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91

中国经济区比较图书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a's Economic Region

SSAPID:101-9677-3673-19
ISBN:978-7-5097-1276-4
DOI:
ISSN:
关键词:

经济区 比较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分析了中国近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区发展的卓越历程,从比较研究中再现了中国经济区持续增长的真实经历与辉煌成就。书中开拓性地将中国经济区分为地域经济区、综合改革试验区、开发开放试验区、功能经济区,并界定了上述几种经济区的概念的内涵和实际应用领域,同时提出选择中国经济区发展模式的路径,富有创意。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叶飞文
编 辑:周睿;王绯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英汉人名对照表

 导言

 跋

 第一章 经济区比较理论研究

  第一节 经济区与经济增长理论

   一 经济区内涵及特点

   二 经济区分类

   三 经济区形成因素

   四 经济区形成过程

   五 经济增长理论

  第二节 区域与区域经济理论

   一 区域

   二 区域差异与区域划分

   三 区域经济学理论

  第三节 区位与区域空间理论

   一 区位理论

   二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与回流扩散理论

   三 中心—外围理论(核心—边缘理论)

   四 空间均衡分析与空间动态变化分析理论

  第四节 地域分工与区域比较理论

   一 绝对利益理论或绝对优势理论

   二 比较利益理论或比较优势理论

   三 要素禀赋理论或H—O理论

   四 马克思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五 列昂惕夫反论或列昂惕夫之谜

   六 技术要素差距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七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八 竞争优势理论

  第五节 经济区梯度转移理论和点线面体辐射开发理论

   一 经济区梯度转移理论

   二 经济区辐射理论

   三 经济区点线面体辐射开发理论

  第六节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理论

   一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二 赫希曼不平衡发展理论

   三 倒U模型理论

   四 空间扩散与区域经济均衡理论

   五 后发优势与跳跃发展理论

  第七节 经济区增长极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 Perroux增长极理论

   二 Boudeville增长中心概念

   三 Hansen增长极理论

   四 点轴和网络开发理论

   五 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章 地域经济区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比较

   一 经济地域区块的划分与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二 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地域经济结构的变化

    (一)1952~1978年三大经济地带经济格局的变化

    (二)1978~2001年三大经济地带经济格局的变化

    (三)1952~2001年三大经济地带经济格局变化规律

   三 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

   四 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差距

   五 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第二节 东、中、西部及东北四大经济地区比较

   一 东、中、西部及东北四大经济地区的划分

   二 东、中、西部及东北四大经济地区比较分析

    (一)东、中、西部及东北四大经济地区土地面积和人口比较

    (二)东、中、西部及东北四大经济地区经济总量比较

    (三)东、中、西部及东北四大经济地区三大供给比较

    (四)东、中、西部及东北四大经济地区主要产品生产比较

    (五)东、中、西部及东北四大经济地区三大需求比较

  第三节 东部沿海经济区比较

   一 东部经济区

   二 东部沿海经济区比较

    (一)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三)环渤海经济区

    (四)海峡西岸经济区

    (五)海峡经济区

  第四节 中西部及东北经济区比较

   一 中部崛起地区

   二 西部大开发地区

   三 东北老工业基地

   四 中西部经济区比较

    (一)北部湾经济区

    (二)关中—天水经济区

    (三)成渝经济区

  第五节 地域经济区人口面积及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一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比较结果

