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11

社会调节机制论图书

On the Social Adjustment Mechanism

SSAPID:101-9729-8539-01
ISBN:978-7-5097-2804-8
DOI:
ISSN:

[内容简介] 社会调节机制是指以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整合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资源来防范、控制和调节社会矛盾与冲突,实现社会合理有序、良性运行的一种自组织系统。本书围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调节机制理论的当代建构问题而展开,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社会调节机制的起源、内涵、本质、特征、结构与功能,以及运行过程和发展趋势等问题,着重从经济调节、法律调节、政治调节、道德调节、艺术调节、宗教调节、社会舆论调节等方面具体深入地分析研究了社会调节的生成原理和运作机理,进而揭示了社会调节的价值取向、价值理想和追求目标,重点分析研究了政府、社会中介组织在社会调节中的特殊作用,还较深入地分析研究了我国社会调节机制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从而初步构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调节机制理论框架。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地方社会科学院学术精品文库·浙江系列
作 者: 万斌
编 辑:周志静;孙以年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承继浙学优秀传统 促进当代学术繁荣

 立足地方实践 高扬中国特色

 第一章 引论

  一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 本课题研究概述

  三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和方法

 第二章 社会调节机制的发生

  一 必要性和可能性

   1.社会调节机制的发生具有必要性

   2.社会调节机制发生的可能性

  二 历史过程

 第三章 社会调节机制的本质

  一 实践论诠释

  二 认识论诠释

  三 功能论诠释

 第四章 社会调节机制的特征

  一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二 阶级性与全人类性的统一

  三 制度化调节与非制度化调节的统一

  四 发展与代价的统一

  五 继承性与变革性的统一

 第五章 社会调节机制的基本功能

  一 解释论证功能

  二 社会整合功能

  三 行为规范功能

  四 价值导向功能

  五 宣传教化功能

 第六章 经济调节

  一 经济调节的涵义和内容

   1.市场机制的调节

   2.政府宏观调节

   3.“第三只手”的调节

  二 经济调节的原则和手段

   1.经济调节的原则

   2.经济调节的手段

 第七章 法的调节

  一 法的起源与本质

  二 法的系统结构

  三 法的历史发展

 第八章 政治调节

  一 政治的起源与本质

  二 政治的社会功能

   1.政治的宏观调节功能

   2.政治的微观调节功能

  三 政治妥协

  四 政治宽容

 第九章 道德调节

  一 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二 意志自由和必然性

  三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四 道德义务与权利

 第十章 艺术调节

  一 艺术的起源

  二 艺术的本质和特征

  三 艺术的社会功能

   1.认知、评价、教化功能

   2.传播、沟通、协调功能

   3.组织、激励、驱动功能

   4.娱乐、休闲、净化功能

 第十一章 宗教调节

  一 宗教的起源

  二 宗教的本质和功能

  三 宗教的历史发展

 第十二章 社会舆论调节

  一 社会舆论的内涵及其特征

   1.公众性

   2.公共性

   3.公开性

   4.现实性

   5.自发性

   6.表层性

   7.评价性

   8.两极性

   9.流动性

  二 社会舆论的社会调节功能

   1.舆论疏通功能

   2.舆论引导功能

   3.舆论监督功能

   4.舆论评价功能

   5.舆论教育功能

   6.舆论控制功能

   7.舆论预测功能

  三 社会舆论的调查、引导和调控

   1.大力开展社会舆论调查

   2.大力进行社会舆论引导

   3.大力完善社会舆论调控

 第十三章 社会和谐:社会调节机制的价值理想

  一 和谐概念的内涵及其普遍意义

  二 马克思主义的和谐观

  三 社会调节与建构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 社会冲突与社会和谐及其转化

   1.人与自然的冲突与和谐

   2.人与社会的冲突与和谐

   3.人与自身的冲突与和谐

   4.冲突与和谐的转化机制及其意义

 第十四章 社会公平:社会调节机制的追求目标

  一 公平概念的内涵及其论争

  二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平观

  三 社会调节与当代中国的公平效率关系

 第十五章 社会包容:社会调节机制的价值取向

  一 社会包容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1.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来看,社会包容是减缓社会矛盾和冲突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动力和途径

   2.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来看,社会包容是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

   3.从共产党执政规律来看,社会包容是全球化时代对执政党提出的客观要求

  二 社会排斥的基本表现和危害

   1.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来看,社会排斥有悖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取向

