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5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251

中国应急管理:理论、实践、政策图书

Chinese Public Emergency Management: Theory, Practice and Policy

SSAPID:101-9695-6795-88
ISBN:978-7-5097-3099-7
DOI:
ISSN:

[内容简介] 应急管理并不能从根本上减少政府所面临的危机,中国当前最根本的问题是风险,而非突发事件,只有涵盖风险管理、应急(灾害)管理、危机管理于一身的全过程应对体系才能根治风险,摆脱危机。中国的应急管理应该被纳入国家治理结构优化的整体框架,进行“三位一体”的战略治理:系统治理、动态治理、主动治理,首先完善现行的应急管理体系,进而推动公共危机治理,最终达成对社会风险的主动治理。只有在战略治理理念的基础上,系统梳理、改革、完善应急管理领域现行的体制、机制、法制和政策、措施,才能真正提升中国应急管理体系的效能。

相关信息

丛书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作 者: 童星 张海波
编 辑:周映希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 管理学

 附录 课题研究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报送的研究报告

 第一篇 理论创新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一 研究背景及其进展

   二 风险社会与中国社会风险

   三 社会预警与应急管理研究综述

    (一)社会预警研究综述

     1.社会预警研究

     2.社会风险研究

    (二)应急管理研究综述*

     1.应急管理基本概念

     2.应急管理框架体系

     3.应急管理研究阶段划分和主要成果

    (三)社会预警与应急管理研究的维度和特点

     1.基于行政管理学视角的应急管理研究

     2.基于社会学视角的社会预警研究

     3.多学科交叉的应急管理研究

     4.专项应急管理研究

     5.翻译介绍国外的经验和研究成果

    (四)应急管理基础理论研究

     1.应急管理研究与基础科学研究相结合

     2.应急管理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相结合

  第二章 风险灾害危机综合分析框架

   一 新分析框架的建构动因

    (一)南方冻雨雪灾的案例分析*

     1.灾害的演化路径

     2.灾害的后果

    (二)南方冻雨雪灾应对中暴露出的问题

     1.社会预警研究与应急管理研究被人为割裂

     2.相关的自然科学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以邻为壑

     3.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偏好有别

     4.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在突发事件面前往往分割运行

    (三)灾害管理研究的新共识呼唤新理论

     1.两点共识

     2.三个问题

   二 新分析框架的学科溯源*

    (一)三种研究传统

     1.“工程—技术”传统

     2.“组织—制度”传统

     3.“政治—社会”传统

    (二)三大核心概念

     1.“工程—技术”传统中的“灾害”(disaster)

     2.“组织—制度”传统中的“危机”(crisis)

     3.“政治—社会”传统中的“风险”(risk)

    (三)以灾害为中心的整合趋势

   三 新分析框架的内在逻辑*

    (一)由灾害扩展为突发事件

    (二)“连续统”解释框架:“风险—灾害(突发事件)—危机”

    (三)全过程应对体系:“风险管理—灾害(应急)管理—危机管理”

   四 基于新分析框架的整合研究

    (一)社会学风险预警研究与行政学危机管理研究的整合*

     1.概念的整合

     2.理论的整合

     3.方法的整合

     4.议题的整合

     5.研究力量的整合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的整合*

     1.风险研究

     2.灾害研究

     3.危机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技术的整合

     1.针对特定领域、特定问题的特殊性方法和技术

     2.超越了单一学科的系统性方法和技术

  第三章 风险灾害危机综合分析框架的运用

   一 作为特殊公共危机的群体性事件

    (一)群体性事件是一种特殊的公共危机

    (二)群体性事件的总体特征

    (三)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

     1.既有的分析

     2.基于风险灾害危机综合分析框架的解释

   二 无组织群体性事件演进的动态模型

    (一)“无组织—有直接利益诉求”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案例分析

    (二)“无组织—无直接利益诉求”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案例分析

    (三)无组织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一般性动态模型

   三 风险场域的运作逻辑*

    (一)风险场域的构成

     1.风险的源头

     2.被卷入的行动者

     3.场域中可利用的资源

    (二)风险策略与风险行为:场域的运作

     1.企业与政府之间的风险博弈

     2.话语权的争夺与风险议题的转换

     3.弱者的反抗:风险谣言与社会恐慌

    (三)小结与反思

     1.风险证据的困境

     2.风险争论的象征性

   四 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理念

    (一)群体性事件并非“突发”

    (二)对群体性事件既非“应对”,也非“管理”,而是“治理”