   二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比较结果

   三 环渤海经济区比较结果

   四 海峡西岸经济区比较结果

   五 海峡经济区比较结果

   六 北部湾经济区比较结果

   七 成渝经济区比较结果

   八 关中—天水经济区比较结果

   九 西部大开发地区比较结果

   十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地区比较结果

   十一 中部地区比较结果

  第六节 地域经济区区域优势比较及发展引擎比较

   一 区域优势比较

   二 发展引擎比较

  第七节 地域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及中心城市发展比较

   一 基础设施建设比较

   二 产业发展比较

   三 中心城市发展及人口密度比较

  第八节 地域经济区国家政策支持比较及发展战略举措比较

   一 国家政策支持比较

   二 发展战略举措比较

 第三章 综合改革试验区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东南沿海综合改革试验区比较研究

   一 粤闽综合改革试验区试验背景比较

   二 粤闽综合改革试验区改革开放综合试验比较

    (一)改革开放起步阶段启动改革经济体制的开放试验比较

    (二)改革开放起步阶段农村改革等方面改革比较

    (三)改革开放拓展阶段进一步开展综合试验比较

    (四)改革开放深化阶段的综合改革试验比较

    (五)改革开放攻坚阶段的综合改革试验比较

    (六)改革开放新一轮转型提升阶段的综合改革试验比较

   三 粤闽综合改革试验区创造全国第一的改革开放综合试验比较

    (一)广东创造了多项改革开放的全国第一

    (二)福建创造了多项改革开放的全国第一

   四 粤闽综合改革试验区发展成就比较

    (一)粤闽综合改革试验区GDP、人均GDP及经济实力比较

    (二)粤闽综合改革试验区经济发展质量比较

    (三)粤闽综合改革试验区产业结构比较

    (四)粤闽综合改革试验区外向型经济及三大需求比较

    (五)粤闽综合改革试验区经济改革成效比较

    (六)粤闽综合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能力比较

    (七)粤闽综合改革试验区民生比较

   五 粤闽综合改革试验区综合改革试验基本经验比较

    (一)广东综合改革试验基本经验

    (二)福建综合改革试验基本经验

   六 粤闽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区主要比较结论

  第二节 东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比较研究

   一 东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背景比较

    (一)上海浦东新区的设立及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背景

    (二)天津滨海新区的设立及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背景

    (三)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背景

    (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背景

   二 上海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三 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四 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五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

   六 沪津深东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主要比较结论

  第三节 西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比较研究

   一 西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背景

   二 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推进情况与综合配套改革思路

   三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推进情况与综合配套改革思路

   四 重庆市和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主要比较结论

  第四节 中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比较研究

   一 中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背景

   二 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推进情况与思路

   三 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推进情况与改革思路

   四 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主要比较结论

  第五节 待升级的新区及综合试验区比较研究

   一 新区及综合试验区设立比较

    (一)郑东新区的设立

    (二)沈北新区的设立

    (三)重庆两江新区的设立

    (四)海峡西岸新区——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的设立

   二 新区及综合试验区建设发展比较

    (一)郑东新区建设发展

    (二)沈北新区建设发展

    (三)重庆两江新区建设发展

    (四)海峡西岸新区——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发展

   三 创意建设新区及综合试验区比较

    (一)创意建设郑东新区

    (二)创意建设沈北新区

    (三)创意建设重庆两江新区

    (四)创意建设海峡西岸新区——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

  第六节 综合改革试验区及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比较结论

   一 国家先后设立不同类型的综合改革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二 全国综合改革试验区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主要指标比较结论

