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96

城步苗族图书

Chengbu Miao Nationality: Lineage and Ethnic Identity of Lanyu Hometown

SSAPID:101-9392-5958-75
ISBN:978-7-5097-4996-8
DOI:
ISSN:

[内容简介] 在湖南省西南部城步苗族自治县的一个村落里,有一座建于明隆庆年间的青砖混凝土结构的宗祠,在以木质结构建筑为主的山地民族地区非常突出。这个村庄的蓝姓宣称自己是明朝开国勋臣蓝玉的后代,并在宗祠的后墙上写着 “蓝玉故里”四个大字。据《太祖实录》记载,蓝玉是安徽定远人,为什么远在湖南的苗族要声称自己是蓝玉的后代?他们在声称自己是蓝玉后代的同时又有着怎样的苗族群认同?本书的研究,就是通过对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苗族村落与宗族的深入观察,来揭示社会结构及其机制的变化与延续,并以此为基础来讨论族群认同问题。

相关信息

丛书名:民族与社会丛书
作 者: 于鹏杰
编 辑:曹长香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5 民族学

 图表目录

 后记

 序言

 《民族与社会丛书》总序

 导言 社会结构视角下的族群认同

  第一节 人类学者自身的困惑

  第二节 巫水上游的城步苗族

  第三节 核心概念:族群认同与宗族延续

   一 族群认同的理论模式

    (一)根基论

    (二)情境论

    (三)建构论

   二 中国族群认同研究现状*

    (一)外国学者的研究

    (二)中国学者的研究

   三 宗族与社会延续

    (一)纵向社会的延续

    (二)中国宗族研究现状

    (三)宗族研究在少数民族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节 研究主题、意义与方法

   一 主题概述

   二 研究意义

   三 过程与方法

 第一章 扶城河湾的苗族居民

  第一节 扶城河边的苗族村落

  第二节 以“团”为单位的扶村人

   一 自然聚落称呼“团”的起源

   二 作为自然聚落“团”的特征

  第三节 扶村村民的苗文化特征

   一 族源追溯:在想象和实在之间

   二 文化特征符号

    (一)语言

    (二)服饰

    (三)山歌

    (四)油茶

    (五)建筑

   三 城步“苗款”

  第四节 扶村村民的生活

   一 苗民生计

   二 蒸蒸日上的生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蓝氏宗族的流源、分布与发展

  第一节 江西瓦厂坪的传说

  第二节 扶城蓝氏宗族世系:“老三房”与“小三房”

  第三节 蓝氏宗族的标志分析

   一 宗祠、族田和年度祭祀

   二 族谱与传统

  第四节 蓝氏宗族典型标志的重构

   一 蓝氏宗祠还是蓝玉故里

   二 乌饭节的传说与遗腹子的故事

    (一)在历史和记忆之间

    (二)传说的继续演绎

   三 蓝玉墓的修建与祭奠

  第五节 宗族活动的规范化

   一 公开信:蓝姓传统的恢复

   二 年轻人:宗族的后续力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社会延续的基本单位“家”

  第一节 家及其运行机制

   一 家庭的类型

   二 “共家先”:居住和生活方式

   三 婚姻:家庭的基础

    (一)嫁娶婚

    (二)童养媳婚与招赘婚

   四 分家:家庭的继替

   五 寄名:家庭关系的扩展

  第二节 延续的纵式社会基础:祖先祭祀

   一 每月的固定祭祀

   二 七月半

   三 清明节“挂青”

   四 年三十

  第三节 宗族社会中的女性

   一 外面来的自家人

   二 孩子的母亲

   三 日常生活的主导者

   四 祭祀的执行者

   五 出嫁姑娘的“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扶村的社会变迁与延续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扶村

   一 “躲连子”

   二 民国时期的保甲

  第二节 土地改革时的扶村

   一 “土改根子”工作组

   二 “在村地主”的真实财产

   三 “斗地主”与“诉苦”运动

  第三节 社会主义集体化中的扶村

   一 从互助组到合作社

   二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三 “文化大革命”

  第四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扶村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二 宗族复兴的环境基础

