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217

全球化背景下的货币政策调控图书

Monetary Policy Based on Globalization

SSAPID:101-9590-8370-36
ISBN:978-7-80230-879-4
DOI:
ISSN: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全球化

[内容简介] 本书选择全球化为背景、从需求与供给结合的角度研究货币政策调控,运用理论模型、国际比较、统计回归等方法,对全球化条件下货币政策制定的原则、货币政策的选择、货币政策工具的优化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和实证研究,以期为客观认识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及其运行机制、切实把握货币政策的目标模式和改进方向提供参考。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刘仁伍
编 辑:王莉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后记

 序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网站

 导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一)对外开放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特征

   (二)传统货币政策框架面临开放因素的挑战

    1.货币政策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发生改变

    2.国际经济外生性变量改变货币政策操作条件

    3.货币政策独立性与有效性受到削弱

   (三)本书的研究目的

  二 结构安排

  三 本书的主要特色

 第一章 货币政策调控的全球化视角:背景分析

  第一节 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趋势和特征

   一 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历史演变

    (一)全球化的初步扩张时期(1500~1914年)

    (二)全球化的紧缩时期(1914~1945年)

    (三)全球化的复苏与发展时期(1945年至今)

   二 当前经济金融全球化的特征

    (一)国际贸易在世界经济中日益重要,但发展不平衡

    (二)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巨大,分布结构发生变化且风险增大

    (三)国际经济活动中,新兴市场国家的因素越来越重要

    (四)美国依然是全球化的主导,但其地位面临挑战

    (五)国际货币体系变化

  第二节 全球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一 全球化对整个宏观调控的影响

    (一)全球化削弱了宏观调控的独立性

    (二)全球化增加了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

    (三)全球化造成了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四)全球化增加了政策国际协调的难度

   二 全球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一)货币政策的环境更为复杂

    (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受到影响

    (三)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面临挑战

  第三节 货币政策调控的视角转变

   一 基于国内的需求管理到基于全球的需求管理

   二 基于国内的政策设计到基于全球的政策设计

   三 基于国内的政策协调到基于全球的政策协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货币政策调控的全球化视角:理论基础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政策选择理论的回顾

   一 基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研究

    (一)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简单介绍

     1.模型假设

     2.模型框架

     3.模型结论

    (二)基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扩张

   二 基于汇率动态模型的研究

    (一)REDUX模型的假定

    (二)REDUX模型的基本内容

    (三)REDUX模型的扩展

   三 基于新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模型的研究

    (一)基于新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框架

     1.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

     2.扩展的IS曲线

    (二)基于社会福利的央行目标函数

    (三)基于新凯恩斯模型的扩展研究

   四 基于其他视角展开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加入全球化因素的新凯恩斯模型:一个理论分析

   一 基本假设条件

   二 基本模型设定

   三 不同条件下损失函数的比较

    (一)经济金融开放的条件下的损失函数

    (二)经济金融封闭的条件下的损失函数

   四 模型的进一步扩展

  第三节 理论分析的政策内涵

   一 全球化背景下的需求管理

   二 全球化背景下的货币政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货币政策调控的全球化视角:国际经验

  第一节 国外主要经济体的对外开放与货币政策演化

   一 发达经济体的对外开放与货币政策

    (一)全球化视角下的美国货币政策

     1.美国经济金融的全球化

     2.美国货币政策的选择

      (1)货币政策目标

      (2)货币政策调控规则

      (3)货币政策体制

     3.简要的评价

    (二)欧元区的货币政策框架分析

     1.欧元区经济金融的全球化

     2.欧元区货币政策的总体框架

      (1)货币政策目标

      (2)货币政策的两大支柱

     3.简要的评价

    (三)日本货币政策分析

     1.日本经济金融的全球化

     2.日本货币政策的演变

      (1)全球化强化了日本银行对外部供求变化的关注

      (2)货币政策操作体系的变化

      (3)汇率水平和体制的变化

     3.简要的评价

    (四)英国的货币政策选择

     1.英国经济金融的全球化

     2.英国货币政策的演变

     3.当前英国的货币政策框架

      (1)货币政策的目标

      (2)货币政策的工具

      (3)货币政策的传导

     4.简要的评价

   二 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对外开放与货币政策

    (一)巴西的全球化与货币政策

     1.巴西的全球化进程

      (1)20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

      (2)20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

      (3)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

     2.货币政策的演变

      (1)汇率目标制

      (2)通货膨胀目标制

     3.简单的小结

    (二)韩国的开放与货币政策

     1.韩国的开放进程

     2.货币政策的演变

      (1)货币供应量目标阶段(1957~1997年)

