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70

生活在香巴拉图书

Reproducing Shambala

SSAPID:101-9371-1277-09
ISBN:978-7-80230-917-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一个中心藏区村落长达十三个月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结果。作者根据丰富的田野材料,挑战美国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R. Redfield)提出的大小传统理论;在总结五十年来国际学界对该理论的研究成果之上,本书提出对文明的新的理解,一改我们对西藏村落乃至藏文明的诸如进化论、现代化论和全球化论等图解,从整体的和他者的视角,将文明化的藏区村落的生活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看到藏村在转型中包容整个世界的能力、胸怀和文化逻辑。

相关信息

丛书名:田野人文丛书
作 者: 陈波
编 辑:丁凡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缩写

 后记二

 后记一

 前言

 序言

 引用档案目录

 导论

  实地研究的相关说明

 第一章 巴村概况

  一 巴村的人口概况及其来源

  二 以巴村为地理中心的村落史

  三 村落重组

   1.自然村落的现代行政化

   2.村内移民

 第二章 家户建筑与祭祀空间

  一 建筑

  二 现代巴村家户的房屋建筑史

  三 建房仪式

  四 祭祀空间

 第三章 巴村人的公共祭祀和朝圣空间

  一 贡巴萨

  二 巴村本部

  三 茶日寺

  四 拉萨的朝圣与祭祀圈

  五 拉萨附近其他的朝圣圈

 第四章 巴村人的历书

  一 气象历书

  二 新历书

  三 历书的传统

  四 谁的历书

  五 巴村人的生活与历书

 第五章 仪式中的大小传统

  一 新房封顶仪式

  二 欢送仪式

  三 色拉寺的朝镢仪式

  四 丧仪

  五 仪式的谱系

 第六章 巴村的正统与异端

  一 关于古代巴村的两种口述史

  二 赞康

  三 茶日寺和赞康的关系

  四 拉萨河谷的赞康

  五 动态的大小传统转换模式

 第七章 自治的村落社会

  一 嘎厦档案中记载的乡村公会

  二 田野个案:巴村的乡村公会

  三 检讨

 第八章 城市和乡村:关系的转型

  一 宇宙观的一体化关系——巴村与拉萨

  二 现代“城—乡”关系

   1.拉萨城市规划中的巴村

   2.“城—乡”关系的进一步确认和固化

   3.作为城市的“补充”

 第九章 “阶级”

  一 现代性缓慢渗透巴村

   1.1959年前的阶级格局

   2.阶级格局与外界的渗透

  二 现代革命

   1.阶级的人为划定与倒置

   2.两个分类体系的对接

   3.划分阶级的实际程序

   4.巴村:新的被统治阶级

   5.巴村:新的统治阶级

 第十章 新共同体的实践与瓦解

  一 建构新共同体:从互助组到生产队

   1.副业组

   2.按劳分配

  二 从村落中上升的基层官员

  三 新共同体的瓦解

 第十一章 重塑村落

  一 生产经营的转变和贫富差别的再现

  二 塑造村落边界

  三 重新区分内外

  四 契约:村民遭遇外来者

 第十二章 巴村的传统社会网络:吉毒

  一 关于“吉毒”的两种视角

   1.天上繁星:民间组织视角中的“吉毒”

   2.公共性:手工业行会视角中的“吉毒”

  二 “吉毒”的三种含义

  三 藏人的人际关系分类

  四 巴村吉毒网络的属性

   1.使用文字

   2.亲属系数

   3.走回去

   4.象征的吉毒

   5.建构村落身份

   6.村落内外的桥梁

   7.共谋与紧张

 第十三章 历时格局中的“吉毒”

  一 古代巴村的吉毒格局

  二 革命对巴村“吉毒”网络的影响

   1.互助组

   2.村落重组

   3.新政治经济圜局

  三 “武斗”

  四 吉毒脉络运作于生产队内部

  五 吉毒网络的中兴

 第十四章 结论

  一 作为叙事空缺的村落社区

  二 村落在文明中

  三 叙述策略一:小传统的自我技术

  四 叙述策略二:大小传统的紧张与互动

  五 叙述策略三:传统间域

  六 文明之藏族形式

 附录

  一 表1 嘎厦时期人头税额(拉萨市西城区区委1959年的调查)