   三 全国综合改革试验区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目的和建设主要内容比较结论

 第四章 开发开放试验区比较研究

  第一节 经济特区比较研究

   一 经济特区内涵与特点

   二 中国经济特区设立过程

   三 经济特区发展情况

    (一)深圳经济特区

    (二)厦门经济特区

    (三)珠海经济特区

    (四)汕头经济特区

    (五)海南经济特区

   四 经济特区比较分析

    (一)经济特区面积范围和管辖权限比较

    (二)经济特区设立区域选择因素比较

    (三)经济特区建设发展速度比较

    (四)经济特区经济总量及人均水平比较

    (五)经济特区产业发展比较

    (六)经济特区固定资产投资及实际利用外资比较

    (七)经济特区进出口总额及出口比较

    (八)经济特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物价水平比较

    (九)经济特区财政收入及居民人均收入比较

    (十)经济特区基础设施和市政建设比较

    (十一)经济特区发展经验比较

    (十二)经济特区发展规划比较

  第二节 沿海开放城市比较研究

   一 沿海开放城市

    (一)沿海开放城市内涵与范围

    (二)沿海开放城市的创立

    (三)沿海开放城市的灵活措施与特殊政策

   二 沿海开放城市区位比较及比较优势分析

    (一)沿海开放城市地理位置比较

    (二)沿海开放城市区位比较

    (三)沿海开放城市的比较优势分析

    (四)沿海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

   三 沿海开放城市面积人口与行政区划比较

    (一)沿海开放城市面积比较

    (二)沿海开放城市人口与行政区划比较

   四 沿海开放城市资源比较分析

    (一)沿海开放城市土地资源比较

    (二)沿海开放城市海洋资源比较

    (三)沿海开放城市矿产资源比较

    (四)沿海开放城市旅游资源比较

   五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总量及人均水平比较

   六 沿海开放城市产业比较

   七 沿海开放城市三大需求比较

    (一)沿海开放城市出口比较

    (二)沿海开放城市消费比较

    (三)沿海开放城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较

    (四)沿海开放城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比较

   八 沿海开放城市地方财力及居民收入水平比较

   九 沿海开放城市教育卫生水平比较

  第三节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比较研究

   一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涵与范围

    (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过程

    (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方向与主要任务

    (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作用与类型

   二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优惠政策比较分析

   三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情况比较

   四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实力与发展差距比较

    (一)国家级开发区生产总值及经济成长率比较

    (二)国家级开发区软实力分析

    (三)国家级开发区税收及其成长率比较

   五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比较

   六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向型经济比较

    (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比较

    (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出口比较

   七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分类比较分析

    (一)综合经济实力前10位的国家级开发区

    (二)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前10位的国家级开发区

    (三)经营成本指数前10位的国家级开发区

    (四)人力资源及社会责任指数前10位的国家级开发区

    (五)环境与节能减排指数前10位的国家级开发区

    (六)技术创新环境指数前10位的国家级开发区

    (七)体制建设指数前10位的国家级开发区

    (八)发展与效率指数前10位的国家级开发区

    (九)东、中、西部国家级开发区对比

   八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目标比较

  第四节 沿海经济开放区及沿边经济合作区比较研究

   一 沿海经济开放区与沿边经济合作区

    (一)沿海经济开放区

    (二)沿边经济合作区

    (三)沿海经济开放区与沿边经济合作区的设立过程

    (四)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二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特殊政策及开放程度比较

   三 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比较分析

    (一)14个边境经济合作区经济总量比较

    (二)14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工业及工业销售收入比较

    (三)14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外向型经济比较

    (四)14个边境经济合作区投资开发及财政税收收入比较

  第五节 台商投资区比较研究

   一 台商投资区内涵与功能作用

    (一)台商投资区内涵

    (二)台商投资区功能定位

    (三)4个台商投资区的设立

   二 台商投资区产业导向

    (一)海上运输、港口装卸、仓储、运输业

    (二)外销与内需相结合、较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效益、低能耗、低污染的加工制造业

    (三)两岸科技研究开发与产业化

    (四)金融、信息、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和生活服务业

   三 台商投资区税收优惠政策比较

    (一)厦门台商投资区税收优惠

    (二)福州台商投资区税收优惠

    (三)投资区内其他经济组织比照台商投资税收优惠

   四 台商投资区对台直航比较优势

   五 台商投资区比较分析

    (一)4个台商投资区规划面积比较

    (二)4个台商投资区设立情况及重点发展方向比较

    (三)4个台商投资区发展成效比较

   六 台商投资区发展前景

    (一)台商投资区范围将扩大

    (二)台商投资项目审批将加快

  第六节 开发开放对经济增长的推进效应分析

   一 中国开发开放的过程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过程

   二 中国开发开放的过程中利用外资效应分析

   三 中国开发开放的过程中对外贸易效应分析

 第五章 功能经济区比较研究之一: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比较研究

  第一节 城市群与都市经济圈

   一 城市与城市区域经济

    (一)城市

    (二)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三)城市增长动力:张力和引力

    (四)城市与区域之间关系

    (五)城市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二 城市群内涵与特点

   三 城市群功能

   四 都市圈特征与性质

    (一)都市圈内涵与特征

    (二)都市圈性质

   五 都市圈形成演化机制与都市圈发展

   六 城市群与都市圈比较

   七 城市群与城市带及都市带比较

    (一)城市带内涵

    (二)城市带特点

    (三)城市群与城市带和都市带比较

   八 大城市群与大城市经济圈

   九 组团式城市群与大城市集群区

    (一)组团式城市群

    (二)大城市集群区

   十 都市经济圈理论

  第二节 中国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发展模式的选择

   一 国内外城市群发展模式选择的比较

   二 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

    (一)城市对中国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在不断增大

    (二)城市第三产业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三)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

