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93

农民集中居住与移民文化适应图书

Centralized Residence of Farmers and Acculturaion of Migrants : Survey of Farmers' Concentrated Residential Area of Jiangsu Province

SSAPID:101-9508-6988-56
ISBN:978-7-5097-5060-5
DOI:
ISSN:

[内容简介]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使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与乡村的界限正在模糊,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而近年来各地推行的农民集中居住的做法又在客观上起到了加速我国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步伐的作用。农民集中居住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研究农民集中居住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叶继红
编 辑:毕海英;胡亮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附录2

 前言

 附录1

 第一章 农民集中居住问题研究:缘起、义、视角和方法

  一 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 研究文献的回顾

   (一)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与农民集中居住有关的实践及启示

    1.韩国“新村运动”

    2.日本“造村运动”

    3.德国“城乡等值化”试验

    4.我国台湾地区的农村再生计划

   (二)国内关于农民集中居住问题的研究

    1.关于农民集中居住的功能

    2.关于农民集中居住的动力机制

    3.关于农民集中居住区的空间布局与居住模式

    4.关于农民集中居住存在的问题

    5.关于农民集中居住的推进策略

   (三)对当前农民集中居住研究的总体评述

  三 移民文化适应视角的引入

   (一)城市新移民

   (二)文化适应

   (三)集中居住区移民的文化适应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样本基本情况

 第二章 农民集中居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一 结构—功能分析的一般方法

  二 农民集中居住的物质系统分析

   (一)选址规划

   (二)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

   (三)居住点建设

    1.基础设施建设

    2.安置房建设

    3.绿化景观建设

    4.配套设施建设

    5.物业管理

  三 农民集中居住的功能分析

   (一)正功能

    1.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2.有利于集约配置农村基础设施

    3.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

    4.推动农村城镇化

    5.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负功能

    1.容易导致大拆大建和形式主义倾向

    2.强行推进集中居住导致农民利益受损

    3.造成农民生活成本的增加和生产生活的不便

    4.破坏乡村自然风貌与文化传统

    5.破坏乡土社会文化传统

  四 农民集中居住系统的功能优化

 第三章 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差异性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江苏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及农民自身条件分析

   1.地理区位不同

   2.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3.农民非农化程度不同

   4.农民收入水平和收入来源不同

   5.农村城市化水平和农民市民化水平不同

   6.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观念意识不同

   7.征地和集中居住对农民生活的影响不同

  三 江苏农民集中居住区类型分析

  四 基于江苏省区域发展差异性的推进策略

   1.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

   2.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要结合区域条件有所侧重,突出重点

   3.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不能急于求成,而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

   4.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要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第四章 农民集中居住区移民的经济生活

  一 集中居住区移民经济生活的一般状况

   (一)新移民就业状况

    1.新移民就业的一般状况及个体差异

    2.新移民就业的部门与方式

    3.新移民对求职信息的利用

    4.新移民的家庭收入状况

   (三)新移民家庭经济收入来源

   (四)新移民家庭的主要支出

   (五)生活水平变化情况

  二 影响移民生活水平变化的因素分析

   (一)个体特征的影响

   (二)就业与收入的影响

   (三)政策因素的影响

   (四)地区差异的影响

  三 移民经济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偏低,新移民利益受损

   (二)集中居住区移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就业能力较弱

   (三)集中居住区移民的生活成本提高,部分人生活难以为继

   (四)集中居住区移民的相对剥夺感强烈,容易产生不满情绪

  四 解决集中居住区移民生活困境的思考

   (一)政府部门应该采取积极的上游干预,发挥主导性作用

   (二)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提高被征地农民的人力资本存量

   (三)调整生计策略,保障动迁农民的可持续生计

   (四)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帮助被征地农民就业

   (五)构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保障被征地农民长远利益

 第五章 农民集中居住区移民生活满意度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集中居住区移民生活满意度的一般状况