    (三)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并非静态的,而是动态的

     1.社会风险治理

     2.触发事件*治理

     3.公共危机治理

    (四)为群体性事件设置治理优先顺序

 第二篇 实证研究

  第四章 群体性事件:基层社会矛盾生成与演化的逻辑

   一 基于社会矛盾的群体性事件

    1.群体性事件的内涵界定

    2.群体性事件的分类框架

   二 我国社会矛盾的总体特征与发展趋势

    1.社会矛盾的总量增加

    2.社会矛盾的范围扩散

    3.社会矛盾的冲突程度加剧

    4.社会矛盾的性质有所变化

    5.社会矛盾的化解难度增加

   三 “有组织—有直接利益诉求”群体性事件的生成与演化

    (一)南京市××区社会矛盾的总体特征和主要类型

     1.南京市××区社会矛盾的总体特征

     2.南京市××区社会矛盾的类型分析

    (二)南京市××区典型社会矛盾的微观解剖

     1.D街道“5·18”集体上访:针对政府的冲突

     2.“上访”者的行为逻辑

     3.基层“维稳”干部的行为逻辑

     4.hh小区的物业纠纷:非针对政府的冲突

   四 “无组织—无直接利益诉求”群体性事件的生成与演化

    1.“贵州瓮安事件”与“湖北石首事件”

    2.“贵州瓮安事件”与“湖北石首事件”的生成与演化

   五 “有组织—有直接利益诉求”向“无组织—无直接利益诉求”群体性事件的转化

    (一)微观转化机制

     1.“围观群众”

     2.乌合之众

     3.矛盾化解机制

    (二)宏观转化机制

     1.社会不满

     2.阶层分化

     3.“接点应力”*

     4.游民政治

     5.制度结构

  第五章 感知、放大与沟通:食品安全风险的案例研究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核心概念

     1.“风险”与“被感知到的风险”

     2.“风险的放大”

     3.风险的“放大站”

    (二)分析框架

    (三)研究方法

     1.“过程—事件分析”法

     2.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法

   三 研究内容*

    (一)食品安全事故的“风险放大站”

     1.食品安全事故的“社会放大站”

     2.食品安全事故的“市场化放大站”

    (二)食品安全事故的“风险放大机制”

     1.事件的暴露与风险特征

     2.风险放大中的行为选择

    (三)食品安全事故的“波及效应”

     1.司法和行政的波及

     2.经济损失和行业、地区的波及

     3.催生风险治理机制

   四 主要结论

    (一)影响公众健康风险感知的主要因素

     1.熟悉程度

     2.可控制性

     3.灾难倾向

     4.知识水平

    (二)食品安全风险中的“污名化”*

     1.“污名化”的本质与特征

     2.“污名化”的形成机制

    (三)健康恐慌与风险沟通障碍

     1.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健康恐慌

     2.风险的沟通障碍

     3.影响沟通效果的因素

    (四)风险放大的“起飞”要件

     1.个体的关注:风险放大的充分条件

     2.媒体报道:风险放大的中间环节

     3.制度参与:风险放大的必要品质

     4.应急管理的效果与信任:风险放大的抑制因素

   五 政策建议: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风险沟通机制

    1.风险沟通的含义

    2.风险沟通的意义与功能

    3.有效沟通的途径

    4.具体的沟通措施

  第六章 中国应急预案体系的运行机理、绩效约束与管理优化

   一 中国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历程和基本框架

    1.20世纪90年代至2003年“SARS事件”之前:单项预案阶段

    2.2003年“SARS”事件至2008年:预案体系化建设阶段

    3.2009年至今:应急预案常态管理阶段

   二 公路交通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历程和基本框架

    1.“一案三制”建设之前交通系统应急预案建设情况

    2.“一案三制”框架下公路交通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历程

   三 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应用与修订

    (一)江苏省公路交通应急预案在2008年“南方雪灾”中的实际应用与修订建议

     1.应急预案符合实际应急需要之处

     2.应急预案在应用过程中暴露出的缺陷

     3.对进一步完善公路交通应急预案的建议

    (二)国家公路交通应急预案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修订

     1.“09版预案”的突出效果

     2.“09版预案”与“05版预案”在应急组织体系上的差异

     3.“09版预案”与“05版预案”在应急机制上的差异

     4.在资源调用征用及其补偿、专业应急队伍、信息发布问题上的改进

   四 中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深层诊断与管理优化*

    (一)中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深层诊断

     1.外在原因

     2.内在原因

    (二)我国应急预案体系的管理优化

     1.管理优化的含义

     2.应急预案的管理优化

   附录 江苏省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2007年版)

