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15

长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报告(2016)图书

Annual Report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2016)

SSAPID:101-9669-6630-60
ISBN:978-7-5097-9731-0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长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为主题,以总报告、区域报告、专题报告等形式,多层次、多视角地分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态势、协同发展模式、协同发展路径、协同发展政策,对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关信息

丛书名:长江中游城市群蓝皮书
作 者: 杨刚强 张建清
编 辑:高振华;张丽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长江中游城市群蓝皮书编委会

 Abstract

 Contents

 主要编撰者简介

 前言

 法律声明

 皮书数据库

 Ⅰ 总报告

  B.1 长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实践与战略*

   一 长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态势

    (一)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度不断提高

    (二)城镇化助推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有待增强

    (三)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区域差异明显

    (四)城市群内部分工集群效应有待提高

    (五)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带动作用有待增强

   二 长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思路

    (一)长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模式*

     1.推进开发区的产城融合

     2.推进农产品优势主产区的产城融合

     3.推进特色旅游资源区的产城融合

     4.推进城区老工业区和棚户区的产城融合

     5.推进承接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区的产城融合

     6.推进培育创新性区域的产城融合

    (二)长江中游城市群促进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的路径

     1.注重城市规模与产业体系的匹配

     2.注重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空间的融合

     3.注重各类要素在产城间的循环流动

     4.注重城市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

     5.注重产城间社会关系的深度融合

   三 长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政策建议

    (一)坚持创新发展,促进城镇化质量提升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1.加快新型城市建设

     2.推进产业创新发展

    (二)坚持协调发展,促进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

     1.促进产业集聚和合理布局

     2.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3.促进小城镇和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三)坚持绿色发展,促进城市和产业可持续发展

     1.加快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2.打造城市低碳生活方式和宜居环境

     3.积极发展环保绿色产业

    (四)坚持开放发展,促进城市与产业开放、包容发展

    (五)坚持共享发展,促进城市产、城、人融合发展

 Ⅱ 区域报告

  B.2 武汉城市圈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一 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历史进程与现状特征

    (一)武汉城市圈概况

    (二)武汉城市圈的发展进程

    (三)空间格局及基本特征

     1.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地域分异明显

     2.资源特色突出,发展空间较为广阔

     3.交通区位优越,科教资源丰富

     4.城镇布局与经济格局的圈层特征突出,轴线拓展趋势明显

    (四)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总体概况

     2.产业发展阶段

     3.产业空间分布

   二 武汉城市圈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演化机制分析

   三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AHP-PP模型

    (二)基于信息熵的产城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有序度模型

    (三)产城复合系统协同演化状态动力模型

    (四)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模型参数估计

    (五)数据来源与研究对象

   四 武汉城市圈产城协同发展复合系统综合评价

    (一)指标体系构建

    (二)武汉城市圈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发展水平子系统综合评价

   五 武汉城市圈产城协同发展复合系统协同演化分析

    (一)武汉城市圈产城协同发展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有序度分析

    (二)武汉城市圈产城协同发展复合系统协同演化类型分析

   六 提升武汉城市圈产城协同发展复合系统发展水平的思路与对策

    (一)加强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

    (二)打通产业关联,实现产城融合

    (三)培育新兴产业,引领城市发展

    (四)坚持生态低碳,推进绿色发展

    (五)优化空间布局,促进空间协同

  B.3 环鄱阳湖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一 引言

   二 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发展现状

    (一)生态环境优势明显,自然资源较为丰富

    (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发达

    (三)劳动力资源丰富,人才智力资源密集

    (四)地区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竞争优势逐渐显现

    (五)产业集聚趋势明显,区域一体化发展态势良好

    (六)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体系逐步完善

   三 环鄱阳湖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环鄱阳湖城市群城镇化与产业水平的测算

    (二)基于PVAR模型研究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水平互动关系

   四 环鄱阳湖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化发展不够阻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空间布局不合理

     2.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基础设施仍待改善

     3.城市群内部各地区城镇化发展程度差异较大

    (二)城镇化发展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

     1.产业集聚度水平较低,新型产业集群尚未形成规模

     2.产业布局不合理,同质性严重

     3.缺乏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区域中心城市

   五 推进环鄱阳湖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突出发展“核心”城市

    (二)加快发展区域中心城市

    (三)积极发展县域经济

    (四)打造有特色的小城镇

   六 推进环鄱阳湖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树立生态城镇化的理念,构建生态特色城市群

    (二)打造优良的政务环境,发挥政府的合理调控作用

    (三)全方面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构建内陆双向开放新高地

    (四)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镇化质量水平

    (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保障

    (六)实施区域创新战略,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产业互动发展

  B.4 环长株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一 环长株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发展概况

    (一)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总体概况

    (二)各区域城镇化与产业发展概况

    (三)国家级产业园区概况

   二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一)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二)新型城镇化和产业协同发展的综合评价

