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8

上海传媒发展报告(2013)图书

Annual Report on Media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Shanghai(2013)

SSAPID:101-9508-5868-20
ISBN:978-7-5097-4189-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秉持“国际视野、中国立场、上海特色”宗旨,关注重大舆论事件,追踪媒体热点,解读传媒政策,分析产业格局;聚集“公共传播与社会建构”主题,探讨转型期传媒体制、传媒实践与传播效应的相互关系,解析传媒参与社会建构的方式和路径;突出“新媒体新治理”重点话题,强调新媒体传播已成为推进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研讨完善传播机制、提升传播能力的内容方式。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上海蓝皮书
作 者: 强荧 焦雨虹
编 辑:陈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上海蓝皮书编委会

 主要编撰者简介

 《上海传媒发展报告(2013)》编委会

 BⅠ 总报告

  B.1 完善公共传播体系提升传播能力

   一 2012年传媒综览

    (一)全媒体全传播

    (二)新媒体大发展

    (三)微传播新力量

    (四)新媒体新治理

   二 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

    (一)理论框架

    (二)公共传播新机制

   三 上海传媒观察与展望

    (一)政务微博影响力全国居首

    (二)智慧城市建设走向深入

    (三)传媒影响力继续提升

    (四)产业发展持续增长

    (五)“走出去”步伐加快

    (六)创新理念完善传播机制

 BⅡ 热点聚焦

  B.2 “走转改”背景下我国新闻媒介舆论引导的困境与对策

   一 “走转改”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二 我国新闻媒介舆论引导的困境

    (一)新闻媒介

    (二)媒介内容

    (三)媒介受众

   三 新闻媒介舆论引导的对策

    (一)微观层面:新闻记者

    (二)中观层面:新闻媒介

    (三)宏观层面:国家政府

   四 结语

  B.3 彰显理论自觉和自信打造理论传播新平台

   一 变“被动接招”为“主动引领”——微言大义理论微博是理论自觉的体现

   二 理论主动接受实践和群众的检验——微言大义理论微博是理论自信的体现

   三 “微言大义”理论微博正在成为网络舆论中的一股建设性力量

   四 理论微博与易班“联姻”,着重增强对大学生的影响力

    1.合作方式

    2.合作机制

    3.项目分工

    4.初步成效

  B.4 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发布与舆论引导

   “毒胶囊”事件概况

   一 国内外媒体报道及网络传播分析

    (一)国内主流平面媒体报道情况

     1. 4月19日及28日两次公布胶囊抽检结果

     2.公安部及时部署严打“问题胶囊”犯罪

     3.最高检介入渎职犯罪等职务犯罪调查

     4.卫生部部长陈竺4月18日下午相关回应

     5.各地区胶囊检察情况,地方媒体异地监督

     6.追溯近年食品药品事件,质疑政府监管不力

    (二)网络相关信息传播分析

     1.网络整体情况的相关分析

     2.微博传播信息的相关分析

     3.网络民意调查的相关分析

    (三)国外主流媒体报道情况

   二 政府舆情处置及舆论引导情况分析

    (一)整体概况分析

     1.中央组织联合执法,国家权威媒体传播

     2.地方药监处置沟通,主流媒体跟进报道

    (二)热点舆情研判

     1.卫生部部长陈竺回应“毒胶囊”事件

     2.药检专家孙忠实就胶囊铬超标发表言论

   三 “毒胶囊”事件中政府舆论引导的不足之处

    (一)发布主体相互推诿,新闻发布严重缺失

     1.主管部门新闻发布缺失

     2.发布主体相互推诿扯皮

    (二)相关部门行动迟缓,缺乏主动道歉意识

     1.相关部门行动开展迟缓

     2.主管部门缺乏道歉意识

    (三)缺乏舆情整体把握,个别部门放弃引导

     1.个别部门放弃舆论引导

     2.缺乏网络舆情整体把握

   四 “毒胶囊”事件中政府舆论引导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突发事件总体协调,督促地方新闻发布工作

