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66

青年学者妇女/性别实证研究成果集(2012-2014年度)图书

Empirical studies on Women and Gender by Young Scholars (2012-2014)

SSAPID:101-9678-5876-51
ISBN:978-7-5097-9229-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由2012~2014年中国青年学者性别实证研究项目中的优秀报告结集而成。书中所收集的15份研究报告对妇联组织官方网站、公益性民间妇女组织、网络性别形象、媒介对大学生性别文化认同的影响、“村改居”社区女性生活状况、新生代外来女工、青年榜样的性别形象等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涉及社会学、社会工作学、女性学、法学、文学、传播学等学术领域,反映了青年学者敏锐的社会观察力。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中国妇女研究会;汕头大学妇女研究中心
编 辑:黄金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前言

 促进妇女村民代表参与基层民主管理水平的催化条件*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路径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路径

  二 培训基本情况

   (一)培训设计与操作

   (二)培训效果评估

  三 催化条件解构

   (一)妇女对资源获得的可及性增强

    1.妇女经济赋权的进一步实现

    2.妇女参政知识与技巧的获得

   (二)充足的制度和机会供给

   (三)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和拓展

    1.先进的社区性别文化初见星火

    2.妇女村民代表自信心和参政意愿的提升

  四 思考与建议

   (一)思考

   (二)建议

    1.强化针对包括妇女村民代表在内的农村妇女能力培训

    2.开展立体式社会性别意识培训

    3.在农村发展托幼、养老等社会公共服务,减轻农村妇女家务照料负担

 “村改居”社区女性生活状况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一)社区基本情况

   (二)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四 “村改居”社区女性生活状况

   (一)“村改居”社区女性的就业、经济收入状况

    1.“村改居”后社区女性有独立经济收入的可能性增加,但收入的不稳定性增加,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2.“村改居”社区女性就业稳定性、可持续性差

    3.“村改居”社区女性缺乏就业、创业机会及相关支持

   (二)“村改居”社区女性的社会保障状况

    1.“村改居”社区女性主要被纳入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影响了女性的生存与发展

    2.“村改居”社区女性社会风险意识觉醒

   (三)“村改居”后社区女性的家庭关系状况

    1.“村改居”后女性面临新的婚姻问题,缺乏应对能力

    2.“村改居”后女性在子女教育方面面临新挑战

    3.“村改居”后婆媳关系总体上趋向和谐

   (四)“村改居”后社区女性的社会网络状况

    1.长期在乡土社会积累的非正式社会关系网络以及嵌于其中的社会资本面临重构的挑战

    2.“村改居”社区女性个体之间缺乏互动,联系较少

   (五)“村改居”后社区女性的自我发展状况

    1.女性消费、休闲观念与方式趋向现代化

    2.女性的自我发展意识得到提升

    3.女性具备了一定的现代意识、独立精神

    4.女性不确定自我的身份归属

  五 “村改居”社区女性生活状况改善的障碍因素分析

   (一)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的影响

    1.政府主导下的相关拆迁补偿安置政策,忽视了失地女性居民现实处境,使女性处于不利的政策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地损害了女性权益

    2.社区文化观念发展滞后于社区变迁的速度,延续传统性别观念,阻碍了女性进入自由的劳动力市场

    3.家庭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延续并强化着传统的家庭性别分工

    4.大多数女性个体内化了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

   (三)社区服务的影响

   (四)社区教育的影响

  六 结论与建议

   (一)政府应提升性别意识,完善各项政策法规,搭建支持体系

   (二)社区建设要着力营造对女性友好的社区环境

   (三)引入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发展民间组织的作用

   (四)重视家庭精神文明建设,建设两性平等的家庭文明

   (五)女性个体要持续学习,提升个体的人力资本

 中国农村婚居模式的多样化趋势与性别平等

  一 三村的基本情况

   1.江苏省常熟市G村

   2.江苏省吴江J村

   3.江苏省常州市Z村

  二 三村婚嫁习俗的特点

  三 非从夫居婚居模式与家庭内权力关系

   1.非从夫居以及多元的婚居模式是否提高了妇女家庭和社会地位并产生增权效应?是否起到促进两性平等家庭和谐发展的作用?

   2.非从夫居以及多元的婚居模式是否能起到削弱父权制和改变生男偏好的积极作用?