  三 影响集中居住区移民生活满意度的因素

  四 移民生活满意度的评价类型与评价机理

   (一)乐观型群体

   (二)消极型群体

   (三)情绪型群体

   (四)理性型群体

  五 提升集中居住区移民生活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一)从政府的角度

   (二)从移民自身的角度

 第六章 农民集中居住区移民社会网络

  一 移民社会网络的一般研究

  二 集中居住区移民社会网络状况

   (一)社会网络变化情况

   (二)社会网络变化(拓展)的途径

  三 集中居住区移民社会网络变化的特点

   (一)移民的交往对象不断扩大,总体网络规模逐步拓展

   (二)移民的亲缘关系遭到一定程度的削弱,业缘关系逐渐发展

   (三)移民的交往对象同质性较强,异质性不明显

   (四)移民的情感性支持网络大于工具性支持网络

  四 集中居住方式对移民社会交往的影响

   (一)多层或高层公寓式住房安置不利于移民社会交往

   (二)集中居住区设施条件影响移民的社会交往

   (三)集中居住区邻里关系淡化,邻里交往频度有所下降

   (四)高密度的居住方式容易引发一些邻里矛盾

  五 重建和拓展移民社会网络的对策建议

   (一)扩大社区公共空间,促进移民之间的社会交往

   (二)采取措施拓展移民与市民的社交网络

   (三)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推动社区人际交往

   (四)通过社区互助构建社区支持系统

   (五)通过广泛参与社会组织拓展社会网络

   (六)建立面向新移民的专业社会工作体系

 第七章 农民集中居住区移民社区参与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集中居住区移民社区参与现状及动因分析

   (一)移民社区总体参与状况

   (二)移民社区参与的类型

   (三)移民社区参与的动因

  三 集中居住区移民社区参与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参与主体不均衡,老年人占据多数

   (二)移民社区参与意愿较强,但实际参与率较低

   (三)社区参与浅层化,政治性参与较为缺乏

   (四)社区活动内容单一陈旧,缺乏吸引力

   (五)社区参与渠道不通畅,宣传不到位

   (六)社区参与流于形式,参与效果不理想

  四 影响集中居住区移民社区参与的因素

   (一)社会网络与邻里关系

   (二)社区关注与社区认同

   (三)意见征求与政策公平度

   (四)参与渠道与参与方式

  五 提高集中居住区移民社区参与的对策建议

   (一)要充分认识集中居住区移民的社区参与的重要性

   (二)培育和增强集中居住区移民的社区参与意识

   (三)加强集中居住区移民的社会交往与邻里互助

   (四)建立农民在集中居住过程中的决策参与机制

   (五)拓宽移民社区参与渠道,提高社区参与积极性

   (六)将社区文化活动纳入制度化轨道,使活动开展常态化

 第八章 农民集中居住区移民身份认同

  一 认同概念及相关研究

  二 集中居住区移民身份认同现状及原因

   (一)移民身份认同的一般状况

   (二)移民身份认同出现偏差的机理分析

    1.制度性身份的获得并未带来相应的市民待遇

    2.记忆中的农民角色阻碍了他们对新市民的身份认同

    3.虽然生活场域发生了变化,但他们的惯习没有随之变化

    4.集中化安置方式强化了他们是不同于市民的“另类”群体

   (三)移民持不同身份认同(身份选择)的原因

  三 影响集中居住区移民身份认同的因素

   (一)个体特征因素

   (二)社会交往与参与

   (三)社区条件

   (四)政府政策

  四 构建集中居住区移民新市民身份的基本路径

   (一)新市民身份的建构离不开政府公平合理的政策

   (二)新市民身份的建构离不开农民的非农化就业

   (三)新市民身份的建构离不开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引导

   (四)新市民身份的建构离不开移民的社会交往与参与

   (五)新市民身份的建构离不开社区条件的改善

 第九章 农民集中居住区移民社区归属感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集中居住区移民社区归属感总体描述

