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46

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图书

Research on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SSAPID:101-9670-9777-03
ISBN:978-7-5201-2462-1
DOI:
ISSN:

[内容简介]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是主体功能区大战略格局下国家层面重点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是规划建设的重要国家级城市群。本书系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已完成的长江中游城市群问题相关研究成果汇编。研究议题主要涉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服务业集聚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评议、武汉市城市圈发展等。

相关信息

丛书名: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系列成果
编 辑:陈凤玲;楚洋洋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4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Ⅰ 研究报告

  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研究报告*

   一 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进展

    (一)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政策实践

     1.绿色发展政策实践时空分布

     2.绿色发展政策工具比较分析

    (二)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绩效评估

     1.绿色发展绩效评估方法

     2.绿色发展绩效评估结果

   二 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化工比重偏高,工业绿色发展压力大

    (二)农村面源污染形势严峻,农业绿色发展任务重

    (三)绿色科技创新体系亟待完善,绿色发展的科技推动力不足

    (四)绿色发展内生机制尚不健全,绿色发展体制机制滞后

   三 国内外城市群绿色发展实践与启示

    (一)国外城市群绿色发展实践

     1.北美五大湖城市群

     2.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3.英国中南部城市群

    (二)国内城市群绿色发展实践

     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2.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3.京津冀城市群

    (三)国外城市群绿色发展启示

     1.优化城市群产业结构,加大绿色技术经济比重

     2.提高城市群能源效率,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3.加强城市群科技力量,推进绿色科技协作机制

     4.创新城市群合作模式,增强区域功能协调互补

     5.强化城市群绿色规划,加大城市群环保宣传

   四 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推进绿色城市建设

     1.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二)促进开发区绿色转型发展

     1.推进开发区绿色转型升级

     2.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三)创新驱动产业绿色发展

     1.健全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2.强力推进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绿色农业发展

    (四)加强跨区域环境污染联防共治

     1.深化水、大气、土壤污染联防联治

     2.全面加强流域环境风险防范治理

    (五)积极践行绿色新政

     1.全面推广落实绿色发展考评制度

     2.健全领导干部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

 Ⅱ 期刊论文

  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绩效评估与提升路径*

   一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历程

    (一)孕育萌芽阶段(2006—2012年):中部崛起战略确立,长江中游城市群雏形初现

    (二)深入探索阶段(2012—2014年):中央和地方上下联动,积极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

    (三)全面发展阶段(2015年至今):确立国家战略,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支撑功能日益凸显

   二 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绩效评估

    (一)评估方法

     1.绿色发展研究述评

     2.绿色发展评价体系建构

     3.绿色发展指标数据来源

     4.绿色发展指标权重确定

    (二)评估结果

     1.绿色发展水平评估

     2.资源利用水平评估

     3.环境治理水平评估

     4.增长质量水平评估

     5.绿色生活水平评估

   三 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的困境

    (一)重化工比重偏高,工业绿色发展压力大

    (二)农村面源污染形势严峻,农业绿色发展任务重

    (三)绿色科技创新体系亟待完善,绿色发展的科技推动力不足

    (四)绿色发展内生机制尚不健全,绿色发展体制机制滞后

   四 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绩效提升路径

    (一)大力推进绿色城市建设

    (二)促进开发区绿色转型发展

    (三)创新驱动产业绿色化发展

    (四)加强跨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

    (五)积极践行绿色生态政治

  关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文本内容的若干评议*

   一 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范围的表述

   二 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定位的表述

   三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目标的表述

   四 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发展内容的表述

   五 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共建内容的表述

   六 长江中游城市群公共服务共享内容的表述

  长江中游城市群服务业集聚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一 引言

   二 长江中游城市群服务业集聚水平测度

    (一)测度方法

     1.区位熵

     2.空间基尼系数

     3.地理集中度指数(EG指数)

