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72

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2009)图书

The Collections of Sociological Papers of Peking University,Tsinghua University, and Renmin University

SSAPID:101-9722-6552-96
ISBN:978-7-5097-1324-2
DOI:
ISSN:

[内容简介] 作者无一例外都做过深入细致的社会调查,收集到丰富鲜活的原始资料,并就所研究的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自然,由于社会阅历和学术功力的限制,这些年轻学子的见解可能不会振聋发聩,但足以令人感到耳目一新和后生可畏。

相关信息

丛书名:
编 辑:吴学雅;王绯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附录:三系2009年硕士论文题目汇总

 前言

 彻底经验取向下的社会秩序问题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一 社会秩序问题的缘起及其对社会学的意义

   二 主流社会学对秩序问题的探讨及其存在的问题

   三 常人方法学兴起的必然性

  第二章 沟通之作为秩序问题的切入点:常人方法学的理论奠基及其经验取向的萌芽

   一 常人方法学的理论奠基

    1.对主流社会学的批判和发展

    2.对现象学社会学的吸收改造

    3.对实用主义思想的批判运用

   二 加芬克尔的早期经验研究及其启示

  第三章 经验取向的彻底化和社会秩序问题的聚焦

   一 从“沟通努力”到社会秩序:常人方法学的发展逻辑

   二 理解涂尔干的箴言:“社会事实的客观实在是社会学的首要现象”

   三 常人方法学对社会秩序问题的经验研究

   四 社会秩序的本来面目:常人方法学的观点

  第四章 常人方法学在社会秩序问题上存在的不足

 “撤村”:作为一种过程的实践*

  第一章 导论

   一 引子

   二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主题

   三 相关研究综述

   四 田野调查与资料收集过程

   五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上访“名村”

   一 永泉台的栖居*背景与日常生活

   二 “武斗”史简介

   三 作为一种日常状态的上访

  第三章 “休克疗法”

   一 “墙”与“网”的难题

    1.“墙”——“明摆着”存心刁难的村干部

    2.“网”——“看起来”唱反调的老百姓

   二 动员“两步走”

    1.第一步:“洗脑”拆“墙”

    2.第二步:“唤醒”民众

  第四章 “位置关系”的游戏

   一 第一回合:“分歧”的建构

   二 第二回合:“分歧”的转化

   三 第三回合:上访“加速器”

   四 小结“挡”与“兜”的辩证法

    1.果实一:老年生活费在撤村期间照常发放

    2.果实二:资产变现中土地准入和出让金方面的优惠政策

    3.果实三:变现资金不足的情况下由区政府垫付500万

    4.果实四:老地户为自己多争取了10%的分配份额

    5.果实五:集体资产的善后管理实行“自治”

    6.果实六:集体资产善后管理办公室的一切花销由区政府支付

  第五章 公决

   一 “协议”的正式签订

   二 “神圣”的一票——农民的“韧武器”

   三 自治*和自治法的“争议”*

  第六章 尾声

  第七章 结语

   一 作为一种过程的实践

   二 论文的不足

 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存政治

  导论*

  第一章 工地上的劳动体制——分包劳动体制

   一 经验现象

   二 已有研究

  第二章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 理论框架

    (一)劳动体制的内在本质——双重领域中的控制与抗争

    (二)抗争的力量基础——结社力量与结构力量

    (三)返回特定的社会情境,探寻工人的主体性

    (四)中国情境下的国家、资本与劳工的关系

   二 方法与资料

  第三章 分包劳动体制的历史回顾

   一 计划经济时代的分包制

   二 市场化下的分包劳动体制

  第四章 遮蔽性分包劳动体制

   一 资本的运作逻辑

    (一)逐级垫付、资本卷入

    (二)责任下放、风险转嫁

    (三)化整为零、削减势力

   二 缺失的劳动身份

  第五章 劳动控制模式——生存控制

   一 看似松散的规训体制

   二 工资政治

    (一)“多劳多得”

    (二)生产忠诚与自由流动

    (三)生计需求

  第六章 劳工抗争模式——外部化的生存抗争

   一 关系政治:双重转移

    (一)场域转移

    (二)关系转移

   二 生存抗争:暴力文化

    (一)意识形态层面:报复性想象与恶名的传播

    (二)行动层面:集体行动、暴力行动

     1.延迟的生产抗争

     2.形象政治:企业社会责任的引入

     3.性别抗争:弱者的眼泪

   三 小结:外部化的生存抗争

  总结:生存政治

 教做工:农民工第二代如何变成工人

  第一章 引言

   一 农民工及其代际转换

   二 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文献回顾

   一 教育社会学主要理论脉络

    (一)教育与社会再生产的三种理论模式*

    (二)学校知识的社会组织与社会控制

    (三)批判的教育社会学*

   二 农民工面临的特殊问题*

    (一)矛盾的公民权

    (二)半无产阶级

    (三)作为城市的“他者”

   三 本文研究框架

  第三章 走进田野

   一 研究方法

   二 田野简介

    (一)B机构的成立

    (二)B机构的空间分布*

    (三)B机构的组织架构

    (四)B机构的人员组成*

    (五)B机构的组织目标

    (六)B机构的招生情况

    (七)B机构中的日常实践

    (八)B机构的课程设置

    (九)实习与就业

  第四章 工人的生产

   一 学校前台*

    (一)门的隐喻

    (二)前台

    (三)走廊

   二 学校后台

    (一)作为非优势群体(underprivileged)

    (二)作为弱势的学生

    (三)作为他者的农民工子女

    (四)阶层话语

   三 B机构定位及理想的学生

   四 课程安排

   五 教学与课程设置评估*

   六 仪式实践

    (一)入学军训

    (二)开学典礼

    (三)捐赠仪式

   七 身体化阶级

   八 课堂知识

   小结

  第五章 农民工第二代的限制与主体性

   一 农民工第二代的限制

   二 寻找农民工第二代的主体性

    (一)反抗

    (二)团结

  第六章 思考与讨论:同在蓝天下?

