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7

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07)图书

China: financial development

SSAPID:101-9681-7320-97
ISBN:978-7-80230-671-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对2006年中国金融业各主要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描述,并对当年发生的主要金融事件进行了评论。全书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宏观经济运行分析”、第二部分为“金融运行分析”、第三部分为“专题分析”。

相关信息

丛书名:金融蓝皮书
编 辑:张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法律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 宏观经济

  一 经济增长

  二 投资

  三 消费

  四 物价

   (一)物价变化的总体情况

   (二)消费者价格指数

   (三)房地产价格的变化

  五 居民部门

   (一)收入

   (二)就业

   (三)恩格尔系数

   (四)社会保障

   (五)居民储蓄

  六 企业部门

  七 政府部门

   (一)200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

   (二)2006年中央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新特点

    1.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税收和财政管理政策进行了一些重要调整

    2.从支出角度看,重点领域的财政支持得到保障

    3.财政和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进展

   (三)2007年财政政策的几个重要问题

    1.预算管理改革

    2.保障类公共支出

    3.企业所得税改革

    4.土地出让金管理改革

    5.财政与金融政策配合将面临新的挑战

  八 对外部门

 第二部分 金融运行

  九 金融形势与货币政策分析

   (一)金融形势

    1.货币供应

    2.基础货币供给及结构

    3.银行信贷

    4.存款

    5.货币市场

    6.资本市场与融资结构

    7.利率水平与利率结构

    8.汇率与外汇市场

   (二)货币政策操作

    1.三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2.利率政策

    3.公开市场操作

    4.窗口指导

   附录 2005年中国资金流量分析

    (一)2005年中国资金流量的总体情况

     1.全社会资金流量规模明显增加

     2.中国对外净金融资产形成继续扩大

     3.直接融资比重有所上升

    (二)各部门资金流量变化特点

     1.住户部门资金盈余水平提高;受实际利率变化影响,实物投资和负债形成减少,金融资产形成增加

     2.政府部门从1992年以来第一次由原来的资金短缺部门变成资金盈余部门;财政存款增加较多,国债数量有所下降

     3.企业部门资金缺口较大;新增金融资产、负债结构变化平稳

     4.金融机构资产扩张较快,保险业务平稳发展

     5.国外直接投资创历史新高,中国通过直接投资“走出去”的资金也有明显增加

  十 银行业

   (一)概况

    1.市场结构

    2.资产质量

    3.存贷款

   (二)监管和政策环境的变化及银行业发展动向

    1.监管体系建设

    2.银行业发展动向

   (三)国有商业银行

    1.工商银行

    2.建设银行

    3.中国银行

    4.中国农业银行

   (四)股份制商业银行

   (五)政策性银行

   (六)城市商业银行

   (七)农村银行机构

   (八)外资银行

    1.业务发展

    2.对华投资

  十一 金融市场:银行间货币市场*

   (一)回购和拆借市场

    1.市场运行特点:量涨价涨

    2.机构交易特点:供求格局未变,外资机构净融入资金飙涨

   (二)央行票据市场

    1.发行:发行量上升,净发行量下降,1年期品种占绝对主导

    2.发行利率:定向发行和数量招标促成利率稳定

   (三)短期融资券市场

    1.发行量:规模上升,行业分散,企业趋小

    2.发行利率:利率水平上升,波动加剧,大小企业利差拉开

    3.发行中介机构:承销商以内资商业银行为主,评级结果高度雷同

   (四)市场创新——上海同业拆放利率

    1.背景

    2.运行特点

    3.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五)短期利率运行特点分析

    1.脱离“基本面”的货币市场利率

    2.股市行情决定利率趋势,货币政策、节日因素和新股发行引发波动

    3.政策建议

  十二 金融市场:股票市场

   (一)2006年中国股票市场的走势分析

    1.股市基本走势及其成因

    2.股票交易市场状况

    3.股票发行市场状况

    4.权证市场的飞速发展

   (二)2006年中国股票市场的其他重大进展

    1.上市公司清欠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券商综合治理成绩显著

    3.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取得突破

   (三)2007年中国股票市场展望

  十三 金融市场:债券市场

   (一)债券发行市场*

    1.债券的规模、市场分布与品种结构

    2.债券增量与存量的期限结构

    3.债券发行利率:走势与期限结构

