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51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网络型协调机制图书

Inter-regional Ecology Interest Coordination Mechanism in Watershed

SSAPID:101-9518-8711-09
ISBN:978-7-5097-5050-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流域生态系统的自然和经济属性出发,揭示了流域生态系统蕴含的复杂利益关系,分析了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结构及其多元主体的行为特征,比较了科层机制、市场机制、资助治理机制和网络治理机制等流域治理制度的内容、技术条件及运行绩效,比较了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流域区际生态利益机制的具体实践,并以闽江流域的治理为例,探索了我国构建流域区及生态利益网络型协调机制的基本框架和政策思路,为深化我国流域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分析思路。

相关信息

丛书名:海西求是文库
作 者: 胡熠
编 辑:赵慧英;关晶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1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文前辅文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海西求是文库》编辑委员会

 后记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一)流域区际水权模糊不清,水资源开发约束软化

   (二)流域水污染日趋严重,跨界水污染事件频发

   (三)流域上游提供跨区域生态服务,难以获得相应的生态受益补偿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 研究现状

    (一)外部性与中央政府干预机制研究

    (二)纯市场理性及区际水权交易机制研究

    (三)集体行为与区际自主治理机制研究

   二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主要内容

   三 研究方法

    (一)逻辑演绎与归纳总结相结合

    (二)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三)理论研究与对策探讨相结合

  第四节 理论创新与研究不足

   一 理论创新

   二 研究不足

  第五节 重要概念辨析和界定

   一 利益

   二 水资源

   三 水污染

 第二章 流域生态系统及其利益结构

  第一节 流域生态系统的经济属性

   一 流域生态系统具有三重经济属性

    (一)生态资源具有多功能、复合型的使用价值

    (二)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需要相应的市场和制度条件

    (三)开展生态资本经营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实选择

   二 流域生态资本经营的循环公式与主要特征

    (一)生态资本经营中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存在不一致性

    (二)生态资本经营中的生态经济资源价值具有两重属性

    (三)生态资本经营中的生态商品具有复合性质

  第二节 流域生态系统所蕴含的利益关系

   一 流域生态利益关系的主要内容

    (一)人与自然的生态利益关系

    (二)人与人之间的生态利益关系

   二 流域生态利益关系的多维度考察

    (一)生态利益的主体性

    (二)生态利益的客体性

    (三)生态利益的过程性

    (四)生态利益的时间性

    (五)生态利益的空间性

   三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关系的特征

    (一)从主体性看,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需要处理多元主体复杂的利益关系

    (二)从客体性看,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是以水量、水质和水生态为中心的

    (三)从过程性看,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须立足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从时间性看,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须考虑生态受益(损)的滞后性

    (五)从空间性看,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以生态受益(损)的单向性和不可逆性为前提的

  第三节 流域生态系统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一 流域生态系统利益相关者分析的含义

   二 流域生态系统利益相关者构成

    (一)中央政府——流域生态资源的终极所有者

    (二)地方政府——流域生态资源的受托管护者

    (三)企业(农户)——流域生态资源的利用者、破坏者和保护者

    (四)第三部门——流域生态资源保护的第三方监督者

   三 流域生态系统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一)中央与地方政府在流域治理中的博弈分析

     1.博弈模型的构建及分析

     2.博弈分析的结论

    (二)上下游政府在区际生态补偿中的博弈分析

     1.上下游地方政府之间的“囚徒困境”

     2.上级政府和下游政府之间的博弈

     3.博弈分析的结论

    (三)地方政府与农户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博弈分析

     1.博弈模型的构建及分析

     2.博弈分析的结论

 第三章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比较与选择

  第一节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的现实依据

   一 流域生态资源的公共池塘资源属性

    (一)流域生态资源消费的非排他性,容易诱发“公共地悲剧”

    (二)流域生态资源消费的非竞争性,容易造成自身有效供给不足

    (三)流域生态资源保护的外部效应明显,造成生态环境保护的动力不足和约束软化

   二 流域生态资源公共产权制度残缺

    (一)流域生态资源的公有产权性质,使所有权主体代表模糊不清,缺乏明确的责任主体和利益主体

    (二)流域生态资源的公有产权性质,使流域区际政府的责权利模糊不清

    (三)流域生态资源的公共产权结构残缺不全,使用权所属的各种权能、权责、权益模糊不清

  第二节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类型与比较

   一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类型与特征

    (一)科层型协调机制

    (二)市场型协商机制

    (三)自治型协调机制

    (四)网络型协调机制

   二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比较分析

    (一)各种协调机制具有不同的运行特征

    (二)不同类型的协调机制各有其相应的适用空间

    (三)协调机制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交易费用的高低

    (四)网络型(自主性)协调机制可以弥补科层型机制和市场型机制的“双失灵”