     1.加强重大新闻突发事件总体协调

     2.督促指导地方开展新闻发布工作

    (二)制定突发事件发布细则,推动新闻发布规范发展

     1.制定重大突发事件新闻发布细则

     2.推动新闻发布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三)果断开展初期应对处置,健全安全有效举报机制

     1.停播涉案广告,责令药品下架

     2.加大监管投入,健全监督机制

    (四)建立行业终身禁入制度,构建药品合理采购架构

     1.建立医药行业“终身禁入制度”

     2.结合“新医改”创新采购方式

  B.5 作为公民媒体的网络:公共性、舆论引导与社会转型

   毒胶囊事件:新媒体与舆论监督

   重庆风波:微博争论与对真相的寻求

   钓鱼岛事件:网络民族主义的复苏与新媒体的勾连

   网络与社会行动:线上与线下的互动

   北京大水与伦敦奥运会:网络舆论与公共事件报道

   网络、新媒体与公民媒体:社会公共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

 BⅢ 格局演变

  B.6 公共舆论危机中的传播禁止与信息公开

   一 传播禁止策略的实施原因与效果

    1.实施传播禁止策略的原因

    2.新的传播环境下,传播禁止已不可能实现

   二 案例讨论之一:杭州“七十码”事件

    (一)事件标签化,呈现情绪化宣泄特点

    (二)舆论焦点转向,社会事件升级为公共舆论危机

    (三)谣言滋生,情绪化意见主导了舆论场

    (四)“七十码”固化为权力与金钱勾结的象征性符码

   三 案例讨论之二:“我爸是李刚”事件

    (一)官方异常沉默,引发广泛质疑

    (二)网络狂欢,抒发社会焦虑

    (三)真相被遮蔽,官民对立的刻板印象固化

   四 案例讨论之三:“5·26”深圳恶性交通肇事案

    (一)网上传言蜂起,警方积极回应

    (二)舆论危机解除,理性声音得到充分传播

   五 结语

  B.7 虚拟中国的传播与权力:政治经济、公共领域与民主化的悖论

   一 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二元框架:自由主义的迷思

   二 传播的公共性、阶级构成与社会冲突

   三 结论:悬而未决的几个问题

  B.8 微博传播的多重面向与微博研究的多维视角

   一 微博传播现象的多重面向

   二 微博传播研究的多维视角

    (一)关于微博现象的新闻传播学研究

    (二)关于微博传播行为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三)关于微博传播行为的伦理学研究

    (四)关于微博传播行为的文化学研究

    (五)关于微博传播行为的政治学研究

    (六)关于微博传播的经济学研究

   三 余论

  B.9 对外传播效果与在华外国人的媒介使用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 研究设计和执行

