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235

区域产业竞争力图书

SSAPID:101-9596-7318-22
ISBN:7-80190-310-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泉州、温州、苏州三地为典型个案,对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产业空间聚散能力、产业组织成长能力等区域竞争力问题进行研究。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编 辑:邓泳红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后记

 序

 Abstract

 相关链接

 导论

  一 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 选择特定研究对象的依据

   (一)三个地区的发展过程,代表着三种发展模式成熟和完善的过程

   (二)三个地区代表着中国内地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地区

   (三)三个地区代表着中国大陆产业竞争力最强的地区

  三 研究方法

  四 结构和体系

 第一章 地区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本质

   一 地区竞争的本质与功能

    (一)地区竞争的特点

    (二)地区竞争的意义

   二 竞争力的内涵及实质

   三 地区竞争力的内涵及实质

   四 地区产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地区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第二节 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源泉

   一 竞争力源泉:研究回顾

    (一)生产要素决定论*

    (二)比较生产力决定论

   二 比较优势理论与地区产业分工

    (一)古典比较优势理论与产业分工

    (二)新古典比较优势理论与产业分工

    (三)现代比较优势理论与产业分工

   三 竞争优势理论和地区产业发展

    (一)产业竞争: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推动力

    (二)价值链、价值体系和创新:产业竞争制胜的关键

    (三)产业集群:产业组织发展的高级形态

    (四)国家竞争优势发展四阶段:产业发展、壮大及衰退

   四 地区产业竞争力源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内在统一

  第三节 地区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一 国家(地区)竞争力分析模型

    (一)亚拉威国家竞争力分析模型

    (二)IMD国家竞争力分析模型

    (三)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竞争力分析模型

    (四)王秉安区域竞争力分析模型

   二 国家(地区)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一)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分析模型

    (二)金碚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三 地区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再研究

    (一)科学选择参照模型

    (二)科学选择分析变量

 第二章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

  第一节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理论分析

   一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在地区竞争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分析构件

  第二节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宏观分析

   一 产业结构转换的路径分析

   二 产业结构转换的绩效分析

    (一)从国民经济增长看结构转换绩效

    (二)从产业结构偏离度看结构转换绩效

    (三)从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看结构转换绩效

   三 产业结构转换的偏差分析

   四 小结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与产业结构转换

   一 农业内部结构转换的现状分析

   二 农业内部结构转换的战略重点

    (一)稳定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促进农业市场化经营

    (二)合理调整布局,建设特色产业生产基地,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三)培育龙头企业,构建市场、企业和基地(农户)联结机制,促进农业企业化经营

    (四)坚持科技兴农,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含量,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

   三 农业内部结构转换的基本原则

    (一)农业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必须坚持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农业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必须逐步扩大经济作物的比重,但绝不能忽视粮食生产

    (三)农业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必须大力加强市场组织、产业组织和中介组织建设

    (四)农业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必须加强科技和生产的有机结合,不断推进农业技术进步

