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36

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研究:互动、表达与表露图书

Study on the Behavior of Social Media User: Interaction, Expression and Disclosure

SSAPID:101-9695-9696-58
ISBN:978-7-5201-3945-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人际互动与印象管理”、“意见表达与社会信任”、“自我表露与隐私风险”三个视角对公众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进行探讨,内容涉及“印象管理与自我监控、人际建构与关系调控、政治效能感与意见表达、媒体信任与隐私感知、自我表露与隐私悖论”等。针对不同的研究主题,或采用问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等定量方法,或采用扎根理论方法、观察法、访谈法等定性方法;在统计方法中,运用了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牛静
编 辑:刘娟;李惠惠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1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G2 信息与知识传播

 后记

 前言

 索引

 文前辅文

 上篇 人际互动与印象管理

  第一章 公众的微信朋友圈使用与印象管理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

   一 印象管理、自尊与自我监控之述评

    (一)印象管理的定义与发展

    (二)印象管理与自尊

    (三)印象管理与自我监控

   二 研究方法及自尊、自我监控等量表设计

    (一)样本选择

    (二)测量方法

     1.自尊量表

     2.自我监控量表

     3.印象管理量表

   三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自尊、自我监控与印象管理之数据分析

    (一)样本信息

    (二)信效度检验

    (三)自尊、自我监控与印象管理的关系分析

   四 自我监控与印象管理相关性不显著的讨论

  第二章 大学生的微信使用与人际关系建构: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一 研究方法与基于扎根理论的访谈内容编码

   二 微信“我—你”人际交往中的关系张力与不确定性

    (一)易生易死的微信关系

    (二)微信人际关系的不确定性

   三 微信人际交往中的关系调控:信息控制与情境控制

    (一)微信人际交往中的信息控制

    (二)微信人际交往中的情境控制

   四 基于微信使用的人际关系建构之总结

 中篇 意见表达与社会信任

  第三章 微博用户意见表达行为的实证研究:基于信任视角的调查

   一 意见表达与信任的文献述评

    (一)公民意见表达

    (二)信任

     1.信任的界定

     2.信任的类型

   二 研究方法与信任等变量设计

    (一)研究假设

    (二)变量测量

     1.因变量:公民微博意见表达

     2.自变量:信任

     3.数据

    (三)问卷总体的信度分析

   三 微博用户意见表达的影响因素

    (一)描述性分析

    (二)信任与意见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1.人际信任与微博意见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2.媒介信任与微博意见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3.政治信任与微博意见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4.信任与意见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5.信任与意见表达的简单回归分析