    (一)总体指导方法:混合式路径

    (二)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回顾

     2.问卷调查

     3.当面访谈及焦点小组

    (三)抽样方案

   三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

    (一)媒介使用

     1.来华后媒体使用总量和传统媒体使用下降,互联网替代性增长

     2.中文媒介表现优异,英文媒体竞争激烈,中外媒体各有特色

     3.“翻墙”也要用,在华外国人媒介使用态度坚决

     4.中外对比:互联网应用的使用偏向性明显

    (二)媒介使用的评价、满足与效果

     1.中外媒体公信力均不高,中国媒体表现尤弱

     2.中国媒体内容评价中等,略显外高中低

     3.中国形象的媒体到达率高、美誉度低

     4.对华情感中等偏上,对中国的评价“硬”高“软”低

     5. CNC/CNTV认知率低,使用潜力高

   四 结语和讨论

  B.10 新媒体与新生代农民工的意见表达*

   一 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

    (一)两类“需求”与三种表达空间

    (二)影响表达的因素及新媒体角色

   二 研究方法

    (一)调查

    (二)测量

   三 研究发现

    (一)问题严重性

    (二)表达意愿及其比较

    (三)表达意愿的影响因素

   四 结论与讨论

  B.11 谁在新闻中说话

   一 研究背景及问题

   二 消息来源及其偏向

   三 研究数据及发现

    1.消息来源总体偏向于普通民众

    2.匿名和不明消息来源的大量使用

   四 瓮安事件报道的消息来源偏向

   五 结语

  B.12 虚拟社区与老年网民的社会参与

   一 研究缘起

   二 文献综述

    1.社会参与:公民参与的形式之一

    2.公民参与社会资本的关系

    3.网络对公民参与的影响

   三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作为虚拟社区的“老小孩”

    2.研究方法和研究问题

   四 研究发现

    1.虚拟社区带动老年网民进行社会参与的方式

    2.老年网民进行社会参与的特点

   五 讨论

  B.13 对现代性语境中“食品安全”问题的反思

   一 “食品安全”的内在差异性

   二 大众媒介错了吗?

   三 何为食品安全风险中的媒介功能

 BⅣ 治理规制

  B.14 危机事件的媒体报道与应对策略

   一 事件概况

   二 教育部长现场回应评估

    (一)现场回应概要

     1.近年来考场舞弊情况及采取措施

     2.案件侦破工作进展及教育部态度

     3.此次试题泄露事件相关补救措施

    (二)引导效果分析

     1.准备工作较为充分,对事件积极做出回应

     2.忽视公众情感期待,未考虑人际传播要素

     3.信息发布尚不及时,未能抢占舆论主动权

   三 媒体及网络舆论评估

    (一)境内媒体:“两会”框架下的理性追问

     1.媒体对此关注及时,尚未展开深度报道

     2.正值“两会”背景,报道倾向事件叙述

     3.回到泄题事件本身,媒体展开深度追问

    (二)境外媒体:重庆等事件的遮盖效应

    (三)网络舆情:刻板印象的愤怒与无奈

     1.微博检索相关情况

     2.搜索引擎检索情况

     3.网络媒体聚焦情况

     4.微博上的讨论情况

     5.公安微博关注“爆料”