    (二)数据来源

    (三)测度结果

     1.基于区域视角的区位熵测度结果

     2.基于行业视角的空间基尼系数测度结果

     3.基于综合视角的地理集中度指数(EG指数)测度结果

   三 长江中游城市群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一)理论假设

    (二)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1.模型设定

     2.变量选择

     3.数据来源

    (三)实证结果

   四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理研究*

   一 引言

    (一)问题提出

    (二)文献回顾

    (三)研究思路

   二 依托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探讨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特征与分类标准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科学内涵

    (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

    (四)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

   三 武汉城市圈三次产业结构特征、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

    (一)武汉城市圈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总体特征

    (二)武汉城市圈服务业发展水平分析

   四 以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为突破口促进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和对策

    (一)推进路径

    (二)推进对策

  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战略思路与对策研究*

   一 发展武汉城市圈应树立四种新发展观

    (一)树立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观

    (二)树立区域产业集群化的发展观

    (三)树立区域整合营销的发展观

    (四)树立区域后发优势的发展观

   二 发展武汉城市圈应构建三种协调发展机制

    (一)构建权威性区域协调机制

    (二)构建区域资源共享机制

    (三)构建区域利益共享机制

   三 发展武汉城市圈应确立四大战略重点

    (一)强化武汉中心城市的功能建设

    (二)加强交通网、信息网、能源网、流通网建设

    (三)培育区域一体化的要素市场

    (四)壮大一批区域特色产业群

   四 发展武汉城市圈应采取八大促进对策

    (一)编制武汉城市圈发展规划

    (二)推行联合招商引资制度

    (三)推行旅游协作开发与联合促销制度

    (四)创建区域共同发展基金制度

    (五)创建区域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制度

    (六)推行产权分税制度

    (七)清理整顿税费政策,推动城市圈税费一体化

    (八)推行区域市民待遇制度

  中国城市群城市化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一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SBM方向性距离函数

     2.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模型

    (三)数据来源

   二 中国城市群城市化效率的时空格局分析

    (一)中国城市群城市化效率的空间格局

     1.中国城市群城市化效率的空间分异

     2.中国城市群城市化效率损失及其分解

    (二)中国城市群城市化效率的动态演化

     1.中国城市群城市化效率的变化趋势

     2.中国城市群城市化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

   三 中国城市群城市化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四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的时空格局与驱动机制研究*

   一 引言

   二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测度

    (一)指标体系设计

    (二)测度方法选择

    (三)数据来源说明

    (四)测度结果与分析

   三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的驱动机制分析

    (一)变量选取

    (二)计量模型

    (三)估计结果与分析

   四 结论与建议

 Ⅲ 其他

  西方城市区域集合体理论及其启示*

   一 戈特曼的大都市带理论

    (一)大都市带理论的演进

    (二)大都市带理论的基本内容

     1.大都市带名称的渊源及空间含义

     2.大都市带的地域分布

     3.大都市带的形成机理

     4.大都市带的空间特征与功能特征

   二 麦吉的城乡一体化区域理论

    (一)城乡一体化区域理论的演进

    (二)城乡一体化区域理论的基本内容

     1.城乡一体化区域名称的渊源及空间含义

     2.城乡一体化区域的地域分布

     3.城乡一体化区域的形成机理

     4.城乡一体化区域的基本特征

   三 佩尔斯的城市主导区域理论

    (一)城市主导区域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城市主导区域理论的基本内容

     1.城市主导区域名称的渊源及空间含义

     2.城市主导区域的形成机理

     3.城市主导区域的基本特征

   四 三种理论对中国城市区域集合体建设的启示

    (一)城市区域集合体的空间结构可以选择不同的形态

    (二)城市区域集合体的演化可以有不同的形成机制

    (三)城市区域集合体的建设必须冲破行政区划管理体制的禁锢

  城市圈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协调机制探讨*

   一 城市圈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区域分工与协作理论

     1.区域分工与协作理论的渊源及其基本内容

     2.区域分工与协作理论对城市圈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启示

    (二)自组织理论

     1.自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

     2.自组织理论中的协同论对城市圈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启示

    (三)空间一体化理论

     1.空间一体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2.空间一体化理论对城市圈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启示

