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04

政府预算绩效评价TSE模型及应用图书

A Study of TSE Model and Application on Performance Measuring of Government Budget: A Life-Cycle Perspective of Public Goods

SSAPID:101-9523-6709-22
ISBN:978-7-5097-8904-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政府预算领域以绩效评价为核心的“绩效革命”正在席卷中国。为什么要进行绩效评价?评价什么?如何评价?本书借助公共品生命周期模型对政府预算做出了深刻诠释:政府的公共品供给因公共需要而发生,政府预算周期与公共品生命周期“完美”契合。

相关信息

丛书名: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作 者: 晁毓欣
编 辑:高雁;李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Abstract

 摘要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后记 “超孩”的生命周期

 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一)国内背景:预算反对票持续增加,凸显预算绩效评价的迫切性

    (二)国际背景:全球性“绩效革命”的冲击

   二 研究意义

    (一)实践意义

     1.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

     2.基层认知:绩效文化正在形成,理论和方法需求异常迫切

     3.新《预算法》的贯彻实施呼唤相关理论的基础性支撑

    (二)理论意义

     1.公共经济学理论基础深厚,体系完整

     2.立足于公共经济学的新模型不仅可以整合传统理论模型,而且可以实现预算绩效评价的理论创新

     3.立足于公共经济学的新模型还可以拓展政府绩效评价研究范围,增强其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

     4.高度重视公共品消费研究的理论意义,促进公共经济学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第二节 基本理念与研究假设

   一 基本理念:政府通过改革会更加有效

   二 研究假设:政府职能可以抽象化为公共品供给

    (一)公共品供给

    (二)政府职能的抽象化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一 绩效与绩效评价

    (一)绩效

     1.定义

     2.类型

    (二)绩效评价

     1.措辞说明

     2.“绩效评价”的含义

     3.绩效评价的类型

   二 公共品及其生命周期

    (一)公共品

     1.“公共品”的概念与特征

     2.公共品的类型

    (二)公共品生命周期

     1.产品生命周期

     2.公共品生命周期

    (三)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

     1.公共品供给绩效

     2.公共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价

   三 政府预算及其绩效评价

    (一)政府预算

     1.政府预算的本质

     2.政府预算的经济学属性

     3.政府预算周期

     4.政府预算乃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

    (二)政府预算绩效评价

  第四节 逻辑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 逻辑框架

    (一)主要内容

    (二)逻辑关系图

   二 研究方法

    (一)规范分析法

    (二)实证分析法

    (三)文献调查法

    (四)实地调查法

    (五)案例分析法

  第五节 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一 创新点

    (一)研究视角创新

    (二)研究内容创新

     1.将公共财政的内涵总结为“六民财政”,揭示绩效的内生性

     2.建立公共品生命周期模型,作为政府预算绩效评价新模型的理论支撑

     3.整合传统模型,建立三位一体的政府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即TSE模型

     4.揭示了政府预算周期与公共品生命周期的统一性

     5.特别强调公共需要在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率先提出“有效公共需求”概念

     6.利用绩效信息的供求螺旋模型揭示政府绩效评价的动力机制

   二 存在的问题与需要改进之处

   三 研究建议

    (一)提高对公共品消费的研究关注度,完善公共经济学体系

    (二)加强对政府预算绩效评价相关内容的持续性研究,完善预算绩效评价理论体系

 第二章 文献述评

  第一节 政府绩效评价基本理论述评

   一 政府绩效评价的内涵

    (一)评价对象的“持久性假设”

    (二)政府绩效评价的功能

    (三)政府绩效评价的动因

     1.政府绩效评价的内在动力

     2.绩效信息及其供求

    (四)政府绩效评价与绩效管理的关系

    (五)政府管理绩效评价

     1.政府管理能力评价

     2.公民满意度调查

    (六)政府绩效评价的频度

   二 政府绩效评价方法

    (一)成本-收益分析法

    (二)因素分析法

    (三)“本量效”方法

    (四)主成分分析法

    (五)平衡计分卡

   三 政府绩效评价的风险

   四 政府绩效评价的局限性

  第二节 政府预算绩效评价主要理论述评

   一 政府预算单E评价

    (一)效率评价

    (二)效果评价

   二 预算支出综合性绩效评价

 第三章 政府预算的公共经济学解析:公共品生命周期视角

  第一节 公共品生命周期

   一 公共品生命周期的结构

    (一)阶段I:公共品供给准备

     1.公共品生命周期以公共需要为起点

     2.公共选择,公共品供给决策形成

     3.公共授权,政府成为公共品供给的责任者

     4.政府筹资,财政交换使公共品供给具备可能性

    (二)阶段Ⅱ:公共品供给实现

     1.资源投入,公共品供给任务落实

     2.公共活动全面展开,公共产出形成

    (三)阶段Ⅲ:公共品消费

     1.公共品消费,效用实现

     2.公共品供给效果:满意度+公信力→存续性

   二 公共品生命周期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一)投入、活动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二)产出与效果之间的关系

    (三)公共品供给与公信力之间的关系

    (四)公共品供给与政府存续性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公共品生命周期与政府预算周期的契合

   一 文献梳理与研究意义

   二 公共品生命周期与政府预算周期的内在统一性

    1.社会公共需要乃政府预算的根基

    2.预算编制是对未来年度公共品供给的预测和估计

    3.预算立法审议是政府公共品供给与社会公共需要的第一次“接轨”