   一 教做工:农民工第二代如何成为工人

   二 不同的天空

 效率?网络?还是制度?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问题的提出

  第三章 经济学视角:效率机制

  第四章 网络视角:关系机制和信息桥机制

   一 关系机制

   二 信息桥机制

  第五章 制度视角:关系产权与合法性机制

  第六章 数据、变量和方法

   一 因变量

   二 自变量

    1.经济学因素

    2.网络因素

    3.关系产权因素

    4.制度因素

  第七章 模型与发现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贡献与局限

 废品和垃圾从业者的工作、生活和主体性

  第一章 引言:思路与方法

   第一节 主体研究空间的开启

    一 身份模糊的“农民工”

    二 以往的农民工研究谱系

    三 工人阶级的形成:对经验和日常生活的研究

    四 主体研究空间的开启

   第二节 有关废品/垃圾从业者的以往文本

    一 学术研究

    二 报道、流言和文学作品

   第三节 研究概述

  第二章 废品/垃圾从业者的劳动和生活

   第一节 社区概貌

   第二节 废品收购者

    一 行业概貌

     (一)行业结构:层层收购

     (二)生财之道:关系网络

    二 来自河南的从业者

   第三节 垃圾拣拾者

    一 行业概貌

     (一)拣拾和分类:变废为宝

     (二)货源获得:灵活多样

    二 来自四川的垃圾拣拾者

    三 小结

  第三章 他者化的“边缘人”

   第一节 什么是“他者化”

   第二节 “他者化”的农民工

    一 城乡关系重建:乡村的意义掏空

    二 农民工的他者化:污名的强加

    三 身份的焦虑:共谋和隐伤

  第四章 消极的行规与极简的群落

   第一节 消极的行业规则

    一 废品收购者的行规:似有还无

    二 垃圾拣拾者的行规:谨小慎微的平均主义

   第二节 废品收购者/垃圾拣拾者的社交网络

    一 废品收购者:内冷外热

    二 垃圾拣拾者:外冷内热

    三 两个群体的比较:行业声望与社会交往模式

   第三节 垃圾拣拾群落与社区

   第四节 小结和讨论:阶级的形成

  第五章 结论和余论

 儿女双全之谜

  引言

  第一章 鉴村侗族的基本情况

   一 族别和语言

   二 落寨与政治区划

   三 传统经济生活

  第二章 传统宗教与政治组织

   一 萨岁

   二 鬼

   三 变婆

   四 灵的转生

   五 寨规与寨老

   六 歌班

  第三章 血缘制度

   一 身体表征系统

   二 父方血亲集团

   三 母方血亲

   四 特殊的血亲认定

   五 割断血亲关系

  第四章 家庭

   一 亲属称谓与命名方式

   二 家庭内部成员关系

   三 过继

   四 财产继承与分家

  第五章 婚姻制度

   一 乱伦禁忌

   二 行歌坐夜

   三 婚姻对象的选择

   四 理想的婚姻流程

   五 非理想的婚姻

    1.同斗结婚

    2.外娶与外嫁

    3.硬嫁、私奔与未婚先孕

   六 悔婚与离婚

   七 复婚与转房婚的可能

   八 再娶与改嫁

   九 单身与丧偶独居

   十 婚外性关系与嫉妒

   十一 姻亲

  第六章 生育制度

   一 出生仪式

    1.打三朝

    2.满月

   二 两个孩子的传统观念

   三 控制人口的方法

    1.花草

    2.多生不捡

    3.避孕与流产

   四 对生育困难的治疗

   五 双胞胎

  结论

贝尔特,2002,《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鲍曼,1999,《对秩序的追求》,邵迎生译,《南京大学学报》第3期。

德朗蒂,2003,《社会理论的基础:起源与流变》,特纳编《Blackwell 社会理论指南》,李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霍布斯,1985,《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

吉登斯,2003,《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一种对解释社会学的建设性批判》,田佑中、刘江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柯亨,2003,《关于行动与实践的各种理论》,特纳编《Blackwell 社会理论指南》,李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猛,1999a,《舒茨和他的现象学社会学》,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猛,1999b,《常人方法学》,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米德,2008,《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米尔斯,2001,《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麦克里兰,2003,《西方政治思想史》,彭淮栋译,海南出版社。

梅洛-庞蒂,2005,《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

帕森斯,2003,《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夏遇南、彭刚译,译林出版社。

舒茨,2001,《社会实在问题》,霍桂桓、索昕译,华夏出版社。

涂尔干,2000,《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涂尔干,2005,《实用主义与社会学》,渠东译,梅非校,上海人民出版社。

涂尔干,2006a,《孟德斯鸠与卢梭》,李鲁宁、赵立玮、付德根译,渠东校,上海人民出版社。

涂尔干,2006b,《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涂尔干,2007,《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

维特根斯坦,2007,《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

谢立中,2005,《埃米尔·涂尔干》,杨善华、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詹姆斯,1979,《实用主义:一些旧思想方法的新名称》,陈羽纶、孙瑞禾译,商务印书馆。

詹姆斯,2006,《彻底的经验主义》,庞景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Garfinkel,Harold. 1941. “Color Trouble.” In Edward J.O’Brient(ed),The Best Short Stories of 1941:The Yearbook of the American Short Story. Boston:Houghton Mifflin.(转引自Rawls,2002).