    (五)农业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必须加强政府对农业的保护、支持和服务

   四 小结

  第四节 城乡工业化与产业结构转换

   一 工业结构及其变化

    (一)重工业化分析

    (二)高加工度化分析

    (三)高技术化分析

   二 工业化进程及其结构转换

    (一)泉州市工业化进程

    (二)温州市工业化进程*

    (三)苏州乡镇工业化进程*

   三 工业化模式及其结构转换

    (一)在发动主体方面

    (二)在资本形成方面

    (三)在发展战略方面

    (四)在市场结构方面

    (五)在产业技术选择方面

   四 小结

  第五节 第三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转换

   一 第三产业是推动产业结构转换的重要力量

   二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转换的现状分析

   三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差异的成因分析

    (一)商品流通业

    (二)金融保险业

    (三)旅游业

   四 小结

 第三章 产业空间聚散能力

  第一节 产业空间聚散能力的理论分析

   一 产业聚散理论和类型

    (一)以点极聚散为中心的增长极理论

    (二)以梯度聚散为中心的梯度推移发展理论

    (三)以互动聚散为中心的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二 产业空间聚散能力的分析构件

    (一)中心城市带动能力

    (二)统筹城乡发展能力

    (三)统筹区域发展能力

    (四)开发区带动能力

  第二节 中心城市带动能力

   一 中心城市带动能力的现状分析

    (一)中心城市经济区的确定标准

    (二)中心城市带动能力的比较分析

   二 中心城市带动能力不强的成因

    (一)以农村为主导的工业化模式制约了中心城市发展

    (二)制度约束成为中心城市发展的巨大障碍

    (三)产业结构偏差制约了中心城市功能的发挥

    (四)产业技术选择影响着城市化进程,也影响着中心城市功能的发挥

   三 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与带动能力

   四 小结

  第三节 统筹城乡发展能力

   一 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分析

   二 城乡协作发展工业,推进农村工业化

   三 以工建农,缩小工业和农业收益差距

   四 发展小城镇,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

   五 小结

  第四节 统筹区域发展能力

   一 统筹区域发展的现状分析

   二 示范带动效应:以工业化为导向的落后地区自主发展

   三 行政驱动效应:政府强制性区域间配置资源

   四 市场引导效应:以互惠互利原则统筹区域发展

   五 小结

  第五节 开发区带动能力

   一 开发区建设的经济社会效应

    (一)成为地区经济主要增长点

    (二)优化了产业发展环境

    (三)带动了周边地区协调发展

   二 开发区建设的成功之路

    (一)完善功能,不断增强开发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能力

    (二)实施配套,增强开发区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能力

    (三)城区协作,增强中心城市带动经济增长能力

   三 小结

 第四章 产业组织成长能力

  第一节 产业组织成长能力的理论分析

   一 产业组织理论演进及研究构件

   二 产业组织成长能力的内涵与功能

   三 产业组织成长能力的分析指标

  第二节 企业组织:产业组织成长的微观基础

   一 企业组织成长的逻辑起点:准古典企业

   二 企业组织成长的重要节点:古典企业和准现代企业

    (一)古典企业:家庭企业组织的产生和深化

    (二)准现代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的产生和成长

   三 现代企业组织的形成及成长:集团化和股份制

   四 小结

  第三节 产业集群:产业组织成长的高级形态

   一 产业集群经济效应

   二 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产业集群

    (一)泉州市主要产业集群*

    (二)温州市主要产业集群*

   三 泉州、温州两市产业集群的主要特点

    (一)区域集群内部纵向分工和外部横向分工并存

    (二)区域集群内企业组织以少数大企业为主导,以大量中小企业为基础,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分工协作,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三)区域集群中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的产业技术为不同类型企业组织提供生存和发展空间

   四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进

    (一)产业集群的形成

    (二)产业集群的演进

   五 小结

  第四节 产业营销:产业组织成长的关键环节

   一 传统营销方式的兴衰

    (一)个体专业供销队伍

    (二)专业市场

   二 现代营销方式的成长

    (一)改革分销渠道

    (二)实施名牌战略

    (三)推进虚拟经营

   三 区域营销的流行

    (一)区域形象品牌不断增加

    (二)扶持企业争创名牌

    (三)开展区域性经贸活动

   四 小结

  第五节 政府管理:产业组织成长的外部条件

   一 政府管理能力及其分析构件

    (一)政府干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政府职能演进及其分析构件

   二 产业组织成长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一)明确产权边界,激励产业组织成长动力

    (二)推进制度创新,规范产业组织健康成长

    (三)培育行业组织,创造产业组织公平有序的成长环境

    (四)建设服务型政府,保障产业组织健康成长

   三 小结

    (1)界定和保护产权是产业组织成长的前提

    (2)区域制度创新是推动产业组织成长的重要力量

    (3)行业中介组织的发展和完善是产业组织持续增长的关键

    (4)政府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是产业组织持续成长的基础要素

 第五章 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

  第一节 以新型工业化推动结构升级

   一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 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三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工业结构升级

   四 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结构升级

   五 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第三产业结构升级

  第二节 增强产业空间聚散能力

   一 强化中心城市带动能力

   二 加快推进城市化

   三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四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五 增强开发区带动能力

  第三节 增强产业组织竞争力

   一 增强企业组织成长能力

   二 增强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三 增强产业组织营销能力

  第四节 推进产业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

   一 以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竞争力

    (一)发挥企业技术进步主体作用

    (二)不断提高产业工人技术素质

    (三)营造技术进步良好环境

    (四)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载体作用

   二 以制度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一)继续扩大对外开放领域

    (二)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三)努力完善企业管理机制

   三 以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

    (一)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二)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

    (三)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第五节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一 界定和保护产权