      (2)通货膨胀目标制阶段(1997年至今)

     3.简要的小结

    (三)印度货币政策的选择

     1.印度的开放进程

      (1)独立后至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半封闭阶段

      (2)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金融积极开放的阶段

     2.货币政策的演变

      (1)货币政策目标朝稳定物价转变

      (2)货币政策体制背景的变化

      (3)货币政策仍以M3为中介目标,但操作工具和程序趋于市场化

     3.简单的小结

  第二节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国际检验

   一 货币政策框架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二 经济金融发展水平、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三 央行的独立性、透明性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一)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有效性

    (二)货币政策的透明性与有效性

   四 基本结论

  第三节 全球化条件下货币政策的特性与共性

   一 全球化背景下各国货币政策的特性

   二 全球化背景下各国货币政策的共性

    (一)货币政策逐渐以物价稳定为首要目标

    (二)货币政策以市场化、间接化的价格调控手段为主

    (三)对货币政策操作的独立性、透明性及可信性要求更高

    (四)各国货币政策需要关注的内容更广、范围更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与中国

  第一节 投资、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需求层面的分析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投资、消费变动

    (一)投资需求

    (二)消费需求

    (三)净出口

   二 中国不同经济增长周期的需求主导增长模式

    (一)需求波动与经济增长周期

     1.周期一:1979~1981年,消费主导型增长模式

     2.周期二:1982~1986年,消费与投资共同主导型增长模式

     3.周期三:1987~1991年,外需主导型增长模式

     4.周期四:1992~1995年,投资主导型增长模式

     5.周期五:1996~2000年,外需主导型增长模式

     6.周期六:2001年至今,投资主导型增长模式

    (二)中国经济增长的投资拉动特征

   三 投资主导型增长模式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一)中国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的合理性判断

     1.判断标准选择

     2.中国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的基本判断

    (二)投资主导型增长模式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中国经济增长的高速、波动特征

     2.中国经济增长的低效特征

     3.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性

   四 需求管理政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供给层面的分析

   一 基本框架

   二 劳动力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

    (一)关于劳动力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的主要研究

     1.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劳动力要素作用

     2.国内关于劳动力要素投入的研究

    (二)中国劳动力供给*的基本情况

     1.人口数量规模

     2.人口年龄结构

     3.劳动力素质

    (三)劳动生产率、劳动力成本与中国经济增长

     1.劳动生产率

     2.劳动力成本

     3.劳动生产率、工资增长与经济增长

   三 资本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

    (一)资本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的主要研究

     1.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资本的作用分析

     2.国内关于中国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二)资本要素投入的测算——中国的资本存量变化

     1.资本存量估算方法

     2.中国资本存量的变动趋势

    (三)资本投入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

   四 技术进步与中国经济增长

    (一)不同经济模型下的技术进步

     1.古典主义生产函数与技术进步

     2.新增长生产函数模型与技术进步

      (1)简单的罗默模型与两部门知识积累模型

      (2)卢卡斯的人力资本外部性内生模型

      (3)产品种类扩张模型

      (4)新增长理论模型的借鉴意义

    (二)国内关于中国技术进步的研究

    (三)人力资本投入与技术进步

   五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综合因素分析

    (一)模型与数据

     1.计量模型设定

     2.数据来源与说明

      (1)产出

      (2)资本投入

      (3)劳动投入

      (4)人力资本

      (5)结构变量

      (6)制度因素

    (二)计量结果分析

    (三)基本结论

     1.要素投入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源

     2.资本要素投入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

     3.劳动投入的产出效应有待提高

     4.技术进步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节 需求管理与供给增长政策:宏观调控的转型方向

   一 将供给增长纳入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必要性

   二 经济增长政策的新着力点

   三 对宏观调控的政策要求

    (一)决策核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二)决策应以促进技术进步为基础

    (三)决策应有助于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

    (四)要加强法制建设,减少社会激励结构的扭曲

   四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分工协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货币政策的回顾与评价