  三 集中居住区移民社区归属感的因子分析

   (一)提取主因子

   (二)因子分析

    1.四个主因子与总体归属感的关系

    2.总体归属感的个体差异和地区差异

  四 提高集中居住区移民社区归属感的路径选择

   (一)通过培育和积累移民社会资本增强其社区归属感

   (二)通过改善移民居住环境增强其社区归属感

   (三)通过改善居住区空间设计提高移民的社区归属感

 第十章 农民集中居住区移民的文化适应与文化重构

  一 农民集中居住后的总体适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一)社区环境、配套设施的影响

   (二)社会交往、社区参与的影响

   (三)身份认同的影响

   (四)地区差异的影响

   (五)个体特征的影响

  二 农民集中居住后的文化适应分析

   (一)集中居住区移民文化适应的表现

    1.技术层面适应

    2.制度层面适应

    3.观念层面适应

   (二)集中居住区移民文化适应的特点

    1.整体性

    2.差异性

    3.过渡性

    4.被动性

    5.可塑性

  三 农民集中居住区移民的文化重构

  四 促进集中居住区移民文化适应的对策建议

   (一)改善集中居住区移民的生活环境和设施条件

   (二)提高集中居住区移民的就业率和可持续生计能力

   (三)拓展移民之间以及移民与市民的社交网络

   (四)加强移民的社区参与,提高移民的社区归属感

   (五)教育和引导农民转变传统观念,改进生活方式

   (六)因地制宜、稳妥合理地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

 文前辅文

 后记

在当前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推进农民集中居住成为统筹我国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如何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农民集中居住后是否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将直接影响该项政策的实施效果。本书首先考察了农民集中居住的物质系统,在对该系统的构成要素和功能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区差异性的推进策略和系统功能优化的策略。其次,考察了农民集中居住的非物质系统,深入探讨了农民集中居住后的经济生活、生活满意度、社会交往、社区参与、身份认同、社区归属感等一系列与主体人的生产生活及转型适应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新移民文化适应的诸多对策建议。本书认为,农民集中居住是物质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合力作用的结果,在这一点上,两者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澳大利亚〕林恩·休谟、简·穆拉克编著《人类学家在田野》,龙菲、徐大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波兰〕彼得·什托姆普卡:《社会变迁的社会学》,林聚任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比利时〕普里戈金、〔法〕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曾庆宏、沈小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王立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

〔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

〔法〕列维-斯特劳斯:《图腾制度》,渠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法〕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法〕帕特丽夏·威奈尔特:《就业能力——从理论到实践》,郭瑞卿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荷〕根特城市研究小组:《城市状态:当代大都市的空间社区和本质》,敬东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加拿大〕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

〔美〕埃弗里特·M.罗吉斯、拉伯尔·J.伯德格:《乡村社会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美〕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孙名之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美〕古塔·弗格森:《人类学家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骆建建、袁同凯、郭立新译,华夏出版社,2005。

〔美〕A.班杜拉:《思想和社会行动的基础:社会认知论》,林颖、王小明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美〕W.L.托马斯、〔波兰〕F.兹纳涅茨基:《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张友云译,译林出版社,2000。

〔美〕阿列克斯·英克尔斯、戴维·H.史密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中的个人变化》,顾昕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美〕安东尼·哈尔、詹姆斯·梅志里:《发展型社会政策》,罗敏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美〕F.普洛格、D.G.贝茨:《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吴爱明、邓勇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1988。

〔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瑄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美〕莱斯利·怀特:《文化科学》,曹锦清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美〕罗伯特·金·默顿:《论理论社会学》,何凡兴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

〔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何锡章、黄欢译,华夏出版社,1987。

〔美〕马克·戈特迪纳、雷·哈奇森:《新城市社会学》,黄怡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美〕麦克·布洛维:《公共社会学》,沈原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美〕P.K.博克:《多元文化与社会进步》,余兴安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

〔美〕乔尔·S.米格代尔:《强社会与弱国家——第三世界的国家社会关系及国家能力》,张长东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美〕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董国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

〔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第十版),瞿铁鹏、张钰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美〕威廉·费尔丁·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王晓毅、陈育国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

〔美〕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修订版),王晓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美〕詹姆斯·米奇利:《社会发展——社会福利视角下的发展观》,苗正民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日〕广田康生:《移民和城市》,马铭译,商务印书馆,2005。

〔日〕早川和男:《居住福利论——居住环境在社会福利和人类幸福中的意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英〕A.R.拉德克利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夏建中译,华夏出版社,1988。

〔英〕A.R.拉德克利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潘蛟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

〔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民主社会主义的复兴》,郑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等译,三联书店,1998。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英〕德雷克·格利高里、约翰·厄里编《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谢礼圣、吕增奎等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英〕雷蒙德·弗思:《人文类型》,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

〔英〕马林诺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黄建波等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英〕马林诺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

〔英〕米切尔·黑尧:《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赵成根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戴镏龄译,商务印书馆,1982。

邴正主编《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学: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获奖论文集》(2008·长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陈传锋主编《进城农民市民化心理转型》,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陈华:《人类适应性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载《广东外来人群的适应性》,香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4。

陈映芳等:《大都市开发:空间生产的政治社会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高鉴国、展敏主编《资产建设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民生问题——衡量社会幸福的11个指标》,洪漫、刘美辰等译,新华出版社,2012。