     1.指标赋权方法的选择

      (1)熵值法

      (2)变异系数法

      (3)组合权重评分法

     2.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权重的确定

      (1)新型城镇化权重的确定

      (2)产业结构权重的确定

    (三)环长株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同性分析

     1.协同发展水平

     2.协同度

     3.协同发展度

    (四)环长株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协同发展综合评价与分析

   三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的问题分析

    (一)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且发展不均衡,带动产业发展的能力较弱

    (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阻碍城镇化健康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不够协调同步

   四 环长株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思路

    (一)坚持新型城镇化引导的产城融合发展

    (二)坚持“一核多心”的城市群发展格局

    (三)坚持构建与城镇职能相匹配的产业体系

   五 环长株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

    (二)促进城市群战略性新兴产业联动发展

    (三)培育高端城市功能与服务业3.0模式

    (四)联动发展城市群商贸流通产业

 Ⅲ 专题报告

  B.5 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视角下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产城融合研究*

   一 长江中游城市群产城融合的现状

   二 研究方法

    (一)产城融合与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内在关系

    (二)计量模型的选取

   三 数据来源

    (一)产业数据来源

     1.估计口径和年份的确定

     2.行业门类的选择

     3.投入和产出变量的选取

     4.工业增加值的估算

     5.资本存量的估算

     6.劳动投入

     7.缺失数据的剔除

    (二)城市数据来源

   四 长江中游城市群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计算与分解

    (一)长江中游城市群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计算

    (二)长江中游城市群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分解

   五 长江中游城市群产城融合的实证分析

    (一)实证方法的选取

    (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实证结果分析

    (三)长江中游城市群与其他城市群实证结果的对比分析

    (四)长江经济带和全国的实证结果分析

   六 长江中游城市群产城融合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B.6 长江中游城市群产城融合的测度、评价与分类推进路径研究*

   一 产城融合概述

    (一)我国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较

    (二)我国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的比较

    (三)长江中游城市群产城融合情况概述

    (四)研究意义

   二 长江中游城市群产城融合水平评价分析

    (一)研究范围及指标体系建立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三)权重确定与得分计算

    (四)结果评价

     1.因子权重评价

     2.产城融合程度

     3.产城融合分城市具体发展水平评价

   三 产城融合发展建议

    (一)大型城市产城融合发展建议

    (二)中型城市产城融合发展建议

    (三)小城市产城融合发展建议

  B.7 后记

 摘要

长江中游城市群涵盖了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试验区和重要的生态经济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全面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对于优化长江中游城镇和产业布局,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分工协作、城市互动合作,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书以“长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为主题,以总报告、区域报告、专题报告等形式,多层次、多视角地分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态势、协同发展模式、协同发展路径、协同发展政策,对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本研究认为,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应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立足于城市功能和产业发展空间,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促进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抓手,增强产业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从具体政策而言,一是坚持创新发展,促进城镇化质量提升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长江中游城市群应充分发挥创新优势,以创新技术产业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新兴技术的产业化成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城镇化质量。二是坚持协调发展,促进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积极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合理布局,促进小城镇和县域经济健康发展。三是坚持绿色发展,促进城市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以“两型”社会建设为抓手,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建设,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打造低碳生活方式和宜居环境。四是坚持开放发展,促进城市与产业开放、包容发展。加快以武汉、长沙、南昌等内陆中心城市和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依托,建设内陆开放战略支撑带。积极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形成各有侧重的对外开放基地,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不断深化国内外区域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水平上实现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五是坚持共享发展,促进城市产、城、人融合发展。加强公共服务交流合作,建立健全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共建共享、流转顺畅、协作管理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机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产业发展、人口集聚与城市建设协同布局,实现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人口与产业协同集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人民出版社,2016。

[2]《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人民出版社,2016。

[3]《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2015。

[4]徐绍史:《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5)》,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

[5]范恒山、陶良虎:《中国城市化进程》,人民出版社,2009。

[6]易善策:《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7]霍利斯·钱纳里、摩尔塞斯·赛尔昆:《发展的格局(1950~1970)》,李小青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8]傅志寰、朱高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9]侯汉坡、李海波、吴倩茜:《产城人融合——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核心难题的系统思考》,中国城市出版社,2014。

[10]徐维祥:《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及运作模式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11]孟建军:《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政策实践——日本的教训》,商务印书馆,2014。

[12]耿明斋、李燕燕:《新型城镇化与产业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3]彭智敏、周睿全、白洁:《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合作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

[14]杨刚强、孟霞:《长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的重点》,《经济日报》(理论版)2015年7月30日。

[15]叶振宇:《我国产城融合分类发展的探讨》,《城市》2016年第2期。

[16]刘畅、李新阳、杭小强:《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第7期。

[17]吕惠萍、匡耀求:《基于产业发展的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佛山市顺德区为例》,《经济地理》2015年第1期。

