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8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图书

On Approaches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SSAPID:101-9512-0003-20
ISBN:978-7-5097-0803-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把路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范型化和实践经验概括化,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搭建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逻辑链条,构筑了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机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进行了归纳梳理,揭示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错位”,并沿着路径结构和机理的逻辑指向寻找现实困惑的破解之道

相关信息

丛书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文库
作 者: 杨建义
编 辑:李响;王绯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后记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的缘起

   一 路径研究是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现实针对

   二 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是应对社会转型的时代要求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综述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

   四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思路

   一 基于主体性视野的研究范式

   二 本课题研究的逻辑结构

   三 本课题研究的文本结构

  第四节 本课题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一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二 借鉴现代系统理论的研究方法

   三 坚持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四 坚持质的研究方法与量的研究方法相结合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学理探究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概念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结构

   一 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静态结构

    (一)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主体结构

     1.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主体的互动过程

     2.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中的序差

    (二)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客体结构

     1.客体的内涵

     2.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内涵

     3.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客体形态

     4.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客体结构

    (三)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媒介结构

     1.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

     2.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中的信息

     3.思想政治教育中信息的“错层交流”

   二 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结构的动态推演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功能

   一 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本身的功能

   二 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关系功能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机制

   一 基于主体资源*的主体式灌输

   二 基于活动资源的选择性激活

    (一)选择性激活的理论基础

    (二)选择性激活的实践路向

 第三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实践解读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

   一 教学路径

    1.思想政治理论课

    2.形势与政策课

    3.其他课程

   二 建制路径

    1.班级

    2.党团组织

    3.学生社团

    4.学生宿舍

   三 活动路径

   四 管理路径

   五 服务路径

    1.心理健康教育

    2.择业就业服务

    3.贫困家庭学生资助

   六 校园文化路径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新拓展

   一 网络路径

    1.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

   二 群体*路径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路径错位

 第四章 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话语权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话语权

   一 思想政治教育者话语权的生成

   二 掌握话语权的思想政治教育者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者话语权的变化

   一 思想政治教育者话语权的变化趋势

   二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新优势

    (一)提升魅力,增强教育者的角色威信

    (二)语言转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三)应对挑战,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话语

    (四)抓住机遇,寻找信息时代新的话语增长点

    (五)加强研究,促进教育者话语权的持续发展

  第三节 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一 搭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的职位平台

   二 建立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培训平台

  第四节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者话语权的非教育因素

   一 与经济社会的相适性

   二 与文化发展的承接性

   三 与法律规范的协调性

   四 与政策平台的保障性

 第五章 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自我整合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自我整合机制

   一 需要是教育对象自我整合的原动力

   二 情境功利性驱动是教育对象自我整合的直接动力

   三 主体观念体系是教育对象自我整合的前提

   四 社会价值导向是教育对象自我整合的客观制约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自我整合的过程与特点

   一 教育对象自我整合过程

   二 教育对象自我整合的特点

  第三节 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自我整合

   一 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

   二 着力发展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三 尊重教育对象的合理需要

   四 优化教育对象接受机制

   五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主体交流

 第六章 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实施契机

  第一节 契机在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中的作用

   一 契机的含义与特点

   二 契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意义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实施的契机

   一 社会性契机

    1.时代性契机

    2.政策性契机

    3.事件性契机

   二 学校性契机

    1.入学阶段

    2.毕业阶段

    3.激励时期

    4.追求入党时期

    5.受助时期

   三 个体性契机

    1.教育对象个体性契机

    2.教育者个体性契机

  第三节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契机的艺术

   一 增强把握契机的自觉性

   二 掌握运用契机的艺术

   三 学会创设思想政治教育契机*

 第七章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生态环境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路径的影响

   一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述

   二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路径的影响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客观环境生态