  第一节 中国货币政策整体回顾

   一 基于宏观经济周期的货币政策调控

   二 基于整体框架的货币政策发展演变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三)货币政策工具

     1.存款准备金制度

     2.再贷款和再贴现政策

     3.公开市场操作

     4.利率政策

     5.汇率政策

  第二节 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的整体评价

   一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一)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

     1.基础货币的影响

      (1)基础货币的稳定性

      (2)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的相关性

      (3)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的因果关系检验

      (4)基础货币的影响因素

     2.货币乘数的影响

      (1)货币乘数的变动情况

      (2)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

     3.货币供应量目标值和实际值的差距

    (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相关性分析

     1.模型的简要说明

     2.数据说明

     3.检验结果

     4.小结

   二 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分析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地区差异的实证检验

    (二)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的机制分析

   三 货币政策的行业效应分析

  第三节 对外开放与中国货币政策的优化方向

   一 开放条件下经济变量的基本关系

   二 对外开放与货币政策面临的新问题——以货币总量控制与物价调控为例

    (一)“流动性过剩”与货币供应量控制难题

     1.中国“流动性过剩”现状

     2.“流动性过剩”的外部经济条件

     3.货币政策应对“流动性过剩”的结果并不理想

    (二)物价调控面临更多外部因素影响

     1.全球化与通货膨胀的贸易传导机制

      (1)通货膨胀的价格传递路径

      (2)贸易收支变动引致的货币供应量传递路径

      (3)通货膨胀的“总供给—总需求”传递路径

      (4)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2.全球化与通货膨胀的劳动力市场传导路径

     3.全球化与通货膨胀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

     4.基本结论与启示

   三 开放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的优化方向

    (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组合优化

    (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优化

    (三)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优化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球化视角下完善中国货币政策体系的建议

  第一节 中国货币政策内部框架的完善

   一 完善货币政策的总体指导思想

   二 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优化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

     1.从货币政策理论的角度分析

     2.从国外货币政策的实践经验来看

     3.结合中国具体的情况来分析

    (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1.经济金融开放对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影响

     2.以汇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做法也不适用于中国

     3.国外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实践经验

   三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一)注重价格型政策工具的应用

    (二)注重结构型政策工具的应用

   四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改进

    (一)目前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改进

  第二节 中国货币政策外部环境的改善

   一 货币政策的市场环境

    (一)货币市场

    (二)资本市场

    (三)信贷市场

   二 货币政策的制度环境

    (一)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二)货币政策的透明性

     1.目标透明性

     2.程序透明性

     3.政策透明性

    (三)货币政策的可信性

   三 货币政策的政策环境

    (一)财政政策环境

    (二)产业政策环境

    (三)汇率政策环境

  本章小结

随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金融体系,中国货币政策实施受到越来越多因素的影响,从政策目标到操作手段以及传导机制等方面日渐显现出其复杂性和艰巨性。本书以全球化为背景,从需求与供给结合的角度研究货币政策调控,运用理论模型、国际比较、统计回归等方法,对全球化条件下货币政策制定的原则、货币政策的选择、货币政策工具的优化等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和实证研究,以期为客观认识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及其运行机制、切实把握货币政策的目标模式和改进方向提供参考。

1.姜波克:《国际金融学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第3版。

2.李文溥:《经济全球化及其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厦门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3.刘铁娃:《试论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制度霸权》,《国际论坛》2006年第3期。

4.肯尼斯·罗高夫:《全球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比较》2006年第27期。

5.弗雷德里克·米什金:《金融全球化真的有益吗》,《比较》2006年第27期。

6.陈昭方:《战后国际贸易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11期。

7.任志成:《论当代国际分工中发展中国家的分工利益》,《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6期。

8.刘杰:《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主权》,长征出版社,2001。

9.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

10.世界贸易组织:《2006年国际贸易统计》。

1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全球化与通货膨胀》。

1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全球化与对外失衡》。

13.Michael D.Bordo,Barry Eichengreen and Douglas A.Irwin,“Is Globalization Today Really Different Than Globalization A Hundred Years Ago?”,1999,NBER Working Paper,No.7195.

