外出打工的时间

    3.回流规模概况

   第二节 提前外出:农民工外出年龄的过度低龄化

    1.年龄提前意义上的过度打工——辍学打工的调查与推断

    2.过早打工的认知

    3.过早打工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当回不回:有义务教育阶段子女的外出农民工

   第四节 过度打工的理论思考

    1.国外关于农民行动特征和文化属性的讨论

    2.国内关于农民工理性化的讨论

  第三章 农民工流动方式与子女社会分化

   第一节 问题及其理论资源

   第二节 农民工子女社会分化的验证思路

    (一)变量操作化

    (二)抽样方法

    (三)研究假设与统计技术

   第三节 农民工子女社会分化方向

    (一)样本数据分布

    (二)向上流动的发生比

    (三)进入大学层次的概率

    (四)犯罪的概率

   第四节 分化的逻辑——社会化过程变量的分析

  第四章 留守经历与农二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第一节 农民工流动代价——留守儿童的后遗症

    1.研究的基本概念与量表

    2.调查样本的获取:采用多段抽样

    3.缺失值处理与数据质量

    4.研究假设

   第二节 留守经历的负面影响

    1.农二代大学生的留守经历

    2.农二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差异

   第三节 留守经历对农二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路径

  第五章 农民工再生性犯罪的社会逻辑

   第一节 农民工犯罪问题的现状与理论回顾

   第二节 农民工再生性犯罪的研究思路

   第三节 法院的审判理念

   第四节 监狱群体的“交叉感染”

   第五节 社区矫正的制度排斥

 中篇 因回流而终结

  第六章 谁在回流

   第一节 回流动机

   第二节 回流主体特征

    一 回流农民工的性别结构

    二 回流农民工的年龄结构

    三 打工年限

    四 歧视经历

    五 经济水平

   第三节 总体回流规模的推算

   第四节 形成性指标与回流的发生比率——Logistic回归分析

   第五节 农民工回流率与新农村建设的结构性分析

  第七章 回流与新农村家庭建设

   第一节 回流农民工的家庭结构

   第二节 横向家庭关系

   第三节 纵向家庭关系

    1.成功预期

    2.价值体验

   第四节 家庭观念——主动回流生活型的写照

    1.对传统农村文化礼节的淡化

    2.交往半径的扩展与朋友网络的外向度

    3.重视子女教育与长期发展趋势的观念在一部分农民工当中产生

    4.重视养老与家庭和睦

  第八章 回流与农业生产

   第一节 回流类型与经济要素概况

   第二节 回流与小农经济

    1.旱田的小农经济

    2.水田的小农经营

    3.经济作物与小康农民

   第三节 主动回流发展型农民工与规模农业种植

    (一)土地流转的形式

     1.种植大户、家庭农场或专业合作社流转

     2.产业化企业流转

    (二)土地流转的市场化需求

     1.土地流转越来越普及

     2.规模化必须连片以利于机械化作业

     3.农村用工成本将随着市场化水平越来越高,农机手等专业用工越来越固定化、临时工越来越高龄化

     4.规模农业生产与加工环节利润空间较大

    (三)规模农业与土地流转的趋势

     1.农民的底线思维与不流转

     2.农民的任性思维、逆反思维

     3.农民的预期高估思维

    (四)流转合作社与种植大户的组织化管理开始显现苗头

    (五)流转形式与平台升级,形成以村民小组为产权基础的流转机制

    (六)延长土地流转期限,让规模农业主体承担土地综合治理开发的基础设施投资

    (七)农民土地入股流转应该成为成建制流转、长期流转的配套政策

    (八)粮食安全与流转效益相结合,必须加大储存粮食的规模投入

    (九)农业补贴政策应充当、强化“指挥棒”角色

    (十)农村耕地抛荒情况

   第四节 定向打工——青年农民工非农化创业的可能与方向

    (一)定向打工的概念及其学理

    (二)定向打工的个案概况

    (三)定向打工的过程与内容

     1.定向于“见世面”

