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60

文化发展论丛2018年第1卷图书

Cultural Development Review (2018 No.1) Vol.16

SSAPID:101-9651-6550-60
ISBN:978-7-5201-3055-4
DOI:
ISSN:
关键词:

#N/A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通识语境下中国文化关键词“博”之阐释、“礼”之会通等人文思潮,以及“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化共识等热点问题展开论述,并邀请中山大学陈少明教授、清华大学万俊人教授分别就思想史与哲学张力中的经典解释学、儒家伦理的现代转化等问题发表真知灼见,集中阐述了中国经典文化的解释路径和现代转化的种种问题和迷思。他们开阔的论说视野,严谨的逻辑思路,以及渗透学术话语之中的人文情怀,给人诸多启迪。

相关信息

丛书名:
编 辑:周琼;刘翠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9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G0 文化理论

 卷首语

 高端访谈

  思想史与哲学张力中的经典解释学

  儒家伦理的现代转化

 本刊特稿: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考析

  《中国省别全志》(影印版)序言

   一

   二

   三

   四

   五

  《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丛刊(1)》解说

   一

   二

    (一)学者、官员、商人、军人、浪人的个人踏访

    (二)驻华领事的分区调查

    (三)满铁调查

    (四)兴亚院调查

    (五)“末次情报资料”

    (六)各实业团体的经济、商情调查

    (七)东亚同文书院的旅行调查

   三

    东亚同文会历任会长

    东亚同文书院(大学)历任院长(校长)

   四

    (一)历届学生的旅行日志及调查报告原本或复写本

    (二)从旅行日志选编整理而成的年度旅行记

    (三)调查报告专题选本

   五

    (一)专题论著

    (二)研究中国的刊物及语言研究书刊

   六

  《警觉与借镜——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的启示》弁言

  “五四运动”后上海东亚同文书院学生眼中的中国

   一 书院学生第13次旅行调查的历史背景及方法

    (一)历史背景

    (二)调查地点的选择

    (三)调查内容的确定

    (四)调查对象的设定

   二 对“排日”情况的调查

    (一)地方官僚

    (二)教育界

    (三)学生界

    (四)商界

    (五)军界

    (六)农业界

    (七)妇女儿童界

   三 抵制日货情况

   四 关于山东问题

   五 书院学生的感受

   结论

 人文思潮

  文化关键词研究的实践品质

  通识教育之“史”观

   一 利用校史开展通识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奉献意识

    (三)有助于补充学生的人文知识

    (四)有助于锻造学生的坚强意志

   二 利用校史开展通识教育的优势

    (一)符合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

    (二)符合学生成长的心路历程

    (三)符合国家对学生培养的要求

   三 利用校史开展通识教育的路径

    (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史文化产品

    (二)要通过校史课程的开设进行知识强化

    (三)要大力推行校史课堂的实践教育

  通识语境下中国文化关键词“博”之阐释

   一 “博”的基本词义及丰富内涵

    (一)“博”的基本词义

    (二)“博”的丰富内涵

   二 “博”的教育思想

    (一)“博闻”——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

    (二)“博学”、“博练”、“博思”与“博约”——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法

    (三)“博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三 文化关键词“博”对通识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树立“博通”的通识教育理念