14.Feldstein M.,“Monetary Policy in a Changing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The Role of Capital Flows”,2005,NBER Working Paper,No.11856.

15.Laurence M.Ball,“Has Globalization Changed Inflation?”,2006,NBER Working Paper,No.12687.

16.Ben S. Bernanke,“Globalization and Monetary Policy”,2007,Remarks at Fourth Economic Summit,Stanford Institut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17.Celine Allard,“Inflation in Poland:How much Can Globalization Explain?”,2007,IMF Working Paper.

18.Krzysztof Rybinski,“Globaliz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Monetary Policy”,2006,A Series of Seminars by the Centre for European Regional and Local Studies and the UNESCO Chair.

19.Claudio Borio and Andrew Filardo,“Globalization and Inflation:New Cross-country Evidence on the Global Determinants of Domestic Inflation”,2006,BIS Working Paper.

20.Ben S. Bernanke,“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What’s New and What’s Not?”,2006,Remarks at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s Thirtieth Annual Economic Symposium.

21.Chen N.,Imbs J.,and Scoot A.,“Competition,Globalization and the Decline of Inflation”,2004,CEPR Discussion Paper,4695.

22.Joao Miguel Sousa and Andrea Zagihini,“Global Monetary Policy Shocks in the G5:A SVAR Approach”,2006,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Institutions and Money.

23.Ronald Findlay and Kevin H.O’Rourke,“Commodity Market Integration,1500-2000”,2001,NBER Working Paper,No.8579.

1.姜波克:《国际金融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刘斌:《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及在中国的应用》,《经济研究》2003年第9期。

3.黄余送:《开放条件下大国财政与货币政策组合分析》,《比较》2007年第1期。

4.王健、吴振球:《新凯恩斯主义开放经济理论新进展》,《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11期。

5.向东:《汇率变动的支出转换效应——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观点综述》,《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第1期。

6.刘红忠、张卫东:《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模型》,《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第1期。

7.谢平、罗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经济研究》2002年第3期。

8.郭田勇:《资产价格、通货膨胀与中国货币政策体系的完善》,《金融研究》2006年第10期。

9.Mundell,Robert A.,“The Appropriate Use of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 for Internal and External Stability”,1962,IMF Staff Papers,March 9(1).

10.Mundell,Robert A.,“Capital Mobility and Stabilization Policy Under Fixed and Flexible Exchange Rates”,1963,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November 29(4).

11.Obstfeld,Maurice,“International Capital Mobility in the 1990s”,in Peter B.Kenen,ed.,Understanding InterdependenceThe Macroeconomics of the Open Economy,1995,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2.Obstfeld,Maurice,“International Macroeconomics:Beyond the Mundel-Fleming Model”,2001,NBER Working Paper,No.8369.

13.Obstfeld,Maurice and Rogoff,Kenneth,“Exchange Rate Dynamics Redux”,1995,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imy,June 103(3).

14.Metzler,Franco,“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Adjustment under Conditions of Full Emlployment:A Keynesian View” in Richard E.Caves and Harry G.Johnson,eds.,1960,Reading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Homewood,IL:Richard D.Irwin.

15.Machlup,Fritz,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National Income Multiplier,1943,Pliladelphia:Blakiston.

16.Meade,James E.,The Balance of Payments,1951,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7.Krugman,Paul R.,“Pricing to Market When the Exchange Rate Changes”,in Sven W.Arndt and J.David Richardson,eds.,Real-Financial Linkages Among Open Economies,Cambridge,1987,MA:MIT Press.

18.Calvo,Guilermo A.,“Staggered Price in a Utility-Maximizing Framework”,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3,September 12(3).

19.Svensson,Lars E.O.,“An Interpretation of Recent Research on Exchange Rate Target Zones”,1992,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Fall,6(4).

20.Svensson,Lars E.O.and van Wijnbergen,Sweder,“Excess Capacity,Monopolistic Competition,and International Transmission of Monetary Disturbances”,Economic Journal,1989,September,99(397).

21.Kollmann,Robert,“The Exchange Rate in a Dynamic-Optimizing Current Account Model with Nominal Rigidities:A 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1997,IMF,Working Paper.

22.Lane,Philip R.,“Inflation in Open Economie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7,May 42(3-4).