[18]张开华、方娜:《湖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城融合协调度评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19]潘锦云、姜凌、丁羊林:《城镇化制约了工业化升级发展吗——基于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的视角》,《经济学家》2014年第9期。

[20]赵小平:《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综述》,《经济研究参考》2014年第12期。

[21]龙奋杰、王雪芹、王爵等:《产业发展与城镇化互动关系分析》,《城市问题》2015年第7期。

[22]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城市规划学报》2013年第2期。

[23]李文彬、陈浩:《产城融合内涵解析与规划建议》,《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第7期。

[24]殷洁、罗小龙:《资本、权力与空间的生产的解析》,《人文地理》2012年第2期。

[25]孔翔、杨帆:《“产城融合”发展与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基于对江苏昆山的实地调研》,《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第5期。

[26]孙久文、闫昊生:《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中国国情国力》2015年第6期。

[27]张占斌:《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建设》,《中国环境报》2014年1月16日。

[28]杨刚强、江洪:《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路创新》,《宏观经济管理》2015年第1期。

[29]杨刚强、江洪:《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与对策》,《宏观经济管理》2011年第5期。

[30]杨刚强、孟霞、石欣、高威:《基本公共服务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研究》,《宏观经济管理》2013年第9期。

[31]张勇、蒲勇健、陈立泰:《城镇化与服务业集聚——基于系统耦合互动的观点》,《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第6期。

[32]吕健:《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空间效应与地区收敛分析:1978~2009年》,《经济管理》2011年第9期。

[33]杜德斌:《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思考》,《上海城市规划》2015年第2期。

[34]郭小燕:《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研究》,《中州学刊》2015年第3期。

[35]曾振、周剑峰、肖时禹:《产城融合背景下传统工业园区的转型与重构》,《规划师》2013年第12期。

[36]王国平:《新型城镇化应与产业发展相契合》,《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37]秦尊文:《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报告(2013~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38]秦尊文、张静:《长江中游城市集群论坛综述》,《江汉论坛》2012年第4期。

[1]黄峻:《武鄂黄城镇连绵带建设初探》,城乡统筹与规划专题交流研讨会,2010。

[2]孔翔、杨帆:《“产城融合”发展与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基于对江苏昆山的实地调研》,《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第5期。

[3]付岱山、付静:《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的产城融合程度测评——以沈阳经济区为例》,《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

[4]叶振宇:《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互动关系的理论探讨》,《区域经济评论》2013年第4期。

[5]马远、陈军:《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动态关联效应研究——以新疆为例》,《管理现代化》2012年第5期。

[6]张爱武、刘玲:《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宏观经济管理》2013年第12期。

[7]汪大海、周昕皓、韩天慧、曾雪寒:《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业支撑问题思考》,《宏观经济管理》2013年第8期。

[8]魏人民:《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解决七个失衡问题》,《经济纵横》2013年第9期。

[9]马野驰、祝滨滨:《产城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经济纵横》2015年第5期。

[10]孟德友、陆玉麒、樊新生等:《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河南县域交通与经济协调性评价》,《地理研究》2013年第11期。

[11]孙才志、李红新:《基于AHP-PP模型的大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评价》,《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7年第5期。

[12]刘海猛、石培基、杨雪梅等:《人水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模拟与实证》,《自然资源学报》2014年第4期。

[13]范斐、孙才志:《辽宁省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第2期。

[14]范斐、孙才志、王雪妮:《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协同进化模型的构建及应用——以大连市为例》,《系统工程理论实践》2013年第2期。

[15]孙才志、张坤领:《中国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评价及协同演化研究》,《地理研究》2015年第10期。

[16]金菊良、杨晓华、丁晶:《标准遗传算法的改进方案——加速遗传算法》,《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4期。

[17]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2006年7月。

[18]湖北省人民政府:《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空间规划纲要》,2008。

[1]王立新:《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财经论丛》2014年第4期。

[2]姜爱林:《城镇化水平的五种测算方法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8期。

[3]王新越、宋飏、宋斐红等:《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的测度与空间分异研究》,《地理科学》2014年第9期。

[4]杜忠潮、杨云:《区域新型城镇化水平及其空间差异综合测度分析——以陕西省咸阳市为例》,《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1期。

[5]徐林、曹红华:《从测度到引导:新型城镇化的“星系”模型及其评价体系》,《公共管理学报》2014年第1期。

[6]赵永平、徐盈之:《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测度与驱动机制研究——基于我国省际2000~2011年的经验分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7]田静:《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四川建筑》2012年第4期。

[8]吕添贵、吴次芳、沈孝强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质量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5年第6期。

[9]顾丽琴、邱佳韵:《熵权灰色关联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研究》,《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10]邱佳韵:《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规划与城市定位研究》,《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1年第1期。

[11]周昌林、魏建良:《产业结构水平测度模型与实证分析——以上海、深圳、宁波为例》,《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12]嘉蓉梅:《产业结构水平测度模型及对地区的实证考察》,《云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13]蓝庆新、陈超凡:《新型城镇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了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研究》,《财经研究》2013年第12期。

[14]沈正平:《优化产业结构与提升城镇化质量的互动机制及实现途径》,《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第5期。

[15]Murata Y.,“Rural-urban Interdependence and Industrializatio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2,68(1):1-34.