   一 社会环境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生态结构

    (二)全球化浪潮重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生成视野

    (三)信息社会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交流与分享模式

    (四)社会阶层分化考验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能力

   二 家庭环境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主观环境生成

   一 教育对象感受性环境

   二 教育者营造性环境

   三 传媒拟态性环境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相互确证

  第五节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措施

 第八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发展的理性选择与科学借鉴

  第一节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社会化

   一 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社会化的必然性

   二 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社会化的推进路线

  第二节 建设融入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一 生活世界是思想道德形成的操练家园

   二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生活色彩

  第三节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文化属性

   一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学生文化认同的发展演进

   二 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

  第四节 科学借鉴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

   一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

    1.学校教育

    2.社团组织

    3.宗教影响

    4.政治活动

    5.大众传媒

    6.家庭熏陶

    7.社会环境

   二 新加坡道德教育实践模式

    1.课堂教育

    2.辅助教育活动

    3.课外活动

    4.家庭教育

    5.营造良好环境

   三 日本道德教育实践模式

    1.道德时间

    2.专业课程

    3.学科渗透

    4.特别活动

    5.家庭、社区教育

   四 美国、新加坡、日本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借鉴

    1.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社区机构,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社会化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验研究,构建专业性、可操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模式

 结论

  一 本书首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进行专题研究,初步理清了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学理结构和运行机制,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是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与此同时,进一步理清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序差互动关系

   (一)教育者话语权直接蕴涵于教育者队伍的素质、结构和人格魅力中

   (二)教育对象自我整合充分展示了教育对象的主体本质力量,具有强烈的自我选择性

  二 以质的研究方法与量的研究方法相结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归纳和分析,指出教育实践活动与教育对象选择之间存在“路径错位”的现象,并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视野,深入地揭示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为何低效”的问题

  三 着眼于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对策的理论探索,拓展了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对策的研究视野,并提出了一些颇具独立见解的研究结论,指出以社会化、生活化路径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视野融合”

  四 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还有待拓展的问题

 附录

  一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看法(来自福建省高校1000位学生问卷调查统计)

  二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看法(面向福建省12所院校1000名学生的调查,收回有效问卷875份)

  三 对形势与政策课的看法(针对福建省10所高校1000位学生的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89份)

  四 对社会实践的看法(针对福建省2500位学生的问卷调查)

  五 对校园文化的看法(针对福建省550位学生的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40份)

  六 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情况(针对福建省11所高校1000学生的问卷调查)

  七 对校园网络的看法(面向福建省35所高校的调查)

  八 对就业的看法

  九 学生工作队伍状况(针对福建省20所高校的调查,发出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577份)

  十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状况(针对福建省10所高校293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调查)

  十一 大学生对家庭的看法(数据来源:邓希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第6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文库总序

 文库编委会

本书把“路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范型化和实践经验概括化,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搭建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逻辑链条,构筑了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机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进行了归纳梳理,揭示了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错位”,并沿着路径结构和机理的逻辑指向寻找现实困惑的破解之道。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

《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

《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3。

《江泽民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2。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

高哲等:《马克思恩格斯要论精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刘德华、张耀灿:《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选读讲解》,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人民出版社,2006。

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冷浩然、唐志龙、罗剑明:《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哲学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童彭庆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邱柏生主编《思想政治接受学》,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沈国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张彦:《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欧阳林:《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王勤:《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人民出版社,2005。

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人民出版社,2003。

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学专题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张耀灿主编《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梁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福建省教育厅编印《福建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状况调研报告汇编》,2005。

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等组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案例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等组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吴鲁平:《中国当代大学生问题报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龚海泉、张晋峰、张耀灿主编《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德育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赵志毅:《文本与人本——高校德育方略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初明利、范书生:《高校德育新视野》,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戚万学、杜时忠:《现代德育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戚万学:《道德教育新视野》,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吴起华:《高校德育管理研究》,南海出版社,2005。

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

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约翰·威尔逊:《道德教育新论》,蒋一之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黄钊等:《中国道德文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苏振芳:《道德教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苏振芳:《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苏振芳主编《网络文化研究——互联网与青年社会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姚新中:《道德活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张琼、马尽举:《道德接受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鲁洁:《德育社会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彭未明:《交往德育论》,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杨超:《现代德育人本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邬东星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霍尔·戴维斯:《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魏贤超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约翰·杜威:《道德教育原理》,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闵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赫尔穆特·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柴力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霍尔巴赫:《健全的思想》,王荫庭译,商务印书馆,1996。

