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5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崔家沟村卷图书

Case Studies of Targeted Poverty Reduction and Alleviation in 100 Villages

SSAPID:101-9699-8836-85
ISBN:978-7-5201-3926-7
DOI:
ISSN:

[内容简介] 崔家沟村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地处沂蒙山区腹地。本书从可持续生计的视角,研究崔家沟村易地扶贫搬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具体实施情况。首先,分别以UNDP-MPI和可持续生计框架的多维贫困指标体系对崔家沟村贫困人口进行重新识别。其次,从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家庭收入与支出三个方面对崔家沟村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揭示易地扶贫搬迁影响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提升的关键问题。最后,从提升搬迁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的角度,提出完善易地扶贫搬迁的思考与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丛书
编 辑:吴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2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前言

 总序

 文前辅文

 第一章 研究背景

  第一节 费县概况

   一 自然概况

   二 经济社会

   三 费县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情况

  第二节 朱田镇和崔家沟村概况

   一 朱田镇概况

   二 崔家沟村概况

    (一)历史沿革

    (二)自然概况

  第三节 搬迁后社区基本情况

   一 耕地

   二 社区建设

   三 村民就业

 第二章 崔家沟的贫困状况

  第一节 崔家沟村贫困状况

   一 崔家沟村贫困人口的状况

    (一)贫困人口总体情况

    (二)贫困人口的健康状况

   二 致贫原因分析

  第二节 贫困户的精准识别

   一 基于多维贫困指数的精准识别

   二 以UNDP-MPI为研究范式的多维贫困指数的指标选择与测量

   三 以可持续生计框架为研究范式的多维贫困指标的选择与测度

    (一)人力资本的指标及测量

    (二)物质资本的指标及测量

    (三)金融资本的指标及测量

    (四)社会资本的指标及测量

    (五)结果分析

  第三节 精准扶贫执行情况评价

   一 村贫困户认定及贫困项目选择及其效果评价

   二 贫困户对帮扶措施及效果的评价

 第三章 崔家沟村易地搬迁实施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实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重构经济形态,优化空间布局

  第二节 增加移民生计资本,降低生计脆弱性,增强抵御生计风险能力

   一 增加移民生计资本,降低生计脆弱性

    (一)做好安置社区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增加移民的物质资本

    (二)教育支持和促进就业、创业提高易地搬迁移民的人力资本

     1.教育支持

     2.促进就业

     3.助力创业

     4.落实健康扶贫政策,构筑社会保障底线

    (三)对旧村进行土地平整,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移民自然资本

    (四)实施金融扶贫,提升移民金融资本

    (五)以党建促进村民融合,以农村社会组织建设促进移民社会资本提升

   二 完善制度和市场环境,促进移民个人生计可行能力的获得

    (一)完善组织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确保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着力破除制约移民公平就业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提高移民发展权

    (三)实施教育均等化工程,确保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

  第三节 实施易地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实现移民生计多样化

   一 社区建设与镇域产业发展策略相结合的产业政策,实现生计多样化

   二 借助“三权分置”政策实施的契机,促进土地流转,降低移民生计多样化成本

   三 实施产业综合开发策略,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实现移民职业身份的转变

 第四章 产业发展

  第一节 发展镇域工业产业,促进移民就业

   一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定位

   二 工业产业园区建设思路

   三 产业园区建设范例

    (一)服装产业园区

    (二)木业产业园区

  第二节 发展灵活就业中心,支持移民就近灵活就业

   一 崔家沟村“来料加工+特色产业”手绣扶贫车间

   二 众兴服装加工车间——返乡创建“扶贫车间”

  第三节 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组织化水平,促进移民增收

   一 镇域现代农业发展思路与路径

    (一)建立“政府+企业+村集体”的产业扶贫组织体系

    (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1.朱田镇农业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2.优化种植结构,实施规划引领,大力发展“林果+中草药+茶叶”等特色产业