   四 信任对微博用户意见表达的影响之讨论

  第四章 社交媒体上的意见表达及其影响因素探究:基于政治效能感和议题关注度的视角

   一 研究背景

   二 网络空间意见表达及其影响因素之文献综述

    (一)网络空间与意见表达

    (二)意见表达的影响因素

   三 研究方法与意见表达、议题关注度等变量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与调查抽样

    (三)变量操作化定义及测量

   四 不同变量对用户社交媒体意见表达影响的数据分析

    (一)中产阶级样本资料分析

    (二)中产阶级在社交媒体上意见表达的基本特征

    (三)中产阶级的时政新闻关注度和政治效能感

    (四)相关变量对意见表达的影响

   五 提高政治效能感促进用户意见表达之讨论

    (一)中产阶级多数情况下仍倾向于沉默,政治话题参与感不强

    (二)议题关注度对中产群体意见表达的影响较大

    (三)提高中产阶级的外在效能感会促进其表达意见

  第五章 网络不文明话语的表达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用户评论的内容分析

   一 互联网与公共讨论

   二 网络公共讨论与不文明话语

   三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编码等

    (一)网站选取

    (二)数据选取

    (三)评论

    (四)编码

   四 网民表达中不文明话语的描述性统计及影响因素

    (一)网民表达中不文明话语的数量及比例

    (二)网民表达中不文明话语受欢迎程度

    (三)网民表达中不文明话语与公众参与的相关性

    (四)网民表达中不文明话语与新闻类型、新闻内容的关系

    (五)网民表达中不文明话语是否与网友评论的质量相关

   五 网络不文明话语产生原因及遏制对策

 下篇 自我表露与隐私风险

  第六章 社交媒体中的自我表露与信任、隐私风险感知的实证研究:网络人际信任的中介效应

   一 研究缘起

   二 隐私、信任与自我表露之文献述评

    (一)隐私风险感知与自我表露

    (二)社交媒体信任、网络人际信任与隐私风险感知

    (三)社交媒体信任、网络人际信任与自我表露

    (四)社交媒体信任与网络人际信任

   三 研究方法与信任、隐私风险等变量设计

    (一)问卷调查法

    (二)变量测量

     1.社交媒体信任

     2.网络人际信任

     3.隐私风险感知

     4.自我表露

     5.人口变量

   四 信任、隐私风险感知对用户自我表露之影响的数据分析

    (一)基本资料

    (二)研究变量的相关分析

    (三)社交媒体信任对隐私风险感知的多元回归分析

    (四)网络人际信任在社交媒体信任与隐私风险感知之间的中介作用

    (五)社交媒体信任对自我表露的多元回归分析

    (六)网络人际信任在社交媒体信任与自我表露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五 提升网络人际信任对自我表露的作用之探讨

  第七章 中年人社交媒体使用与隐私管理的实证研究:隐私管理行为动因与影响的分析

   一 隐私管理及其影响因素之文献述评

    (一)隐私管理

    (二)隐私管理的影响因素

     1.个体特征

     2.互联网使用情况

     3.隐私关注

     4.社会影响

   二 研究问题、方法及变量设计

    (一)研究对象及选取理由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1.隐私管理行为频率的影响因素

     2.隐私管理行为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三)研究变量定义及测量

     1.隐私管理行为频率

     2.隐私管理行为满意度

     3.社交媒体使用年限

     4.社交媒体使用频率

     5.隐私关注

     6.社会影响

     7.社交媒体偏好与信任

    (四)问卷调查法的设计与实施

   三 中年人社交媒体隐私管理行为现状分析

    (一)人口统计学变量情况概览

    (二)中年人社交媒体使用状况

    (三)中年人社交媒体隐私管理认知

    (四)中年人社交媒体隐私管理行为方式

    (五)中年人社交媒体隐私管理频率

    (六)中年人社交媒体隐私管理满意度

   四 信度与效度分析

    (一)信度分析

    (二)效度分析

   五 用户隐私管理的影响因素及用户自我评价的数据分析

    (一)受教育程度与隐私管理频率、满意度

    (二)社交媒体使用年限与隐私管理频率、满意度

    (三)社交媒体使用频率与隐私管理频率

    (四)隐私关注度与隐私管理频率、满意度

    (五)媒体偏好和信任与隐私管理频率

    (六)社会影响与隐私管理频率

    (七)各变量与隐私管理行为频率的回归分析

    (八)各自变量与隐私管理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九)中年人对社交媒体隐私管理评价