[16]彭永樟、陶长琪:《我国城镇化建设与产业结构升级协同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PVAR模型》,《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3期。

[17]段显明、许敏:《基于PVAR模型的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实证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S2期。

[18]Love I.,Zicchino L.,“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Dynamic Investment Behavior:Evidence from Panel VAR”,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 Finance,2006,46(2):190-210.

[1]陈志平:《湖南省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第33期。

[2]王赞新:《长株潭城市群碳排放的现状、趋势与政策取向》,《湖湘论坛》2012年第1期。

[3]陈张书、杨璐:《湖南省发布“十二五”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规划》,《华商》2012年第4期。

[4]李拓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5]娄底市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hnloudi.gov.cn。

[6]柴攀峰、黄中伟:《基于协同发展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研究》,《经济地理》2014年第6期。

[7]李琳、龚胜:《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度动态评估与比较》,《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年第23期。

[8]李君艳:《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发展策略研究》,天津师范大学,2015。

[9]梅海涛:《兵团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石河子大学,2014。

[10]武清华、姚士谋、薛凤旋、张落成:《我国中部崛起的城市群发展策略思考》,《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4期。

[11]陈群元、宋玉祥:《基于城市流视角的环长株潭城市群空间联系分析》,《经济地理》2011年第11期。

[12]何小锋、王鲁、陈敏:《基于产业转型升级视角的区域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以湖南为例》,《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

[13]陈文新、梅海涛、倪超军:《兵团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度测度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第13期。

[14]王圣云、许双喜:《中部经济崛起度动态评估与新常态下促进崛起的战略对策》,《华东经济管理》2016年第1期。

[15]姚士谋、张平宇、余成、李广宇、王成新:《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地理科学》2014年第6期。

[16]钟荣丙:《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组织模式研究——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实证分析》,《改革与战略》2013年第2期。

[17]吴绍波、顾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创新的治理模式选择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年第1期。

[18]《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制定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湖南日报》2015年12月3日。

[19]郑小碧、陆立军:《城市群与协同型市场产业网络的协动机理研究——以浙中城市群与“义乌商圈”协动发展为例》,《经济地理》2012年第2期。

[20]张劲文:《首都经济圈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模式与路径研究》,《改革与战略》2013年第8期。

[21]陈琪:《基于产业互动视角的武汉城市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科技创业月刊》2012年第10期。

[22]杜人淮:《发展高端服务业的必要性及举措》,《现代经济探讨》2007年第11期。

[2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4年第20期。

[1]陈诗一:《中国工业分行业统计数据估算:1980~2008》,《经济学》(季刊)2011年第3期。

[2]陈勇、李小平:《中国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构造及资本深化评估:1985~2003》,《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第10期。

[3]黄勇峰、任若恩、刘晓生:《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2期。

[4]李建伟:《我国工业企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影响因素》,《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

[5]李胜文、李大胜:《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波动:1986~2005——基于细分行业的三投入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

[6]聂辉华、贾瑞雪:《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与资源误置》,《世界经济》2011年第7期。

[7]孙元元、张建清:《中国制造业省际间资源配置效率演化:二元边际的视角》,《经济研究》2015年第10期。

[8]朱钟棣、李小平:《中国工业行业资本形成、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趋异化》,《世界经济》2005年第9期。

[9]Bartelsman,E.,J.,Haltiwanger,and S. Scarpetta,2013,“Cross-Country Differences in Productivity:The Role of Allocative Efficienc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103(1).

[10]Hsieh,C. and P. Klenow,2009,“Misallo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TFP in China and India,”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24(4).

[1]楚天骄:《新常态下产城融合的总体思路与实现路径研究》,《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2]《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办地区〔2015〕1710号。

[3]李学杰:《城市化进程中对产城融合发展的探析》,《经济师》2012年第10期。

[4]保罗·克鲁格曼:《地理与贸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刘荣增:《产业城市区域:关联与机理》,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6]夏保林、李润田:《产业带动,双向推进:中原地区城镇化的根本道路》,《经济地理》2000年第3期。

[7]王新涛:《产城融合理念下中原经济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区域经济评论》2011年第8期。

[8]杨刚军:《产城融合下商业地产开发模式创新研究》,《商场现代化》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