    4.债券发行市场的创新活动

   (二)交易规模与流动性变化

    1.交易类型与市场分布

    2.流动性分析

   (三)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

    1.投资者的数量分布

    2.持仓结构

    3.现券交易布局*

    4.现券交易净额

    5.债券承销实际认购量*

    6.持仓量增减变化

    7.特征总体描述

   (四)债券远期交易与利率互换

    1.债券远期交易

    2.利率互换

   (五)企业债券:回归信用产品

    1.保证初期发展的临时性强制要求

    2.债券担保有必要重新审视

    3.为何选择三峡债券做试点

    4.迈出信用定价第一步

   (六)债券市场利率的期限结构变化

    1.涨了还是跌了?

    2.债市的“起”与“落”

    3.利率的期限结构变化

    4.波动性将进一步加大

  十四 金融市场:保险市场

   (一)概述

   (二)2006年中国保险市场主要特点

    1.保费收入名义增长速度持续高于实际GDP增长速度

    2.非寿险公司业务增长速度超过寿险公司,成为保费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

    3.非寿险增长速度与GDP增长的关系显著且稳定

    4.保险支付赔款和给付增长速度大于保费收入增长速度,非寿险赔款和给付金额远远大于寿险

    5.银行保险业务收入增长率突破20%,成为中国保险业务增长的主要渠道之一

    6.政府推动和政策支持成为保险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7.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第13届年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中国保险业的国际影响进一步扩大

    8.保险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三)保险市场运行状况

    1.非寿险公司业务

    2.寿险公司业务

    3.保险中介市场*

    4.保险资金运用

    5.各省、区、市保费收入

   (四)保险监管

    1.市场行为监管

    2.偿付能力监管

    3.公司治理结构监管

   (五)2007年保险市场运行趋势展望

    1.政策环境

    2.经济环境

    3.发展思路

    4.保险监管

    5.市场运行

    6.资金运用

    7.诚信建设

  十五 金融市场:期货市场

   (一)期货市场发展状况

    1.交易活跃

    2.品种分化

    3.三家交易所齐头并进

   (二)期货市场制度变化

    1.《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修订草案)》获原则通过

    2.期货保证金安全存管体系全面实施

    3.《证券公司期货交易介绍商业务管理办法》即将出台

    4.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结算体制实行结算会员制

   (三)期货市场品种创新

    1.金融期货

    2.商品期货

  十六 国际收支与外汇储备

   (一)中国的国际收支

    1.经常项目

    2.资本和金融项目

   (二)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

    1.中国外汇储备增长成因

    2.中国外汇储备合理规模

    3.关于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改革建议

  十七 金融法治环境分析

   (一)全面履行入世承诺,金融业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二)完善法律制度,为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1.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市场经济主体的有序退出获得法律支持

    2.修改《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赋予银行业监管机构相关调查权

    3.《刑法修正案(六)》顺利通过,金融犯罪的刑事制裁更加严密

    4.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打击洗钱犯罪

   (三)鼓励金融创新,完善金融创新政策和规则

    1.完善对小企业和“三农”等信贷的创新机制和体制

    2.制定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鼓励金融创新活动

    3.成立金融期货交易所,为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助力

    4.积极开展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工作

    5.适时启动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公司股份报价转让试点工作,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扩容,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四)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1.强化金融公司内部控制,加强金融公司治理

    2.规范金融公司业务运作,防范金融风险

    3.加强行政执法力度,严惩违法违规行为

   (五)专项打击金融违法犯罪,确保金融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1.治理金融业商业贿赂

