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83

增长、结构与转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分析Ⅱ图书

Growth, Structure and Transition: Research on China's Economic PotentialitiesⅡ

SSAPID:101-9372-7719-38
ISBN:978-7-5097-6043-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一线三点”的基本认识构架,对中国长期增长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一线”即长期增长曲线,包括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生产函数弹性参数变化、要素非线性动态等,“三点”即效率、结构和转型,包括长期增长过程中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产业和人口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增长方式转变等。这种方法把研究着力点直接放在长期增长规律及问题的探索上,并由此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为该领域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参考。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袁富华
编 辑:高雁;黄利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前言

 第一章 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分析方法*

  第一节 潜在增长率评估方法概述

   一 潜在增长的界定

   二 潜在经济增长率的评价方法

    (一)滤波方法

    (二)生产函数方法

    (三)潜在产出的其他估计方法

   三 中国潜在增长率文献及评述

  第二节 中国潜在增长水平的研究方法

   一 生产函数要素弹性参数逆转

   二 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的特征及评估的特殊性

    (一)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阶段性转换

    (二)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人口结构变化

    (三)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目标约束的变化

  第三节 中国潜在增长水平的情景分析

   一 人口结构转型与劳动投入估计

   二 资本存量估计:基于城市化率与资本存量的关系

   三 要素弹性参数和技术进步率

 第二章 长期增长过程的“结构性加速”与“结构性减速”*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数据及数据应用说明

   一 人均GDP增长率

   二 人均GDP增长率因素分解

  第三节 经济增长速度及其主要因素分解

   一 发达国家人均GDP增长的阶段性加速和减速

   二 发达国家增长因素分解

    (一)劳动生产率变化

    (二)劳动参与率

    (三)劳动年龄人口比重

  第四节 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减速”

   一 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日趋成熟

   二 第二、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

   三 劳动生产率的“结构性减速”

  第五节 “结构性加速”与“结构性减速”之间:结合中国经济问题的进一步分析

   1.中国增长阶段的国际比较

   2.认识中国长期增长问题的立足点

   3.中等收入陷阱问题

   4.国民福利与“结构性减速”

  第六节 结论

  附录1 7国人均GDP增长率分解

   1.法国

   2.德国

   3.意大利

   4.英国

   5.加拿大

   6.美国

   7.日本

  附录2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动为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动之和

 第三章 结构变迁过程的资源错配: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迷途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两个演化世界

  第三节 发达国家的“正确”增长路径

   一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进趋势

   二 20世纪70年代以来第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三 发达国家历史上的高效率服务业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的资源错配

   一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演进趋势

   二 20世纪70年代以来第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三 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第五节 资源错配、效率损失与增长徘徊

  第六节 资源错配与中国经济的隐忧

  附录1 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2005年不变价)

  附录2 发达国家第三次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各国第二次产业劳动生产率=1)

  附录3 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2005年不变价)

  附录4 发展中国家第三次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各国第二次产业劳动生产率=1)

 第四章 工业化的国际比较与中国劳动力“工业化不足”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回顾及本文分析方法

  第三节 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峰”的标定

   一 “工业化的峰”的标定

   二 “工业化的峰”与库兹涅茨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次序

   三 “工业化的峰”与罗斯托增长阶段理论

  第四节 对比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本质差异

   一 与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峰”的比较

   二 “列昂惕夫现象”:对工业化过程的本质的再探讨

   三 “列昂惕夫现象”产生的原因

  第五节 对工业化和发展理论的重新审视:中国的实际

  附录1:发达国家劳动力份额

  附录2:发达国家GDP份额

  附录3:发达国家第二次产业劳动密集度:产业劳动力份额÷产业GDP份额

  附录4:发展中国家产业劳动力份额、GDP份额、劳动密集度

   巴西:

   智利:

   墨西哥:

   乌拉圭:

   委内瑞拉:

   中国:

   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

   菲律宾:

   泰国:

 第五章 中国工业行业规模经济的缺失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Hall-Roeger加成率估算方程