     2.定向于技术与经验

     3.定向于人脉与市场网络

     4.定向于创业精神

    (四)理论总结与讨论

    (五)农民工创业与小额贷款问题

    (六)青年农民工创业的心理误区

  第九章 回流与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节 回流农民工的素质与文明

   第二节 村庄风尚与公共秩序

   第三节 早婚的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回流

    1.早婚农民工的特征

    2.早婚青年农民工父母的态度

    3.早婚当事人的观点

    4.早婚的影响

   第四节 农民工回流与离婚的增加

    1.典型村庄——王沟行政村的概况

    2.离婚的主要类型

    3.开放与多元:农村社会价值观变迁趋势

 下篇 因城镇化而终结

  第十章 农民工流动的家庭化趋势研究

   第一节 研究数据与统计技术

    (一)数据来源

    (二)研究设计与变量处理

    (三)统计方法

   第二节 实证分析——农民工子女的随迁率与样本分布

   第三节 农民工子女随迁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农民工子女随迁的总结与讨论

  第十一章 寄宿与走读: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就地转移

   第一节 城镇公办学校

   第二节 城镇私立学校

    1.师资优势

    2.硬件设施优势

    3.教学管理优势

   第三节 农村私立学校

   第四节 农村公办学校

   第五节 农村义务教育的本地转移趋势

    一 农民工或农民为子女教育安排的选择逻辑

    二 私立学校招生规模成功扩张的原因

    三 寄宿制学校中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

    四 农村公办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其调动

  第十二章 就地还是异地:农民工购房城镇化的选择

   第一节 数据、理论假设与统计技术

   第二节 购房城镇化意愿分布

   第三节 异地城镇化模型

    1.在流入地变量中,对异地城镇化起拉力作用的变量

    2.在流入地变量中,对异地城镇化起推力或阻碍作用的变量

    3.在流出地变量中,对异地城镇化起拉力作用的变量

    4.在流出地变量中,对异地城镇化起推力或阻碍作用的变量

   第四节 就地城镇化模型

    1.在流入地变量中,对就地城镇化起拉力作用的变量

    2.在流入地变量中,对就地城镇化起推力或阻碍作用的变量

    3.在流出地变量中,对就地城镇化起拉力作用的变量

    4.在流出地变量中,对就地城镇化起推力或阻碍作用的变量

   第五节 两种购房城镇化的综述

  第十三章 农民工市民化与身份认同

   第一节 移民身份认同——农民工市民化的心理标志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家庭随迁类型

    1.样本选取

    2.因变量的设置

    3.控制变量的设置

    4.核心自变量的设置

   第三节 农民工身份认同的数据分析

   第四节 总结与讨论

  第十四章 农民工的终结

   第一节 农民工过早打工的逻辑之反思

   第二节 关于农二代的社会分化方向之反思

   第三节 农民工再生性犯罪的总结与思考

   第四节 关于农民工打工政策的讨论

   第五节 城镇化与回流——终结农民工体制的两个方向

    (一)因城镇化而终结

    (二)因回流而终结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但在实践中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性过强、社会成本较高等风险对个人、家庭、社会形成多层面的负面影响。本书通过对农民工流动过程中犯罪、子女辍学等社会成本的分析,提出和探讨了加快农民工市民化与有序促进适度回流两个方向的发展路径,希望由此控制甚至终结农民工流动的社会风险。

阿马蒂亚·森,2001,《贫困与饥荒》,王宇、王文玉译,商务印书馆。

安德烈·比尔基埃,1998,《家庭史》(第三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安莉娟、丛中、王欣,2004,《高中生的安全感及其相关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第10期。

白南生、何宇鹏,2002,《回乡,还是外出?——安徽四川二省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社会学研究》第3期。

白建军,2010,《从中国犯罪率数据看罪因、罪行与刑罚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白建军,2001,《刑罚轻重的量化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白建军,2003,《犯罪轻重的量化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白建军,2013,《司法潜见对定罪过程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包路芳,2007,《北京市流动人口犯罪问题调查研究》,载戴建中主编《2007年:中国首都社会发展报告》。

布赖恩·贝利,2010,《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道路》,商务印书馆。

丛梅,2012,《重新犯罪具有极高社会危害性》,《中国社会科学报》9月5日,第A07版。

陈兴良,1998,《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刑罚结构调整》,《法学研究》第6期。

陈文航,2011,《社区服刑人员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矫正对策》,《法制与社会》第18期。

蔡昉,2007,《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蔡昉,2009,《劳动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现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曹晶,2007,《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弱化》,华东师范大学。

陈刚、李树、陈屹立,2009,《人口流动对犯罪率的影响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陈锡文,2009,《中国农村制度变迁60年》,人民出版社。

