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87

药费为什么这么高——当前我国城市药品流通的社会学分析图书

Why are the expenses for drugs so high

SSAPID:101-9505-2333-98
ISBN:978-7-80230-726-1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透过对当前我国城市药品流通过程的分析,揭示出造成药费过高的药品价格的形成过程,透视了药价虚高和药费畸高的社会生成机制。

相关信息

丛书名:社会学人类学论丛
作 者:
编 辑:田雨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社会学人类学论丛》出版说明

 序言

 《社会学人类学论丛》

 第1章 导论

  一 引言

  二 问题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题目的确立

  三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1.研究课题的新颖性

    2.研究视角的创新和理论贡献

    3.分析框架

   (二)方法意义

    1.多种收集资料的方法综合运用

    2.社会敏感问题的研究

    3.广泛应用互联网收集资料

   (三)现实意义和政策意义

  四 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

    1.研究类型的确立

    2.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1)关于调查对象的选择和资料收集

     (2)研究过程中的伦理问题:匿名、保密和道德张力

   (二)研究过程及方法

    1.研究过程

     (1)基本过程

     (2)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研究方法

     (1)研究方式:个案研究为主,文献研究为辅

     (2)深度访谈法

     (3)电话和“互联网”访谈

     (4)文献研究法

 第2章 文献总结、研究框架和基本概念

  一 文献总结和研究框架

   (一)文献总结

    1.关于医药政策的研究

     (1)药品分类管理

     (2)药品价格管理

     (3)药品的审批和药费控制

    2.关于药品流通问题的研究

     (1)药品的属性

     (2)药品流通涉及的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3)对于药品流通问题的新闻分析

    3.医疗保障制度与药品问题

   (二)研究框架

  二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药品和药费

   (二)药品流通

   (三)医药代表

 第3章 我们的药费究竟怎么了?

  一 什么是药费问题?

   (一)作为社会问题的药费问题

   (二)什么是药费问题?

    1.药费上升过快,上升幅度过大

    2.药费在医疗费中的比重过高

    3.药费过高,患者和消费者负担过重

   (三)药费问题的实质是药价虚高

  二 药价虚高

   (一)众说纷纭说“虚高”

   (二)从药品降价看药价虚高

  三 药价虚高究竟“虚”出了多少?

   (一)怎样衡量药价虚高的程度

    1.药品的流通价格

    2.如何计算虚高定价

   (二)案例分析:虚高定价“虚”了多少?

 第4章 药费是怎样高上去的?(上)

  一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药品流通过程

   (一)药品流通的一般过程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药品流通过程

    1.药品生产:制药厂

    2.药品批发:三级医药批发站

    3.药品零售:医院和国营药店

    4.患者

  二 改革后药品流通过程各主体的变化

   (一)药品生产商:制药厂

    1.制药厂成为市场中自主、独立经营的主体

    2.制药厂可以不经过药品批发机构自销部分产品

    3.制药厂之间竞争激烈,医药市场成为买方市场

   (二)药品批发商:医药公司

    1.国有医药公司仍然是药品批发为主渠道

    2.药品批发两端的自主性增强,批发环节的作用有所下降

   (三)零售商:医院和药店

    1.医药不分的体制使医院在药品零售中具有垄断权

    2.医院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3.医院形成“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

    4.医院:药品买方、卖方市场的双重优势

   (四)药品的最终消费者:患者

    1.自付药费的患者比例很大

    2.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医疗保险的患者支付的药费比例上升

  三 药品购销中的“回扣”和“折扣”

   (一)从制药厂到药批:“回扣和折扣是药厂的法宝”

    1.药品购销中“回扣”*的产生

    2.“回扣”的合法化:“明扣”

    3.药批到底得了多少折扣?

   (二)药批到医院:折扣和回扣是很普遍的

    1.由暗扣到明扣

    2.医药公司给医院的折扣有多少

   (三)药厂、医院

    1.药厂药品直销医院

    2.药厂与医院之间的关系是药品流通中最主要的关系

    3.医药代表:回扣是我们的法宝

 第5章 药费是怎样高上去的?(下)

  一 “开发医院”:把药品打入医院!

   (一)“开发医院”的基本过程

   (二)以医药代表X“开发医院”的经历为例

   (一)医药代表进入医院的步骤

    1.第一步:分析医院情况

    2.第二步:找关键人物

    3.第三步:提单公关

    1.药事委员会通常只是一个程序

    2.同类药品的竞争

    3.一个三级医院的提单费

    4.开发难度各异

   (三)提单费和公关费:这钱,实际上是老百姓买药时给解决了

    1.提单费

    2.公关费

  二 “上量”:处方的激励!