  第四节 数据与实证

   一 数据说明

   二 全社会工业行业加成率估算

   三 省际工业行业加成率

  第五节 市场结构与规模经济:进一步分析

  第六节 结论

  附录1:Hall-Roeger方法:1998~2007年

 第六章 区域增长效率的差异——一个统计案例*

  第一节 区域劳动生产率差异和关联的描述性分析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模型和数据

  第四节 区域劳动生产率差异和关联的实证分析

   一 变量说明

   二 GWR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三 GWR模型参数的经济分析

    1.基于指数权重的GWR模型参数比较

    2.经济活动的区域间差异分析

  第五节 结论

   一 中西部增长极的打造与空间关联的增强

   二 支持有利于空间关联的基础设施建设

   三 城市化与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

  附录1:参数估计数据表

  附录2:局部Moran指数及其显著性

 第七章 新增长模式:稳速、高效、均衡

  第一节 中国经济增长阶段

  第二节 不同模式下增长因素的比较

   一 长期增长趋势的比较

   二 投入产出因素的比较

   三 增长路径转换

  第三节 低价工业化模式

   一 人口红利机会

   二 二元经济理论与中国低价工业化模式的形成

   三 转型要求

  第四节 新增长模式

   一 新增长模式内涵

    (一)新增长模式的目标

    (二)新增长模式的内核

    (三)新增长模式的动力

   二 新增长模式特征:稳速、高效、均衡

    (一)以潜在增长率为基准,稳速增效

    (二)创新激励,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均衡发展

    (三)重视空间和规划,合理提高城市化的空间集聚度,促进经济高效运转

   三 增长机制分析

 第八章 人口结构转型、劳动力供给效应转换倒逼经济增长路径转换

  第一节 人口红利对于低价工业化的贡献

   一 中国工业化的人口初始条件

   二 人口过程和人口结构

    1.与国际比较起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经历着一个上升阶段

    2.与国际比较起来,中国的人口抚养比明显较低

    3.与国际比较起来,中国人口结构变动过于迅速

  第二节 人口红利的数据表征:劳动力供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 第一人口红利

   二 第二人口红利

   三 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第三节 人口红利窗口关闭及增长预期

  第四节 人口结构转型、劳动力供给效应倒逼低价工业化模式转型

   一 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供给*

    1.总人口和劳动力供给

    2.传统部门的劳动力供给

    3.现代部门的劳动供给

   二 二元劳动力结构条件下的经济增长

    1.传统农业部门

    2.现代部门

    3.人力资本投资转折点与经济增长路径转换

   三 刘易斯转折点与经济增长的路径转换

  附录 中国人口增长的逻辑曲线

 第九章 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倒逼结构转型*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及评述

  第三节 方法与数据

  第四节 潜在增长核算

   一 潜在增长核算方程

   二 潜在增长核算方程的参数估计

    1.参数估计方法

    2.实证结果*

   三 现有经济模式下的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增长核算方程(3)的进一步说明

   四 基于主要因素的潜在增长核算

    1.控制K、L和技术进步因素,碳减排之于潜在增长影响的核算

    2.控制K、技术进步因素,考虑到劳动力增减的影响:第一步修正

    3.资本存量增长速度8%的情景:第二步修正

    4.技术进步的作用

  第五节 增长因素及增长转型期问题分析

  第六节 结论和建议

   1.摆脱高增长依赖症,逐步容忍和适应经济增速的放缓,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2.建立环境污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反馈机制