23.Betts,Caroline and Devereux,Michael B.,“The Exchange Rate in a Model of Pricing-to-Market”,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6,April 40(3-5).

24.Betts,Caroline and Devereux,Michael B.,“International Monetary Coordination and Competitive Depreciation:A Re-Evaluation”,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2000,November 32(4).

25.Betts,Caroline and Devereux,Michael B.,“Exchange Rate Dynamics in a Model of Pricing-to-Market”,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0,February 50(1).

26.Chari,V.and Mcgrattan,Ellen R.,“Monetary Shocks and Real Exchange Rates in Sticky Price Models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ycles”,1998,Unpublished Manuscript,Federal Reserve Bank of Minneapoils.

27.Hau,Harald,“Exchange Rate Determination:The Role of Factor Price Rigidities and Nontradable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0,April 50(2).

28.Devereux,Michael B.and Engel,Charles,“Fixed vs.Floating Exchange Rates:How Price Setting Affects the Optimal Choice of Exchange-Rate Regime”,1998,NBER Working Paper,No.6867.

29.Devereux,Michael B.and Engel,Charles,“Monetary Policy in the Open Economy Revisited:Price Setting and Exchange Rate Flexibility”,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3.

30.Engel,Charles,“Expenditure Switching and Exchange Rate Policy”,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 2002,No.17.

31.Engel,Charles,“The Responsiveness of Consumer Price to Exchange rates:A Synthesis of Some New Open-Economy Macro Models”,2002,NBER Working Paper,No.8725.

32.Lane,Philip R.,“The New Open Economy Macroeconomics:A Survey”,2001,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54.

33.Richard Clarida,Jordi Gali and Mark Gertler,“The Science of Monetary Policy:A New Keynesian Perspective”,1999,NBER Working Paper,No.7147.

34.Aubhik Khan,Robert G.King and Alexander L.Wolman,“Optimal Monetary Policy”,2002,NBER Working Paper,No.9402.

35.Harris Dellas,“Monetary policy in open Economies”,2006,European Economic Review,50.

36.Michael Woodford,“Inflation Stabilization and Welfare”,2001,NBER Working Series.

37.Michael B.Devereux,Kang Shi and Juanyi Xu,“Global monetary policy under a dollar Standard”,2005,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38.Marcello D’Amato and Riccardo Martina,“Credibility and Commitment of Monetary Policy in Open Economies”,2005,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39.Martin Feldstein,“Monetary Policy in a Changing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The Role of Capital Flows”,2005,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

40.Assaf Razin and Prakash Loungani,“Globalization and Infaltion-Output Tradeoffs”,2005,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

41.William Bernhard,J.Lawrence Broz and William Roberts Clark,“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onetary Institutions”,2002,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56(4).

42.Gianluca Benigno and Pierpaolo Benigno,“Designing targeting rules for international monetary policy cooperation”,2006,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53.

43.David Cook and Michael B.Devereux,“Capital inflows,fiscal discretion,and Exchange rate Policy”,2005,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44.Mordecai Kurz,Hehui Jin and Maurizio Motolese,“The role of expectations in economic fluctuations and the efficacy of monetary policy”,2005,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 Control,29.

45.Ciancarlo Corsetti,“Openness and the case for flexible exchange rates”,2006,Research in Economics,60.

46.Fleming J.Marcus,“Domestic Financial Policies Under Fixed and Under Floating Exchange Rates”,1962,IMF Staff Papers,November 9(3).

47.Helmut Wagner,“Implications of Globalization for Monetary Policy”,2001,IMF Working Paper.

1.宋小梅:《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美国货币政策》,《南方金融》2004年第11期。

2.李云林等:《近期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53期。

3.谭雅玲:《两难中,美国货币政策如何选择》,《中国经济信息》2006年第17期。

4.周荣芳:《英国货币政策的基本框架和传导机制》,《中国货币市场》2002年第7期。

5.朱沛:《英国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中国货币市场》2003年第8期。

6.李丕东:《韩国货币政策体系的演化及其借鉴》,《国际金融》2005年第2期。

7.王宇:《一个政策不能同时达到两个目标——巴西退出盯住汇率制度的经验教训》,《中国金融》2005年第15期。

8.文富德:《经济全球化与印度经济发展》,《当代亚太》2001年第11期。

9.曹勇:《印度资本账户开放:经验与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年第4期。

10.康以同:《美国、日本、欧元区和中国货币政策操作方式比较》,《中国金融》2004年第23期。

11.曲凤杰:《韩国金融开放的经验和教训》,《新金融》2006年第8期。

12.Stefan Gerlach,“The ECB’s Two Pillars”,2002,ECB Working Paper Series.