   2.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来看,社会排斥有碍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3.从共产党执政规律来看,社会排斥不利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创新和提升

  三 坚持和实现社会包容有赖“三大领域”改革

   1.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为社会包容夯实物质基础

   2.全面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为社会包容提供社会保障

   3.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为社会包容营造精神氛围

  四 实现社会包容需要发挥各类社会主体的力量

 第十六章 政府在社会调节中的作用

  一 政府进行社会调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政府进行社会调节是完全必要的

   2.政府进行社会调节也是完全可能的

  二 政府进行社会调节的目标、内容

   1.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2.政治统治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统一

  三 政府进行社会调节的原则

   1.转变政府职能,切实解决政府“缺位”、“越位”、“错位”的问题

   2.掌握调节主动权,坚持政府调节的主动性原则

   3.坚持政府调节的适度原则

   4.坚持政府调节模式的“因地制宜”原则

   5.坚持政府调节的连续性与一致性统一原则

  四 政府进行社会调节的主要措施

   1.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为政府调节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2.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建公平的社会环境

   3.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缓解人们对社会矛盾与冲突现象的不满情绪

   4.增加教育投入,规范起点公平

   5.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倡导结果公平

   6.增加农民收入,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7.积极培育和发展公民社会力量

   8.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障碍

   9.打击权力腐败,有效遏制贫富差距

 第十七章 社会中介组织在社会调节中的作用

  一 社会中介组织的涵义及基本特征

   1.社会性

   2.中介性

   3.服务性

   4.公正性

  二 社会中介组织的类型和社会调节功能

   1.商务咨询类社会中介组织

   2.社会公益类社会中介组织

   3.监督鉴证类社会中介组织

   4.行业协会类社会中介组织

   5.准司法、准行政类社会中介组织

   6.代理服务类社会中介组织

   7.金融市场类社会中介组织

   8.科研、文教类社会中介组织

   9.城市社区类社会中介组织

  三 大力培育社会中介组织,完善社会调节机制

 第十八章 我国社会调节机制发展的特征与趋势

  一 社会调节机制的运行过程

   1.理念解释层面或阶段

   2.制度(规范)安排层面或阶段

   3.实践操作层面或阶段

  二 社会调节机制发展的主要特征

   1.我国社会调节机制的发展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2.我国社会调节机制的发展是阶级性与全人类性的统一

   3.我国社会调节机制的发展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4.我国社会调节机制的发展是继承性与变革性的统一

   5.我国社会调节机制的发展是制度化调节与非制度化调节的统一

   6.我国社会调节机制的发展是突破式与渐进式的统一

   7.我国社会调节机制的发展是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8.我国社会调节机制的发展是发展与代价的统一

  三 社会调节机制的发展趋势

   1.我国社会调节机制在基础上,由以突出阶级性为核心向以强调人民性为核心转变,从而充分保证它的合法性

   2.我国社会调节机制在结构上,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由封闭向开放转变,从而充分体现它的创新性

   3.我国社会调节机制在基本功能上,由偏重理论解释论证向强调实践操作转变,从而充分体现它的实践性

   4.我国社会调节机制在根本目的上,由传统的维护经济增长、社会安定向努力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转变,从而充分体现它的人本性

 内容提要

社会调节机制是指以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整合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资源来防范、控制和调节社会矛盾与冲突,实现社会合理有序、良性运行的一种自组织系统。本书围绕马克思主义社会调节机制理论的当代建构问题而展开,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社会调节机制的起源、内涵、本质、特征、结构与功能,以及运行过程和发展趋势等问题,着重从经济调节、法调节、政治调节、道德调节、艺术调节、宗教调节、社会舆论调节等方面具体深入地分析研究了社会调节的生成原理和运作机理,进而揭示了社会调节的价值取向、价值理想和追求目标,重点分析研究了政府、社会中介组织在社会调节中的特殊作用,还较深入地分析研究了我国社会调节机制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从而初步构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调节机制理论框架。

〔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三联书店,2000。

〔意〕贝奈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傅任敢译,商务印书馆,1982。

〔俄〕别尔嘉耶夫:《历史的意义》,张雅平译,学林出版社,2002。

〔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包凡一、王源译,华夏出版社,1999。

陈先达:《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陈小鸿:《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民出版社,2004。