   3.促进产业结构转换,减弱增长对于资源环境的依赖

   4.运用价格和财税手段,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

  附录1:宏观经济变量 、 、 的协整检验:1960~2008

  附录2:滞后3阶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附录3:潜在增长核算方程(3)的数据

   1.未知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

   2.指标速度数值

   3.时变参数估计值及碳排放贡献

  附录4:碳排放与能源消费关系的数据分析

 第十章 城市化过程的技术创新

  第一节 报酬递增的源泉: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集聚经济

  第二节 中国城市化关键期增长动力的转换

   一 “增长三螺旋”:两种不同的增长方式

   二 低价工业化模式下资本驱动力的下降趋势

    1.资本的边际生产率

    2.产出的投资弹性g/k

    3.投资效率的国际比较

   三 城市化关键期增长动力转换的必要性

  第三节 城市化与创新集聚

   一 创新

   二 空间集聚

    1.空间集聚、规模效率与报酬递增

    2.空间集聚、创新外溢与报酬递增

   三 创新集聚

   四 城市群与创新集群

  第四节 中国城市化与产业竞争力

   一 中国城市化模式

   二 中国的城市群状况

   三 城市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

 第十一章 城市化过程的体制和管理创新

  第一节 治理模式创新

   一 制度创新的顶层设计

   二 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

   三 财政体制改革的创新

  第二节 城市化制度创新

   一 土地制度创新

   二 户籍制度改革

   三 社会保障安全网构建

   四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第三节 科技创新及协作

   一 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制度创新

   二 人力资源培育和劳动保护

   三 建立区域协调合作机制

从增长趋势看,中国正面临工业化阶段“结构性加速”向城市化阶段“结构性减速”的过渡;从增长方式看,中国正面临工业化阶段“投资驱动”向城市化阶段“效率驱动”的转型;从可持续增长路径看,我国正面临要素、产业、制度功能的整合和重塑。基于这样的认识构架,本书对中国经济供给面问题及增长趋势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集中分析中国“结构性减速”趋势、中国长期增长因素以及中国经济增长效率。本书可供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及相关研究者参考。

[1]蔡昉、都阳、高文书:《就业弹性、自然失业率和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就业?》,《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2]陈昌兵:《城市化与投资率和消费率间的关系研究》,《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9期。

[3]董利民、吕连菊、张学忙:《中国潜在产出测算实证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第10期。

[4]郭庆旺、贾俊雪:《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5]李宏瑾:《基于生产函数法的潜在产出估计、产出缺口及与通货膨胀的关系:1978~2009》,工作论文,2010。

[6]林毅夫、郭国栋、李莉、孙希芳、王海琛:《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与展望》,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2003。

[7]刘斌、张怀清:《我国产出缺口的估计》,《金融研究》2001年第10期。

[8]麦迪逊:《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李德伟等译,改革出版社,1997。

[9]沈利生:《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变动趋势估计》,《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年第12期。

[10]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经济研究》2000年第7期。

[11]王小鲁、樊纲:《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2]王中宇:《“技术进步”迷思》,《创新科技》2006年第10期。

[13]袁富华:《低碳经济约束下的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10年第8期。

[14]袁富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的人口过程:低价工业化模式的源泉》,工作论文,2011。

[15]曾湘泉、于泳:《中国自然失业率的测量与解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16]张车伟:《中国初次分配问题研究——对中国劳动份额波动的考察》,工作论文,2009。

[17]张军、施少华:《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世界经济文汇》2003年第2期。

[18]张平、刘霞辉、王宏淼:《中国经济增长前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9]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路径、效率与潜在增长水平》,《经济研究》2012年第11期。

[20]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中国经济减速的结构性特征、转型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经济研究》2013年第10期。

[21]Baxter,M. and King,R.G.,“Measuring Business Cycles:Approximate Band-pass Filters for Economic Series,”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81,No.4(1990),pp.575-593.

[22]Bosworth,Barry and Susan M.Collins,“Accounting for Growth:Comparing China and India,”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Vol.22,No.1(2008),pp.45-66.

[23]Chow,G. and K-W.Li,“China’s Economic Growth:1952-2010,”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Vol.51,No.1(2002),pp.247-256.

[24]Christiano,J. and Fitzgerald,T.,“The Band Pass Filte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2003,44(2),pp.435-465.

[25]BOJ,“The New Estimates of Output Gap and Potential Growth Rate,” Research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2004.

[26]BOJ,“Measuring Potential Growth in Japan:Some Practical Caveats,” Research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2010.

[27]CBO,“CBO’s Method for Estimating Potential Output:An Update,”The Con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2001.

[28]CBO,“A Summary of Alternative Methods for Estimating Potential GDP,”The Con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2004.

[29]Directorate General for Economic and Financial Affairs,“Calculating Potential Growth Rates and Output Gaps - A Revised Production Function Approach,”European Commission,2006.

[30]Neiss,K. and Nelson,E.,“Inflation Dynamics,Marginal Cost,and the Output Gap:Evidence from Three Countries,” 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Vol.37(December 2005),pp.1019-1045.

[31]Wang,Y.,and Y.Yao,“Source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1952-99:Incorporating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2650,World Bank,Development Research Group,Washington,D.C,2001.