Garfinkel,Harold. 1949. “Research note on Inter-and Intra-racial Homicide.” Social Forces,Vol.27.

Garfinkel,Harold. 1964. “Studies of the Routine Ground of Everyday Activities.” Social Problem,Vol.11,No.3.

Garfinkel,Harold. 1967. Studies in Ethnomethodology. 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

Garfinkel,Harold. 1988. “Evidence for Locally Produced,Naturally Accountable Phenomena of Order,Logic,Reason,Meaning,Method,etc.In and as of the Essential Quiddity of Immortal Ordinary Society.” Sociological Theory,Vol.6,No.1.

Garfinkel,Harold. 2002. Ethnomethodology’s Program:Working Out Durkheim’s Aphorism. Rowm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

Garfinkel,Harold. 2006. Seeing Sociologically:The Routine Grounds of Social Action. Paradigm Publishers.

Hammersley,Martyn. 2005. “Book review:Ethnomethodology’s Program:Working Out Durkheim’s Aphorism.” Qualitative Research,Vol.5.

Hilbert,Richard A. 1991. “Ethnomethodological Recovery of Durkheim.”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Vol.34,No.3.

Hilbert,Richard A. 1992. The Classical Roots of Ethnomethodology:Durkheim,Weber,and Garfinke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Hilbert,Richard A. 1995. “Garfinkel’s Recovery of Themes in Classical Sociology.” Human Studies,Vol.18,No.2/3.

Jenkings,K.Neil. 2006. “Garfinkel and his Ethnomethodological‘Bastards’.” Sociology,Vol.40,No.5.

Kim,Kwang-Ki. 1999. Modernity Analysis in Parsons,Goffman and Garfinkel. Unpublished Ph.D.dissertation,Boston University.

Livingston,Eric. 1987. Making Sense of Ethnomethodology.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Inc.

Manning,Peter K. 2004. “Ethno’s Threads.” Contemporary Sociology,Vol.33,No.3.

Mills,C.Wright. 1940. “Situated Actions and Vocabularies of Motiv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5,No.6.

Psathas,George. 2003. “Review on Ethnomethodology’s ProgramWorking out Durkheim’s Aphorism.”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09,No.3.

Rawls,Ann.Warfield. 2001. “Durkheim’s Treatment of Practice:Concrete Practice vs Representations as the Foundation of Reason.” Journal of Classical Sociology,Vol.1.

Rawls,Ann.Warfield. 2002. Editor’s Introduction to Ethnomethodology’s Program:Working Out Durkeim’s Aphorism,by Garfinkel,Rowm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

Rawls,Ann.Warfield. 2006. “Respecifying the Studies of Social Order-Garfinkel’s Transition from Theoretical Conceptualization to Practices in Details.” In Garfinkel,Seeing Sociologically:The Routine Ground of Social Action. Paradigm Publishers.

Rogers,Mary F. 1983. Sociology,Ethnomethodology,and Experie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harrock,Wes. and Bob Anderson. 1986. The Ethnomethodologist. Ellis Horwood Limited,Tavistock Publication.

布迪厄,2003,《实践感》,译林出版社。

布迪厄、华康德,1998,《实践与反思》,中央编译出版社。

麦克·布洛维,2007,《公共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淡卫军,2008,《“过程—事件分析”之缘起、现状以及前景》,《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第6期。

格尔茨,1999,《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

郭于华,2002,《“弱者的武器”与“隐藏的文本”——研究农民反抗的底层视角》,《读书》第7期。

贺飞、郭于华,2007,《国家和社会关系视野中的中国农民——20世纪下半期西方关于国家和农民关系的研究综述》,《浙江学刊》第6期。

米格尔·卡夫雷拉,2008,《后社会史初探》,北京大学出版社。

保罗·拉比诺,2008,《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商务印书馆。

李猛,1996,《日常生活中的权力技术:迈向一种关系/事件的社会学分析》,北京大学硕士论文。

李猛,1998,《如何触及社会的实践生活?》,载于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

李培林,2002,《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李培林,2004,《村落的终结》,商务印书馆。

卢晖临、李雪,2007,《如何走出案例?——从案例研究到扩展案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孙立平,2000,《“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形态的实践形态》,载于《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鹭江出版社。

孙立平,2002a,《迈向实践的社会学》,《江海学刊》第3期。

孙立平,2002b,《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孙立平,2005a,《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社会学研究》第1期。

孙立平、郭于华,2000,《“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载于《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鹭江出版社。

吴毅,2007,《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三联书店。

项飚,2000,《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三联书店。

项飚,1998,《社区何为——对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研究》,《社会学研究》第6期。

杨善华,2003,《农村村干部直选研究引发的若干理论问题》,载于罗沛霖、杨善华主编《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杨善华、孙飞宇,2005,《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社会学研究》第5期。

伊莎白、麦港,2000,《分歧与协议:分析社会规范变迁的一种研究路径》,载于《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鹭江出版社。

应星、晋军,2000,《集体上访中的“问题化”过程——西南一个水电站的移民的故事》,载于《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鹭江出版社。

应星,2001,《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三联书店。

于建嵘,2001,《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

于建嵘,2008a,《底层社会的权利逻辑》,《南风窗》第5期。

于建嵘,2008b,《农民维权与底层政治》,《东南学术》第3期。

于建嵘,2009,《利益博弈与抗争性政治——当代中国社会冲突的政治社会学理解》,《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袁方主编,1997,《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詹姆斯·斯科特,2001,《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译林出版社。

詹姆斯·斯科特,2004,《国家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詹姆斯·斯科特,2007,《弱者的武器》,译林出版社。

张静主编,1998,《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

折晓叶,2008,《合作与非对抗性抵制——弱者的“韧武器”》,《社会学研究》第3期。

周雪光,2008,《一叶知秋:从一个乡镇的村庄选举看中国社会制度变迁》,本文收录在《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与中国社会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朱晓阳,2003,《罪过与惩罚》,天津古籍出版社。

朱晓阳,2008,《黑地·病地·失地——滇池小村的地志与斯科特进路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第2期。

Bourdieu,Pierre. 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urawoy,Michael. 1998. “The Extended Case Method.” Sociological Theory,Vol.16,No.1.pp.4-33.