   三 扶村近况

    (一)耕地的重新调配

    (二)村委换届选举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宗族与族群:基于社会延续的认同

  第一节 蓝氏宗族与中国宗族类型

  第二节 社会延续的推动者

   一 1949年前的地方精英

   二 蓝氏宗祠管理小组

  第三节 寻宗溯源的族群认同

   一 湖南绥宁

   二 广西永福

   三 湖南桂阳

  第四节 宗族认同与族群认同的融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社会与文化延续中的认同观

  第二节 促进认同建构的力量:情境因素、情感因素与地方精英

   一 情境因素

   二 情感因素

   三 地方精英

  第三节 中心与周边:族群研究的另一种视角

  结语

 附录

在湖南省西南部城步苗族自治县的一个村落里,有一座建于明隆庆年间的青砖混凝土结构的宗祠,在以木质结构建筑为主的山地民族地区非常突出。这个村庄的蓝姓宣称自己是明朝开国勋臣蓝玉的后代,并在宗祠的后墙上写着“蓝玉故里”四个大字。据《太祖实录》记载,蓝玉是安徽定远人,为什么远在湖南的苗族要声称自己是蓝玉的后代?他们在声称自己是蓝玉后代的同时又有着怎样的苗族认同?本书的研究,就是通过对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苗族村落与宗族的深入观察,来揭示社会结构及其机制的变化与延续,并以此为基础来讨论族群认同问题。

Bentley,G.C. “Ethnicity and Practices”.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1987 No.1.

Blum,Susan D. “Margins and Centers:A Decade of Publishing on China’s Ethnic Minorities”.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002 No.4.

Cornell,Stephen E. “The Variable Ties That Bind:Content and Circumstance in Ethnic Process”. Ethnice and Raciaol Studies,1996 No.1.

Geertz,Clifford. “The Integrative Revolution:Primordial Sentiments and Civil Politice in the New States”. In Old Societies and New States:The Quest for Modernity in Asia and Africa. Clifford Geerta,ed. New York:Free Press,1963.

Hazelton,K. “Patrilineag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ized Lineages:The Wu of Hsiuning City,Huichou,to 1528”.In Kinship Organiz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000-1940,Ebrey,Patricia Buckley and James L.Watson.. Berkeley,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6.

Jenkins,Richard. “Rethinking Ethnicity:Identity,Categorization and Power”.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1994 No.2.

Keyes,Charles.F. “The Dialectics of Ethnic Change”. In Ethnic Change. Chrles F.Keyes,ed.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1.

Nagata,Judith. “In Defense of Ethnic Boundaries:The Changing Myths and Charters of Malay Identity”. In Ethnic Change. Chrles F.Keyes,ed.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1.

Phinney,J. “Stage of Ethnice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Minority Group Adolescents”,in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1989 No.9.

Phinney,J. “The Multigroup Ethnic Identity Measure:A New Scale for Use with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from Diverse Groups”.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No.7,1992.

Qin Zhaoxiong. “Rethinking Cousin Marriage in Rural China”. Ethnology. Vol.40,Sandra S,.Kim and Michele J.Gelfand. 2001 No.4.

Sandra S,.Kim and Michele J.Gelfand. “The Influence of Ethnic Identity on Per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Recruit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3 No.3.

Skinner,G.William. “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1964 Vol.24.

Stacey,Judith. “China’s Socialist Revolution,Peasant Families and the Uses of the Past”. Theory and Society. Vol.9,1980 No.2,Special Issue on Actual Socialisms.

Watson,James L. “Agnates and Outsiders:Adoption in a Chinese Lineage”. Man,New Series. Vol.10,1975 No.2.

Watson,James L. “Anthropological Overview: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Descent Groups”. In Kinship Organiz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000-1940. Ebrey,Patricia Buckley and James L.Watson.. Berkeley,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6.

Watson,Rubie S. “Making Secret Histories:Memory and Mourning in Post-Mao China”. History and Opposition:Under State Socialism. Edited by Rubie S.Watson,School of American Research Press,1994.

Watson,Rubie S. “The Creation of a Chinese Lineage:The Teng of Ha Tsuen. 1669-1751”. Modern Asian Studies. Vol.16,1982 No.1.

爱德华·麦科得:《民初湖南的团练和地方军事化》,周秋光译,《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

鲍厚星:《湖南城步(儒林)方言音系》,《方言》1993年第1期。

曹树基、葛剑雄:《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二:江西瓦屑坝》,《寻根》1997年第2期。

曹树基:《洪武时期凤阳府的人口迁移》,《安徽史学》1997年第3期。

曹树基:《湖南人由来新考》,《历史地理》第九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岑秀文:《榕江八开苗族地区的原始宗教》,《贵州社会科学》1985年第2期。

常建华:《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

陈春声:《从“倭乱”到“迁海”——明末清初潮州地方动乱与乡村社会变迁》,《明清论丛》第2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

陈春声:《论1640~1940年韩江流域民众客家观念的演变》,《客家研究辑刊》2006年第2期。

陈可畏:《目前农村续修宗谱问题研究——以浙江中部农村为例》,王鹤鸣等编《中国谱牒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陈其南:《汉人宗族制度的研究——弗里曼宗族理论批判》,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第47期抽印本,1991。