    (二)在通识教育的具体实践中践行“博”的精髓

  “礼”之会通

   一 通伦理:礼与理的变异与融通

   二 通教化:礼与乐的共鸣与交响

    (一)礼仪重分,礼乐重和

    (二)与民同乐,礼乐教化

   三 通工具:礼与法的对立与契合

    (一)礼法对立,矛盾统一

    (二)礼法契合,互融互补

 经典阐释

  从批评到赞扬:简论“参也鲁”诠释意向的改变

  朱熹《家礼》“四书”学理念探究

   一 “天理节文”“人事仪则”贯通

    (一)渗理学之思并纳礼入理

    (二)浮文务本且须熟讲而勉行

   二 以基层秩序建构为基点

    (一)“四书”学之《仪礼》诠释转向

    (二)基于“四书”系统的《家礼》庶民化

    (三)从国家制度转向基层秩序建构

   三 “四书”系统下以心性和实践积极排佛

    (一)敬宗聚族而排佛老

    (二)尊儒入世之纲而反佛

    (三)尊亲人伦大节而反佛

  守先待后:“四书”系统下的儒家经学与政教秩序学术研讨会综述

   一 《四书》文本本身的义理诠释

   二 “四书”之学的形成、流变及其哲学意蕴

    (一)儒学转型与“四书”学的兴起

    (二)朱子“四书”学研究

    (三)朱子之后的“四书”学

    (四)域外“四书”学研究

   三 “四书”学影响下的经学与政教

    (一)“四书”学与经学的互动

    (二)“四书”学与政教理念

    (三)“四书”学与文教制度

 热点聚焦

  “一带一路”:通往世界和谐和人类幸福之路

   附第五届世界文化发展论坛(2017)迪拜宣言

    弘扬“一带一路”文化 构建人类共同价值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化共识问题

   一 文化是“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的重要软实力

   二 中国“群体取向”“天下情怀”传统与“一带一路”的包容共赢

   三 “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与共同体精神

  全球新秩序视角下的“一带一路”倡议*

   导言

   一 “一带一路”倡议简介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

    (二)密切相关的网络建设

    (三)资金和地缘经济

    (四)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

   二 简评“一带一路”倡议

    (一)功利主义无用论

    (二)中国新的全球秩序的特征

   结论

  从我国古代航海事业的发展看“一带一路”的重大意义

   一 远古至先秦:我国先民渡江渡河的探索之路

   二 秦汉至隋唐:厚植航海能力开拓海上丝绸之路

   三 两宋至元明:承前出新创造古代海事活动高峰

   四 “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康庄大道

  “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一 “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义

    (一)跨文化交流是通心工程的基础

    (二)跨文化交流是构建文明共同体的关键

    (三)跨文化交流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能力

   二 “一带一路”背景下跨文化交流的契合点

    (一)文化传承中的历史契合

    (二)文化发展中的现实契合

    (三)文化追求中的价值契合

   三 “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交流亟待重视的问题

    (一)跨文化语言应用能力欠缺

    (二)跨文化交流意识较弱

    (三)对母文化与异文化的理解不深入

    (四)跨文化交流的方式较为单一

   四 “一带一路”背景下提升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策略

    (一)把握跨文化交流的方向

    (二)增设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课程

     1.语言选修课程

     2.文化选修课程

     3.跨文化交流技能课程

    (三)创新跨文化交流的形式

     1.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2.行走的课堂

 七纵八横

  游离于社区营造与城市观光之间

   一 作为介体的博物馆

    (一)博物馆空间里的社区营造

    (二)文化观光与博物馆“符号经济”

   二 博物馆与凝视的主客体转化

    (一)“游客凝视”的理论流源

    (二)展览与游客凝视

   三 国内博物馆的实践

    (一)介体角色的缺失

    (二)凝视体验的不足

  效仿与革新: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展览会

   一 展览会举办之时代背景

   二 展览会举办之目的

    (一)促进产业发展

    (二)服务政治宣传

    (三)促进技术交流

    (四)展示经济发展成就

    (五)增进国际友谊

   三 出境展和入境展

    (一)出境参加的展览会

    (二)出境举办的展览会

    (三)外国来华举办的展览会

   四 典型俄罗斯风格的展馆建设风潮

    (一)俄罗斯风格的北京“苏联展览馆”

    (二)古典俄罗斯风格的中苏友好大厦

    (三)俄罗斯风格的“中苏友好宫”在武汉建成

    (四)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竣工

    (五)“广交会”新馆竣工

   五 特色展览会

    (一)在中南海举办的展览会

    (二)由周总理亲临指导的广交会

   六 创立展览专业组织

    (一)创立“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二)创立“国外来华经济展览委员会”

   结语

  乡村和城市:楚剧戏班的形成与早期发展

   一 花鼓戏班的形成及乡村生活

   二 城市茶园、戏院与戏班的发展

   结语

  卢梭对文明社会的批判:真、美与善

   一 文明社会的问题:科学和艺术越发展,风俗和道德越腐化

   二 科学的发展对道德的腐蚀

   三 艺术的进步如何败坏风俗

 《文化发展论丛》编辑委员会

《文化发展论丛》是由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编辑的集刊,2013年创刊,每年3期,汇集了国内外文化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以及较活跃的中青年学者的最新力作。2018年第1卷围绕通识语境下中国文化关键词“博”之阐释、“礼”之会通等人文思潮,以及“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化共识等热点问题展开论述,并邀请中山大学陈少明教授、清华大学万俊人教授分别就思想史与哲学张力中的经典解释学、儒家伦理的现代转化等问题发表真知灼见,集中阐述了中国经典文化的解释路径和现代转化的种种问题和迷思。他们开阔的论说视野,严谨的逻辑思路,以及渗透学术话语之中的人文情怀,给人诸多启迪。