    4.预算执行赋予公共品生命

    5.公共品消费,与公共需要进行第二次“接轨”,预算执行效果产生

    6.预算绩效是预算决策、执行和监督三种绩效的统一

  第三节 从公共品生命周期看预算制度的演变:以美国为例

   一 美国联邦政府预算模式的演进

    (一)传统预算——成本控制型

    (二)绩效预算——效率导向型

    (三)PPBS体系——需要导向型

    (四)零基预算——理性决策型

    (五)新绩效预算——结果导向型

   二 美国预算模式的变迁与公共品生命周期的契合

 第四章 政府预算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政府预算绩效评价的公共经济学基础

   一 公共财政的绩效内涵

    (一)民之公需,绩效之基

     1.公共需要的特征及其对供给主体的要求

     2.公共需要的特征决定了它是政府绩效评价的参照系

    (二)授权于民,绩效合法化

    (三)取财于民,评价内生化

     1.有效公共需求与预算绩效

     2.筹资与政府预算绩效评价

    (四)用财于民,绩效现实化

    (五)告之于民,监督必然化

    (六)取信于民,评价主动化

   二 政府预算绩效评价的内生性

   三 预算绩效评价的福利效应

    (一)政府失效

     1.政府失效的表现

     2.政府失效的原因

     3.公共品供给成本与受益的分离使得政府天然缺乏内在的成本约束机制

    (二)绩效评价对政府失效的矫正

     1.绩效评价有助于减少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

     2.绩效评价有利于政府决策的合理化、科学化

     3.绩效评价有利于加快政府预算改革进程,强化政府的成本约束

     4.绩效评价有助于形成对政府的有效监督

  第二节 政府预算绩效评价的公共管理学基础

   一 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与政府预算绩效评价

    (一)传统公共行政的主要内容

    (二)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下预算绩效评价的特征:效率中心型

   二 新公共管理模式与政府预算绩效评价

    (一)新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

    (二)新公共管理模式下政府预算绩效评价的特征:结果导向型

   三 新公共服务与政府预算绩效评价

    (一)新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

    (二)新公共服务模式下政府预算绩效评价的特征:“双E”健全型

  第三节 政府预算绩效评价的动力机制

   一 绩效信息的需求——政府预算绩效评价的起点

    (一)政府绩效信息的需求者

    (二)绩效信息的需求动机

   二 绩效信息供给:绩效评价的“绩效”

    (一)绩效信息的供给者

    (二)绩效信息的供给原因与制约因素

    (三)绩效信息的供给创造及其类型

    (四)绩效信息的报告

   三 绩效信息供需互动螺旋模型:政府绩效评价活动持续化的动力机制

   四 各国政府在绩效信息供需螺旋模型中的定位

 第五章 政府预算绩效评价TSE模型

  第一节 政府预算绩效评价传统模型

   一 效率模型

   二 3E模型

    (一)3E模型的由来

    (二)“3E模型”的含义

     1.经济性(Economy)

     2.效率(Efficiency)

     3.有效性(Effectiveness)

    (三)3E模型的应用

   三 IOO模型

    (一)IOO模型的结构与优点

    (二)IOO模型的扩展

    (三)IOO模型的局限性

  第二节 基于公共品生命周期的政府预算绩效评价TSE模型

   一 传统预算绩效评价模型向TSE模型的拓展

    (一)政府预算绩效评价TSE模型的结构

     1.政府预算绩效评价的时间维度(T维)

     2.政府预算绩效评价的空间维度(S维)

     3.政府预算绩效评价的内容维度(E维)

    (二)政府预算绩效评价TSE模型的特征

     1.TSE模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绩效理念

     2.TSE模型体现了决策方式的民主化

     3.TSE模型使预算绩效的内涵更加完整

     4.TSE模型扩展了“结果”的范围

     5.TSE模型为绩效预算提供了理论基础

     6.TSE模型为绩效监督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 政府预算绩效评价的层次性

    (一)微观绩效评价模型

    (二)中观绩效评价模型

    (三)宏观绩效评价模型

   三 政府预算绩效评价的重点

    (一)效果评价与效率评价的相对地位

    (二)双E评价作为政府绩效评价重点的历史必然性

    (三)效果评价

     1.质量绩效——优质性

     2.规模绩效——充分性

     3.结构绩效——均衡性

     4.分配绩效——公平性

    (四)效率评价

     1.效率的层次性

     2.效率评价指标

     3.效率的测度

 第六章 政府预算绩效评价的条件与流程

  第一节 预算绩效评价的外部条件

   一 绩效环境

    1.绩效文化

    2.领导支持

    3.组织的持久性与项目运行的经常化

    4.技术条件

   二 法律基础

   三 政府部门职责划分

  第二节 预算绩效评价的基本要素

   一 绩效目标

    (一)绩效目标设置

     1.明确主要目标,抓“牛鼻子”

     2.自上而下,层层设立

    (二)绩效目标细分

     1.按项目所跨时间进行细分

     2.按公共品供给目标的复杂性进行细分

    (三)按服务对象进行细分

   二 绩效计划

    (一)战略规划

    (二)年度绩效计划

   三 绩效指标

    (一)绩效指标的构成要件

     1.绩效指标的结构

     2.绩效指标的功能

    (二)绩效指标的选取

    (三)绩效指标的类型

     1.效率类绩效指标

     2.结果类绩效指标

     3.属性可变的指标

     4.工作量指标

    (四)关键绩效指标的筛选及其管理学意义

   四 绩效标准

    (一)绩效标准的设立方式

    (二)绩效标准的类型

  第三节 预算绩效评价过程

   一 评价工作准备

    (一)确定评价对象

    (二)明确评价目的

    (三)组建评价小组

   二 绩效评价设计

    (一)搜集项目信息

    (二)开发评价框架

    (三)制订工作方案

   三 绩效评价实施

    (一)证据搜集

     1.实地调研

     2.问卷调查

     3.深度访谈

    (二)证据整理与分析

    (三)评价结论形成

   四 评价报告撰写

    (一)绩效评价报告的一般要求

     1.评价报告的结构

     2.评价报告的语言

     3.评价报告的形式

    (二)总结评价发现

   五 绩效沟通

 第七章 政府预算绩效评价TSE模型运用(I):双E评价

  第一节 案例研究之一:美国联邦项目绩效评级工具(PART)

