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9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111

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与预测(2013)图书

Analysis and Forecast on China's Informatization(2013)

SSAPID:101-9659-9255-06
ISBN:978-7-5097-4800-8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与预测(2013)》是信息化蓝皮书的第四本,本书在仍然以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分析和预测为重点的同时,围绕过去一年中国信息化推进中的一些热点问题,推出了一些相关文章,供读者阅读、思考和讨论,主要涉及国家信息化、核心技术与新兴产业发展、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产业改造、电子政务、国家基础信息资源开发、信息化区域均衡发展、城镇化、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国内(区域)比较和国际比较等领域。全书共有文章19篇,总的来看,本书反映了过去一年间中国信息化关注的重点和热点,视野宽阔,观点新颖,内容丰富,数据翔实,对中国信息化的发展有很强的指导性,可读性很强。

相关信息

丛书名:信息化蓝皮书
作 者: 周宏仁 徐愈
编 辑:吴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49 信息产业经济(总论)

 序

 主编简介

 法律声明

 Abstract

 BⅠ 总报告

  B.1 国家信息化:面向下一个十年

   一 时代认知

    (一)中国进入信息时代

    (二)时代认知影响中国的未来

    (三)转变思想观念

   二 信息化的区域均衡发展

    (一)数字鸿沟扩大

    (二)中西部地区的新机遇

     1.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2.信息基础设施取得较大发展

     3.信息化应用水平大幅提升

     4.信息化人才队伍逐步形成

     5.投资环境大为改善

    (三)中西部地区的信息化发展策略

     1.转变观念

     2.审慎制订信息化发展战略

     3.加快基础设施和条件建设

     4.高标准建设信息基础设施

     5.制订一个好的信息化战略规划

     6.发动全社会,抓好大项目

     7.政府先行,带动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

     8.充分学习和利用东部地区的经验和成果

   三 智慧城市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

     1.智慧城市的六个维度

     2.城市科学

     3.智慧城市的目标

     4.智慧之源

    (二)智慧城市的内涵

     1.数字化

     2.网络化

     3.智能化

    (三)建设智慧城市

     1.想得要大,起步要小,扩展要快

     2. 80/20 定律

     3.一石多鸟

    (四)发展智慧家庭

     1.家庭信息化

     2.智慧家庭的功能

   四 科学的数字化革命

    (一)学科的数字化

    (二)计算机辅助科学研究(CASR)

     1.计算机辅助信息获取

     2.计算机辅助建模

     3.算法和模拟软件

     4.科学数据处理和可视化

    (三)催生新兴学科

     1.互联网学(Internetics)

     2.网络空间方法学(Cybermethodology)

     3.数据科学(Data Science)

     4.智能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

 BⅡ 核心技术与新兴产业发展篇

  B.2 迎接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一 大数据兴起

   二 大数据与云计算

    (一)分层的大数据支撑平台思想

    (二)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支撑平台

   三 大数据的语义内容理解方法及标准

    (一)密集型大数据刻画与表示的“本体元建模方法”

    (二)大数据按需服务互操作的“RGPS元模型框架”

    (三)大数据互操作的虚拟化管理与按需服务选择的标准化系列

   四 大数据的应用

    (一)大数据的典型应用示例

     1.数据可视化

     2.关联性分析

     3.经济学、社会学应用

    (二)大数据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B.3 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态势、思考与展望

   一 先进制造业的内涵与构成

   二 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态势

    (一)高端装备制造业

     1.航空装备(民用)

     2.航天装备

     3.轨道交通装备

     4.海洋工程装备

     5.能源装备

    (二)基础装备制造业

     1.数控机床

     2.智能制造装备

     3.集成电路

     4.显示器件

     5.光电子器件

    (三)新兴领域

     1.增量制造(3D打印)

     2.生物制造

     3.微纳制造

    (四)支撑技术与产业

     1.先进制造技术

     2.信息技术

     3.新材料

   三 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思路

    1.聚集人气,人才为本

    2.转变理念,创新发展

    3.原始创新,技术创业

    4.突出重点,纵深部署

    5.发展集群,营造生态

    6.标准战略,占领先机

   四 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目标与展望

  B.4 2012~2013年中国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一 2012年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一)电子信息制造业进入低速增长阶段,主要经济运行指标均出现回落

    (二)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三)通信业继续保持健康平稳运行,3G业务和应用进一步加快普及

   二 2012年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产业新增长点仍待培育,移动智能终端成为增长动力主要来源