[32]Young,Alwyn,“Gold into Base Metals: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Period,”J.P.E.111(December 2003),pp.1220-1261.

[33]Zheng,Jinghai,Bigsten,Arne and Hu,Angang,“Can China’s Growth be Sustained?A Productivity Perspective,” Working Papers in Economics 236,Goteborg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Economics,2006.

[1]张平、刘霞辉:《经济增长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张平、刘霞辉、王宏淼:《中国经济增长前沿II》,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Bjork,G.C.,The Way it Worked and Why it Won’t,London:Praeger,1999.

[4]Herrick,B. and Kindleberger,C.P.,Economic Development,New York:McGraw-Hill,1983,p.126.

[5]Maddison,A.,The World Economy in the 20th Century,OECD Publishing,1989.

[6]Maddison,A.,The World Economy(Volume 1,Volume 2),OECD Publishing,2006.

[7]Mitchell,B.R.,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Statistics(4th ed):1750-1993,New York:Stockton Press,1998.

[8]Mitchell,B.R.,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Statistics(6th ed):1750-2005,New York,N.Y.:Palgrave Macmillan,2007.

[1]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常勋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

[2]钱纳里、赛尔昆:《发展的型式:1950~1970》,李新华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3]袁富华:《长期增长过程中的结构性加速与结构性减速》,《经济研究》2012年第3期。

[4]张平、刘霞辉:《经济增长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Mitchell,B.R.,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Statistics(4th ed),1998,pp.1750-1993.New York:Stockton Press.

[6]Alexander,A.J.,In the Shadow of the Miracle:The Japanese Economy Since the End of High-Speed Growth,Lanham,Md.:Lexington Books,2002.

[1]伊特维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二卷:E-J)》,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2]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常勋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

[3]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国际关系研究所编译室译,商务印书馆,1962。

[4]袁富华:《结构变迁过程中的资源错配》,工作论文,2012。

[5]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资本化扩张与赶超型经济的技术进步》,《经济研究》2010年第5期。

[6]Mokyr,J.,“Is There a Theory of Economic History?”In Kurt Dopfer,The Evolutionary Foundations of Econom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p.195-218.

[7]Mitchell,B.R.,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Statistics(4th ed):1750-1993,New York:Stockton Press,1998.

[8]Leontief,W.,Reviewed Domestic Production and Foreign Trade;The American Capital Position Re-Examined,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Vol.97,No.4(Sep.28,1953),pp.332-349.

[9]Leontief,W.,Factor Proportions and the Structure of American Trade:Further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38,No.4(Nov.,1956),pp.386-407.

[1]陈刚、金通、倪焱:《过度竞争的本质与我国过度竞争的阶段性分析》,《杭州科技》2005年第1期。

[2]赫尔普曼、克鲁格曼:《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尹翔硕译,上海三联书店,1993。

[3]孙巍、武治国、李立明:《产业技术特征与市场结构分化》,《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4]杨蕙馨:《集中度、规模与效率》,《文史哲》2001年第1期。

[5]张平、刘霞辉、王宏淼:《中国经济增长前沿II》,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6]Caballero,R.J. and Lyons,R.K.,“The Role of External Economies in U.S.Manufacturing,” NBER Working Papers 3033,1989.

[7]Caballero,R.J. and Lyons,R.K.,“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Economies in European Industry,”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Elsevier,Vol.34(4)(1990),pp.805-826.

[8]Das,Sandwip K. and Manoj Pant,“Measuring Market Imperfection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India,”J.Int.Trade & Economic Development,Vol.15,No.1(2006),pp.63-79.

[9]Fedderkea,J.,Kularatneb,C. and M.Mariotti,“Mark up Pricing in South African Industry,” Journal of African Economies,Vol.16,No.1(2006),pp.28-69.

[10]Hall,R.E.,“The Relation between Price and Marginal Cost in U.S.Industr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6,No.5(1988),pp.921-947.

[11]Hall,R.E.,“The Invariance Properties of Solow’s Productivity Residual,”in P.Diamond(ed.),Growth,Productivity,Unemployment,MIT Press,Cambridge MA,1990.

[12]Junius,K.,“Economies of Scale:A Survey of Empirical Literature,”Kiel Institute of World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Series 813,1997.

