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中国公益发展报告(2012)图书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Civic Philanthropy Development(2012)

SSAPID:101-9310-5655-05
ISBN:978-7-5097-4660-8
DOI:
ISSN:

[内容简介] 2012年,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没有2011年的波澜起伏,却在平淡之中扎实前行并小有突破。《中国公益发展报告》(2012)延续上一年《公益蓝皮书》的公民公益战略理论框架,全书分公益行动、公益组织、公益政策和公益文化四大部分对2012年我国全民公益事业的发展进行总结和梳理,重点考察了公民捐赠行为特点、企业社会责任状况、基金会与NGO合作、国际组织在中国的实践及其影响、社会组织管理新政、公益法律政策新进展等议题。蓝皮书认为,2012年我国全民公益事业发展见证了青年公益的兴起,并呈现出跨界合作、策略联盟和专业转型的总体发展趋势。

相关信息

丛书名:公益蓝皮书
作 者: 朱健刚
编 辑:李响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6 中国政治

 法律声明

 Abstract

 皮书数据库

 导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摘要

 序言

 BⅠ 总报告

  B.1 2012全民公益发展报告

   一 全民公益概念的扩展与青年公益的兴起

   二 全民公益趋势之一:跨界合作

    (一)企业社会责任

    (二)社会企业

    (三)媒体与公益

   三 全民公益趋势之二:策略联盟

    (一)基金会与NGO的伙伴关系

    (二)救灾联盟

    (三)群体性公益

   四 全民公益趋势之三:走向专业公益

    (一)透明度与公信力

    (二)志愿组织的专业转型

   五 结论

 BⅡ 公益行动

  B.2 城市居民志愿服务与慈善捐赠行为研究报告

   一 研究背景

   二 方法与数据

   三 志愿服务和慈善捐赠的现状

    (一)志愿服务

    (二)慈善捐赠

   四 影响公民志愿服务和捐赠行为的因素

    (一)在校和就业状况

    (二)教育程度

    (三)收入水平

    (四)户口

    (五)宗教

    (六)性别

    (七)年龄

   五 公民的利他行为和生活满意度

   六 总结与讨论

 BⅢ 公益组织

  B.3 非公募基金会资金管理与使用状况研究报告*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方法

    (一)调查问卷

    (二)调查样本

    (三)调查执行

   三 样本概况

    (一)基金会注册类型及地域分布

    (二)基金会工作领域

    (三)基金会发起者类型

    (四)基金会已成立年限

    (五)基金会2010年年末的净资产数

    (六)基金会人力资源状况

    (七)基金会社会网络状况

   四 资金筹集与收入状况

   五 保值增值与资金投资

   六 资金使用与项目运作

   七 资金管理和使用影响因素的分析

   八 结论与建议

  B.4 中国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状况分析报告*

   一 近年来中国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情况

   二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探析

   三 本报告的内容、方法与数据来源

   四 中国不同地区上市公司2011年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贡献

    (一)2011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中国上市公司地区分布情况

    (二)2011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中国上市公司分地区缴纳税费情况(具体数据见附表1)

    (三)2011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中国上市公司分地区公益性捐赠情况

    (四)2011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中国上市公司分地区社会责任贡献

   五 中国不同行业上市公司2011年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贡献

    (一)2011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中国上市公司行业分布情况(具体数据见附表2)

    (二)2011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中国上市公司分行业缴纳税费情况

    (三)2011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中国上市公司分行业公益性捐赠情况

    (四)2011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中国上市公司分行业社会责任贡献

   六 中国不同控股类型上市公司2011年企业社会责任贡献

    (一)2011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中国上市公司控股类型情况

    (二)2011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不同控股类型上市公司缴纳税费情况

    (三)2011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不同控股类型上市公司的公益性捐赠

    (四)2011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不同控股类型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贡献

   七 中国不同规模上市公司2011年的社会责任与社会贡献

    (一)2011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中国上市公司规模情况

    (二)不同规模上市公司的纳税情况

    (三)不同规模上市公司的公益性捐赠

    (四)不同规模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贡献

   八 结论和政策建议

   附录

  B.5 基金会与NGO合作

   一 引言

   二 研究方法与案例呈现

   三 基金会资助模式的“理想类型”