   三 我国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主导机制的选择

    (一)流域生态系统复杂性和多功能性的客观要求

    (二)发达国家流域治理的普遍经验

    (三)科层治理体制“碎片化”缝合的必然选择

  第三节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网络型协调机制的基本框架

   一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网络型协调机制的人性假设

    (一)旧“经济人”假设的局限性

    (二)新“经济人”假设更符合现实

    (三)政府“经济人”具有理性反思的行为特征

   二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网络型协调机制的理论基础

    (一)网络治理结构的特点

     1.网络结构是一种“多边关系”

     2.网络机制运转依赖的基础是竞合关系

     3.网络合作具有动态性和复杂化特点

     4.政府处于网络治理结构的中心

    (二)网络治理机制的相对优势

     1.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2.治理手段的多样化

     3.治理目标的一致性

    (三)网络治理的困境

   三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网络型协调机制的基本框架

    (一)流域统一治理基础上的多层治理结构

     1.强有力的流域统一管理

     2.激励约束相容的各级政府多层治理

    (二)多元主体间的伙伴治理结构

     1.基于信任的流域区际政府间伙伴治理

     2.公私合作的伙伴治理

  第四节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网络型协调机制的价值导向

   一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网络型协调的基本原则

    (一)利益主体间公正、公平原则

     1.行为主体之间的公平原则

     2.地区公平原则

     3.代际公平原则

    (二)注重治理效率原则

    (三)追求治理效果原则

    (四)适应性管理原则

   二 各种度量指标的运用及其优缺点评价

   三 度量标准的具体化:原则与思路

    (一)公平性指标

     1.主体公平性指标

     2.地区公平指标

     3.代际公平指标

    (二)效率指标

    (三)效果指标

    (四)适应性指标

 第四章 流域多层治理与生态利益纵向协调

  第一节 我国流域科层治理结构及其政策体系

   一 流域科层制治理结构的主要内容

    (一)实行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分开治理

    (二)建立大江大河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机制

    (三)行政区内多部门分工协作、共同治理体制

   二 我国流域科层治理的政策体系

    (一)以行政手段为主导的流域水资源调控政策体系

    (二)以流域水污染防治为中心的控制性政策体系

    (三)激励约束相容的流域综合治理政策体系

   三 我国流域科层治理的碎片化及其困境

    (一)流域机构权威不足呈现边缘化特点

    (二)经济压力型体制下流域区际环境监管碎片化

    (三)行政区内部权力分配和资源占有的碎片化

    (四)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碎片化

    (五)流域治理中公众环境权益的边缘化

    (六)流域科层管理的制度性安排不完善

  第二节 流域多层治理下的政府间纵向利益协调

   一 建立流域多层治理结构的现实依据

    (一)实现流域管理和行政区管理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二)促进区域生态公共服务的多中心供给

    (三)符合国际流域治理的通行做法

   二 建立流域多层治理结构的主要内容

    (一)分层级建立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机构

    (二)分层级制定和实施流域综合开发规划

    (三)分层级统筹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四)分层级协调流域经济与环境区际纠纷

   三 完善流域多层治理的责权利分配机制

    (一)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在流域治理中的事权划分

    (二)建立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分配机制

    (三)完善流域多层治理的财政补偿机制

    (四)规范流域多层治理的财政转移机制

  第三节 流域多层治理下地方政府行为偏差及其矫治

   一 流域多层治理下地方政府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

   二 流域治理中地方政府行为偏差的主要表现

    (一)虚位——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忽视环境规划

    (二)缺位——环境管理职能弱化

    (三)错位——地方政府干预环保部门工作

   三 流域治理中地方政府行为偏差的矫治

    (一)优化地方官员绩效考核体系

    (二)明确界定流域区际的生态环境控制目标

    (三)完善环境保护中第三部门参与机制

 第五章 流域区际伙伴治理与生态利益横向协调

  第一节 流域综合开发与区际生态利益协调

   一 实施流域综合开发是流域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应有之义

    (一)充分发挥流域水资源多种功能的客观要求

    (二)实现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具体体现

    (三)实现流域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的现实选择

   二 流域综合开发中的行政区际利益冲突及其根源

    (一)流域水功能区划无法兼顾各行政区生态利益公平

    (二)流域水资源分散开发具有明显的行政区际负外部性

    (三)流域水资源分散开发导致水资源利用结构的趋同性

   三 流域综合开发中的行政区际协调机制构建

    (一)建立强有力的流域开发机构

    (二)强化流域规划的指导性

    (三)推动流域区际产业分工与合作

    (四)建立多种形式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第二节 流域区际水资源配置与生态利益协调

   一 当前我国流域区际水资源行政配置的现状

    (一)跨流域水资源的行政化调配

    (二)流域区际初始水权的行政化分配

    (三)流域水资源取水权的行政性审批

   二 流域水资源行政配置中的区际生态利益失衡

    (一)跨流域水资源调水容易造成调出区的生态利益损失

    (二)流域区际水资源分配忽略了区际生态保护贡献的差异

    (三)流域水资源取水权的行政审批忽略了水资源的生态资产价值

   三 流域水资源配置中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构建

    (一)建立跨流域调水的生态补偿机制

    (二)建立流域水资源分配的民主协商机制

    (三)规范流域区际水权交易机制

  第三节 流域区际生态受益补偿与生态利益协调

   一 流域区际生态补偿的依据及意义

    (一)实施流域区际生态补偿是环境价值理论和外部效应内在化理论的实践运用

    (二)实施流域区际生态补偿是依法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

    (三)实施流域区际生态补偿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二 我国流域区际生态补偿的主导模式:准市场模式