    (二)金融危机“倒逼”机制影响日益显现,行业内部核心竞争力渐趋两极分化

    (三)取得多项重大技术突破,新型显示领域研发及产业化成效突出

    (四)部分行业初步出现海外转移趋势,近期大规模转移浪潮还难以形成

   三 2013年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发展展望

    (一)世界经济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产业增速仅略高于2012年水平

    (二)技术创新依然活跃,重大成果尚有待实践检验

    (三)全球IT领域兼并重组步伐加快,我国企业追赶难度加大

    (四)国际战略及地缘政治的影响日益深化,产业外部竞争愈发激烈

  B.5 油气生产物联网助力企业发展方式转变

   一 油气生产物联网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二)建设内容

     1.采集与控制系统

     2.数据传输系统

     3.生产现场监控与管理系统

    (三)信息安全

     1.单向隔离网闸

     2.无线通信协议信道加密

     3.防火墙

     4.数据库安全防护网关

    (四)标准规范

    (五)实施策略

   二 长庆油田油气生产物联网建设的具体做法

    (一)坚持顶层设计,强化标准统一

    (二)坚持求实创新,突出集成应用

    (三)坚持示范引领,整体统筹推进

    (四)坚持建管一体,促进持续发展

     1.建立数字化管理条件下的岗位责任制

     2.统筹运维管理,提升应用效果

     3.注重数字化培训,适应数字化管理

   三 油气生产物联网应用成效

    (一)助推企业组织架构转变,实现扁平化管理

    (二)助推生产组织方式转变,提高生产运行效率

     1.数字化增压橇代替增压点

     2.智能抽油机自动调整平衡、冲次代替人工调整平衡、冲次

     3.数字化注水橇代替注水站

     4.数字化集气站代替有人操作集气站

     5.电子值勤代替分散设卡、人工值守

    (三)改善员工生产生活条件,落实以人为本理念

    (四)提升安全环保、风险控制和应急响应能力,促进本质安全

   四 物联网发展展望

   五 结语

  B.6 新兴电子商务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

   一 引言

   二 新兴电子商务领域的学术研究与进展

   三 新兴电子商务参与者行为规律研究

    1.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参与者行为

    2.新兴电子商务的用户采纳行为及其演化

    3. Web2.0环境下的用户参与价值形成模式

   四 新兴电子商务经营运作与商务模式研究

    1.电子商务企业商务模式和技术创新

    2.电子市场中的价格形成机制及经营策略

    3.电子商务中的多渠道协调和供应链优化

   五 面向服务的商务智能与知识分析方法研究

    1.新兴电子商务中的模式提取与商务智能

    2.管理决策中的信息不确定性表达知识发现方法

   六 新兴电子商务安全性与社会实验平台研究

    1.社会网络环境下关键字竞价与个性化推荐

    2.关键字竞价社会实验平台与垂直搜索平台

    3.新兴电子商务安全性研究

   七 研究创新与发展展望

    1.新技术发展和应用普及为企业运作提供了新模式

    2.新技术发展和应用普及推动了新业态的形成

    3.新技术发展和应用普及催生了新人群

 BⅢ 信息基础设施篇

  B.7 凝聚共识,深入推进宽带发展

   一 超前发展宽带的战略意义及全球动向

    (一)宽带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平台

    (二)国际社会宽带战略部署仍在不断深化

   二 我国宽带发展取得显著进展

    (一)宽带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二)高速率宽带接入用户占比大幅提高

    (三)区域宽带能力和用户发展各具特色

    (四)宽带接入业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五)基于宽带网络的互联网业务应用蓬勃发展

   三 进一步加快我国宽带发展的紧迫性

    (一)经济社会发展对宽带网络设施提出更高要求

    (二)建设宽带网络是信息通信业转型的先行基础

    (三)我国宽带网络自身能力存在不足

   四 当前制约宽带发展的关键因素

   五 过去几年我国推出的主要举措

   六 进一步推进宽带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BⅣ 产业改造篇

  B.8 信息化引领国家电网现代化

   一 电网企业现代化

    (一)电网企业的发展

    (二)电网企业现代化的特征

    (三)信息化在国家电网现代化中的作用

   二 信息化引领国家电网现代化实践

    (一)构筑坚强IT基础设施,保障企业现代化持续深入开展

     1.建成大容量、高带宽的信息通信网络基础架构,网络承载能力大幅提升

     2.打造集约柔性的一体化信息平台,信息化支撑企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3.建设集中式数据(灾备)中心,全面提升集约化管控和应急保障能力