包涵:《包涵心语——一个大学生辅导员的周记》,学习出版社,2006。

陈志尚主编《人学原理》,北京出版社,2005。

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

王伟光:《利益论》,人民出版社,2001。

冯国瑞:《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关于文化建构价值意识的学说》,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周书俊:《选择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孙万鹏:《选择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马立成:《信息选择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N.维纳:《控制论》,郝季仁译,京华出版社,2000。

艾丰:《中介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沈小峰、胡岗、姜璐:《耗散结构论初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米歇尔·沃尔德罗普:《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三联书店,1997。

A.H.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译,华夏出版社,1987。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

周从标:《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王凤歧等主编《经济全球化与二十一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R.E.安德森、I.卡特:《社会环境中的人类行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出版社,1989。

尼科洛夫:《人的活动结构》,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A.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林颖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金盛华主编《社会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乔纳森·H.特纳:《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宋林飞:《社会传播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南国农:《教育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支庭荣:《大众传播生态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谢海光主编《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罗家英:《网络影响下高校德育模式变革与构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檀传宝等:《网络环境与青少年德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严耕、陆俊:《网络悖论》,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严耕、陆俊:《网络伦理》,北京出版社,1998。

孟威:《网络互动——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纽曼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

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陈立思主编《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郑富兴:《现代性视角下美国新品格教育》,人民出版社,2006。

胡志刚:《教育时机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全国普通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调研工作领导小组组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献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2005年2月7日。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2005]1号),2005年1月30日。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2004年12月13日。

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6号),2004年12月1日。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2004年11月17日。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2005年1月13日。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2006年7月23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一批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名单的通知》,2007年7月25日。

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2005年1月12日。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2005年2月1日。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2007年5月13日。

刘晓哲:《对10年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类论文的综合研究与分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第1期。

张红:《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乔建中等:《当前德育研究热点问题综述》,《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第9期。

王冠中:《国内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及实施研究评述与思考》,《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

邓希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11期。

梁金霞、包金玲:《关于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的调查报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王定国、周银:《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谢四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沈洁、周德红、杨颖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增刊。

汪银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及其分析》,《江淮论坛》2005年第1期。

于超:《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教书育人》2005年第7期。

李艳坡、于海印、赵娟:《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及对策研究》,《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夏威:《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述略》,《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张清、李澜欣:《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探析》,《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4期。

杨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向度亟需解决教育的“一长一短”现象》,《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7期。

李海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弱化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3期。

李萍:《对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困境的理性审视》,《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第17期。

张志宏、赵海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员模式的构建》,《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7期。

颜吾佴:《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2005年9月14日《光明日报》。

何频:《对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学科化偏向的思考》,2005年12月15日《光明日报》。

王晓广:《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学术交流》2005年第8期。

余永跃、陈曙光:《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解读》,2006年6月28日《光明日报》。

郭毅然:《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思想教育研究》2004年第8期。

陈金美:《论主体性与客体性、主体间性的关系》,《求索》1997年第5期。

沈宝莲、李四军、叶中锋:《试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理论导刊》2004年第3期。

张广才:《论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主体性的有效发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王忠桥、张国启:《从学科建设的视野看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上半月),《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7月8日。

王宏宇:《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理论分野》,《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第9期。

项久雨:《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的人性基础》,《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12卷第2期。

刘居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分类新探》,《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王勤:《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浙江学刊》2003年第1期。

刘海春:《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人本回归》,《思想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

冯达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性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蓝江:《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质疑》,《思想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

钱润光:《构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基本思路》,《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王良滨、洪晓楠:《个人知识增长动力机制及其系统论分析》,《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年第3期。

石书臣:《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性》,《探索》2005年第1期。

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结构新视角》,《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3期。

徐志远、黄海波:《内化与外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孙文营:《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体系划分的新视角》,《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年第11期。

