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2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0

中国双创发展报告(2017~2018)图书

Annual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2017-2018)

SSAPID:101-9677-0280-07
ISBN:978-7-5201-2635-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阐述双创指数构建与评估机制,展示双创指数测度与综合分析结果;基于中国双创指标体系的双创区域总体情况进行分析;以深圳为案例,深入研究创新中心建设的路径、科技金融支持性发展溢出效应与绩效、创客发展现状,以及双创模式的新趋势;通过研究美国硅谷、以色列特拉维夫、德国巴登-符腾堡、日本东京和美国奥斯汀,深入了解国际创新中心发展的成功路径,为中国双创的可持续发展寻找理性、科学的途径。

相关信息

丛书名:双创蓝皮书
编 辑:颜林柯
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49 信息产业经济(总论)

 序 迈向创新型国家的征程

 前言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深圳创新体系分析及思考

 中国皮书网

 Contents

 基本子库

 法律声明

 Ⅰ 总报告

  B.1 中国双创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一 宏观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 双创指数构建与评估机制

    (一)中国双创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二)中国双创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三)中国双创指数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四)中国双创指数指标体系样本城市的选择

    (五)中国双创指数指标体系的数据来源

   三 测度结果与综合分析

    (一)中国双创城市综合测评结果

    (二)双创环境支持维度测评结果

    (三)双创资源能力维度测评结果

    (四)双创绩效价值维度测评结果

   四 基本判断与对策建议

 Ⅱ 中国双创指数篇

  B.2 双创指数城市排名分析

   一 双创指数得分及城市排名

    (一)总体情况

    (二)双创指数前10强情况

    (三)双创指数前20强情况

    (四)双创指数前100强情况

   二 双创指数得分的频率分布

   三 双创城市分层比较研究

    (一)双创城市分层概念界定

    (二)双创城市分层标准及结果

    (三)双创城市分层宏观比较

    (四)双创城市分层微观比较

     1.双创环境支持

     2.双创资源能力

     3.双创绩效价值

  B.3 双创指数子特征排名分析

   一 双创环境支持分析

    (一)双创环境支持得分及排名

    (二)双创环境支持的频率分布

    (三)双创环境支持的子特征分析

     1.市场结构

     2.产业基础

     3.制度文化

     4.配套支持

   二 双创资源能力分析

    (一)双创资源能力得分排名

    (二)双创资源能力得分的频率分布

    (三)双创资源能力子特征分析

     1.人力资源

     2.资本投入

   三 双创绩效价值分析

    (一)绩效价值得分排名

    (二)绩效价值得分的频率分布

    (三)双创绩效价值的子特征分析

     1.产业绩效

     2.创新绩效

     3.可持续发展

  B.4 双创主要指标分析

   一 关键指标比较分析

    (一)双创环境支持关键指标分析

     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2.外商投资占GDP比重

     3.政府效率指数

     4.商业信用环境指数

     5.每万人图书馆数量

     6.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

     7.对外进出口总额

    (二)双创资源关键指标选取与分析

     1.净流入常住人口

     2.高等学历人口比例

     2.年度IPO规模

    (三)双创绩效价值关键指标的选取与分析

     1.人均GDP

     2.专利授权量

     3.单位GDP能耗

   二 双创指标相关分析

    (一)双创竞争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二)双创环境支持与资源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三)双创环境支持与绩效价值的相关性分析

