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20

周秦时代《诗》的传播史图书

SSAPID:101-9570-8962-87
ISBN:978-7-5097-2384-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揭示周代王官之学《诗》演变为儒家经典《诗经》的历史过程:周代礼乐制度下,作为王官之学的《诗》是瞽矇之教与国子之教的共同科目。西周时代,乐教为本,瞽矇是传《诗》的主体。春秋时代,聘问歌咏为《诗》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场所和途径,而赋诗断章则推动了歌辞与乐义的疏离。至战国时代,聘问歌咏随着周礼的崩溃销声匿迹,儒家成为《诗》唯一忠实的传承者。从孔子到荀子,《诗》在不断德义化、伦理化的阐释中成为儒家经典,并在汉初的文化重建中被立为博士,重新回归到王官之学的位置。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术文库
作 者: 马银琴
编 辑:宋淑洁;关志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I0 文学理论

 后记

 序

 导言

 第一章 周代礼乐制度下诗歌的传授系统

  第一节 瞽矇传诗——注重诗之“声”的传诗系统

   一 典礼赞业,歌诗奏乐

   二 省风辨音,预知吉凶

   三 采诗献曲,以观民风

   四 传教六诗,讽诵诗世

  第二节 国子之教——注重诗之“言语”、“德义”的传诗系统

  第三节 “声教”与“义教”的相互关联与转化

 第二章 春秋时代赋引风气下《诗》的传播

  第一节 春秋时代《诗》传播的基本方式

   一 乐工歌诵

   二 赋诗言志

   三 引诗证事

  第二节 赋引风气产生、衰变的原因及其对诗文本传播的意义与影响

 第三章 战国时代《诗》的流传及特点

  第一节 从“争为战国”到“秦并天下”——战国时代历史简述

   一 诸国变法,魏侯称“王”的战国前期

   二 从“诸侯相王”到齐、秦称“帝”的战国中期

   三 从五国攻齐到秦灭六国的战国后期

  第二节 从《战国策》看《诗》在官府中的地位

  第三节 诸子与《诗》

   一 墨家与《诗》

   二 道家与《诗》

   三 法家与《诗》

 第四章 战国时代儒学的地理分布及《诗》在各诸侯国的传播

  第一节 儒者的故乡——鲁国

  第二节 子夏居西河与三晋之地《诗》的传播

   一 西河考

   二 子夏行迹

   三 子夏之教与《诗》在三晋之地的传播

  第三节 稷下学宫与齐国儒学的发展

   一 齐文化的开明风气与礼信传统

   二 《管子》与稷下儒学

   三 孟子与稷下儒学

   四 荀子与稷下儒学

  第四节 战国楚简与《诗》在楚国的传播

   一 战国时代儒学在楚地的传播

   二 楚简《诗》学资料分类考察

   三 《孔子诗论》的编联、释读

   四 楚简《诗论》的流传与《诗》在楚国的传播

  第五节 周秦时代秦国儒学的生存空间与《诗》在秦国的传播

   一 秦人的文化取向与对儒学的态度

   二 秦国儒学的生存空间

   三 “焚书”“坑儒”的性质与影响

   四 从《吕氏春秋》引诗看《诗》在秦国的传播

 第五章 儒家诗教与儒学传统中的《诗》

  第一节 从《论语》、《孔子诗论》等看孔子的诗教主张

   一 诗亡离志

   二 不学《诗》,无以言

   三 兴、观、群、怨

   四 思无邪

   五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第二节 子夏与《诗》的传授

   一 子游(言偃)

   二 子贡(端木赐)

  第三节 孟子的诗学思想

   一 孟子的说《诗》理论

   二 “诗亡然后《春秋》作”辨正

  第四节 荀子与《诗》

   一 荀子与《诗经》的传授

   二 荀子的诗学思想

  小结

 结语

  一

  二

  三

  四

 出版前言

(汉)班固:《白虎通疏证》,(清)陈立疏证,吴则虞点校,中华书局,1994。

李炳海:《部族文化与先秦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吴树平、李解民点校,中华书局,1993。

(汉)何休:《春秋公羊传注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

《春秋榖梁传注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

(晋)孔衍:《春秋后语辑考》,王恒杰辑,齐鲁书社,1993。

(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修订本。

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春秋三传及国语之综合研究》,顾颉刚讲授,刘起釪笔记,巴蜀书社,1988。

童书业:《春秋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

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刘文强:《春秋时代封建制度的解体》,台湾天工书局,1983。

劳孝舆:《春秋诗话》,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

王长华:《春秋战国士人与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汤炳正、李大明:《楚辞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清)崔述:《崔东壁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王文锦点校,中华书局,1983。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