    (二)构建三集五大两中心应用体系,推进管理模式变革创新

    (三)打造智能电网信息支撑平台,提升自动化和互动化水平

    (四)构建信息运行和安全体系,保障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

     1.构建信息通信一体化调度运行体系

     2.全面推进等级保护纵深防御体系建设

     3.创新开展信息安全技术督查工作

    (五)构建企业架构和IT治理体系,确保现代化进程有序推进

    (六)结合信息化发展内在需求,积极推进国产化进程

   三 信息化引领国家电网现代化建设成效

    (一)信息化促进国家电网管理提升

     1.支撑国家电网集团化运作

     2.支撑国家电网集约化发展

     3.支撑国家电网精益化管理

     4.支撑国家电网标准化建设

    (二)信息化支撑智能电网科学发展

     1.发电环节

     2.输变电环节

     3.变电环节

     4.配电环节

     5.用电环节

     6.调度环节

    (三)信息化推动国家电网创新发展

     1.构建两级运营监控中心,实现集团核心业务全程在线监控

     2.构建集中式客户服务中心,提升客户服务质量

     3.借力两化融合,实现对国家电网安全生产的全面在线管控

   四 信息化引领国家电网现代化发展展望

    (一)推进集中式数据中心建设,提升企业集约化管理水平

    (二)强化业务融合贯通,提升企业精益化管理水平

    (三)推动云计算、物联网新技术应用,促进企业现代化水平提升

    (四)深化应用,推进企业信息化及电力工业化深度融合

    (五)持续创新,大力推进信息化企业建设

   五 结束语

 BⅤ 电子政务篇

  B.9 电子税务在中国的发展

   一 电子税务发展概况

    (一)我国现行税制及税务部门概况

    (二)电子税务对税收工作的推动作用

     1.电子税务的发展保障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的税收制度和管理体制的构建

     2.电子税务的发展推动了税收管理方式的不断转变,促进了征管模式的不断完善

     3.电子税务的发展改变了纳税人办税方式,切实促进了纳税服务的不断优化

     4.电子税务的发展规范了税收执法,深入推进了依法治税和“两权”监督

    (三)目前税务信息系统概况

     1.税务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构成

     2.税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数据分布及应用情况

     3.运行维护和安全保障体系概况

     4.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二 电子税务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一)建立有效的信息化组织管理体制十分必要

    (二)信息系统建设必须做好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并加强管控,确保有序发展

    (三)电子政务的运维管理比建设更需要得到重视

   三 电子税务发展展望

    (一)电子税务发展的社会环境

    (二)电子税务发展的目标

    (三)电子税务演进模式

    (四)影响电子税务发展的主要问题

     1.定位不高,重视不够

     2.先天环境不足,后天改善不利

     3.相关法律缺位,发展进程受阻

    (五)抓住机遇,加快电子税务发展

     1.加强顶层设计,奠定电子税务发展基础

     2.及时优化调整信息化管理组织架构,有力支撑电子税务快速发展

     3.充分利用大数据带来的大变革,促进电子税务深入发展

  B.10 基于用户体验的政府网站效能优化

   一 当前政府网站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政府网上服务带来新机遇

    (二)网民日益旺盛的服务需求对传统的供给导向服务模式提出新挑战

   二 基于用户体验的政府网站优化方法体系

    (一)提高网站资源可见性

    (二)实时感知用户需求

    (三)准确定位服务短板

    (四)提升精准服务能力

    (五)动态管理服务绩效

   三 政府网站优化的目标:建设智慧政府门户

    (一)智慧政府门户的特征

    (二)完善智慧政府门户优化的方法体系

    (三)推进智慧政府门户建设的政策建议

 BⅥ 国家基础信息资源开发篇

  B.11 国家重要基础数据总量测算及灾备研究

   一 国家重要基础数据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主要特征

     1.战略性

     2.基础性

     3.权威性

     4.合法性

    (三)主要类型

     1.测算方法

      (1)数据规模测算方法

       ①根据服务器数量测算

       ②根据数据内容测算

       ③根据抽样统计状况测算

       ④误差调整

      (2)数据规模预测方法

      (3)灾备规模预测方法

     2.数据规模

      (1)人口数据

      (2)地理数据

      (3)宏观经济数据

      (4)企业数据

      (5)能源数据

      (6)交通数据

      (7)电信数据

      (8)金融数据

      (9)医疗数据

      (10)社保数据

      (11)科教数据

      (12)文化数据

   二 数据灾备情况

    (一)灾备现状

     1.异地灾备欠缺

     2.灾备水平低

     3.灾备浪费严重

     4.灾备标准各异影响共享

    (二)灾备要求

     1.高性能

     2.高安全性

     3.高稳定性

    (三)灾备量预测

   三 措施建议

    (一)完善国家重要基础数据管理机制

    (二)建立基于云计算的国家重要基础数据灾备基地

    (三)完善灾备立法

  B.12 国家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数字中国进展

   一 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取得的主要进展

    (一)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成果丰硕

     1.测绘基准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2.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取得重要成绩