    1 总则

     1.1 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

     1.4 事件与预案体系

     1.5 工作原则

    2 组织机构

     2.1 组织体系

     2.2 应急机构及主要职责

      2.2.1 厅应急指挥中心

      2.2.2 厅公路局

      2.2.3 地方交通局

      2.2.4 地方公路部门

      2.3.5 现场指挥机构

    3 应急预警、预防与信息报送

     3.1 应急预警、预防

      3.1.1 日常安全巡查

      3.1.2 养护预防

      3.1.3 施工现场管理

      3.1.4 收费站管理

      3.1.5 相关信息监测

     3.2 报警、预警信息报告

    4 应急处置

     4.1 处置程序

     4.2 分类响应措施

     4.3 先期处置措施

     4.4 信息发布

     4.5 应急结束

    5 后期处置

     5.1 善后处置

     5.2 调查总结

     5.3 表彰惩罚

    6 应急保障

     6.1 应急经费保障

     6.2 应急人员保障

     6.3 应急装备保障

     6.4 应急通信保障

     6.5 应急技术保障

    7 宣传、培训与演习

     7.1 宣传教育

     7.2 培训与演习

    8 附则

     8.1 预案管理

     8.2 预案更新

     8.3 制定与解释

     8.4 实施时间

  第七章 地方政府应急能力评估的政策框架

   一 应急能力评估的理论思考*

    (一)应急能力的多维解读

     1.应急能力与分类管理

     2.应急能力与分级管理

     3.应急能力与分期管理

     4.政府应急能力与政府一般能力

    (二)评估的多维解读

   二 应急能力评估的现实考量

   三 地方政府应急能力评估的总体框架

    (一)地方政府应急能力评估的定位

    (二)地方政府应急能力评估的三种类型

    (三)地方政府应急能力评估的三个阶段

    (四)地方政府应急能力评估的政策框架

   四 应急准备评估

    (一)应急准备评估的经验借鉴

    (二)深圳市宝安区*应急准备评估的政策实践

     1.应急预案

     2.应急体制

     3.应急机制

     4.应急法制

    (三)深圳市宝安区应急准备评估中发现的问题

     1.应急预案

     2.应急体制

     3.应急机制

    (四)地方政府应急准备评估方法探讨

   五 应急执行评估

    (一)深圳市宝安区开展应急执行评估的条件

     1.应急体制

     2.应急机制

     3.应急法制

     4.应急预案

    (二)深圳市宝安区应急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1.预防与准备

     2.监测与预警

     3.救援与处置

     4.善后与恢复

    (三)深圳市宝安区应急执行评估的初步设计

     1.评估规则

     2.评估方法

     3.指标体系

   六 应急绩效评估

    (一)应急绩效的内涵

    (二)应急绩效的约束变量和应急管理的限制性规则

     1.应急质量

     2.应急恰当性

     3.应急公平性

     4.应急成本

 第三篇 政策重点

  第八章 应急、减灾、维稳必须立足长期作战

   一 风险灾害危机的存在具有长期性

    (一)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里,自然灾害呈频发高发之势

    (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里,社会风险呈频发高发之势

    (三)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里,社会矛盾也呈频发高发之势

   二 战略性治理:突发事件应对的新要求*

    (一)对突发事件要进行战略性治理

    (二)突发事件战略性治理要达到四项要求

    (三)突发事件战略性治理要实现“三位一体”

    (四)突发事件战略性治理可选择三个步骤

     1.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2.推动公共危机治理

     3.主动治理社会风险

   三 非常规应急管理的常规化

    1.应急管理的法治化

    2.应急管理资金投入的常规化

    3.社会动员机制的常规化

  第九章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

   一 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启示与借鉴

    1.应急管理机构的正规化

    2.应急指挥体系的一元化

    3.应急协作的跨区域化

    4.应急立法的体系化

    5.应急预案的实用化

   二 应急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突破方向

    (一)应急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

     1.研究对象和主体多样化、方法综合化

     2.研究范围扩大并呈现复杂局面

     3.研究的全球化视野和协作

    (二)应急管理研究的突破方向

     1.加强应急管理学科体系研究,实现多学科合作

     2.与行政管理体制研究相结合

     3.开展应急管理基础科学研究

     4.加强应急管理的绩效评估研究

     5.应急管理研究与实践相结合

   三 进一步完善中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议

    1.根据综合化要求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2.运用系统化思维改进分类、分级管理

    3.按照统一指挥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应急管理体制建设

    4.发挥多方面作用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

    5.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法制

   四 下一阶段推进应急管理工作的两个重要载体

    (一)应急预案的数字化

     1.应急预案应当数字化

     2.应急预案数字化的基本原理

     3.应急预案数字化平台的构成与运行

    (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1.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2.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3.军队应急专业力量建设

     4.志愿者救援队伍建设

     5.应急救援队伍的装备、培训与演练

  第十章 全面推进风险管理工作

   一 高风险社会中公共政策的调整*

    1.扩展了公共政策的传统边界

    2.转换了公共政策的议程设置模式

    3.改变了公共政策的评价标准

   二 选择重大政策和建设项目,推进和完善社会风险评估*

    1.提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地位

    2.明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主体

    3.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方法

    4.强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问责

   三 加强民众的风险意识和风险文化建设

    1.加强社区和民众在安全管理中的参与

    2.建立中小学突发事件知识教育的长效机制

    3.建设安全文化

    4.加强自救、互救知识的普及与宣传

  第十一章 推进环境风险管理,完善防灾减灾政策

   一 自然灾害管理中的“应急失灵”*

    (一)旱灾管理中的“应急失灵”