〔日〕石井宏明:《东周王朝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

《尔雅》,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

陈其泰等编《二十世纪礼学研究论集》,学苑出版社,1998。

寇淑慧编《二十世纪诗经研究文献目录》,学苑出版社,2001。

胡平生、韩自强:《阜阳汉简诗经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方诗铭:《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顾颉刚编《古史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

刘起釪:《古史续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杨宽:《古史新探》,中华书局,1965。

赵光贤:《古史考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顾颉刚:《顾颉刚古史论文集》,中华书局,1993。

郭沫若:《管子集校》,人民出版社,1984。

张固也:《〈管子〉研究》,齐鲁书社,2006。

胡家聪:《管子新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赵宗正、王德敏编《〈管子〉研究(第一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

章太炎:《国学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吴)韦昭注:《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中国哲学编辑部编《郭店楚墓竹简》,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中国哲学编辑部编《郭店楚简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中国哲学编辑部编《郭店简与儒学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战国)韩非:《韩非子新校注》,陈奇猷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汉)韩婴:《韩诗外传笺疏》,屈守元笺疏,巴蜀书社,1996。

《汉书》,中华书局,1962。

《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

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冯逸、乔华点校,中华书局,1989。

胡朴安:《胡朴安学术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中华书局,1997。

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张秉楠:《稷下钩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刘尉华、苗润田:《稷下学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胡家聪:《稷下争鸣与黄老新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美〕赫施:《解释的有效性》,王才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周法高主编《金文诂林》,香港中文大学,1974。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

(清)朱彝尊:《经义考》,中华书局,1998年影印本。

(清)王引之:《经义述闻》,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

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编《近四十年来孔子研究论文选编》,齐鲁书社,1988。

(秦)孔鲋:《孔丛子》,丛书集成本。

李启谦、杨佐仁编《孔门弟子研究资料》,曲阜师范学院孔子研究所印本。

(晋)王肃注:《孔子家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刘信芳:《孔子诗论述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钟肇鹏:《孔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老子》,《四部备要》本,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本。

(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

(清)孙希旦:《礼记集解》,沈啸寰、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9。

(清)朱彬:《礼记训纂》,饶钦农点校,中华书局,1996。

王文锦:《礼记译解》,中华书局,2001。

刘毓庆:《历代诗经著述考(先秦——元代)》,中华书局,2002。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马银琴:《两周诗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杨伯峻集释《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

郭克煜等:《鲁国史》,人民出版社,1994。

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校释》,学林出版社,1984。

(清)刘宝楠正义,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

(汉)王充:《论衡校释》,黄晖校释,中华书局,1990。

(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陈金生点校,中华书局,1989。

(清)胡承珙:《毛诗后笺》,清经解续编本,江阴南菁书院,1888(光绪十四年刻本)。

(清)焦循:《毛诗补疏》,皇清经解本,清咸丰十三年补刊本。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

(清)吴毓江:《墨子校注》,孙启治点校,中华书局,1993。

(清)孙诒让:《墨子间诂》,中华书局,1954。

刘蔚华、苗润田:《齐国学术思想史》,齐鲁书社,1997。

宣兆琦:《齐国政治史》,齐鲁书社,1997。

孟祥才、胡新生:《齐鲁思想文化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汉)王符:《潜夫论笺》,(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中华书局,1979。

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考古学观察》,学苑出版社,2002。

赵逵夫:《屈原与他的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清)俞樾:《群经平议》,清经解续编本,江阴南菁书院,1888(清光绪十四年刊本)。

(清)顾炎武:《日知录》,(清)黄汝成集释,岳麓书社,1994。

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高亨注译《商君书注译》,中华书局,1974。

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文物出版社,1988。

(汉)伏生:《尚书大传》,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

(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

(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陈抗、盛冬铃点校,中华书局,1986。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黄怀信编著《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朱渊清、廖名春编《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朱渊清、廖名春编《上海博物馆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宋)朱熹:《诗经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本。

(清)魏源:《诗古微》,清经解续编本,江阴南菁书院,1888(光绪十四年刊本)。

(清)陈奂:《诗毛氏传疏》,中国书店,1984年影印本。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顾颉刚点校,中华书局,1958。

(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吴格点校,中华书局,1987。

朱自清:《诗言志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张西堂:《诗经六论》,商务印书馆,1957。