    (一)构建流域区际产权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实现流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化模式

    (二)开征流域生态建设税,实施中央财政纵向转移支付的强制性模式

    (三)通过流域区际民主协商和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实现流域区际生态补偿的准市场模式

   三 流域区际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

    (一)流域区际民主协商机制

    (二)流域生态价值评估机制

    (三)补偿资金营运机制

    (四)项目带动机制

    (五)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

  第四节 流域跨界水污染赔偿与生态利益协调

   一 流域跨界水污染经济补偿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一)经济学依据:是流域水污染的外部成本内在化的具体表现

    (二)法学依据:下游地区环境权益受到侵犯的合理要求

    (三)现实依据:落实流域水污染行政区分包治理的重要经济手段

   二 流域跨界水污染经济补偿标准的确定

    (一)行政区界断面水质保护目标达标状况评估

    (二)行政区交界水质超标对下游社会经济损失的评估

    (三)流域跨界水污染经济补偿标准的确定

   三 流域跨界水污染经济补偿的运行机制

    (一)建立流域跨界水污染经济补偿的协调机制

    (二)流域跨界水污染经济损失的评估机制

    (三)跨界水污染经济补偿资金的筹集机制

    (四)流域水污染应急处理机制

 第六章 流域公私伙伴治理与生态利益府内协调

  第一节 地方政府与排污企业间的伙伴关系

   一 地方政府与排污企业伙伴治理的动力机制

    (一)获得利益表达机会与合作解决冲突的渠道

    (二)减少政府管制,获得管制收益

    (三)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获得经济收益

    (四)依托声誉机制,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 地方政府与排污企业伙伴治理的组织形式及其特点

    (一)单边协议

    (二)公共自愿计划

    (三)谈判协议

   三 地方政府与排污企业伙伴治理的政策导向

    (一)加强舆论宣传导向,确立企业、伦理与环境相融合的新逻辑

    (二)实行分类政策导向,分层次推进企业自愿性环境行动

    (三)实施激励性优惠政策导向,引导企业参与自愿性环境治理

    (四)强化约束性政策导向,实施企业环境管理制度

  第二节 产业生态化演进中的企业间伙伴关系

   一 生态产业园区:企业间伙伴关系的组织载体

   二 水资源循环中企业间伙伴关系的基本原则

    (一)提高企业层次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二)推动产业园区水资源交换和再利用

    (三)废水资源化(或再循环)原则

   三 基于水资源循环利用的企业间伙伴关系构建

    (一)建立企业间伙伴治理的利益保障机制

    (二)建立有利于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支撑体系

    (三)建立生态产业循环的风险防范机制

  第三节 城镇污水处理的公私伙伴关系

   一 建立城镇污水处理公私伙伴关系的现实依据

    (一)转变政府职能的应有之义

    (二)实现环境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现实途径

    (三)污水处理产业健康发展的普遍经验

   二 城镇污水处理公私伙伴关系的主要内容

    (一)公私伙伴关系的主体结构

    (二)公私伙伴关系的组织模式

    (三)公私伙伴关系的运行机制

   三 城镇污水处理公私伙伴利益协调机制构建

    (一)建立私人资本投资污水处理行业的经济补偿机制

    (二)规范政府公共行政权力

    (三)健全保障投资者利益的法律法规体系

  第四节 政府与第三部门的伙伴合作关系

   一 流域治理中第三部门参与的地位和作用

    (一)第三部门是流域生态公共服务自愿性供给的自主性组织

    (二)第三部门是代表公众参与流域综合开发决策的有效载体

    (三)第三部门是流域水环境治理不可或缺的监督主体

   二 流域治理中第三部门参与的现状与问题

    (一)参与能力薄弱

    (二)参与程度较低

    (三)参与监督效果有限

   三 流域治理中第三部门参与机制创新的路径

    (一)流域环境与政策信息的知情机制

    (二)流域开发治理决策的利益表达机制

    (三)流域开发治理过程的监督机制

    (四)流域环境公益的诉讼机制

 第七章 国外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比较与借鉴

  第一节 美国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

   一 科罗拉多流域州际水权自主型协调机制

    (一)科罗拉多流域概况

    (二)州际水权自主型协调机制

     1.通过州际契约协定合理分配水权

     2.通过州际协定明确水资源利用的优先次序

     3.通过州际协定建立多层次的水权交易机制

     4.以州际协定为载体建立利益相关者互动机制

   二 卡茨基尔流域州际水权市场型协调机制

   三 田纳西流域一体化管理机制

    (一)田纳西流域概况

    (二)田纳西流域一体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1.建立具有管理执法职能、权威的流域管理机构