  二 表2 嘎厦时期房租额(1959年的调查)

  三 苦乐的谚语

  四 租车合同

  五 马车运输建筑材料公里计算表(以拉萨市为中心)

 编委会

 相关链接

本书是作者在一个中心藏区村落长达十三个月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结果。作者继承中国人类学前辈对藏文化/文明的研究传统,根据丰富的田野材料,挑战美国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R. Redfield)提出的大小传统理论;在总结五十年来国际学界对该理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书迈出新的一步,提出了对文明的新的理解,一改我们对西藏村落乃至藏文明的诸如进化论、现代化论和全球化论等图解,从整体的和他者的视角,将文明化的藏区村落的生活展现在读者面前,诸如村落大小传统之间的紧张、对话与互赖,城乡关系的转型以及“吉毒”网络的原生力量等,让读者看到藏村在转型中包容整个世界的能力、胸怀和文化逻辑。

阿齐兹:《藏边人家》,翟胜德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

埃文思·普里查德:《努尔人》,褚建芳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新西藏而奋斗》,载《西藏民族问题论文选》,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社会发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贝尔:《西藏之过去与现在》,宫廷璋译,商务印书馆,1930。

本尼迪克特·安德生:《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比阿特丽丝·D.米勒:《西藏的妇女地位》,吕才译,载《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三册),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

布顿大师:《佛教史大宝藏论》,郭和卿译,民族出版社,1986。

陈炳:《藏军史略》,载西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西藏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册),民族出版社,1985。

陈克进:《对藏区“多夫多妻”现象的浅见》,载《西藏研究》2001年第1期。

陈寅恪:《陈寅恪集·书信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a。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b。

陈永龄:《理县嘉戎土司制度下的社会》,北京大学图书馆,1947。

褚建芳:《人神之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图书馆,2002。

次仁央宗:《拉萨地区手工业调查》,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所:《西藏的商业与手工业调查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00。

次旺仁钦:《色拉大乘洲》,民族出版社,1995。

定甲·次仁多杰:《近代藏军和马基康(藏军司令部)及有关情况》,载西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西藏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七册),民族出版社,1995。

多杰才旦:《西藏的教育》,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

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册),人民出版社,1972。

恩格斯:《社会主义原理》,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6。

法王周加巷:《至尊宗喀巴大师传》,郭和卿译,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载《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费孝通:“甘南篇”,“甘肃行”,载费孝通:《行行重行行》,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

费孝通:《前记》,载潘乃谷、马戎:《边区开发论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载《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费孝通:《生育制度》,商务印书馆,1999a。

费孝通:《重读〈江村经济〉序言》,载《费孝通文集》第14卷,群言出版社,1999b。

费孝通:《禄村农田》,商务印书馆,民国32年(公元1943年)。

冯文楼:《〈水浒传〉:一个文化整合的悲剧》,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3期。

弗朗兹·博厄斯:《原始艺术》,金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a。

弗朗兹·博厄斯:《原始人的心智》,项龙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b。

傅崇兰:《拉萨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噶雪·曲吉尼玛、拉鲁·次旺多吉:《拉萨英语学校破产记》,载西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西藏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册),民族出版社,1984。

甘典:《我所了解的擦绒·达桑占堆其人》,载西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西藏文史资料选辑》(第五册),1985。

高丙中:《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中国文化的群体差异及其变迁》,载《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2期。

高丙中:《居住在文化空间里》,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格勒、海淼、嘎·达瓦才仁:《色达牧区的嫁妆和聘礼》,载《中国西藏》1995年第2期。

格勒、萧红燕:《西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5卷,2003年第1期。

格勒、扎呷:《近十年来藏族社会形态研究概述》,载《西藏研究》1996年第2期。

格桑卓嘎等:《铁虎清册》,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

格西曲吉扎巴:《格西曲扎藏文辞典》,法尊等译,民族出版社,1995。

古格·次仁格波、乃东·普穷:《布达拉宫“雪”之古代遗迹总汇》,载《西藏研究》(藏)2002年第4期。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郭超人:《西藏十年间》,新华出版社,1985。