   一 PART产生背景:绩效管理法制化

   二 PART*结构与特征

    (一)PART运行管理——时间表

    (二)PART主要内容

     1.确定分析单位

     2.项目分类

     3.评级维度设置与赋权

     4.选择绩效指标

     5.问题与回答

     6.计分与分级

     7.再评价

     8.申诉制度

     9.评价结果管理

    (三)PART的特征

     1.法制化

     2.结果导向与合作评价

     3.较强的客观性

     4.分期分批推进

     5.透明度高

     6.持续督促项目绩效改善

    (四)PART实施绩效

     1.评价显著促进了联邦项目绩效的改善。

     2.社会认可

     3.逐步形成绩效文化氛围

    (五)绩效管理在奥巴马政府时期的延续和深化

    (六)PART的主要局限性:评价结果与预算的联系比较松散

   三 PART对于我国的借鉴意义

    (一)法制化与精细化

    (二)程序化与规范化

    (三)绩效申诉与民主化

    (四)透明化与动态化

  第二节 案例研究之二:世行贷款项目绩效评价

   一 项目概况

    (一)项目基本信息

    (二)项目绩效目标

    (三)活动内容

    (四)项目实施

   二 绩效评价过程

    (一)评价办法

    (二)评分标准

    (三)评价结果

    (四)绩效分析

    (五)评价发现

     1.项目获得的经验

     2.项目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获得的教训

     3.提高类似项目绩效的建议

   三 特征剖析

    (一)评价内容

    (二)评价类型

    (三)评价模式

    (四)评价结果

    (五)评价工作经验

     1.准备工作要充分

     2.样本选取要科学、可行,现场调查要充分

     3.与项目单位、主管部门沟通要协调顺畅

    (六)评价工作教训

 第八章 政府预算绩效评价TSE模型运用(Ⅱ):单E评价

  第一节 效果评价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一 地方公共品需求函数估计

    (一)模型设定

    (二)地方公共品需求函数估计

     1.样本选择

     2.数据来源

     3.指标选择

     4.估计方法

     5.估计结果

   二 地方公共品供需匹配度

    (一)地方公共品供需匹配度测算结果

    (二)规模绩效分析

  第二节 效果评价的实证分析:以山东省纳税服务为例*

   一 纳税服务绩效评价概述

    (一)重建纳税服务绩效评价理论基础的必要性

    (二)纳税服务的经济学分析

     1.“纳税服务”的概念

     2.纳税服务的性质

     3.纳税服务需要的内容

     4.纳税服务需要的特征

    (三)纳税服务绩效评价

     1.评价对象

     2.评价主体

     3.纳税服务绩效评价的特征是结果导向

     4.纳税服务绩效评价的原则

   二 山东省纳税服务需求调查概况

    (一)纳税服务需求与满意度调查概况

     1.调查方式与调查对象

     2.计分方式

    (二)纳税服务需求偏好与满意度调查结果

    (三)纳税服务供给绩效分析

     1.税收法规服务供给绩效

     2.法律救济服务供给绩效

     3.各类服务方式供给绩效

     4.其他服务需求

     5.纳税人对纳税服务价值的理解

   三 纳税服务供给成效、现存问题与改进建议

    (一)山东省纳税服务方面取得的成效与现存主要问题

     1.纳税人比较满意,但服务水平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2.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仍是纳税人的主要期望

     3.税收法规需求强烈,增强税收政策透明度呼声高涨

     4.电话、短信、电邮三种服务方式最受欢迎,但供需缺口依然较大

     5.为税不廉现象尚存,税务廉政建设仍需加强

    (二)改进纳税服务、提升服务绩效的政策建议

     1.以人为本,不断推动服务与绩效理念的深度融合

     2.以绩效评价为基础,建立制度化的绩效信息管理和应用机制

     3.强化服务技术支撑,实现多种服务平台的兼容互通和信息共享

     4.逐步实现税收法律法规信息的分类供给,满足纳税人的个性化需求

     5.增强税收政策和管理透明度,以“阳光”清除涉税腐败

  第三节 效率评价DEA分析:以山东省地方政府支出为例*

   一 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概述

    (一)规模报酬不变模型与效率测度

    (二)规模报酬可变模型与效率测度

   二 DEA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选择

    1.教育

    2.医疗卫生

    3.农业

    4.基础设施

    5.环境保护

    6.社会保障

   三 DEA效率评价结果及分析

    (一)DEA效率评价结果

    (二)DEA效率分析

     1.教育支出的效率

     2.医疗资源的供给效率

     3.农业

     4.基础设施

     5.环境保护

     6.社会保障

   四 从单E评价的局限性看预算绩效的改善

    (一)计量分析在结果绩效评价方面的局限性

    (二)DEA效率评价的局限性

    (三)提高预算绩效的思路

     1.适度调整发达地区财政支出结构,减少效率损失

     2.通过横向转移支付,缩小地区间发展差异,提高财政支出整体效率

     3.进一步强化绩效意识,深入推进绩效管理改革

     4.尽早开展决策绩效评价,提高我国公共品供需匹配度

 第九章 我国政府预算绩效评价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第一节 我国政府预算绩效评价的发展轨迹

   一 国家层面对政府绩效评价的认识与实践

    (一)国家层面对政府绩效评价的认识

    (二)中央政府绩效评价工作机制

   二 财政部关于预算绩效评价的探索和实践

  第二节 我国现行预算绩效评价政策与实践评价

   一 我国现行预算绩效评价的主要特征与成效

    (一)绩效意识逐步加强,绩效环境正在完善

    (二)预算绩效评价法律法规逐步健全

    (三)我国现行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主要特征

     1.已经走出模仿阶段,实现了绩效评价办法的本土化

     2.评价内容以3E为主,在理论上实现了对IOO模型的超越

     3.绩效评价过程与预算程序基本融合

     4.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完善,且有开放性

    (四)预算绩效评价主体多元化

    (五)预算绩效评价类型多样化

    (六)促进管理改善、优化资源分配效果显著

   二 我国预算绩效评价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领导人绩效意识不强,绩效环境与文化亟待创建

    (二)新《预算法》约束性不强,行政性规章立法层次不够

    (三)现行预算绩效评价与管理办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绩效评价和管理范围以预算支出为主,有失全面性

     2.对评价对象未做明确分类,区别性激励与约束难以实现

     3.评价周期的期限约束过强

     4.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全面,个别指标名称欠妥

     5.未设置过渡期和培训时间

    (四)第三方评价方兴未艾,对其管理亟待规范

    (五)绩效信息透明度不高,激励与约束作用发挥有限

  第三节 完善我国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议

   一 加强预算绩效评价的基础条件建设

    (一)健全政府预算绩效评价的法制基础

    (二)夯实政府预算绩效评价的信息基础

    (三)完善预算绩效评价标准体系

    (四)完善预算绩效评价的技术基础

    (五)完善预算绩效评价的体制基础

   二 完善我国政府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一)扩大预算绩效评价范围

    (二)建立项目分类制度,逐步提高评价能力

    (三)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四)增加评价周期的弹性

    (五)设置过渡期,加强人员培训

 第十章 政府预算绩效评价后续研究方向与建议

  第一节 关于绩效信息利用研究的建议

   一 绩效信息的用途与利用方式

    (一)绩效信息的用途

     1.服务组织,明晰自身绩效,实现“知己”