翟振武、段成荣、毕秋灵,2007,《北京市流动人口最新状况与分析》,《人口研究》第2期。

段成荣、梁宏,2004,《我国流动儿童状况》,《人口研究》第1期。

段成荣、周福林,2005,《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人口研究》第1期。

段成荣、吕利丹、郭静、王宗萍,2013,《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人口学刊》第3期。

董海军、风笑天,2003,《城乡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差异的原因辨析》,《岭南学刊》第5期。

恩里科·菲利,2004,《犯罪社会学》,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冯卫国,2003,《行刑社会化研究——开放社会中的刑罚趋向》,北京大学出版社。

范方、桑标,2005,《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心理科学》第4期。

辜胜阻、易善策、李华,2011,《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教育研究》第9期。

郭志刚,1999,《社会统计分析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F.A.冯·哈耶克,2003,《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黄祖辉、许昆鹏,2006,《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对策》,《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

郭继强,2005,《中国城市次级劳动力市场中民工劳动供给分析——兼论向右下方倾斜的劳动供给曲线》,《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郭力,2011,《产业转移与劳动力回流背景下农民工跨省流动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第6期。

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2009,《提前返乡流动人口调查报告》,《人口研究》第2期。

国家统计局,2010,《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

葛炳瑶、徐祖华、孔一,2009,《关于社区矫正立法若干问题的思考》,载刘强、姜爱东、朱久伟主编《社区矫正理论与实务研究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何景熙,1999,《不充分就业及其社会影响》,《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何兰萍,2000,《社会网与农村中的新读书无用论》,《社会》第7期。

郝文武,2009,《新读书无用论的根源及其消除》,《中国教育学刊》第9期。

韩俊、崔传义,2007,《农民工回乡创业热潮正在兴起——百县农民工回乡创业情况调查之一》,《中国经济时报》12月27日。

韩俊,2009,《现阶段我国农民工流动和就业的主要特点》,《发展研究》第4期。

黄余国,1999,《关于农民工问题的研究》,《华东交通大学学报》第12期。

黄宗智,2000,《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

黄宗智,2013,《如何阅读学术著作和做读书笔记》,社会学视野网。

黄平,1998,《对农业的促成或冲击:中国农民外出务工的村级研究》,《社会学研究》第3期。

黄月胜等,2010,《初中留守儿童的安全感、行为问题及其关系的研究》,《中国特殊教育》第3期。

侯佳伟,2009,《人口流动家庭化过程和个体影响因素研究》,《人口研究》第1期。

胡枫、李善同,2009,《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管理世界》第2期。

加尔布雷思,1980,《经济学和公共目标》,商务印书馆。

马尔库塞,1990,《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重庆出版社。

蒋中一、戴洪生,2005,《降低农村初中辍学率和义务教育体制的改革》,《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江立华,2002,《英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发展:1500-1750》,中国人口出版社。

江立华,2002,《转型时期农民工犯罪与控制》,《江苏社会科学》第3期。

江伟人,2004,《社会转型期重新犯罪的综合治理》,《社会》第8期。

姜玉,2009,《农民工犯罪现状及预防对策》,《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第2期。

吴霓,2004,《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教育研究》第10 期。

柯耀程,2003,《变动中的刑法思想》,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梁雄军、林云、邵丹萍,2007,《农村劳动力二次流动的特点、问题与对策——对浙、闽、津三地外来务工者的调查》,《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雷忠勇,2005,《贵州省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及对策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李丰等,2012,《谁给农民工家庭养老找个出路》,《工人日报》7月19日,第5版。

李培林,2013,《当代中国城市化及其影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强,2013,《多元城镇化与中国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晓敏、罗静、高斌、袁娟,2009,《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负性情绪、应对方式自尊水平及人际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第5期。

李林,2010,《法治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本森,2010,《破窗理论与美国的犯罪控制》,《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李培林、李炜,2010,《近年来农民工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态度》,《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李素琴,2012,《美国社区矫正制度对我国的借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李培林、田丰,2012,《中国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代际比较》,《社会》第5期。

梁宏、任焰,2010,《流动,还是留守?——农民工子女流动与否的决定因素分析》,《人口研究》第2期。

林南、卢汉龙,1989,《社会指标与生活质量的结构模型探讨》,《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柳翠、殷飞、徐艳,2005,《留守儿童成长状况的调查研究——基于对江苏省如皋市林梓小学的调查》,载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全国妇联宣传部编《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援行动研讨会论文汇编》,河南人民出版社。