      (1)国家级数据资源建设实现全覆盖

      (2)省、市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建设取得新成就

    (二)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逐步形成

     1.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体系趋于完善

     2.测绘地理信息科技成果丰硕

     3.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

    (三)基础地理信息应用取得新突破

     1.三大平台建设彰显测绘地理信息影响力

     2.测绘地理信息应急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3.基础地理信息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二 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高精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覆盖不足、更新缓慢

    (二)地理信息资源建设统筹不足、共享程度差

    (三)基础设施建设依然不足

    (四)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应用开发不足

   三 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应用

    (二)经济社会对地理信息资源的需求日益旺盛

    (三)科技进步为地理信息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 加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的有关建议

    (一)加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获取与更新

    (二)加强地理信息资源建设统筹

    (三)科学调整测绘成果保密政策

    (四)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

   五 结语

 BⅦ 信息化区域均衡发展篇

  B.13 电子商务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一 工业化无法解决落后地区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二 我国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成为中国

   三 电子商务推动“分布式、协同价值网络”的形成,为区域均衡发展提供新的可能

   四 电子商务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实践

   五 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将电子商务上升为国家经济战略

    (二)大力建设信息基础设施,促进区域数字均衡

    (三)加快全国性、社会化物流体系建设

    (四)加强中西部地区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普及教育

  B.14 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一 引言

   二 我国教育发展成绩斐然

    (一)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升

    (二)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

    (三)高中阶段教育接近基本普及

    (四)职业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

    (五)高等教育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三 教育信息化硕果累累

    (一)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二)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取得重要进展

    (三)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

    (四)中西部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五)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推进

   四 在信息化浪潮中乘势而上

    (一)完成顶层设计

    (二)全面动员部署

    (三)理顺管理体制

    (四)推进重点工作

     1.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2.宽带网络校校通

     3.优质资源班班通

     4.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5.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6.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7.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8.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

    (五)创新推进机制

   五 结语

  B.15 贵州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一 贵州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1.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

     2.两化深度融合推动转型升级

     3.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

     4.社会重点领域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

    (二)发展成效

     1.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3.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4.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力度持续加强

     5.政策扶持力度空前加大

     6.新兴领域有效投资持续加快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贵州省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

    1.政策优势

    2.地理气候优势

    3.资源优势

    4.市场优势

    5.后发优势

   三 “十二五”发展展望

    (一)明确发展战略和基本思路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

    (三)有选择性地布局和培育产业

    (四)实施六大计划,推动产业发展

    (五)扩大引智力度,突破人才瓶颈

    (六)完善政策配套,加大扶持力度

    (七)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实施保障

   四 近期发展思路及2013年工作重点

    (一)发展思路

    (二)2013年重点工作

     1.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抓好产业转移承接

     3.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4.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5.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重点,积极务实地推进信息化建设

     6.加快能力建设,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B.16 大力推进信息化,促进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一 信息化对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发展现状

     2.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以信息化提升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1.信息化在新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

     2.新疆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3.云计算、物联网为新疆加速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 加速推进信息化,促进新疆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一)新疆自身加快信息化发展与国家全力支持相结合

     1.新疆必须增强自身信息化的活力与动力*

      (1)政府先行,带动社会经济信息化的发展

      (2)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3)实施一批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重点工程

      (4)重视信息化专门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培养引进机制

     2.国家和发达省市对新疆的支持和帮助不可或缺

     3.以信息化建设带动信息产业发展,以信息产业发展促进信息化建设

   三 发挥新疆多语种优势,大力发展多语种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一)新疆发展多语种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战略意义

     1.大力发展多语种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是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2.大力发展多语种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是带动我国信息产业向西拓展国际市场的战略要求

     3.大力发展多语种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是完善我国软件产业链的战略选择

    (二)多语种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战略目标

   四 大力发展云计算产业,促进新疆优势资源转换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

    (一)新疆发展云计算产业的优势和劣势

     1.新疆发展数据中心产业的优势

     2.新疆发展云计算产业的劣势与不足

    (二)发展云计算产业是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选择

     1.大力发展云计算产业是实现新疆优势资源转换的有效途径

     2.发展云计算产业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

     3.发展云计算产业是促进和推动新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三)新疆发展发展云计算产业的策略与途径