陈晓明、周宏、孙强:《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的新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陈新汉:《社会评价论:社会群体为主体的评价活动思考》,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陈新主编《当代西方历史哲学读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陈章龙:《论主导价值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日〕池田大作、〔英〕阿·汤因比:《展望21世纪》,荀春生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

丁伟志:《对历史的宏观思考》,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冯平:《评价论》,东方出版社,1995。

〔荷〕盖叶尔、佐文编《社会控制论》,黎鸣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高清海、胡海波、贺来:《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走向未来的当代哲学精神》,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英〕格鲁内尔:《历史哲学——批判的论文》,隗仁莲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郭彦森:《变革时代的利益矛盾与社会和谐》,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马克思历史观的人学阐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德〕海因里希·贝克、〔德〕吉塞尔·希密尔贝尔主编《文明:从“冲突”走向和平》,吴向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韩震、孟鸣岐:《历史哲学:关于历史性概念的哲学阐释》,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韩震主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

韩震主编《20世纪西方历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荷〕汉肯:《控制论与社会:关于社会系统的分析》,黎鸣译,商务印书馆,1984。

何锡蓉、曹泳鑫主编《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与价值观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刘鑫等编译,商务印书馆,1999。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黄传新、吴兆雪等:《构建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黄凯锋、唐志龙:《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杨豫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靳江好、王郅强主编《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矛盾调节机制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英〕卡尔·波普尔:《历史主义贫困论》,何林、赵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旷三平主编《唯物史观前沿问题研究:现代哲学视域下的一种理论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赖泽民:《人类历史科学原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德〕兰德曼:《哲学人类学》,李乐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美〕雷克斯·马丁:《历史解释:重演和实践推断》,王晓红译,文津出版社,2005。

〔法〕雷蒙·阿隆:《论治史:法兰西学院课程》,〔法〕西尔维·梅祖尔编注,冯学俊、吴泓缈译,三联书店,2003。

李建华主编《和谐社会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德〕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涂纪亮译,商务印书馆,1986。

李秀潭:《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再认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李勇:《社会认识进化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李泽厚:《历史本体论 己卯五说》,三联书店,2003。

林家有:《史学方法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刘昶:《人心中的历史:当代西方历史理论述评》,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刘牧雨、李贺林主编,北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传播基地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首善之区的实践研究文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刘志山:《真善美的哲学与教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

吕锡生:《历史认识的理论与方法》,南京出版社,1990。

〔美〕罗斯:《社会控制》,华夏出版社,1989。

〔英〕罗素:《论历史》,何兆武等译,三联书店,199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3、4、20、23、42、46卷),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3、4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2。

牟宗三:《中国哲学之十九讲:中国哲学之简述及其涵蕴之问题》,台北,学生书局,1984。

〔美〕穆蒂莫·艾德勒:《六大观念》,郗庆华、薛笙译,三联书店,1989。

农华西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欧阳康主编《社会认识方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欧阳谦:《人的主体性和人的解放: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初探》,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

潘自勉:《论价值规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庞天佑:《秦汉历史哲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庞卓恒:《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彭卫、孟庆顺:《历史学的视野——当代史学方法概述》,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美〕乔伊斯·阿普尔比等:《历史的真相》,刘北成、薛绚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邱亿通:《现代化的历史趋势与价值选择》,人民出版社,2004。

〔苏〕茹科夫:《历史方法论大纲》,王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8。

商逾:《马克思历史决定论及其历史命运》,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石刚等主编《核心价值面面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司马云杰:《盛衰论:关于中国历史哲学及其盛衰之理的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宋定国:《人的本质的揭示和唯物史观的创立》,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

孙伯鍨、张一兵主编《走进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中、下),曹末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万斌、倪东:《政治观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万斌:《万斌文集》(第1、2、3、4卷),杭州出版社,2004。

万斌、王学川:《历史哲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万斌、郁建兴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与实践》,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

万江红:《中国历代社会思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王海光:《旋转的历史——社会运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王恒君、孙晓娜:《复合价值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美〕威廉·德雷:《历史哲学》,王炜、尚新建译,三联书店,1988。

〔意〕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出版社,1986。

吴宁:《社会历史中的非理性》,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美〕希拉里·普特南:《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崩溃》,应奇译,东方出版社,2006。

〔法〕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联邦德国〕夏瑞春编《德国思想家论中国》,陈爱政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