     2.服务决策,促进决策科学化、理性化

     3.服务管理,矫正偏差,促进改善

     4.服务监督,促进责任政府建设

     5.促进沟通,提升公信力

    (二)绩效信息的利用方式

   二 绩效信息的直观化应用案例——“绩效盘”模式

    (一)“绩效盘”产生背景

    (二)亚特兰大“绩效盘”模式的主要内容

     1.理念革新

     2.目标明确

     3.重建绩效评价体系

    (三)亚特兰大“绩效盘”结构

    (四)亚特兰大“绩效盘”的主要特征

     1.结果导向

     2.战略性与灵活性

     3.动态性与演进性

     4.参与性与重复性

     5.兼容性

     6.透明度与独立性

    (五)改革成效

    (六)亚特兰大市“绩效盘”案例分析

   三 绩效信息的中国化利用案例:广东省竞争性财政资金分配

    (一)案例特征与主要内容

     1.案例背景

     2.竞争性资金分配方式

     3.贯穿始终的绩效管理体系

     4.结果与影响

    (二)案例评析

   四 绩效信息利用方面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第二节 关于其他研究方向的建议

   一 财政政策绩效评价

    (一)财政政策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二)“财政政策绩效”含义

     1.财政政策绩效的内涵

     2.财政政策绩效的外延

    (三)财政政策绩效评价

     1.“财政政策绩效评价”的概念

     2.财政政策绩效评价的内容

     3.财政政策绩效评价过程

   二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 预算监督绩效与绩效监督

1.〔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三版),张成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丁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法〕马尔萨斯:《政治经济学原理》,厦门大学经济系翻译组,商务印书馆,1962。

4.〔法〕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巴曙松等译,中信出版社,2014。

5.〔法〕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何钦译,商务印书馆,1977。

6.〔美〕A.O.克鲁格:《发展过程中的“政府失效”》,《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1年第6期。

7.〔美〕Coelle,T.J.Prasada Rao等:《效率与生产率分析》(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8.〔美〕J.M.布坎南:《公共财政》,赵锡军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

9.〔美〕R.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王列、赖海荣译,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10.〔美〕阿兰·J.奥尔巴克、马丁·菲尔德斯坦主编《公共经济学手册》(第一卷),匡小平、黄毅译,郭庆旺校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美〕阿里·哈拉契米:《政府业绩与质量测评——问题与经验》,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12.〔美〕彼得罗西等:《项目评估方法与技术》,华夏出版社,2002。

13.〔美〕戴维·奥斯本、彼德·普拉斯特里克:《摈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谭功荣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4.〔美〕戴维·奥斯本、彼德·普拉斯特里克:《政府改革手册:战略与工具》,谭功荣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5.〔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周敦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16.〔美〕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徐毓枬译,商务印书馆,1990。

17.〔美〕凯瑟琳·纽科默等:《迎接业绩导向型政府的挑战》,张梦中、李文星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18.〔美〕理查德·威廉姆斯:《组织绩效管理》,华译网翻译公司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9.〔美〕琳达·G.莫拉·伊玛斯、雷·C.瑞斯特:《通向结果之路:有效发展评价的设计与实施》,李扣庆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20.〔美〕马斯格雷夫:《财政理论与实践》,邓子基、邓力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1.〔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孙迎春译,华夏出版社,2002。

22.〔美〕乔治·弗里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张成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3.〔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四版),胡代光、余斌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24.〔美〕托马斯·D.林奇:《美国公共预算》,苟燕楠、董静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5.〔美〕约翰L.米克塞尔:《公共财政管理:分析与应用》(第六版),马蔡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6.〔英〕蒂莫西·贝斯利:《守规的代理人》,李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7.〔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张成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8.Coelle,T.J.Prasada Rao,etc,《效率与生产率分析》(第二版),刘大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9.Maxwell School of Citizenship and Public Affairs:《政府绩效评估之路》,邓淑莲编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0.Tony Saich:《对政府绩效的满意度:中国农村和城市的民意调查》,《公共管理评论》2006年第2期。

31.安秀梅、南素荣:《加强政府绩效评估,构建有效政府——基于公共财政的研究视角》,《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32.安秀梅、殷毅:《论中国政府预算管理改革的优先序——兼议绩效预算在中国的适用性》,《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33.安秀梅、邵世才:《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方法的国际比较与我国评价方法的选择》,《财政监察》2007年第3期。

34.白景明:《如何构建政府绩效评价体系》,《财经论丛》2005年第3期。

35.包国宪、周云飞:《英国全面绩效评价体系:实践与启示》,《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36.包国宪:《政府绩效管理学——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7.财政部:《关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新华社,2010年3月16日。

38.财政部国际司:《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绩效评价操作指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39.财政部国际司:《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绩效评价典型案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40.财政部科研所课题组:《构建我国公共工程维护制度的初步设想》,《经济研究参考资料》2009年。

41.财政部预算司:《澳大利亚绩效管理的基本情况》,财政部预算司网站。

42.财政部预算司:《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2011〕416号),2011年7月5日。

43.财政部预算司:《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9月26日。

44.财政部预算司:《中国预算绩效管理探索与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45.财政部预算司网站:《2014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http://yss.mof.gov.cn/zhengwuxinxi/gongzuodongtai/201503/t20150319_1204209.htm。

46.蔡立辉:《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及其启示 》,《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1期。

47.蔡立辉:《政府绩效评估:现状与发展前景》,《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5期。

48.曾胜、黄登仕:《中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能源效率——基于1980~2007年的实证分析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8期。

49.晁毓欣:《公共经济学国际研究重点的统计揭示——基于〈公共经济学杂志〉2000-2009年间的分析》,《财贸经济》2010年第8期。

50.晁毓欣:《基于公共品生命周期模型的财政支出效率评价研究》,《经济与管理评论》2013年第5期。

51.晁毓欣:《美国联邦政府绩效管理三部曲》,《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52.晁毓欣:《美国联邦政府项目评级工具(PART)结构、运行与特征》,《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5期。

53.晁毓欣:《我国近年来经济研究热点与发展态势——基于〈经济研究〉2002-2013年间的JEL分析》,《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54.陈工、袁星侯:《财政支出管理与绩效评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55.陈国权、李志伟:《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看政府绩效内涵与评估主体选择》,《改革与发展》2005年第3期。

56.陈前虎、汤婧婕:《基于问卷评析的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绩效及特征研究》,《规划师》2008年第9期。

57.陈诗一、张军:《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研究:1978-2005 》,《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58.陈诗一、张军:《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研究:1978-2005》,《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59.陈天祥:《美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缘起和发展》,《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60.成明:《马斯洛人本哲学》,九州出版社,2007。

61.程晋烽:《中国公共卫生支出的绩效管理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

62.程倩:《论社会信任与政府信任的适配性——结构化视角中的信任关系考察》,《江海学刊》2007年第4期。

63.程倩:《论政府信任关系的历史类型》,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64.丛树海:《论公共支出绩效评价 》,《财政监察》2007年第9期。

65.狄佳:《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政府绩效信息问题研究》,《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5期。

66.樊丽明:《中国公共品市场与自愿供给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7.范柏乃:《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与实务》,人民出版社,2005。

