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4 !

参考文献

0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图书

Annual report on urban development of China

SSAPID:101-9598-0538-30
ISBN:978-7-80230-958-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报告主要研究了中国城市的现状与未来,中国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国城市经济集约发展,中国城市社会协调发展,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用地管理,中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等问题。

相关信息

丛书名:城市蓝皮书
作 者: 牛凤瑞 潘家华
编 辑:郭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城市蓝皮书》编委会

 第一编 科学发展:中国城市的现状与未来*

  一 城市化在中国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一)城市化有利于解决当代中国主要矛盾

   (二)城市化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依托

   (三)建设节约型社会依赖于城市化

   (四)城市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基础支撑

   (五)城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

  二 中国城市科学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城市发展历程

    1.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2.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3.城市规模结构的变化

    4.城市产业结构的演进

   (二)城市经济面临的问题

    1.城市化水平仍然滞后

    2.聚集效应没得到充分发挥

    3.城市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三)城市资源供给的约束

    1.水资源严重短缺

    2.人地矛盾尖锐

    3.能源缺口大

   (四)城市环境存在的隐忧

    1.城市空气质量不容乐观

    2.城市水环境质量令人担忧

    3.固体废弃物治理有待提高

   (五)城市社会面临的挑战

    1.人口老龄化速度快

    2.城市就业压力持续加大

    3.城市贫困问题严重

   (六)城市管理现代化滞后

    1.城市区域管理体制不协调

    2.城市管理权责错位

    3.部门治理缺乏整体协调

    4.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有待深化

  三 中国城市科学发展水平评价

   (一)目的和意义

   (二)建立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

    1.经济发展是城市科学发展的前提

    2.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城市科学发展的关键

    3.能力建设是城市科学发展的支撑

    4.发展中、不平衡是中国城市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

   (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四)评价方法

    1.样本选择

    2.数据来源

    3.指标数据的处理

    4.评价方法

   (五)评价结果

   (六)几点说明

  四 “十一五”规划与中国城市的科学发展

   (一)“十一五”期间城市发展面临的形势

    1.世界资源环境变化

    2.国内生态环境局部恶化

    3.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加大

    4.区域发展不平衡

    5.社会贫富差距拉大

   (二)“十一五”规划中城市发展趋势与特点

    1.强调协调发展

    2.突出可持续发展

    3.强化规划落实

   (三)“十一五”城市发展规划比较

    1.不同行政级别城市的比较

    2.不同区域城市的比较

    3.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的比较

   (四)“十一五”规划中的城市科学发展问题

    1.具体指标设置与战略目标矛盾

    2.对科学发展认识有待深化

  五 中国城市科学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规划先行,加大规划实施保障力度

   (二)大城市率先发展,鼓励具备条件的中等城市成长为大城市

   (三)推动生产型企业向园区集中,统筹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

   (四)采取多种措施确保“节能减排”规划落到实处

   (五)加快技术进步,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六)扩大就业,化解贫困

   (七)加强城市基层民主建设,建设和谐城市

  附件

 第二编 中国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

  一 中国“十五”期间的城市环境质量状况

   (一)城市环境质量保持基本稳定

    1.空气环境质量呈好转趋势

    2.城市水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得到控制

    3.城市声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二)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1.水污染物排放量增势趋缓

    2.部分气污染物的排放增长趋势初步得到遏制

    3.城市生活垃圾排放量快速增长

   (三)城市环保基础设施投资逐年增长

  二 2006年中国城市环境状况

   (一)城市环境质量状况总体基本稳定

   (二)城市空气质量整体趋好,局部不容乐观

    1.全国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的主要特征

    2.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城市水环境质量状况

    1.饮用水源水质总体良好

    2.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水平有所降低

    3.城市地下水质量总体向好,局部恶化

    4.城市内湖富营养化趋势有所缓解

   (四)声环境质量继续趋好

   (五)主要污染物排放增量得到遏制

  三 中国城市环境保护

   (一)城市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

    1.高耗能产业快速发展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制约了城市环境保护进程

    2.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3.城市环境风险突显

    4.“有法不依”情况严重

    5.经济政策激励效力不足

    6.机动车保有量激增导致尾气污染升级

   (二)中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

    1.大气污染防治

    2.城市水环境污染防治

    3.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4.“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创建*