徐伟新:《新社会动力观》,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薛德震:《人的哲学论纲》,人民出版社,2005。

杨桂华:《转型社会控制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杨适:《中西人论的冲突:文化比较的一种新探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叶汝贤:《唯物史观发展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

衣俊卿:《历史与乌托邦——历史哲学:走出传统历史设计之误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袁贵仁、韩庆祥:《论人的全面发展》,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

袁吉富:《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远志明、薛德震:《社会与人》,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张耕华:《历史哲学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张理海:《社会评价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赵馥洁:《价值的历程: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历史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赵家祥等:《历史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周辅成:《论人和人的解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周建漳:《历史及其理解和解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周中之、石书臣主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朱红文:《社会科学方法》,科学出版社,2002。

庄国雄、马拥军、孙承叔:《历史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昌忠泽:《国家经济调节方式的转变与新取向的选择——纪念改革开放30年》,《南开经济研究》2008年第6期。

陈金美、付国辉:《实践价值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

陈新夏:《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二重维度》,《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1期。

陈新夏:《唯物史观价值维度的当代建构》,《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年第3期。

陈新夏:《唯物史观与人的发展理论》,《哲学研究》2004年第2期。

董德刚:《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探索》,《河北学刊》1995年第4期。

董正信、冯雪芹:《论省级政府经济调节及其体系的建立》,《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范燕宁:《社会发展代价问题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分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第6期。

格奥尔格·伊格尔斯:《历史主义的由来及其含义》,《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1期。

耿剑锋:《论宏观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调节》,《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第11期。

何建南:《评黑格尔的“历史理性”和历史哲学》,《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何中华:《马克思唯物史观新诠》,《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

胡锦涛:《深化交流合作 实现包容性增长》,2010年9月16日《人民日报》。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2005年2月2日《人民日报》。

胡沫:《和谐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构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胡仙芝:《积极培育社会组织 构建社会矛盾调节体系——以社会中介组织为视角》,《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黄克剑:《“个人自主活动”与马克思历史观》,《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

吉彦波:《从历史本体论到历史价值论——创造史观刍议》,《理论探讨》1996年第2期。

贾康:《“十二五”期间收入分配应注意四个问题》,2011年2月14日《北京日报》。

江世银:《论经济调节的“第三只手”》,《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年第2期。

靳江好、王郅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社会矛盾调节机制》,《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12期。

赖金良:《实然之“人”与应然之“人”——关于“人”的概念的语用语义分析》,《人文杂志》2004年第4期。

赖金良:《哲学价值论研究的人学基础》,《哲学研究》2004年第5期。

李春雨:《和谐社会的舆论构建》,《城市党报研究》2006年第2期。

李道申:《人的主体性价值规定的历史分析》,《学术交流》1997年第3期。

李德顺、龙斌:《社会历史与人的价值活动——兼论价值观与历史观统一的基础》,《哲学研究》1994年第12期。

李金:《论社会包容力》,《理论与改革》1994年第2期。

李景治、熊光清:《政治排斥问题初探》,《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4期。

李秋零:《论席勒的历史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李永胜:《价值与历史发展》,《社会科学》1993年第12期。

林剑:《论马克思历史观中的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哲学研究》1991年第3期。

林源:《人的本质、价值与我们时代的价值观》,《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刘福森:《价值、主体性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研究》1993年第5期。

刘进田:《人作为价值本身是否可能——与赖金良先生商榷》,《哲学研究》(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1期。

刘森林:《论马克思历史观对事实与价值冲突的两种解决》,《哲学研究》1992年第9期。

刘秀芬:《价值的本质与人的历史活动》,《理论学刊》1998年第6期。

刘永富:《也谈哲学价值论研究的人学基础——与赖金良先生商榷》,《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刘泽华、张国刚:《历史研究中的价值认识》,《世界历史》1986年第12期。

楼慧心:《将隐性利益调节机制纳入唯物史观的研究视野》,《哲学研究》2006年第9期。

罗许成:《价值的内在矛盾:理解历史的规律性和目的性的一个新视角》,《理论与改革》2003年第4期。

罗许成、龚上华:《人如何生存:对人本质的价值追问》,《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门忠民:《“人道价值论”辨析》,《人文杂志》1998年第2期。

牛西平:《试论社会发展代价理论的历史嬗变及其现代价值》,《理论导刊》2005年第11期。

潘于旭:《唯物史观、“物化劳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彭柏林:《论人类道德需要发生的心理动因》,《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