陈庆德、潘盛之、覃雪梅:《中国民族村寨经济转型的特征与动力》,《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陈庆德:《人类经济发展中的民族同化与认同》,《民族研究》1995年第1期。

程美宝:《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段凌平:《漳浦“种玉堂”与台湾蓝氏族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段伟菊:《大树底下同乘凉——〈祖荫下〉重访与西镇人族群认同的变迁》,《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范可:《中西文语境的“族群”与“民族”》,《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范植清:《论沐英》,《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4期。

费孝通:《边区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思考》,《北京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弗里德里克·巴斯:《族群与边界》(1969),高崇译,周大鸣校、李远龙复校,《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高丙中:《对节日民俗复兴的文化自觉与社会再生产》,《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高丙中:《民族志发展的三个时代》,《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郭立新:《折冲于生命事实和攀附求同之间:龙脊壮人社会结群逻辑探究》,上海大学人类学研究中心2007年“区域社会与文化类型”国际学术讨论会文稿。

郭振羽:《家族主义和社会变迁:新加坡华人家庭组织的分析》,乔健主编《中国家庭及其变迁》,香港:香港亚太研究所出版,1991。

郝瑞:《再谈“民族”与“族群”——回应李绍明教授》,《民族研究》2002年第6期。

何国强:《略论“房”概念的语义区分》,《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何国强:《宗族冲突与族群意识:以广东四个客家村社为例》,周大鸣等:《当代华南的宗族与社会》,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何国强:《族群依赖与冲突的共生模式——客家族群生存策略研究系列之三》,《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华琛:《中国宗族再研究——历史研究中的人类学观点》,《广东社会科学》1987年第2期。

黄淑娉、龚佩华:《改革开放中两个苗寨的变迁——黔东南西江、金井苗寨调查报告》,《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3期。

黄细嘉:《近代的团练和团练制度》,《历史教学》1997年第10期。

黄应贵:《历史与文化——对于“历史人类学”之我见》,《历史人类学学刊》2004年第二卷第二期。

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从土改到文革时期的表达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蒋邦泽:《明初平定建昌月鲁帖木儿叛乱的前前后后》,《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4期。

景军:《社会记忆理论与中国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科大卫:《国家与礼仪:宋至清中叶珠江三角洲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科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

兰林友:《论族群与族群认同理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黎小龙:《从〈炉山顾氏族谱〉看明代东南移民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与融合》,王鹤鸣等编《中国谱牒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李海波:《〈逆臣录〉所见朱元璋的政治策略初探》,《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2期。

李蓝:《湖南城步“青衣苗话”的人称代词合指代词》,《民族语文》1999年第6期。

李猛:《从士绅到地方精英》,邓正来:《中国书评选集》,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李亦园:《近代中国家庭的变迁——一个人类学的探讨》,《李亦园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李亦园:《台湾汉人家族的传统与现代适应》,乔健主编《中国家庭及其变迁》,香港:香港亚太研究所出版,1991。

李增贵:《泰国苗族习俗概述》,《广西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

梁洪生:《新谱与方志的对接——方志界对谱牒的认识和一种理想设计的考察》,王鹤鸣等编《中国谱牒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廖寅:《官民合办:南宋时期湖南乡村社会保障事业初探》,《学术论坛》2007年第5期。

刘长江:《从朱元璋建储看蓝玉党案》,《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刘长江:《蓝玉党案成因新析》,《川东学刊(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刘长江:《浅析蓝玉党案的影响——兼论傅友德、冯胜之死因》,《川东学刊(高教研究专号)》1995年第10期。

刘锋:《“鬼蛊”的想象与建构——以黔东南苗族聚居区为中心的考察》,《思想战线》2007年第5期。

刘铁梁:《箬山渔村的家族文化》,《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2期。

刘志阶:《蓝玉军旅及其家族考辨》,《吉首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刘志阶:《蓝玉、沐英考辨》,湖南省苗学会二届三次年会论文。

刘志阶:《明弘治年间城步改土归流的原因及其结果》,《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刘志伟:《从乡豪历史到士人记忆——由黄佐〈自述先世行状〉看明代地方势力的转变》,《历史研究》2006年第6期。

刘志伟:《附会、传说与历史真实——珠江三角洲族谱中宗族历史的叙事结构及其意义》,王鹤鸣等编《中国谱牒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刘志伟:《宗法·户籍与宗族——以大埔茶阳〈饶氏族谱〉为中心的讨论》,《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刘志伟:《族谱与文化认同——广东族谱中的口述传统》,上海图书馆编《中华谱牒研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柳碧悠:《苗族乌饭节》,《民族论坛》2006年增刊。