     1.将在新疆发展数据中心产业确定为国家战略

     2.准确定位、明确目标,政策引导、市场驱动

     3.合理布局,适时启动实施“天山云”计划

     3.以市场换产业,以服务带产业,以应用引导产业

 BⅧ 城镇化篇

  B.17 信息化促进新型城镇化

   一 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发展趋势

    (一)应用驱动基础平台发展

    (二)基于虚拟映像的应用构建模式

   二 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与发展思路

    (一)城镇化面临的问题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

   三 信息化促进新型城镇化的三个方面

    (一)信息化促进城镇发展环境提升

    (二)信息化促进城镇经济要素优化

    (三)信息化促进城镇主体服务和管理改善

   四 基于虚拟映像的智慧城市融合服务平台

    (一)基于虚拟映像的智慧城市架构

    (二)市民综合服务平台的架构和应用

 BⅨ 比较研究篇

  B.18 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区域比较研究

   一 信息化水平指数和层次聚类分析法介绍

    (一)信息化水平指数介绍

    (二)层次聚类分析法介绍

   二 2006~2011年我国整体信息化水平发展情况

    (一)我国31个地区2006~2011年信息化水平指数测算

    (二)我国信息化水平发展情况整体分析

     1. 2006~2011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现状

      (1)2006~2011年我国信息化水平增长了0.66倍

      (2)2007~2011年我国信息化水平发展速度略高于经济发展速度

     2. 2006~2011年我国信息化发展区域比较

     3. 2006~2011年我国数字鸿沟现状

      (1)我国区域数字鸿沟扩大了0.41倍

      (2)2007~2011年我国区域数字鸿沟年均扩张率为7.2%

     4. 2006~2011年我国信息化发展原因总结

   三 区域信息化发展水平聚类分析

    (一)各地区信息化水平指数排名

    (二)2006~2011年各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汇总聚类

    (三)各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单年聚类

   四 2006~2011年区域信息化发展促进因素聚类分析

   五 区域信息化发展情况总结

   附录

  B.19 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国际指数排名与比较研究

   一 数字化发展阶段及其对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

    (一)我国位于数字化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新兴阶段

    (二)数字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三)数字化对改善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及提高教育质量的作用比处于数字化发展成熟阶段的国家更加明显

   二 信息通信技术对我国经济社会影响显著,需提供更多知识型岗位和提升电子参与度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受益于ICT技术应用相对明显

    (二)知识型岗位的比率偏低是影响我国提升信息通信技术经济影响的主要短板

    (三)电子参与度偏低是制约我国提升信息通信技术社会影响的主要短板

   三 信息通信技术服务价格过高,严重制约我国信息化进程

    (一)我国“IPB指数”国际排名徘徊不前

    (二)我国ICT服务价格降幅低于全球平均值

    (三)我国宽带网络服务价格过高,严重影响信息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效果

   四 结语

   附录

    附录1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网络化准备指数”(NRI)

    附录2 国际电信联盟“ICT发展指数”

    附录3 世界各国(地区)固定宽带普及率(2011)

    附录4 2011年世界各国(地区)移动宽带普及率

    附录5 2011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每百户家庭接入互联网比例

    附录6 2011年世界各国(地区)每百人接入互联网比例

    附录7 2011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每百人接入互联网比例

 皮书数据库

 摘要

 信息化蓝皮书编委会

《信息化蓝皮书》是关于中国信息化发展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年度性研究报告,讨论每年与信息化相关各领域的热门主题,具有很强的前沿性和前瞻性,对中国信息化发展状况、政策、战略、重大研究与工程项目进行客观、公正、深入的分析、评估和预测。《信息化蓝皮书》与现有的关于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各种出版物在内容上互为补充,并不重复,重点在于满足国内外读者对于了解中国信息化发展状况的深度需求。《信息化蓝皮书》的各种分析、评估、预测和观点,坚持以相关数据和事实为基础,从社会科学研究的视角,强调和突出理论性、实证性和实践性,是中国信息化工作者、企业家和相关政府官员以及国际上希望了解中国信息化进程的企业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的必读书。2013年《信息化蓝皮书》以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分析和预测为重点,全书共有19篇文章,包括总报告(《国家信息化:面向下一个十年》),核心技术与新兴产业发展篇(《迎接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态势、思考与展望》《2012~2013年中国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油气生产物联网助力企业发展方式转变》《新兴电子商务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信息基础设施篇(《凝聚共识,深入推进宽带发展》),产业改造篇(《信息化引领国家电网现代化》),电子政务篇(《电子税务在中国的发展》《基于用户体验的政府网站效能优化》),国家基础信息资源开发篇(《国家重要基础数据总量测算及灾备研究》《国家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数字中国进展》),信息化区域均衡发展篇(《电子商务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贵州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回顾与展望》《大力推进信息化,促进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城镇化篇(《信息化促进新型城镇化》),以及比较研究篇(《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区域比较研究》《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国际指数排名与比较研究》)等。本书反映了2012年中国信息化关注的重点和热点,视野宽阔、观点新颖、内容丰富、数据翔实,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可读性。