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4。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就业与制度变迁——两个特殊群体的求职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李友梅等:《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乡土文化转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刘彦随等:《中国乡村发展研究报告——农村空心化及其整治策略》,科学出版社,2011。

柯兰君、李汉林主编《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任映红:《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王春光、陈雷:《淄博失地农民调研报告》,载《2003国情调研》(上),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王铭铭编选《西方与非西方》,华夏出版社,2003。

武文:《文化学论纲——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解读》,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

吴文藻:《吴文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0。

叶继红:《生存与适应——南京城郊失地农民生活考察》,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喻新安、刘道兴主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探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叶南客:《边际人——大过渡时代的转型人格》,人海人民出版社,1996。

张继焦:《城市的适应——迁移者的就业与创业》,商务印书馆,2004。

张泉、王辉等:《城乡统筹下的乡村重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张秀兰、徐月宾、梅志里编《中国发展型社会政策论纲》,中国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张静主编《身份认同研究:观念、态度、理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1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郑永廷等:《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6。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社会转型:多文化多民族社会》,黄语生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庄孔韶:《人类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Alasdair C.MacIntyre,After Virtue:A Study in Moral Theory ,3rd edition(Indiana: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2007).

Anthony Hall & James Midgley,Social Policy for Development(London:Sage,2004).

Pierre Bourdieu,“The Forms of Social Capital,” in J.G.Richards,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Greenwood,1983).

Pierre Bourdieu & Loic Wacquant,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Manuel Castells,The Power of Identity,2nd edition(Oxford:Blackwell,2010).

R.A.Cummins,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Life Scale Intellectual Disability,3rd edition(Melbourne:Psychology Research Center,1992).

E.,Durkheim,The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Toronto:Collier-Macmillan Canada,Ltd.,1966).

L.A Festinger,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Evanston,IL:Row,Peterson,1957).

J.Gehl,Cities for People(USA:Island Press,2010).

A.Giddens,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Ross Gittell and Avis Vidal,Community Organizing:Building Social Capital as a Development Strategy(Newbury Park,Calif.:Sage Publications,1998).

Jürgen Habermas,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Volume 2,translated by Thomas McCarthy(Boston:Beacon Press,1987).

Anthony Hall and James Midgley,Social Policy for Development(London:Sage,2004).

R.Hayduk,Democracy for All:Restoring Immigrant Voting Rights in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Routledge Press,2006).

E.Howard,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2nd edition(London:S.Sonnenschein & Co.Ltd.,1902;Republished by Forgotten Books,2008).

Morris Janowitz,The Community Press in an Urban Setting:the Social Elements of Urbanis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7).

Edward Krupat,People in Cities:The Urban Environment and its Effect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T.H.Marshall,“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 in T.H.Marshall & S.M.Lipset,eds.,Class,Citizenship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w York:Doubleday Company,1964).

Robert K.Merton & Alice Kitt,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y of Reference Group BehaviorGlencoe,Illinois:Free PressReprinted in part from Studies in the scope and method of“The American soldier,” edited by R.K.Merton & Paul Lazarfeld),1950〕.

J.Midgley,Social Development:The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in Social Welfare(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1999).

Robert E.Park,Race and Culture(Glencoe,Illinois:The Free Press,1950).

Robert E.ParkHuman Communities:The City and Human Ecology(New York:Free Press,1952).

Robert E.Park,“The City:Suggestions for Investigation of Human Behavior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 in Park,E.Burgess and R.McKenzie,eds.(The Cit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7).

Robert D.Putnam,Making Democracy Work: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

A.R.Radcliffe-Brown,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Primitive Society(London:Cohen and West,1952).

N.Rapport & J.Overing,Social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The Key Concepts(London:Routledge Press,2000).

George Ritzer,Modern Sociological Theory,4th edition(New York:The McGraw Hill companies Inc.,1996).

Jean S.Rotheram & M.J.Phinney,“Ethnic Behavior Patterns as an Aspect of Identity,”In Jean S.Phinney and M.J.Rotheram,eds.,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Pluralism and Development (Beverly Hills:Sage,1987).

Roy A.Rappaport,Ritual and Religion in the Making of Humanit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Samuel A.Stouffer et al.,The American soldier:Adjustment during army life,vol. 1;Combat and Its Aftermath,vol. 2(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9).

L.Whiter,The Science of Culture:A Study of Man and Civilization(New York:Grove,1949).