     1.旱灾:一种特殊的自然灾害形式

     2.应急管理不适用于旱灾防治

    (二)防灾减灾中的“应急失灵”

     1.对于风险概念的认识不充分,认为管理风险是“不可能的”

     2.风险的社会建构可能形成风险扭曲,进而造成政策失灵

     3.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中的基层部门能力缺乏与政府间关系协调困境

     4.减灾政策难以执行的地方政治意愿与经济因素

   二 矫正“应急失灵”,推进防灾减灾

    (一)推进以主动的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应急管理升级策略

     1.政府部门必须树立风险“可管理”的意识

     2.注重风险管理机制建设中的科学性、动态性、本地性、群体性、多元性特点

     3.构建以社会脆弱性评估为基础的灾害风险管理

    (二)调整灾害管理中的政府间关系

     1.纵向关系的调整

     2.横向关系的改进

    (三)改进危机行政问责制

    (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妥善处理社会脆弱性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

    (五)加强保险等市场机制在巨灾风险防范与管理中的作用*

    (六)加强对灾害弱势群体的识别与保护,提高防灾减灾的效率

   三 环境风险中的公众参与状况调查

    (一)不同风险的关注度对比

    (二)公众参与存在的不足

     1.公众参与意识比较薄弱

     2.公众参与的动机狭隘

     3.公众参与热情程度不高

     4.公众参与组织化程度很低

    (三)公众消极参与的原因分析

     1.“政府支持不足”和“信息掌握不够”是公众参与不力的最主要原因

     2.公众“难以形成组织”是参与不力的重要原因

     3.“专业知识匮乏”、“态度消极”以及“自私考虑”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四)人口特征对参与意愿的影响

   四 改善环境风险管理中公众参与的途径

    (一)处理环境风险事件时公众参与的优势

     1.提高公众对环境灾害事件的应对能力和危机意识

     2.有效减少谣言的传播,保证社会秩序稳定

     3.确保解决环境灾害事件的公共利益取向

     4.促进政府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降低环境灾害管理成本

    (二)改进公众参与的各因素对比

    (三)政府改进公众参与的具体举措

     1.努力使公众参与形成组织化,以降低单个社会成员参与的成本

     2.拓宽环境信息的传递渠道,公开更多的环境信息

  第十二章 社会风险及其防范

   一 重视规避型群体性事件及其治理*

    (一)规避情结含义

    (二)我国规避型群体性事件现状及分析

    (三)规避型群体性事件治理战略框架构建

     1.“邻避”风险治理

     2.“邻避”事件治理

   二 基于时间向度的劳动风险防范*

    (一)劳动风险的时间向度分析

    (二)应对工伤风险的实践

     1.其他国家对工伤风险的应对

     2.我国广东省东莞市的实践

    (三)工伤风险的时间向度分析

   三 基层社会矛盾的整合化解

    (一)完善信访机制,提升信访实效

     1.优化信访组织结构,扩大信访权力与改变信访考核机制相结合

     2.积极试行政府行政领导“接访”与人大代表“下访”相结合的制度

     3.引入法律服务机制

     4.引入信访听证制度

     5.改变“接访”理念,提升“接访”技巧

    (二)充分发挥调解功能,增强调解能力

    (三)加强法制宣传,增强诉讼机制的矛盾化解能力

    (四)加强多种社会矛盾化解渠道的对接与整合

  第十三章 农村社会风险防范机制的建构与运行*

   一 农村社会风险的演变趋势及其结构特征

    1.农村社会风险的主要类型

    2.农村社会风险的主要特征

   二 农村社会风险防范机制的建构依据

    1.农村社会风险防范机制的建构应以消除社会变迁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性为目标

    2.农村社会风险防范机制的建构应以健全合理的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为突破

    3.农村社会风险防范机制的建构应以提供公共资源的供给共享保障机制为核心

    4.农村社会风险防范机制的建构应以社会安全网建设为依托

   三 克服制度缺失及非制度障碍,确保风险防范机制运行顺畅

    1.农村社会风险防范需要体系化的法规约束制度

    2.农村社会风险防范需要科学化的组织运作制度

    3.农村社会风险防范需要合理化的财政支付制度

    4.农村社会风险防范需要规范化的风险共担制度

  第十四章 安全监管模式应从“单一主体”向“多元参与”转型

   一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管制模式的解读与反思

    1.政府监管部门可能的自利性

    2.政府监管部门能力的有限性

    3.政府监管部门信息的不充分性

   二 民主化管制: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引入多元参与机制的构想

    1.实施民主化管制的必要性

    2.实施民主化管制的可行性

   三 民主化管制模式的实现途径及其展望

    1.树立人民主权观念

    2.培育市民社会

    3.构建制衡机制

    4.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5.严格食品安全认证

    6.实施食品“可追溯”化管理

    7.建立食品安全社会信用体系

  第十五章 完善官员问责,推进风险问责*

   一 公共危机的最终承受主体是政府

   二 三类公共危机及其治理选择

   三 官员问责:诱发型危机下降的重要推手

    1.突发事件事后行政问责制的出台

    2.问责时段由事后响应向事先预防、善后恢复两端延伸

    3.问责对象由行政官员向党政领导干部扩展

   四 风险问责:减少原发型危机的必然选择

 后记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出版说明

Allison,G.,Essence of Decision,Boston,Mass.:Little,Brown & Company,1971.