     2.授予流域管理局高度的行政管理权力

     3.明确规定流域管理局综合开发的自主权

     4.设立具有咨询服务性质的地区资源管理理事会

    (三)田纳西流域一体化管理的绩效

  第二节 澳大利亚流域州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

   一 以州际协议形式实行流域协商管理

   二 设立跨州的流域管理机构

   三 实施政府与社区的伙伴合作机制

   四 探索跨州的水权交易机制

  第三节 法国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

   一 建立以流域为单元的多层级治理结构

   二 形成水资源利益相关者的民主协商机制

   三 实行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

   四 注重利用经济杠杆调节利益关系

  第四节 国外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一 国外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基本经验

    (一)突出以流域为单元,建立水资源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

    (二)注重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综合开发机制

    (三)采取激励约束相容的政策体系,建立政府企业伙伴治理

    (四)注重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各种生态利益关系

    (五)注重流域治理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形成了社会共同治理机制

   二 国外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主要启示

    (一)设置流域管理机构,承担流域统一管理职能

    (二)采取多种利益协调机制,促进区际生态利益和谐

    (三)探索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企业和公众参与流域治理

 第八章 我国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构建:以闽江为例

  第一节 闽江流域管理碎片化体制与区际生态利益失衡

   一 闽江流域管理体制及其碎片化特征

   二 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失衡的主要表现

    (一)上游地区承担着流域生态和环境保护的艰巨责任

    (二)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权受到限制

    (三)上游地区生态服务价值难以获得补偿

   三 构建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现实意义

    (一)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客观要求

    (二)确保闽江流域水生态安全的积极举措

    (三)实现闽江流域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二节 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探索及其缺陷

   一 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的政策脉络

   二 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特点

    (一)形成了省级政府主导的科层型协调机制

    (二)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资金筹集机制

    (三)形成企业参与环境保护的政策机制

   三 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利益协调机制的缺陷

    (一)科层型协调机制作用空间有限

    (二)市场机制和民主协调机制尚未建立

    (三)区际生态利益协调内容不完整

    (四)区际生态利益协调制度不健全

  第三节 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网络型机制构建的思路与对策

   一 完善流域管理和行政区管理的运行机制

    (一)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

     1.建立科学合理的流域协调机构

     2.制定权威的科学可行的流域综合规划

     3.制定《闽江流域综合管理条例》

    (二)建立流域多层治理的组织体系

    (三)建立流域区际环境治理考核的技术支撑体系

   二 建立和完善流域区际伙伴治理机制

    (一)明确流域区际生态补偿主客体及其责权利

    (二)合理确定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和计价办法

    (三)规范流域生态补偿资金的运营机制

   三 建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伙伴合作机制

    (一)闽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决策的分析框架

     1.莫尔的经典“三圈”理论

     2.“三圈”理论适用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决策分析

    (二)闽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决策的“三圈”组合

     1.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具有明显的公共价值

     2.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执行能力有限

     3.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农户支持度低

    (三)闽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农户参与意愿调查

     1.调查问卷设计和受访农户的基本情况

     2.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四)闽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伙伴治理的决策导向

     1.提升社会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价值认同

     2.提升政府环境保护的综合防治能力

     3.完善农户参与治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四 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

 附录1 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受益补偿标准探析

  一 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受益补偿的现实依据

  二 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受益补偿测算办法的比较与选择

  三 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受益补偿资金的测算

   1.生态重建成本匡算

   2.分担率的确定

   3.闽江上下游地区分担生态治理成本的金额

  四 结论

 附录2 居民生态支付意愿调查与政策含义:以闽江下游为例

  一 条件价值评估方法简述

  二 闽江下游生态环境状况与CVM调查问卷设计

   1.研究区域概况

   2.调查问卷设计

   3.受访者支付意愿信息统计

  三 调查结果分析

   1.支付意愿数据分析

   2.回归模型分析

  四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附录3 闽江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支付意愿调查表

  一、调查内容(在您所选项上打√或者填写具体数字)

  二、个人及家庭基本特征

 附录4 闽江流域农户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意愿调查表

  一、农户家庭基本信息

  二、农户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认知程度

  三、种植户对农业中农药化肥施用补助的意愿

  四、养殖户对规模化养殖治理补助的意愿

  五、您对闽江流域面源污染治理建设有什么建议?