Geertz,Clifford. 1973. “Deep Play:Notes on the Balinese Cockfight.”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New York:Basic Books.

Tim,Ingold. 2000. The Per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Press.

Hastrup,Kirsten. 2008. “The Pragmatic Enlightenment:The Role of Radical Interpretation in Anthropology.” a talk of Hastrup in the University of Peking.

Scott,James. 1992. 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ance:Hidden Transcripts. Yale Press.

北京市住房和建设委员会,2008,《北京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手册》,http://www.bjjs.gov.cn/publish/portal0/tab690/info34529.htm#_Toc191433284。

布洛维,2005,《制造甘愿——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历史变迁》,群学出版有限公司。

蔡禾、李超海、冯建华,2009,《利益受损农民工的利益抗争行为研究——基于珠三角企业的调查》,《社会学研究》第1期。

陈佩华,2002,《生存的文化——通过私人信件来透视外来工人的生活》,《清华社会学评论》。

大学师生监察无良企业行动,2009,《建筑业农民工:廿一世纪的“包身工”》,http://www.sacom.hk/。

杜守兴、季学军,2006,《审视我国工程分包体制》,《施工企业管理》第7期。

福柯,2007,《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

国家统计局,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dfndtjgb/t20090211_402548981.htm。

哈维,2006,《希望的空间》,南京大学出版社。

建设部建筑管理司、中国建筑文化中心,2000,《新中国建筑业五十年1949~1999》,中国三峡出版社。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2007,《包工头制度的历史成因与制度取向》,《中国建设信息》第1期。

李培林,1996,《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第4期。

李培林、张翼,2000,《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刘爱玉,2005,《适应、依赖与机会结构》,《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

刘爱玉,2003,《国有企业制度变革中工人的行动选择——一项关于无集体行动的研究》,《社会学研究》第6期。

刘林平,2001,《外来人群体中的“关系”运用——以深圳“平江村”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卢晖临、李雪,2007,《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罗丽莎,2006,《另类的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2004,《资本论》第一卷,中共中央编译局,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196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八卷),中共中央编译局,人民出版社。

潘毅、卢晖临,2009,《谁更需要包工头》,《南风窗》第9期特稿。

潘毅、任焰,2008,《农民工的隐喻:无法完成的无产阶级化》,《二十一世纪》第6期。

裴宜理,2001,《上海罢工》,江苏人民出版社。

中华全国总工会,2004,《关于建筑业农民工现状调查的简要情况》,http://finance.sina.com.cn/g/20041111/17381148918.shtml。

任焰、潘毅,2006,《宿舍劳动体制——劳动控制和抗争的另类空间》,《开放时代》第3期。

斯科特,2007,《弱者的武器》,译林出版社。

沙凯逊、宋涛等,2003,《从美日两国的建设经验看交易制度的创新》,《建筑经济》第2期。

邵日建、杨晓刚、王泉根,2006,《杭州市建筑劳务企业现状调查分析》,《建筑经济》7月专刊。

沈原,2007a,《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载于《市场、阶级与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沈原,2007b,《“关系霸权”对建筑工劳动过程的一项研究》,载于《市场、阶级与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唐灿、冯小双,2000,《“河南村”流动农民的分化》,《社会学研究》第4期。

谭深,1998,《打工妹的内部话题——对深圳原致丽玩具厂百余封书信的分析》,《社会学研究》第6期。

佟新,2008,《国有企业简单控制型的劳动关系分析》,《开放时代》第5期。

佟新,2006,《延续的社会主义文化传统——一起国有企业工人集体行动的个案分析》,《社会学研究》第1期。

王健,2008,《建筑业垫资现象浅析》,《市场纵横》第1期。

王毅杰、童星,2004,《流动农民社会支持网探析》,《社会学研究》第2期。

夏晓东,2005,《浅议我国工程分包体制》,《江苏建筑》第3期。

严海蓉:《虚空的农村与空虚的主体》,《读书》第7期。

杨晓民、周翼虎,2000,《中国单位制度》,中国经济出版社。

佚名作者,2005,《造价指标》,http://www.bjzj.net/BjCostTmp/Zszb/ShowZjsl.aspx?ActDatumBase_Guid=41c8d222-c0cc-4814-8dfb-af0a19e00cda。

岳兵、王文清、邹爱华,2006,《深圳建筑劳务分包体制的现状与展望》,《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第32卷,第4期。

郑广怀,2005,《伤残农民工,无法赋权的群体》,《社会学研究》第3期。

郑年栋,2007,《建筑业劳务用工制度改革初探》,《城市》第5期。

《中国建设年鉴》编委会,2005,《中国建设年鉴》,中国城市出版社。

《中国建设年鉴》编委会,2004,《汪光焘部长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中国建筑年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4,《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业进城务工人员组建工会工作的指导意见》,

http://www.cin.gov.cn/zcfg/xgbwgz/200611/t20061101_159780.html。

Chan,Chris King-Chi. 2008a. “The Challenge of Labour in China:Strikes and the Changing Labour Regime in Global Factories.” PH thesis submitted to Department of Sociology,University of Warwick.http://www.warwick.ac.uk/russia/ngpa/Chanthesis.pdf/.