13.Jurgen Stark,“Objectives and challenges of monetary policy:a view from the ECB”,2007,Remarks at the ECB’s Conference on Inflation Targeting.

14.Kumiharu Shigehara,“The Japanese Economy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2005,Remarks at the Third Asia Forum in Barcelona,Spain.

15.MatiasVernengo,“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onetary Institutions in Brazil:The Limits of the Inflation Targeting Strategy,1999~2005”,2006,Department of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Series.

16.Barry Eichengreen,“Monetary and Exchange Rate Policy in Korea:Assessment and Policy Issues”,2004,Prepared for a symposium at the Bank of Korea.

17.Junggun,2000,“Inflation Targeting:A New Monetary Policy Framework in Korea”.

18.Klaus Masuch,“The ECB’s Monetary Policy and Macroeconomic Stability Since 1999”,2006,Remarks at 12thDubrovnik Economic Conference.

19.Nelson Barbosa,“Inflation Targeting in Brazil:1999~2006”,2006,Remarks at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Eastern Economic Association.

20.Cukieman,Alex,Central Bank Strategy,Credibility,and Independence,1992,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1.De Haan,Leertouwer,Wansbeek,“Measuring 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a latent variables approach”,2002,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2.Cukierman,Alex,Steven B.Webb,and Bilib Neyapti,“Measuring the Independence of Central Bank Its Effect on Policy Outcomes”,1992,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23.Sylvester C.W.Eijffinger and Petra M.Geraats,“How transparent are central banks?”,A Working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2005,Monetary Policy Transparency at the Bank of England.

24.Sylvester C.W.Eijffinger and Eric Schaling,“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 in Twelve Industrial Countries”,1993,Banca Nazionale del Lavoro Quarterly Review.

1.陈浪南、陈景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经验研究》,《世界经济》2002年第6期。

2.陈利华、杨宏进:《中国科技投入的技术进步效应》,《科技政策与管理》2005年第7期。

3.蔡昉、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经济研究》1999年第10期。

4.德怀特·帕金斯:《从历史和国际的视角看中国的经济增长》,《经济学》(季刊)2005年7月第4卷第4期。

5.杜希双:《对当前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中几个问题的认识》,《统计研究》1998年第4期。

6.贺菊煌:《中国资产的估算》,《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2年第8期。

7.贺菊煌:《固定资产实际净值率的估算》,《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2年第12期。

8.黄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测定模型、认识偏差及应用研究建议》,《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1年第5期。

9.龚刚:《需求管理与供给增长——试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分工和协调》,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论文(NO.200404),2004。

10.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

11.何枫、陈荣、何林:《中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经济学家》2003年第5期。

12.江晓薇、李蕊:《论中国经济增长的特征与政策选择》,《经济评论》2002年第4期。

13.江小涓:《FDI对中国工业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贡献》,《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7期。

14.李小平、朱钟棣:《国际贸易、R&D 溢出和生产率增长》,《经济研究》2006 年第2 期。

15.李治国、唐国兴:《资本形成路径与资本存量调整模型——基于中国转型时期的分析》,《经济研究》2003年第2期。

16.李京文、龚飞鸿、明安书:《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6年第12期。

17.林毅夫、章奇、刘明兴:《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以制造业为例》,《世界经济》2003年第1期。

18.刘强:《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经济研究》2001年第6期。

19.刘小玄:《中国转轨经济中的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产业绩效水平的决定因素》,《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20.卢现祥:《中国的家庭产权安排:家族式管理与资本积累》,《世界经济》2003年第1期。

21.罗润东:《技术进步中的劳动力要素需求模型》,《经济评论》2004年第5期。

22.陆根尧:《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本效应——对中国高速增长区域的统计分析》,《统计研究》2002年第10期。

23.沈坤荣:《中国综合要素生产率的计量分析与评价》,《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年第11期。