[1]周宏仁著《信息化论》,人民出版社,2008。

[2]周宏仁主编《中国信息化进程》,人民出版社,2009。

[3]周宏仁主编《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与预测(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周宏仁主编《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与预测(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周宏仁主编《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与预测(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专业资料:IT/计算机》:《啤酒与尿布》,百度文库,最后访问日期:2013年1月18日。

[2]吴迪:《商业巨头是怎么玩转大数据的?》,《商业价值》2012年10月21日。

[3]潘柱廷:《攻击大数据》,“2012 Hadoop与大数据技术大会”之“大数据的技术挑战与发展趋势”主题论坛上的演讲,2012年12月1日。

[4]《美国:以国家战略应对大数据时代》,《人民日报》2013年1月17日。

[5]Executiv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Big Data Across the Federal Government”,March 29,2012.

[6]“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with Big Data”,http://cra.org/ccc/docs/init/bigdatawhitepaper.pdf,2012.

[7]“Big Data,Big Impact:New Possibilities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World Economic Forum,http://www3.weforum.org/docs/WEF_TC_MFS_BigDataBigImpact_Briefing_2012.pdf,2012.

[8]姚宏宇、田溯宁:《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系统工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9]Michael R. Nelson,“Building an Open Cloud”,SCIENCE,Vol. 324,2009.

[10]Jim Giles,“Social Science Lines up Its Biggest Challenges”,NATURE,Vol.470,2011.

[11]James A. Evans and Jacob G. Foster,“Metaknowledge”,SCIENCE,Vol. 331,2011.

[12]Jim Gray,“The Fourth Paradigm,Data-Intensive Scientific Discovery”,Micro Soft,2007.

[13]李国杰:《大数据研究的科学价值》,《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12年第9期。

[14]何克清、何扬帆等:《本体元建模理论与方法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008。

[15]Jian Wang,Keqing He,Ping Gong,Chong Wang,Rong Peng,Bing Li,“RGPS:A Unified Requirements Meta-Modeling Frame for Networked Software”,In: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dvances and Applications of Problem Frames (IWAAPF 2008) at 3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ICSE,2008.

[16]Jian Wang,Zaiwen Feng,Jia Zhang,Patrick C. K. Hung,Keqing He,and Liang-Jie Zhang,“Unified RGPS-Based Approach Supporting Service-Oriented Process Customization”,book chapter in Web Services Handbook,Springer,2013.

[17]Keqing He,Jian Wang,Peng Liang,“Semantic Interoperability Aggregation in Service Requirements Refinement”,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5(6),2010.

[18]何克清、彭蓉等:《网络式软件》,科学出版社,2008。

[19]Jing Liu,Liang-Jie Zhang,Bo Hu,and Keqing He,“CCRA:Cloud Computing Reference Architecture”,8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s Computing,IEEE SCC,2012.

[20]http://www.iso.org/iso/iso_catalogue/catalogue_tc/catalogue_detail.htm?csnumber=38637,2007. http://www.iso.org/iso/iso_catalogue/catalogue_tc/catalogue_detail.htm?csnumber=52069,2010.

[21]http://metadata-standards.org/.

[22]J.Dean and S.Ghemawat,“MapReduce:Simplified Data Processing on Large Clusters”,CACM,51(1),2008.

[23]Apache,“Hadoop:Open-source Implementation of Map Reduce”,http://hadoop.apache.org,2010.

[24]《可视化数据告诉你美国枪击案到底多严重》,http://www.guancha.cn/america/2013_02_21_127677.shtml,2013年2月21日。

[25] M. J. Paul and M. Dredze, “You Are What You Tweet:Analyzing Twitter for Public Health”,http://www.cs.jhu.edu/%7Empaul/files/2011.icwsm.twitter_health.pdf,2011.

[26]邬贺铨:《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人民网,2011年2月16日。

[1]Gartner Group,“The Top 10 Strategic Technologies”,http://www.gartner.com.

[2]Zhang,N.,Guo,X.,Chen,G.,and Chau,P. Y. K.,“Impact of Perceived Fit on E-Government User Evaluation:A Study with a Chinese Cultural Context”,Journal of Glob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9,17(1).

[3]Zhang,Nan,Guo,Xunhua,Chen,Guoqing,“Why Adoption and Use Behavior of IT/IS Cannot Last?-Two Studies in China”,Information Systems Frontiers,2011,13(3).

[4]Heish JJ P-A,Rai A.,Xu S.X,“Extracting Business Value from IT:A Sensemaking Perspective of Post-Adoptive Use”,Management Science, 2011,15(11).

[5]Guo,X.,Zhao,Y.,Jin,Y.,and Zhang,N.,“Theorizing a Two-sided Adoption Model for Mobile Marketing Platforms”,in Proceedings of the Thirty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ICIS2010),St. Louis,2010.