   (一)向有处方权的医生推广药品

   (二)回扣:“上量”最主要的手段

    1.处方回扣的比例

    2.怎么给回扣?

    3.统计处方

    4.如何解决“超量”——以医药代表X的案例说明

   (三)回扣究竟有多少?——以医药代表X 1998年的工作记录为例

    1.BD医院和BJ医院

    2.三个医生:BD医院ZJJ、YD医院DSX和SLR

   (四)“关系维护”:上量还有其他的方法

 第6章 医药代表和医生:药费上涨是谁的错?

  一 医药代表:药费上涨,你扮演了什么角色?

   (一)什么是医药代表

    1.什么是医药代表

    2.医药代表在我国的历史

   (二)医药代表的角色和功能

   (三)医药代表:“药费也有你的份儿!”

   (四)扭曲了的社会职业:“医代,医代,痛苦一代!”

  二 医生的困惑:“药费上涨,我们其实很无奈!”

   (一)医生职业的垄断性特点和处方权对药费的影响

   (二)回扣:医生行业的腐败不容回避!

    1.医生的态度

    2.医药代表的看法

    3.医院的态度

   (三)“逼良为娼”:医生的困惑

 第7章 结论和讨论

  一 结论

   (一)作为社会问题的药价虚高和药费畸高问题

   (二)药品流通体制的变迁与药价虚高和药费畸高

   (三)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滞后与药价虚高和药费畸高

   (四)医生的处方权与药价虚高和药费畸高的关系

   (五)医药代表与药费畸高的关系

  二 讨论

   (一)国家对医院的定位和医院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

   (二)关于药品定价和价格管理的有关问题

   (三)本书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部分

本书是一个建立在个案调查基础上的社会学经验研究,作者通过长期调查和深入访谈,考察了在当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社会焦点问题——药费过高的问题,透过对当前我国城市药品流通过程的分析,揭示出造成药费过高的药品价格的形成过程,透视了药价虚高和药费畸高的社会生成机制。这些分析与探讨对于深入了解我国医药流通体制的变迁、认识药费问题的实质和现状有着广泛的参考价值。

艾尔·巴比著《社会研究方法》,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0。

包胜勇:《建国以来河村医疗卫生体制的历史与变迁——对一个村级社区的实地研究》,硕士论文,1999。

北京同仁堂史编委会:《北京同仁堂史》,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

蔡仁华主编《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实用全书》,中国人事出版社,1997。

陈波、荣明杰等:《军工企业委托——代理机制与激励性制度安排构建研究》,载《工业技术经济》2001年第5期。

陈海峰:《中国卫生保健史》,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陈剑:《医药代表出发在即》,载《销售与市场》1998年第1期。

陈乐平:《出入“命门”——中国医学文化学导论》,三联书店,1997。

陈敏章:《在1990年全国卫生厅局长会议上的报告》,1990,载彭瑞骢,蔡仁华等主编《中国改革全书(1978~1991)/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卷》,大连出版社,1992。

陈文编译《加拿大的药品政策》,载《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第15卷,1998年第2期(总第58期)。

陈新谦、张天禄:《中国近代药学史》,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戴申、孔艳等编著《药品申报和审批实用手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

范鹏飞、邓守赤:《多项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在人才任用中的应用》,载《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高佳:《社会问题》,载《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社会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国家计委赴美加医药价格考察组:《美国、加拿大的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价格形成机制》,载《价格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3期。

国家统计局编《’99中国发展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人事教育司编《药事法规汇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

韩明谟主编《社会学概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

韩志江、程鲁榕:《德国和法国的药品管理与仿制药》,载《中国药事》第14卷,2000年第4期。

何平:《企业改革中的社会保障制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和春雷等:《当代德国社会保障制度》,法律出版社,2000。

黄永昌主编《中国卫生国情》,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编《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政策与管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

李德志、范成训:《委托—代理、经营者激励与国有企业改革》,载《东岳论丛》1997年第4期。

李加里:《对德国医疗保险与药品价格的考察》,载《价格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5期。

李眉、赵明、田恒康:《美国非处方药品的审评程序和法规简介》,载《中国新药杂志》第6卷,1997年第6期。

李眉、赵明、田恒康:《美国非处方药品的审评程序简介》,载《中国药事》第12卷,1998年第2期。

刘海英:《我们到底能做什么》,载《中国改革》2002年第4期,2002a。

刘海英:《医方如是说:下辈子不再当院长》,载《中国改革》2002年第4期,2002b。

刘明慧、陈军辉:《社会保障理论与改革探索》,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刘迎、黄卫东等:《浅谈委托—代理理论与我国高校校办产业的约束—激励机制》,载《湘潭矿业学院学报》第12卷,1997年第2期。