郭冠忠:《50年代参加西藏社会历史调查的体会》,载郝时远:《田野调查实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韩素音:《拉萨·星星·花朵》,南粤出版社,1978。

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董晓萍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侯军:《李行的电影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载《当代电影》2003年第1期。

侯石柱:《西藏考古大纲》,西藏人民出版社,1991。

黄明信:《藏历的原理与实践》,民族出版社,1988。

霍康·索朗边巴:《更敦群培大师传·清净显相》,转引自杜永彬:《二十世纪西藏奇僧》,中国藏学出版社,2000。

霍巍:《西藏考古与西藏古代文明》,载《西藏研究》1995年第3期。

吉柚权:《西藏平叛纪实》,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

坚赞才旦:《论兄弟型限制性一妻多夫家庭组织与生态动因》,载《西藏研究》2000年第3期。

坚赞才旦:《真曲河谷一妻多夫家庭组织探微》,载《西藏研究》2001年第3期。

金泽:《民间信仰的聚散现象初探》,载《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拉鲁·次旺多吉:《拉鲁家族及本人经历》,《西藏文史资料选辑》(十六),民族出版社,1995。

乐于泓:《进藏日记》(一),《西藏文史资料选辑》(六),西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5。

乐于泓:《和平解放西藏日记摘抄》,《西藏文史资料选辑》(纪念西藏和平解放三十周年专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

勒内·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西藏的神灵与鬼怪》,谢继胜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

李安宅:《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1989。

李安宅:《藏族家庭与宗教的关系》,载《李安宅藏学文论选》,中国藏学出版社,1992。

李坚尚:《西藏手工业的历史考察》,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所:《西藏的商业与手工业调查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00。

李猛:《救谁的历史》,载《二十一世纪》1998年第10期。

李涛:《从一个社区考察西藏山南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进程》,载《中国藏学》1998年第2期。

李涛:《西藏乃穷村变迁调查》,载《中国藏学》2000年第4期。

李天刚:《中国礼仪之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李亦园:《民间文学的人类学研究》,载《民族艺术》1998a,第3期。

李亦园:《台湾汉民族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载《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b,第6期。

李有义:《西藏封建制社会分析》,载.《清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0年第4期。

李有义:《今日的西藏》,知识书店,1951。

李有义:《九十自述》,载格勒、张江华:《李有义与藏学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03。

李有义、郭冠忠、扎错:《拉加里地区调查报告》,载西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编辑组:《藏族社会历史调查》,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

李幼蒸:《结构与意义——现代西方哲学论集》,联经出版社,1994。

梁永佳:《地域崇拜的等级结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图书馆,2003。

梁永佳:《Homo Hierarchicus札记》(手稿)。

列昂节夫,B.Π:《外国在西藏的扩张》,张方廉译,民族出版社,1960。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第二卷),俞宣孟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林春辉:《大美百科全书》第27卷,光复书局,1991。

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三联书店,2000。

林耀华:《川康嘉戎的家族与婚姻》,载《燕京社会科学》第1卷,1948。

刘立千:《译者前言》,载刘立千译《土观宗派源流》,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

刘瑞:《中国人口西藏分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三联书店,1998。

刘忠:《西藏早期村落共同体初探》,载《西藏研究》1992年第2期。

刘忠:《西藏中期村落共同体初探》,载《西藏研究》1993年第4期。

路易·阿尔杜塞等:《读〈资本论〉》,李其庆、冯文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路易·杜蒙:《论个体主义:对现代意识形态的人类学观点》,谷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吕昌林:《试论昌都地区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婚姻陋习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载《西藏研究》1999年第4期。

罗伯特·彼·埃克瓦尔:《西藏的地平线》,刘耀华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

马克·赫特尔:《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宋践、李茹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马克·加博里约(Marc Gaboriau):《结构人类学和历史》,载M.雷恩:《结构主义选读》,1970。