68.范柏乃等:《韩国政府绩效评估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公共管理学报》2006年第4期。

69.高柄华:《政府失灵及其防范》,《华中师大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1期。

70.高培勇、杨之刚、夏杰长:《中国财政经济理论前沿》(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1.高培勇、杨之刚、夏杰长:《中国财政经济理论前沿》(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72.高培勇:《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涉外税务》2000年第8期。

73.高培勇:《中国公共财政建设指标体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74.龚峰、卢洪友:《公共支出结构、偏好匹配与财政分权》,《管理世界》2009年第1期。

75.管新帅、王思文:《中国地方公共品供给效率地区差异测度 》,《兰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7期。

76.管新帅、王思文:《中国地方公共品供给效率地区差异测度》,《兰州大学学报》 2009年第7期。

77.广东省财政厅:《强化绩效管理理念 创新财政资金分配机制——广东省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改革介绍》,财政部预算司网站。

78.国家税务总局:《国外纳税服务概览》,人民出版社,2010。

79.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务院工作规则》的通知(国发〔2005〕2号)

80.河北省财政厅:《探索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中国财政》2011年第5期。

81.胡春萍、孟凡蓉等:《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信息来源的现状——基于德尔菲法的研究》,《情报杂志》2009年第10期。

82.胡春萍、杨君:《德尔菲法在构建政府绩效指标体系中的应用》,《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1期。

83.胡宁生:《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84.花中东、严剑锋:《长三角区域地方财政政策及其绩效评价》,《学理论》2010年第6期。

85.黄良进、曹立峰:《英国政府绩效评估法制化历程对我国的启示》,《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1期。

86.季俊杰:《中国学生贷款补贴的资助功能与绩效评价》,《复旦教育论坛》2010年第1期。

87.贾康、孙洁:《平衡计分卡(表)方法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的应用设计初探》,《山东经济》2010年第1期。

88.贾康、孙洁:《平衡记分卡(表)方法在我国绩效预算考核中的应用初探》,《预算管理与会计》2008年第6期。

89.江易华:《当代中国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90.蒋海勇、唐振达:《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中的公平性评估》,《商业经济》2011年第21期。

91.蒋会强:《绩效信息:绩效预算与绩效评价的现实基础》,《中国财政》2005年第3期。

92.金太军、李雪卿等:《行政腐败解读与治理》,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93.金太军、赵晖等:《政府职能梳理与重构》,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94.孔凡义:《信任、政治信任与政府治理:全球视野下的比较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10期。

95.孔宴:《公共支出绩效管理与制度创新——“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研讨会”观点综述》,《财政监督》2007年第6期。

96.蓝志勇、胡税根:《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践》,《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3期。

97.李刚、陈树:《政府如何能够让人幸福?政府质量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12年第8期。

98.梁国华、马荣国:《对农村公路绩效评价的探讨》,《交通企业管理》2007年第9期。

99.梁国华、杨琦、马荣国:《农村公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中国公路学报》2007年第6期。

100.刘国永、马国贤:《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初探》,《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1期。

101.刘尚希:《扩大公共消费是改善社会公平的关键》,《光明日报》2011年2月11日第011版。

102.刘振亚、唐涛、杨武:《省级财政支出效率的DEA评价》,《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7期。

103.卢洪友、刘京唤:《地方性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7期。

104.卢洪友:《公共品供给效率制度设计的理论思考》,《财政研究》2003年第6期。

105.卢洪友:《公共品调节机制研究 》,《财经论丛》2002年第8期。

106.卢洪友:《公共商品供给制度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107.麻宝斌等:《谋求公共行政发展的新动力——国际行政科学学会第28届年会情况简述》,《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11期。

108.马蔡琛:《政府预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109.马德勇、王正绪:《社会资本、民主发展与政府治理》,《开放时代》2009年第5期。

110.马国强:《正确认识与开展纳税服务》,《涉外税务》2005年第3期。

111.马国贤:《公共支出的绩效评价与绩效管理研究》(上),《财政监察》2005年第1期。

112.马国贤:《公共支出的绩效评价与绩效管理研究》(下),《财政监察》2005年第2期。

113.马国贤:《我国绩效指标体系建设研究》,《财政监督》2007年第12期。

114.马国贤:《政府绩效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15.马国贤:《政府绩效管理与案例研究》,《中国财政经济理论前沿》(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16.马国贤:《政府绩效管理原理研究》,《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17.马骏:《实现政治问责的三条道路》,《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118.马书红、王元庆:《农村公路绩效评价理论与方法探讨》,《公路》2007年第3期。

119.马书红:《农村公路规划与执行绩效评价体系研究》,《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20.马书红等:《农村公路社会经济绩效评价体系探讨》,《公路》2007年第8期。

121.马涛:《经济思想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22.马振清、马运鹏:《公共行政体制改革中政府组织绩效评估的动因分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23.马忠、江澜:《四川建立覆盖预算全过程的绩效管理体系》,《中国财政》2011年第21期。

124.毛寿龙:《责任政府的理论及其政策意义》,《行政论坛》2007年第2期。

125.孟登科:《垃圾焚烧,缘何“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南方周末》2011年2月24日。

126.孟华:《政府绩效评估:美国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27.苗建青、罗鉴银:《公共品供给绩效与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年第1期。

128.牛美丽:《美国公共预算改革:在实践中追求预算理性》,《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129.彭和平等:《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130.山东省地税局:《纳税服务》,中国税务出版社,2012。

131.山东省地税局:《山东省地税2010纳税服务需求调查》,《纳税服务》,中国税务出版社,2012。

132.宋世明:《美国行政改革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

133.宋涛:《行政问责概念及内涵辨析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3期。

134.孙广平等:《以绩效评价抑制财政支出冲动》,《中国财经报》2008年9月27日第004版。

135.孙哲:《左右未来:美国国会的制度创新和决策行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36.唐钧:《提升政府绩效,行政改革的新取向》,《领导之友》2004年第1期。

137.田侠:《行政问责机制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9。

138.王峰:《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3。

139.王福谦:《深圳政府绩效管理实证轨迹与模式创新》,《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11期。

140.王光远:《强化公共受托责任,改进政府绩效评价》,http://qy.swj-tu.edu.cn 2005-3-24。

141.王进杰:《政府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142.王克强、刘红梅、陈玲娣:《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综述》,《开发研究》2006年第5期。

143.王庆峰:《发达国家的公共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144.王绍光、马骏:《走向“预算国家”——财政转型与国家建设》,《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第1期。