24.沈坤荣、耿强:《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25.沈利生、吴振宇:《出口对中国GDP 增长的贡献》,《经济研究》2003 年第11 期。

26.孙超、谭伟:《经济增长的源泉: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

27.孙琳琳、任若恩:《中国资本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世界经济》2005年第12期。

28.武剑:《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中国资金供求的动态分析》,《经济研究》1999年第11期。

29.王德文:《人口低生育率阶段的劳动力供求变化与中国经济增长》,《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1期。

30.王玲:《增长核算及对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论文(No.200310),2003年9月。

31.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经济研究》2000年第7期。

32.王成岐、张建华、安辉:《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差异与中国经济增长》,《世界经济》2002年第4期。

33.威廉·哈勒根、张军:《转轨国家的初始条件,改革速度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1999年第10期。

34.徐瑛、陈秀山、刘凤良:《中国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度量与分解》,《经济研究》2006年第8期。

35.易纲、赵先信、钟凯峰:《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效率和可持续性》,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文讨论稿(No.C1998007),1998。

36.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37.张军:《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

38.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

39.张军、施少华:《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世界经济文汇》2003年第2期。

40.张军扩:《“七五”期间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经济研究》1991年第4期。

41.张明海:《中国经济的增长和要素配置的市场化:1978~1999》,《世界经济文汇》2002年第3期。

42.庄子银:《南方模仿、企业家精神和长期增长》,《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43.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金融研究》2002年第10期。

44.周方:《广义技术进步与产出增长因素分解——对“Solow余值法”的反思》,《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4年第8期。

45.周方:《科技进步与“增长函数”——兼评Solow教授的原理性错误》,《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年第10期。

46.赵吉林:《投资与消费失衡对社会利益机制的损害》,《财经科学》2005年第6期。

47.邱晓华、郑京平、万东华、冯春平、巴威、严于龙:《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及前景分析》,《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

48.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宏观经济学》,王志伟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49.菲利普·阿吉翁、彼得·霍依特:《内生增长理论》,陶然、倪彬华、汪柏林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0.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资本测算手册——关于资本存量、固定资本消耗及资本服务测算》,王益垣译,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51.李京文、郑友敬:《技术进步与经济效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52.罗伯特·M.索洛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史清琪译,商务印书馆,2003。

53.孟夏:《经济增长的内生技术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54.沈利生、朱运法:《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分析》,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5.史清琪、秦宝庭、陈警:《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5。

56.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57.叶飞文:《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8.王小鲁、樊纲:《中国工业增长的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59.周振华:《现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上海三联书店,1996。

60.邹至庄:《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快速增长没有终结——中外专家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61.Robert J.Barro and Xavier Sale-i-Martin,Economic Growth,McGraw-Hill,New York,1995.

62.Robert J.Barro,“Notes on Growth Accounting”,NBER Working Paper,No.6654,p.17,1998.

63.G.Becker,Human Capital,A Theory and Empirical Analysi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5.

64.Y.Ben-Porath,“The Production of Human Capital and the Life Cycle of Earning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75,pp.353-359,1967.

65.Eduardo Borensztein,Jonathan D.Ostry,“Accounting for China’s Growth Performance”,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86,Iss.2,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Hundredth and Eigh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San Francisco,CA,January 5-7,pp.224-228,1996.

66.Grossman,Gene M.and Elhanan Helpman,“Endogenous Innovation in the Theory of Growth”,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Vol.8,Iss.1,pp.23-44,1994.

67.Griliches,Zvi.,“Research Expenditure and Growth Accounting”,in B.R.Williams,ed.,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Economic Growth,New York,Macmillian,1973.

68.Griliches,Zvi.,Issues in 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Productivity Growth,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0,pp.92-116,1979.

69.Jorgenson,Dale W.,Frank M.Gollop and Barbara M.Fraumeni,Productivity and U.S.Economic Growth,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7.

70.Jorgenson,Dale W.and Zvi Griliches,“The Explanation of Productivity Change”,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34 (July),pp.249-280,1967.

71.Jones,C.,“R&D-Based Models of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103,pp.759-784,1995.

72.Lucas,Robert 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2:pp.3-42,1988.

73.Maddison,Angus,“Growth and Slowdown in Advanced Capitalist Economies:Techniques of Quantitative Assessment”,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Vol.XXV,1987.