   六 影响隐私管理的因素及用户隐私管理需求之讨论

    (一)多种因素影响隐私管理频率

     1.社交媒体使用对隐私管理频率的影响存在差异

     2.受教育程度对隐私管理频率影响较弱

     3.群体效应对隐私管理频率的反向影响

     4.对社交软件的信任度未影响隐私管理频率

    (二)对隐私管理的高要求倾向

    (三)辩证看待隐私管理行为

     1.保障和提供了相对安全的社交环境

     2.构建和谐网络人际社交

     3.限制用户的自由选择

     4.社交与隐私保护的矛盾与权衡

  第八章 公众在微信使用中的自我表露与隐私悖论的消解:基于访谈法的研究

   一 自我表露与隐私悖论之文献述评

    (一)社交媒体上的自我表露

    (二)网络环境中的隐私悖论

   二 访谈法与观察法的使用

   三 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表露内容

   四 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中表露信息时的隐私意识

   五 社交媒体用户调和隐私悖论策略

    (一)控制信息内容

    (二)进行隐私设置

     1.进行分组成为重要的隐私保护方法

     2.其他的隐私保护措施

   六 自我表露中的隐私担忧来自信息传播路径的改变

   七 用户对社交媒体具有的控制力消解了隐私担忧

  附录

   一 《公众的微信朋友圈使用与印象管理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调查问卷

   二 《大学生的微信使用与人际关系建构: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访谈提纲

    (一)访谈之前的信息询问与观察

    (二)访谈问题

   三 《微博用户意见表达行为的实证研究:基于信任视角的调查》调查问卷

   四 《社交媒体上的意见表达及其影响因素探究:基于政治效能感和议题关注度的视角》调查问卷

   五 《网络不文明话语的表达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用户评论的内容分析》附录

   六 《社交媒体中的自我表露与信任、隐私风险感知的实证研究:网络人际信任的中介效应》调查问卷

    (一)个人基本情况调查

    (二)当您在使用该社交媒体时,您是否有以下感受,请根据您的真实想法作答

    (三)当您在使用该社交媒体时,您是否有以下感受,请根据您的真实想法作答

    (四)当您在使用该社交媒体时,您是否有以下感受,请根据您的真实想法作答

   七 《中年人社交媒体使用与隐私管理的实证研究:隐私管理行为动因与影响的分析》调查问卷

   八 《公众在微信使用中的自我表露与隐私悖论的消解:基于访谈法的研究》访谈提纲

    (一)访谈对象的基本信息及访谈之前的观察内容

    (二)访谈问题

本书从“人际互动与印象管理”、“意见表达与社会信任”、“自我表露与隐私风险”三个视角对公众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进行探讨,内容涉及“印象管理与自我监控、人际建构与关系调控、政治效能感与意见表达、媒体信任与隐私感知、自我表露与隐私悖论”等。针对不同的研究主题,或采用问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等定量方法,或采用扎根理论方法、观察法、访谈法等定性方法;在统计方法中,运用了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本书既可作为高校新闻传播、广告公关、新媒体等专业的学习用书,也可以作为传媒从业人员的自学与进修读物,对社交媒体有兴趣的研究者亦可参阅。

1.〔德〕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刚译,商务印书馆,2015。

2.〔美〕凯西·卡麦兹著:《建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边国英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3.安志伟:《网络语言的多角度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

4.白春阳:《现代社会信任问题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5.曾亚军、曾益、李泽娟:《传播视域中网络语言的碎片化及应对策略》,《编辑之友》2013年第12期,第59~61页。

6.陈堂发:《网络批评性表达不应过度援引“寻衅滋事”追责》,《新闻记者》2016年第9期,第63~67页。

7.陈旭辉、柯惠新:《网民意见表达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议题属性和网民社会心理的双重视角》,《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第117~122页。

8.楚亚杰、张瑜、金兼斌:《当代大学生意见表达渠道的选择偏好》,《青年探索》2016年第4期,第59~65页。

9.丁柏铨:《论公众意见表达及与政府、大众传媒的关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124~128页。

10.丁法章:《漫谈网络新闻评论》,《新闻大学》2008年第4期,第91~96页。

11.董经纬:《公共治理视角下网络谣言的传播及其规制消解》,《理论探讨》2016年第1期,第174~176页。

12.冯军:《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表达自由》,《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4期,第14~15页。

13.付雅慧:《网络言论自由与隐私权、名誉权保护的冲突》,《图书情报工作》2009年第2期,第69~73页。

14.高荣林:《数字被遗忘权的限制——以网络言论的自由表达为视角》,《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年第7期,第137~142页。