边燕杰、张文宏:《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边燕杰:《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国外社会学》1999年第4期。

曹恒德、王勇、李广斌:《苏南地区农村居住发展及其模式探讨》,《规划师》2007年第2期。

陈黛媛:《关于农民集中居住后建设管理问题的思考》,《上海农村经济》2009年第10期。

陈惠娟:《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如皋市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初步实践与思考》,《群众》2006年第10期。

陈竞:《日本公共性社区互助网络的解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陈立新:《失地农民生活质量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湖南C、Y、H三市为例》,《消费导刊》2009年第1期。

陈世平、乐国安:《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心理科学》2001年第6期。

陈卫平、蔡志云:《社区归属感对农村居民外购行为影响实证研究》,《商业时代》2009年第5期。

陈晓华、张小林:《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居住集中的途径与驱动机制》,《特区经济》2006年第1期。

陈信勇、蓝邓骏:《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建构》,《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3期。

程瑜:《广东三峡移民适应性的人类学研究》,《中山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程燕:《城郊结合部居民社区归属感和社区参与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6年。

崔波、李开宇、高万辉:《城乡结合部失地农民身份认同:社会空间视角》,《经济经纬》2010年第6期。

单菁菁:《从社区归属感看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第6期。

邓蓉:《农民居住形态改变与生产方式、管理模式的重构——关于都江堰市农民集中居住后相关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1期。

高鉴国:《社会公共资产的社会属性》,《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顾湘:《江苏省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初探》,《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第9期。

管在高:《从城市文化特征角度分析失地农民的文化适应》,《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郭丽丽、蔡瞳、陈利根:《农民集中居住的动力机制及途径探讨——以江苏省为例》,《资源与产业》2009年第1期。

郭小安:《网络民主的概念界定及辨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国虹:《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文化滞后现象分析》,《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韩丹:《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与城市适应》,《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2期。

韩俊、秦中春、张云华、王鹏翔:《引导农民集中居住的探索与效果》,《国研报告》2006年第253期。

韩俊、秦中春、张云华、王鹏翔:《引导农民集中居住的问题与政策思考》,《国研报告》2006年11月26日。

韩俊、秦中春、张云华:《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存在的问题与政策思考》,《中国土地》2007年第3期。

胡俊生、杜纪栋:《被征地农民保障浙江探路》,《中国社会保障》2007年第10期。

胡荣华、陈琰:《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统计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2年第1期。

江立华:《城市性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5期。

李昌平、马士娟、曹雅思:《对“撤村并居”、“农民土楼”的系统思考》,《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年第3期。

李飞、钟涨宝:《农民集中居住背景下村落熟人社会的转型研究》,《中州学刊》2013年第5期。

贾燕、李钢等:《农民集中居住前后福利状况变化研究——基于森的“可行能力”视角》,《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第2期。

姜爱萍:《苏南乡村社会生活空间特点及机制分析》,《人文地理》2003年第6期。

李汉林、李路路:《单位成员的满意度和相对剥夺感——单位组织中依赖结构的主观层面》,《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2期。

李贺:《失地农民社会支持网络破裂对其身份认同的影响》,《消费导刊》2009年第7期。

李棉管:《发展型社会政策与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李文荣、陈建伟:《城乡等值化的理论剖析及实践启示》,《城市问题》2012年第1期。

李裕瑞、刘彦随、龙花楼:《中国农村人口与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时空变化》,《自然资源学报》2010年第10期。

林聚任:《村庄合并与农村社区化发展》,《人文杂志》2012年第1期。

李晓凤:《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内容特征与制约因素》,《求实》2005年第1期。

厉云飞、吴胜锋:《试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社区归属感的培育》,《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6期。

林聚任:《村庄合并与农村社区化发展》,《人文杂志》2012年第1期。

刘林平:《外来人群体中的关系运用——以深圳“平江村”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刘少杰:《熟人社会存在的合理性》,《人民论坛》2006年第10期。

陆青华:《丹江口水库移民生活满意度的调查》,《社会》2002年第6期。

罗蓉:《居住方式的改变与农民群体性城市化转移——川西平原“农民新居”》,《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4期。

罗震宇、秦启文:《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与群体隔阂——对失地农民城市居住问题与对策的思考》,《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第1期。

罗遐:《论构建发展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10期。

景志铮、郭虹:《城市新移民的社区融入与社会排斥——成都市社区个案研究》,《西北人口》2007年第2期。

毛丹:《J市农民为什么不愿做市民》,《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6期。

马西恒、童星:《敦睦他者: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融合之路——对上海市Y社区的个案考察》,《学海》2008年第2期。