   二 大力发展中介组织

   三 努力建设诚信社会

   四 努力建设责任政府

 结论

  一 地区竞争与地区产业竞争力

  二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

  三 产业空间聚散能力

  四 产业组织成长能力

  五 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

本书以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发展独具特色、最具活力、发展较快、产业竞争力较强的泉州、温州和苏州三个地级市为例,围绕如何提升产业竞争力这个主题,考察了三个地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共性和差异,总结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这对全国各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寻求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营造产业竞争优势,获取竞争收益极具借鉴意义。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二、三卷),人民出版社,1997。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

4.陈征:《〈资本论〉解说》(第一、二、三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5.陈征、李建平、郭铁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纲领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6.陈征、李建平、郭铁民:《〈资本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运用和发展》,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7.陈征、李建平、郭铁民主编:《政治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8.严正主编:《科技工业园区的建设和管理》,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9.严正主编:《福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10.游祖勇:《中国县域经济与政府行为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1.路德维斯·艾哈德:《来自竞争的繁荣》,商务印书馆,1983。

12.国家体改委、中国人民大学、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6、1997、199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998、1999。

13.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4.俄林:《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6。

15.〔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

16.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17.王秉安:《区域竞争力:理论与实证》,航空工业出版社,2000。

18.王与君:《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19.费洪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科学出版社,1998。

20.白雪梅:《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21.包昌火:《竞争战略与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22.刘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23.胡大立:《企业竞争力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4.〔美〕罗斯托主编:《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25.郁义鸿:《多元产业结构转变与经济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6.程选等:《我国地区比较优势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27.汉普登·特纳和特龙佩纳斯著:《国际竞争力:创造财富的价值体系》,海南出版社,1997。

28.张耀辉等著:《区域经济理论与地区经济发展》,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29.殷建平编著:《大企业持续发展》,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30.毛蕴诗等著:《企业集团:扩展动因、模式与案例》,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31.韦伟等:《中国地区比较优势分析》,中国计划出版社,1992。

32.张亚斌:《中国所有制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耦合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

33.周振华:《现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上海三联书店,1991。

34.李国强、陈明:《产业结构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

35.杨治:《产业经济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36.周振华:《产业政策的经济理论系统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37.周振华:《产业结构优化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38.朱明春:《产业结构机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

39.石磊:《中国产业结构成因与转换》,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40.吴仁洪:《中国产业结构动态分析》,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41.〔美〕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5。

42.〔美〕钱纳里和赛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43.诺斯和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89。

44.〔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中译本),华夏出版社,1997。

45.〔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中译本),华夏出版社,2002。

46.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修订版。

47.祝合良:《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工业化:大国的经验比较与中国的现实选择》,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48.朱耀明:《产业经济研究》,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2000。

49.厉无畏等:《中国沿海地区产业升级》,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50.戴伯勋等:《现代产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51.石恂如主编:《苏州市乡镇工业技术进步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3。

52.郭克莎:《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53.刘凤军:《品牌运营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54.史东辉:《后起国工业化引论:关于工业史与工业化理论的一种考察》,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55.胡荣涛等著:《产业结构与地区利益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56.陈朝阳:《中国企业并购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57.刘国光主编:《中小企业成长》,民主建设出版社,2000。

58.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9.张国:《中国城乡结构调整研究:工业化过程中城乡协调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60.林善浪:《中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61.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商务印书馆,1984年中文版。

62.陈永宽等编著:《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63.保尔·芒图:《十八世纪的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3。

64.宋栋:《中国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实证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65.郭金龙:《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国际比较》,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66.王慧炯主编:《产业组织及有效竞争》,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

67.夏大慰主编:《产业组织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68.王俊豪等著:《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69.诺斯:《时间过程中的经济业绩》,《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演讲集,1987~199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70.李丁富:《温州之谜:中国脱贫致富的成功模式》,改革出版社,1997。

71.谢地:《产业组织优化与经济集约增长》,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72.季陶达主编:《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选辑》,商务印书馆,1963。

73.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74.管明军:《强国富民:政府干预经济论》,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75.〔美〕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76.谢健、任柏强:《温州民营经济研究:透过民营经济看温州模式》,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77.张仁寿、李红著:《温州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78.王镇辉、蔡德奇:《石狮:大变迁与新趋势》,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79.施永康:《晋江的实践与启示:农村现代化的一种有益探索》,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80.郑达炯:《温州改革: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

81.苏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改革与发展实录:苏州市转制企业100例》,上海科普出版社,2000。

82.〔美〕克林·盖尔西克等著:《家族企业的繁衍:家庭企业的生命周期》,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