15.郭小聪、肖生福:《当代中国传媒、民意与公共决策的互动探析——以电话初装费政策调整和取消为案例》,《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第3期,第41~46页。

16.郭羽:《线上自我展示与社会资本: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研究》,《新闻大学》2016年第4期,第67~74页。

17.郝烨:《拟剧论视域下社交网络中个体的呈现与表演》,《传媒》2015年第22期,第75~77页。

18.何地:《基于风险社会放大框架下的社交媒体使用对公众风险感知的影响研究》,《新闻界》2016年第18期,第45~52页。

19.贺敬杰:《网络表达与公共讨论:基于“林松龄事件”中论坛回帖文本的情感分析(英文)》,《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9期,第109~132页。

20.胡春阳:《网络:自由及其想象——以巴赫金狂欢理论为视角》,《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15~121页。

21.胡荣、胡康、温莹莹:《社会资本、政府绩效与城市居民对政府的信任》,《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1期,第96~117页。

22.胡伟、王行宇:《 公众意见概念:对五种观点的阐释》,《 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第51~56页。

23.胡正荣:《权利表达与协商民主:辨析新媒体时代的公民网络社会参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第5~7页。

24.黄朝钦、彭芳:《网众传播时代的表达自由与社会责任》,《当代传播》2016年第2期,第78~82页。

25.黄含韵:《中国青少年社交媒体使用与沉迷现状:亲和动机、印象管理与社会资本》,《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第10期,第28~49页。

26.黄少华:《社会信任对网络公民参与的影响——以大学生网民为例》,《兰州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第68~80页。

27.贾哲敏:《公众与政府网络传播——回应的过程、策略与动因》,《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第126~133页。

28.蒋建国:《网络社交媒体的角色展演、交往报酬与社会规范》,《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8期,第113~120页。

29.井世洁、杨宜音:《转型期社会信任感的阶层与区域特征》,《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第77~85页。

30.亢海玲:《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治理中的形象传播策略——基于印象管理的视角》,《传媒》2014年第21期,第71~72页。

31.乐媛、杨伯溆:《网络极化现象研究——基于四个中文BBS论坛的内容分析》,《青年研究》2010年第2期,第1~12页。

32.李彪、杜显涵:《反向驯化:社交媒体使用与依赖对拖延行为影响机制研究——以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为例》,《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3期,第20~33页。

33.李畅、陈华明:《社交媒体在社会突发暴力事件风险传播中的情感动员研究》,《新闻界》2016年第16期,第32~36页。

34.李纲、王丹丹:《社交网站用户个人信息披露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情报资料工作》2015年第1期,第35~40页。

35.李红艳:《中国中产阶级:自在抑或自为?——基于公共事件中社会化媒介的话语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第66~73页。

36.李宏图:《密尔论自由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37.李良荣、张莹:《新意见领袖论——“新传播革命”研究之四》,《现代传播》2012年第6期,第31~33页。

38.李培林、李炜:《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第1~17页。

39.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0.李培林、张翼:《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社会》2008年第2期,第1~19页。

41.李青青:《社交媒体的信息风险类型与传播特征》,《中国出版》2016年第4期,第57~60页。

42.李文冰、强月新:《传播社会学视角下的网络传播伦理失范治理》,《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第13~18页。

73.廖圣清:《上海市民的意见表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新闻大学》2010年第2期,第41~49页。

44.林功成、李莹、陈锦芸:《大学生的社交焦虑、自我表露与网上互动——对微博社交行为的路径分析》,《青年研究》2016年第4期,第29~37页。

45.刘米娜、杜俊荣:《转型期中国城市居民政府信任研究——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实证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3年第2期,第64~74页。

46.刘砚议:《微信朋友圈中的“印象管理”行为分析》,《新闻界》2015年第3期,第58~61页。

47.刘洋:《“沉默螺旋”的发展困境理论完善与实证操作的三个问题》,《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11期,第37~42页。