陈少明(2015a):《做中国哲学:一些方法论的思考》,三联书店。

陈少明(2015b):《考据与思想需完美结合》,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www.cssn.cn/xr/xr_xrf/xr_xgdlycc/201509/t20150908_2151024.shtml),09-08。

Rawls,John(1993):Political Liberalis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德〕黑格尔(1959):《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

〔德〕马克思、恩格斯(199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万俊人(1999a):《普世伦理及其方法问题》,《哲学研究》,(2)。

万俊人(1999b):《儒家伦理:一种普世伦理资源的意义》,《社会科学论坛》,(5/6)。

万俊人(2012):《百年中国的伦理学研究》,《高校理论战线》,(12)。

〔日〕井上雅二(1910):《臣人荒尾精》,佐久良书房。

东亚同文书院(1901):《东亚同文书院兴学要旨》,东亚同文书院。

〔美〕杜赞奇(2003):《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鲁迅(1981):《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冯天瑜(2001):《“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国观察》,商务印书馆。

黄宗智(1986):《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

黄宗智(1992):《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

〔美〕马若孟(1999):《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民发展(1890~1949)》,史建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1998):《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

张枬、王忍之(1960):《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上册,三联书店。

鲁迅(1981):《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日〕爱知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2000a):《在五四运动第二年排日排货的状况(一)》,载谷光隆编订《纪要》,(113)。

〔日〕爱知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2000b):《在五四运动第二年排日排货的状况(二)》,载谷光隆编订《纪要》,(114)。

毛泽东(1991):《新民主主义论》,载《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

上海东亚同文书院(1920):《在“支那”(中国)内地排日、排货之状况》,《中国调查报告》,31(13)。

池秀梅(2008):《校史教育: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

《简明伦理学辞典》编辑委员会(1987):《简明伦理学辞典》,甘肃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1981):《新民主主义论》,转引自萧超然等编《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上海教育出版社。

涂上飙(2014):《民国时期的研究生教育发展史》,湖北美术出版社。

朱小蔓(2007):《提升校史研究质量,服务学校长远发展》,《教育史研究》,(4)。

安树芬、彭诗琅(2010):《中华教育通史》,京华出版社。

(汉)班固(1993):《汉书》,岳麓书社。

陈向明(2006):《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高等教育研究》,(3)。

董楚平(2014):《楚辞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唐)房玄龄等(1974):《晋书》,中华书局。

高时良(2013):《学记》,人民教育出版社。

巩宝平、潘波涛(2016):《荀子品读》,山东大学出版社。

(清)黄宗羲(2008):《明夷待访录》,岳麓书社。

(魏)嵇康(2014):《嵇康集校注》,中华书局。

(清)纪昀(1965):《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九,中华书局。

(清)梁启超(2015):《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六十九》,中华书局。

(汉)刘安(2010):《淮南子》,中州古籍出版社。

刘尚慈(2010):《春秋公羊传译注》,中华书局。

刘逸生、止水(1984):《韩愈诗选》,广东人民出版社。

马新、校潇(2016):《论语品读》,山东大学出版社。

(汉)司马迁(1982):《史记》,中华书局。

苏凤捷、程梅花(2008):《墨子》,河南大学出版社。

唐莫尧(2003):《诗经新注全译》,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明)王夫之(1975):《读四书大全说》,中华书局。

(魏)王肃(2013):《孔子三语集:孔子家语》,安徽人民出版社。

(汉)许慎(1963):《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杨天宇(2016):《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袁长江(2003):《董仲舒集》,学苑出版社。

张伯行、萧瑞峰(2007):《唐宋八大家文钞》,上海古籍出版社。

张新征、张亚(2016):《韩愈教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科教文汇》,(6)。

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员会(2000):《古文字诂林》,第一册,上海教育出版社。

刘金波(2009):《礼以节情 乐以发和》,载李建中主编《中国古代文论范畴发生史》,武汉大学出版社。

(清)孙希旦(1989):《礼记集解》,中华书局。

(清)王文锦(2001):《礼记译解》,中华书局。

〔日〕冈田庄司(1986):《神代葬祭成立考》,神道学。

〔日〕山崎闇斋(1978):《山崎闇斋全集》,塘鹅出版社。

〔日〕吾妻重二(2011):《木主考:到朱子学为止》,吴震译,《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