    (四)共生理论

     1.共生理论的基本内容

     2.共生理论对城市圈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启示

    (五)城市管治理论

     1.城市管治理论的基本内容

     2.城市管治理论对城市圏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启示

   二 城市圈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机制建设的重点

    (一)城市圈区域行政协调机制

    (二)城市圈区域利益共享机制

    (三)城市圈区域产业转移机制

    (四)城市圈区域制度一体化机制

    (五)城市圈区域市场一体化机制

  关于中国城市群发展问题的探讨*

   一 中国城市群发展的现状

   二 中国城市群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顺

    (二)地区水平发展不平衡

    (三)内部结构功能不完善

    (四)整体发展规划滞后

   三 中国城市群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城市群的数量规模快速扩张

    (二)城市群的空间等级结构特征日益突出

    (三)城市群的区域分化特征日趋显著

 后记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是主体功能区大战略格局下国家层面重点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是规划建设的重要国家级城市群。本书系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已完成的长江中游城市群问题相关研究成果汇编。研究议题主要涉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服务业集聚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评议、武汉市城市圈发展等。本书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学术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实践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姚士谋,等.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

[2]OECD. Green Growth at the OECD:Selected Areas of Ongoing Work[R/OL]. http://www.oecd.org/greengrowth/49313167.2017-02-19.

[3]王玲玲,张艳国.“绿色发展”内涵探微[J].社会主义研究,2012(5).

[4]胡鞍钢,周绍杰.绿色发展:功能界定、机制分析与发展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1).

[5]Krichevskiy S.. Evolution of Technologies,“Green” Development and Grounds of the General Theory of Technologies[J]. Philosophy and Cosmology-Filosofiya I Kosmologiya,2015,14(1).

[6]王海芹,高世楫.我国绿色发展萌芽、起步与政策演进:若干阶段性特征观察[J].改革,2016(3).

[7]郭永杰,米文宝,赵莹.宁夏县域绿色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5(3).

[8]Shao S.,Luan R.,Yang Z.,et al.. Does Directed Technological Change Get Greener:Empirical Evidence From Shanghai’s Industrial Green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J]. Ecological Indicators,2016,69(1).

[9]张欢,罗畅,成金华,等.湖北省绿色发展水平测度及其空间关系[J].经济地理,2016(9).

[10]苏利阳,郑红霞,王毅.中国省际工业绿色发展评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8).

[11]孙根紧,钟秋波,郭凌.我国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7(1).

[12]王兵,唐文狮,吴延瑞,等.城镇化提高中国绿色发展效率了吗?[J].经济评论,2014(4).

[13]岳书敬,杨阳,许耀.市场化转型与城市集聚的综合绩效——基于绿色发展效率的视角[J].财经科学,2015(12).

[14]吴旭晓.区域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动态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以重化工业区域青海、河南和福建为例[J].生态经济(中文版),2016(2).

[15]Mathews J.A.,Green Growth Strategies—Korean Initiatives[J]. Futures,2012,44(8).

[16]Li X..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a New Green Deal[J]. China Finance and Economic Review,2014,2(1).

[17]李雪娇,何爱平.绿色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路径拿捏[J].改革,2016(6).

[18]张乾元,苏俐晖.绿色发展的价值选择及其实现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

[19]邬晓霞,张双悦.“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及未来走势[J].经济问题,2017(2).

[20]向书坚,郑瑞坤.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指数研究[J].统计研究,2013(3).

[21]曾贤刚,毕瑞亨.绿色经济发展总体评价与区域差异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14(12).

[22]于成学,葛仁东.资源开发利用对地区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6).

[23]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2016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区域比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4]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环境保护部,中央组织部.绿色发展指标体系[EB/OL].http://www.sdpc.gov.cn/gzdt/201612/W020161222673280139646.pdf,2017-02-20.

[25]李琳,谈肸,徐洁.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场一体化水平评估与比较[J].城市问题,2016(10).

[26]李梦琦,胡树华,王利军.基于DEA模型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效率研究[J].软科学,2016(4).