   三 中国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发展模式的选择

  第三节 东部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比较分析

   一 东部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内涵、范围、人口比较

    (一)长三角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

    (二)珠三角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

    (三)京津冀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

    (四)海峡西岸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

    (五)山东半岛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

    (六)辽东半岛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

   二 东部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经济发展比较

    (一)长三角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

    (二)珠三角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

    (三)京津冀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

    (四)海峡西岸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

    (五)山东半岛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

    (六)辽东半岛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

  第四节 中部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比较分析

   一 中部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内涵、范围、人口比较

    (一)中原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

    (二)长江中游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

    (三)长株潭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

   二 中部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经济发展比较

    (一)中原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

    (二)长江中游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

    (三)长株潭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

  第五节 西部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比较分析

   一 西部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内涵、范围、人口比较

    (一)川渝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

    (二)关中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

   二 西部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经济发展比较

    (一)川渝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

    (二)关中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

  第六节 中国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综合实力比较分析

   (一)东部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综合实力比较

   (二)中部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综合实力比较

   (三)西部城市群及都市经济圈综合实力比较

 第六章 功能经济区比较研究之二:港口群及保税港区比较研究

  第一节 港口群与港口群功能经济区

   一 港口群的基本组成单元:港口与港口竞争力

    (一)港口

    (二)港口竞争力

    (三)港口产业及分类

    (四)港口与城市互动发展港口城市

    (五)港口与腹地发展关系

   二 港口群内涵

   三 港口群功能经济区的作用

    (一)港口经济

    (二)港口经济的核心与重要内容

    (三)港口规模经济

    (四)港口群功能经济区的作用

  第二节 中国沿海五大港口群比较

   一 长三角港口群

   二 海峡西岸港口群及海峡港口群

   三 珠三角港口群

   四 渤海湾港口群

   五 西南沿海港口群

  第三节 依托港口及港口城市的临港保税区比较研究

   一 保税仓库与临港保税区

    (一)保税货物

    (二)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及其比较

    (三)临港保税区及其功能

    (四)中国临港保税区的设立

   二 临港保税区政策比较优势

   三 临港保税区性质与自由贸易区模式比较

   四 临港保税区基本情况比较分析

   五 临港保税区主要经济指标比较分析

    (一)全国保税区批准面积、批准企业数比较

    (二)保税区经济总量、产值、税收比较

    (三)保税区投资、物流企业收入及商品销售额比较

    (四)保税区利用外资及进出口比较

  第四节 区港联动及保税物流园区比较研究

   一 区港联动比较研究

    (一)区港联动的内涵

    (二)区港联动的主要功能作用

    (三)区港联动的高效通关模式

    (四)区港联动的优惠政策

    (五)区港联动的建立及比较分析

    (六)区港联动对港口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二 保税物流园区比较研究

    (一)物流园区与保税物流园区内涵

    (二)保税物流中心与保税物流园区比较

    (三)保税物流园区功能

    (四)保税物流园区许可业务

    (五)保税物流园区比较优势

    (六)保税物流园区对港口发展的促进意义

   三 保税物流园区与保税区比较分析

    (一)比较政策优惠更显著

    (二)比较功能优势更突出

    (三)比较通关速度更高效

    (四)比较监管创新更有效

   四 保税物流园区的建立

   五 保税物流园区基本情况比较

   六 保税物流园区主要发展指标比较

    (一)保税物流园区经济实力及发展差距比较

    (二)保税物流园区投资及货运总量比较

    (三)保税物流园区批准企业及批准投资额比较

    (四)保税物流园区外向型经济比较

  第五节 保税港及保税港区比较研究

   一 保税港和保税港区

   二 保税港区管理基本要求

   三 保税港区功能

   四 保税港区优惠政策比较

   五 保税港区与自由贸易港(区)比较

    (一)自由贸易港与自由贸易区的内涵及区别

    (二)自由贸易港模式

    (三)自由贸易区FTZ的类型

    (四)保税港区与自由贸易港(区)的区别

   六 保税港区与保税区比较

   七 保税港区与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

   八 保税港区的设立时间及规划面积比较

   九 12+1个保税港区功能定位及基本情况比较

   十 保税港区进出口指标比较分析

    (一)保税港区进出口总额比较

    (二)保税港区仓储转口货物进出口比较

    (三)保税港区一般贸易进出口比较

  第六节 无水港及综合保税区比较研究

   一 无水港内涵与功能

   二 综合保税区内涵与功能

    (一)综合保税区内涵

    (二)综合保税区功能

    (三)综合保税区的设立

   三 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比较

   四 综合保税区比较分析

 第七章 功能经济区比较研究之三:产业群及产业园区比较研究

  第一节 产业群与产业群功能经济区

   一 产业群与产业集群

   二 产业群基本元素与区域产业分工

    (一)产业

    (二)产业演进生命周期

    (三)区域产业分工

   三 产业转移

   四 产业整合与产业群功能经济区

  第二节 产业集聚区与产业园区

   一 产业群与产业集聚区的形成

   二 产业基地与产业园区

  第三节 工业园区比较研究

   一 工业园区内涵与产业定位

    (一)工业园区内涵

    (二)工业园区产业定位

    (三)工业园区分类

   二 工业园区成功的范例

    (一)斯坦福工业园区与硅谷

    (二)河南洛阳工业园区