马戎:《重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新的历史条件》,载《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马戎:《拉萨市区藏汉民族之间社会交往的条件》,载《社会学研究》1990年第3期。

马戎:《西藏居民收入、消费中的城乡差异》,载潘乃谷、马戎:《边区开发论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马戎:《西藏的人口与社会》,同心出版社,1996。

马戎:《导言》,载马戎、周星:《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马戎:《试论藏族的“一妻多夫”婚姻》,载《民族研究》2000年第6期。

马戎:《族群问题的“政治化”和“文化化”》,ISA工作论文,2002a。

马戎:《社会学的应用研究》,华夏出版社,2002b。

马戎:《从王桐龄〈中国民族史〉谈起——我国30年代三本〈中国民族史〉的比较研究》,载《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c,第3期。

马戎:《中国传统“族群观”与先秦文献“族”字使用浅析》,ISA工作论文,2003。

马赛尔·莫斯:《论馈赠》,卢汇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麦克唐纳:《旅藏二十年》,孙梅生、黄次书译,商务印书馆,1936。

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二册,1966年1月~1968年12月),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毛泽东:《关于西藏平叛》(1959),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八册,1959年2月~1975年7月),人民出版社,1999。

毛泽东:《接见西藏地区参观团、西藏青年参观团负责人等的谈话》(1955),载《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2001。

梅·戈尔斯坦:《现代藏语之新藏英词典》,加州大学出版社,2001。

梅·戈尔斯坦:《喇嘛王国的覆灭》,杜永彬译,时事出版社,1994。

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民族出版社:《汉藏词汇》,民族出版社,1964。

摩尔根:《印第安人的房屋建筑与家室生活》,秦学圣等译,文物出版社,1992。

宁宗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与中国社会》,载《复旦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诺布旺丹:《西藏手工业及其行会》,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所:《西藏的商业与手工业调查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00。

欧阳修:《新唐书》第104卷《于志宁传附休烈传》,中华书局,1975。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平措扎西:《吉都:藏族苦乐与共的民间社团》,载《中国西藏》1995年第1期。

强维巴·扎西欧珠:《先父点亮了西藏第一盏电灯》,载《西藏文史资料选辑》(第八册),1986。

仁旺:《天人关系的另类解读》,载《中国青年科技》2004年第2期。

仁旺:《藏历:天人关系的另类解读》,载《中国青年科技》2004年第2期。

荣赫鹏:《英国侵略西藏史》,孙熙初译,西藏社科院资料情报研究所,1983。

瑞白敬坚:《米拉日巴传》,西藏人民出版社,2000。

瑞德斐:《乡民社会》,张绪生译,原载《燕京社会科学》(第二卷),1949。

萨班·贡噶坚赞:《萨迦格言》,王尧译,青海人民出版社,1981。

萨林斯:《别了,忧郁的譬喻:现代历史中的民族志学》,载王筑生:《人类学与西南民族》,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萨林斯:《什么是人类学的启蒙》,载马戎、周星主编《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第一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色新·洛桑顿珠:《我所知道的藏军情况》,载西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西藏文史资料选辑》(第八册),西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6。

山南地区民族古籍文化抢救与民间文艺三套集成领导小组办公室:《山南谚语集成》(第一册),山南地区,1992。

师博:《西藏风雨纪实》,中国华侨出版社,1993。

石硕:《一个隐含藏族起源真相的文本》,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程立显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

谭·戈伦夫:《现代西藏的诞生》,伍昆明、王宝玉译,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

唐家卫:《事实与真相》,中国藏学出版社,2003。

陶增棨:《杂谷脑喇嘛寺院》,北京大学图书馆,1946。

童恩正:《西藏考古综述》,载《文物》1985年第9期。

王建民、张海洋、胡鸿保:《中国民族学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

王力雄:《天葬》,明镜出版社,1999(1998)。

王力雄:《西藏问题的文化反思》,载《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5期。

王铭铭:《社区的历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王铭铭:《逝去的繁荣》,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王铭铭:《非我与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王铭铭:《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史诗——民间文化研究与多元史观的建构》,载《非我与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王铭铭:《民族与国家》,载《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民族出版社,2001。