    (一)服务购买

    (二)项目资助

    (三)伙伴策略

    (四)孵化培育

   四 基金会资助的动力机制

    (一)价值驱动

    (二)制度保障

    (三)策略支持

   五 基金会资助型项目的成效

    (一)发展式社会问题解决之道

    (二)推动社会资源整合

    (三)促进基金会自我创新

    (四)打造公益价值链

    (五)着力社会培育

   六 结论与建议

    (一)多元化资助策略

    (二)规范化资助流程

    (三)信任关系的建构

    (四)系统性资助

    (五)合作与联盟

  B.6 国际狮子会的中国经验:广东狮子会案例研究报告*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狮子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一)狮子会进入中国

    (二)广东狮子会的基本概况

     1.草创时期

     2.走向民间化和规模化

   三 西方志愿精神与中国福报传统的结合:“四出”但不求回报

   四 民主治理使组织有效运转

    (一)组织治理的民主机制

    (二)组织文化:领导力训练和“轮庄”

    (三)民主选举与协商

   五 积极的政府关系,合作治理

    (一)复杂的政府关系图景

    (二)“自己人”的扭合及与地方政府的合作

   六 小结:无法预期的未来

  B.7 国际支持机构与中国公民社会

   一 两个“能力建设”项目案例

    (一)培训项目A

    (二)培训项目B

   二 从北美到中国:水土不服的海外项目经验

    (一)公信力

    (二)治理和理事会

    (三)“参与”作为一个口号

    (四)本土经验与地方性人际网络的重要性

   三 结论

 BⅣ 公益政策

  B.8 我国公益性捐赠税收政策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一 我国现行公益性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

    (一)对捐赠人的税收优惠

    (二)对非营利组织本身的税收优惠

    (三)对受益人的税收优惠

    (四)非营利组织税前扣除资格与免税资格含义不同

   二 广东省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与税前扣除资格申请现状

    (一)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法律体系

    (二)信息公开情况不足

    (三)资格审定条件不清晰,程序有待规范、随意性较大

    (四)流转税税收优惠缺乏

    (五)超过限额的公益性捐赠不能向后或向前结转扣除

   三 政策建议

    1.在各省民政厅下发(财税2008年160号文)操作办法的基础上,建立省以下各级财政、税务部门会同民政部门对公益性社会团体的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审核确认的联合协调机制

    2.税务机关对申请抵扣的公益性捐赠票据进行申报审核

    3.大力发展民间公益性组织,给予符合条件的公益性组织税前扣除资格

    4.完善免税以及税前扣除政策

  B.9 2012年度中国公益法律政策发展报告

   一 导言

   二 公益主体方面立法

    (一)社会组织直接登记

     1.可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种类

     2.开办资金的要求

     3.直接登记政策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二)基金会、社会团体的管理

     1.对基金会信息公开的关注

     2.对基金会的影响

     3.对社会团体开展合作活动的规制

     4.对社会团体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志愿者管理

     1.概念界定

     2.志愿服务记录的义务

     3.鼓励性规定的意义

     4.该办法的执行问题

   三 公益活动

    (一)募捐条例

     1.募捐的概念及募捐组织

     2.募捐活动的管理

     3.进步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二)公益诉讼

     1.公益诉讼主体比草案扩大

     2.公民个人并未成为公益诉讼的主体

     3.公益诉讼的完善与深化

   四 法律责任

    (一)《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的内容

    (二)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五 总结

  B.10 广东省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与问题

   一 “双重管理”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二 新政策下社会组织注册的现状与困境

    (一)关于“公益慈善”的概念标准

    (二)场地问题

    (三)各级民政部门的自由裁量权过大

    (四)注册的费用

    (五)涉外机构

    (六)注册后的困难

   三 政策建议

    1.继续放宽公益慈善类的概念

    2.各区(县级市)民政部门之间需要协调一致

    3.对场地的要求应该降低

    4.民政部门的工作需要更加细致,因为一些小问题也会给社会组织带来极大的困难

    5.民政部门需要协调物价局等各方,降低注册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

    6.尽快出台涉外组织登记细则

    7.尽快协调社会组织注册后的免税资格及税前扣除资格的审定

    8.民政部门应多开展社会组织注册、财务、年审方面的培训,使社会组织能更快地走上规范化的道路

  B.11 嵌入中的专业社会工作与街区权力关系*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嵌入的背景