    (三)引导土地流转,支持新型主体发展

    (四)确定企业参与产业扶贫的精准模式,强化企业与移民户、贫困户的联结机制

    (五)镇域现代农业发展范例——御华景宸高效农业示范园

   二 崔家沟村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及路径

    (一)农业产业规划

    (二)优化农业种植品类

    (三)优化土地要素供给,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

    (四)崔家沟村现代农业发展范例

     1.典型企业脱贫项目发展范例

     2.典型家庭农场发展范例

 第五章 人居环境

  第一节 住房条件与配套

   一 危旧住房问题解决,住房条件明显改善

   二 基本生活配套更新升级,生活品质短板补齐

   三 现代化生活设施接入农家,贫困农户生活便利性大幅提升

   四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扶贫破除城乡“数字鸿沟”

  第二节 公共设施与服务配套

   一 打造清洁生态宜居家园,优化贫困社区人居环境

   二 健全社区生活服务网络,完善便民生活配套设施

   三 推进人文社区建设,强化社区文化认同

  第三节 主观居住福利与感受

   一 住房现状满意度较高,但贫困农户两极化评价现象值得重视

   二 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各类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三 社区宜居生活环境得到较广泛认可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家庭收入与支出

  第一节 家庭收入与支出的总体情况

  第二节 家庭收入

   一 总体收入增长较快,相对贫困程度逐渐缩小

   二 收入结构调整,工资收入占比提升

    (一)移民产业角色转变,工资性收入占比逐年提升

    (二)土地规模化经营,农业收入向规模化主体转移

    (三)社会保障水平提高,转移性收入普遍增加

  第三节 家庭收入评价

   一 2016年的家庭收入水平评价

   二 家庭收入满意度

  第四节 生活生产条件改善,贷款能力和金融需求“双增长”

  第五节 家庭支出

   一 家庭消费总体支出增幅显著

   二 家庭消费支出结构

    (一)生产生活方式改变,总体收入水平增加,食品支出占比先增后减

    (二)倡导移风易俗,礼金支出增幅降低,占比减少

    (三)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健全,农民医疗支出明显增加

    (四)实施教育帮扶措施,贫困人口教育支出降低

  第六节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易地扶贫搬迁的思考与建议

  一 协调产业化、城镇化与搬迁对象“市民化”三者之间关系

  二 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村集体资产运作的规模化和透明化

  三 规范扶贫车间建设,明确政府职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

  四 努力增加易地扶贫搬迁后贫困人口的生计资本,切实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五 完善易地扶贫搬迁投融资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特大项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项目协调办公室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丛书”编委会

 附录

 后记

崔家沟村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地处沂蒙山区腹地。本书从可持续生计的视角,以“精准识别—内在逻辑—实施策略—效果评价”为主线,以多维贫困理论、可持续生计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等为理论研究平台,研究崔家沟村易地扶贫搬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具体实施情况。首先,分别以UNDP-MPI和可持续生计框架的多维贫困指标体系对崔家沟村贫困人口进行重新识别,研究发现:以收入为基础,“两不愁、三保障”为补充的识别方法识别精度较高,识别成效显著。其次,从重构经济形态、优化空间布局,增加移民生计资本、增强抵御生计风险能力,实现移民生计多样化三个方面构建易地扶贫搬迁实施的内在逻辑,从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家庭收入与支出三个方面对崔家沟村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揭示易地扶贫搬迁影响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提升的关键问题。最后,从提升搬迁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的角度,提出完善易地扶贫搬迁的思考与建议。

陈立中:《中国转型时期城镇贫困测试研究》,华中科技大学论文,2008年。

邓锴:《收入质量对中西部农户贷款行为影响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论文,2014。

段伟、任艳梅、冯冀、温亚利:《基于生计资本的农户自然资源依赖研究——以湖北省保护区为例》,《农业经济问题》2015年第8期。

方迎风、童光荣、邹薇:《公共资本、私人投资与区域性贫困陷阱》,《经济评论》2015年第5期。

付少平、赵晓峰:《精准扶贫视角下的移民生计空间再塑造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1期。

伽红凯、王树进:《集中居住前后农户的福利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于江苏省农户的调查》,《中国农村观察》2014年第1期。

郭熙保、周强:《长期多维贫困、不平等与致贫因素》,《经济研究》2016年第6期。

何仁伟、李光勤、刘邵权:《可持续生计视角下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研究综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第11期。