Boin A.,“Lessons from Crisis Research”,In Managing Crise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2004,(6).

Boin,A.,Preparing for the Transboundary Crises:A Review of Pitfalls,Best Practices and Critical Design Parameters,Conference Paper,2008.

Burton,I.,R. W. Kates,G.F. White,the Environment as Hazard,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1993.

Bachrach,P.,M. Baratz:Two Faces of Power,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62(4).

Birkland,T.A.,Lessons of Disaster:Policy Change after Catastrophic Events,Washington 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2006.

Beck,U.,“Survival Issues,Social Structure,and Ecological Enlightenment”,in Ecological Enlightenment:Essays on the Politics of the Risk Society. NJ:Humanities Press,1995.

Covello,V.T.,Sandman,P. M. & Slovic,P.,Risk Communication,Risk Statics,and Risk Comparisons:A Manual for Plant Managers,Washington D.C.:Chemical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1988.

Comfort,L.K.,Distributed cognition:the Basis for Coordinated Action in Dynamic Environments,Conference Paper,2008.

Damasio,A.R.,Descartes’ error:Emotion,Reason,and the Human Brain,New York:Avon. 1994.

Downs A.,Inside Bureaucracy,Boston:Little,Brown,1967.

David J. Teece,Gary Pisano,Amy Shuen,“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Vol.18:509-533.

Dear M.,“Understanding and Overcoming the NIMBY Syndrom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1992(58):288-300.

Douglas,M.,A. Wildavsky,Risk and Culture:An Essay in the Sele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echn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Danger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2.

Douglas,M.,“Risk Accept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Social Science”,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86.

Ewald,E.,“Insurance and Risk”,in G. Burchell,C. Gordon and P. Miller eds.,the Foucault Effect: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Hemel Hemstead:Harvester Wheatsheaf,1991.

FEMA & NEMA,State Capability Assessment for Readiness,1997.

Fink,S.,Crisis Management:Planning for the Inevitable, New York:Backinprint.com,2000.

Giddens. A.,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Gurr T.R.,Why Men Rebel,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0.

Hermann,C.,Crises in Foreign Policy:A Simulation Analysis,Indianapolis:Bobbs-Merrill,1969.

Janis,I.L.,Crucial Decision:Leadership in Policymaking and Crisis Management,New York:The Free Press,1981.

Kingdon,J. W.,Agenda,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2nd ed.,New York:Harper Collins,1995.

Kasperson,R.,O. Renn,P. Slovic,et al.,“the Social Amplification of Risk:A Conceptual Framework”,Risk Analysis, 1988 (8).

Krimsky,S.,D. Golding,Social Theories of Risk,Westport:Greenwood Press,1992.

Lumann N.,Risk:A Sociological Theory,Berlin:de Gruyter,1993.

McNeil S.,E. L. Quarantelli,“Past,Present and Future:Build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Disaster Research Center on a Half-Century of Social Science Disaster Research”,Conference Pater,2008.

OECD,Emerging Risks in the 21st Century:An Agenda for Action,2003.

Porfiriev B.,“Managing Crises in the EU:Some Reflections of a Non-EU Scholar”,Journal of Contingencies and Crisis Management,2005(13):145-152.

Pye L.,Aspec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an Analytic Study,Boston:Litter,Brown,1966.

Pauchant T.,R. Douville,“Recent Research in Crisis Management:A Study of 24 Author’s Publication from 1986 to 1991”,Organization& Environment,1993,vol.7 (1):43-66.

Quarantelli,E.L.,R. Dynes,“Response to Social Crisis and Disaster”,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77,vol.3.

Quarantelli,E. L.,What Is a Disaster?Perspective on the Question,London:Routledge,1998.

Quarantelli,E.L.,“the Future Is Not the Past Repeated:Projecting Disasters in the 21st Century from Current Trends”,Journal of Contingencies and Crisis Management,1996(4):228-240.

Raynor,S.,Cantor,R.,“How fair is safe enough?The cultural a roach to societal technology choice”,Risk Analysis,1987 (7):3-9.

Rosenthal,U.,Michael T. Charles,and Paul T. Hart,eds.,Coping with Crises:The Management of Disasters,Riots,and Terrorism,Springfield:Charles C. Thomas Pub. Ltd.,1989.

Rosenthal U.,Boin A.,and Comfort L.K.,eds.,Managing Crisis:Treat,Dilemmas,Opportunities,Springfield:Charles C. Thomas Pub. Ltd.,2001.