刘智勇、王爱文等著《编织社会安全网——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陆学艺、苏国勋、李培林:《社会学》,知识出版社,1996。

罗景虹主编《世纪之交话医改》,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

南润东、陈超奇:《风险投资中的委托代理风险控制》,载《武钢职工大学学报》第12卷,2000年第4期。

彭瑞骢、蔡仁华等主编《中国改革全书(1978~1991)/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卷》,大连出版社,1992。

乔纳森·特纳著,邱泽奇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华夏出版社,2001。

邱仁宗等著《病人的权利》,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

沈登乐:《要用战略眼光去看医改对医药发展的影响》,载《中国医药年鉴1998》,《中国医药年鉴》编委会,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

世界卫生组织编著《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卫生系统:发展进程》,王汝宽等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斯考特·罗泽尔、李建光:《中国经济改革中的村干部经济行为》,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

宋文舸、阎淑芬:《医疗服务价格的改革取向》,沈阳出版社,1997。

宋晓梧:《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与发展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宋晓梧、张中俊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20年》,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谈多娇:《国企改革中的“委托—代理”关系》,载《经济师》2001年第5期。

唐廷猷:《中国药业史》,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

威廉·科克汉姆,杨辉等译《医学社会学》,华夏出版社,2000。

魏大名:《日本医疗及社会保障制度》,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

魏颖、杜乐勋主编《卫生经济学与卫生经济管理》,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沃林斯基、孙牧虹等译《健康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吴松林、叶宜德:《英国对药品控制的7项措施》,载《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1996年第11期。

吴晔、严敏、李少丽:《日本药品上市后监测的立法过程及对相关行业的要求》,载《中国新药杂志》第9卷,2000年第2期。

向代勇:《药价:水有多深?》,载《华西都市报》2000年9月7日。

萧惠来:《1994年德国药品管理概况》,载《中国药事》第11卷,1997年第2期。

肖锦城、吴松林:《加拿大药品和医疗设备控制》,载《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第14卷,1997年第1期(总第53期)。

徐滇庆等主编《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98中国社会保障国际研讨会论文选》,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薛公绰:《世界医学史概要》,学苑出版社,1995。

薛顺国等主编《药品监督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

杨耕砚:《从委托代理关系探寻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途径》,载《黑龙江财专学报》2000年第4期。

杨小凯:《经济学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叶仁荪:《从委托—代理关系看国有企业制度配制的理性选择》,载《中国软科学》2000年第9期。

伊恩·罗伯逊著《社会学》,商务印书馆,黄育馥译,1990。

益龙:《埋藏在医药流通领域中的毒瘤——“药品回扣”大曝光》,载《计划与市场探索》2001年第3期。

尹力、任明辉:《医疗保障体制改革——一场涉及生老病死的变革》,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

尤复建:《世界各国药品价格标准制度——重点介绍德国的参照价格制度》,《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第16卷,1999年第2期(总第62期)。

袁方主编、王汉生副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岳颂东:《呼唤新的社会保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詹姆斯·科尔曼著《社会理论的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邓方译,1992。

张剑:《医院开设非处方药房必备条件的思考》,载《医药导报》第20卷,2001年3月第3期。

张盛旺:《委托—代理理论——中央银行独立性(CBI)的一种解脱》,载《嘉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第19卷,2001年第4期。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赵志刚、王爱国主编《国家非处方药及常用药商品名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郑功成:《从企业保障到社会保障》,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

郑国辰:《对医药商品特殊性的认识》,载《中国医药报》1998年1月8日。

郑金火:《人人享有健康:中国医疗卫生问题》,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

郑淑鹏:《美国受控医疗计划中的药品政策》,载《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1994年第4期。

郑莜萸:《在医药流通体制改革与医药市场管理座谈会上的总结讲话》,载《中国医药年鉴1998》,《中国医药年鉴》编委会,1998,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中国走向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5。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卫生改革与发展相关文件汇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

《中国卫生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卫生年鉴/2000》,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周浩礼、胡继春主编《医学社会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朱玉:《“医药代表”说药价虚高内幕》,《检察日报》2000年9月7日。

Arnold Birenbaum,1987,“Reprofessionalization in Pharmacy,” Dominant Issues in Medical Sociology,Howard D. Schwartz(ed.),McGraw-Hill.

Dorrian Apple(ed.),1960,Sociolgical Studies of Health and Sickness,New York,McGral-Hill.

Edward Shorter,1991,Doctors and Their Patients,A Social History. New Brunswick,New Jersey.

Peter Conrad & Rochelle Kern(ed.),1990,The Sociology of Health and Illness,New York,St.Martin’s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