王铭铭:《村落研究二人谈》,载《民俗研究》2003a,第1期。

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不是什么》,社会学系讲座,2003b,11月27日。

王铭铭:《走在乡土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c。

王庆德:《中国民间宗教史研究百年回顾》,载《文史哲》2001年第3期。

王思斌:《中国社会的求—助关系——制度与文化的视角》,载《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

王尧、王启龙、邓晓咏:《中国藏学史》(1949年前),民族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王元化:《大传统与小传统及其他》,载张立升:《社会学家茶座》,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期。

翁玲玲:《从阴魂到神灵:泉州地区女性神灵信仰初探》,载《海峡两岸社会与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2006年6月29日。

沃尔夫:《乡民社会》,张恭启译,巨流图书公司,1983。

吴晗、费孝通:《皇权与绅权》,学风出版社,1948。

吴文藻:《西方社区研究的近今趋势》,载《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0。

吴文藻:《现代社区实地研究的意义和功用》,载《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0。

吴忠信:《吴忠信入藏日记》,收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黄慕松、吴忠信、赵守钰、戴传贤奉使办理藏事报告书》,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

西藏人民出版社:《十世班禅转世灵童寻访认定坐床写真》,西藏人民出版社,1996。

西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编辑组:《藏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

西藏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年谱》,载《西藏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一册),民族出版社,1989。

西藏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西藏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三册),民族出版社,1991。

拉巴次仁校:《先驱者之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编译处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3。

徐平:《西藏农民半个世纪生活的定量分析》,载《中国藏学》2000年第1期。

徐平、郑堆:《西藏农民的生活》,中国藏学出版社,2000。

牙含章:《班禅额尔德尼传》,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

牙含章:《达赖喇嘛传》,人民出版社,1991(1984)。

央珍:《拉萨有条八廓街》,载《拉萨晚报》2002年4月14日第5版。

杨堃:《葛兰言研究导论》,载《社会科学季刊》1933年第一卷第3、第4期和第二卷第1期。

姚兆麟:《从藏历年、工布年的异同看西藏年节之演变》,载《西藏艺术研究》1994年第3期。

于长江:《热拉村社区调查与研究》,载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社会发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于道泉:《拉萨口语字典》,民族出版社,1983。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1987)。

扎嘎:《山南地区的氆氇与邦单手工业》,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所:《西藏的商业与手工业调查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00。

扎嘎:《西藏五金行业的调查与研究》,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所:《西藏的商业与手工业调查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00。

扎呷、卢梅:《西藏牧民——藏北安多县腰恰五村的调查报告》,五洲传播出版社,1998。

张宏明:《土地制度与公共仪式的变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图书室,2002。

张江华:《藏东南“三巴”考察的回忆》,载郝时远:《田野调查实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张怡荪:《藏汉大辞典》,民族出版社,1993。

张植荣:《国际关系与西藏问题》,旅游教育出版社,1994。

赵丙祥:《文化接触与殖民遭遇》,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图书室,2000。

赵慎应:《张国华将军在西藏》,中国藏学出版社,1998。

赵盛铎:《西藏民族之社会生活及礼俗之研究》,北京大学图书馆,1939。

直云边吉:《达赖喇嘛:分裂者的流亡生涯》,海南出版社,199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2001。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等:《藏北牧民》,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

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研究室:《莲花生大师本生传》,洛珠嘉措、俄东瓦拉译,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

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

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中华书局,1996。

周润年:《西藏教育五十年》,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周星:《序》,载马丽华:《灵魂像风》,作家出版社,1994。

朱解琳:《藏族近现代教育史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

Andrugtsang,Gompo Tashi,Four Rivers,Six Ranges,India:A Public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and Publicity Office of H. H The Dalai Lama,Dharamsala,1973.

Arendt,Hannah,The Human Condition,Chicago &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8.