[6]Ho J.,Wu,A.,Xu,S.X.,“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Return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vestment:Evidence from an Emerging Market”,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June,2011,Vol.32(6).

[7]Melody Kiang,Qiang Ye,Yuanyuan Hao,Minder Chen,Yijun Li.,“A Service-Oriented Analysis of Online Product Classification Methods”,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11.

[8]Qiang Ye,Rob Law,Bin Gu,Wei Chen,“The Influence of User Generated Content on Traveler Behavior: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Effects of e-Word-of-Mouth to Hotel Online Booking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1,27(2).

[9]Jian Chen,Yidi Guo and Hengyuan Zhu,“Can Me-too Products Prevail?Performance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Sources of Idea Generation in China-an Emerging Market”,R & D Management,2012.

[10]Jian Chen,Robert J. Kauffman,Yunhui Liu,Xiping Song,“Segmenting Uncertain Demand in Group-Buying Auctions”,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10,Vol.9,No.2.

[11]Yifan Dou,Marius F. Niculescu,D. J. Wu,“Engineering Optimal Network Effects via Social Media Features and Seeding in Markets for Digital Goods and Services”,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12.

[12]Xiaoqiang Cai,Jian Chen,Yongbo Xiao,Xiaolin Xu,“Optimization and Coordination of Fresh Product Supply Chains with Freshness-Keeping Effort”,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0,Vol. 19,No. 3.

[13]Yongbo Xiao,Jian Chen,Chung-Yee Lee,“Single-Period Two-Product Assemble-to-Order Systems with a Common Component and Uncertain Demand Patterns”,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0,Vol.19,Issue 2.

[14]Jin Zhang,Guoqing Chen,Xiaohui Tang,“Extracting Representative Information to Enhance Flexible Data Queries”,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2012,Vol. 23,No. 6.

[15]Hao Wang,Qiang Wei,Guoqing Chen,“From Clicking to Consideration:A Business Intelligence Approach to Estimating Consumers’ Consideration Probabilities”,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12.

[16]Hongyan Liu,Fangzhou Lin,Jun He,and Yunjue Cai,“A New Approach for the Sequential Pattern Mining of High dimensional Sequence Databases”,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December 2010,Volume 50,Issue 1.

[17]Yinghui Yang,Balaji Padmanabhan,Hongyan Liu and Xiaoyu Wang,“Discovery of Periodic Patterns in Sequence Data:A Variance Based Approach”,Informs Journal On Computing,2012.

[18]Xing Zhang,Guoqing Chen,Qiang Wei,“Building a Highly-Compact and Accurate Associative Classifier”, Applied Intelligence,2011,Vol. 34,Issue 1.

[19]Xiaoxiao Kong,Qiang Wei,Guoqing Chen,“An Approach to Discovering Multi-Temporal Patterns in Large-Scale Temporal Financial Databases”,Information Sciences,2010,180(6).

[20]Hongyan Liu,Xiaoyu Wang,Yinghui Yang,“Comments on An Integrated Efficient Solution for Computing Frequent and Top-k Elements in Data Streams”,ACM Transactions on Database Systems (TODS),2010,35(2).

[21]Kaihong Guo,Wenli Li,“A C-OWA Operator-based Method for Aggregating Intuitionistic Fuzzy Inform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to Decision Making under Uncertain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Content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2010,4(7).

[22]Yongzhi Cao,Guoqing Chen,Etienne Kerre,“Bisimulations for Fuzzy Transition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2011,Vol.19,No.3.

[23]Junjie Wu,Hui Xiong,Jian Chen,“COG:Local Decomposition for Rare Class Analysis”,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2010,Vol.20,No.2.

[24]Yongzhi. Cao and Guoqing Chen,“A Fuzzy Petri-nets Model for Computing with Words”,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2010,vol.18.

[25]Hui Xiong,Junjie Wu,and Jian Chen,“K-Means Clustering Versus Validation Measures:A Data-Distribution Perspective”,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Man,and Cybernetics (B),APRIL 2009,Vol. 39,No. 2.

[26]Yanwu Yang,Jie Zhang,Rui Qin,Juanjuan Li,Fei-Yue Wang,Wei Qi,“A Budget Optimization Framework for Search Advertisements Across Markets”,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Man,and Cybernetics (A),2012,42(5).

[27]Huang,Z. and Zeng,D.,“Why Does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Work?Transaction-based Recommendation Model Validation and Selection by Analyzing Bipartite Random Graphs”,Informs Journal on Computing,2011 vol. 23 no. 1.