卢瑶、陈谊、张庆林:《少数民族青少年民族认同发展理论模型及其功能》,《社会心理科学》2007年第1~2期。

吕景琳:《蓝玉党案考》,《东岳论丛》1994年第5期。

麻国庆:《汉文化影响下阳春排瑶的宗族家庭与宗教》,《广东民族研究论丛》1991年第5期。

麻国庆:《汉族的家观念与少数民族——以蒙古族和瑶族为中心》,《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麻国庆:《家族化公民社会的基础:家族伦理与延续的纵式社会——人类学与儒家的对话》,《学术研究》2007年第8期。

麻国庆:《类别中的关系:家族化的公民社会的基础》,《文史哲》2008年第4期。

麻国庆:《农耕蒙古族的家观念与宗教祭祀》,《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研究报告别册》,2001。

麻国庆:《社会结合和文化传统——费孝通社会人类学思想述评》,《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麻国庆:《祖先的张力:流动的同姓集团与社会记忆》,孙江主编《事件·记忆·叙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麻国庆:《作为方法的华南:中心与周边的时空转换》,《思想战线》2006年第4期。

马海云、周传斌:《伊斯兰教在西北苏非社区复兴说质疑——对宁夏纳家户村的再认识》,《民族研究》2001年第5期。

马明达:《常遇春家族与“蓝玉党”案》,《回族研究》2001年第1期。

马戎:《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选题与思路》,《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马戎:《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玛丽·兰金:《中国公共领域观察》,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毛少君:《农村宗族势力蔓延的状况与原因分析》,《浙江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

明跃玲:《神话传说与族群认同——以五溪地区苗族盘瓠信仰为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明跃玲:《也论族群认同的现代含义——瓦乡人的民族识别与族群认同的变迁兼与罗树杰同志商榷》,《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纳日碧力戈:《作为操演的民间口述和作为行动的社会记忆》,《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钱杭:《宗族结构研究的一大突破——读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1993年第9期。

钱宗范:《广西各少数民族封建宗法概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钱宗范、李庭华:《浅论苗族继承制度的宗法性质》,《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1996年第1期。

阮云星:《义序调查的学术心路》,《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邵志忠、袁丽红、吴伟镇:《壮族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社会发展——以广西南丹县那地村壮族蛙婆节为例》,《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申荷永:《勒温心理学的方法论》,《心理科学》1990年第2期。

申荷永:《论勒温心理学中的动力》,《心理学报》1991年第3期。

松本光太郎:《汉族平话(蔗园)人考》,龚永辉、多田诚治译,《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孙秋云:《少数民族山村村民自治的民间基础分析——对湖北省长阳土家自治县龙舟坪镇8个村庄问卷调查结果的解读和阐释》,《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

索端智:《历史事实·社会记忆·族群认同——以青海黄南吾屯土族为个案的研究》,《青海民族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谭其骧:《湖南人由来考》,《长水粹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谭其骧:《近代湖南人中之蛮族血统》,《长水粹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万明钢、王舟:《族群认同、族群认同的发展及测定与研究方法》,《世界民族》2007年第3期。

王笛:《街头政治——20世纪初中国城市的下层民众、改良精英与政治文化》,孙江主编《事件·记忆·叙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王东明:《关于“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争的综述》,徐杰舜主编《族群与族群文化》,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王慧琴:《关于苗族的族源问题》,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历史讨论会论文集》,1983。

王建民:《场域:“大社会”的终结?——对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的一种解读》,《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7期。

王建新:《两个父系社会家谱的编撰和利用——历史记忆、族群关系及传统建构的人类学研究》,《思想战线》2007年第6期。

王建新:《宗教民族志的视角、理论范式和方法——现代人类学研究诠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王剑峰:《族群性的陷阱与族群冲突》,《思想战线》2004年第4期。

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王明珂:《族群历史之文本与情境——兼论历史心性、文类与范式化情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王朔柏、陈意新:《从血缘群到公民化:共和国时代安徽农村宗族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王菘兴:《中国人的家制度与现代化》,乔健主编《中国家庭及其变迁》,香港:香港亚太研究所出版,1991。

王先明、常书红:《晚清保甲制的历史演变与乡村权力结构——国家与社会在乡村社会控制中的关系变化》,《史学月刊》2000年第5期。

王先明:《士绅构成要素的变异与乡村权力——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西北、晋中为例》,《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2期。

王显家:《城步苗族、侗族款文序略》,《民族论坛》1991年第2期。

王显家:《苗族款文〈金公银猛〉发微》,《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

王亚鹏:《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1期。

王延武:《族群理论与族际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族群与族际交流》,民族出版社,2003。