(清)和珅等(1986):《钦定盛京通志》,载《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0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宋)黄干(2010):《书晦庵先生〈家礼〉后》,载《朱子全书》,第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明)丘濬(2015):《南海亭岗黄氏祠堂记》,载《重编琼台稿》,卷十七,南方出版社。

(宋)司马光(1986):《家范》卷一,载《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9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明)章潢(1986):《图书编》,载《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96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宋)张载(1986):《张子全书》,载《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9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宋)朱熹(1986):《性理大全书》,载《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1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宋)朱熹(2010a):《仪礼经传通解》,载《朱子全书》,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宋)朱熹(2010b):《论语集注》,载《朱子全书》,第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宋)朱熹(2010c):《家礼》,王燕均、王光照校点,载《朱子全书》,第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宋)朱熹(2010d):《二程外书》,载《朱子全书》,第1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宋)朱熹(2010e):《朱子语类》,载《朱子全书》,第1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宋)朱熹(2010f):《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载《朱子全书》,第2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冯尔康(2009):《中国宗族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梁启超(1986):《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华书局。

李亚农(1978):《李亚农史论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林月惠(2008):《诠释与工夫:宋明理学的超越蕲向与内在辩证》,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

刘晓东(2016):《礼学与理学》,《光明日报》,01-04(16)。

邹昌林(1992):《中国古礼研究》,文津出版社。

孙致文(2015):《朱熹〈仪礼经传通解〉研究》,大安出版社。

〔德〕斐迪南·滕尼斯(1999):《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

洪修平(2014):《中国佛教文化的独特性》,人民网(http://history.people.com.cn/n/2014/0828/c386265-25555395.html),08-28。

李泽厚(2015):《什么是道德?——李泽厚伦理学讨论班实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诚(2005):《卢梭两个世界》,《学术书评》,第2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习近平(2013):《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

徐迅(2005):《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俞可平(1998):《自由与社群》,三联书店。

张焕庭(1979):《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汉)班固(1962):《汉书》,中华书局。

(晋)陈寿(1971):《三国志》,中华书局。

(宋)李纲(2004):《李纲全集》,上册,王瑞明点校,岳麓书社。

(宋)司马光(1976):《资治通鉴》,中华书局。

(明)宋应星(1976):《天工开物》,钟广言注释,广东人民出版社。

(元)脱脱等(1977):《宋史》,中华书局。

(三国吴)万震(2002):《南州异物志》,载骆伟、骆廷辑注《岭南古代方志辑佚》,广东人民出版社。

(唐)魏征(1973):《隋书》,中华书局。

(南朝梁)萧子显(1972):《南齐书》卷五十二,中华书局。

辛德勇(2006):《大业杂记辑校》,三秦出版社。

(清)张廷玉(1974):《明史》,中华书局。

国务院(2015):《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5-03/28/c_1114793986.htm),03-28。

习近平(2013):《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n/2013/0821/c64094-22636876.html),08-19。

习近平(2014):《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4-03/28/c_119982831.htm),03-28。

习近平(2015):《关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的重要批示》,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521/c1001-27038345.html),05-21。

Kirrane,S. & Hayes,F.(1993):“Do it Yourself”,Museum Journal,(2).

MacDonald,G. F. etc.(1989):A Museum for the Global Village:The Canadian Museum of Civilization. Quebec:Canadian Museum of Civilization.

Maoz,D.(2006):“The mutual gaze”,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3).

Bocock,Robert(1995):《消费》,张君玫等译,台北:巨流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法〕 米歇尔·福柯(2003):《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等译,三联书店。

〔法〕 米歇尔·福柯(2001):《临床医学的诞生》,刘北成等译,译林出版社。

〔法〕 米歇尔·福柯(2003):《疯癫与文明》,刘北成等译,三联书店。

〔英〕 约翰·厄里等(2016):《游客的凝视》,第三版,黄宛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陈佳利(2003):《博物馆、多元文化与社会参与平等——以英国的经验为例》,《博物馆学季刊》,17(1)。

陈佳利(2009):《社区互动与文化参与新取径:探莱斯特郡开放博物馆的理念与实务》,23(2)。

陈其南(1996):《社区总体营造与文化产业发展》,载朱兴亚等编《“文化·产业”研讨会暨社区总体营造中日交流展会议记录》,台湾省手工业研究所。

胡家瑜(1994):《博物馆的观光文化——现代脉络下“传统”的变形》,《博物馆学季刊》,8(2)。

李莎莉(1996):《博物馆教育推广与资源整合——台湾地区的实践典例》,《博物馆学季刊》,16(4)。

刘大和(2006),《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二):实践构思》,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