Arpi;,Claude,The Fate of Tibet,When Big Insects Eat Small Insects,New Delhi:Har-Anand Publications PVT Ltd,1999.

Barth,Fredrik,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69.

Berry,Scott,Monks,Spies and a Soldier of Fortune the Japanese in Tibet,London,The Athlone Press Ltd.,1995.

Blezer,Henk,ed.,Religion and Secular Culture in Tibet,Leiden:Brill,2002.

Bourdieu,Pierre,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Colson,Elizabeth and Max Gluckman,Seven Tribes of British Central Africa,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1.

Craig,Mary,Kundun,A Biography of the Family of the Dalai Lama.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1997.

Dalai Lama,Freedom in Exile,The autobiography of 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 of Tibet,London:Hodder and Stoughton,1990.

Douglas,Mary,Purity and Danger,New York:Routledge,2002.

Dumont,Louise,Homo Hierarchicus,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Epstein,S. R.,Introduction:Town and Country in Europe 1300—1800,in S. R. Epstein ed.,Town and Country in Europe 1300-1800,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Adam Kuper,Among the Anthropologists,London:The Athlone Press,1999.

Gao,Mobo C. F.Gao Village:a portrait of rural life in modern China,London:Hurst & Company,1999.

Gluckman,Max,Custom and Conflict in Africa,Oxford:Basil Blackwell,1982(1956).

Goldstein,M.,The Struggle for Modern Tibet,New York:M. E.Sharpe,Inc,1997.

Goldstein,Melvyn C.,An Anthropological study on the Tibetan political system,Seattle: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1968.

Granet,Marcel,Festivals and Songs of Ancient China,London:George Routledge & Sons,Ltd.,1932.

Harrer,Heinrich,Lost Lhasa,Heinrich’s Tibet,New York & Summit Publica-tions,Inc.,Hood River,Oregon,1991.

Havnevik,Hanna,A Tibetan Female State Oracle,in Henk Blezer ed.,Religion and Secular Culture in Tibet,Leiden:Brill,2002。

Hilton,Isabel,The Search for the Panchen Lama,London:W. W. Norton & Company,1999.

Holmberg,David H. Ritual Paradoxes in Nepal: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Tamang Religion.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43,No.4(Aug.,1984),1984.

Holmberg,David H. Order in Paradox:Myth,Ritual and Exchange Among Nepal’s Tamang.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9.

K’un,Yang,An introduction to Granet’s Sinology,reprinted from The Yenching Journal of Social Studies,Vol.1,No.2,January,1939.

Li,An-che,History of Tibetan Religion-A Study in the Field,Beijing:New World Press,1994.

Lopez,Donald S.,Jr.,Foreigner at the Lama’s Feet,in Alex McKay,The History of Tibet,(Ⅲ)The Modern period:1895—1959 the encounter with Modernity,London:Routledge Curzon,2003.

Lopez,Donald S.,Jr.,Curators of the Buddha:The study of Buddhism under Coloniali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Marriot,Mckim ed.,Village India,Studies in the little community,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5.

McKay,Alex,The History of Tibet,(Ⅲ)The Modern period:1895-1959the encounter with Modernity,London:Routledge Curzon,2003.

Miller,Beatrice D.,Ganye and Kidu:two formalized systems of mutual aid among the Tibetans,in Southwester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Vol.12,1956.

Ortner,Sherry B.,High Religion,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9.

Redfield,Margaret Park ed.,Human nature and the study of society:the papers of Robert Redfield,Vol.1,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2.

Redfield,Robert and Milton Singer,“Introduction”,in Arthur F. Wright ed.,Studies in Chinese Thought,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3.

Redfield,Robert and Milton Singer,“Cultural Role of Citie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3:53—73,1954.

Redfield,Robert,Culture changes in Yucatan,i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New Series,Vol.36,No.1 Jan.—March,1934.

Redfield,Robert,Folk Society,i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LII,No.4(January),1947.

Redfield,Robert,Introuduction,in Hsiao-tung Fei,China’s Gentr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3.

Redfield,Robert,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0(1956).

Redfield,Robert,The Little Communit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0(1956).