魏人栋、丁中炎:《城步发现明代千户所关防印》,《湖南考古辑刊》1987年第10期。

魏人栋:《解开城步苗文之谜》,《贵州文史丛刊》1993年第2期。

翁玲玲:《从外人到自己人:通过仪式的转换性意义》,《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沃勒斯坦:《族群身份的建构——种族主义、国族主义、族裔身份》,许宝强、罗永生编《解殖与殖民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巫达:《理性选择与族群内心情感:中国四川尔苏人族群认同的个案研究》,《台湾人类学刊》2006年第1期。

吴燕和:《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变迁与民族认同》,冷非译,《贵州民族研究》1996年第3期。

吴忠军:《苗族“捆伙”制浅议》,《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

吴忠军:《苗族“跳香”初探——兼论东部支苗族源流》,《民族论坛》1993年第3期。

萧凤霞:《传统的循环再生——小榄菊花会的文化、历史与政治经济》,《历史人类学学刊》2003年第一卷第一期。

肖唐镖:《农村宗族重建的普遍性分析——对江西农村的调查》,《中国农村观察》1997年第5期。

肖文凭:《地域史脉络下的乡村社会建构:白喉乡的故事》,中山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肖尊田:《城步的复姓与入赘》,《民族论坛》1989年第4期。

熊玉有:《美、法、泰苗族人考察报告》,《世界民族》1996年第2期。

杨茂盛:《试论中国古代的宗族部落及其国家的形成》,《北方文物》1997年第3期。

杨秀实:《论沐英兼及蓝玉的族属问题》,《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银龙:《湘桂边界苗族“卡子”试析》,《民族论坛》1992年第3期。

于鹏杰:《场域——现代社会研究的另一种视角》,《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于鹏杰:《地方精英与族群认同——一个村庄族群记忆的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

于鹏杰:《族群认同的现代含义:以湖南城步苗族为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张宏明:《宗族的再思考——一种人类学的比较视野》,《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6期。

张佩国:《多学科的中国乡村社会研究:革命、宗族与方法讨论》,《社会》2007年第2期。

张小军:《历史的人类学化和人类学的历史化——兼论被史学“抢注”的历史人类学》,《历史人类学学刊》2003第一卷第一期。

张小军:《阳村土改中的阶级划分和象征资本》,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张新光:《目前学术界关于乡镇政府体制改革的认识误区》,《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期。

张正清:《城步苗族古代社会形态管窥》,《民族论坛》1993年第3期。

张正清:《城步苗族猎俗记趣》,《民俗研究》1997年第1期。

赵益兴:《城步苗族“油茶”文化浅析》,《吉首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人民日报》1950年8月4日。

衷海燕:《士绅、乡绅与地方精英——关于精英群体研究的回顾》,《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周大鸣:《澳门人的来源与文化认同》,《广西民族研究》2000年第21期。

周大鸣:《动荡中的客家族群与族群意识——粤东地区潮客村落的比较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周大鸣:《前言》,周大鸣、徐杰舜主编《中国的族群与族群关系》,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周建新:《人类学视野中的宗族社会研究》,《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周建新:《族群认同、文化自觉与客家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朱炳祥:《宗族的民族性特征及在村民自治中的表达——对捞车土家族村及摩哈苴彝族村的观察》,《民族研究》2005年第6期。

朱志勇:《学校教育情境中族群认同感建构的社会学分析》,《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2期。

Baker,Hugh D.R. A Chinese Lineage Village:Sheung Shui.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8.

Bourdieu,Pierre.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Cohen,Abner. Urban Ethnicity. London:Tavistock Publication,1974.

Cornell,Stephen E and Douglas Hartmann. Ethnicity and Race:Making Identities in a Changing World. Thousand Oaks,CA:Pine Forge Press,1998.

Ebrey,Patricia Buckley and James L.Watson. Kinship Organiz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000-1940,Berkeley,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6.

Erikson,Erik H.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Selected Papers. New York: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1959.

Gladney,Dru C. Ethnic Identity in China:The Making of a Muslim Minority Nationality. Fort Worth. Tex: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1998.

Hsu Francis L.K. Under the Ancestor’s Shadow:Kinship,Personality and Social Mobility in China.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1(1948).

Huang Shumin. The Spiral Road:Change in a Chinese Village through the Eyes of a Communist Party Leader. Boulder:Westview Press,1989.

Jing Jun. The Temple of Memories:History,Power,and Morality in a Chinese Village.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Kaup,Katherine Palmer. Chinese Family and Society.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46.