    2.打击非法证券活动

    3.处置非法集资活动

   (六)展望

  十八 国际金融形势分析

   (一)主要经济体的经济与金融发展

    1.美国的经济与金融发展

    2.欧元区的经济与金融发展

    3.日本的经济与金融发展

   (二)主要货币的汇率变动

    1.主要货币间的汇率变动与驱动因素

    2.主要货币间的汇率变动趋势

   (三)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

    1.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

    2.国际证券市场的发展

    3.国际银行市场的发展

    4.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

 第三部分 专题分析

  十九 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

   (一)引言

   (二)国民储蓄率的部门结构:实物交易表分析

   (三)国民储蓄率的部门结构:对实物交易表的修正

   (四)国民储蓄率和部门储蓄率上升的成因

    1.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2.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3.政府储蓄倾向上升的主要原因:政府投资和资本转移

   (六)结论和政策建议

    1.基本结论

    2.政策含义

  二十 号脉中国经济失衡,定位宏观调控的着力点

   (一)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根本症结所在——资源要素价格扭曲

    1.资源要素价格的扭曲,有禀赋的因素,更主要的是政府对经济的主导性过强

   (二)资源要素价格扭曲下的经济失衡

   (三)未来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着力点在哪里

  二十一 论“公司债券”与“企业债券”的分立

   (一)企业债券实质为政府债券

   (二)企业债券并非公司债券

   (三)混淆“企业债券”与“公司债券”的弊端

   (四)分立“企业债券”与“公司债券”的若干政策建议

  二十二 中国资产证券化: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一)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现状

    1.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情况

    2.二级市场上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情况

    3.法律、法规的基础框架

   (二)中国发展资产证券化面临的问题

    1.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流动性差

    2.资产证券化二级市场割裂

    3.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发展方向不明朗

   (三)发展资产证券化的政策建议

    1.尽快对资产证券化进行专门立法,确立统一的发行、上市、交易规则,建立资产证券化专门统一的法律体系

    2.适应混业经营的新格局,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形成发展资产证券化良好的外部环境

    3.以开拓创新精神进一步扩大证券化基础资产品种

    4.充分发挥信托机制在资产证券化中的作用

    5.加强流动性,全场所发行

  二十三 国际对冲基金进入中国的前景及监管对策研究

   (一)中国的对冲基金生存条件

    1.中国的制度条件

    2.中国的市场条件

    3.中国的产业基础

   (二)对冲基金进入中国的可能途径

    1.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

    2.产业投资

    3.与国内私募基金合作

    4.持有境外中国概念证券

   (三)对冲基金进入中国的潜力分析

    1.亚太地区对冲基金活动的总体状况

    2.可能进入中国的对冲基金规模评估

   (四)各国对于对冲基金的监管现状

    1.对于对冲基金的监管

    2.对于对冲基金经理的监管

    3.对于对冲基金营销活动的监管

    4.对于对冲基金的信息披露要求

   (五)中国可采取的若干监管措施

    1.提高对国际对冲基金的关注程度

    2.明确对国际对冲基金的监管态度

    3.研究制定针对国际对冲基金的具体监管规定

    4.加强对于与对冲基金有关的短期资本流动的监控

    5.适当限制国内金融机构与对冲基金的业务往来

  二十四 当前中国住宅市场发展状况及其趋势分析

   (一)全国住宅市场分析

    1.住宅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2.住宅供求状况:供不应求长期持续

    3.住宅价格:地价、房价携手共进,租赁价格萎靡

   (二)区域住宅市场分析

    1.住宅投资:从热点区域向二线省市转移

    2.住宅供求状况:普遍的供不应求

    3.住宅价格:地价、房价携手共进,租赁价格萎靡

   (三)住宅市场的趋势判断和政策建议

    1.住房供求情景分析:2010年是个坎

    2.住宅市场可能提前逆转:房价增速快于收入增速,加息提升借款成本

    3.政策建议:稳定供给,增收、降息造福百姓

  二十五 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

   (一)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历史回顾

    1.萌芽阶段(1994年以前)