孟焕民、徐伟荣、陶若伦:《苏州农村较大型集中居住区的情况调研》,《现代经济探讨》2010年第4期。

孟祥斐、华学成:《被动城市化群体的转型适应与社会认同——基于江苏淮安市失地农民的实证研究》,《学海》2008年第2期。

潘明:《失地农民集巾居住后生活状况的调查》,《学理论》2009年第19期。

潘允康、关颖:《社区归属感与社区满意度》,《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3期。

庞海蓉:《老年人的社区满意度和社区归属感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师范大学,2009。

彭正波、李耀东:《城市化给城郊失地农民带来的迷茫——基于桂林市的实证分析》,《乡镇经济》2008年第12期。

秦阿琳:《性别、移民与社会工作介入——加拿大新移民妇女社会支持网络的重构》,《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丘海雄:《社区归属感——香港与广州的个案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

任兆江:《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的几点意见》,《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第2期。

沈杰、方卫华:《当前农民的生活满意度——一项对安徽阜阳农村的实地调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沈小红:《失地农民社会支持网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农业大学,2007。

史卫民:《完善征地补偿安置的法律思考》,《商业研究》2009年第4期。

施国庆:《非自愿移民:冲突与和谐》,《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阮荣平:《农村集中居住:发生机制、发展阶段及拆迁补偿》,《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2期。

孙利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及解决思路》,《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5期。

孙璐:《利益、认同、制度安排——论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影响因素》,《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田凯:《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5期。

田毅鹏:《乡村“过疏化”背景下城乡一体化的两难》,《浙江学刊》2011年第5期。

田珍、秦兴方:《基于农民视角的集中居住政策选择:以扬州市为例》,《学海》2011年第1期。

孙亚兰、李国荣:《农民集中居住区绿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2期。

孙宇杰、瞿忠琼:《发达地区农民对于集中居住的积极性调查与研究——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第22期。

王俊霞、鄢哲明、李雨丹:《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服务绩效评价问题及对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万向华、曹复明、倪冰:《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得到实惠——江苏省农民集中居住点安置房价费及有关情况调研报告》,《价格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3期。

汪雁、风笑天、朱玲怡:《三峡外迁移民的社区归属感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年第2期。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3期。

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王刚、罗峰:《社区参与:社会进步和政治发展的新驱动力和生长点》,《浙江学刊》1999年第12期。

王俊霞、鄢哲明、李雨丹:《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服务绩效评价问题及对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王亮:《制度的建构与媒体的共谋——失地转制居民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理论月刊》2010年第10期。

王鹏翔、黄娜:《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存在的问题与思考》,《全国商情》2007年第5期。

王小章、冯婷:《城市居民的社区参与意愿——对H市的一项问卷调查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王毅杰、童星:《流动农民社会支持网探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温铁军:《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农业与环保农村》,《环境保护》2007年第1期。

温铁军:《我们还需要乡村建设》,《开放时代》2005年第6期。

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文军:《农民的“终结”与新市民群体的角色“再造”》,《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2期。

吴丽:《失地农民幸福感研究——基于社会生态学视角》,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9。

吴业苗:《居村农民市民化:何以可能——基于城乡一体化进路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

伍锡论:《苏南农村集中居住空间形态研究:以常州新北区西夏墅镇为例》,《小城镇建设》2008年第2期。

徐琴、刘国鑫:《居住安置的空间区位差异与弱势群体的社会适应——对江苏A市两个失地农民安置区的定量研究》,《江海学刊》2009年第6期。

杨继瑞、周晓蓉:《统筹城乡背景的农民集中居住及其制度重构:以四川为例》,《改革》2010年第8期。

杨菊华:《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人口研究》2009年第1期。

杨敏:《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对城市社区建设运动过程中居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认知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4期。

杨盛海:《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瓶颈及对策思路》,《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杨晓军:《农民集中居住社区建设要规划先行》,《上海土地》2006年第3期。

郧彦辉:《农民市民化程度测量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探析》,《学习与实践》2009年第8期。

焉南:《城市新移民的城市融入问题研究——基于城市管理体制和方法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山大学,2009。

叶继红,庄晓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集中居住问题研究述评》,《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叶继红:《城郊失地农民集中居住与移民文化适应》,《思想战线》2010年第2期。