83.王国平主编:《现代化理论与苏南发展》,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

84.保罗·克鲁格曼:《地理与贸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85.龚唯平著:《工业化范畴论:对马克思工业化理论的系统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86.黄继忠著:《区域内经济不平衡增长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87.〔美〕约翰·哈格尔三世、阿瑟·阿姆斯特朗著:《网络利益:通过虚拟社会扩大市场》,新华出版社,1998。

88.郭碧良著:《石狮:中国民办特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89.葛立成、解力平著:《市场化进程中的制度创新:浙江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90.叶裕民著:《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和制度创新》,商务印书馆,2001。

91.冯云延著:《城市聚集经济》,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92.陆立军著:《区域经济发展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93.中共泉州市委政研室:《泉州“半小时城市群”发展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94.陆学艺、朱明:《从贫穷到富裕:晋江的现代化之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95.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96.谢健、李忠宽:《温州制造:透过民营企业看新温州模式》,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97.洪银兴:《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秩序》,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98.周德欣、周海乐:《苏州和温州发展比较研究:区际比较的实证分析》,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

99.周海乐、周德欣:《苏锡常发展特色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

100.周海乐主编:《苏锡常发展报告》,人民日报出版社,1994。

101.中共泉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泉州市新时期农村变革》,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102.何立峰、施永康主编:《历史新跨越:邓小平理论在泉州的成功实践》,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

103.泉州市地方志主编:《泉州年鉴(1996~200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04.〔美〕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0。

105.陆军:《城市外部空间运动与区域经济》,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106.高洪琛编著:《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07.朱仲羽:《苏州经济国际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

108.饶会林:《城市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109.施永康主编:《晋江经验与泉州现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10.施永康:《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的必然选择:泉州的“着力点”和“基础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11.徐伟荣:《异军突起在苏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112.〔美〕施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2001。

113.陆立军:《中国农村区域经济模式比较》,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114.林汉川、魏中奇:《中小企业存在与发展》,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115.刘成业、陆开锦主编:《石狮试验:我们的思考与实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

116.沈玉良、浦再明、黄辉著:《中小企业产业选择》,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117.〔美〕小乔治·斯托尔克等著:《企业成长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18.〔美〕奥斯本、盖布勒著:《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119.刘志彪等编著:《现代产业经济分析》,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20.罗殿军著:《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121.仇保兴:《人才、体制、环境:区域经济转型与对策选择》,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122.施永康主编:《晋江模式与农村现代化》,知识出版社,1995。

123.袁恩桢主编:《温州模式与富裕之路》,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124.史忠良主编:《经济发展战略与布局》,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125.简新华主编:《产业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126.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64。

127.陈佳贵:《企业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128.泰勒尔:《产业组织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29.克拉克森、米勒等:《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上海三联书店,1989。

130.樊钢:《发展的道理》,三联书店,2002。

131.张大军主编:《市场营销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

132.“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专家组:《制度的障碍与供给:非国有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133.〔美〕麦科马克著:《经营诀窍:学校里学不到的学问》(史欣译),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1988。

134.严正:《苏州投资环境对我们的启示》,《福建日报》2001年6月6日。

135.严正:《漫谈经营城市和提高城市竞争力》,《发展研究》2002年第11期。

136.严正:《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是农村市场化的基础》,《福建农村》2002年第1期。

137.薛澜:《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和分析方法》,《中国科技论坛》1995年第6期。

138.黄先荣:《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现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139.肖海泉:《重视和开展国际竞争力研究》,《国际经济合作》1994年第3期。

140.赵彦云:《国际竞争力发展的主题》,《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7年第2期。

141.李宝新:《地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10期。

142.王国辉:《关于地区核心竞争能力的模糊评判模型》,《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5期。

143.张辉:《区域竞争力的有关理论探讨》,《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8期。

144.赵修卫:《关于发展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探讨》,《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10期。

145.严于龙:《我国地区经济竞争力比较研究》,《中国软科学》1998年第4期。

146.王缉慈:《论全球化背景下地方产业集群——地方竞争优势的源泉》,《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

147.邹薇:《竞争力的源泉:从外生比较优势到内生比较优势》,《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1期。

148.沃依切赫·宾科夫斯:《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对政府竞争政策的影响》,《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149.傅小随:《地区发展竞争中的政府行为及其利弊分析》,《地方政府管理》2001年第7期。

150.迈克尔·波特:《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经济体制比较》2000年第2期。