朱燕、吴连霞:《浅析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构成》,《前沿》2005年第12期。

陈泷:《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新论》,《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第8期。

孟志中:《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王君丽:《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界定与特征》,《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探析》,《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第3期。

卢景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新论》,《探索》2006年第2期。

李文辉:《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岳阳职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4期。

陈成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适应超越律》,《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年第4期。

罗洪铁、张丽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探讨》,《探索》2004年第3期。

刘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体系新探》,《思想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

张静:《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新探》,《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学报(新时代论坛)》2005年第4期。

邵献平:《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中介》,《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2期。

张世贵:《略论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价值类型》,《理论探讨》2003年第6期。

虞成敏:《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中介初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刘伟:《论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客观依据》,《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第1期。

马奇柯:《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机制》,《江汉论坛》2004年第9期。

刘居安:《论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4期。

张耀灿、马奇柯:《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机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第4期。

杨鲜兰:《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机制》,《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路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江汉论坛》2004年第10期。

刘先进:《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探析》,《求实》2006年第7期。

黄世虎:《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求实》2001第5期。

谭先锋、廖良辉:《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机制的构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第2期。

张再兴:《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十年历程和发展》,《思想教育研究》2005年第7期。

邵献平、张耀灿:《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输动力》,《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

岳金霞:《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过程及模式》,《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6期。

李梁:《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及其模式》,《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刘世清:《关于教育信息传播增值的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12期。

徐帅、陈博:《试论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效果》,《理论月刊》2004年第11期。

黄明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优化初探》,《理论探讨》2004年第5期。

黄月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中的受众问题探讨》,《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杨威:《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学分析》,《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张瑜、张再兴:《高校网络信息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上半月),《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第3期。

张瑜、洪波、刘涛雄、向波涛:《“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现象实证研究》,《青年研究》2005年第1期。

岳金霞:《“约哈里之窗”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沟通》,《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郑春哗:《从传播学视角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李劲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4期。

马德秀:《加强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第2期。

牛序茜:《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群体模式到个体模式的转变》,《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青连斌:《有效掌控网络人际动员新模式》,文汇报: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51/3346718.html。

张世爱:《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李梁:《“80后”大学生的信息接受模式及其效果——高校“两课”教学信息传播研究》,《课程与教学》2004年第7、8期。

周琪:《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问题研究述评》,《思想教育研究》2005年第7期。

岳金霞:《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分类研究》,《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彭庆红:《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征》,《探索》2000年第1期。

王民忠、刘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与对策研究》,《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第13、14期。

黄彦华:《论家庭微观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宁夏党校学报》2005年第6期。

蔡志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陈金龙:《文化环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

周琪:《机遇与风险: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文化环境中的二重境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第9期。

骆郁廷、甘泉:《社会转型期学校道德教育的嬗变》,《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第19期。

李耀臻:《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德育环境建设》,《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第11期。

朱振玉:《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化与民族化发展趋势》,《求实》2005年第9期。

王勤:《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的几个社会条件》,《探索》2000年第4期。

冯立磊:《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环境的要求》,《前沿》,2005年第9期。

罗成富:《试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杨德广:《大学德育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思想理论教育》2001年第2期。

卢卫林:《略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性建构》,《琼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黄少云、李逸龙、姚海田:《论新形势下教育环境与对象的新变化及其对策》,《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7期。

邢勇:《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及其优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薛玉华、孔燕:《浅谈大众文化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陈莉:《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发展的路径与取向》,《皖西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龚国成:《关于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体化模式的探讨》,《天中学刊》2002年第4期。

单桂锋、孙世民、宇业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变化走向》,《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刘梅:《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三角形模型解析》,《学术论坛》2004第6期。

杨鑫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第3期。

何军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贴近”的哲学思考》(上半月),《教育导刊》2006年第8期。

熊建生、万佳妮:《试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的情感效应》,《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第7期。

徐子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与提升》,《理论月刊》2005年第1期。

陈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洪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化境界》,《思想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卜勇:《浅析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选择的动态规划》,《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沈壮海:《通识教育视野中的学校德育》,《思想理论教育》2002年第7期。