 总序

 内容简介

本书从流域生态系统的自然和经济属性出发,揭示了流域生态系统蕴含的复杂利益关系,分析了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结构及其多元主体的行为特征,比较了科层机制、市场机制、自主治理机制和网络治理机制等流域治理制度的内容、技术条件及运行绩效,比较了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流域区际生态利益机制的具体实践,并以闽江流域的治理为例,探索了我国构建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网络型协调机制的基本框架和政策思路,为深化我国流域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分析思路。

1.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华夏出版社,2002。

2.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上海三联书店,2000。

3.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0。

4.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治道与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0。

5.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上海三联书店,2000。

6.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2003。

7.奥利弗·E.威廉姆森:《治理机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8.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远东出版社,2002。

9.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中国发展出版社,1995。

10.丹尼尔·F.史普博:《管制与市场》,上海三联书店,2003。

11.彼德·布劳:《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学林出版社,2001。

12.盖瑞·米勒:《管理困境——科层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

13.埃瑞克·G.菲吕博顿、鲁道夫:《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14.乔·B.史蒂文斯:《集体选择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2003。

15.思拉恩·埃格特森:《经济行为与制度》,商务印书馆,2004。

16.丹尼尔·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上海三联书店,1997。

17.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8.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

19.爱德华·弗里曼:《环境保护主义与企业新逻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20.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1.陈瑞莲等:《区域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2.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3.杨冠琼:《政府治理体系创新》,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24.谢庆奎等:《中国地方政府体制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

25.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6.董辅礽等:《集权与分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构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27.周伟林:《中国地方政府行为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28.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29.荣敬本:《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型体制的转变》,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30.杨春学:《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8。

31.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2.张紧跟:《当代中国政府间关系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3.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纪的挑战》,2004。

34.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5.余晖、秦虹:《公私合作制的中国实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6.舒庆、周克瑜:《从封闭走向开放——中国行政区经济透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7.孔繁斌:《公共性的再生产——多中心治理的合作机制建构》,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38.保罗·R.伯特尼、罗伯特·N.史蒂文斯:《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上海三联书店,2004。

39.朱迪·丽丝:《自然资源——分配、经济学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2。

40.布鲁斯·米切尔:《资源与环境管理》,商务印书馆,2004。

41.爱德华·弗里曼等:《环境保护主义与企业新逻辑》,苏勇、张慧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42.曲格平:《国情与选择——中国环境与发展战略研究》,云南科技出版社,1994。

43.李康:《环境政策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44.姚志勇:《环境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45.曾思育:《环境管理与环境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6.徐祥民、田其云等:《环境权——环境法学的基础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7.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48.韩德培:《环境资源法》,法律出版社,2001。

49.李艳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0.姚从容:《公共环境物品供给的经济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51.谢永刚:《水灾害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52.谢永刚:《水权制度与经济绩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53.罗勇、曾晓非:《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4.郑易生、王世汶:《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5.Terry.Anderson,Donald.Leal.:《环境资本运营——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56.王伟中主编《中国可持续发展态势分析》,商务印书馆,1999。

57.潘家华:《持续发展途径的经济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8.周宏春、刘燕华:《循环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59.冯尚友:《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科学出版社,1999。

60.张维迎:《博弈论与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6。

61.叶民强:《双赢策略与制度激励——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博弈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2.郭培章、宋群:《中外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案例分析》,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63.王金南:《中国水污染防治体制与政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64.全球水伙伴中国地区委员会:《水资源统一管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65.广东省环保局:《泛珠三角环境合作论坛论文集》,2005。

6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3。

67.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威廉·D.埃格斯:《网络化治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8.王亚华:《水权解释》,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9.韩绵绵:《水权交易的第三方效应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70.王浩:《水生态环境价值和保护对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1.廖卫东:《生态领域产权市场制度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72.李强等:《中国水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3.范丽琦:《可持续的水质管理政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74.谢剑等:《应对水资源危机》,中信出版社,2009。

75.严法善、刘会齐:《环境利益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76.赵来军:《我国湖泊流域跨行政区水环境协同管理研究——以太湖流域为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77.陈瑞莲等:《中国流域治理研究报告》,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78.郑谦:《公共物品“多中心”供给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79.肖建华等:《走向多中心合作的生态环境治理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80.王勇:《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81.孙波:《公共资源的关系治理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82.管跃庆:《地方利益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83.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生态补偿: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84.戴星翼等:《生态服务的价值实现》,科学出版社,2005。

85.李小云等:《生态补偿机制:市场与政府的作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86.袁弘任等:《水资源保护及其立法》,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87.张瑞恒等:《水资源经济论》,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

88.马国忠:《水权制度与水电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89.王伟光:《利益论》,人民出版社,2001。

90.艾米·R.波蒂特等:《共同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91.刘文等:《资源价格》,商务印书馆,1996。

92.李玉文等:《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社会资本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93.徐大伟:《企业绿色合作的机制分析与案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4.刘年丰等:《生态容量及环境价值损失评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95.陆益龙:《流动产权的界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96.丁任重:《西部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97.汪新波:《环境容量产权解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98.陶传进:《环境治理:以社区为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99.李晶等:《水权与水价——国外经验研究与中国改革方向探讨》,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100.黄寰:《区际生态补偿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01.王浩等:《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价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3。

102.许凤冉、阮本清、王成丽:《流域生态补偿理论探索与案例研究》,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103.WECD,Our Common Future-From One Earth to One Worl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104.张春玲、阮本清、杨小柳:《水资源恢复的补偿理论与机制》,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

105.孔凡斌:《中国生态补偿机制:理论、实践与政策设计》,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1.胡鞍钢、王亚华:《新的流域治理观:从“控制”到“良治”》,《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10期。