Rosenthal,U.,“21st Century Mega-Crises:New Challenges to Crisis Management”,Conference Paper,2008.

Schively,C.,“Understanding the NIMBY and LULU Phenomena:Reassessing Our Knowledge Base and Informing Future Research”,Journal of Planning Literature,2007,21(3):255-266.

Slovic,P.,S. Lichtenstein,B. Fischhoff,“Modeling the Societal Impact of Fatal Accidents”,Management Science,1984,(30).

Slovic,P.,Peters,E.,“The importance of worldviews in risk perception”,Journal of Risk Decision and Policy,1998,3(2):165-170.

Swiss Re. “Natural Catastrophes and Man-made Disasters in 2004”,Sigma,No. 1/2005.

The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Our Global Neighborhoo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The White House,the Federal Response to Hurricane Katrina:Lesson Learned,2006.

Vittes M.E.,Pollock,P.H.,& Lilie,S.,Factors Contributing to NIMBY Attitudes,Waste Management,1993(13):125-129.

White,G.,Human Adjustment to Flood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Department of Geography,Research Paper No.29,1942,Published 1945.

Thomas,W.,& Thomas,D.,The Child in America:Behavior Problems and Programs:New York:A. A. Knopf,1928,p.572.

Wildavsky,A.,Dake,K.,“Theories of risk perception:Who fears what and why?” Daedalus,1990(119):41-68.

〔德〕A.爱因斯坦、〔波〕L.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周肇威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年版。

Scott E. Harrington,Gregory R. Niehaus,《风险管理与保险》(第2版),陈秉正、王珺、周伏平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阿瑟·刘易斯:《发展计划》,何宝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英〕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方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美〕奥尔特温·雷恩、〔澳〕伯内德·罗尔曼:《跨文化的风险感知:经验研究的总结》,张虎彪、赵延东译,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

〔美〕保罗·斯洛维奇:《风险感知》,冯欣、林垚、赵延东译,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

〔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政府改革——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周敦仁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1989年版。

〔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美〕菲利普·库珀:《二十一世纪的公共行政:挑战与改革》,王巧玲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菲利普斯·夏夫利:《政治科学研究方法》(第六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美〕弗兰克·赖特:《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安佳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冯克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杰里米·里夫金、特德·霍华德:《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吕明、袁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美〕玛丽·道格拉斯:《洁净与危险》,黄剑波、卢忱、柳博赟译,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加〕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支持子系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美〕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

〔美〕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增订版)》,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项龙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美〕欧文·戈夫曼:《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宋立宏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英〕斯科特·拉什:《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王武龙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4期。

〔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美〕托马斯·戴伊:《理解公共政策》,彭勃等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德〕乌尔里希·贝克、〔英〕安东尼·吉登斯、〔英〕斯科特·拉什:《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德〕乌尔里希·贝克:《“9·11”事件后的全球风险社会》,王武龙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2期。

〔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政治学》,刘宁宁、沈天宵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3期。

〔德〕乌尔里希·贝克:《什么是全球化?全球主义的曲解——应对全球化》,常和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德〕乌尔里希·贝克:《世界主义的观点:战争即和平》,杨祖群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西摩·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张华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美〕西摩·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社会的基础》,张绍兴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美〕詹姆斯·斯科特:《弱者的武器》,郑广怀、张教、何江德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程美东:《透视当代中国重大突发事件(1949—2005)》,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

段华明:《城市灾害社会学》,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以转型期中国农民为对象分析》,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郭济主编《政府应急管理实务》,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洪大用、刘树成:《经济周期与预警系统》,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侯文若:《社会保险》,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

胡宁生、张成福等:《中国政府形象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

贾康、刘尚希:《公共财政与公共危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金磊、周有芒主编编著《国外最新安全减灾管理方法与应用》,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金磊编著《城市安全之道》,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层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刘燕生:《社会保障的起源、发展和道路选择》,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马宗晋主编《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总论)》,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穆怀中:《社会保障国家比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

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孙立平、李实、罗楚亮:《2007中国改革评估报告》,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孙立平:《断裂: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童星:《社会管理学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童星:《世纪末的挑战——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童星等:《劳动社会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童星、张海波:《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识别: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童星、张海波:《灾害与公共管理》,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王宏伟:《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王绍玉、冯百侠:《城市灾害应急与管理》,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王绍光:《安邦之道:国家转型的目标与途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吴量福:《运作、决策、信息与应急管理:美国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实例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吴江主编《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吴宗之主编《安全社区建设指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

夏保成编著《西方公共安全管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阎耀军:《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杨雪冬:《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姚国章:《日本灾害管理体系:研究与借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姚庆海:《巨灾损失补偿机制研究——兼论政府和市场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袁方等:《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社会出版社1988年版。

张成福、唐钧、谢一帆:《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与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张成福、唐钧:《政府应急管理能力评估——知识框架与指标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9年版。