145.王雍君:《变革中的政府预算:从投入导向到结果导向》,《公共经济学评论》2006年第6期。

146.王雍君:《为财税体制注入科学理念》,《瞭望》2007年第44期。

147.王宇龙、周占强、安秀梅:《公共支出绩效评估模型略论》,《财政监察》2007年第5期。

148.王则柯:《信息经济学平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49.王宗军:《综合评价的方法、问题及其研究趋势》,《管理科学》1998年第1期。

150.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DEA)》,《科学通报》2000年第9期。

151.吴建南等:《政府绩效信息失真的博弈分析》,《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19期。

152.吴俊培、卢洪友:《公共品的“公”、“私”供给效率制度安排——一个理论假说》,《经济评论》2004年第4期。

153.吴俊培:《预算绩效管理的理论依据探究》,《财政监督》2012年第24期。

154.习近平等:《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3。

155.许红兵:《市场失灵、政府失效及对策》,《求实》2003年第6期。

156.许晓平、胡月星:《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趋势观察》,《决策》2007年第7期。

157.严明波:《浙江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58.杨秋宝:《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失效分析》,《经济学家》1994年第6期。

159.袁政慧、赵蓓、陈琳琳:《纳税服务与纳税人满意度: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税务研究》2012年第12期。

160.喻峰:《治理取向的公共政策绩效评价:基础、转型及其前瞻》,《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161.张创新、芦刚:《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其治理》,《学术探索》2006年第12期。

162.张定安:《基于平衡记分卡的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63.张健华:《国外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第5期。

164.张雷宝:《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165.张梦中、马克·霍哲:《探索中的中国公共管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166.张强:《美国联邦政府绩效评价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

167.张术松:《绩效视野下的农村公共品供给体系建构》,《铜陵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168.张小玲:《国外政府绩效评估方法比较研究》,《软科学》2004年第4期。

169.张志超:《美国政府绩效预算的理论与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170.张荐华、刘培生:《我国财政对粮食直接补贴的政策绩效评价》,《学术探索》2015年第4期。

171.郑方辉、覃世灿:《政府绩效评价周期及其实证检验》,《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11期。

172.郑明峰:《借鉴美国经验,提高纳税服务绩效评估质量》,《涉外税务》2007年第9期。

173.中国税务学会纳税服务课题组:《借鉴国际经验,积极构建现代纳税服务体系》,《税务研究》2010年第7期。

174.周春山:《绩效评价为财政支出把脉问诊——扬州市开展城市社区卫生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江苏经济报》2008年4月29日第B04版。

175.周志忍:《当代西方行政改革与管理模式转换》,《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4期。

176.周志忍:《公共组织绩效评估——英国的实践及其对我们的启示》,《新视野》1995年第5期。

177.朱国玮等:《政府绩效信息的获取、使用与公开制度研究》,《情报科学》2005年第4期。

178.朱立言、张强:《当代美国联邦政府绩效评估的方法和技术》,《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179.朱立言、张强:《美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历史演变》,《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180.朱静:《绩效利刃——北京市财政局预算绩效管理特别报道》,《新理财——政府理财》2014年第1期。

181.卓越:《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82.卓越:《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主体建构》,《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5期。

183.卓越:《绩效标准:政府绩效管理的新工具》,《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4期。

184.卓越:《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设计的开发思路》,《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3期。

185.卓越:《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设计的类型和方法》,《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7期。

186.Aaron Wildavsky,A. The Politics of the Budgetary Process. New York,Little,Brown,1964.

187.Aaron Wildavsky,Naomi Caiden,The New Politics of the Budgetary Process(Fifth Edition),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影印版。

188.Alan J.Auerbach,Martin Feldstein,Handbook of Public Economics,Volume Ⅱ-Ⅳ,Elsevier Science B.V,1987.

189.Aidemark,L.,The Meaning of Balanced Scorecards in the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Financial Accountability and Management,2001,17.

190.Albert Hyde,Government Budgeting,Theory,Process,and Politics(Third Edition),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影印版。

191.(Austrilia)Independent Reference Group,“Review of the Report on Government Services’ Performance Indicator Framework”,Steering Committee for the Review of Government Service Provision,September 2010.

192.Shick,Allen,“The Road to PPB:The Stage of Budget Reform:The Stage of Budget Reform”,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6(4),1966.

193.Shick,Allen,“The Road from ZBB”,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38(2),1978.

194.Arie Halachmi,“Performance Measurement,Accountability,and Improved Performance”,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25(4),2002.

195.Arthur C.Brooks,“The Use and Misuse of Adjusted Performance Measures”,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19(2),2000.

196.Audit Commission,http://www.audit-commission.gov.uk/aboutus/pages/ourvalues.aspx.

197.Bain & Company Pro Bono Project,2002 Budget Analysis and Benchmarking Final Report for The City of Atlanta,http://atlantaga.gov/mayor/archivesp_baininfopg_032102.aspx.

198.Barry Bozeman,Public-Value Failure,“When Efficient Markets May Not Do”,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62(2),2002.

199.Behn,Robert,“Why Measure Performance?Different Purposes Require Different Measures”,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63(5),2003.

200.Bergstrom and Goodman,“Benefit Shares and Majority Voting”,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66(1),1976.

201.Berman,Evan and Xiaohu Wang,“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 U.S. Counties:Capacity for Reform”,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60(5),2000.

202.Bouckaert,“Measurement of Public Sector Performance:Some European Perspectives”,in A.Halachmi and G.Bouckaert(eds),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nd Measurement in the Public Sector:Toward Service,Effort and Accomplishment Reporting,Westport,C.T.,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1996.

203.Brown,K. and Coulter,P.,“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Measures of Police Service Delivery”,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34(1),1983.

204.Carolyn J.Heinrich,“Outcomes-Base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the Public Sector:Implications for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62(6),2002.

205.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ate Directors of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Services and the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Centers on Disabilities:Coalition for Evidence-Based Policy;Evidence-Based Policy Help Desk,http://www.evidencebasedpolicy.org/

206.D.Amaratunga,D.Baldry,“Moving from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to Performance Management”,Facilities,20(5-6),2002.

207.Daniel W.Williams,“Evolution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36(2),2004.

208.David N.Ammons,“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Managerial Thinking”,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25(4),2002.

209.David Tune,“Evaluation:Renewed Strategic Emphasis”,Canberra Evaluation Forum,2010.

210.Donald F.Kettl,“The Global Revolution in Public Management:Driving Themes,Missing Links”,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16(3),Special Issue: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in New Zealand and beyond,1997.

211.Donald Menzel,etc,“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Revisited in New Public Management:Motivation,Organizational Culture,Sector,and Managerial Level”,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 24(2),2000.