2.朱德米:《网络状公共治理:合作与共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3.张紧跟:《组织间网络:公共行政学的新视野》,《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4.傅小随:《地区发展竞争背景下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管理世界》2003年第2期。

5.谢庆奎:《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6.陈瑞莲、张紧跟:《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间关系协调》,《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12期。

7.戴维·卡梅伦:《政府间关系的几种结构》,《国际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8.贾根良:《网络组织:超越市场和企业两分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8年第4期。

9.罗仲伟:《网络组织对层级组织的替代》,《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6期。

10.王国生:《过渡时期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纵向博弈及其经济效应》,《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11.蒂姆·佛西:《合作型环境治理:一种新模式》,谢蕾译,《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2.肖建华:《多中心合作治理:环境公共管理的发展方向》,《林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1期。

13.孙柏瑛、李卓青:《政策网络治理:公共治理的新途径》,《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5期。

14.马晓明、易志斌:《网络治理:区域环境污染治理的路径选择》,《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15.黄爱宝:《论府际环境治理中的协作与合作》,《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16.李军杰、钟君:《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4期。

17.王育宝、李国平:《环境治理的经济学分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18.易况伟、陈万志:《环境治理供给不足的经济学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年第4期。

19.赵云君、文启湘:《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在我国的修正》,《经济学家》2004年第5期。

20.张敏、姜学民:《我国环境政策的改革思路》,《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2年第12期。

21.夏光:《论环境政策的转型》,《中国环境报》,2001年7月13日第3版。

22.肖巍、钱箭星:《环境治理中的政府行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23.樊根耀:《环境治理中的市场机制及产权问题》,《国土资源》2003年第4期。

24.徐伟敏:《论完善我国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25.童大焕:《环境污染与政府间博弈》,《南方周末》2002年8月8日。

26.太晓霖:《环境问题中受益者和受害者关系动态初步分析》,《云南环境科学》2002年第12期。

27.张军涛:《生态脆弱区环境资源管理的制度与政策创新》,《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第8期。

28.胡鞍钢等:《转型期水资源配置的公共政策:准市场和政治民主协商》,《中国水利》2000年第11期。

29.陈明:《澳大利亚的水资源管理》,《中国水利》2000年第6期。

30.里昂德·伯顿、克里斯·库克林:《新西兰水资源管理与环境政策改革》,《外国法译评》1998年第4期。

31.李琪:《国外水资源管理体制比较》,《水利经济》1998年第1期。

32.高新才等:《关于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再思考》,《光明日报》2002年1月8日。

33.汪恕诚:《水权与水市场》,《中国水利》2000年第11期。

34.肖国兴:《论中国水权交易及其制度变迁》,《管理世界》2004年第4期。

35.World Bank:《水权交易市场——机构设置、运作表现及制约情况》,孟志敏译,《中国水利》2000年第12期。

36.毛寿龙:《关于黄河断流的制度分析》,http://www.wiapp.org/duanping27.html.2000。

37.叶民强、金式容:《公共河道水污染的博弈分析》,《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7期。

38.陈潭:《集体行动的困境:理论阐释与实证分析——非合作博弈下的公共管理危机及其克服》,《管理科学》2004年第2期。

39.尹云松、孟枫平:《流域水资源数量与质量分配双重冲突的博弈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第3期。

40.傅尔林等:《流域可持续发展中的效率与公平关系》,《生态经济》2002年第1期。

41.方子云:《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流域化管理的探讨》,《水资源保护》2001年第4期。

42.周玉玺:《流域水资源产权的基本特性与我国水权制度建设研究》,《中国水利》2003年第6期。

43.赵定涛、洪进等:《我国流域环境政策与管理体制变革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第8期。

44.陈湘满:《我国流域开发管理的目标模式与体制创新》,《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1期。

45.陈湘满、刘君德:《论流域区与行政区的关系及其优化》,《人文地理》2001年第8期。

46.陈湘满:《论流域开发管理中的区域利益协调》,《经济地理》2002年第9期。

47.蔡守秋:《论跨行政区的水环境资源纠纷》,《江海学刊》2002年第4期。

48.林长升、张芸:《试论流域区际利益协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9期。

49.高永志、黄北新:《对建立跨区域河流污染经济补偿机制的探讨》,《环境经济》2003年第9期。

50.钭晓东:《水资源立法的“流域水环境管理”体系探考》,《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9期。

51.张菊生:《淮河流域跨省河流水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水资源研究》2003年第1期。

52.关劲峤等:《太湖流域水环境变化的货币化成本及环境治理政策实施效果分析——以江苏省为例》,《湖泊科学》2003年第9期。

53.刘兆德:《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的新建议》,《自然资源学报》2003年第7期。

54.唐德善、张伟、曾令刚:《水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关系——太湖流域与日本之比较研究》,《水资源保护》2004年第2期。

55.伍新木、李雪松:《流域开发的外部性及其内部化》,《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第1期。

56.陈利顶、傅伯杰:《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基本政策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第5期。