卢德平,2006,《“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基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专题调查结果》,《美中教育评论》第1期。

吕绍清、张守礼,2001,《城乡差别下的流动儿童教育——关于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调查》,《战略与管理》第4期。

吕开宇、王桦、金莲,2006,《不发达地区父母外出非农就业对子女教育的影响——从儿童辍学原因谈起》,《农业经济问题》第4期。

林燕,2009,《二元结构下的劳动力非家庭化转移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林宏,2003,《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林斐,2004,《对90年代回流农村劳动力创业行为的实证研究》,《人口与经济》第2期。

兰靖、张念蒙,2009,《异化与危机——隐性辍学论》,云南大学出版社。

刘成斌,2007,《在中央与地方之间: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的操作化》,《青年研究》第10期。

刘成斌,2013,《农民工流动方式与子女社会分化》,《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刘成斌,2014,《农村青少年辍学打工及其原因》,《人口研究》第2期。

刘成斌、王舒厅,2014,《留守经历对农二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青年研究》第5期。

刘铮,2006,《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现实悖论——农民工回流的成因及效应分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刘纯阳,2005,《贫困地区农户的人力资本投资:对湖南西部的研究》,中国农业大学。

刘铮,2006,《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现实悖论——“农民工回流”的成因及效应分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吕利丹,2014,《从留守儿童到新生代农民工——高中学龄农村留守儿童学业终止及其影响研究》,《人口研究》第1期。

卢德生、赖长春,2009,《从学生自愿性辍学看我国“控辍”政策的调整与转变》,《教育学术月刊》第1期。

罗芳,2007,《基于推-拉理论的农民工回流的实证分析》,《经济师》第2期。

罗小锋,2011,《时空伸延:半流动家庭中的夫妻关系维系策略》,《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牛端、黎光明,2010,《家庭环境特征对主观幸福感“调节-缓和”模型的调节效应》,《心理研究》第1期。

牛建林,2012,《农村地区外出务工潮对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保罗·诺克斯、琳达·迈克卡西,2009,《城市化》,顾朝林、汤培源等译,科学出版社。

A.恰亚诺夫,1996,《农民经济组织》,萧正洪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秦琴,2004,《从“推-拉效应”看农村中新读书无用论》,《辽宁教育研究》第6期。

秦晖,1996,《当代农民研究中的“恰亚诺夫主义”》,载《农民经济组织》,中央编译出版社。

钱志鸿、黄大志,2004,《城市贫困、社会排斥和社会极化——当代西方城市贫困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第1期。

瑞雪·墨菲,2009,《农民工改变中国农村》,黄涛、王静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史蒂文·塞德曼,2002,《有争议的知识——后现代时代的社会理论》,刘北成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盛来运,2008,《流动还是迁移——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的经济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

孙红云,2005,《农村中小学生流失问题初探》,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孙长永,2005,《比较法视野中的刑事强制措施》,《法学研究》第1期。

孙立平,2002,《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斯科特,2001,《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刘建等译,译林出版社。

苏群、丁毅,2007,《初中阶段农户子女辍学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闽北农村地区为例》,《中国农村经济》第6期。

西奥多·W.舒尔茨,1987,《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

谭深,2011,《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涂尔干,1995,《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商务印书馆。

宋立刚、吴江、张永生,2010,《农民工市民化与扩大内需》,《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第3期。

徐勇,2006,《再识小农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

万筱平,2003,《民工犯罪的特点及原因分析》,《犯罪研究》第4期。

吴宗宪,2003,《非监禁刑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王西玉,2003,《打工与回乡:就业转变与农村发展——关于部分进城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研究》,《管理世界》第7期。

伍振军,2011,《中国农村劳动力返乡——基于人力资本回报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11期。

王文龙、赵艳,2011,《农村读书无用论:非理性的理性》,《继续教育研究》第12期。

王身佩、徐宏升、王连照,2006,《从官方数据看辍学——河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辍学问题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第3期。

王宏玉,2006,《社区矫正模式的理念:矛盾冲突中的选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王大为,2002,《对一个少年犯罪团伙的调查与思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王水珍、刘成斌,2007,《流动与留守——从社会化看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选择》,《青年研究》第1期。