    (三)湖北蕲春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

   三 国家级工业园区典型比较

    (一)两个典型而特殊的国家级工业园区基本情况比较

    (二)两个典型而特殊的国家级工业园区发展情况比较

  第四节 科学工业园区比较研究

   一 科学工业园区内涵、分类与发展阶段

    (一)科学工业园区内涵

    (二)科学工业园区分类

    (三)科学工业园区发展阶段

   二 科学工业园区发展模式与管理体制

    (一)科学工业园区发展模式

    (二)科学工业园区的管理体制

   三 兴建科学工业园区的条件和作用

   四 科学工业园区与工业园区比较

   五 科学工业园区范例

    (一)新竹科学工业园区

    (二)深圳科技工业园

  第五节 生态工业园区比较研究

   一 生态工业园区内涵、类型与特点

    (一)生态工业园区内涵

    (二)生态工业园区主要特征

    (三)生态工业园区类型

    (四)生态工业园区特点

   二 生态工业园区与工业园区和科学工业园区的区别

   三 世界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实践及成功范例

   四 中国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申报标准与发展原则

   五 中国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技术要件

   六 中国生态工业示范园比较

  第六节 出口加工区比较研究

   一 出口加工区

    (一)出口加工区内涵与由来

    (二)设立出口加工区的目的与作用

    (三)设立出口加工区及入区企业的基本条件

    (四)出口加工区的功能

   二 出口加工区的政策比较优势

   三 出口加工区设立的基本情况

    (一)出口加工区的设立

    (二)部分出口加工区基本情况比较

   四 出口加工区主要指标比较分析

    (一)出口加工区批准面积、项目及已投产企业数比较分析

    (二)出口加工区经济总量比较分析

    (三)出口加工区工业总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及税收总额比较分析

    (四)出口加工区投资及招商引资比较分析

    (五)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及进出口比较分析

  第七节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比较研究

   一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与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涵及作用

    (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涵

    (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涵

    (三)高新技术企业与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用与发展领域

   二 火炬计划与星火计划比较

    (一)火炬计划和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二)火炬计划项目

    (三)星火计划和星火技术密集区

   三 国家级自主创新基地和自主创新试点单位比较

    (一)国家级自主创新基地

    (二)国家级试点单位

   四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类型及其比较

    (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类型

    (二)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比较

   五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科学工业园区比较

   六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比较分析

    (一)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设立及其名录

    (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范例比较

    (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要经济发展指标比较

  第八节 国家旅游度假区比较研究

   一 国家旅游度假区内涵及其与国家级风景区区别比较

   二 国家旅游度假区的设立时间比较

   三 国家旅游度假区比较分析

  第九节 国家级海峡两岸高科技产业开发园比较研究

   一 海峡两岸高科技产业开发园内涵

   二 海峡两岸高科技产业开发园比较

    (一)沈阳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

    (二)南京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

    (三)成都国家海峡两岸高科技产业开发园

    (四)武汉吴家山海峡两岸高科技产业开发园

  第十节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及台湾农民创业园比较研究

   一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比较研究

   二 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

   三 台湾农民创业园比较研究

   四 未来设立对台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和台湾农业技术、新品种推广中心

    (一)设立福建对台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

    (二)设立福建台湾农业技术、新品种推广中心

 第八章 结语:构建科学发展的中国经济增长区域

  第一节 经济区域发展模式转型:不平衡发展模式转向均衡发展模式

   一 经济区不平衡发展模式的历史价值

   二 发展的历史烙印

   三 加快推进经济区域不平衡发展模式转向均衡发展模式

  第二节 经济区劳动力生产供给模式转型:粗放型供给模式转向人力资本开发型模式

   一 经济区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人口再生产和劳动力有效供给

   二 经济区发展需要保持一定量的劳动力的有效供给

   三 经济区劳动力有效供给需要农村中剩余劳动力由农民转向市民

   四 经济区劳动力再生产由注重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发展模式转向促进人的全面高品质发展模式

   五 加快推进经济区劳动力粗放型供给模式转向人力资本开发型模式

  第三节 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向集约型文明发展模式

   一 加快推进经济区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模式转向三次产业均衡增长协同拉动模式

   二 加快推进经济区主要由投资、出口拉动模式转向三大需求协调拉动模式

   三 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四 中国经济区需要转向科学发展型经济区:加快推进经济区数量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向质量集约型文明发展模式

  第四节 经济区科技进步模式转型:从引进消化吸收模式转向自主创新模式

   一 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区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 推进资本投入转型:由粗放型投入模式转向创投等科技创新投入模式

   三 推进要素流动转型:由要素流动缓慢模式转向要素快速流动模式

   四 加快推进中国经济区科技创新先行:从引进消化吸收模式转向自主创新模式

    (一)世界实力世纪历史性转向:大西洋两岸的生产率竞赛转向太平洋两岸的生产率竞赛

    (二)中国经济区技术进步实现的主要路径

    (三)中国经济区需要转向自主创新型经济区:加快推进引进消化吸收模式转向自主创新模式

  第五节 经济区体制机制创新转型:失衡发展模式转向可持续的和谐发展模式

   一 经济区管理模式转型:行政区模式转向跨行政区一体化可持续发展模式

   二 推进经济区高度依赖外需拉动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向内外需协调拉动的和谐发展模式

   三 推进有条件的保税区转向保税港区和自由贸易港(区)

   四 推进二元发展模式转向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模式

   五 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失衡发展模式转向经济社会协调的和谐发展模式

   六 推进经济与资源环境不协调发展模式转向建立“两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七 中国经济区需要转向改革创新型经济区:加快推进失衡发展模式转向可持续的科学和谐发展模式