[13]Kaskareli,I.A.,“Inflation and the Mark-Up in UK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55,No.4(1993),pp.391-407.

[14]Martins,J.O.,Scarpetta S. and Pilat,D.,“Mark-Up Ratios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Estimates for 14 OECD Countries,”OECD Economics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No.162(1996).

[15]Roeger,W.,“Can Imperfect Competition Expla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rimal and Dual Productivity Measures?Estimates for US manufacturing,”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103,No.2(1995),pp.316-330.

[1]陈建军、黄洁:《集聚视角下中国的产业、城市和区域——国内空间经济学最新进展综述》,《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2]陈良文、杨开忠、沈体雁、王伟:《经济集聚密度与劳动生产率差异——基于北京市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经济学》(季刊)2008年第1期。

[3]范剑勇:《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经济研究》2006年第11期。

[4]高帆、石磊:《中国各省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收敛性:1978~2006年》,《管理世界》2009年第1期。

[5]高巍:《指数方法在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中的应用》,《市场论坛》2009年第12期。

[6]刘修岩:《集聚经济与劳动生产率——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7期。

[7]马骥:《论经济空间集聚的内生力量——一种空间经济学的诠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2期。

[8]辛永容、陈圻:《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源泉研究——基于规模递增效应与劳动力结构转变的分析》,《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年第7期。

[9]许垚:《中国区域劳动生产率存在趋同吗?——一个基于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实证研究》,《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第1期。

[10]雍海宾:《中国经济的空间集聚和外溢及一体化发展》,《开发研究》2009年第6期。

[11]Aldstadt,J. and A.Getis,“Using AMOEBA to Create a Spatial Weights Matrix and Identify Spatial Clusters,” Geographical Analysis,2006,38,pp.327-343.

[12]Anselin,L.,“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LISA,” Geographical Analysis,1995,27,pp.93-115.

[13]Bavaud,F.,“Models for Spatial Weights:A Systematic Look,” Geographical Analysis,1998,30,pp.153-171.

[14]Bouvet,F.,“Labor Productivity,Infrastructure Endowment,and Regional Spillovers in the European Union,”In European Union Studies Association(EUSA),Biennial Conference,May 17-19,2007,p.27,Montreal,Canada.

[15]Charlton,M.,S.Fotheringham and C.Brunsdon,“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ESRC National Centre for Research Methods,NCRM Methods Review Papers,2006,NCRM/006.

[16]Ciccone,A.,“Agglomeration Effects in Europe,”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2,46(2):pp.213 -227.

[17]Ciccone,A. and R.Hall,“Productivity and the Density of Economic Activ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6,86(1):pp.54 -70.

[18]Cliff,A.D. and J.K.Ord,“Spatial Processes:Models and Applications,”Pion,London,1981.

[19]Dall'erba S.,“Productivity Convergence and Spatial Dependence among Spanish Regions,”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ystems,2005,7(2):pp.207-227.

[20]Kamarianakis,Y. and J.Le Gallo,“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and Spatial Econometric Modeling for the Study of Regional Productivity Differentials in European Union From 1975 to 2000,”7th AGILE Conference 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29 April-1 May 2004,Heraklion,Greece.Parallel Session 4.3-Environmental Modelling,pp.425-434.

[21]Krugman,Paul,R.,The Age of Diminished Expectations,Cambridge:MIT Press,1990.

[22]LeSage,J.P.,“Spatial Econometrics,”www.spatial-econometrics.com,1998.

[23]Pons-Novell,J. and E.Viladecans-Marsal,“Kaldor’s Law and Spatial Dependence:Evidence From the European Regions,” Regional Studies,1999,33(5):pp.443-451.

[24]Stakhovych,S. and T.H.A.Bijmolt,“Specification of Spatial Models:A Simulation Study on Weights Matrices,”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2008,88(2):pp.389-408.

[25]Temel,T.,A.Tansel and P.Albersen,“Convergence and Spatial Patterns in Labor Productivity:Non-parametric Estimations for Turkey,” Journal of Regional Analysis and Policy,1999,29(1):pp.3-19.