王玉琼、马新丽、王田合,2005,《留守儿童 问题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抽查》,《中国统计》第1 期。

王军、王钰,2010,《缺失与生成: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社会资本理论视角的分析》,《犯罪研究》第3期。

王东宇、王丽芬,2005,《影响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心理科学》第2期。

文军,2001,《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第6期。

韦伯,2005,《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邬志辉,2008,《农村义务教育质量至关重要》,《教育研究》第3期。

吴亚东,2013,《农二代涉黄赌案件多发亟待关注》,《法制日报》11月5日,第8版。

吴毅,2007,《记述村庄的政治》,湖北人民出版社。

项继权,2005,《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选择与制度保障——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分析及政策建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

刑文杰,2007,《社区矫正中的公益劳动问题》,《中国监狱学刊》第1期。

刑占军,2002,《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综述》,《心理科学》第3期。

刑占军,2008,《城市幸福感——来自六个省会城市的幸福指数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薛在兴,2005,《社会排斥理论与城市流浪儿童问题研究》,《青年研究》第10期。

叶静怡、李晨乐,2011,《人力资本、非农产业与农民工返乡意愿——基于北京市农民工样本的研究》,《经济学动态》第9期。

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陆继霞,2006,《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的影响》,《农村经济》第7期。

杨曙民、李素敏、李建秀、龚晓会,2008,《某高校留守大学生抑郁症患病率调查》,《中国卫生统计》第4期。

杨菊华、段成荣,2008,《农村地区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教育机会比较研究》,《人口研究》第1期。

杨宝宏,2007,《农民工犯罪问题——社会心理失衡与犯罪》,《甘肃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

姚红梅,2012,《狱内罪犯交叉感染与重新犯罪》,《湖北警官学院学报》第2期。

章铮,2006,《进城定居还是回乡发展——农民工迁移决策的生命周期分析》,《中国农村经济》第7期。

章铮,2009,《从托达罗模型到年龄结构——生命周期模型》,《中国农村经济》第5期。

张宗益,2007,《西部地区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动因及其对策》第12期。

张晓敏,2007,《低龄民工犯罪的隐忧》,《人民法院报》4月24日,第3版。

张清郎,2010,《中国转型期流动人口犯罪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张晓华,1996,《“单身赴任”与日本现代社会》,《外国问题研究》第4期。

张艳萍,2005,《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当代教育科学》第13期。

赵鼎新,2006,《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赵泉,2000,《人力投资与再就业——兼评“腾笼换鸟”政策》,《人口与经济》第1期。

郑风田,2000,《制度变迁与中国农民经济行为》,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郑和,2008,《知识与权力的当代状况:透视“新读书无用论”》,《中国青年研究》。

邹进泰、覃国慈,2009,《农民工回流的经济学分析》,《江汉论坛》第3期。

朱群、王梦南、杨照山,2003,《北新泾监狱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研究》,《中国监狱学刊》第1期。

朱国宏,1991,《经济改革中的人口质量问题:“流失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人口学刊》第1期。

朱宇,2004,《国外对非永久性迁移的研究及其对我国流动人口的启示》,《人口研究》第3期。

朱科蓉、李春景、周淑琴,2002,《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分析与建议》,《教育科学》第4期。

周丽红、欧华军,2008,《文化冲突与行为越轨——对城市农民工犯罪问题的实证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第12期。

周光权,2013,《价值判断与中国刑法学知识的转型》,载刘强、姜爱东、朱久伟主编,2009,《社区矫正理论与实务研究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周光权,2013,《价值判断与中国刑法学知识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周文娇、高文斌、孙昕霙、罗静,2011,《四川省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心理复原力特征》,《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第3期。

周伟,2005,《三成留守孩直言恨自己父母,江西盘古山镇的这项调查揭示了解决留守孩问题的紧迫性》,《新华每日电讯》3月29日,第6版。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2005,《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中国儿童中心(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5,《中国流动人口中儿童状况抽样调查》,《中国妇运》第6期。

Amuedo-Dorantes,Catalina and Pozo,Susan,2006. International Migration,Remittances and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The Dominican Case,Working Paper,Department of Economics,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

Becher,G. 1976. The Economic Approach to Human Behavior,University Press.

Harri,J.R. 1995. “Where is the Child’s Environment?A Group of Socialization Theory of Development.” Psychology Review 102(3):458-489.