叶继红:《农民集中居住、文化适应及其影响因素》,《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叶南客:《中国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历程与机制创新》,《江海学刊》2001年第5期。

余建华、孙峰:《新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农民意愿及对策探究》,《经济问题》2007年第12期。

俞日恒、杨小华、苗天青:《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集中居住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苏北为例》,《土地经济》2008年第11期。

郁晓晖、张海波:《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与社会建构》,《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第1期。

袁杰、吴广明:《我国失地农民医疗保险问题分析》,《卫生经济研究》2008年第3期。

张斌、陈赞绵:《失地农民居住问题引发的思考——以苏州农民公寓发展为例》,《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张海波、童星:《被动城市化群体城市适应性与现代性获得中的自我认同——基于南京市561位失地农民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张卫:《社区参与:社区建设与发展的推动力——以南京市锁金村社区为个案的研究》,《社会》2001年第1期。

张晓霞:《城市居民社区参与模式及动员机制研究——以C市三个社区为例》,博士论文,吉林大学,2010。

翟学伟:《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也论关系强度与农民工的求职策略》,《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

张金明、陈利根:《农民集中居住的意愿、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以江苏省江都市为例》,《农村经济》2009年第10期。

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5期。

张孝德:《中国的城市化不能以终结乡村文明为代价》,《行政管理改革》2012年第9期。

赵海林:《农民集中居住的策略分析:基于王村的经验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6期。

赵宏彬、宋福忠:《国内外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的引导经验》,《世界农业》2010年第12期。

赵美英:《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集中居住研究》,《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9期。

征汉文:《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乡、村社区规划之管见——对江苏省“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的调查与思考》,《现代经济探讨》2007年第9期。

郑风田、傅晋华:《农民集中居住:现状、问题与对策》,《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9期。

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仲素梅、武博:《苏南土地资源利用态势与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改革与战略》2010年第10期。

周红霞:《浅析社会工作介入新农村建设——基于仪征市月塘镇的调查》,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12。

周敏、林闽钢:《族裔资本与美国华人移民社区的转型》,《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3期。

周晓虹:《城市文化与城市性格的历炼与再造: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关怀》,《浙江学刊》2004年第4期。

周晓虹:《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朱桂香、王炫、樊万选:《中国台湾农业发展与〈农村再生条例〉》,《世界农业》2010年第4期。

朱洪才:《建设新型农民社区——对昆山市开展村庄整理的调查与思考》,《中国土地》2003年第2期。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朱力:《中外移民社会适应的差异性与共同性》,《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10期。

P.Adler,“The Transitional Experience:An Alternative View of Cultural Shock,”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15(4)(1975):13-23.

H.S.Andersen,“Why do Residents Want to Leave Deprived Neighbourhoods?The Importance of Residents’ Subjective Evaluations of their Neighbourhood and its Reputation,” Journal of Housing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23(2)(2008):79-101.

Arnstein S.R.,“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American Insititute of Planner 35(4)(1969):216-224。

J.W.Berry,“Acculturation as Varieties of Adaptation,” in A.Padilla,ed.,Acculturation:Theory,Models and Findings (Boulder:Westview,1980):9-25.

F.H.Buttel,“Size of Place and Community Attachment:A Reconsideration,”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6(4)(1979):475-485.

Edward B.Buxton,“Delivering Social Services in Rural Area,” Public Welfare 31(1973):15-20.

R.Chambers,and G.Conway,“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Practical Concepts for the 21st Century,” IDS Discussion Paper (1991).

M.Chelpi-den Hamer,“Migration Patterns and Influence of Support Networks:A Case Study of West Africans in the Netherlands,”Gender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12(3)(2008):347-364.

James S.Coleman,“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8):94,95-120.

P.Couton and S.Gaudet,“Rethinking Social Participation:The Case of Immigrants in Canada,”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 Integration 9(2008):21–44.

J.Cross,Conceptualizing Community Attachment(paper presented at the Rural Sociological Society Annual Meeting,Montreal,2003).

J.Crowe,“Community Attachment and Satisfaction:the Role of a Community’s Social Network Structure,”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38(5)(2010):622-644.

E.Diener,“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1984):542-575.

B.Edward & M.Woods,“Mobilizing the Local:Community,Participation and Governance,” in Lewis Holloway and Moya Kneafsey,ed., Geographies of Rural Cultures and Societies (Aldershot:Ashgate,2004).