 作者简介

 序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胡锦涛:《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四点意见》,《人民日报》2005年3月4日。

胡培兆:《论有效供给》,《经济学家》1999年第3期。

吴宣恭:《产权理论比较》,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叶飞文:《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叶飞文:《海峡经济区:中国经济新增长极战略构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安虎森主编《区域经济学通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冯云廷编著《区域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高洪深编著《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叶舜赞:《城市化和城市体系》,科学出版社,1994。

姚士谋主编《中国的城市群》,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周伟林等:《城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董锁成:《经济地域运动论》,科学出版社,1994。

陆军:《城市外部空间运动与区域经济》,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魏心镇、王缉慈:《新的产业空间—高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与布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杨树珍:《中国经济区划研究》,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

郭振淮:《经济区与经济区划》,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

顾朝林等:《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费洪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科学出版社,1998。

连玉明:《中国城市蓝皮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高汝熹、罗明义:《城市圈域经济论》,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张耀辉:《区域经济理论与地区经济发展》,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

马克思:《资本论》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7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83。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62。

赫克歇尔、俄林:《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务印书馆,1986。

弗郎索瓦·佩鲁:《增长极概念》,载于《经济学译丛》1988年第9期。

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查尔斯·哥尔:《增长极概念及其初始意义》,载于《经济译文》1990第3期。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彼得·尼茨坎普主编:《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一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配第:《赋税论》,商务印书馆,1978。

J.罗宾逊:《马克思、马歇尔和凯恩斯》,商务印书馆,1963。

E.多马:《经济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1983。

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82。

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

魁奈:《经济表》,商务印书馆,1979。

菲尔德曼:《关于国民收入增长理论》,苏联计委《计划经济》1928年第11、12期。

海韦尔·G.琼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导引》,商务印书馆,1999。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华夏出版社,1999。

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商务印书馆,1965。

弗朗斯瓦·魅奈:《魅奈经济著作选集》,商务印书馆,1979。

巴师夏:《经济和谐》,商务印书馆,1963。

马尔萨斯:《政治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2。

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83。

R.纳尔森:《经济增长的源泉》,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克拉克:《财富的分配》,商务印馆,1983。

马歇尔:《货币、信用与商业》,商务印书馆,1997。

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商务印书馆,2000。

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97。

哈罗德:《动态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9。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馆,1999。

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

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商务印书馆,1999。

琼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导引》,商务印书馆,1994。

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商务印书馆,1992。

T.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钱纳里等:《发展的型式1950-1970》,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S.N.布罗德伯里:《生产率竞赛》,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索洛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商务印书馆,1999。

索洛编:《经济增长论文集》,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乔根森:《生产率》第1-2卷,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

萨缪尔森:《经济学》(上、中、下册),商务印书馆,1986。

罗韦尔:《中国:增长和变革》,《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第11期。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国家统计局综合统计司:《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2008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2月25日。

上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2008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2月23日

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2008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3月17日。

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2008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3月30 日。

成都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2008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2月27日。

陈国强:《百越族与台湾原住民》,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99。

王德忠:《经济区形成发展的微观机制分析》,《上海经济研究》1999年第8期。

素帕猜:《中国有望成为最大经济体之一》,《中国产经新闻》2002年4月23日。

李强:《我国城市布局与人口高密度社会》,《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3期。

胡纲、姚士谋:《中国沿海地区构建城市带战略构思》,《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第5期。

叶飞文:《关于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路径的研究》,《投资研究》2005年5月。

叶飞文:《要素投入与中国农业发展》,硕士研究生论文,1989年11月。

叶飞文:《海西创意产业发展大有可为》,《海峡科技与产业》2008年第3期。

叶飞文:《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福建日报》2007年2月23日。

叶飞文:《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福建日报》2006年11月8日。

叶飞文:《海峡经济区的功能定位》,《福建日报》2005年6月22日。

叶飞文:《努力打造中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宏观经济研究》2006年第10期。

叶飞文:《海峡经济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形成与发展构想(上)》,《发展研究》2006年第8期。

叶飞文:《海峡经济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形成与发展构想(下)》,《发展研究》2006年第9期。

叶飞文:《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考量与政策建议》,《经济研究与建议》2004年第1期。

叶飞文:《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选择的必要性》,《经济研究与建议》2004年第2期。

叶飞文:《崛起的海峡西岸》,全国建国五十周年成就展福建专版,《中国经济导报》1999年10月。

叶飞文:《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考虑与建议》,《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

叶飞文:《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涵、功能定位与政策建议》,《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叶飞文:《论深化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东南学术》2002年第4期。

叶飞文:《对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的再认识》,《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第5期。

叶飞文:《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认识》,《宏观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叶飞文:《调整结构正其时》,《福建日报》1995年1月6日求是理论版。