Boyd,M. 1989. “Family and Personal Networks i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Recent Developments and New Agendas.”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23,638-670.

Bradley R,Jenei J,Westen D. 2005. “Etiology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Disentangling the Contributions of Intercorrelated Antecedents.”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93(1):24-31.

Bryant,John. 2005. Children of International Migrants in Indonesia,Thailand and the Philippines:A Review of Evidence and Policies,Innocenti Working Paper No. 2005-05. Florence,UNICEF Innocenti Research Centre.

Butcher,Kristin,and Anne M. Piehl. 1998. “Cross-City Evidenc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migration and Crime.” 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17(3):457-93.

Chapin,Wesley. 1997. “Auslander Raus?The Empi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mmigration and Crime in Germany.”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78(2):543-58.

Coleman,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S94-S120.

Cox Edwards,Alejandra and Ureta,Manuelita. 2003. “International Migration,Remittances,and Schooling:Evidence from El Salvador,”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 72(2):429-461.

Dornbusch,S. M. 1989. “The Sociology of Adolescenc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5,233-259.

Edward S. Shihadeh.,Raymond E. Barranco. 2010. “Latino Employment and Black Violence:The Unintended Consequence of U.S. Immigration Policy.” Social Forces 88(3):1393-1420.

E. G. Ravenstein Source.1889. “The Laws of Migration.”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Vol. 52,No. 2,pp. 241-305.

Eliakim Katz,Oded Stark. 1986. “Labor Migration and Risk Aversion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4(1):134-149.

Goldstein,Alice & Sidney Goldstein. 1992. “Migration in China:Methodological and Policy Challenges.” Social Science History 11(1):85-104.

Goldstein,Alice,Sidney Goldstein & Shenyang Guo. 1991. “Temporary Migrants in Shanghai Households,1984.” Demography 28(2):275-291.

Grotevant,H.,& Cooper,C. 1986. “Individuation in Family Relationships:A Perspective 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dentity and Role-taking Skill in Adolescence.” Human Development,29,82-100.

Guido Dorigo and WaldoTobler Source. 1983. “Push-Pull Migration Laws.”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Vol. 73,No. 1,pp. 1-17.

Hagan,John,and Alberto Palloni. 1999. “Sociological Criminology and the Mythology of Hispanic Immigration and Crime.” Social Problems 46(4):617-32.

Hagan,J.,MacMillan,R. & Wheaton,B. 1996. “New Kids in Town:Social Capital and the Life Course Effects of Family Migration on Childre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1,368-385.

Harri,J.R. 1995. “Where Is the Child’s Environment?A Group of Socialization Theory of Developmen.” Psychology Review 102(3):458-489.

J Chen,H Liu,Z Xie. 2010. “Effects of Rural-Urban Return Migration on Women’s Family Planning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Attitudes and Behavior in Rural China.” Strdies in Family Planning 41(1):31-44.

Jennifer Lauby and Oded Stark,. 1988. “Individual Migration as a Family Strategy:Young Women in the Philippines.” Population Studies,Vol. 42,No. 3,pp. 473-486.

Julian V.Roberts. 1998. “American Attitudes about Punishment:Myth and Reality.” in Joan Petersilia(ed.),Community Corrections:Probation,Parole,and Intermediate Sanction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andel,William and Kao,Grace. 2001. “The Impact of Temporary Labor Migration on Mexican Children’s Educational Aspirations and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35(4):1205-1231.

Kevin E. McHugh and Robert C. Mings. 1996. “The Circle of Migration:Attachment to Place in Aging.”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Vol. 86,No. 3,pp.530-550.

Kim,I.K. and E.H.Choe. 1992. “Support Exchange Patterns of the Elderly in Korea.” Asia-Pacific Population Journal 7(3). Kim,I.K.et al. 1996. “Population Aging in Korea:Changes since the 1960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Gerontology. Kim,I.K. 1999. “Population Aging in Korea:Social Problems and Solutions.”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Welfare. Vol 26.No.1.转引自宋健、金益基,2009,《人口政策与国情——中韩比较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

King,R. and J. Strachan. 1980. “The Effects of Return Migration on a Gozitan Village.” Humna Organizations 39(2).

King,R. 1979. “Post War Migration Policies in Malta,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Return Migration,” European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Bulletin 10(3).