Kaup,Katherine Palmer. Creating the Zhuang:Ethnic Politics in China. Boulder,Colo and London:Lynne Rienner.Lang,Olga,2000.

Litzinger,Ralph. Other Chinas:The Yao and the Politics of National Belonging. 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2000.

Mette Halskov Hansen. Frontier People:Han Settlers in Minority Areas of China. London:Hurst& Company,2005.

Potter,Jack M. Capitalism and the Chinese Peasant.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8.

Potter,Sulamith Heins and Jack M. Potter. China’s Peasants:The Anthropology of a Revolu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Rees,Helen. Echoes of History:Naxi Music in Modern China.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Schein,Louisa. Minority Rules:The Miao and the Femminine in China’s Cultural Politics. 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2000.

Stacey,Judith. Patriarchy and Socialist Revolution in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3.

Tang,Mei-chun. Urban Chinese Families:An Anthropological Field Study in Taipei City. Taipei:Taiwan University Press,1978.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等:《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埃文思·普里查德:《努尔人: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褚建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艾尔曼:《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赵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保罗·康纳顿著《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吴睿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布迪厄、华康德著《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布迪厄:《实践感》,蒋梓华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3。

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潘蛟等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岑秀文:《苗族》,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

陈其南:《家族与社会——台湾与中国社会研究的基础理念》,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

陈益元:《建国初期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7》,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陈支平:《福建族谱》,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城步苗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城步苗族自治县概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城步苗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城步苗族自治县概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63。

程美宝:《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丹尼尔·哈里森·葛学溥:《华南的乡村生活——广东凤凰村的家族主义社会学研究》,周大鸣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樊平编《乡村基层组织建设知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费孝通:《学术自述与反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冯尔康:《中国宗族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高觉敷:《高觉敷心理学文选》,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

贵州省编辑组:《苗族社会历史调查》(三册),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6。

国家统计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00年人口普查中国民族人口资料》,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哈拉尔德·韦尔策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王立君、白锡堃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韩敏:《回应革命与改革:皖北李村的社会变迁与延续》,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何国强:《围屋里的宗族社会——广东客家族群生计模式研究》,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胡起望、李廷贵编《苗族研究论丛》,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

胡庆钧:《汉村与苗乡——从20世纪前期滇东汉村与川南苗乡看传统中国》,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湖南省志编撰委员会编《湖南近百年大事记述(修订本)》(湖南省志第一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62。

黄光学主编《中国的民族识别》,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

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黄树民:《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素兰、纳日碧力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黄应贵、叶春荣主编《从周边看汉人的社会与文化——王菘兴先生纪念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

杰西·洛佩兹、约翰·斯科特:《社会结构》,允春喜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广州:广州文化出版社,1989。

金耀基:《金耀基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瞿州莲:《一个家族的时空域——对瞿氏宗族的个案分析》,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

克利福德·格尔茨:《地方性知识》,王海龙、张家渲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陈兼、刘昶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谢亮生、杨品泉、谢思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库尔特·勒温:《拓扑心理学原理》,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拉尔夫·林顿:《人格的文化背景——文化、社会与个体关系之研究》,于闽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濑川昌久:《族谱:华南汉族的宗族·风水·移居》,钱杭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雷蒙德·弗斯:《人文类型》,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李锦平:《苗族:语言与文化》,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

李蓝:《湖南城步青衣苗人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李区:《上缅甸诸政治体制:克钦社会结构之研究》,张恭启、黄道琳译,台北:唐山出版社,2003。

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李先逵:《干栏式苗居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5。

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庄孔韶、林余成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凌纯声、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刘芳:《枧槽高山苗——川滇黔交界处民族散杂区社会文化变迁个案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刘锋:《百苗图疏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刘黎明:《祠堂·灵牌·家谱——中国传统血缘亲族习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陆韧:《变迁与交融——明代云南汉族移民研究》,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结构》,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麻国庆:《走进他者的世界》,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马丁·N.麦格:《族群社会学》,祖力亚提·马马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册),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梁永佳、李绍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夏铸九、王志宏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莫里斯·弗里德曼著《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莫斯:《论馈赠——传统社会的交换形式及其功能》,卢汇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鸟居龙藏:《苗族调查报告》,国立编译馆译,台北:南天书局,1978。

潘允康:《家庭社会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86。

彭兆荣:《摆贝——一个西南边地的苗族村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钱杭、谢维扬:《传统与转型:江西泰和农村宗族形态——一项社会人类学的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钱杭:《血缘与地缘之间:中国历史上联宗与联宗组织》,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钱杭:《周代宗法制度史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

钱宗范、梁颖等:《广西各民族宗法制度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乔健主编《中国家庭及其变迁》,香港:香港亚太研究所出版,1991。