    (四)双创资源能力与绩效价值的相关性分析

 Ⅲ 区域篇

  B.5 基于双创指数的区域总体情况分析

   一 区域视角下双创指数特点

   二 区域视角下双创环境支持的特征及对比

   三 区域视角下双创资源能力的特征及对比

   四 区域视角下双创绩效价值的特征及对比

  B.6 深圳市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路径

   一 深圳肩负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使命

    (一)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

    (二)由国内创新中心转向国际创新中心

   二 深圳所处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阶段

    (一)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规律

     1.创新中心的发展是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

     2.创新中心的发展伴随对多重约束的不断突破

    (二)深圳所处阶段与未来形势

     1.深圳正由新兴赶超阶段迈向高端引领阶段

     2.深圳迈向高端引领阶段需要突破两道关口

   三 深圳科技创新系统的国际比较

    (一)创新主体的国际比较

     1.企业:缺少世界级企业支撑

     2.高校与科研机构:数量不足

     3.政府:对基础科研投入较少

    (二)创新资源的国际比较

     1.人才:国际化程度较低

      (1)外国出生人口比重较低

      (2)国际交流程度相对较低

      (3)平均人口素质水平较低

     2.资本:风险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三)创新环境的国际比较

     1.制度环境

     2.科技中介

    (四)国际比较启示

     1.深圳突破当前发展阶段面临多重约束

      (1)人才国际化

      (2)国际资本

      (3)国际市场

      (4)制度环境

     2.研发创新国际化是深圳打破约束的重要方式

     3.区域创新一体化是研发创新国际化的必要支撑

   四 深圳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的政策建议

    (一)形成对接国际创新资源的城市硬件系统

    (二)优化吸引国际创新人才的城市软件系统

    (三)从传统金融中心向科技金融中心转型发展

    (四)打造开放、协调的区域创新资源网络

  B.7 深圳市南山区科技金融发展模式

   一 南山区科技金融发展背景

    (一)发展科技金融的重要意义

     1.双创试点: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供给侧改革:推动深圳科技创新持续发展

    (二)南山区科技金融发展基础

     1.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2.发明专利数量

     3.创新载体建设

     4.研发创新投入

    (三)南山区科技金融演进历程

     1.南山区科技金融发展历程

     2.南山区科技金融当前架构

   二 南山区科技金融生态体系

    (一)南山科技金融在线平台

     1.发展历程

     2.服务内容

     3.运作机制

     4.发展经验

    (二)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系统

     1.基本构成

     2.运作机制

     3.发展经验

    (三)科技金融机构

     1.总体概况

     2.科技金融专营机构

      (1)科技支行:江苏银行科技支行

      (2)科技金融特色支行

     3.担保机构:高新投

    (四)科技金融产品

     1.总体概况

      (1)科技金融产品体系

      (2)科技金融贷款规模

      (3)科技金融贷款结构

     2.知识产权质押贷

      (1)服务对象

      (2)机制设计

      (3)产品优势

      (4)统计数据

      (5)发展经验

     3.投贷联动——集合担保信贷

      (1)服务对象

      (2)机制设计

      (3)产品优势

      (4)统计数据

      (5)发展经验

     4.股权质押——三板贷

      (1)服务对象

      (2)机制设计

      (3)产品优势

     5.科技保险——银保贷

      (1)服务对象

      (2)机制设计

      (3)产品优势

    (五)配套政策与公共服务

     1.科技金融政策

     2.银企对接及政策宣讲

     3.“深圳20强”评选

     4.创新南山“创业之星”大赛

   三 南山区科技金融发展建议

    (一)完善科技金融在线平台

    (二)优化科技金融运行机制

    (三)培养科技金融专业人才

    (四)发展科技金融中介机构

  B.8 创客发展环境与我国双创面临的挑战

   一 创客发展的硬环境与软环境支撑

    (一)深圳创客发展的硬环境支撑

     1.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制度条件

     2.充足的资本

     3.大力的政策支持

     4.创业、创新的良性效应

      (1)南山:新型科研机构以及创客中心

      (2)福田:为创客带来天堂般的体验

      (3)宝安:创业、创新后起之秀,创客空间新投入

      (4)罗湖:优惠政策助力罗湖创客发展

      (5)盐田:发挥旅游创意行业在创客活动中的作用

      (6)龙岗、光明、大鹏、龙华、坪山:建工业园支持创客空间

    (二)深圳创客发展的软环境支撑

     1.制度和政策体系

      (1)体制改革

      (2)人才政策

      (3)载体政策

     2.科技服务体系

      (1)知识产权服务

      (2)检验检测服务

      (3)商务服务

     3.科技金融体系

      (1)深圳科技金融发展速度快

      (2)深圳科技金融实力强

      (3)深港金融合作深化,国际化程度提高

      (4)科技金融体系逐渐形成

   二 我国创客创业的挑战

    (一)创客创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B.9 我国双创模式的新探索与展望

   一 我国创新模式的新探索

    (一)大企业对全球创新资源的积极布局