Knight,John Reform. 2008. “Growth and Inequality in China.” Asian Economic Policy Review Vol.3(1):140-158.

Kuhl,J.,Jarkon-Horlick,L.,& Morrison,R. F. 1997. “Measuring Barriers to Help Seeking Behavior in Adoles-cent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6,637-650.

Maccoby,E. E.,& Martin,J. A. 1983. “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 P. H.Mussen & E. M. Hetherington,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Vol. 4. Socialization,Personalityand Social Development(4th ed:1-101). Wiley.

Martinez,Ramiro. 2000. “Immigration and Urban Violence:The link Between Immigrant Latinos and Types of Homicide.”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81(1):363-74.

Mears,Daniel. 2001. “The Immigration-Crime Nexus:Toward an Analytic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and Guiding Theory,Research,and Policy.”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44(1):1-19.

Minzenberg MJ,Poole JH,Vinogradwv S. 2006. “Adult Social Attachment Disturbance Is Related to Childhood Maltreatment and Current Symptoms in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94(5):341-348.

Oi,Jean C. 1999,Rural ChinaTakes off: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Economic Refor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opkin,S. 1979,The Rational Peasant,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arke,R. D.,& Bhavnagri,N. P. 1989. “Parents as Man-agers of Children’s Peer Relationships.” In D. Belle(Ed.),Children’s Social Networks and Social Supports (pp. 241-259). Wiley.

Partridge,Mark D.Rickman,Dan S. 2008. “Distance from 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nd Rural Poverty,”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Vol.48(2):285-310.

Portes,A. & Rumbaut,R. G.(Eds.). 1990. Immigrant America:A portrai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Reid,Lesley W.,Harald E. Weiss,Robert M. Adelman and Charles Jaret. 2005. “The Immigration-Crime Relationship:Evidence Across US Metropolitan Area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34(4):757-80.

Raenstein,G.1885. “The Laws of Migration.”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48.

Richard Stansfield,Scott Akins,Rubén G. Rumbaut and Roger B. Hammer. 2013. 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Recent Immigration on Serious Property Crime in Austin,Texas.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Vol. 56,No. 4,pp. 647-672.

Roberts,K. 2000. “China’s ‘Tidal Wave’of MigranVt Labor:What Can We Learn from Mexican Undocumented Migration to the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31(2).

Scott,M.Myers Source. 1999. “Childhood Migration and Social Integration in Adulthood.”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1(3):774-789.

Sidney Goldstein. 1990. “Urbanization in China. 1987:Effects of Migration and Reclassification.” Population & Development Review. 16(4):673-701.

Solinger,D.J. 1999. “Citizenship Issues in China’s Internal Migration:Comparisons with Germany and Japan.” Political Seience Quarterly 114(3):455-478.

Stark,Oded and Bloom,David E. 1985. “The New Economics of Labor Migr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5(2):173-178.

Stark,Oded and Taylor,J. Edward. 1991. “Migration Incentives,Migration Types: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Economic Journal 101(4):1163-1178.

Tonry,Michael. 1997. “Ethnicity,Crime and Immigration.” Crime and Justice 21:1-29.

Tanton,John,and Wayne Lutton. 1993. “Immigration and Criminality in the U.S.A.” Journal of Social,Political and Economic Studies 18(2):217-34.

Wadsworth,Tim. 2004. “Industrial Composition,Labor Markets,and Crime.” Sociological Focus 37(1):1-24.

YF Woon. 1993. “Circulatory Mobility in Post-Mao China:Temporary Migrants in Kaiping County,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27(3):578-604.

YF Woon. 1999. “Labor Migration in the 1990s:Homeward Orientation of Migrant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Interior China.” Modern China,25(4):475-512.

简 介:本书总结了2019年度中国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主要成绩,分析了民族地区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2020年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对民族政策理论和实践、民族理论研究热点问题、民族地区脱贫减贫、民族地区畜牧业发展、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民族地区医疗发展、民族地区殡葬事业发展等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围绕城市民族发展中的农民...

作者: 丁宏 丁宏 马金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年11月

简 介:本书总结了2019年度中国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主要成绩,分析了民族地区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2020年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对民族政策理论和实践、民族理论研究热点问题、民族地区脱贫减贫、民族地区畜牧业发展、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民族地区医疗发展、民族地区殡葬事业发展等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围绕城市民族发展中的农民...

作者: 丁宏 丁宏 马金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