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乔治·彼得·穆道克:《社会结构》,许木柱等译,台北:洪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6。

让·梅松纳夫:《群体动力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申荷永:《充满张力的生活空间——勒温的动力心理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石茂明:《跨国苗族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司马云杰:《延绵论:关于中国文化延绵之理的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斯蒂文·郝瑞:《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巴莫阿依、曲木铁西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松本真澄:《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1945年的“民族论”为中心》,鲁忠惠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宋蜀华、陈克进主编《中国民族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孙江主编《事件·记忆·叙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唐军:《蛰伏与绵延——当代华北村落家族的生长历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唐仁郭、钱宗范等:《中国少数民族宗法制度研究》,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

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7。

王云五:《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人类学》(第十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

王云五:《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心理学》(第九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

吴晗、费孝通等:《皇权和绅权》,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伍新福、龙伯亚:《苗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湘西苗族编写组:《湘西苗族》,吉首:吉首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1982。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历史讨论会论文集》,1983。

湘西自治州凤凰县民委等编《苗族史文集——纪念乾嘉起义一百九十周年》,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6。

肖唐镖:《村治中的宗族——对九个村的调查与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

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徐正光主编《汉人与周边社会研究——王崧兴教授重要著作选译》,台北:唐山出版社,2001。

许烺光:《宗族·种姓·俱乐部》,薛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许烺光:《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王芃等译,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2001。

严汝娴:《中国少数民族婚姻家庭》,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6。

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抬头》,张雄、沈炜、秦美珠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杨清辉主编《城步人物谱(第一辑)》,长沙:湖南新华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6。

杨庭硕:《人群代码的历时过程——以苗族族名为例》,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杨奕青等编《湖南地方志中的太平天国史料》,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83。

叶浩生主编《心理学理论精粹》,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银龙:《城步苗款》,长沙:岳麓书社,2004。

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张应强:《木材之流动——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的市场、权力与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张仲礼:《中国绅士的收入》,费成康、王寅通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十九世纪中国社会中的作用研究》,李荣昌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编《清代前期苗民起义档案史料汇编》,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邵阳市委文史学习委员会编《逝去的岁月——邵阳知青回忆录之二》,2002。

周大鸣等:《当代华南的宗族与社会》,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周大鸣:《凤凰村的变迁——〈华南的乡村生活〉追踪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周大鸣、徐杰舜主编《中国的族群与族群关系》,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庄英章:《家族与婚姻——台湾北部两个闽客村落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4。

《城步苗族自治县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

《定远县志》,合肥:黄山书社,1995。

(明)刘文征撰《滇志》,古永继点校,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

(明)《明实录》,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校印本。

《明实录类纂·人物传记卷》,武汉:武汉出版社,1990。

(明)《逆臣录》,王天有、张何清点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全宗号108,卷宗号24,收藏地点:城步县档案馆。

全宗号108,卷宗号121,收藏地点:城步县档案馆。

全宗号108,卷宗号5,收藏地点:城步县档案馆。

全宗号25,卷宗号56,收藏地点:城步县档案馆。

全宗号1,卷宗号101,收藏地点:城步县档案馆。

全宗号25,卷宗号47,收藏地点:城步县档案馆。

全宗号25,卷宗号68,收藏地点:城步县档案馆。

全宗号108,卷宗号23,收藏地点:城步县档案馆。

全宗号109,卷宗号2,收藏地点:城步县档案馆。

全宗号108,卷宗号11,收藏地点:城步县档案馆。

全宗号25,卷宗号25,收藏地点:城步县档案馆。

全宗号25,卷宗号55,收藏地点:城步县档案馆。

全宗号108,卷宗号2,收藏地点:城步县档案馆。

全宗号25,卷宗号65,收藏地点:城步县档案馆。

全宗号1,卷宗号127,收藏地点:城步县档案馆。

全宗号1,卷宗号225,收藏地点:城步县档案馆。

《邵阳市志·人物社会类》,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邵阳市志·文化类》,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魏源全集》第十七册《皇朝经世文编·兵政》,长沙:岳麓书社,2004。

《(乾隆)续增城步县志》,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1992。

《云南省志·文物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清)张廷玉等纂修《明史》,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

赵尔巽等纂修《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7。

《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道光定远县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道光宝庆府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同治城步县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中国方志最书·华中地方·第115号·城步县志(一)》,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70。

城步苗族简史编写组:《城步苗族简史》(评议稿)(资料来源:城步儒林镇魏人栋家)。

城步苗族自治县第四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城步姓氏录》,1992年(资料来源:城步史志办)。

城步苗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城步苗族自治县概况》(送审稿),1983年(资料来源:城步史志办)。