张欢:《应急管理评估》,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年版。

赵成根:《国外大城市危机管理模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郑杭生、李强等:《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朱庆芳:《社会指标的应用》,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版。

白云峰等:《畜产品安全的可追溯管理》,《食品科学》2005年第8期。

曹海林:《乡村社会交换的演变及其生成逻辑》,《人文杂志》2003年第2期。

陈立新:《论土地征用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求索》2004年第2期。

陈永安:《当前政府建立应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的思考》,《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陈友华:《雪灾、“春运”与自由迁徙——论“春运”难题的制度性建构与长期的统筹解决方案》,《“风险、危机与公共管理”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南京,2008。

仇立平:《上海社会稳定指标体系论纲》,《社会》2002年第12期。

邓伟志:《关于社会风险预警机制问题的研究》,《社会科学》2003年第7期。

邓云峰、郑双忠、刘功智、刘铁民:《城市应急能力评估体系研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年第6期。

范维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系统总体方案的构思》,《信息化建设》2005年第9期。

房庆等:《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现状与展望》,《食品安全》2004年第12期。

冯继康:《“三农”难题成因:历史嬗变与现实探源》,《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9期。

高小平、侯丽炎:《危机管理方法论初探》,《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5期。

高小平、刘一弘:《我国应急管理研究述评》,《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8、9期连载。

高小平:《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成就和发展》,《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11期。

耿弘:《民主化管制:转轨期中国政府管制改革的重要取向》,《人文杂志》2007年第4期。

顾林生:《东京大城市防灾应急管理体系及其启示》,《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2期。

郭荣新:《“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体系建设与研究》,东莞市社会保障局资料,2010年4月。

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2006年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情况》,《中国应急管理》2007年第7期。

韩传峰、叶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综合评价》,《自然灾害学报》2007年第4期。

韩旭、韩淑丽,《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分析——基于1978—2003年时间序列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第10期。

胡联合、胡鞍钢、王磊:《关于我国社会不稳定因素变化态势的实证分析》,《探索》2007年第6期。

胡联合、胡鞍钢、王磊:《影响社会稳定的社会矛盾变化态势的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4期。

胡联合、胡鞍钢:《贫富差距如何影响社会稳定的?》,《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胡象明、张智新:《“应急管理与政策创新”学术研讨会综述》,《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

华建敏:《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推进应急管理工作》,《中国应急管理》2008年第1期。

金磊:《中国综合减灾立法体系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李春玲:《当前中国人的社会分层意识》,《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李春玲:《各级层的社会不公平感比较分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9期。

李湖生、姜传胜、刘铁民:《重大危机事件应急关键科学问题及其研究进展》,《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年第5期。

李路路:《社会变迁:风险与社会控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李强:《“倒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李强:《我国出现四大利益群体》,《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23期。

李淑梅:《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方式与人的发展》,《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3期。

李晓勤等:《国外工伤事故保险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煤炭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

李永展:《如何克服“邻避”(NIMBY)并发症》,《人与地》(台湾)1994年第126期。

李友梅:《从财富分配到风险分配:中国社会结构重组的一种新路径》,《社会》2008年第6期。

廖为建:《2008年广州火车站春运雪灾危机政府信息传播分析》,《“风险、危机与公共管理”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南京,2008。

刘建国、武林:《谈合同制消防队伍建设和发展》,《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年第5期。

刘铁民、李湖生、邓云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系统平战结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年第5期。

刘铁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中国应急管理》2007年第1期。

刘岩:《“风险社会”三论及其应用价值》,《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刘艳、康仲远等:《我国城市减灾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自然灾害学报》1999年第2期。

刘义强:《游民政治:社会风险与群体性事件的结构背景》,《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马宗晋:《对我国自然灾害应急行动的一些思考》,《中国应急管理》2007年第2期。

莫纪宏:《中国紧急状态法的立法状况及特征》,《法学论坛》2003年第4期。

莫于川:《我国的公共应急法制建设——非典危机管理实践提出的法制建设课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牛文元:《社会物理学与中国社会稳定预警系统》,《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年第1期。

秦大河:《全球和我国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文集》(上册),2010年5月。

邱泽奇:《群体性事件与法治发展的社会基础》,《云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闪淳昌:《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的探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年第2期。

闪淳昌:《切实加强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城市与减灾》2005年第5期。

“社会发展综合研究”课题组《我国转型期社会发展状况的综合分析》(摘要),《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4期。

沈荣华:《非政府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新视野》2005年第5期。

史培军:《三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自然灾害学报》2002年第3期。

史培军等:《建立中国综合风险管理体系》,《中国减灾》2005年第2期。

史培军等:《从中国汶川地震和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看巨灾划分的标准和巨灾保险》,《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文集》(上),2010年5月。

宋林飞:《观念、角色、社会结构的三重转换》,《江海学刊》1994年第2期。

宋林飞:《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新阶段及其基本对策》,《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宋林飞:《社会风险指标体系与社会波动机制》,《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6期。