    (二)产、学、研的加速发展

    (三)新型科研机构的异军突起

   二 我国创业模式的新探索

    (一)裂变式创业模式

    (二)创客创业模式

    (三)众筹创业模式

   三 我国双创热点行业趋势

    (一)教育

    (二)医疗

    (三)新能源

    (四)新材料

   四 结论、建议与展望

 Ⅳ 国际篇

  B.10 国际双创指数分析

   一 国际双创指数体系

    (一)国际创新指数体系

     1.全球创新指数

     2.全球创新城市指数

    (二)国际创业指数体系

     1.全球创业观察指数

     2.全球创业生态指数

     3.全球创业指数

   二 国际双创城市(地区)排行榜

    (一)国际创新指数排名

     1.全球创新指数

     2.全球创新城市指数

    (二)国际创业指数排名

     1.全球创业观察指数

     2.全球创业生态指数

     3.全球创业指数

   三 国际双创指数结构分析

    (一)全球创新指数

    (二)全球创业观察指数

    (三)全球创业生态指数

    (四)全球创业指数

   四 具体双创指标的国际对比

    (一)我国双创资源投入持续增强

    (二)我国知识创造能力显著增强

    (三)我国各类双创载体丰富

  B.11 国际创新中心城市发展新趋势

   一 硅谷创新新趋势

    (一)美国硅谷发展经验

     1.硅谷科技发展

      (1)国际评价

      (2)创新要素

      (3)发明专利

      (4)企业总部

     2.硅谷研发创新国际化

      (1)实施技术移民政策,招揽全球人才

      (2)鼓励服务创新,构建创新生态体系

      (3)汇聚世界一流风投,激发创新活力

     3.硅谷区域创新一体化

   二 特拉维夫创新新趋势

    (一)特拉维夫科技发展简介

    (二)特拉维夫研发创新国际化

     1.军事威胁与地缘政治背景下的国际合作

     2.政府研发投入与国际金融系统支持

     3.传统的开放性视野与企业家精神与教育

     (4)犹太人的世界联系与回归

    (三)特拉维夫区域创新一体化

   三 巴登-符腾堡创新新趋势

    (一)巴登-符腾堡科技发展

    (二)巴登-符腾堡研发创新国际化

     1.基于企业的研发创新国际化

     2.基于设施共享的研发创新国际化

    (三)巴登-符腾堡区域创新一体化

   四 东京创新新趋势

    (一)东京科技发展

     1.国际评价

     2.发明专利

     3.企业总部

    (二)东京研发创新国际化

     1.以国际化思路主导城市发展

     2.以专项基金保障国际交流合作

    (三)东京区域创新一体化

     1.打造京滨工业区

     2.打造筑波科学城

   五 奥斯汀创新新趋势

    (一)奥斯汀科技发展

     1.奥斯汀简介

     2.奥斯汀科技行业

    (二)奥斯汀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趋势

     1.打造产业集群,形成竞争优势

     2.重视文化发展,吸引年轻人群

     3.整合科教资源,鼓励创业、创新

     4.制定优惠政策,服务创新企业

     5.完善金融体系,吸引风险投资

     6.扶持中小企业,加强产学合作

  B.12 后记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皮书数据库

 Abstract

 摘要

 中国双创发展报告编委会

随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地区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央工作会议表明中国经济发展必须重视城市的基础性作用,明确城市是创新创业战略的核心载体。基于国内外双创的研究发展形势,《中国双创发展报告(2017~2018)》通过定量分析较为全面地评估了我国大部分主要城市的创新环境与创新能力,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为体现地区创业、创新的特点和趋势,本蓝皮书借鉴了国内外关于指数构建和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从城市的环境支持、资源能力和绩效价值3个维度构建了双创指数评价模型,对各样本城市的创业、创新能力进行了测度。总体来看,我国双创发展特点鲜明:各城市创业、创新势头良好,深圳综合能力位居榜首;全国双创发展层次明显,呈现金字塔形。目前我国双创核心城市和枢纽城市较少,双创节点城市和潜力城市相对较多,说明双创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多数城市的双创发展仍具有较大提升空间。除了对各个城市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外,本蓝皮书从多个层次揭示了我国双创发展的特征,从“大”发展层面的区域发展分析,到“小”区域视角下的深圳国家创新示范区建设的专题研究,探索了我国创客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双创活动新模式。总体而言,区域双创呈现出东部强于中部、中部强于西部、西部强于东北的特征;肩负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使命的深圳正由新兴赶超阶段迈向高端引领阶段;创客的创业、创新问题逐渐出现;双创模式的新探索离不开全球创新资源的布局与“产学研”的加速发展。在全球信息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进一步扩大双创研究区域,延伸研究国际双创发展十分重要。本蓝皮书在国际篇中探索了国际创业、创新指数体系、国际双创城市(地区)排行、国际双创指数结构对比,以及国际创新城市发展新趋势几个大问题,为双创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借鉴。在资源分布不均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的地缘优势和不足。研究发现,影响双创环境的因素,既包括工业发展规模、创新孵化器数量、外贸规模等硬指标,也包括政府效率、商业信用环境等软指标。为推动各地双创加速发展,需突出城市地缘优势,着力发展优势产业;探索创业、创新新模式,重点关注新兴领域。

简 介:本书借鉴了国内外关于指数构建和评价的理论与方法,采用反映中国城市创新创业发展支撑、能力、价值三位一体的量化系统,构建能够科学反映城市双创发展现状的指标体系;从多个层级揭示了我国双创发展的特征,既包括区域层面的整体对比分析,也包括深圳国家创新示范区建设、高科技公司最集中的深圳南山区的聚焦研究;探索了国际创新创业指数体系、...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