叶飞文:《产业升级正当时》,《福建通讯》2002年特刊。

叶飞文:《论科技革命对经济学发展的作用》,《发展研究》2001年第6期。

叶飞文:《对闽东南地区产业政策的若干研究》,《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人民出版社,1995。

叶飞文:《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市场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叶飞文:《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考量》,《发展研究》2004年第4期。

叶飞文:《海峡经济区生产力布局设想》,《理论参考》2008年第9期。

叶飞文:《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研究》,《闽商》2004年12月。

叶飞文:《海峡经济区的内涵与功能定位》,《发展研究》2005年第7期。

叶飞文:《中国主要经济区及增长极比较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叶飞文:《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及其走向》,《中国劳动》,2005年第2期。

叶飞文:《海峡经济区新增长极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第4期。

Abramovitz,M.(1962)Economic Growth in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S2,No.4(September).

Arrow,K.J.(1962)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Review of Economic Study,29.

Arrow,K.J.,H.B.Chenery,B.S.Minhas,and R.M.Solow.(1961)Capital-Labor Substitution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43,No.3(August).

Arthur O,Sullivan(2003)Urban Economics,Fourth Edition,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Barro,R.J.(1991)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06.

Barro,R.J. and X.Sala-I-Martin(1995)Economic Growth,McGraw Hill,New York.

Becker,G.S.(1964)Human Capital,2nd ed. 1975.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Becker,G.S.,K.M. Murphy and R.Tamura(1990)Human Capital,Fertility,and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8,No.5,pt.2,S13-S37.

Becker,G.S. and K.M.Murphy(1992)The Division of Labor,Coordination Costs,and Know-ledge. Quarterly Journal Economics,Vol. CVII,Issue 4.

Bell,D.(1973)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Basic Books,NewYork.

Berry,B.J.L.(1961)City Size Distributio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9.

Binswanger,H.P.(1974)The Measurement of Technical Change Biases with Many Factors of Produc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64,no.6(Dec.).

Boudeville,J.R.(1966)Problems of Regional Economic Planning,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Chow,Gregory C.(1985)The Chinese Economy,Happer & Row,Publishers,New,York.

Chenery H.B.,and Syrquin M,(1975)Patterns of Development,1950-1970,Published for the World B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ristensen,L.R.,and D.W. Jorgenson.(1969)The Measurement of U.S. Real Capital Input,1929-1967.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ser.15,no.4(December).

Cobb,C.W.,and P.H.Douglas.(1928)A Theory of Produc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8,No.1(March).

Courlet,C. and Soulage,B.(1995)Industrial Dynamics and Territorial Space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 Development. 7.

Darcy E. and Guissan B.(1996)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Changing the Parameters,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s Development 8.

Denison,E.F.(1962)Sources of Economic Growth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Alternative Before Us. New York:Committe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Denison,E.F.(1967)Why Growth Rate Differ. Washington,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Denison,E.F.(1985)Trends in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1929-1982,Washington,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Domas,E.(1963)Total Productivity and the Quality of Capital.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71,No.6(December).

Domar,E.D.(1957)Essays in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Oxford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

Fraumeni,B.M.,and D.W.Jorgenson.(1986)The Role of Capital in U.S. Economic Growth,1948-1979. In Measurement Issuer and Behavior of Productivity Variables,ed. Ali Dogramaci,161-244. Boston,MA:Martinus Nijhoff.

Grossman,G.M.(1996)Economic Growth:Theory and Evidences(Volume 1,2),Cheltenham.

Grossman G.M.,and E.Helpman(1989)Product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7,No.6.

Grossman,G.M. and E. Helpman(1990)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Long-run Growth,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80,No.4.

Grossman,G.M. and E. Helpman(1991a)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y,MIT Press,Cambridge MA.

Grossman,G.M. and E. Helpman(1991b)Quality Ladders in the Theory of Growth,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Vol.58.

Gollop,F.M.,and D.W. Jorgenson(1980)U.S. Productivity Growth by Industry,1947-1973. In New Developments in Productivity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eds. John W. Kendrick and Beatrice Vaccara,NBER Studies in Income and Wealth,vol.41,17-136. Chicago,I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riliches,Z.(1967)Production Functions in Manufacturing:Some Empirical Results. In The Theory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f Production,ed,Murray Brown,275-322.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Griliches,Z.(1973)Research Expenditures and Growth Accounting.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Economic Growth,ed. Bruce R. Williams,59-83. London:Macmillan.

Griliches,Z. and D. W. Jorgenson(1966)Sources of Measured Productivity Change:Capital Inpu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6,No.2(May).

Hans-Joachim Braczyk,Philip Cooke and Martin Heidenreich.(1998)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UCL Press.