   四 舆情研判:泄题幕后的深度解读

    (一)舆论核心指向社会不公,单凭教育部门短期内很难彻底解决

    (二)事件未能引爆社会舆论,显示公众对社会秩序某种程度失望

    (三)教育培训业潜规则盛行,恶化公众对教育公平的认知与期望

    (四)媒体泄题报道显著回落,但潜在引爆点仍有再次爆发的可能

    (五)准确把握公众舆论诉求,根据舆情走势引导并满足公众需求

   五 应对建议:择机采取引导策略

    (一)快速推进新闻发布活动,尽快回应质疑公布真相

     1.快速推进新闻发布活动,尽快回应质疑公布真相

     2.主动承担部门自身责任,面向受害群体表示歉意

    (二)及时持续公布相关信息,适时设置相关议程话题

     1.及时公布泄题事件源头,持续深入公开相关信息

     2.适时设置相关议程话题,着力加大平衡报道力度

    (三)启动国家考试应急程序,引入独立司法调查机制

     1.启动国家考试应急程序,缩小泄题事件影响范围

     2.引入独立司法调查机制,提升调查结果的权威性

    (四)启动国家考试应急程序,引入独立司法调查机制

     1.积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进考试监督的常态化

     2.联合整顿教育培训市场,严格教育培训市场监管

  B.15 上海媒体法制报道内容调查评测报告

   一 样本与分析单位

   二 法制新闻的报道则数和存在时间

    (一)各媒体的分布

    (二)各月的分布

    (三)存在时间

   三 法制新闻的呈现方式

    (一)报道的版面

    (二)报道的篇幅和频率

    (三)报道类型

   四 论题内容分析

    (一)报道的指导原则

    (二)报道内容

   五 报道的质量

   六 小结

    (一)强化法制媒体的社会责任

    (二)创新法制传播途径

    (三)加快专业性人才培养

  B.16 政府信息公开3.0

   一 “上海发布”概况

   二 “上海发布”信息传播特征分析

    (一)传播架构:清晰稳固

    (二)信息内容:丰富多彩

    (三)服务宗旨:以民为本

   三 “上海发布”政务信息传播现状分析

    (一)政务资讯影响力水平

    (二)政务资讯内容架构

    (三)政务资讯传播类型

   四 新浪“上海发布”运营问题分析及其调整策略

    (一)关于“上海发布”定位问题的分析及其调整策略

    (二)关于加强“上海发布”互动性的策略

   五 展望政府信息公开3.0

  B.17 上海网络视听传媒与公共文化空间的建构

   一 上海网络视听传媒发展背景

    (一)中国网络视听传媒的发展背景

    (二)上海网络视听传媒在国内的地位及其用户特征

   二 上海网络视听传媒发展现状

    (一)运营成本:版权团购+行业整合

    (二)赢利模式:携手电商+融合社交与娱乐营销

    (三)品牌影响:内容媒体化

   三 上海网络视听传媒公共文化空间的建构

    (一)网站购买及自制内容与娱乐文化空间的建构

    (二)运营方自制内容与温情文化空间的建构

    (三)UGC与草根文化空间的建构

  B.18 社交媒体与文化社会认同*

   一 社交媒体的公众使用

   二 社交媒体的新世界

    (一)受众的认知幅度

    (二)社交传播的宇宙观

    (三)社交媒体话题的星系传播

   三 媒介化社会的文化社会认同

    (一)社交媒体的“舆论场”

     1.公众的社交媒体信息认同评价

     2.“两个舆论场”的问题与对策

    (二)选择性认同的规则基础

     1.社会认同的文化传统

     2.操作性规则的选择与冲突

     3.上海地域文化认同的根基

  B.19 微博之不微之道

   一 微民崛起,舆论引导难度增大

    1.“微民”具有分散性与“游击”性

    2.“微民”对同一微博信息的内容解读可能不同

    3.“微民”平等互动,助推多种信息的发布和不同意见的表达

    4.“微民”选择性关注对象,观念或意见不容易改变

    5.“微民”联络方便,线上与线下贯通容易

   二 微博信息聚合效应凸显,爆炸式传播猝不及防

    1.移动化:更新微博信息随意而快捷,用户体验黏性增强

    2.同步化:微博与即时通讯工具的捆绑“同步”功能信息上传同一用户同时多点传播成为可能

    3.社交化:类似于串门的拜访与交谈,传播信息增添了人情味,沟通更加有效

    4.公共化:个人发表的信息被公开与放大,关注度与重视度极大提升

    5.圈子化:“意见领袖”与“圈子”的作用大大增强

    6.分散化:舆情和民意由集中变得分散

    7.营销化:经济利益促使隐私消失

   三 微博舆论引导策略初探

    1.正确认识微博,利用微博优势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

    2.微博舆情监测工作中,关注舆论领袖,并且变被动的监测为主动的回应

    3.巧用议程设置并与传统媒体联动,以保证更有效的舆论引导

    4.变管理为服务,努力提高微博服务质量和大众的新媒介素养

    5.政务微博突出尊重与真诚,质疑问题及时澄清

  B.20 互联网时代下中国大陆外交治理的巧实力战略

   一 塑造国家形象:软实力、巧实力与公共外交

   二 中国大陆公共外交的崛起

   三 中国大陆网络公共外交:以2008年抵制家乐福事件为例

    (一)2008年抵制家乐福事件:背景与概述

    (二)公众参与:抵制法商网络行动的外交影响

    (三)法商家乐福的危机处理

    (四)法国政府的外交作为与态度:抵制行动的胜利?

    (五)治理思维与结果:巧实力战略?

   四 中国大陆治理的巧实力战略?网络公共外交的分析观点

    (一)政府主导的公共外交?