[28]Yang,Y.,C. Claramunt,M.-A. Aufaure,“User-centric Similarity and Proximity Measures for Spatial Personaliz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ta Warehousing and Mining,2010,6(2).

[29]Li,Linjing;Zeng,Daniel;and Zhao,Huimin,“Pure-Strategy Nash Equilibria of GSP Keyword Auction”,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2012,Vol. 13:Iss. 2.

[30]Wang,F. -Y.,Zeng,D. Hendler,J. A. Zhang Q.,Feng Z.,Gao Y.,Wang H.,Lai G.,“A Study of the Human Flesh Search Engine:Crowd-Powered Expansion of Online Knowledge”,Computer,2010,43(8).

[31]Hua Yuan,Guoqing Chen,Hui Xiong,Junjie Wu,“Towards Controlling Virus Propagation in Information Systems with Point-to-Group Information Sharing”,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09(48).

[1]周宏仁:《信息化概论》,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

[3]《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3号),2012。

[4]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资发〔2007〕8号),2007。

[5]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资发〔2012〕93号),2012。

[1]《中国税务年鉴2012》,中国税务出版社,2012。

[2]《中国税收发展报告》,中国税务出版社,2011。

[3]钱冠林、王力:《中国税收30年》,中国税务出版社,2009。

[4]深圳市国家税务局课题组:《电子政务建设方法与案例解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周宏仁:《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与预测(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6]王长胜:《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赵生辉、侯希文:《政府信息资源灾备体系建设模式综述》,《电子政务》2011年第7期。

[2]翟翌:《中国政府信息灾备的法制化及公众参与》,《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3]王凤娟:《政府数据库灾备方案——以区域级大型的政府灾备中心建设为例》,《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年第1期。

[4]周洲、章亚:《政府数据灾备中心建设与应用研究》,《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2年第7期。

[5]毕扬:《政府应将灾备服务纳入信息安全保障》,《通信世界》2008年第26期。

[6]王忠:《美国推动大数据技术发展的战略价值及启示》,《中国发展观察》2012年第6期。

[7]王飞跃:《知识产生方式和科技决策支撑的重大变革——面向大数据和开源信息的科技态势解析与决策服务》,《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年第5期。

[8]曲维枝:《国家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体系设计及政策研究》,《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1]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编《科学发展,测绘先行——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十年回顾(2002~2012)》,人民出版社,2012。

[2]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战略研究组编《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测绘出版社,2012。

[3]徐德明主编《中国地理信息应用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全国基础测绘“十二五”规划》,2011。

[5]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2010年7月。

[2]规划编制专家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2012年3月。

[3]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中国教育信息化》,《宣传专刊》2012年5月。

[4]规划编制专家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5]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11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简明统计分析》,2012年7月。

[6]王键:《空间教育教学案例集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7]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刘延东国务委员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的通知》,2012年9月。

[8]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等:《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2012年10月。

[9]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1)》,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0]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名单的通知》,2012年11月。

[1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启动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通知》,2012年11月。

[12]《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启动会议上的讲话》,《教育部通报》2012年第27期。

[1]Nelson,R.,“Capitalism as an Engine of Progress”,Research Policy, 1990.

[2]易鹏:《“新四化”新意在何处》,《人民日报》2013年1月17日。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年11月8日至2012年11月14日。

[4]中国科学院:《科技革命与中国的现代化》,科学出版社,2009。

[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2012年12月15日至2012年12月16日。

[1]ITU,“Measuring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2012”,2012.

[2]ITU,“Measuring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2011”,2011.

[3]ITU,“Measuring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2010”,2010.

[4]ITU,“Measuring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2009”,2009.

[5]The Broadband Commission of ITU,“The State of Broadband 2012:Achieving Digital Inclusion for All”,2012.

[6]WEF,“The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port 2012 ——Living in a Hyperconnected World”,2012. Booz & Company,“Digitization and Prosperity”,2012.

[7]Booz & Company,“Maximizing The Impact Of Digitization”,2012.

[8]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信息化统计评价研究组:《ICT综合价格指数的国际比较》,《中国信息界》2011年第9期。

简 介:本书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为主题,通过总报告、评价篇、综合篇、行业篇、区域篇、集群篇和企业篇等部分,全面分析了2014年河南工业经济运行的态势和特点,深入研究了河南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面临的形势与环境,并对2015年工业发展进行展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1月

简 介:本书主要围绕2016年中国信息化推进中的一些热点和重点问题,就国家信息化顶层设计与路线图,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金融科技等新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以及移动电子政务、电商扶贫和个人隐私保护等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全书共有文章19篇,视野宽阔,观点新颖,内容丰富,数据翔实,对中国信息化的发展有很强的指导性,可...

作者: 周宏仁 徐愈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