Hicks,J.R.(1961)The Measurement of Capital in Relation to the Measurement of Other Economic Aggregates. In The Theory of Capital,eds.

Hoover E.D. and Giarratani F.(1984)An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Economics,Alfred A. Knopf..

Jin,D J. and Stough R R.(1998)Learning and Learning Capability in the Fordist and post-Fordist age: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A),Vol.30.

Jorgenson,D.W.(1990)Productivit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Fifty Years of Economic Measurement,eds. Ernst R. Berndt and Jack E. Triplett,19-118. Chicago,I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orgenson,D.W.,F.M. Gollop,and B.M. Fraumeni(1987)Productivity and U.S. Economic Growth.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endrick J.W.(1956)Productivity Trends:Capital and Labor.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38,No.3(August).

Kaldor N.(1961)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F.Lutz(ed.),The Theory of Capital. Landon:MacMillan.

Koopmans,T.C.(1965)On the Concept of Optimum Economic Growth. In Economic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Planing. Amsterdam:North Holland.

Krugman,P.R.(1991)History vs Expecta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06,No.2.

Krugman,P.R.(1996)The Self-Organizing Economy,Blackwell Publishers,Oxford,UK and Cambridge,Massachusetts.

Kuznets,S.(1971)Economic Growth of Nations,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ausen,J.R.(1969)On Growth Poles. Urban Studies 6.

Leontief,W.(1953)Domestic Production and Foreign Trade:The American Capital Position Reexamined,In J.Bhagwatied,International Trade:Selected Readings.

Lin,Justin Yifu(1992)“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The 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Vol.82,No.1,34-51.

Lucas,R.E.(1988)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22.

Lucas,R.E.(1990)Why Doesn’t Capital Flow From Rich to Poor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80(May):No.2.

Maddison,A.(1967)Economic Growth in the West:Comparative Experience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n. New York:W.W. Norton.

Maddison,A.(1979)Long-Run Dynamics of Productivity Growth,Banca Nazionale Lavoro Quarterly Review(March).

Maddison,A.(1987)Growth and Slowdown in Advanced Capitalist Economics:Techniques of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5(2)(June).

Marshall,Alfred(1890)Principles of Economics:An Introductory Volume,Source:Rod Hay’s Archive for the History of Economics Thought,McMaster University,Canada.

Masahisa Fujita,Paul Krugman and Venable Authony J.(1999)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MIT Press.

McCrone,G.(1969)Regional Policy in Britain. Allen and Unwin,London.

Milton Santo(1979)The Shared Space,First Published in Great Britain by Methuen.

Nelson,R.R.(1980)R&D,Knowledge,and Externalities,In Economic Growth and Resources,Vol.3,Natural Resources,ed. C.Bliss and M.Boserup. London,Macmillan.

Nichols,V.(1969)Growth poles:an evaluation of their propulsive effects.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1.

Parr,J.B.(1973)Growth poles,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central place theory. Paper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31.

Parr,J.B.(1999)Growth-pole strategies in regional economic planning:a retrospective view. Part 1. Origins and advocacy. Urban Studies 36.

Perroux,F.(1955)Note sur la notion de pole de croissance. Economie appliquee 8.

Peter Dicken(1998)Global Shift:Transformation the World Economy. London:Paul Chapman Publishing Ltd. Third Edition,February 28,1998.

Poter,M.(1990)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New York:Macmillan.

Ramsey,F.P.(1928)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Savings. The Economic Journal. Vol.38.

Rebelo,S.(1991)Long-Run Policy Analysis and Long-Run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9,No.3.

Richardson H.W.(1969)Regional Economics,Publish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by Praegeer Publishers.

Romer P.M.(1986)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4,No.5.

Romer P.M.(1989)Capital Accumulation in the Theory of Long-Run Growth. In Barro(ed.),Modern Business Cycle Theory.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Vol.98,No.5.

Schultz,T.W.(1961)Educ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Social Forces Influencing American Education,ed. Nelson B. Henry. Chicago,I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cott,M.F.G.(1989)A New View of Economic Growt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olow,R.M.(1957)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39,No.3(August).

Solow,R.M.(1962)Technical Progress,Capital Formation,and Economic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2,No. 2(May).

Stigler,G.J.(1947)Trends in Output and Employment. New York: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Stokey,N.L.(1998)Learning by Doing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Good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6.

Uzawa,H.(1965)Optimum Technical Change in an Aggregative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Vol.6,No.1.

Wehrwein George S.(1942)The Rural-Urban Fringe,Economic Geography Vol.18.

Weitzman,M.(1971)Shiftable versus Non-shiftable Capital:A Synthesis,Econometrica 1971.

Young,Allyn A.(1928)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Vol.38.

Young,Alwyn,(1993)Invention and Bounded Learning by Doing,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101,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