   (三)城市环境保护对策

    1.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基础

    2.提高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水平

    3.加强城市环境风险管理

    4.严格执行规划环评

    5.加大环境保护政策的刺激力度

    6.依靠技术革新提高能源效率

  四 中国城市热点环境事件

   (一)挂牌督办环境案件

    1.新闻*

    2.挂牌督办案件

    3.措施

    4.成效

   (二)“区域限批”

    1.新闻

    2.区域限批内容

    3.成效*

   (三)长黄淮海重污染水域进行“流域限批”事件

   (四)“太湖饮用水污染”事件*

    1.新闻*

    2.原因

    3.措施*

    4.反思

   (五)北京市遭遇强沙尘天气侵袭

 第三编 中国城市经济集约发展

  一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城市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体

   (二)城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经验

    1.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促进都市密集区健康发展

    3.优化生产力的空间布局

    4.促进资源型城市的转型

    5.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三)城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的问题

   (四)转变城市经济增长方式建议

  二 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

   (一)城市产业循环经济

    1.工业循环经济

    2.服务业循环经济

    3.都市农业循环经济

   (二)生态城市建设

   (三)城市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四)对策建议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2.切实加强管理能力建设

    3.充分发挥市场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4.增强社会公众的循环经济意识

    5.构建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

  三 中国的城市化与能源利用

   (一)中国能源消费特征

   (二)城市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1.基础设施建设拉动能源消费

    2.城市化推动居民生活用能优质化

   (三)城市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城市化减少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规模

    2.城市是工业节能主要载体

    3.城市化有利于建筑节能

    4.城市是交通能耗的重点

    5.城市化为可再生能源提供市场需求

  四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创新

   (一)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特点

    1.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

    2.相关城市积极动作

    3.以经济结构转型为重点

    4.转型发展取向多样化

    5.部分城市转型效果明显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有待解决的问题

    1.失业与再就业压力大

    2.转型的经济与社会成本巨大

    3.转型与转制结合欠佳

    4.政府作用还未完全到位

   (三)资源型城市转型方略

    1.突出转型战略的创新性

    2.提高转型工作的整体性水平

    3.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就业技能

    4.加快两个机制建设

    5.出台综合性转型扶持政策

  五 城市建筑节能

   (一)中国城市建筑能源消耗

    1.中国能源消耗

    2.城市建筑能耗

    3.民用建筑物运行能耗

    4.采暖能耗

    5.非采暖能耗

    6.建筑能耗的发展趋势

   (二)建筑节能技术措施

    1.扩大集中供暖,推进热电联产

    2.燃煤、燃气联合供热,提高供热系统平衡调节能力

    3.加强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4.研发和推广供热采暖节能新技术和热计量技术

    5.发展热源吸收式制冷技术

    6.推进绿色照明工程

   (三)建筑节能机制和政策保障

    1.落实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2.改革采暖供热体制,加快市场化进程

    3.加快现有建筑物的节能改造

    4.建筑节能法规建设

    5.核算建筑物生命周期效益

   (四)发展绿色建筑和建筑减排

    1.发展绿色建筑

    2.建筑减排

 第四编 中国城市社会协调发展

  一 中国城市社会事业发展

   (一)教育亟待均衡发展

    1.总体状况

    2.存在问题

    3.发展趋势

    4.对策建议

   (二)医疗卫生改革与建设并重

    1.总体状况

    2.城市医疗卫生发展趋势

    3.存在问题

    4.发展对策建议

   (三)和谐文化与文化体制创新

    1.总体状况

    2.城市文化发展特征

    3.存在的主要问题

    4.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四)多样化体育需求的挑战*

    1.总体状况

    2.发展趋势

    3.存在问题

    4.发展对策建议

  二 中国城市贫困、失业与再就业

   (一)城市协调发展面临贫困问题

    1.城市贫困的演进

    2.城市贫困的态势

    3.下岗失业人员成为中国城市贫困的主体

   (二)城市贫困与失业

   (三)再就业是解决中国城市贫困的基石

   (四)城市贫困和就业形势展望

    1.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2.城市贫困问题仍将较为突出

    3.城市贫困代际转移

   (五)城市反贫困对策

    1.加强政府在就业和扶贫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2.推进再就业工程,提高再就业培训效率