赵国峰、王争辉:《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优化》,《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王圣祯、孙秀丽:《理性与情感的交融——寻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合理张力》,《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9期。

徐贵权:《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项修阳:《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探微》,《求实》2000年第4期。

蓝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趋势刍议》,《探索》2002年第1期。

蓝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实施模式》,《思想教育研究》2005年第12期。

白海若:《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谭先锋、廖良辉:《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云梦学刊》2005年第3期。

骆郁廷:《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环节》,《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第1期。

韦统义、赵伯飞:《政治社会化理论的合理内核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专辑),《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S1期。

曾长秋、杨增岽:《论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

郑忠梅:《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质》,《政工研究动态》2006年第8期。

于洪卿:《论文化安全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论坛》2006年第4期。

李焕明:《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傅安洲、万清祥:《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2005年6月1日《光明日报》。

肖浩:《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探索》2003年第4期。

邵建防、罗骋:《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渠淑坤:《国外学校道德教育的模式与方法论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吴绍琪、李志、梁建春:《国外学校德育的经验及启示》,《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窦雪梅:《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新疆社科论坛》2000年第4期。

李燕萍:《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及其启示》,《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年第12期。

姜茂徐:《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及其启示》,《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第12期。

吴琼:《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启示》,《求实》2000年第5期。

郑传芳、潘玉腾:《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方式的共性和异性》,《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薛海宁:《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及启发》,《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闵小平:《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及其借鉴意义》,《安康师专学报》2002年第12期。

李玲芬:《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微》,《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第11期。

董小燕:《当代美国学校德育的进程、特点及启示》,《外国教育研究》1997年第1期。

崔华华:《创新语境下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比较》,《郑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赵康太:《试论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具象化和实践化路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4期。

吴锦旗、徐勇、张显锋:《论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形态》,《理论探讨》2006年第6期。

张雅光:《新加坡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探究》,《思想政治课教学》2004年第12期。

曹能秀:《当代日本道德教育理论研究的特色》,《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朱炜:《日本“道德时间”课程设计与实施》,《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年第12期。

陈丹:《日本德育途径与方法对我国德育的启示》,《青年探索》2001年第6期。

程利:《日本的道德教育及高校德育改革》,《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陈俊珂:《日本和新加坡学校德育特色之比较》,《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第12期。

肖劲豹:《日本学校道德教育运作的特点及启示》,《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王丽荣:《中日道德教育的异同》,《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Thomas Lickona,Education for Character:How Our Schools Can Teach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Bantam Books,1992.

Gerard Verbeke,Moral Education in Aristotle,Washington D.C.: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n Press,1990.

Nel Noddings,Caring: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H.R.Jasta,C.Bazar,Spiritual Values and Education,M. Delhi:Published by Prabhat Prakashan,1993.

Julian M.Birkinshaw,Neil Hood,Multinational Corporate Evolution and Subsidiary Development,London:Macmillian,1998.

John Wilson,A New Introduction to Moral Education,1990.

B.Munsey ed.,Moral Development,Moral Education,and Kohlberg,Religious Education Press,1980.

Anthony Giddens,Runaway World:How Globalization is Reshaping our Lives,London,Profile Books,1999.

W.F.Connell,A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World,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80.

H.Warren Button & Engene F.Provenzo,History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 in America,Prentice-Hall,Inc.,1983.

Edward J.Power,Philosophy of Education,Prentice-Hall,Inc.,1982.

H.S.Degenhandt,Education and the Value of Knowledge,George Allen & Unwin,1982.

Paul H.Hirst,Educational Theory and Its Foundation Disciplines,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83.

Gornel M.Hamm,Philosophical Issues in Education:An Introduction,Philadelphia:The Falmer Press,1989.

Joseph W.Newman,American’s Teachers:An 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Longman,1990.

Robert B.Reich,The Work of Nations,New York:Afred A.Knopf,1991.

J.F.Soltis,Philosophy of Education Since Mid-Century. Columbia University,1981.

D.Bell,The End of Ideology,London:Cambridge,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