    2.初步发展阶段(1994~1998年)

    3.快速发展阶段(1998~2004年)

    4.专业化经营阶段(2004年至今)

   (二)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状况分析

    1.中国商业健康保险业务发展成就分析

    2.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三)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展望及对策建议

    1.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政策背景分析

    2.健康保险发展的方向展望

    3.加快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十六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

   (一)引言

   (二)外汇储备的规模:着眼于功能转变的分析

   (三)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不利影响:流动性过剩及对冲困境

    1.央行的对冲努力

    2.央行票据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困境

   (四)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国际经验

    1.外汇储备持有者问题

    2.外汇储备资产的多样化

   (五)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改革

    1.根本的任务是建立全球配置资源的战略

    2.改革之一:国家外汇资产持有者的分散化

    3.改革之二:与持有主体多样化相配合的外汇资产多样化

    4.改革之三:划定货币当局持有的“官方外汇储备”规模

    5.形成“其他官方外汇资产”的融资安排

    6.需要有一部外汇管理法

   (六)简短的结语

  二十七 用人民币升值推动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调整

   (一)问题的提出

   (二)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愿望为何如此强烈

   (三)人民币币值低估及其形成原因

   (四)从打造贸易强国的角度思考人民币汇率问题

   (五)结语

安体富:《当前世界减税趋势与中国税收政策取向》,《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

贝多广、骆峰:《资金流量分析方法的发展和应用》,《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李扬、殷剑峰:《中国的高储蓄率、高投资率和经济失衡》,2005年中国社科院重大课题“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研究”课题报告。

莫迪格里亚尼:《生命周期理论和中国的居民储蓄》,《比较》2005年第21期。

任若恩、覃筱:《中美两国可比居民储蓄率的计量》,《经济研究》2006年第3期。

Louis Kuijs,“Investment and Saving in China”,World Bank China Research Paper,May 2005.

Louis Kuijs,“How will China’s Saving-Investment Balance Evolve?”,World Bank China Research Paper,May 2005.

1.〔美〕麦克奎瑞:《对冲基金》,金德环等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1999):“Banks’ Interaction with Highly Leveraged Institutions”,www.bis.org.

3. European Central Bank(2005):“Large EU Banks’ Exposures to Hedge Funds”,http://www. ecb.int/pub/pdf/other/largeeubanksexposureshedgefunds200511en.pdf.

4. Financial Service Authority(2005):“Financial Risk Outlook 2006”,http://www.fsa. gov.uk/pubs/plan/financial_risk_outlook_2006.pdf.

5. Greenspan(2005):Remark on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Conference,Beijing,People Republic of China.,http://www.federalreserve.gov/BoardDocs/Speeches/2005/20050606/default.htm.

6.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ecurities Commissions(2003):“Regulatory and Protection Issues Arising from the Participation by Retail Investors in (Funds-of-) Hedge Funds”,http://www.iosco.org/library/pubdocs/pdf/IOSCOPD142.pdf.

7.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ecurities Commissions(2006):“The Regulatory Environment for Hedge Funds-A Survey and Comparison”,http://www.iosco.org/library/pubdocs/pdf/IOSCOPD213.pdf.

8. U.S.SEC(2004):“Final Rule:Registration under the Advisers Act of Certain Hedge Fund Advisers”,http://www.sec.gov/rules/final/ia-2333.htm.

9. The President’s Working Group on Financial Markets(1999):“Hedge Funds,Leverage,and the Lessons of 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www.ustreas.gov/press/release/docs/hedgefund.pdf.

10. Van Hedge Fund Advisors International,LLC(2005):“Hendge Fund Demand and Capacity 2005-2015”,www.vanhed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