48.刘毅:《中产阶层的界定方法及实证测度——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开放时代》2006年第4期,第76~88页。

49.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0.吕大乐、王志铮:《香港中产阶级的处境观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51.马超:《社交媒体的风险放大、风险沟通与风险治理》,《编辑之友》2016年第10期,第66~70页。

52.马俊峰等:《当代中国社会信任问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3.聂勇浩、罗景月:《感知有用性、信任与社交网站用户的个人信息披露意愿》,《图书情报识》2013年第5期,第89~97页。

54.彭榕:《“场”视角下的中国青年网络参与》,《中国青年研究》2012年第5期,第35~40页。

55.芮必峰:《人际传播:表演的艺术——欧文·戈夫曼的传播思想》,《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64~67页。

56.佘硕、张聪丛:《基于社会媒体的食品风险信息公众传播行为研究》,《情报杂志》2015年第9期,第123~128页。

57.申琦:《自我表露与社交网络隐私保护行为研究——以上海市大学生的微信移动社交应用(APP)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第4期,第5~17页。

58.舒曼:《网络语境下弱势群体信息表达及疏导策略》,《新闻界》2016年第9期,第36~42页。

59.孙玮、李梦颖:“可见性”:《社会化媒体与公共领域——以占海特“异地高考”事件为例》,《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第37~44页。

60.孙卫华:《表达与参与:网络空间中的大众政治模式研究》,《新闻大学》2016年第5期,第73~80页。

61.孙源南、姚琦:《使用者对社交媒体特性及重要性认知的实证研究——以中国常用社交媒体为研究对象》,《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第181~186页。

62.谭雪晗、涂艳、马哲坤:《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综述》,《电子政务》2016年第8期,第64~74页。

63.田卉、柯惠新:《网络环境下的舆论形成模式及调控分析》,《现代传播》2010 年第1期,第40~45页。

64.涂光晋、吴惠凡:《从“党的耳目喉舌”到“公众话语平台”——“人民网”意见表达与整合研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第23~29页。

65.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第86~99页。

66.王思琦:《政治信任、人际信任与非传统政治参》,《公共行政评论》2013年第2期,第22页。

67.王涛、陈小华:《理解政府信任:内涵、影响因素与基本功能》,《浙江学刊》2012年第2期,第121~125页。

68.王晓春主编《现代传媒业务研究》,南海出版公司,2007。

69.王秀丽:《网络社区意见领袖影响机制研究——以社会化问答社区“知乎”为例》,《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9期,第47~57页。

70.王炎龙、邓倩:《网络语言传播与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基于中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调查报告》,《新闻界》2008年第3期,第29~32页。

71.王怡红:《人与人的相遇——人际传播论》,人民出版社,2003。

72.王政:《我国政府信任问题研究一以信息传播为视角》,中国政法大学,2011。

73.魏雪、毛有先:《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与网络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第77~79页。

74.吴安辉、刘海明:《网络舆情表达的主客体和表达伦理》,《编辑之友》2015年第8期,第49~55页。

75.吴欢:《虚拟社区与老年网民的社会参与——对上海老年门户网站“老小孩”的研究》,《新闻大学》2013年第6期,第105~117页。

76.吴惠凡:《媒介融合背景下意见表达方式的变化与反思》,《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11期。