57.何大伟、陈静生:《黄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的制度安排》,《科技导报》2004年第3期。

58.陈湘满:《美国田纳西流域开发及其对我国流域经济发展的启示》,《世界地理研究》2000年第6期。

59.段永红:《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问题探讨》,《中国农村水电水利》2003年第5期。

60.洪大用:《转变与延续:中国民间环保团体的转型》,《管理世界》2001年第6期。

61.张志强、徐中民:《生态系统服务与自然资本价值评估》,《生态学报》2001年第11期。

62.杨妍、孙涛:《跨区域环境治理与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1期。

63.王树义:《流域管理体制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4期。

64.黄爱宝:《论府际环境治理中的协作与合作》,《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65.张郁、丁四保:《基于主体功能区域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经济地理》2008年第28卷(5)。

66.丛澜、徐威:《福建省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与思考》,《环境保护》2006年第10期。

67.施祖麟、毕亮亮:《我国跨行政区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管理机制的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3期。

68.孙卫:《水权管理制度的国际化比较与思考》,《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2期。

69.卢祖国、陈雪梅:《论我国流域管理碎片化治理之策》,《生态经济》2006年第4期。

70.王勇:《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必要性诠析——兼论流域负外部性》,《大连干部学刊》2007年第10期。

71.任敏:《我国流域公共治理的碎片化现象及成因分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72.毕亮亮:《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机制的操作:以江浙边界为例》,《改革》2007年第2期。

73.张紧跟、唐玉亮:《流域水环境治理中的政府间环境协作机制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07年第3期。

74.黄爱宝:《生态善治目标下的生态型政府构建》,《理论探讨》2006年第4期。

75.刘玉龙:《从生态补偿到流域生态共建共享》,《中国水利》2006年第10期。

76.黄爱宝:《论府际环境治理中的协作与合作》,《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77.谢庆奎:《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78.杨妍、孙涛:《跨区域环境治理与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1期。

79.朱德米:《地方政府与企业环境治理合作关系的形成:以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为例》,《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80.温东辉等:《美国新环境政策模式:自愿性伙伴合作计划》,《环境保护》2003年第7期。

81.贺立龙等:《环境污染中的合谋与监管:一个博弈分析》,《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82.沈满洪:《环境保护中的第三种机制》,《中国环境报》,2003。

83.马强等:《我国跨行政区环境管理协调机制建设的策略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5期。

84.张紧跟、庄文嘉:《从行政性治理到多元共治:当代中国环境治理的转型思考》,《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6期。

85.胡若隐:《地方行政分割与流域水污染治理悖论分析》,《环境保护》2006年第6期。

86.余俊波等:《基于区域合作视角下的流域治理生态模型构架及其应用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87.陈晓春、王晓燕:《流域治理主体的共生模式及稳定性分析》,《湖南大学学报》2013年1期。

88.邓伟根:《流域治理的区际合作问题研究》,《产经评论》2010年6期。

89.李献士、李健:《流域生态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年1期。

90.董亚光:《“生态利益中心主义”取代“人类利益中心主义”的困境分析——兼评〈环境法律的理念与价值追求——环境立法目的论〉》,《改革与开放》2012年第10期。

91.彭海珍等:《环境保护私人供给的经济学分析——基于一个俱乐部物品的模型》,《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5期。

1.Aaron T. Wolf.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along International Waterways,Water Policy 1,1998.

2.Alan. H. Victory.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the Ohio River by an Interjurisdictionally Represented Commission,Wat. Sci. Tech,Vol. 32,1995.

3.Blomquist W. Institutions for Managing Ground Water Basins in Southern California. UK:Praeger. 1995.

4.Candace Jones,William S. Hesterly,A General Theory of Network Governance:Exchange Conditions and Social Mechanism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7(4).

5.Challen,Ray. Institutions,Transaction Costs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Institutional Reform for Water Resources,Edward Elgar publishing,Inc.. 2000.

6.Ciriacy -Wantrup,S. V. Water Policy and Economic Potimizing:some Conceptual Problems in Water Research,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7,1967.

7.Dales,J. H. Land,Water and Ownership.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68.

8.Dasgupta,P. S. The Control of Resources. Oxford:Basil Blackwell,1982.

9.Editorial.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ility,Environmental Flows and River Basin Management,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Vol. 20,2003.

10.Erik Mostert. Perspectives on River Basin Management,Phy. Chem. Earth(B). Vol. 24,1999.

11.Erik Mostert. The European 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 and Water Management Research,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Vol. 28,2003.

12.F. M. Cate. River Basin Management in Lower and Upper Austria:Beginnings and Future Prospects,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Vol4,1999.

13.Francisco A. Comin. Management of the EBRO River Basin:Past,Present and Future,Wat. Sci. Tech,Vol. 40,1999.

14.Gilbert F. White. Reflections on the 50-year International Search for Integrated Water Management,Water Policy,1998.

15.Gould,G. Water Right Transfers and Third Party Effects. Land and Water Law Review,1998.