Roefl,Lisa,Other modernitie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

Rubinstein,Robert A. ed.,Fieldwork:the correspondence of Robert Redfield and Sol Tax,New Brunswick,NJ:Transaction Publishers,2002.

Sahlins,Marshall,Stone Age Economics,New York:Aldine De Gruyter,1972.

Sahlins,Marshall,Historical metaphors and mythical realities:structure in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Sandwich Islands kingdo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81.

Sakyaba Sonam Gyaltsen,The Clear Mirror,Ithaca:Snow Lion Publications,1996.

Sangren,Steven P.,History and Magical Power in a Chinese Community,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Sangren,Steven P.,“Great Tradition and Little Traditions Reconsidered: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Integration in China”.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I:1-24,1984.

Sangren,Steven P.,“Orthodoxy,Heterodoxy,and the Structure of Value in Chinese Rituals”.in Modern China,Vol.13,No.1,Symposium on Hegemony and Chinese Folk Ideologies,Part1(Jan.),1987.

Scott,James C.,Weapons of the Weak.Everyday Forms of Peasants Resistance,Yale:Yale University Press,1985.

Shakya,Tsering,The Dragon in the Land of Snows,New York:Penguin Compass,1999.

Singer,Milton,The Cultural Pattern of Indian Civilization:A Preliminary Report of a Methodological Field Study,The Far Eastern Quarterly,Vol.15,No.1(Nov.,1955),1955.

Singer,Milton,The Cultural Pattern of Indian Civilization:A Preliminary Report of a Methodological Field Study,in The Far Eastern Quarterly,Vol.15,No.1(Nov.,1955),1955.

Singer,Milton,The Great Tradition in a Metropolitan Center:Madras,The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Vol.71,No.281,Traditional India:Structure and Change(Jul.-Sep.,1958),1958.

Snellgrove,David and Hugh Richardson,A cultural history of Tibet,New York:F. A. Praeger,1968.

Stocking,George W.,Volksgeist as method and ethic:essays on Boasian ethnography and the German anthropological tradition,Madison,Wis.: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96.

Stocking,George W.,Anthropology at Chicago:Tradition,Discipline,Department,Chicago,see http://anthropology.uchicago.edua/bout/cases,1979.

Stoddard,Heather,Tibetan Publications and National Identity,in Robert Barnett ed.,Resistance and reform in Tibet,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4。

Tambiah,Stanley J.Buddhism and the Spirit Cults in North-east Thai-lan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0.

东嘎·洛桑赤列:《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民族出版社,1981。

刚组:《怎样看藏历》,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

高炳辰:《常用藏族谚语词典》,扎西杰博校订,甘肃民族出版社,1992。

格桑卓嘎:《铁虎清册》,中国藏学出版社,1989。

古如乌坚林巴:《五部遗教》,扎西杰博整理,民族出版社,1997。

霍康·索朗边巴:《拉萨古迹发微》,载《邦锦梅朵》1994年第3期。

霍康·索朗边巴:《霍康·索朗边巴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1999。

拉萨市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拉萨市历史文物》(城关区卷),1998。

洛桑衮钦:《色拉寺金刚镢历史述略》,载《邦锦梅朵》1995年第3期。

牧给·桑旦(dMu-dGe bSam-gTan):《藏族文化发展简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2。

恰白次旦平措等:《西藏重要历史文件汇编》,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1991。

强维巴·次央:《著名妇女丹玛的所依身洛桑次珍及其他》,2002,第243~258页。

群培:《雪域圣迹导游——拉萨地区》,民族出版社,2004。西藏藏医院天文星算研究所:《藏历水羊(2003)年历书》,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

西藏藏医院星算研究所:《藏历水马(2002)年历书》,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

西藏拉萨市藏医院《藏历》编辑室:《西藏铁鸟年气象历书》,西藏人民出版社,1980。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天文星算研究所:《藏历铁马(1990)年历书》,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

西藏自治区天文星算研究所:《藏历火鼠(1996)年历书》,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

西尼楚成:《拉萨寺庙志》,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