212.Donald P.Moynihan,Dynamics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Construct ring Information and Reform,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2008.

213.Edwards D.,Thomas J.C.,“Developing a Municipal Performance-measurement System:Reflections on the Atlanta Dashboard”,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65(3),2005.

214.Esteban G.Dalehite,“Determinants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Decision to Conduct Citizen Surveys”,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68(5),2008.

215.Etienne Charbonneau & Norma M.Biccucci,“Beyond the Usual suspects:An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Literature on Social Equity Indicators in Policing”,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31(4),2008.

216.Evan Berman,“How Useful Is Performance Measurement”,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25(4),2002.

217.GAO,Strategies for building a results-oriented and collaborative culture in the Federal Government,http://www.gao.gov/products/GAO-09-1011T.

218.GAO-08-1026T,Government Performance:Lessons Learned for the Next Administration on Using Performance Information to Improve Results,www.gao.gov/highlights/d081026thigh.pdf?

219.GAO-05-739SP,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Definitions and Relationships,http://www.gao.gov/products/GAO-11-646SP.

220.GAO03-454,Program Evaluation:An Evaluation Culture and Collaborative Partnerships Build Agency Capacity,May 2,2003.

221.GAO03-488,Creating a Clear Link between Individual Performance and Organization Success,www.gao.gov/products/GAO-03-488.

222.GAO09-374,Better Performance Information Needed to Support Agency Contract Award Decisions,www.gao.gov/new.items/d09374.pdf.

223.Geert Bouckaert,B.Guy Peters,“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The Achilles’ Heel in Administrative Modernization”,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25(4),2002.

224.Bouckaert,G.,Halligan,J.,Managing Performance: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Oxon,Routledge 2008.

225.Boyne,George A.,“Concepts and Indicators of Local Authority Performance:An Evaluation of the Statutory Frameworks in England and Wales”,Public Money & Management,22(4-6),2002.

226.George A.Boyne and Richard M.Walker,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An Evaluation of the Evidence and Lessons for Research on Public Organizations”,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26(2),2002.

227.Giuseppe Grossi,Riccardo Mussari,“Effects of Outsourcing on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The Experience of Italian Local Governments”,Public Budgeting & Finance,2008.

228.Gloria A.Grizzle,“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Dysfunction:The Dark Side of Quantifying Work”,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25(4),2002.

229.Gramlich and Rubinfeld,“Micro Estimates of Public Spending Demand Functions and Tests of the Tiebout and Median-voter Hypotheses”,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0(3),1982.

230.Harry P.Hatry,“Performance Measurement:Fashions and Fallacies”,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25(4),2002.

231.Harry P.Hatry,Performance Measurement:Getting Results,2nd Edition(Washington,D.C.:The Urban Institute Press,2006).

232.Harry P.Hatry,“Performance Measurement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An Overview for Local Government”,Public Productivity Review,4(4),1980.

233.Harvey Rosen,Public Finance,7th edition,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4.Hatry,Harry P.,James R.Fountain,etc,“Service Efforts and Accomplishments Reporting:Its Time Has Come”,Norwalk,C.T.,Governmental Accounting and Standards Board,55(10),1990.

235.Harvey K.Newman and Cameron Jones,“New Efficencies Case Study:Part of the Atlanda Case Study Project,” http://aysps.gsu.edu/New_Efficiencies_Case_Study.pdf.

236.Inman,R.P.,Rubinsfeld,D.L.,“Rethinking Federalism”,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11(4),1997.

237.Stigliz,Joseph E.,Ecomonics of the Public Sector,New York/London,W.W.Nordon & Company,2000.

238.George A.Boyne,“Concepts and Indicators of Local Authority Performance:An Evaluation of the Statutory Frameworks in England and Wales”,Public Money & Management,2002.

239.Rubinfeld,Daniel L.,“Chapter 11 The Economics of the Local Public Sector”,Handbook of Public Economics Volume II,ed.Alan J.Auerbach,Martin Feldstein(Amsterdam,Elsevier Science B.V.,2001).

240.Janet M.Kelly,“Why We Should Take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on Faith(Facts Being Hard to Come by and Not Terribly Important)”,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25(4),2002.

241.Jay M.Shafritz,Karen S.Layne,Christopher P.Borick,Classics of Public Policy,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影印版。

242.John Alford,“Defining the Client in the Public Sector:A Social-Exchange Perspective”,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62(3),2002.

243.John C.Pierce,etc,“Social Capital and Government Performance:An Analysis of 20 American Cities”,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25(4),2002,

244.Jose Edgardo Campo,Sanjay Pradhan,“Evaluating Public Expenditure Management Systems:An Experimental Methodology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Reforms”,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16(3),1997.

245.Kamenky,J.M. and Morales,A.,“From‘Useful Measures’to‘Measures used’”,Managing for Results 2005,IBM Government Center Series,2005.

246.Kaplan,Robert S,Norton,David P,“Link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Strategy”,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36(1),1996.

247.Laurence J.O’Toole,Jr. and Kenneth I.Hanf,“American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Impacts of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Special Issue,Democratic Governance in the Aftermath of September 11,2002.

248.Lorraine McCall,Review,“Social Capital,Civic Engagement,and Civic Literacy:Reviewing,Refining,and Defining the Concepts”,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25(4),2002.

249.Lynn Burbridge,“Accountability and MIS”,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25(4),2002.

250.M.J.Farrell,“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series A.

251.Maria P.Aristigueta,Leslie J.Cooksy,Carl W.Nelson,“The Role of Social Indicators in Developing a Managing for Results System”,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24(3),2001.

252.Mary Denigan,“Defin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 Platform for Future Discourse”,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24(3),2001.

253.Mary Maureen Brown,“The Benefits and Cos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s: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a Local Government Agency”,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24(4),2001.

254.Moynihan,Donald,“The Politics Measurement Makes: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the Obama Era”,The Forum:7(4),2009.

255.OECD,Measuring Government Activity,www.oecd.org/publishing.

256.OECD,Government at A Glance 2009.

257.Oliver James,“The UK Core Executive’s Use of Public Service Agreements as a Tool of Governance”,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82(2),2004.

258.OMB,Guidance for Completing 2008 PARTs,https://www.whiteho-use.gov/sites/default/files/omb/assets/performance_pdfs/part_guid_ 2008.pdf.