74.Naodhaus,William D.,“Alternative Methods for Measuring Productivity Growth”,NBER Working paper,No.8095,2001.

75.OECD,Productivity Manual:A Guide to the Measurement Industry-level and Aggregate Productivity Growth,Paris,2001.

76.Romer,Paul M.,“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4,pp.1002-1037,1986.

77.Romer,Paul M.,“Endogenous Technical Chang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8,pp.71-102,1990.

78.Solow,R.,“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70,pp.65-94,1956.

79.Solow,R.,“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pp.312-320,1957.

80.Wang Yan and Yao Yudong,“Source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1952~1999”,World Bank Working Paper,WPS2650,2001.

81.World Bank,“Integration of National Product and Factor Markets:Economic Benefits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Report No.31973-CHA,2005.

1.〔美〕本杰明·M.弗里德曼、〔英〕弗兰克·H.哈恩:《货币经济学手册(第一卷)》,陈雨露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美〕 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李杨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美〕 多恩布什、费希尔:《宏观经济学》,范家骧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钱小安:《货币政策规则》,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王广谦:《经济发展中金融的贡献与效率》,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6.易纲:《中国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1984~1993》,上海,三联书店,1996。

7.刘光第:《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货币政策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8.李扬:《中国金融改革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9.汪红驹:《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0.徐龙炳:《货币政策效果的度量——中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定量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1.巴曙松:《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2.焦瑾璞、孙天琦、刘向耘:《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地区差别分析》,《金融研究》2006年第3期。

13.柯冬梅:《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其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借鉴》,《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14.张巍:《我国货币政策工具效果区域差异分析及对策》,《当代经济》2006年第6期。

15.彭兴韵:《论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调整》,《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9期。

16.谢平:《中国货币政策分析:1998~2002》,《金融研究》2004年第8期。

17.唐彬:《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适用性》,《投资研究》2006年第8期。

18.刘明志:《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适用性》,《金融研究》2006年第1期。

19.李彬、刘凤良:《我国通货膨胀动态和货币政策效果的行为宏观解释》,《管理世界》2007年第3期。

1.张亦春、许文彬:《入世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中国货币市场》2005年第5期。

2.时文朝:《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环境问题》,《金融研究》2004年第9期。

3.谢平、张晓朴:《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三次冲突——1994~2000年中国的实证分析》,《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第5期。

4.张建平、周富洋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和的思路与对策》,《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1期。

5.蔡思复:《财政、货币与外贸政策新运作》,《管理世界》2003年第3期。

6.彭兴韵:《论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调整》,《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9期。

7.曾辉、刘洋:《从操作工具看中国货币政策改革》,《财经科学》2005年第3期。

8.谢平:《中国货币政策分析:1998~2002》,《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人员论文》,2004。

9.夏斌、廖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经济研究》2001年第8期。

10.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财政金融研究室课题组:《中国现阶段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现状与问题》,《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13期。

11.雷立钧:《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资本市场发展的关系》,《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第6期。

12.夏斌:《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新经济导刊》2004年第13期。

13.谢平:《中国金融体制和货币政策改革》,《中国经济快讯周刊》2001年第30期。

14.陈涛:《健全信用制度: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制度保障》,《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3期。

15.王国林:《政策配合论及其亚洲金融危机后在中国的应用》,《亚太经济》2004年第6期。

16.李成、刘初兵:《开放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优化的三个层次》,《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7.刘斌:《中国货币供应量与产出、物价间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国货币政策争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18.魏加宁:《成立银监会加大央行独立性》,《财经界》2003年第2期。

19.俞乔:《论中国汇率政策与国内经济目标的冲突和协调》,《经济研究》1999年第7期。

20.范志勇:《中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与替代》,《世界经济》2005年第7期。

21.刘仁伍:《金融稳定:机理与评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2.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3.孟建华:《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与发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简 介:《资金跨境流动与货币政策》在人民币国际化渐进改革和资金跨境流动管制逐渐放松的特殊背景下,首先对资金跨境流动的理论和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对我国资本项目的开放度、资金跨境流动对货币政策的冲销度和抵消度进行了测评,为中央银行优化货币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和预期效益。它构建中央银行与微观监管机构协调机制,逐步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

作者: 刘仁伍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