  四 结论

 农村仪式性人情活动的性别差异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方法

  三 葬礼中的性别分工

   (一)葬礼仪式中的性别分工

   (二)葬礼非仪式活动中的性别分工

  四 婚礼中的性别分工

   (一)婚礼仪式中的性别分工

   (二)婚礼非仪式性活动中的性别分工

  五 人情仪礼中的性别关系

   (一)人情仪式的象征性与性别关系

   (二)非仪式活动的公共性与性别关系

   (三)亲属制度与性别关系

  六 结论与讨论

 我国妇联组织官方网站发展研究

  一 妇联组织官方网站的媒介特征和功能

  二 妇联组织官方网站内容建设中的性别意识

   (一)在关注女性外在美的同时,还可加强对女性职业能力的重视

   (二)在帮扶女性弱势群体的同时,还可表现其独立自强的精神

   (三)在关注女性私人生活的同时,还可提供更多的社会性资讯

   (四)在强调母亲和妻子角色的同时,还可展示多样态的女性形象

   (五)政治话语与性别话语的均衡呈现

  三 受众意识视角下妇联官方网站的形式设计

   (一)网站总体架构中的受众意识

    1.首页及导航栏设计

    2.频道设置

    3.网站信息的时效性

   (二)网站内部建设中的受众意识

    1.稿签设计

    2.文章内容呈现

    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四 妇联组织官方网站的功能实现程度

   (一)妇联组织官方网站的展示功能及其实现程度

   (二)妇联组织官网的对话功能及其实现程度

  五 提高妇联组织官方网站公众参与度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受众参与度的方法

    1.意见征集

    2.公众留言

    3.在线访谈

    4.公众论坛

   (二)提高公众参与度的保障措施

    1.明确公众意见处理的责任主体

    2.规定公众意见处理的时限要求

    3.加强公众意见处理的过程监督

    4.积极与其他机构部门进行联动

 青年榜样性别形象的编码与解码

  一 文献回顾

  二 研究设计

   (一)内容分析及符号分析

   (二)个案访谈及焦点小组

  三 编码:“感动中国人物”的性别形象

   (一)“感动中国人物”的媒介形象

    1.生理形象

    2.职业形象

    3.榜样及事迹形象

   (二)典型人物媒介形象中的性别符号

    1.肖像类符号分析

    2.象征类符号分析

    3.指示类符号分析

  四 解码:青年榜样认同中的性别失衡

   (一)青年对“感动中国人物”的接纳

   (二)青年对“感动中国人物”性别形象的解读

  五 结论与思考

 媒介对大学生性别文化认同的影响调查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意识

  二 文献综述与研究指标

  三 研究方法

  四 调查结果

   (一)受访大学生媒介使用频率与使用偏好

    1.受访大学生媒介接触的首选媒介

    2.受访大学生平均每天接触媒介的时间

    3.受访大学生媒介接触的动机(多选题)

    4.对“媒介内容呈现的都是生活中的真实情况”的认知情况

    5.受访大学生参与媒体互动情况

   (二)媒介对大学生性别形象认同的影响

    1.对媒体塑造的“剩女愁嫁”形象的态度

    2.对媒体塑造的“只认女婿房和钱的丈母娘”形象的态度

    3.对电视剧中塑造的事业成功的女性形象(比如《一仆二主》中的唐红)的态度

   (三)媒介对大学生性别关系认同的影响

    1.对媒体呈现的“妻子为了家庭和丈夫牺牲事业”的态度

    2.对媒体呈现的“大丈夫,小妻子”的态度

   (四)媒介对大学生性别角色和性别地位认同的影响

    1.对媒介呈现的“女性应该早婚早育以避免职场歧视”(比如《咱们结婚吧》中的杨桃所经历的就业歧视)的态度

    2.对媒介呈现的“家务劳动男女共同承担”的态度

    3.对于媒介呈现的政坛女性或从事高管工作的女性的态度

  五 结论与进一步思考

 主体建构视角下的网络性别形象研究

  一 导论

   1.问题的提出

   2.问题提出的意义

  二 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

  三 “女汉子”“绿茶婊”和“剩女”的概念

   1.“女汉子”

   2.“绿茶婊”

   3.“剩女”