77.吴梅、刘桂花:《关于信任的研究综述》,《学理论》2014年第18期,第41~42页。

78.谢新洲、安静:《社交媒体用户自我表露的影响因素》,《出版科学》2016年第1期,第10~14页。

79.辛文娟、赖涵、陈晓丽:《大学生社交网络中印象管理的动机和策略——以微信朋友圈为例》,《情报杂志》2016年第3期,第190~194页。

80.徐百灵:《青少年社交媒体使用与个人隐私管理研究——基于美国皮尤数据中心的相关调查分析》,《今传媒 》2017年第5期,第70~72页。

81.许鑫:《理性审视网络非理性言论》,《新闻记者》2012年第10期,第59~63期。

82.许永超、陈俊峰:《从记录到表达与表演——对社交网络使用行为的分析》,《新闻界》2015年第19期,第47~51页。

83.晏碧华、屠金路、邹泓:《青少年印象管理倾向及其人格影响因素》,《心理科学》2010年第4期,第865~868页。

84.晏齐宏:《新生代农民工意见表达意愿研究——以北京市的实证分析为例》,《新闻与写作》2016年第3期,第45~50页。

85.姚江龙:《强依赖与微化解:大学生情绪的网络集群与风险规避》,《高等教育研究》2016年第6期,第79~84页。

86.殷乐、李艺:《互联网治理中的隐私议题:基于社交媒体的个人生活分享与隐私保护》,《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年第S1期,第69~77页。

87.余越:《自媒体环境下青年意见表达的形态、特征及引导策略》,《思想理论教育》2016年第1期,第85~89页。

88.虞鑫、王义鹏:《社交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公开意见表达影响因素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4年第10期,第97~104页。

89.喻国明:《微博价值:核心功能、延伸功能与附加功能》,《新闻与写作》2010年第3期,第61~63页。

90.张康之、张乾友:《论意见表达体系的形成与演变》,《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10期,第174~184页。

91.张挺、刘靖文:《语言舆情视角下和谐语言生活构建策略研究》,《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第85~90页。

92.张小平:《近年来网络传播词语发展变化之观察》,《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第147~148页。

93.张志安、曹艳辉:《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社会科学》2016年第8期,第3~12页。

94.郑雯、李良荣:《中等收入群体在中国网络社会的角色与地位研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第92~95页。

95.周葆华:《作为“动态范式订定事件”的“微博事件”——以2010年三大突发公共事件为例》,《当代传播》2011年第2期,第35~38页。

96.周敏:《基于政府信任视角的政务微博研究》,武汉大学,2013。

97.周源源:《拟剧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微信自我呈现研究》,《思想理论教育》2016年第9期,第84~88页。

98.周志平:《微博舆论影响力研究:基于突发公共事件视域》,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

99.朱德全、宋乃庆:《教育统计与测评技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00.朱光磊、赫广义:《农民工意见表达的限制性因素及其对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42~47页。

101.邹新、贺祥林:《网络公共讨论中网络理性的缺失与构建》,《理论月刊》2015年第3期,第174~178页。

102.Acquisti,A,Gritzalis,S,Lambrinoudakis,C,Vimercati,S.D. 2007. . Auerbach,Boca Raton:CRC Press.

103.Arkin,R.M. 1981. “Self-presentation Style.” In Tedeschi,J.T.,pp.311-333. New York:Academic Press.

104.Back,M.D.,Stopfer,J.M.,Vazire,S.,Gaddis,S.,Schmukle,S.C. et al. 2010. “Facebook Profiles Reflect Actual Personality,Not Self-idealization.” 21 (3):372-374.

105.Baumeister,R.F.,and Tierney,J. 2011.New York:Penguin Press.

106.Borah,P. 2014. “Does It Matter Where You Read the News Story? Interaction of Incivility and News Frames in the Political Blogosphere.” 41(6):809-827.

107.Campbell,A.,Gurin,G.,and Miller W.E. 1954. New York:Row,Peterson and Company.

108.Casaló,Luis V.,Flavián,C.,and Guinalíu,M. 2007. “The Role of Security,Privacy,Usability and Reput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Banking.” 31(5):583-603.

109.Chen,Rui,and Sharma,S. K. 2013. “Self-disclosure at Social Networking Sites:An Exploration through Relational Capitals.” 15(2):269-278.

110.Cleary,M.R.,Stokes,S.C,2006. 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

111.Debatin,B.,Lovejoy,J. P.,Horn,A.-K.,and Hughes,B. N. 2009. “ Facebook and Online Privacy:Attitudes,Behaviors,and Unintended Consequences.”15(1):83-108.