151.王小鲁:《城市化与经济增长》,《新华文摘》2002年第6期。

152.郭克莎:《论我国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中国工业经济》1997年第10期。

153.王晓静:《入世给苏州农业带来的机遇及对策》,《世界农业》2002年第5期。

154.韩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人民日报》2003年2月20日第九版。

155.吕薇:《关于开发区管理体制的思考》,《新经济导刊(半月刊)》2003年第6期。

156.邓启惠:《国际竞争力的若干问题争议》,《社会科学家》1994年第6期。

157.徐伟荣:《苏州农业体制障碍研究》,《苏州铁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9期。

158.文贯中、新望:《苏南、温州模式经济学中的特例》,《中国企业报》2002年4月5日。

159.杨卫泽:《苏州:增长的故事》,《苏州经济》2003年第1期。

160.杨卫泽:《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中的苏州》,《苏州经济》2002年第2期。

161.方向东:《温州工业化进程的独特之处及其启示》,《经济与管理研究》1996年第5期。

162.袁荣平:《21世纪初发达地区乡镇工业发展战略初探》,《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第11期。

163.左大培:《从“产业升级序列”看加入WTO的影响》,《苏州经济》2002年第2期。

164.赵伟:《温州模式:作为区域工业化范式的一种理解》,《新华文摘》2002年第5期。

165.陈秀山:《再学马克思的竞争理论》,《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2期。

166.唐光霖:《诺思的国家与政府理论述评》,《政治学》2000年第5期。

167.金明律等:《中美关于“国际竞争力”研究现状之比较》,《当代财经》1996年第1期。

168.史晋川:《制度扭曲环境中的金融安排:温州案例》,《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第1期。

169.郭斌、刘曼璐:《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发展:对温州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2年第10期。

170.李军鹏:《论新制度经济学的政区竞争理论》,《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5期。

171.杨瑞龙:《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再论地区政府在我国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172.孙福国:《对温州市民间投资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考察》,《上海金融》1999年第11期。

173.徐志明、张建良:《乡镇企业资金的高速增长及效益下滑——江苏省苏州市乡镇企业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1997年第3期。

174.范建平:《国际竞争力与中国新型工业化之路》,《上海证券报》2002年11月21日。

175.李志云:《银行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

176.罗卫东:《论温州民间企业的成长:路径和机理分析》,《温州论坛》2001年第2期。

177.韩玉奇:《人力资本与家族企业》,《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9月18日。

178.来芝静:《家庭企业生命力刍议》,《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179.徐爱乐:《群落现象剖析:温州产业组织崛起的奥秘》,《江苏商论》2001年第9期。

180.程庆国:《关于温州建设国际性轻工业城的探讨》,《温州论坛》2002年第5期。

181.汪少华、汪佳蕾:《浙江省企业集群成长的创新模式》,《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8期。

182.贾根良、张峰:《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与地方化生产体系》,《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9期。

183.朱康对:《渐进式改革中的市场主体成长:从柳市现象看温州模式的发展演进》,《温州论坛》2001第6期。

184.朱康对:《经济转型期的产业群落演进》,《中国农村观察》1999年第3期。

185.朱康对:《现代化进程中的边缘山区经济发展战略》,《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4期。

186.徐康宁:《开放经济中的产业集群与竞争力》,《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11期。

187.金祥荣、朱希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经济研究》2002年第8期。

188.金祥荣:《农村工业化中的分工制度创新》,《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1期。

189.黄毅:《规模经济、联合兼并、企业家创新努力》,《温州论坛》2001年第2期。

190.王缉慈、王可:《区域创新环境和企业根植性:兼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开发区的发展》,《地理研究》1999年第12期。

191.蔡昉、王德文、王美艳:《渐进式改革进程中的地区专业化趋势》,《经济研究》2002年第9期。

192.朱华晟、盖文启:《产业的柔性集聚及其区域竞争力实证分析:以浙江大唐袜业柔性集聚体为例》,《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第11期。

193.康荣平、袁进:《群聚现象和温州经济的竞争力》,《温州论坛》2001年第1期。

194.周业安:《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经济研究》2000年第5期。

195.任兴洲:《探索城市化及卫星城发展模式》,《新经济导刊(半月刊)》2003年第6期。

196.林春霞:《台会风潮:民间资本的怪胎》,《中国经济日报》2002年10月21日。

197.张建君:《国家与社会关系变迁的路径分析:也谈温州模式》,《温州论坛》2002年第1期。

198.李军鹏:《论辅助政府模式:温州政府职能转变的经验》,《温州论坛》2001年第3期。

199.朱永新、刘伯高:《苏州工业园区转变政府职能的实践与思考》,《上海企业》1999年第10期。

200.《中华工商时报》“信用温州”课题组:《信用温州崛起的启示》,《温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201.宋林飞:《“苏南模式”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江海学刊》2001年第3期。