  四 “女汉子”“绿茶婊”和“剩女”的主体建构与社会建构分析

   1.“女汉子”的主体建构与社会建构

   2.“绿茶婊”的主体建构与社会建构

   3.“剩女”的主体建构与社会建构

  五 结论

 高校科研人员学术生涯模式性别差异研究

  一 研究的问题及理论背景

  二 研究目的与方法

  三 研究内容与分析

   1.社会化过程的性别差异

   2.科学领域中性别分工的差异

   3.科学活动中的性别差异

   4.在科学承认中的性别差异

   5.工作与家庭冲突中的性别差异

  四 结论及建议

   1.基本结论

   2.对策建议

 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性别敏感度研究

  一 引言

  二 文献回顾

  三 研究方法

  四 结果呈现

   1.对性别角色的看法

   2.对社会事件的看法

   3.对社会工作事件的看法

   4.在社会工作教育方面的经验

  五 结论和讨论

 妇女权益保障法律体系的立法语言研究

  一 研究背景及目的

  二 研究基本情况

   (一)主要文本和研究方法

  三 主要发现

   (一)立法语言的进步

    1.结婚方面

    2.家庭关系方面

    3.离婚方面

    4.其他

   (二)相关法律的语言问题

    1.语法问题

    2.语义问题

    3.语用问题

   (三)语言问题的司法考察

    1.暗含隐性歧视

    2.滞后于社会发展

    3.立法技术粗疏

    4.立法体系不统一

   (四)立法语言认知度的调查

    1.对立法的认知

    2.对立法语言的认知

  四 思考与建议

   (一)要进一步适时总结修法的语言经验

   (二)要加强对整个妇女权益保障法律体系语言的综合研究

   (三)要提高高校学生对妇女权益保障法律体系的认知度

   (四)要加强高校学生的语言文字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教育

 抱团维权:新生代外来女工的一种非正式集体维权

  一 问题意识与调研背景

  二 调研对象与方法阐释

  三 新生代外来女工抱团维权现象剖析

   (一)抱团维权情景素描

    1.管理层女工抱团情形

    2.普通基层女工抱团情形

   (二)现象透析

  四 新生代外来女工抱团维权类型及其利益追寻

   (一)新生代外来女工抱团维权类型

   (二)外来女工非正式集体维权之利益追寻

    1.因家事权益而抱团

    2.因工务权益而抱团

    3.基于突发事件而抱团

  五 新生代外来女工非正式集体维权之因缘探析

   (一)地缘乡缘下的道义驱使

   (二)争取合宜用工条件的利益驱使

  六 结语

 多重困境下的行动策略:关于公益性民间妇女组织的实证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已有研究综述

  三 公益性民间妇女组织发展环境分析

   (一)宏观政策空间:发展与张力

   (二)公益生态圈:性别意识的匮乏

   (三)妇女组织间的合作:有待机制化

   (四)女性参与者:人才流失危机

  四 公益性民间妇女组织的应对策略

   (一)增强合法性基础

   (二)培育孵化新组织

   (三)多元化汲取资源

   (四)扩大参与者范围

  五 拓展分析

 生育保险取消户籍限制对女性生育权益的影响:基于北京的调查

  一 制度政策发展

  二 生育保险基本情况及影响因素

   1.生育保险的基本情况

   2.生育保险享受水平的影响因素

  三 北京市女性生育保险情况

   1.已育女性生育保险享受情况

   2.已婚未育女性生育保险情况

   3.生育对职业发展与个人能力提升的影响

  四 发现与讨论

   1.户籍对女性能否享受生育保障影响较大

   2.生育保险可以降低女性生育成本,对女性职业中断起到缓冲作用

   3.单位所有制对生育保险的享受影响较大

   4.政策执行较差,生育保险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服务业转型中售货员多维身份认同的变迁

  一 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

  二 研究方法

  三 L市区商业变迁历史:国家的退出与市场的进入

  四 从国营百货A到私营百货B:女性售货员多维身份的变迁

   (一)公民身份的塑造和消逝

    1.计划经济时期:为国家服务与女公民的塑造

    2.市场经济时期:为顾客服务与女公民的消逝

   (二)性别身份的再造

    1.计划经济时期:去性别化的劳动与姐妹情谊

    2.市场经济时期:性别化的劳动与性别分化

   (三)阶级身份的若隐若现

    1.计划经济时期:话语打造的阶级身份

    2.市场经济时期:雇佣关系下的阶级分化

  五 结论

陈琼、刘筱红,2008,《保护性政策与妇女公共参与——湖北广水H村“性别两票制”选举试验观察与思考》,《妇女研究论丛》第1期。

韩廉、韩自韵,2011,《’95世妇会以来中国以公共政策促性别平等的新进展》,《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6期。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1992,《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布劳,1998,《不平等和异质性》,王春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陈星宇,2009,《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和政策建议——基于厦门市的调查》,《前沿》第7期。