[1]哈继铭:《受益人口红利,2010年前资产价格将大幅上升》,《新财富》2007年2月。

[2]闻潜:《合理调节初次分配是促进居民收入增长的中心环节》,《经济经纬》2007年第6期。

[3]袁富华:《劳动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理论、历史与前景》,《开放导报》2008年第2期。

[4]张平、张晓晶:《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累积效应与资本形成》,《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5]张平、刘霞辉、王宏淼:《中国经济增长前沿II——转向结构均衡增长的理论和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6]Ross,J.,Understanding the Demographic Dividend,www.policyproject.com/pubs/generalreport/demo_div.pdf,September 2004.

[1]阿瑟·刘易斯编著《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费景汉、拉尼斯:《增长和发展:演进观点》,洪银兴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

[3]哈继铭:《受益人口红利,2010年前资产价格将大幅上升》,《新财富》2007年2月。

[4]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5。

[5]袁富华等:《劳动力供给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路径转换》,《经济研究》2007年第10期。

[6]袁富华:《劳动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理论、历史与前景》,《开放导报》2008年第2期。

[7]袁富华:《低碳经济约束下的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10年第8期。

[8]Bloom,D.E.,Canning,D. and J.Sevilla.“The Demographic Dividend: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Population Change,”Santa Monica,CA:RAND,2002.

[9]Lucas,Robert E.,Jr.,“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2,1(July,1988),pp.3-42.

[10]Mason,A.,Population Chang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ast Asia:Challenges Met,Opportunities Seized,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pp.1-30.

[11]Mason,A.etal.,“Reform and Support Systems for the Elder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Capturing the Second Demographic Dividend,”GENUS,LXII(2),2006,pp.11-35.

[1]阿吉翁、霍伊特:《内生增长理论》,陶然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陈诗一:《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3]董利民、吕连菊、张学忙:《中国潜在产出测算实证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第10期。

[4]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郭庆旺、贾俊雪:《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6]汉密尔顿:《时间序列分析》,刘明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7]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经济学家》2003年第5期。

[8]李京文、钟学义:《中国生产率分析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9]林毅夫、郭国栋、李莉、孙希芳、王海琛:《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与展望》,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2003。

[10]刘斌、张怀清:《我国产出缺口的估计》,《金融研究》2001年第10期。

[11]吕光明:《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估计方法的比较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12]沈利生:《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变动趋势估计》,《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年第12期。

[13]唐纳德.A.R.乔治、莱斯·奥克斯利、肯尼斯·I.卡劳:《经济增长研究综述》,长春出版社,2009。

[14]涂正革:《环境、资源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

[15]王立平、万伦来等:《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应用》,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16]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经济研究》2000年第7期。

[17]王小鲁、樊纲:《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8]王中宇:《“技术进步”迷思》,《创新科技》2006年第10期。

[19]张军、施少华:《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世界经济文汇》2003年第2期。

[20]张平、张晓晶:《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累积效应与资本形成》,《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21]Bovenberg,A.,and S.Smulders,“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Pollution-augmenting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a Two-sector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Vol.57,Issue 3,1995,pp.369-391.

[22]Boschen,J. and L.Mills,“Monetary Policy with a New View of Potential GNP,”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Philadelphia Bussiness Review(July-August,1990),pp.3-10.

[23]Bosworth,Barry and Susan M.Collins,“Accounting for Growth:Comparing China and India,”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Vol.22,No.1(Winter 2008),pp.45-66.

[24]Chow,G and K-W.Li,“China’s Economic Growth:1952-2010,”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Vol.51,No.1(2002),pp.247-256.

[25]Chow,G,“Another Look at the Rate of Increase in TFP in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2008,Vol.6,Issue 2,pp.219-224.

[26]Cochrane,J.H.,“Permanent and Transitory Components of GNP and Stock Price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61(1994),pp.241-265.

[27]Chung,Y.H.,Fare,R and S.Grosskopf,“Productivity and Undesirable Outputs:A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 Approac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51(1997),pp.229-240.

[28]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UK Energy White Paper,2003.

[29]Dupasquier,C.G.,and P.St-Amant,“A Survey of Alternative Methodologies for Estimating Potential Output and the Output Gap,”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Summer,Vol.21,No.3(1999),pp.577-595.