宋林飞:《中国社会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与运行》,《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宋涛:《中国官员问责发展实证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1期。

汤京平:《邻避性环境冲突管理的制度与策略——以理性选择与交易成本理论分析六轻建厂及拜尔投资案》,《政治科学论丛》(台湾)1999年第10期。

唐铁汉:《我国开展行政问责制的理论与实践》,《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1期。

童星、邱建新:《科层制悖论的制度性诊断:以崇川镇民间标会为例》,《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2期。

童星:《熵:风险危机研究新视角》,《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童星:《社会学风险预警研究与行政学危机管理研究的整合》,《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2期。

万军、汪军:《应急管理中的政府责任和权力综述》,《兰州学刊》2004年第4期。

汪永清:《〈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几个问题》,《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12期。

王赐江:《群体性事件的类型化及发展趋势》,《长江论坛》2010年第4期。

王二平:《基于公众态度调查的社会预警系统》,《科技与社会》2006年第2期。

王二平:《社会预警系统与心理学》,《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4期。

王乐夫、马骏、郭正林:《公共部门危机管理体制:以非典型肺炎事件为例》,《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7期。

王磊、胡鞍钢:《经济发展与社会不稳定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跨国数据的比较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1期。

王向红:《美国的环境正义运动及其影响》,《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王郅强、麻宝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探讨》,《长白学刊》2004年第2期。

闻言:《问责风暴刮向中国政坛》,《经济论坛》2005年第1期。

吴忠民:《社会问题预警系统研究》,《东岳论丛》1996年第4期。

席兴军等:《中国食品安全认证制度的问题与建议》,《食品安全》2004年第9期。

谢兵:《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2期。

谢晓非、徐联仓:《风险性质的探讨——一项联想测验》,《心理科学》1995年第6期。

徐勇:《“接点政治”: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县域分析——一个分析框架及以若干个案为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薛澜、张扬:《构建和谐社会机制治理群体性事件》,《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薛澜:《从更基础的层面推动应急管理——将应急管理融入和谐的公共治理框架》,《中国应急管理》2007年第1期。

严强、陈东进:《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危机管理》,《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严新明、童星:《基于时间向度的劳动风险防范——以东莞工伤社会保险实践为例》,《社会科学》2010年第9期。

杨敏:《拷问官员责任制:问题与对策》,《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6期。

姚杰、计雷、池宏:《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动态博弈分析》,《管理评论》2007年第3期。

应松年:《巨灾冲击与我国灾害法律体系的改革》,《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文集》(上册),2010年5月。

于安:《突发事件应对法着意提高政府应急法律能力》,《中国人大》2006年第14期。

于安:《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理论框架》,《法学杂志》2006年第4期。

于建嵘:《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关于中国社会秩序的一个分析框架》,《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

于建嵘:《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于建嵘:《目前农村群体性事件原因分析》,《决策咨询》2003年第5期。

郁建兴、阳盛益:《政府征地与农民利益之紧张关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5期。

张成福:《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7期。

张春曙:《大城市社会发展预警研究及应用初探》,《预测》1995年第1期。

张风华、谢礼立、范立础:《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研究》,《地震学报》2004年第3期。

张海波:《风险社会与公共危机》,《江海学刊》2006年第2期。

张海波:《社会风险研究的范式》,《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张和平:《论施密特的“马克思的自然观”》,《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张康之:《民主的主张:走社会主义民主之路》,《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张康之:《探索公共行政的民主化》,《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张乐:《文化视域下的风险解读》,《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张乐:《信息放大与社会回应:两类突发事件的比较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张立荣、冷向明:《协同学语境下的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创新探讨》,《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10期。

张宛丽、李炜、高鸽:《现阶段中国社会新中间阶层的构成特征》,《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张小光:《劳动的社会关系和自然关系的区分及意义》,《兰州学刊》2004年第2期。

张新梅等:《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的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年第2期。

张星联等:《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食品科技》2005年第5期。

郑杭生、洪大用:《中国转型期的社会安全隐患与对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郑振宇:《从应急管理走向公共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建设完整规范的政府应急管理框架》,《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4期。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我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特点、原因与政府对策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5期。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1期。

钟开斌、张佳:《论应急预案的编制和管理》,《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钟开斌:《回顾与前瞻: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1期。

周雪光:《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6期。

周战超:《当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研究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3期。

朱明芬:《浙江失地农民利益保障现状调查及对策》,《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3期。

邹铭、袁艺:《中国的综合减灾》,《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文集》(上册),2010年5月。

简 介:近年来,中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呈现出“内殖民”与“农村化”的趋势。随着农村环境状况的恶化,因污染而导致的环境纠纷和集体行动事件越来越多,媒体的相关报道亦日趋频繁。本书从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两个维度讨论了环境污染的根源,阐述了农民环境抗争的社会背景、历史与现状及其引发的社会风险,建构了农民环境抗争的初步描述类型学。本书以20...

作者: 朱海忠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