    3.扩大生产性就业,完善劳动力市场

    4.改革和健全社会保障体制,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

    5.加强劳动就业立法,深化配套制度改革

  三 中国城市业主委员会的成长与发展

   (一)业主委员会的产生与《物权法》

   (二)物业公司成为社区特殊的组织形式

   (三)业委会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纠纷

   (四)小区物业管理模式

    1.业主监督型

    2.业委会决策型

    3.物业管理公司决策型

   (五)北京业主委员会协会申办委员会

   (六)问题与建议

    1.小区物业管理的中国特殊性与物业社会化管理的共同性

    2.业主委员会面临的主要问题

    3.政策建议

  四 中国农民工与城市发展

   (一)城市农民工概况

   (二)农民工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1.农民工已成为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2.农民工是城市建设与繁荣的生力军

    3.农民工现象是促进中国城市改革的推动力之一

   (三)农民工对城市发展带来挑战

    1.资源的整合

    2.社会的融合

    3.管理的调适

   (四)农民工问题的应对之策

    1.转变城市管理职能

    2.调整有关政策法规

    3.创新农民工管理体制

    4.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5.发挥社区的重要作用

  五 “创新型城市”科技环境建设

   (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

   (二)构建“创新型城市”面临的挑战

    1.对外技术依存度居高不下

    2.资金投入不足

    3.科技人力资源质量有待提高

    4.创新成果的质量及扩散应用渠道有待拓宽

    5.科技人力资源分布不均匀及流失

   (三)构建创新型城市建议

    1.重视科技人力资源开发

    2.多渠道投资融资,重视投入产出

    3.创建“创新型城市”与建设“人文城市”相结合

 第五编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用地管理

  一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一)城市化与基础设施建设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1.基础设施领域拓展

    2.城市基础设施科学合理规划

    3.加强节水设施建设

    4.推进节能设施建设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营运体制改革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改革

    2.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

    3.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

  二 中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交通面临的挑战

    1.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2.交通污染日趋严重

    3.城市交通事故频发

    4.面临能源、土地资源供给压力

   (二)城市交通发展的新探索

    1.实施公交优先战略

    2.大力发展轨道交通

    3.推行低污染、低能耗交通方式

   (三)完善大城市交通环境的政策措施

    1.疏解中心区人口,调整土地使用功能

    2.加强交通管理,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

    3.探索补贴新模式,缓解城市交通融资困境

  三 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一)中国城市已经进入灾害高发时期

    1.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2.人为因素加剧了灾害对经济建设成果的吞噬

   (二)极端气候条件下城市的无奈

    1.“7·10”暴雨:“全世界看了北京的笑话”

    2.“7·18”雨灾:济南黑色的一天

    3.重庆大旱:暴露城市水利设施欠账

    4.城市防洪抗旱能力亟待提高

   (三)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敲响城市安全警钟

    1.哈尔滨水危机:城市减灾的成功典型

    2.体制之危:哈尔滨水危机遗留的沉重话题

    3.从北江镉污染到太湖蓝藻:城市水危机的全面爆发

   (四)建立城市综合减灾体系

    1.城市减灾管理应向综合管理模式转变

    2.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重点

  四 中国城市土地合理利用

   (一)“十五”期间中国城市用地增长

   (二)城市用地存在的问题

    1.城市用地结构不合理

    2.浪费现象严重,用地效率低

    3.城市土地生态系统恶化

    4.违法用地禁而不止

    5.土地市场机制存在缺陷

   (三)2006年用地管理

    1.从严用地管理

    2.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3.规范土地收益分配

    4.建立国家土地监察制度

    5.查处一批重大土地违法案件

   (四)城市用地管理对策

    1.率先发展大城市,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

    2.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机制

    3.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4.健全和完善土地市场机制

    5.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及其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

    6.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

    7.加强土地执法,实行严格问责制度

    8.维护城市土地生态系统平衡,营造良好人居环境

   (五)2007年城市用地管理趋势

    1.建设用地指标继续从严从紧

    2.惩治土地违法的力度加大

    3.城市规模快速膨胀的趋势有可能扭转

    4.土地集约利用政策将逐步得到推行和落实

 第六编 中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一 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