    (二)网络行动与公共外交:由内而外的公民话语力量?

    (三)家乐福事件中政府的默许?民意或战略导向?

    (四)中国大陆网络公共外交巧实力战略的有效性与有限性分析

   五 结论

 BⅤ 产业发展

  B.21 文化精品栏目助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

   一 避免纸媒同质化现象,打造特色栏目品牌

    (一)“上海文化新人榜”栏目缘起和概况

    (二)“去同质化”与媒体精品栏目建设

     1.媒体同质化竞争

     2.在新闻同质化严重的时代,特色栏目的开办对于报纸开辟读者市场意义非凡

     3.“文化新人榜”的鲜明风格

   二 承担起传媒的文化使命,写出“接地气”的作品

    (一)两个关键词:“文化”与“新人”

     1.推介新人、增强文化原创力

     2.媒体舆论是文化生态的重要构成要素

    (二)如何写出“接地气”的新闻作品

   三 文化展演活动与报纸“立体化”

    (一)报纸“立体化”理念

    (二)策划文艺展演:塑造品牌与推动文化事业

     1.品牌宣传与活动策划,也应该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来展开

     2.文化展演活动助力新人成长

  B.22 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困境与对策

   一 传统电视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传媒体制机制制约传统电视改革创新

    (二)媒体行业竞争不断加剧

    (三)传统电视媒体打造的产品缺乏竞争力

    (四)传统电视媒体的企业文化没有活力

   二 传统电视摆脱发展困境的对策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传统电视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二)加强全方位合作 应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

     1.加速与新媒体的融合

     2.加强与国际传媒巨头合作

    (三)优化产品和产业结构 培育传统电视的核心竞争力

    (四)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打造特色企业文化

  B.23 网台互动营造传媒新生态

   一 网台互动的本质与路径

    (一)网台互动的本质

    (二)互动路径

     1.电视台—网络电视台

     2.电视台—视频网站

     3.电视台—微博

   二 东方宽频、看看新闻网与上海电视台的互动策略

    1.整合传播

    2.内容延伸

    3.实时交互

    4.跨屏联动

   三 网台互动传媒新生态的解析

   四 结语

  B.24 SMG打造娱乐板块缔造上海文化和产业新景观

   一 文化发展 价值引领

   二 全媒布局 创造资源

   三 平台共享 整合资源

   四 跨界融合 产业扩张

  B.25 风从东方来:上海电视生产的格局与趋势

   一 生产主体

    (一)体制内:四大业务板块

     1.百视通

     2.炫动传播

     3.第一财经

     4.东方娱乐

    (二)体制外:两家典范公司

     1.星空华文传媒

     2.唯众传媒

   二 典型节目

    1.《中国好声音》

    2.《东方直播室》

    3.《梦立方》

    4.《开讲啦》

    5.《首席评论》

    6.《新老娘舅》

   三 创新要素

    1.模式引进

    2.机制升级

    3.团队再造

   结语

  B.26 试论企业报“变脸”与企业文化的建构

   一 企业报的现状

    (一)中外报之现状比较

    (二)沪、广两地报概况

   二 企业报的“变脸”

    (一)改版背景

    (二)受众定位

    (三)运作模式

    (四)社会效应

   三 企业报“变脸”与企业文化的构建

  B.27 老年报刊的“薄报精做”理念与品牌营销研究

   一 我国发展老年报刊的现实意义及其现状

    (一)我国老龄化社会加速的现状

     1.老龄化社会:21世纪被称为“人口老龄化”的世纪

     2.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二)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及新时期读者群的变化

    (三)目前我国老年报刊的概况

   二 《上海老年报》的“薄报精做”发展策略

    (一)《上海老年报》的基本情况:上海是我国第一个人口老龄化的城市,老年人口比例始终高于全国8%~10%,是迄今为止我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特大城市