何仁伟、刘邵权、陈国阶、谢芳婷、杨晓佳、梁岚:《中国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进展及走向》,《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第4期。

郭建宇、吴国宝:《基于不同指标及权重选择的多维贫困测量——以山西省贫困县为例》,《中国农村经济》2012年第2期。

姜长云:《日本的“六次产业化”与我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经济与管理》2015年第3期。

金梅、申云:《易地扶贫搬迁模式与农户生计资本变动——基于准实验的政策评估》,《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

孔荣、王欣:《关于农民工收入质量内涵的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13年第6期。

黎洁、李亚莉、邰秀军:《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本部贫困退耕山区农户生计状况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5期。

李小云、董强、饶小龙、赵丽霞:《农户脆弱性分析方法及其本土化应用》,《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4期。

李小云、李周、唐丽霞、刘永功、王思斌、张春泰:《参与式贫困指数的开发与验证》,《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5期。

龙花楼、屠爽爽:《论乡村重构》,《地理学报》2017年第4期。

马聪、刘黎明、袁承程、任国平:《快速城镇化地区农户生计资本分化特征及其对生计策略的影响——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年第2期。

马晓河:《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中国合作经济》2015年第2期。

全磊、陈玉萍:《农地转出户的生计资本流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

谭明智:《严控与激励并存:土地增减挂钩的政策脉络及地方实施》,《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7期。

汤青:《可持续生计的研究现状及未来重点趋向》,《地球科学进展》2015年第7期。

唐丽霞、罗江月、李小云:《精准扶贫机制实施的政策和实践困境》,《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

王小林、Sabina Alkire:《中国多维贫困测量:估计和政策含义》,《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12期。

吴国宝、檀学文:《用多少时间为自己而活?——作为福祉的农民个人生活时间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5年第9期。

吴国宝:《谁是穷人》,载刘文璞、吴国宝《地区经济增长和减缓贫困》,山西经济出版社,1997。

张峻豪、何家军:《能力再造:可持续生计的能力范式及其理论建构》,《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第9期。

张全红、李博、周强:《中国多维贫困的动态测算、结构分解与精准扶贫》,《财经研究》2017年第4期。

张全红:《中国多维贫困的动态变化:1991-2011》,《财经研究》2015年第3期。

张铁军:《重视搬迁移民的社会适》,《学习时报》2016年9月1日。

郑风田:《产业融合需突破传统方式》,《农业工程技术》2015年第9期。

郑瑞强、陈燕、张春美、饶盼:《连片特困区财政扶贫资金配置效率测评与机制优化——以江西省罗霄山片区18个县(市、区)为分析样本》,《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郑瑞强、施国庆:《扶贫移民权益保障与政府责任》,《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郑瑞强、王英、涂海华:《适应期扶贫移民生计贫困多维测试与政策蕴含》,《商业研究》2015年第11期。

邹薇、方迎风:《关于中国贫困的动态多维度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第6期。

Alkire, S.,“The Missing Dimensions of Poverty Data: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Oxford Development Studies, No.35(2007).

Alkire, S., Foster, J.,“Counting and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Measurement,”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No.95(2011).

Bourguignon, F. and Chakravarty, S.R.,“The Measurement of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Journal of Economic Inequality, No.1(2003).

Bratt, R., Keating, G. and Dennis, W.,“Federal Housing Policy and HUD:Past Problem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a Beleaguered Bureaucracy,” Urban Affairs Quarterly, No.29(1993).

Dalton C.,“A Room with A View or A Room of One’s Own? Housing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Sociological Forum, No.2(2001).

Dercon, S., Assessing Vulnerability to Poverty, NewYork:Jesus College and CSAE, Department of Economics,Oxford University,2001.

DFID,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Guidance Sheets, London: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2000.

Ellis, F.,“Household Strategies and Rural Livelihood Diversificatio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No. 1(1998).

Ellis, F., Rural Livelihoods and Diversity in Development Countries, 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OECD,“Better Life Index”, http://www.oecdbetterlifeindex.org/countries/slove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