112.Dinev,Tamara,and Hart,P. 2006. “An Extended Privacy Calculus Model for E-Commerce Transactions.” 17(1):61-80.

113.Erving,Goffman. 1959. New York:Doubleday.

114.Fridkin,K. L.,and Kenney,P. J. “The Dimensions of Negative Messages.” 36(5):694-723.

115.Guerrettaz,Jean,Arkin,Robert M.,and Oleson,Kathryn C. 2012. “Self-Doubt.” 6(6):470-482.

116.Hayes,A.F,Glynn,C.J.,and Shanahan,J . 2005. “Validating the Willingness to Self-censor scale: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 of the Climate of Opinion on Opinion Expression.” 17(4):443-455.

117.Herbst,S.2010. Philadelphia,PA: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18.Hewitt,John P. 2016.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Self-esteem.” 24(3):417-423.

119.Huffaker,David A. and Calvert,Sandra L. 2005. “Gender,Identity,and Language Use in Teenage Blogs.” 10(2).

120.Kaplan,A.M.,and Haenlein,M. 2010. “Users of the World,Unite!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Social Media.” 53(1):59-68.

121.Leary,Mark R.,and Kowalski,Robin M. 1990. “Impression Management:A Literature Review and Two-Component Model.” 107(1):34-47.

122.Leung,L. 2001. “College Student Motives for Chatting on ICQ.” 3(4):483-500.

123.Malhotra,Naresh K.,S. S. Kim,and J. Agarwal. 2004. “Internet Users' Information Privacy Concerns (IUIPC):The Construct,the Scale,and a Causal Model.” 15(4):336-355.

124.Marwick,A. E.,and Boyd,D. 2011. “I Tweet Honestly,I Tweet Passionately:Twitter Users,Context Collapse,and the Imagined Audience.” & 13(1):114-133.

125.Monroe,Alan D.1975. . New York:Dodd,Mead & Company.

126.Norberg,P. A.,Horne,D. R.,and Horne,D. A. 2007. “The Privacy Paradox:Person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tentions versus Behaviors.” 41(1):100-126.

127.Papacharissi,Z. 2004. “Democracy Online:Civility,Politeness,and the Democratic Potential of Online Political Discussion Groups.” & 6(2):259-283.

128.Schlenker,Barry R. 1980. .” Monterey,California:Brooks/Cole.

129.Schlenker,B.R.,Soraci,S.,and Schlenker,P.A. 1974. “Self-presentation As a Function of Performance Expectations and Performance Anonymity.” 1(1):152-154.

130.Slava,Kisilevich,Ang,C. S.and Last,M. 2012. “Large-scale Analysis of Self-disclosure Patterns among Online Social Networks Users:a Russian Context.” 32(3):609-628.

131.Smith,H. J.,Dinev,T.,and Xu,H. 2011. “Information Privacy Research:An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 35(4):989-1016.

132.Snyder,M.,and Gangestad,S. 1986. “On the Nature of Self-monitoring:Matters of Assessment,Matters of Validity.” 51(1):125-139.

133.Sobieraj,S.,and Berry,J. M. 2011. “From Incivility to Outrage:Political Discourse in Blogs,Talk radio,and Cable news.” 28(1):19-41.

134.Taddicken,Monika. 2014. “The ‘Privacy Paradox’ in the Social Web:The Impact of Privacy Concerns,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and the Perceived Social Relevance on Different Forms of Self-Disclosure.” 19(2):248-273.

135.Vitak,Jessica. 2012. “The Impact of Context Collapse and Privacy on Social Network Site Disclosures.” & 56(4):451-470.

136.Xu,H.,Luo,X.,Carroll,J. M.,and Rosson,M. B. 2011. “The Personalization Privacy Paradox:An Exploratory Study of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for Location-aware Marketing.” 51(1):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