《当前农民工工作和生活状况调查研究》课题组、胡杰成,2011,《边缘化生存: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状况——来自珠三角某工厂的一项田野调查研究》,《宏观经济研究》第1期。

韩梅、侯云霞,2009,《河北省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研究——基于河北省XJ市JC镇的调查》,《河北农业科学》第3期。

李路路、王宁,2009,《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状况》,《江苏社会科学》第1期。

曼纽尔·卡斯特,2003,《认同的力量》,夏铸九、黄丽龄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宋少鹏,2012,《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妇女——为什么中国需要重建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批判》,《开放时代》第12期。

王宁、王录仓、李纯斌、罗宏文,2008,《“城中村”改造后居民生活状况调查研究——以兰州市城关区为例》,《城市发展研究》第4期。

张李玺,2008,《妇女社会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

宝森(Laurel Bossen),2005,《中国妇女与农村发展:云南禄村六十年的变迁》,江苏人民出版社。

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金一虹,2010,《流动的父权:流动农民家庭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李树茁等,2006,《当代中国农村的招赘婚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中清、王丰,2000,《人类的四分之一:马尔萨斯的神话与中国的现实,1700-2000》,三联书店。

李银河、蔡双喜,2008,《农村女性,在男权制的残余中冉起——学者李银河关于河北后村女性权利现状的调查》,《中国妇女报》8月28日,第A4版。

谭深、马春华,2006,《外出务工与农村性别关系的变化》,载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课题组著《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妇女社会地位》,中国妇女出版社。

王跃生,2002,《社会变革与当代中国农村婚姻家庭变动》,《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杨菊华、Susan Short,2007,《中国的婚居模式与生育行为》,《人口研究》第2期。

杨菊华,2008,《延续还是变迁?社会经济发展与婚居模式关系研究》,《人口与发展》第5期。

中国农村家庭调查组,1993,《当代中国农村家庭——14省(市)农村家庭协作调查资料汇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Eggan,F.,1950,Social Organization of the Western Pueblo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vely,W. and Xinhua Ren,1992,“Patrilocality and Early Marital Co-residence in Rural China,1955-85”,China Quarterly(130).

Linton,R.,1936,The Study of Man,New York:Appleton-Century.

Lippert,J.,1931,The Evolution of Culture,New York:Macmillan.

Murdock,G.P.,1949,Social Structure,New York:The Free Press.

Service,E.R.,1962,Primitive Social Organization,New York:Random House.

Wolf,Arthur & Huang,Chieh-shan,1980,Marriage and Adoption in China,1845~1945,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olf,Margery,1970,“Child Training and the Chinese Family”,in Freedman,M.(ed.),Family and Kinship in Chinese Society,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pp.37-62.

Wolf,Margery,1972,Women and the Family in Rural Taiwan,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olf,Margery,1985,Revolution Postponed:Women in Contemporary China,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曹锦清、张乐天,1992,《传统乡村的社会文化特征:人情与关系网——一个浙北村落的微观考察与透视》,《探索与争鸣》第2期。

常向群,2009,《关系抑或礼尚往来?》,辽宁人民出版社。

陈柏峰,2011a,《熟人社会:村庄秩序机制的理想型探究》,《社会》第1期。

陈柏峰,2011b,《农村仪式性人情的功能异化》,《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陈辉,2012,《人情债、人情圈与交往逻辑变化——基于浙西周村的调查》,《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高修娟,2014,《前台与后台:皖北农村养老-丧葬活动中的性别景观》,《妇女研究论丛》第2期。

耿羽、王德福,2010,《类型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村庄“人情”研究》,《青年研究》第4期。

黄玉琴,2002,《礼物、生命礼仪和人情圈——以徐家村为例》,《社会学研究》第4期。

金一虹,2000,《父权的式微:江南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性别硏究》,四川人民出版社。