[30]Jorgenson,D.W.,“Productivity,”Vol. 1:Postwar U.S. Economic Growth,Vol.2: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Economic Growth,Cambridge,MA:MIT Press,1995.

[31]Lighart,J.E. and Van der Ploeg,F,“Pollution,the Cost of Public Funds and Endogeous Growth,” Economic Letters(1994),pp.339-349.

[32]Lu Xuedu,Jiahua Pan and Ying Chen,“Sustaining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under Energy and Climate Security Constraints,” China and World Economy,2006,14(6),pp.85-97.

[33]Mohtadi H.,“Environment,Growth and Optimal Policy Design,”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96,63,pp.119-140.

[34]Ramanathan Ramakrishnan,“An Analysis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n Countries of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Energy,2005,30(15),pp.2831-2842.

[35]Stokey,N.L.,“Are There Limits to Growth,”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98,39(1),pp.1-31.

[36]Wang,Y.,and Y.Yao,“Source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1952-1999:Incorporating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2650.World Bank,Development Research Group,Washington,D.C.,2001.

[37]Young,Alwyn,“Gold into Base Metals: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Period,” J.P.E.111(December 2003),pp.1220-1261.

[38]Zheng,Jinghai,Bigsten,Arne and Hu,Angang,“Can China’s Growth be Sustained?A Productivity Perspective,”Working Papers in Economics 236,Goteborg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Economics,2006.

[39]Watson M.W.,“Univariate Detrending Methods with Stochastic Trends,” Journal of Monetary,Economics,1986,18,pp.49-75.

[40]Welch,G. and G.Bishop,“An Introduction to the Kalman Filter,”www.cs.unc.edu/~welch/kalman/klmanIntro.html,2006.

[1]丁魁礼、钟书华:《创新集群的本质含义及其与产业集群的区分》,《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第10期。

[2]黄顺江:《我国城市群发展现状与趋势》,《2010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0。

[3]李金来:《我国城市应走优先发展中等城市的道路》,《城市问题》1990年第2期。

[4]刘凤朝、杨玲、孙玉涛:《创新活动空间集聚及其驱动因素国外研究进展评述》,《管理学报》2011年第9期。

[5]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6]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姚志勇、刘群艺译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空间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藤田昌久、雅克弗朗克斯·蒂斯:《集聚经济学》,刘峰等译,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9]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张维迎总译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0]王小鲁、夏小林:《优化城市规模,推动经济增长》,《经济研究》1999年第9期。

[11]吴晓隽:《中国三大都市圈经济发展方式的比较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报告,2008。

[12]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何畏、易家详译,商务印书馆,1990。

[13]杨国亮:《论范围经济、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的相容性》,《当代财经》2005年第11期。

[14]Arrow,Kenneth,J.,“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2,29,pp.153-173.

[15]Erik S.Reinert,How Rich Countries Got Rich and Why Poor Countries Stay Poor,New York:Public Affairs,2009.

[16]Freeman,C.,“Networks of Innovations: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 Research Policy,1991,20,pp.499-514.

[17]Lucas,Robert 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1),pp.3-42.

[18]Romer,Paul M.,“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94(5),pp.1002-1037.

[19]Romer,Paul M.,“Growth Based on Increasing Returns to Specializ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1987,77(2),pp.56-62.

[20]Romer,Paul M.,“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5),pp.71-102.

[21]Tichy,G.,“Clusters:Less Dispensable and More Risky than Ever,”Clusters and Regional Specialisation,London:Poin Limited,1998.

[22]Young,A.,“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 The Economic Journal,1928,Volume 38,pp.527-542.

[1]陈颐:《论社会保障的“中国模式”》,《江海学刊》2010年第5期。

[2]侯一麟:《政府职能、事权事则与财权财力:1978年以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公共行政评论》2009年第2期。

[3]顾惠芳、王大伟:《加快土地制度创新、促进城镇化质量提升》,《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第22期。

[4]聂强:《中美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研究及路径探索》,《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5]王慈航:《“土地财政”模式转型的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年第9期。

[6]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7]侯一麟:《政府职能、事权事责与财权财力——1978年以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中财权事权划分的理论分析》,《公共行政评论》2009年第2期。

[8]竹立家:《改革需要什么样的“顶层设计”》,《人民论坛》201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