   (一)城市区域管理

   (二)城市管理机制

   (三)城市功能区管理

   (四)城市行政执法管理

    1.严格执法程序,探索文明执法、人性执法

    2.探索城管执法和管理的分离,建立监督长效机制

    3.以管理和服务推动和谐执法

    4.城市管理从城市向农村延伸

   (五)打造数字化城管,构建大城管格局

   (六)建立城市应急机制

   (七)都市密集区的管理

  二 城市发展政策法规建设

   (一)人口管理制度

    1.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2.外来暂住人口管理制度改革

    3.人才引进政策与制度创新

   (二)城市用地与房地产政策法规

    1.土地置换

    2.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3.房地产市场调控

   (三)水资源利用政策法规

    1.水源地保护法规政策

    2.节约用水法规政策

    3.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四)环境保护政策法规

    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政策法规

    2.建立城市环境灾害应急机制

   (五)产业政策法规

    1.产业导向政策法规

    2.产业布局政策法规

   (六)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法规

  三 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

    1.深圳的探索之路

    2.轰轰烈烈的清理审批运动

    3.“行政超市”建设:成就明显,矛盾渐显

    4.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二)政务公开的制度化建设

    1.从“服务承诺”到政务公开

    2.自曝“家丑”的龙游规划展

    3.“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布

   (三)政府绩效评估与行政问责

    1.行政绩效评估之进展

    2.不断深化的行政问责制

    3.“兰州试验”:政府绩效评估的全新试验

  四 非政府组织在城市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一)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1.数量大幅增加

    2.类型齐全

    3.作用有所提高

   (二)城市环保非政府组织

    1.倡导环境保护,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

    2.开展社会监督,为国家环境事业建言献策

    3.扶贫解困,推动发展绿色经济

    4.维护社会公众的环境权益

    5.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城市扶贫非政府组织

   (四)城市抗艾滋病非政府组织

   (五)中国非政府组织面临的挑战

    1.发展的社会环境有待进一步宽松

    2.相关管理制度法律环境有待健全

    3.自身的建设有待加强

 第七编 中国城市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

  一 成都市:道法自然,协调发展

   (一)以科学规划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

    1.以可持续发展理念编制规划

    2.把推进可持续发展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

    3.把推进可持续发展作为规划实施和管理的重要工作

   (二)以综合整治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1.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

    2.实施大气环境综合整治

    3.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4.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

   (三)以资源节约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1.多管齐下推进资源节约

    2.强化资源综合利用

    3.加快循环经济发展

   (四)以项目支撑可持续发展

    1.环保生态重大工程

    2.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程

    3.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五)以机制保障可持续发展

    1.目标责任制

    2.重点项目管理机制

    3.专项工作机制和制度

  二 哈尔滨市:坚持“三个适宜”,实现文明发展

   (一)全面启动循环经济试点与示范

   (二)大力发展冰雪旅游业,促进产业结构改善

    1.以冰雪旅游为核心的多元旅游产品体系初步形成

    2.大力开发旅游市场

   (三)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重点支持优先领域

    1.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步伐加快

    2.重点支持8个优先领域

    3.打造国际科技合作的新品牌

   (四)加快生态市建设

    1.建设生态示范区和自然保护区

    2.实施生态恢复工程

    3.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4.防治流域水污染

  三 太仓市:构建“四个统一”,实现和谐发展

   (一)构建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经济

    1.实施港口开发与临港经济的联动战略

    2.开放型经济与民本经济比翼齐飞

    3.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齐头并进

   (二)构建城市和农村发展相统一的宜居城市

    1.科学构筑城镇发展体系

    2.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建设宜居的城市环境

   (三)构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统一的现代文化

    1.创新服务文化

    2.做强品牌文化

    3.塑造道德文化

    4.推广群众文化

   (四)构建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现代社会

    1.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2.全力实施富民工程

    3.牢固构筑安定的社会环境

  四 日照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

   (一)立足实际,确立符合市情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二)以规划为龙头,引领城市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循环经济,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1.抓好企业“小循环”

    2.抓好工业园区“中循环”

    3.抓好城市社会“大循环”

   (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植环境友好型经济

    1.发展港口经济

    2.发展旅游经济

    3.发展体育经济

    4.发展教育经济

   (五)创新机制,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

    1.抓好宣传引导,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2.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决策管理机制