李宏伟、王晓峰,2001,《地缘村落的人情“内卷化”——基于冀北H村的田野调查》,《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第4期。

李霞,2010,《娘家与婆家:华北农村妇女的生活空间和后台权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银河,2010,《后村的女人们》,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德〕罗梅君,2001,《北京的生育、婚姻与丧葬:19世纪至当代的民间文化和上层文化》,王燕生等译,中华书局。

宋丽娜,2012,《人情往来的社会机制——以公共性和私人性为分析框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宋丽娜、田先红,2011,《论圈层结构——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再认识》,《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唐灿、马春华、石金群,2009,《女儿赡养的伦理与公平——浙东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性别考察》,《社会学研究》第6期。

王冬梅、李小云,2010,《变化与稳定:非正式制度中的性别呈现——以河北H村仪礼为例》,《妇女研究论丛》第1期。

阎云翔,2000,《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杨华、欧阳静,2011,《农村人情的变异:表现、实质与根源——对当前原子化农村地区人情的一项考察》,《中州学刊》第5期。

杨美惠,2009,《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性建构》,赵旭东、孙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岳庆平,1994,《家族文化与现代化》,《社会科学战线》第6 期。

张艳玲、屈锡华,2006,《农村社会人情关系下的礼物交换——以山东省董家村为例》,《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朱晓莹,2003,《人情的泛化及其负功能》,《社会》第9期。

〔加〕朱爱岚,2004,《中国北方村落的社会性别与权力》,胡玉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Anthrew B.Kipnis,1997,Producing Guanxi:Sentiment,Self,and Subculture in a North China Village,Duke University Press.

Ellen R.Judd,1989,“Niangjia:Chinese Women and Their Natal Families,”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48,No.3.

Margery Wolf,1972,Women and Family in Rural Taiwan,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Yunxiang Yan,2006,“Girl Power:Young Women and the Waning of Patriarchy in Rural North China,” Ethnology,Vol.45,No.2.

Weiguo Zhang,2009,“‘A Married out Daughter is Like SpiltWater’?Women’s Increasing Contacts and Enhanced Ties with Their Natal Families in Post-Reform Rural North China,” Modern China,Vol.35,No.3.

陈小筑,2006,《中国政府网站建设与应用》,人民出版社。

刘越男、王立清等,2004,《政府网站的构建与运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涂光晋、宫贺,2010,《公共关系视角下中国内地政府网站使用研究》,《国际新闻界》第8期。

信息管理系列编委会,2001,《政府网站的创建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向宏、张少彤,2010,《服务型政府与政府网站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

周颜玲、谭琳,2011,《全球背景下的性别平等与社会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周云,2005,《女性与互联网研究现状回顾》,《妇女研究论丛》第2期。

〔美〕Jakob Nielsen、Hoa Loranger,2007,《网站优化——通过提高Web可用性构建用户满意的网站》,张亮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陈飞强,2013,《稳定与变迁:女性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对〈中国妇女报〉女性人物的分析》,《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第2期。

风笑天,1992,《变迁中的女性形象——对〈中国妇女〉杂志的内容分析》,《社会》第7期。

姜朝晖,2002,《社会转型期榜样力量的理性思考》,《山东社会科学》第3期。

金一虹,2006,《“铁姑娘”再思考——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社会性别与劳动》,《社会学研究》第1期。

李蕊,2014,《当前榜样认同的“疏离”困境及提升策略》,《中州学刊》第1期。

李银河,2003,《女性权力的崛起》,文化艺术出版社。

罗丽莎,2006,《另类的现代性: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性别化的渴望》,黄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罗雯瑶,2010,《转型期青少年榜样的失落与重构》,《基础教育研究》第11期。

孙宏艳,2012,《少年儿童偶像与榜样接纳状况及对榜样教育的启示》,《教育科学研究》第12期。

佟新,2003,《话语对社会性别的建构》,《浙江学刊》第4期。

王蕾,2006,《电视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偏差”》,《新闻界》第4期。

王昕,2010,《“性别形象”的后现代解释——基于消费时代的来临》,《兰州学刊》第3期。

吴小英,2009,《市场化背景下性别话语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杨黔敏,2009,《中小学德育教科书中的榜样人物分析》,《教育评论》第1期。