Chan,Chris King-Chi. 2008b. “The Making of A New Working Class?A Study of Collective Actions of Migrant Workers in South China.” Forthcoming.

Chen,Feng. 2003.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Workers’Resistance in China.” Modern China,Vol.29,No.2,pp.237-262.

Harvey,David. 2005. A Brief History of Neoliberalism. Qxford University Press.

Herbert A.Applebaum. 1982. “Construction Management:Traditional versus Bureaucratic Methods.” Anthropological Quarterly,Vol.55,No.4,pp.224-234.

Lee,Ching Kwan. 2007. Against the Law:Labor Protests in China’s Rustbelt and Sunbelt.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ee,Ching Kwan. 1999. “From Organized Dependence to Disorganized Despotism:Changing Labour Regimes in Chinese Factories.” The China Quarterly,No.157,pp.44-71.

Lee,Ching Kwan. 1998. Gender and South China Miracl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ipietz,Alain and Angus Cameron. 1997. “The Post-Fordist World:Labour Relations,International Hierarchy and Global Ecology.”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Vol.4,No.1,pp.1-41.

Nee,Victor and Rebecca Matthews. 1996. “Market Transition and Societal Transformation in Reforming State Socialism.”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22,pp.401-435.

Pun,Ngai and Lu,Huilin. 2009. “The Culture of Violence:The Labor Subcontract System and the Collective Action of Construction Workers in Post-Socialist China.” working paper.

Pun,Ngai and Lu,Huilin. 2008. “Unfinished Proletarianization:Self,Anger and Class Action among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Peasant-Workers in Present-day China.” Modern China. Forthcoming.

Pun,Ngai. 2005. Made in China:Women Factory Workers in a Global Workplace. Durham and Hong Kong:Duke University Press and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Pun,Ngai. 2003. “Subsumption or Consumption?The Phantom of Consumer Revolution in‘Globalizing’China.” Cultural Anthropology,Vol.18,No.4,pp.469-492.

Silver,B.J. 2003. Forces of Labor.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llen,Steven G. 1984. “Unionized Construction Workers are More Productive.”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99,No.2pp.251-274.

Walder,Andrew G. 1986.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right,E.O. 2000. “Working Class Power:Capitalist-class Interest and Class Compromis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05,No.4,pp.957-1002.

Yan,Hairong. 2003. “Neoliberal Governmentality and Neohumanism:Orga-nizing SuZheng/Value Flow through Labor Recruitment Networks.” Cultural Anthropology,Vol.18,No.4,pp.493-523.

布迪厄、帕斯隆,2002a,《继承人》,商务印书馆。

布迪厄、帕斯隆,2002b,《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商务印书馆。

麦克·布洛维,2007,《公共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鲍里斯、季亭士,1989,《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陈映芳,2005,《“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第3期。

保罗·弗莱雷,2001,《被压迫者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米歇尔·福柯,1995,《规训与惩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冯虹、张艺,2008,《北京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探析》,《民族教育研究》第5期。

韩起澜,2004,《苏北人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韩嘉玲,2001a,《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青年研究》第8期。

韩嘉玲,2001b,《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续),《青年研究》第9期。

侯兴蜀、李士伟,2007,《北京中职“生源危机”背后的冷思考》,《职业与教育》第19期。

黄剑波,2006,《农民工子女的基础教育——主要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青年研究》第9期。

黄岳辉、黄皓华,2005,《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现代教育科学》第5期。

杰华,2006,《都市里的农家女》,江苏人民出版社。

李路路,2003,《制度转型与阶层化机制的变迁——从“间接再生产”到“间接与直接再生产”并存》,《社会学研究》第5期。

李路路,2006,《再生产与统治——社会流动机制再思考》,《社会学研究》第2期。

李雅儒、孙文营、阳志,2003a,《北京市流动人口及其子女教育状况调查研究》(上),《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李雅儒、孙文营、阳志,2003b,《北京市流动人口及其子女教育状况调查研究》(下),《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李友梅、孙立平、沈原主编,2006,《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转型与发展》第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刘传江、徐建玲,2007,《第二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研究》,《中国人力资源与环境》第1期。

刘传江、程建林,2008,《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与进程测度》,《人口研究》第5期。

刘精明,2005,《国家、社会阶层与教育:教育获得的社会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刘明先,2007,《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探讨》,《社会观察》第8期。

吕鹏,2006,《生产底层与底层的再生产》,《社会学研究》第2期。

T.H.马歇尔,2003,《公民权与社会阶级》,《国外社会学》第1期。

马寒荣,2007,《教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兼谈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第2期。

任焰、潘毅,2006,《宿舍劳动体制:劳动控制与抗争的另类空间》,《开放时代》第3期。

潘毅、任焰,2008a,《农民工的隐喻:无法完成的无产阶级化》,《二十一世纪》第6期。

潘毅、任焰,2008b,《农民工劳动力再生产中的国家缺位》,载《和谐社会与社会建设——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获奖论文集(2007·长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戴维·斯沃茨,2006,《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沈原,2007,《市场、阶级与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立平,2004,《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宋蓓,2006,《农民工子女社区保护与城市融入的对策研究》,《江淮论坛》第4期。