让·皮埃尔·莱曼:《探索“包容性的增长”》,《中国企业家》2008年第13期。

商逾:《马克思历史决定论新释: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相互转换》,《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邵德进:《实践的价值论意蕴》,《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9期。

申永华:《追问“人”的本质和意义——唯物史观的价值维度》,《南都学坛》2005年第3期。

盛庆琜:《建议一种新的主观主义价值论》,《人文杂志》2005年第6期。

苏彩和、赵士发:《试论需要与合理性问题——探寻深化价值哲学研究的理论生长点》,《学术研究》2001年第5期。

孙岩、雷榕:《社会形态理论的价值论理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陶富源:《人的本质新解》,《哲学研究》2005年第2期。

汪辉勇:《论评价的一般过程》,《怀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王长晖:《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契机、经验与对策》,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王锐生:《人学冲击波——近年来人学理论进路回溯》,《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1期。

王晓清:《历史理性与价值判断》,《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王晓升:《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研究方法论——关于唯物史观中真理与价值统一的思考》,《哲学研究》1995年第1期。

王玉梁:《主客体关系论与人道价值论》,《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谢军、彭自成:《在唯物史观基础上重建价值哲学》,《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邢方霞:《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社会中介组织发展问题研究》,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邢立军、章文雯:《论社会进步及其评价尺度》,《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熊光清:《欧洲的社会排斥理论与反社会排斥实践》,《国际论坛》2008年第1期。

薛秀军:《以人为本:从宽容走向和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袁贵仁:《关于价值与文化问题》,《河北学刊》2005年第1期。

袁银传:《当代哲学前沿问题专题研究之三——历史进步的评价问题讨论综述》,《武汉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张军:《近年来国内关于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研究述要》,《哲学动态》2001年第10期。

张理海:《关于社会评价论问题讨论综述》,《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张一兵:《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概念》,《哲学研究》1998年第9期。

章秀英:《契约:和谐社会的有效调节机制》,《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赵东海:《论唯物史观的价值内涵》,《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赵士发:《关于合理性问题研究综述》,《人文杂志》2000年第2期。

赵士发:《世界历史理论:唯物史观研究的焦点》,《哲学动态》2002年第7期。

赵兴伟:《社会舆论形成机制的哲学分析》,《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周海春:《科学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价值论》,《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周树智:《历史价值论——一种对价值的历史性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周树智:《论价值是现实人的历史存在方式——历史价值论》,《社会科学辑刊》1998年第2期。

朱宝信:《试析价值论研究的人道主义底蕴》,《齐鲁学刊》2002年第6期。

《改革开放的方法论原则新探》,载《高举旗帜,创业创新——浙江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

《历史价值论》,载《长白学刊》2009年第5期。

《历史价值论研究的意义和任务》,载《理论与现代化》2008年第4期。

《历史审美论研究的意义和任务》,载《理论与现代化》2009年第4期。

《历史主义方法及其对社会历史的解读》,载《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略论社会调节机制的基本形式》,载《学术交流》2008年第12期。

《论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调节机制》,载《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

《论科学发展观的几个问题》,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

《论历史创造活动的方法论原则》,载《求索》2008年第4期。

《论历史调节机制》,载《齐鲁学刊》2008年第4期。

《论历史价值活动》,载《求索》2009年第5期。

《论历史进步》,载《浙江学刊》2008年第1期。

《论历史认识的方法》,载《福建论坛》2008年第4期。

《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载《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论人的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及其历史过程》,载《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论社会调节机制的本质和特征》,载《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2期。

《论社会调节机制的发生及特征》,载《江海学刊》2011年第3期。

《论社会调节机制的基本功能》,载《晋阳学刊》2009年第3期。

《论社会调节机制的基本构成》,载《理论与改革》2008年第5期。

《论我国社会调节机制发展的主要特征》,载《浙江学刊》2009年第2期。

《论政治文明》,载《浙江学刊》2004年第4期。

《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学科性质、对象和任务》,载《东岳论丛》2008年第3期。

《社会包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载《长白学刊》2011年第2期。

《社会调节机制:概念、特征与功能》,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年第4期。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社会调节机制研究》,载《东岳论丛》2010年第4期。

《艺术的社会功能刍议》,载《学术探索》200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