于淼,2011,《榜样再现与偶像生产:媒体引导个体价值取向的机制及困境》,《湖北社会科学》第4期。

岳晓东,1999,《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的异同分析》,《青年研究》第7期。

曾尼、尹山鹰,2005,《传播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分析》,《新闻界》第5期。

朱丽亚·T.伍德,2005,《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徐俊、尚文鹏译,暨南大学出版社。

邹琰,2008,《多元媒介视野下的女性形象透析》,《社会科学家》第4期。

祖仑,2007,《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曹晋、曹茂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邓倩,2012,《社交网络对成都女大学生化妆品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交通大学。

段京肃、杜骏飞,2007,《媒介素养导论》,福建人民出版社。

何流,2013,《成都高校女大学生利用微博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电子科技大学。

李敏智,2014,《信息时代女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研究》,《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1期。

倪琳、沙耘、肖芳,2012,《欧美奢侈品牌在90后女大学生中的传播效果》,《广告大观》(理论版)第5期。

任超群,2012,《大众传媒中低俗化现象对女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齐齐哈尔大学。

王蔚蔚,2013,《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与研究》,《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熊一丹,2014,《网络社区与跨性别者的身份认同——以Facebook某跨性别者小组为例》,《新闻传播》第8期。

俞晶晶,2013,《TV2.0时代女大学生的网络电视收视行为及其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

张鹏,2011,《政治、性别与身份认同——民国初年精英女报人与女性报刊(1912-1918)》,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

艾华、李银河,2001,《关于女性主义的对话》,《社会学研究》第4期。

丁湘,2003,《“女强人”现状之探析》,《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李长华,2008,《新词“剩女”与社会文化心理探视》,《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第5期。

刘珍珍,2006,《女性新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从“李宇春现象”看传媒影响下的女性形象》,《民族艺术》第2期。

鲁洁,1998,《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教育研究》第9期。

宁鸿,2008,《“剩女”现象的社会学分析》,《伦理界》第12期。

孙燕,2005,《女性形象的文化心理分析》,《社会科学》第12期。

吴小英,2009,《市场化背景下性别话语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张裕亮,2009,《铁姑娘、贤内助、时尚女——中国女性杂志建构的女性形象》,《中国传媒报告》第1期。

Bloor,D.,1983,Wittgenstein:A Social Theory of Knowledge,Chicago:Knowledge and Social Imagery.

Brickell,C.,2006,“The Soci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Gender and Sexuality,” The Sociological Review,Vol.54,No.1.

Blumer,H.,1969,“Symbolic Interactionism:Perspective and Method,”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杜芳琴,2003,《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

〔美〕玛丽·弗兰克·福克斯,2004,《女性与科学职业》,载〔美〕希拉·贾撒诺夫等编《科学技术论手册》,盛晓明等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Carol Kemelgor,Henry Etzkowitz,2001,“Overcoming Isolation:Women’s Dilemmas in American Academic Science.” Minerva,39:239-257.

Sandra Harding,1986,The Science Question in Feminism,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梁丽清,1994,《妇女运动与社会工作》,香港商务印书馆。

柳拯,2012,《建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制度体系——〈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解读》,《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裴谕新,2010,《性、妇女充权与集体疗伤——关于四川地震灾区刺绣小组的个案研究》,《开放时代》第10期。

Dominelli,L.,2002,Feminist Social Work:Theory and Practice,Basingstoke:Palgrave.

Faver,C.,Fox,M.,and C.Shannon,1983,“The Educational Process and Job Equity for the Sexes in Social Work,”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Social Work,19(3).

Knight,C.,1991,“Gender-sensitive Curricular in Social Work Education:A National Study,”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27(2).

Kravetz,D.,and Jones J.,1982,“Career Orientations of Female Social Work Students:An Examination of Sex Differences,”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Social Work,18(3).

Leung,L.C.,2007,“The Impact of Feminism on Social Work Students in Hong Kong,” Affilia Journal of Women and Social Work,22(2).

Leung,L.C.,2011,“Gender Sensitivity among Social Workers Handling Cases of Domestic Violence:A Hong Kong Case,” Affilia Journal of Women and Social Work,26(3).

McPhaila,B.A.,2008,“Re-gendering the Social Work Curriculum:New Realities and Complexities,”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44(2).

Mullender,A,1996,Rethinking Domestic Violence:The Social Work and Probation Response,London,England:Routledge.