孙立平,2007a,《在代际传递中实现城市融入》,社会学博客 http://blog.sociology.org.cn/thslping/。

孙立平,2007b,《农民工如何实现城市融入》,《经济观察报》3月19日第47 版。

孙立平,2007c,《职业教育:城市融入的阶梯》,《经济观察报》4月16日第44版。

孙玥、宋冉、赵子乾,2008,《公共财政视角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及原因分析》,《职业时空》第6期。

E.P.汤普森,2001,《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译林出版社。

谭光鼎、王丽云主编,2008,《教育社会学:人物与思想》,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许殷宏,1997,《高夫曼戏剧论在学校教育上之蕴义》,(台湾)《教育研究集刊》第39期。

麦克·F.D.扬主编,2002,《知识与控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杨东平、王旗,2009,《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初中后教育研究》,《北京社会科学》第1期。

闫广芬、邵彩玲,2008,《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的教育对策》,《当代教育论坛》第12期。

袁连生、付尧、李奇,2008,《北京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

朱国华,2004,《权力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

张建成,2002,《批判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8,《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状况调研报告》,《教育研究》第4期。

Apple,M.W. 2004. Education and Power. Routledgefalmwer.

Apple,M.W. 2004. Ideology and Curriculum. Routledgefalmwer.

Nicholas De Genova. 2005. Working the Boundaries. Duke University Press.

Perry,Elizabeth J. 1996. “Putting Class in Its Place”.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un,Ngai and Lu Huilin,2008. “Unfinished Proletarianization:Self,Anger,and Class Action among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Peasant-Workers in Present-day China.”“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与中国社会学: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

Solinger,Dorothy J. 1999. Contesting Citizenship in Urban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illis,Paul. 1977. Learning to Labor.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白钦先、赫国胜、张荔,2007,《赶超型国家金融体制变迁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

邓学衷,2007,《经济转型期中小企业融资——比较制度分析的视角》,中国言实出版社。

弗兰克·道宾著,2008,《经济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弗兰克·道宾著,2008,《打造产业政策——铁路时代的美国、英国和法国》,上海人民出版社。

高柏,2004,《日本经济的悖论》,商务出版社。

高柏,2008,《经济意识形态与日本产业政策——1931~1965年的发展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

高丙中,2000,《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理查德·斯科特,2002,《组织理论》,华夏出版社。

林毅夫、蔡昉、李周,1994,《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

杰佛里·菲佛、杰勒尔德·R.萨兰斯克,2006,《组织的外部控制——对组织资源依赖的分析》,东方出版社。

李扬、杨思群,2001,《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刘世定,1995,《乡镇企业发展中对非正式社会关系资源的利用》,《改革》第2期。

刘世定,1999,《嵌入性与关系合同》,《社会学研究》第4期。

杨娟,2008,《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理论与中国经验》,中国经济出版社。

梁漱溟,2005,《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

马戎、刘世定、邱泽奇主编,2000,《中国乡镇组织变迁研究》,华夏出版社。

马戎、王汉生、刘世定主编,1994,《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历史与运行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

田凯,2003,《机会与约束:中国福利制度转型中非营利部门发展的条件分析》,《社会学研究》第2期。

徐维德、缪丹,2004,《中小企业和银行关系型融资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詹姆斯·马奇,2007,《决策是如何产生的》,机械工业出版社。

诸葛隽,2007,《民间金融——基于温州的探索》,中国经济出版社。

张捷,2001,《中小企业的关系型借贷与组织结构》,《经济研究》第6期。

张捷、王霄,2002,《中小企业金融成长周期与融资结构变化》,《世界经济》第9期。

Ahuja,Gautam. 2000. “Collaboration Networks,Structural Holes,and Innovation:A Longitudinal Study.”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5.

Ang,J. S. 1991. “Small Business Uniqueness and the Theory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 1.

Aldrich,H.E. and J.Pfeffer. 1976. “Environments of Organization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Baker,Wayne E. 1990. “Market Networks and Corporate Behavior.”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

Baum,joel A. C.,Tony Calabrese and Brian S. Silverman. 2000. “Don’t Go It Alone:Alliance Network Composition and Start-ups’ Performance in Canadian Biotechnolog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1.

Berger,A.N. and G.F. Udell. 1998. “The Economic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The Roles of Private Equity and Debt Markets in the Financial Growth Cycle.”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2.

Bian Yanjie. 1997. “Bringing Strong Ties Back in:Indirect Ties,Network Bridges,and Job Searches in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62,No.3

Bian Yanjie and Soon Ang. 1997 “Guanxi Networks and Job Mobility in China and Singapore.” Social Forces,Vol.75,No.3.

Burt,Ronald. 1992. Structural Holes. Chapters 1,2,4.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Davis,Genald F. and Walter W. Powell. 1991. “Organization_Environment Relations.” pp.315-374 in 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edited by M. Dunnette and L. M. Hough. Palo Alto,CA:Consulting Psychologist Press.

David,Strang and John Meyer. 1994. “Institutional Conditions for Diffusion.” pp. 100-112 in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s and Organizations,edited by W.R. Scott and J. W. Meyer and associates. Sage.

Dobbin,Frank. 1994. Forging Industry Policy:The United States,Britain and France in the Railway Age.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delman,L.B. and M.C. Suchman. 1997. “The Legal Environments of Organization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3.

Fligstein,Neil. 1985. “The spread of the Multidivisional Form among Large Firms,1919-1979.”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50,No.3.

Giudici,Giancarlo and Stefen Paleari. 2000. “The Provision of Finance of Innovation:A Survey Conducted among Italian Technology-based Small Firms.”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14.

Granovetter,Mark.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6.

Granovetter,Mark. 1974. Getting a Job.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ranovetter,Mark. 1985. “Economic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

Hutchinson,Patrick,Graham Hall and Nicos Michaelas. 1998. “The Determinants of Capital Structure for Micro,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Working Paper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www.sbaer.uca.edu/research/1998/ICSB/n008.htm.