[27]周晓艳,华敏,秦雅雯,等.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10).

[28]郭进,徐盈之,王美昌.金融外部性、技术外部性与中国城市群建设[J].经济学动态,2016(6).

[29]张建清,严妮飒.长江中游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测度与特征分析[J].生态经济,2017(1).

[1]Krichevskiy S.. Evolution of Technologies,“Green” Development and Grounds of The General Theory of Technologies[J]. Philosophy and Cosmology-Filosofiya I Kosmologiya,2015(1).

[2]王海芹,高世楫.我国绿色发展萌芽、起步与政策演进:若干阶段性特征观察[J].改革,2016(3).

[3]Shao S.,Luan R.,Yang Z.,et al.. Does Directed Technological Change Get Greener:Empirical Evidence from Shanghai’s Industrial Green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J]. Ecological Indicators,2016,69(1).

[4]孙根紧,钟秋波,郭凌.我国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7(1).

[5]岳书敬,杨阳,许耀.市场化转型与城市集聚的综合绩效——基于绿色发展效率的视角[J].财经科学,2015(12).

[6]吴旭晓.区域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动态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以重化工业区域青海、河南和福建为例[J].生态经济,2016(2).

[7]Mathews J.A.. Green Growth Strategies:Korean Initiatives[J]. Futures,2012,44(8).

[8]李雪娇,何爱平.绿色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路径拿捏[J].改革,2016(6).

[9]向书坚,郑瑞坤.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指数研究[J].统计研究,2013(3).

[10]曾贤刚,毕瑞亨.绿色经济发展总体评价与区域差异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14(12).

[11]于成学,葛仁东.资源开发利用对地区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6).

[12]张欢,罗畅,成金华,等.湖北省绿色发展水平测度及其空间关系[J].经济地理,2016(9).

[13]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2016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区域比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1]伍新木,董宏伟.以武汉为中心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J].学习与实践,2002(6).

[2]肖金成,汪阳红.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构造和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08(6).

[3]秦尊文.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构建[J].江汉论坛,2010(12).

[4]秦尊文.首位城市与捷夫法则的验证——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整合[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5]魏后凯,成艾华.携手共同打造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J].江汉论坛,2012(4).

[6]方创琳.科学界定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国国情国力,2013(10).

[1]张旺,申玉铭.京津冀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12(6).

[2]刘斯敖.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8(11).

[3]任英华,邱碧槐.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分析——以湖南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0(3).

[4]任英华,邱碧槐,王耀中.服务业集聚现象测度模型及其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1(6).

[5]金荣学,卢忠宝.我国服务业集聚的测度——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J].财政研究,2010(10).

[6]胡霞.产业特性与中国城市服务业集聚程度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9(2).

[7]金煜,陈钊,陆铭.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6(4).

[1]陈汉林,韩梅.基于集聚视角的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3).

[2]王志银,寿志敏.基于产业转移视角下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J].时代经贸,2011(24).

[3]郑晓燕,杨慧彬,王亚玲.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低碳化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5).

[4]王建华.“绿色信贷”与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12).

[5]喻春娇,肖德,胡小洁.武汉城市圈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提升作用的实证[J].经济地理,2012(5).

[6]白孝忠.生产性服务业对两型社会建设的拉动作用——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江苏商论,2010(5).

[7]赫伯特·G.格鲁伯,迈克尔·A.沃克.服务业的增长:原因与影响[M].陈彪如,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8]刘志彪.论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基本规律[J].中国经济问题,2006(1).

[9]党耀国,等.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0]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10).

[11]高觉民,李晓慧.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11(6).

[1]许学强,等.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姚士谋,等.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3]殷增涛,等.区域合作与城市群发展[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3.

[4]上海证大研究所.长江边的中国——大上海国际都市圈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5]吴传清,李浩.关于中国城市群发展问题的探讨[J].经济前沿,2003(Z1).

[1]吴敬琏.城市化的效率问题和政策选择[J].中国经济报告,2013(2).