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中华书局,1966。

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

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台湾万卷楼股份有限公司,1993。

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李山:《诗经的文化精神》,东方出版社,1997。

陈戍国:《诗经刍议》,岳麓书社,1997。

雒江生编著《诗经通诂》,三秦出版社,1998。

许志刚:《诗经论略》,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

王长华:《诗论与子论》,学苑出版社,2001。

姚小鸥:《诗经三颂与先秦礼乐文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诗经研究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林庆彰编《诗经研究论集(一)》,台湾学生书局,1983。

林庆彰编《诗经研究论集(二)》,台湾学生书局,1987。

中国诗经学会编《1993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1994。

中国诗经学会编《第二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语文出版社,1996。

中国诗经学会编《第三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8。

中国诗经学会编《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0。

中国诗经学会编《第五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2。

中国诗经学会编《第六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5。

中国诗经学会编《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诗经研究丛刊》第12辑)》,学苑出版社,2007。

司马琪编《十家论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

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1963。

陈桐生:《史记与诗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汉)刘熙:《释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清疏四种合刊本。

《世本》,商务印书馆,1957年排印宋衷注辑本。

(宋)蔡沉:《书经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本。

(清)汪中:《述学》,清经解本。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校释》,陈桥驿校释,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汉)刘向:《说苑校证》,向宗鲁校证,中华书局,1987。

(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本。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影印本。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武汉市古籍书店,1983年影印本。

《四书五经(宋元人注)》,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本。

《隋书》,中华书局,1963年校点本。

《孙作云文集》,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

王国维:《王国维遗书》,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梁)萧统编《文选》,(唐)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高亨:《文史述林》,中华书局,1980。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叶瑛校注,中华书局,2004。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三联书店,1982。

(汉)赵晔:《吴越春秋辑校汇考》,周生春校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赵明主编《先秦大文学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

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58。

杨华:《先秦礼乐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俞启定:《先秦两汉儒家教育》,齐鲁书社,1987。

顾易生、蒋凡:《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聂石樵:《先秦两汉文学史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袁长江:《先秦两汉诗经研究论稿》,学苑出版社,1999。

童书业:《先秦七子思想研究》,齐鲁书社,1982。

郭杰、李炳海、张庆利等:《先秦诗歌史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吕思勉:《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董治安:《先秦文献与先秦文学》,齐鲁书社,1994。

傅修延:《先秦叙事研究》,东方出版社,1999。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商务印书馆,2002。

左言东编著《先秦职官表》,商务印书馆,1994。

王先谦: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

郭志坤:《荀学论稿》,上海三联书店,1991。

马积高:《荀学源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汉)陆贾:《新语校注》,王利器校注,中华书局,1986。

(汉)刘向:《新序详注》,赵仲邑注,中华书局,1997。

(汉)贾谊:《新书校注》,阎振益、锺夏校注,中华书局,2000。

廖名春:《新出楚简试论》,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

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

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中华书局,2006。

吴则虞集释《晏子春秋集释》,中华书局,1962。

(唐)贾公彦:《仪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

(清)胡培翚:《仪礼正义》,段熙仲点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校注《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顾镇:《虞东学诗》,四库全书本。

吴龙辉:《原始儒家考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汉)袁康:《越绝书》,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

阎步克:《乐师与史官》,三联书店,2001。

陈元锋:《乐官文化与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中华书局,1982。

《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杨宽:《战国史(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版。

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缪文远:《战国史系年辑证》,巴蜀书社,1997。

方建军:《中国古代乐器概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谢谦:《中国古代宗教与礼乐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地图出版社,1982。

杜建民编著《中国历代帝王世系年表》,齐鲁书社,1995。

张松如主编《中国诗歌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

顾易生、蒋凡《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先秦两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梁涛、刘宝才:《中国学术思想编年·先秦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王昆吾:《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东方出版中心,1998。

王廷洽:《中国早期知识分子的社会职能》,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

陆晓光:《中国政教文学之起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魏)徐干:《中论》,丛书集成本。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人民出版社,1980。

赵伯雄:《周代国家形态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钱杭:《周代宗法制度史研究》,学林出版社,1991。

(唐)贾公彦:《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

(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王文锦、陈玉霞点校,中华书局,1987。

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增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南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6。

罗根泽:《诸子考索》,人民出版社,1958。

(清)俞樾:《诸子平议》,上海书店,1988。

蒋伯潜:《诸子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郑良树:《诸子著作年代考》,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清)郭庆藩集释,王孝鱼整理《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

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人民出版社,1997。

沈文倬:《宗周礼乐文明考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清)高士奇:《左传记事本末》,中华书局,1979。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十三经注疏》电子版,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网址:http://acad.cnki.net/Kns55/brief/result.aspx?dbPrefix=CJFQ.

简帛研究,网址:http://www.bamboosilk.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