[1]邵春雷,《〈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白皮书: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http://www.mzyfz.com/cms/benwangzhuanfang/xinwenzhongxin/zuixinbaodao/html/1040/2015-09-24/content-1150184.html,《民主与法制时报》2015年9月24日。

[2]《“村规民约”克扣出嫁女土地征收补偿费》,http://www.110.com/falv/funvertongquanyi/funvcaichanquanyi/fntdqy/2010/0713/93496.html.110,法律咨询网,2010年7月13日。

[3]《性骚扰立法是否也要关注“女扰男”》,http://fzb.zjol.com.cn/gb/node2/node802/node240379/node330409/node330415/userobject15ai4490739.html,《浙江法制报》2005年7月13日。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05,《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第47、49页。

[5]刘小楠,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认知状况研究》,《云南大学学报》第2期。

[6]丁祖年、吴恩玉,2013,《立法公开的规范化和实效化探讨》,《法治研究》第3期。

[7]《新一届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公布,将打造法律体系升级版,提高立法质量是重中之重》,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3-11/07/nw.D110000gmrb_20131107_1-15.htm,《光明日报》2013年11月7日。

陈峰,2011,《罢工潮与工人集体权利的建构》,《二十一世纪》(香港)第2期。

黄敏,2013,《弹性工作制实现企业和职工双赢——三明市总工会“妈妈班组”情况介绍》,2013年福建省女职工权益保护现场会发言。

潘毅,2011,《中国女工:新兴打工者主体的形成》,九州出版社。

佟新,2003,《异化与抗争——中国女工工作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Paul Burstein,2001,“Legal Mobilization as a Social Movement Tactic:The Struggle for 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6(5).

S.Clarke,2005,“Post-socialist Trade Unions:China and Russia,” Industrial Relations Journal,36(1).

邓正来、景跃进,1992,《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总第1期。

高丙中,2000,《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高小贤,2000,《中国民间妇女组织的空间和策略》,载李小江编《身临“奇”境——性别、学问、人生》,江苏人民出版社。

和经纬等,2009,《在资源与制度之间农民工草根的生存策略——以珠三角农民工维权为例》,《社会》第6期。

黄粹,2011,《浅析我国民间妇女组织的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黄晓春、嵇欣,2014,《非协同治理与策略性应对——社会组织自主性研究的一个理论框架》,《社会学研究》第6期。

纪莺莺,2013,《当代中国的社会组织:理论视角与经验研究》,《社会学研究》第5期。

江华等,2011,《利益契合:转型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分析框架——以行业组织政策参与为案例》,《社会学研究》第3期。

康晓光、韩恒,2005,《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第6期。

李小江,2005,《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妇女研究与国际发展项目——兼谈本土资源和本土化问题》,《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刘伯红,2000,《中国妇女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浙江学刊》第7期。

牛天秀,2005,《基层妇女的非政府组织为何门可罗雀》,《唯实》第3期。

孙立平,1992,《国家与社会的结构分化》,《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总第1期。

王名,2007,《改革民间组织双重管理体制的分析和建议》,《中国行政管理》第4期。

肖扬,2004,《对妇联组织变革动因及其途径的探讨》,《妇女研究论丛》第4期。

谢世宏、毕彦如,2013,《中国公益 NGO概览——〈中国公益组织名录〉特别报告》,中国发展简报网站,http://www.chinadevelopmentbrief.org.cn/periodical/6-70.html。

杨团,2015,《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紧跟、庄文嘉,2008,《非正式政治:一个草根NGO的行动策略——以广州业主委员会联谊会筹备委员会为例》,《社会学研究》第2期。

张静,1998,《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朱健刚,2004,《草根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开放时代》第6期。

Chan,Anita,1993,“Revolution or Corporatism?Workers and Trade Unions in the Post-Mao China,”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Vol.29:31-61.

Unger,Jonathan,1996,“Bridges:Private Business,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the Rise of New Associations,” The China Quarterly,Vol.147:795-819.

何明洁,2009,《劳动与姐妹分化——“和记”生产政体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蓝佩嘉,2008,《跨国灰姑娘:当东南亚帮佣遇上台湾新富家庭》,行人出版社。

Arlie Hochschild,1983,The Managed Heart,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atricia Hill Collins,1998,“Some Group Matters:Intersectionality,Situated Standpoints,and Black Feminist Thought,” in Fighting Word,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