K.Gerson C.A.Stueve,and C.S.Fischer,“Attachment to Place,” in Claude S.Fischer et al.,eds.,Networks and Places:Social Relations in the Urban Setting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77),pp.139-161.

Mark Granovetter,“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6)(1973):1360-1380.

R.J.Havighurst and S.S.Tobin,“The Measurement of Life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Gerontology 16(1961):134-143.

Iren G?dri.Social Networks and Social Capital in the Immigration Process into Hungary(paper presented at European Population Conference,Liverpool,UK.,2006).

J.Kasarda and M.Janowitz,“Community Attachment in Mass Societ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9(3)(1974):28-39.

D.S.Massey,“The Ethnosurvey in Theory and Practice,”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21(4)(1987):1498-1522.

D.S.Massey,L.Goldring and J.Durand,“Continuities in Transnational Migration:An Analysis of 19 Mexican Communi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9(1994):1492-1533.

T.G.McGee,“The Emergence of Desakota Region in Asia:Expanding a Hypothesis,” in N.Ginsburg,G.Koppel and T.G.McGee,eds.,The Extended metropolis:Settlement Transition in Asia (Hawaii: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1),pp.3-25.

J.Midgley,“Community Participation:History,Concepts and Controversies,” in J.Midgley et al,e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State (London:Methuen,1986).

P.Oakley and D.Marsden,“Approaches to Participation in Rural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ILO),Geneva,1984:91.

N.Palmer,D.D.Perkins and Q.Xu,“Social Capital an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by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39(1)(2011):89-105.

J.Phinney,G.Horenczyk,K.Liebkind and P.Vedder,“Ethnic Identity,Immigration,and Well-being:An Interaction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7(2001):493-510.

Policy Brief,“Migration Network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Migration Policies,” In:Focus Migration 11,Hamburg/Berlin.

Alejandro Portes,“Economic Sociology and the Sociology of Immigration:A Conceptual Overview,”in A.Portes,ed.,The Economic Sociology of Immigration:Essays on the Networks,Ethnicity and Entreprenership (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1995).

R.Redfield,R.Linton,and M.Herskovits,“Memorandum on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38)(1936):149-152.

R.Sampson,“Local Friendship Ties and Community Attachment in Mass Society:A Multilevel Systemic Model,”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3(5)(1988):766-779.

Jimmy Sanders and Victor Nee,“Immigration Self-employment:The Family as Social Capital and the Value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1(1996):231-249.

C.J.Schroder,“Attachment to Place in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Population Review 33/34(2008):177-212.

D.C.Shin and D.M.Johnson,“Avowed Happiness as an Overall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fe,”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5(1978):475-492.

Thomas R.Shultz and Mark R.Lepper,“Cognitive Dissonance Reduction as Constraint Satisfaction,”Psychological Review 2(1996):219-240.

V.Slonim-Nevo,J.Mirsky,B.Nauck and T.Horowitz,“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Immigrants from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50(4)(2007):473–488.

C.St.John,D.M.Austin and T.Baba,“The Question of Community Attachment Revisited,” Sociological Spectrum 6(4)(1986):411-431.

C.S.Stein,“A regional Pattern for Dispersal,”Architectural Record,September,(1964):205-206.

H.Tajfel,“Social Categorization,Social Identity and Social Comparison,”in H.Tajfel,ed.,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London:Academic Press,1978),p.63.

R.B.Taylor,“Neighborhood Responses to Disorder and Local Attachments:The Systemic Model of Attachment,Social Disorganization,and Neighborhood Use,”Sociological Forum 11(1)(1996):41-73.

Gene L.Theodori,“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Community Satisfaction and Attachment on Individual Well-Being,”Rural Sociology 66(4)(2001):618-628.

R.Veenhoven,“The Cross-national Pattern of Happiness:Test of Predictions Implied in Three Theories of Happiness,”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34(1995):33-68.

G.Williams,“Evaluating Participatory Development:Tyranny,Power,and(re)Politicisation,” Third World Quarterly 25(3)(2004):557-579.

Louis Wirth,“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44(1)(1938):1-24.

F.L.Wright,“Broadacre City:A New Community Plan,”Architectural Record,April,(1935):243-254.

Zachary H.Hart and C.Angela,“Halfacre and Marianne K.Burke.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Preservation of Lowcountry South Carolina Sweetgrass,”Economic Botany 58(2)(2004):16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