259.OMB,The President’s Budget for Fiscal Year 2013,Analytical Perspectives,69.http://www.whitehouse.gov/omb/budget

260.OMB,Analytical Perspectives 2011,https://www.gpo.gov/fdsys/browse/collection.action;jsessionid=Rx_x0x8b90HN2slTsloMGbeFHA49kKfA 41psWGLWWGbHAHSehWiz!246028158!911399259?collectionCode=BUDGET&browsePath=Fiscal+Year+2011&isCollapsed=false&leafLevelBrowse=false&isDocumentResults=true&ycord=148.14814553175776.

261.P.Micheli,A.Needy,“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 the Public Sector in England:Searching for the Golden Thread”,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10.

262.P.R.Orszag,Fiscal Year 2012 Budget Guidance,M-10-19,http://www.whitehouse.gov/omb/circulars_default/.

263.P.Suwignjo.(U.S.),Bititci,A.S.Carrie,“Quantitative Models for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64(2000).

264.Patria de Lancer Julnes and Marc Holzer,“Promoting the Utilization of Performance Measures in Public Organizations:An Empirical Study of Factors Affecting Adoption and Implementation”,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61(6),2001.

265.Patria deLancer Julnes,“Does Participation Increase Perceptions of Usefulness? An Evaluation of a Participatory Approach to the Development of Performance Measures”,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24(4),2001.

266.Paul Folan,Jim Browne,“A Review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Towards Performance Management”,Computers in Industry,56,2005.

267.Performance-Based-Management Special Interest Group,The Performance-based Management Handbook,Volume 2,Establishing an Integrated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 http://www.orau.gov/pbm/pbmhandbook/Volume 2.pdf.

268.Peter V.Schaeffer and Scott Loveridge,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Types of Public-Private Cooperation,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26(2),2002.

269.Philip Joyce,“Linking Performance and Budgeting:Opportunities in the Federal Budget Process”,Managing for Results 2005,ed. John M.Kamensky & Albert Morales,(IBM Center for the Business of Government,Washington D.C.,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2005.

270.Pitima Boonyarak and J.Steven Ott,“Review:Reforming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Improving Productivity and Accountability”,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24(4),2001.

271.R.Jones and Jerry L.McCaffery,“Reform of the Planning,Programming,Budgeting System,and Management of Defense:Insights from Budget Theory”,Public Budgeting & Finance,Fall 2005.

272.Richard Allen,Daniel Tommasi(edited),Managing Public Expenditure:A Reference Book for Transition Countries,OECD,2001.

273.Richard C.Kearney,Evan M.Berman,Public Sector Performance:Management,Motivation,and Measurement,Boulder,Colorado:Westview Press,1999

274.Robert Behn,“The Five Big Errors of Performance Stat”,Dec.12,2007.Source:http://www.governing.com/columns/mgmt-insights/The-Five-Big-Errors.html.

275.Robert Behn,“Why Measure Performance? Different Purpose Require Different Measures”,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September/October 2003,63(5).

276.Robert P.Inman,“Market,Governments,and the‘New’Political Economy”,Handbook of Public Economics,Edited by Alan J.Auerbach and Martin Feldstein,Vol.Ⅱ.

277.Robin Gregory and Lee Failing,“Using Decision Analysis to Encourage Sound Deliberation:Water Use Planning in British”,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Canada),21(3),2002.

278.Russell Hellein and James S.Bowman,“The Process of Quality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State Government Agencies in Florida”,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26(1),2002.

279.S.Brignall & S.Model,“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on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in the New Public Sector.”,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11(3).

280.Sandra Van Thiel,Frans L.Leeuw,The Performance Paradox in the Public Sector?,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25(3),2002.

281.Simon Domberger,Paul H.Jensen and Robin E.Stonecash,“Examining the Magnitude and Sources of Cost Savings Associated with Outsourcing”,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26(2)2002.

282.Steven R.Kreklow and John Rigging,GFOA and the Evolution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 Government,Government Finance Review,21(05),2005.

283.Stuart S.Grifel,“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Budgetary Decision Making”,Public Productivity & Management Review,Vol.16,No.4,Fiscal Pressures and Productive Solutions: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National Public Sector Productivity Conference,1993.

284.Talbot,C.,“Public performance—towards a new model?” 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14(3),1999.

285.Terrell Blodgett,Gerald Newfarmer,“Performance Measurement:The Hottest Topic in Government Today”,Public Management,6,1996.

286.The Department of Treasury,Strategic Plan Fiscal Years 2007-2012.http://www.ustreas.gov/offices/management/budget/strategic-plan/2007-2012.

287.The Department of Treasury,Strategic Plan Fiscal Years 2003-2008,http://www.ustreas.gov/offices/management/budget/strategic-plan/2003-2008.

288.John Maynard Keynes,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China Social Sciencer Publishing Houses,1999.

289.The Review of Government Service Provision,Report on Government Services 2009,2011.http://www.pc.gov.au.

290.Theodore H.Poister and David M.Van Slyke,“Strategic Management Innovations in State Transportation Departments”,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26(1),2002.

291.Thomas R.Dye,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Eleventh Edition),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影印版。

292.Tomkins,C.,Achieving Economy,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in the Public Sector,London,Kogan Page Ltd,1987.

293.Treasury Board of Canada,Secretariat Program Evaluation Methods,Measurement and Attribution of Program Results,1998.http://www.tbs-sct.gc.ca/eval/pubs/meth/pem-mep_e.pdf.

294.The World Bank Group,Understanding Impact Evaluation;http://www.worldbank.org/poverty/impact/index.htm.

295.Vassia Gueorguieva,Jean Accius,etc.,“PART and GPRA:Conflict and Irrelevance”,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39(3),2009.

296.Wholey,Joseph S.,Harry P.Hatry,“The Case for Performanc Monitoring”,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52(6),1992.

297.Wholey,Joseph S.,Kathryn E.Newcomer,“Clarifying Goals,Reporting Results”,New Directions for Evaluation 75,edited by Kathryn E.Newcomer,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1997.

298.William C.Rivenbark and Carla M.Pizzarella,Auditing Performance Data in Local Government,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25(4),2002.

299.William D.Coplin,Astrid E.Merget,Carolyn Bourdeaux,“The Professional Researcher as Change Agent in the Government-Performance Movement”,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62(6),2002.

300.Word Bank,Word Development Report 1997.

301.Wye,C.,“Performance Management for Career Executives”,Managing for Result 2005,Washington D.C.,IBM Government Center Series,2005.

302.Wang,XiaoHu,“Assessing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mpact:A Study of U.S.Local Governments”,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26(1),2002.

303.Yang,K. and Holzer,M,“The Performance-Trust Link:Implications for Performance Measurement”,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66(1),2006.

304.Aaron Wildavsky,The Politics of the Budgetary Process,New York,Little,Brown,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