[2]方创琳,关兴良.中国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综合测度与空间分异[J].地理学报,2011(8).

[3]杨青山,张郁,李雅军.基于DEA的东北地区城市群环境效率评价[J].经济地理,2012(9).

[4]付丽娜,陈晓红,冷智花.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城市群生态效率研究——以长株潭“3+5”城市群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4).

[5]靳相木.土地集体制度与中国城镇化效率[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6]戴永安.中国城市化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12).

[7]刘晓峰,陈通,柳锦铭,等.城市化相对效率评价指标选择及评价方法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7(3).

[8]张晓瑞,王振波.基于PP-DEA模型的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的综合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

[9]张明斗,周亮,杨霞.城市化效率的时空测度与省际差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2(10).

[10]孙东琪,张京祥,张明斗,等.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关系[J].地理科学进展,2013(7).

[11]肖文,王平.我国城市经济增长效率与城市化效率比较分析[J].城市问题,2011(2).

[12]王兵,吴延瑞,颜鹏飞.中国区域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010(5).

[13]Cervero R.. Efficient Urbanisation: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the Shape of the Metropolis[J]. Urban Studies,2001,38(10).

[14]Quaas M.F.,Smulders S.. Brown Growth,Green Growth,and the Efficiency of Urbanization[R]. CESifo Working Paper: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2.

[15]Tone K.. A Slacks-based Measure of Efficiency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1,130(3).

[16]Tone K.. Dealing with Undesirable Outputs in DEA:A Slacks-based Measure(SBM) Approach[R]. GRIPS Research Report Series Ⅰ,2003.

[17]Fukuyama H,Weber W.L.. A Directional Slacks-based Measure of Technical Inefficiency[J]. 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2009,43(4).

[18]Cooper W.W.,Seiford L.M.,Tone K..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A Comprehensive Text with Models,Applications,References and DEA-Solver Software[M]. Springer,2007.

[19]Zheng J.,Liu X.,Bigsten A..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Determinants of Technical Efficiency:An Application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o Chinese Enterprises(1986-1990)[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98,26(3).

[1]边雪,陈昊宇,曹广忠.基于人口、产业和用地结构关系的城镇化模式类型及演进特征——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3(12).

[2]曹广忠,边雪,刘涛.基于人口、产业和用地结构的城镇化水平评估与解释——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1(12).

[3]陈明星,陆大道,张华.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J].地理学报,2009(4).

[4]陈文峰.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河南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J].经济地理,2012(9).

[5]高永祥.生产性服务业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区域联动下长三角的经验[J].南京社会科学,2013(11).

[6]吕飞艳,余斌,刘大均.2000—2010年江西省城市化发展及其空间演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10).

[7]欧向军,甄峰,秦永东.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理想动力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8(5).

[8]孙东琪,张京祥,张明斗,等.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关系[J].地理科学进展,2013(7).

[9]孙平军,丁四保.人口—经济—空间视角的东北城市化空间分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1(7).

[10]王洋,方创琳,王振波.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及类型区划分[J].地理研究,2012(7).

[11]肖金成,黄征学.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战略思路研究[J].江淮论坛,2015(1).

[12]徐素,于涛,巫强.区域视角下中国县级市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11(1).

[13]臧锐,张鹏,杨青山.吉林省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时空演变[J].地理科学,2013(10).

[14]赵永平,徐盈之.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测度与驱动机制研究——基于我国省际2000—2011年的经验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15]赵玉碧,汤茂林.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变动及其影响因素[J].人文地理,2013(3).

[16]曾志伟,汤放华,易纯,等.新型城镇化新型度评价研究——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3).

[17]He C.,Wei Y.D.,Xie X.. Globalization,Institutional Change,and Industrial Location:Economic Transition and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in China[J]. Regional Studies,2008,42(7).

[18]He C.,Zhu Y.. Real Estate FDI in Chinese Cities:Local Market Conditions and Regional Institutions[J].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2010,51(3).

[19]Hu R.. Drivers of China’s Urbanisation and Property Development[J].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Regional Studies,2013,19(2).