16.Grossman,Sanford J. ,and Hart,Oliver D.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4,1986.

17.Harald D. Frederiksen,Water Resources Institutions:som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World Bank Technical Paper Number 191,Washington,D. C. :The World Bank.

18.Hardin,Garrett.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Science,1968.

19.H. Bloch. The European Union 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Taking European Water Policy into the Next Millennium. Wat. Sci. Tech,Vol. 40,1999.

20.H. Kroiss. Water Protection Strategies—Critical Discussion In Regard to the Danube River Basin,Wat. Sci. Tech,Vol. 39,1999.

21.H. Middelkoop. Toward Integrated Assessment of the Implications of Global Change for Water Management—The Rhine Experience,Phy. Chem. Earth(B). Vol. 26,2001.

22.Itay Fischhendler. Spatial Adjustment as a Mechanism for Resolving River Basin Conflicts:the US-Mexico Case,Itay Fischhendler Political Grography,2003,(22).

23.Janos Feher.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Options for a Downstream Transboundary River Basin—The SAJO River Case Study. Wat. Sci. Tech,Vol. 40,1999.

24.J. A. van. Interactive Management of International River Basins:Experiences in Northern America and Western Europe. Phy. Chem. Earth(B),Vol25,2002.

25.J. Burton. A Framework for Integrated River Basin Management. Wat. Sci. Tech,Vol. 31,1995.

26.Jennifer L. Turner,Authority Flowing Downwards?Local Government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Chinese Water Sector,Ph. D. diss. ,Indiana University,1997.

27.Jing Ma. Transboundary Water Policies:Assessment,Comparison and Enhancement,Water Resoure Management,2008.

28.Kneese AV. Managing Water Quality:Economy,Technology and Institutions . Washington,DC,USA:Johns Hopjins University Press,1984.

29.Laszlo Somlyody.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Can we Improve Integration to Face Future Problems?Wat. Sci. Tech,Vol . 31,1995.

30.Lester M. Salamon,and Odus V. Elliot,Tools of Government:A Guide to the New Governan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31.LundqvistJ. Rules and Roles in Water Policy and Management:Need for Clarification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 Water International,2000,(2).

32.Mather,J. Water Resources . John Wiley&Sones,Inc. ,1984.

33.Masahiko Aoki,Toward a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MIT Press,Cambridge,MA.

34.OECD,Local Partnerships For Better Governance. Pairs:OECD,2001.

35.Olli Varis. China’s 8 Challenges to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1st Century,Geomorphtogy,2001(4).

36.Ostrom E. Crafting Institutions for Self-Governing Irrigation Systems . San Francisco,USA:Institute for Contemporary Studies Press,1992.

37.Ostrom VA. Water and Politics:a Study of Water Policies and Adminstr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s Angeles . USA:The Haynes Foundation,1953.

38.Park,Seung Ho. Managing an 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A Framework of the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for Network Control,Berlin:Organization Studies,1996.

39.Pieter Huisman. Transboundary Cooperation in Shared River Basins:Experience from the Rhine,Meuse and North Sea”,Water Policy,2000.

40.Powell W W,Neither Market nor Hierarchy:Network Forms of Organizing,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Greenwich,CT:JAI,1990.

41.R. A. W Rhodes. Understanding Governance:Policy Network,Governance,Reflexivity and Accountability .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7.

42.Vinogradov S. Transforming Potential Conflict into Cooperation Potential: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Water Law. UNESCO,2003.

43.Pigou,A. C. Economics of Welfare(4th edition). London:Macmillan,1932.

44.Ruud van der Helm. Challenging Futures Studies to Enhance EU’s Participatory River Basin Management,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Vol. 20,2002.

45.Saliba,B. C. & Bush,D. B. Water Markets in Theory and Practice:Market Transfers,Water Values and Public Policy. Studies in Water Policy and ManagementNo. 12(Boulder,CO,Westview Press),1987.

46.Sandor Kisgyorgy.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and Legislation in Hungary—A River Basin Approach,Wat. Sci. Tech,Vol. 40,1995.

47.Smith,Fred. Market and the Environment:a Critical Appraisal. 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1995,13.

48.S. P. Boot. Participation in European Water Policy.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Vol. 28,2003.

49.SpulberN,Sabbagh. Economics of Water Resources:from Regulation to Privatization . Boston,USA: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8.

50.Stevens,J. The Public Trust:a Sovereign’s Ancient Prerogative Becomes the People’s Environmental Right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Law Review,1980(4).

51.T. C. Williams. A Citizen’s Approach to Integrated River Basin Management. Wat. Sci. Tech,Vol. 32,1995.

52.Tom Tietenberg.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 5th ed. Addison Wesley Longman,Inc.

53.Whittlesey,N. Water Policy for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e Economics,1995(5).

54.Willamson,Oliver E. Markets and Hierarchies: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s:A Study in the Economics of Internal Organization,New York:Free press,1975.

55.World Bank. Clear Water,Blue Skies:China’s Environment in the New Century. Washington DC,USA:The World Bank,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