城步苗族自治县教育委员会编《城步苗族自治县教育志》,1998年(资料来源:城步史志办)。

城步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城镇组编《绿色诸葛城》,1997年(资料来源:城步史志办)。

城步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编《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地名志》,1985年(资料来源:城步图书馆)。

城步苗族自治县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城步苗族自治县地方史:1921~1949》(评议稿),2006年(资料来源:城步民族宗教事务局)。

城步苗族自治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主编《谱序集》,1986年(资料来源:城步儒林镇白廖州萧老人家)。

城步苗族自治县县志编撰委员会:《城步苗族自治县志(1978~2002年)》(评议稿)(资料来源:城步民族宗教事务局)。

城步苗族自治县县志办公室编《城步县志资料(第二辑)》,1992年(资料来源:城步史志办)。

城步苗族自治县县志办公室编《城步县志资料(第一辑)》,1990年(资料来源:城步史志办)。

城步民族宗教事务局编《民族宗教事务局史志》,2007年(资料来源:城步民族宗教事务局)。

《城步县志稿》(民国37年)(资料来源:城步档案馆)。

《城步乡土志》,光绪三十二年,收藏地点:城步县档案馆。

《大埔县蓝氏族谱(共十册)》(广东大埔),2000年(资料来源:嘉应学院图书馆)。

丁中炎、魏人栋编《城步文物志》,1982年(资料来源:城步儒林镇魏人栋家)。

《丢脚打拨·公爷合款》(资料来源:城步五团镇蓝芬家),蓝芬抄录。

桂阳荷叶镇山田蓝氏民众:《关于山田蓝氏为苗族后裔情况的报告》(未刊稿),2001年6月30日(资料来源:城步蓝氏宗祠厢房)。

湖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湖南苗族历史资料汇编》,1982年(资料来源:城步图书馆)。

湖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政法处编印《湖南世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简介》,2002年(资料来源:城步民族宗教事务局)。

蓝萌、蓝祖伸:《扶城蓝氏宗源及源流》(未刊稿),2007年4月10日(资料来源:城步下团村蓝萌家)。

《蓝氏墨谱》(湖南城步)(年载不详)(资料来源:城步太平村蓝宗炳家)。

蓝氏宗祠管理小组编《隆重纪念明朝开国勋臣蓝玉诞辰666周年》,2007年(资料来源:城步蓝氏宗祠厢房)。

《蓝氏宗谱(第六次续修宗谱)》(湖南山田),2000年孟秋(资料来源:城步蓝氏宗祠厢房)。

《蓝氏宗谱》(湖南城步),民国癸亥年(1923)(资料来源:城步仙鹅村蓝支伟家)。

《蓝氏宗谱》(湖南城步)(年载不详)(资料来源:城步桃林村蓝芳沛家)。

《蓝氏宗谱(续·合修)》(安徽肥东),2004年秋(资料来源:城步蓝氏宗祠厢房)。

《蓝氏宗谱(第六次续修宗谱增补本)》(湖南山田),2001年(资料来源:城步蓝氏宗祠厢房)。

《蓝玉志(四卷)》(湖南城步),1989年腊月(资料来源:城步蓝氏宗祠厢房)。

蓝振美:《合肥东乡(肥东)蓝氏传说蓝玉之死》(未刊稿),2004年(资料来源:城步蓝氏宗祠厢房)。

蓝祖伸:《关于山田蓝氏的族别》(未刊稿),2001年6月30日(资料来源:城步下团村蓝萌家)。

蓝祖伸:《湖南扶城沐氏家族简史》(未刊稿),2002年10月(资料来源:城步下团村蓝萌家)。

《李氏宗谱》(湖南城步),民国甲寅年(1914)(资料来源:城步双龙村李赢要家)。

《李氏宗谱》(湖南城步),1990年(资料来源:城步双龙村李赢要家)。

刘志阶编撰:《城步苗民起义资料集》,1987年(资料来源:城步图书馆)。

《民族政策民族法规选编》,城步苗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印,2001年7月(资料来源:城步民族宗教事务局)。

唐晋中编《城步苗乡礼俗》,2006年(资料来源:城步湘西南菜市场)。

魏人栋编《文史拾萃》,2007年(资料来源:城步儒林镇魏人栋家)。

吴端生:《回首琐碎记事》(手写回忆录),2006年(资料来源:城步枫树林吴家)。

萧时升:《求真务实真精品——读〈城步县志·综合经济和农业有感〉》(未刊稿),2006年(资料来源:城步县史志办公室)。

《萧氏族谱》(湖南城步),1989年(资料来源:城步儒林镇白廖州萧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