[20]Zheng S.,Kahn M.E.,Liu H.. Towards a System of Open Cities in China:Home Prices,FDI Flows and air Quality in 35 Major Cities[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10,40(1).

[1]周一星.Desakota一词的由来和涵义[J].城市问题,1993(5).

[2]马昂主.区域经济发展和城乡联系:亚洲发展中地区空间经济转变的新理论框架[J].经济地理,1994(1).

[3]史育龙,周一星.戈特曼关于大都市带的学术思想评介[J].经济地理,1996(3).

[4]史育龙.Desakota模式及其对我国城乡经济组织方式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1998(5).

[5]张京祥.西方城镇群体空间研究之评述[J].国外城市规划,1999(1).

[6]吴传清.概览世界城市群[J].中国城市化,2003(2).

[7]吴传清,李浩.关于中国城市群发展问题的探讨[J].经济前沿,2003(Z1).

[8]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9]饶会林.城市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10]王延辉.城市经济制导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1]Gottmann J.. Megalopolis: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J]. Economic Geography.1957,33(3).

[12]Gottmann J.. Megalopolis:The Urbanized Northeastern Seaboard of the United States[M]. New York:K.I.P.,1961.

[13]Gottmann J.,Robert A.H.. Metropolis on the Move:Geographers Look at Urban Sprawl[M]. Chicester:John Wiley & Sons Inc.,1967.

[14]Gottmann J.. Megalopolis Revisited:Twenty-five Years Later[R]. Maryland:University of Maryland,Institute for Urban Studies,1987.

[15]Gottmann J.,Harpr R.A.. Since Megalopolis:The Urban Writings of Jean Gottman[M]. Baltimore: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0.

[16]McGee T.G.. Urbanisai or Kotadesasi?Evolving Patterns of Urbanization in Asia[C]. Paper Presented to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a Urbanization,Akron:The University of Akron,1985.

[17]McGee T.G.. Urbanisasi or Kotadesasi?The Emergence of New Regions of Economic Interaction in Asia[R]. Hondulrn:EWCEAPI,1987.

[18]McGee T.G.. New Regions of Emerging Rural-urban Mix in Asia:Implications for National and Regional Policy[C].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minar on Emerging Urban-Regiaial Linkages Challenge for Industrialization Employment and Regiaial Development,Bangkok,1989.

[19]McGee T.G.. The Emergence of Megaurban Regions in Asia:A Research Proposal[R]. Institute of Asian Research,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ombia(Unpublished Manuscript),1989.

[20]McGee T.G.. The Emergence of Desakota Region in Asia:Expanding a Hypothesis.//Ginsberg N.,Koppel B.,McGee T.G.. The Extended Metropolis:Settlements Transition in Asia[M].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ll,1991.

[21]Peirce N.R.,Johnson C.W.,Hall J.S.. Citistates How Urban America Can Prosper in a Competitive World[M]. Washington D.C.:Seven Locks Press,1993.

[1]Pierre J.. Models of Urban Governance:The Institutional Dimention of Urban Politics[J]. Urban Affairs Review,1999,34(3).

[2]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3]吴形.自组织方法论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刘荣增.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机制与整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5]张京祥.试论中国城镇群体发展地区区域/城市管治[J].城市问题,1999(5).

[6]石忆邵,章仁彪.从多中心城市到都市经济圈——长江三角洲地区协调发展的空间组织糢式[J].城市规划汇刊,2001(4).

[7]邹兵,施源.建立和完善我国城镇密集地区协调发展的调控机制——构建珠三角区域协调机制的设想和建议[J].城市规划汇刊,2004(3).

[8]吴传清,李浩.西方城市区域集合体理论及启示[J].经济评论,2005(1).

[1]顾朝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杨立勋.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战略[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顾朝林.中国城市地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李京文.走向21世纪的中国区域经济[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5]王茂林.新中国城市经济50年[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6]姚士谋,等.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7]吴传清.中外城市群发展的特点、规律及趋势[R].武汉市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