Kahneman,Daniel. 1963. “The Semantic Differential and the Structure of Inferences among Attribut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Vol.76,No.4.

Edelman,Lauren B. 1990. “Legal Environments and Organizational Governanc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5.

Lin Nan. 2001. Social Capital: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llick,Rajiv and Atreya Chakraborty. 2002. “Credit Gap in Small Businesses:Some New Evidence.” EconWPA Working Paper No.0209008,[Online]. Available at http://129.3.20.41/eps/fin/papers/0209/0209008.pdf.

Kraatz,Matthew S. and Edward J. Zajac. 1996. “Exploring the Limits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Illegitimate Organizational Chang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1.

Meyer,J.W. and B.Rowan. 1977. “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3.

Mizruchi,Mark S. and Linda Brewster-Stearns. 2001. “Getting Deals Done:The Use of Social Networks in Bank Decision-Making.”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6.

Nee,Victor and Rebecca Matthews. 1996. “Market Transition and Societal Transformation in Reforming State Socialism.”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2.

Nee,Victor and Richard Swedberg,2007. On Capitalis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Tolbert,Pamela S. and Lynne G. Zucker. 1983. “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Change in the Formal Structure of Organizations:The Diffusion of Civil Service Reform,1880-1935.”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Vol.28,No.1.

Pennings,Johannes M.,Kyungmook Lee,and Arjen van Witteloostuijin. 1998. “Human Capital,Social Capital,and Firm Dissolu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1.

DiMaggio,Paul and Walter Powell. 1984. “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2.

Pfeffer,Jeffrey and Gerald Salancik. 1978.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New York:Harper and Row.

Podolny,Joel M. 1993. “A Status-based Model of Market Competi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8.

Powell,W.W. and P.Dimaggio. 1991.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and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Chicago:Universityof Chicago Press.

Selznick,P. 1949. TVA and the Grass Roots. 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n Press.

Selznick,P. 1996. “Institutionalism ‘Old’and ‘New’.”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Vol.41,No.2.

Shin-Kap Han. 1994. “Mimetic Isomorphism and Its Effect on the Audit Ser-vices Market.” Social Forces 73.

Stark,David. 1996. “Recombination Property in East European Capitalism.”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993-1027.

Swidler,Ann. 1986. “Culture in Action:Symbols and Strategi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1.

Uzzi,Brian. 1996. “The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of Embeddedness for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Organizations:the Network Effec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1.

Uzzi,Brian. 1997. “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 Networks: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2.

Uzzi,Brian. 1999. “Embeddedness in the Making of Financial Capital:How Social Relations and Networks Benefit Firms Seeking Financing.”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4.

Wank,David L. 1996. “The Institutional Process of Market Clientelism:Guanxi and Private Business in a South China city.” The China Quarterly,No.147.

Wank,David L. 1995. “Private Business,Bureaucracy,and Political Alliance in a Chinese City.”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No. 33.

Winker,P. 1999. “Causes and Effects on Financing Constraints at the Firm Level.”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12.

Zhou,Xueguang. 1993a. “The Dynamics of Organizational Rul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98,No.5.

Zhou,Xueguang. 1993b. “Occupational Power,State Capacities and the Diffusion of Licensing in the American States:1890-1950.”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58,No.4.

Zhou,Xueguang and Li lulu. “Rethinking Property Rights as a Relational Concept:Explorations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in print.

汉娜·阿伦特,2003,《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伦理的现代困境》,吉林人民出版社。

波德里亚,2001,《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

伯林,2003,《自由论》,译林出版社。

陈伟东、李雪萍,2002,《自治共同体的权利认同——对一个拾荒者社区的考察》,《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第3期。

陈岳鹏,2007,《拾荒者问题的国际经验》,《南风窗》第8期下。

陈岳鹏、刘开明,2007,《深圳拾荒人群调查》,《南风窗》第8期下。

董文茂,2006,《拾荒者:边缘化的回收终端》,《环境》第5期。

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埃里希·弗洛姆,2002,《逃避自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福柯,1997,《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

福柯,1997,《什么是启蒙》,《国外社会学》第6期。

格尔茨,1999,《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

大卫·哈维,2006,《希望的空间》,南京大学出版社。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2001,《非凡的小人物:反抗、造反及爵士乐》,新华出版社。

贾平凹,2008,《高兴》,人民文学出版社。

具海根,2004,《韩国工人——阶级形成的文化与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刘实,2003,《当前中国工人阶级状况》,乌有之乡网:http://www.wyzxsx.com。

李培林主编,2003,《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陆学艺、张厚义,1990,《农民的分化、问题及对策》,《农业经济问题》第1期。

卢晖临、李雪,2007,《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卢晖临,2004,《迈向叙述的社会学》,《开放时代》第1期。

马克思,1963,《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1978,《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

潘毅,2005a,《阶级的失语与发声——中国打工妹研究的一种理论视角》,《开放时代》第2期。

潘毅,2005b,《开创一种抗争的次文体:工厂里一位女工的尖叫、梦魇和叛离》,《中国社会学》第三卷。

潘毅,2005c,《全球化工厂体制与“道德理念重构”——跨国公司生产守则与中国劳动关系》,《开放时代》第2期。

潘毅,2007,《打工者:阶级的归来或重生》,《南风窗》第5期上。

裴宜理,2001,《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

任焰、潘毅,2006a,《宿舍劳动体制:劳动控制与抗争的另类空间》,《开放时代》第3期。

任焰、潘毅,2006b,《工人主体性的实践:重述中国近代工人阶级的形成》,《开放时代》第3期。

萨特,1998a,《存在与虚无》,安徽文艺出版社。

萨特,1998b,《辩证理性批判》(上、下),安徽文艺出版社。

沈原,2006,《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社会学研究》第2期。

沈原,2007,《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的关键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E.P.汤普森,2001,《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下),译林出版社。