刘丹萍(2007):《旅游凝视:从福柯到厄里》,《旅游学刊》,22(6)。

盛洁桦(2016):《浪漫凝视与集体凝视》,《中国博物馆》,(2)。

文建会(1995):《社区总体营造整合规划分析工作手册》,台北文建会。

许功明(1994):《文化、观光与博物馆》,《博物馆学季刊》,8(2)。

杨增泉(2006):《启动共生:无尾港生态社区的地方记忆与想象》,硕士学位论文,台北艺术大学传统艺术研究所。

张誉腾(2004):《生态博物馆:一个文化运动的兴起》,台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

毛泽东(1953a):《在政协一届四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02-08。

毛泽东(1953b):《祝贺苏联十月革命三十六周年给马林科夫的电报》,《人民日报》,11-07。

毛泽东(1989):《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中央档案馆(1982):《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楚声报》(1947):《两楚剧院力争上乘》,《楚声报》,09-25。

樊启祥(1993):《楚剧志》,中国戏剧出版社。

《汉口导报》(1948):《民乐少壮派与元老派对垒》,《汉口导报》,09-19。

黄金周(1994):《汉口的旧剧场》,《武汉文史资料》,(2)。

惠民(1932):《本市各剧场电影院之概况》,《戏世界》,04-07。

(清)焦循(1817):《罗庵遗集》,清嘉庆二十二年陆贞一刻本。

刘怀堂、李道明(2010):《明清堂戏中的戏俗:点戏与参堂》,《运城学院学报》,(6)。

刘正惟(1963):《谈谈楚剧音乐的发展问题》,载武汉市文化局戏曲研究室编《戏曲研究资料(4)》。

《罗宾汉报》(1935):《凌霄楚歌乐升平汉班停演改楚剧·三月四日登台不另售戏票》,《罗宾汉报》,03-02。

《罗宾汉报》(1946):《楚汉剧兴衰今昔感大汉原音将成广陵潮散》,《罗宾汉报》11-15。

《申报》(1874):《汉镇花鼓戏禁革案》,《申报》,06-20。

《申报》(1882a):《禁演淫戏》,《申报》,03- 21。

《申报》(1882b):《淫戏害人》,《申报》,07-17。

《申报》(1886):《武昌府示》,《申报》,05-28。

《申报》(1898)《汉皋杂俎》,《申报》,04-22。

陶古鹏(1983):《楚剧演员生活五十年》,载湖北省志文艺志编辑室编《文艺志资料选辑(二)》,未出版。

王若愚(1983):《楚剧奋斗史》,载湖北省志文艺志编辑室编《文艺志资料选辑(二)》,未出版。

武汉市楚剧团艺术研究室(1985a):《楚剧志资料汇编》,第1册第1部分,湖北省戏剧研究所、武汉市艺术研究所印刷(内部资料)。

武汉市楚剧团艺术研究室(1985b):《楚剧志资料汇编》,第2册第4部分,湖北省戏剧研究所、武汉市艺术研究所印刷(内部资料)。

武汉市档案馆:《新世界大戏院申请营业及市公共娱乐所员工清册》,40-13-396。

武汉市文化局史志办公室(1993):《楚剧志》,中国戏剧出版社。

《新快报》(1937):《大华饭店演楚剧(今晚开幕)》,《新快报》,07-22。

熊剑啸(2003):《站着睡的葛麻——我与楚剧》,载李志高等编《汉阜三丑》,武汉出版社。

White,M.(2003):Political Philosophy:An Historical Introduction,Th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德〕哈贝马斯(1999):《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

〔美〕汉金斯,托马斯·L.(2000):《科学与启蒙运动》,任定成、张爱珍译,复旦大学出版社。

〔法〕丹纳(2000):《艺术哲学》,傅雷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法〕卢梭(2012a):《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淳朴》,李平沤译,载《卢梭全集》第四卷,商务印书馆。

〔法〕卢梭(2012b):《〈纳尔西斯〉序言》,李平沤译,载《卢梭全集》第四卷,商务印书馆。

〔法〕卢梭(2012c):《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李平沤译,载《卢梭全集》第四卷,商务印书馆。

〔法〕施特劳斯(2013):《论卢梭的意图》,冯克利译,载刘小枫《设计共和——施特劳斯〈论卢梭的意图〉绎读》,华夏出版社。

李平沤(2012):《译者前言》,载《卢梭全集》第四卷,商务印书馆。

许明龙(1999):《欧洲十八世纪中国热》,山西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