    (二)实行“差别化”竞争,“薄报精做”提高报纸质量

     1.老年报刊实行“差别化”竞争的必要性

     2.“新闻”是提高报纸质量的立身之本

     3.“薄报精做”的具体表现

   三 《上海老年报》的品牌营销策略

    (一)“真情为老,服务社会”品牌活动的缘起

    (二)品牌活动的内容及开展情况

    (三)品牌活动的成效及社会影响

  B.28 初露端倪的云经济:我国发展信息经济的新领域

   一 “云”的形成:信息传播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信息生产与消费的自然选择

    (二)媒介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 云经济:信息经济的新阶段

    (一)云经济

    (二)云经济的特征

   三 我国发展云经济的挑战与机遇

   四 我国发展云事业的现有条件

  B.29 我国音乐类娱乐节目的产业价值分析

   一 诞生背景:泛娱乐的逆反

   二 制作理念:反选秀

   三 产业模式

    (一)歌手包装和推广

    (二)演绎经纪的发展

    (三)品牌营销个性化

     1.利用地面路演扩大影响力

     2.利用明星提升关注度

     3.利用网络迅速制造话题

    (四)广告和节目的双赢

   四 产业价值

  B.30 后记

 摘要

 Abstract

 法律声明

 皮书数据库

《上海传媒发展报告(2013)》以“公共传播与社会建构”为主题,梳理2012年以来上海传媒业发展大势,关注重大舆论事件,追踪媒体热点,解读传媒政策,分析产业格局,从“社会治理与媒介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完善公共传播机制、把握传播主导权、促进社会认同、建构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全书聚焦于“传播行为与社会建构发展的相互关系”这个核心议题,深入探讨传媒体制、传媒实践与传播效应的相互关系,关注在转型期社会认同与共同价值提炼的过程中,传媒的作用以及传媒参与社会建构的方式和路径,为上海传媒发展与传媒治理提供对策建议。全书呈现全媒体覆盖、突出新媒体、突出重点、突出热点、突出上海等特点。全书由总报告、热点聚焦、格局演变、治理规制、产业发展五大部分构成。总报告回顾总结了2012年上海传媒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围绕“公共传播与社会建构”的主题,阐释了公共传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社会现实与传媒现状,论述了公共传播与社会建构的相互关系,指出了进一步提升传媒影响力的策略路径。“热点聚焦”包括理论、政策、规制、案例四大热点,聚焦舆论引导、理论微博、政府新闻发布等重大议题。“格局演变”研究转型期传媒新特点、传播新格局,尤其关注网络化新闻模式的挑战、新媒体环境下公共舆论的传播机制研究等内容,强调社会转型中舆论的力量。“治理规制”侧重公共传播与传播主导权研究,包括政府传播、政府新闻发布、传媒治理模式等主要内容,关注在新型传播格局中传播话语权、传播主导权分析研究。“产业发展”侧重传媒业体制与改革、传媒生态格局、传媒经营管理等主要内容,突出SMG转型突破、上海视听产业发展、娱乐节目产业价值等典型案例研究。社会转型与结构调整已经进入全新阶段,从战略高度完善公共传播机制,建设多元治理体系,是传媒发展当务之急。把握传播主导权、提升传播能力、促进价值认同是传媒参与社会建构的发展方向和重要内容。

Guoxin Xing,Internet,Workers’ Autonomous Communic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Proletarian Public Sphere,载《当代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传播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大卫·哈维著《新自由主义简史》,王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李静君:《中国工人阶级的转型政治》,载李友梅、孙立平、沈原等编《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吕新雨、赵月枝:《中国的现代性、大众传媒与公共性的重构》,《传播与社会学刊》2010 年总第12期。

汪晖:《大众传媒的公共性与“去政治化的政治”》,载《别求新声:汪晖访谈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汪晖:《中国“新自由主义”的历史根源——再论当代中国大陆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载《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于建嵘:《中国工人阶级状况——安源实录》,明镜出版社,2006。

赵月枝:《国家、市场与社会: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分析的基本立场》,载赵月枝《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