202.杜润生:《解读温州经济模式》,《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7月14日第5版。

203.伞峰、刘志英、魏海涵:《苏南、温州模式比较研究》,《经济参考报》2001年6月20日第6版。

204.“中国地方政府竞争”课题组:《中国地方政府竞争与公共物品融资》,《新华文摘》2003年第1期。

205.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中心:《国内若干大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206.杨培雷:《全球性城市形成机制、结构与功能特征探析:兼谈上海世界性城市建设中的几个问题》,《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年第2期。

207.程庆国:《走集中型的城市化道路》,《温州暸望》2001年第4期。

208.谢飞:《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苏州城市化发展模式》,《世界地理研究》2000年第12期。

209.崔功豪:《苏州城市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苏州经济》2002年第4期。

210.陆立军、白小虎:《城市化的市场逻辑:兼论“温州模式”与城市化》,《温州论坛》2001年第4期。

211.张一力:《温州经济发展中的极化效应》,《经济纵横》2000年第10期。

212.童辰:《温州民企为何远离股市》,《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9月24日第1版。

213.张仁寿:《依靠民间和市场力量推动的城镇化:温州的经验》,《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1期。

214.张红宇、王锋:《市场经济是推动小城镇发展的真正动力:以温州为重点的浙江小城镇调查》,《改革》2001年第2期。

215.陆立军:《浙江农村城镇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4期。

216.黄印春:《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初探》,《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217.陈颐:《小城镇的发展和中国城市化》,《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8期。

218.谢小荣:《资源开发:山区走出贫困的阳光工程》,《农业技术经济》1997年第2期。

219.周天勇:《农村扶贫方式、成本和效果的反思》,《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7月2日。

220.谢家滨:《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及其影响》,《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221.宛辰:《苏州城市化进程的崭新一页:园区对周边乡镇的三大效应》,《苏州经济》2000年第8期。

222.中共苏州市委政研室课题组:《苏州工业园区与周边乡镇共同发展的调查》,《城市发展研究》1998年第1期。

223.吕政、郭克莎、张其仔:《论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经验与教训》,《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1期。

224.魏礼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学习与研究》2003年第1期。

225.曹建海、李海舰:《论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1期。

226.朱相桂:《传统产业五变求靓》,《中国经济导报》2003年1月9日。

227.谢立新:《泉州市国有企业嫁接外资的实践与思考》,《福建经济》1994年第9期。

228.谢立新:《加大投入、积极引导、完善服务——泉州市拓展市场见成效》,《福建企业管理》1998年第9期。

229.谢立新:《泉州、温州技术创新比较研究》,《福建论坛》2002年第8期。

230.谢立新:《解析三个城市的工业化之路》,《决策咨询》2004年第4期。

231.谢立新:《政府管理与产业组织成长:泉州、温州、苏州的比较研究》,《温州论坛》2003年第4期。

232.谢立新:《论地区竞争力的本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233.谢立新:《产业集群的产生和演进:泉州的实践与思考》,《发展研究》2003年第11期。

234.谢立新:《温州产业集群成长机制与竞争优势》,《发展研究》2004年第3期。

235.谢立新:《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路径:泉州的经验与启示》,《福建农村》2004年第2期。

简 介:本书为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日本“六校联盟”所共同举办的“现代中国与东亚新格局”国际研讨会前五届的会议论文集结而成。分为“东亚格局下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日关系与现代中国社会变动”、“东亚视野下的台湾及其社会形态”、“近代中国政治体制的演变”、“民国时期的社会转型”、“民国时期中共根据地的社会变动”、“当代中国经济变...

作者: 江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8月

简 介:生命之江、希望之门图们江,它发源于长白山东南部石乙水,流经中朝俄边界,向东北折向东南,其干流流经和龙、龙井、图们、珲春四市,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边有“农乐舞” 和“阿里郎”等1219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们江流域以铁矿资源为产地,以森林景观为主题,以长白山水为依托、以民族民俗氏风为重点、以边境风光为特色,形成图们江7...

作者: 郑喜淑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