    3.抓好典型示范,形成带动机制

    4.加大政策支持,创新投入机制

    5.加快科技进步,健全推广机制

    6.改进人事管理,优化用人和考核机制

  五 铜陵市:转变增长方式,实现集约发展

   (一)延伸产业链条,由资源粗加工转为产品精加工

   (二)优化项目结构,由低门槛低效益转为高门槛高效益

   (三)优化企业生态,由线性生产转为循环利用

   (四)提高创新能力,由低层产业生产转为先进制造业

   (五)整合公用资源,由分散布局转为集中开发

   (六)重构企业组织,由国有经济独大转为各种所有制多元发展

  六 柳州市:加快结构调整,推进可持续发展

   (一)2006年经济发展的特色

    1.支柱行业高速增长

    2.新产品强劲增长

    3.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提高

    4.农业经济结构升级、农民收入稳定增加

    5.园区经济发展趋好,阳和工业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初步形成,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60%

    6.工作进展顺利

   (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三)柳州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前瞻

    1.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节能减排

    2.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3.加快城区建设步伐,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

    4.打造农产品品牌,推进现代农业进程。

    5.发展服务业,推动整体水平的提高

    6.扶持民营企业发展,提高民营企业的经济贡献率

  七 章丘市:建设宜居山水园林城市

   (一)科学规划,描绘城市发展蓝图

   (二)围绕泉水景观,打造城市山水特色

   (三)围绕生态绿化,打造城市景观特色

   (四)加强环保,创造优美人居环境

   (五)强化管理,维护城市良好秩序

  八 湘潭市: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

   (一)加速大企业裂变和产业集群的发展

   (二)加快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

    1.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积极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

    4.运用新的理念和技术手段加强企业管理

   (三)抓改革,把重点放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

    1.全力完成市属国有工业企业改制

    2.理顺中小企业即非公工业的管理体制

    3.加强企业上市融资

   (四)优化政务环境

  九 黄石市: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城市转型

   (一)工业废弃物综合开发,推进资源再生

    1.工业废渣的综合利用

    2.工业废灰的综合利用

    3.工业废气的再利用

    4.工业废液再利用

   (二)延伸加工推进原材料增值

   (三)拓展产业新领域,推进副产品循环转化

   (四)节能降耗,推进能源循环利用

   (五)综合治理环境污染,推进生态保护循环

  十 亳州市: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生态城市

   (一)构建生态亳州

    1.改善环境质量

    2.生态市建设

    3.环保重点项目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4.污染减排工作

    5.农村面源污染防治

    6.城乡饮用水工程建设

    7.林业建设和水土保持

    8.涡河、宋汤河综合治理工程

   (二)城市的生态文化

   (三)“125”行动计划与“一都一城一基地”

   (四)加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能力

    1.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

    2.强化工业企业的污染防治

    3.加大环保投入,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4.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5.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6.探索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的新途径

 法律声明

简 介:本书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间社会变迁的历程进行了剖析,以社会学的整体视角探讨了社会结构、社会政策、社会制度、城乡区域等的变化,分析了这个宏大过程对中国社会分层、农村社会、城市化、城市治理结构等的影响。

作者: 李强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11月

简 介:本书依托于2006年的大规模调查资料,在7061个样本的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总体形势,对社会和谐稳定认识进 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并分专题介绍了收入和财富分配、阶级阶层结 构变迁、中产阶层的现状及政治态度、农民工现存状态、贫困群体 ,以及利益矛盾和冲突等。对于决策者以及研究人员而言,本书提 供了翔实的数据...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7月

简 介:本书依托于2006年的大规模调查资料,在7061个样本的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总体形势,对社会和谐稳定认识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并分专题介绍了收入和财富分配、阶级阶层结构变迁、中产阶层的现状及政治态度、农民工现存状态、贫困群体,以及利益矛盾和冲突等。对于决策者以及研究人员而言,本书提供了翔实的数据资料,具...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9月

简 介:本书所涉及的学科及其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取得的发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学科的科学研究实践与相关领域发展的互动关系,体现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相促进的特点。本书力图希望能够对我国政治学、法学(含国际法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和新闻传播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走向,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提供一份有所启示、可供参考的...

作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