田良玉、刘华兰,2006,《论加强对农民工进行工人阶级意识教育》,《中国工运》第6期。

托克维尔,1988,《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商务印书馆。

陶友之,2007,《“拾荒”和“收废”者是实施循环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以上海为例》,《探索与争鸣》第6期。

唐灿、冯小双,2000,《“河南村”流动农民的分化》,《社会学研究》第4期。

维德利纳,1985,《萨特尔和他的辩证理性批判》,《世界哲学》第5期。

吴清军,2006,《西方工人阶级形成理论述评——立足中国转型时期的思考》,《社会学研究》第2期。

项飚,2000,《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三联书店。

项飚,1998,《社区何为——对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研究》,《社会学研究》第6期。

杨善华、孙飞宇,2005,《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社会学研究》第5期。

于建嵘,2006,《中国工人阶级状况与社会政治发展》,“公民半月谈”活动系列讲演,转自当代文化研究网:http://www.cul-studies.com。

张上翔,2007,《重拾拾荒者的“草根”价值和诉求》,《资源再生》第10期。

周大鸣、周建新、刘志军,2007a,《“自由”的都市边缘人——中国东南沿海散工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

周大鸣、李翠玲,2007b,《拾荒者的社区生活:都市新移民聚落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9 卷第6 期。

周大鸣、李翠玲,2007c,《垃圾场上的空间政治——以广州兴丰垃圾场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9 卷第5 期。

Hobsbawm,Eric. 1984. Workers:Worlds of Labor. New York:Pantheon Books.

Pun,Ngai and Lu Huilin. 2008. “Unfinished Proletarianization:Self,Anger and Class Action among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Peasant-Workers in Present-day China.” Mordern China. Forthcoming.

Sennett,Richard and Jonathan Cobb. 1972. The hidden injuries of class. Vintage Books.

Yan Hairongm. 2008. New Masters,New Servants:Migration,Development,and Women Workers in China. Duke University Press.

Min,Zhou. 1995. Chinatown:The Socioeconomic Potential of an Urban Enclave.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

蔡华,2000,《纳人的亲属制度结构与婚姻家庭悖论的终结》,哈佛燕京学社,三联书店主编《公共理性与现代学术》,三联书店。

蔡华,2009,《人思之人》,云南人民出版社。

陈昌槐,2005,《贵州占里村藏有古老生育调节秘密》,《人民日报海外版》第5期。

陈昌平、陈胜利主编,2004,《中国少数民族生育文化》,中国人口出版社。

陈明贵、白琳,2004,《神秘的占里》,《中国产经新闻报》第1期。

从江县志编委会,2000,《从江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

侗族简史编写组,1985,《侗族简史》,贵州人民出版社。

冯祖贻、潘年英等,1999,《侗族文化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

龙耀宏,2003,《侗语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

罗延华、王胜先等,1989,《侗族历史文化习俗》,贵州人民出版社。

贵州省编辑组,1999,《侗族社会历史调查》,贵州民族出版社。

刘宗碧,2006,《从江占里东塑生育习俗的文化价值理念及其与汉族的比较》,《贵州民族研究》第1期。

刘世一,2003,《占里侗族奇特的生育文化》,《民族论坛》第5期。

刘文光,2004,《中国计划生育第一村》,《文史天地》第3期。

沈洁,《贵州省从江县占里村调查报告》,中央民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未发表。

石开忠,2001,《鉴村侗族计划生育的社会机制及方法》,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

爱弥儿·涂尔干,1999,《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

吴景军,2004,《侗族生育文化探秘——目击只生两个孩子!许愿仪式》,《中国西部》第6期。

吴景军,2004,《只生两个孩子——侗族神秘生育许愿仪式目击》,《新西部》第6期。

吴佺新,1993,《占里人口计划生育概说》,《怀化学院学报》第6期。

杨军昌,2004,《侗寨占里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绩效与启示》,《中国民族医药杂志》第1期。

杨筑慧,2006,《侗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姚丽娟、石开忠,2005,《侗族地区的社会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尹丽娟、丁义旻,2003,《生育:与自然相和谐——记贵州占里侗寨独特的生存智慧》,《人民日报海外版》第4期。

张世珊、杨昌嗣,1992,《侗族文化概论》,贵州人民出版社。

张晓松,2000,《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来自占里的田野报告》,《当代贵州》第12期。

张晓松,2001,《探索古老的生育秘密——占里的习俗与药师的秘方》,《人文地理》第2期。

张晓松,2001,《占里侗寨的最后一代女药师》,《中国民族》第7期。

赵锁龙、孙淑杰,1999,《独特的低生育观——贵州占里侗寨考察》,《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1期。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中国科学院贵州分院民族研究所编印,1964,《贵州从江县丙梅区和平乡占里寨侗族社会经济、榕江县忠诚区车江乡侗族社会经济调查资料》(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之十五)。

宗禾,2002,《换花草决定生男生女?》,《福建经济快报》第12期。

Cai,Hua. 2001. A Society Without Fathers or Husbands:The Na of China. The MIT Press.

Schneider,David. 1984. A Critique of the Study of Kinship.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Schneider,David. 1980. American Kinship:a Cultural Account.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urner,Victor. 1977/1969. The Ritual Process: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