   三 政府权威的渗透与服务行政化

   四 权力集中与内部治理官僚化

   五 专业建制化与行政性控制

   六 全省的调查:专业社工机构嵌入街区治理的类型学分析

   七 结论与建议:专业社工如何推动街区治理变革

 BⅤ 公益文化

  B.12 中西比较视阈下公益慈善的伦理诉求*

   一 西方视阈及其阐释局限

   二 中国视阈:伦理共同体

    (一)“报”的层面:求“天下之利”

    (二)“义”的层面:求“天下之制”

    (三)“仁”的层面:求“天下之表”

   三 视阈融合:爱的共同体

  B.13 文化传统的预制性与公民教育

   一 一个调查引出的问题

   二 文化传统的预制性

    1.根源性

    2.特殊性

    3.生存性

   三 公民教育定位的思考

    1.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要考虑文化传统的预制性因素

    2.公民教育的展开要关注接受主体的文化传统预制性倾向

    3.公民教育的设置要以文化传统的本源性为基础

  B.14 中国公共倡导多元化发展现状分析

   一 引言

   二 NGO倡导功能的多元化发展

    (一)中国NGO的倡导功能在边缘中发育

    (二)NGO倡导支持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三)倡导公共空间的营造

    (四)公共倡导指向NGO的出现与增长

    (五)NGO联合倡导趋向务实

    (六)NGO倡导中更强的公众性和政策指向性

   三 倡导主体多元化

    (一)基金会公共倡导的集体亮相与行业组织倡导

    (二)公民以个人身份进行公共倡导

    (三)企业家与媒体加入倡导主体阵营

   四 公共倡导手法的多元化应用

    (一)乙肝与艾滋领域的影响性诉讼

    (二)不同领域的行为艺术倡导与探索

    (三)新社会运动在环保领域的兴起

   五 结语与讨论

    (一)公共倡导的本土化特征与地域差异

    (二)公共倡导的落地需要更多NGO的承接

    (三)自下而上的倡导期待政府的制度化回应

  B.15 中国传统慈善近代转型的文化动因

   一 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结构划分

   二 国家主导慈善传统的形成——对“仁”的 文化资源的垄断

   三 传统慈善的近代转变及西方因素的介入

   四 中国传统慈善转型的文化动力分析

 公益蓝皮书编委会

2012年中国全民公益事业的发展没有2011年的危机四起、波澜起伏,却在较少的社会关注中悄然形成突出重围之势。基于对2012年我国全民公益事业发展状况的总结和分析,其总体呈现以下基本趋势。2012年全民公益事业的发展见证了青年公益的兴起。年青一代开始越发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使命和责任,选择积极参与到社会公益行动当中,并逐渐成为推动我国全民公益事业发展的有生力量。与老一代公益人相比,年青一代内心不乏理想,且更加充满阳光,这为整体公益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创造力和行动力。2012年全民公益事业发展呈现强烈的跨界合作趋势,表现为市场部门对公益慈善事业参与度的显著提升,商业手段和公益目标有效结合而形成的社会企业的兴起,以及媒体对公益界的深度参与和跨界合作趋势。策略联盟逐渐成为民间公益生态系统的有效行动策略,表现在公益行业内部对处于行业价值链上游基金会与大量一线公益服务机构合作关系建构的大力倡导与实践推动,不同服务领域草根NGO合作与联盟关系的有效建构及其效应的逐渐显现,以及2012年基于普通公民个体自发组织和参与的“群体性公益行动”的大量涌现。长期处于草根发展状态的我国民间公益事业也在外部和内部动力的双重推动下逐渐走上专业化发展道路。一方面,公益机构的内部志愿组织、管理和动员模式向专业化转型;另一方面,在经历过2011年一系列公信力事件的冲击和洗礼后,公益机构也越来越重视自身透明度及外部公信力的建设。上述整体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和转型,离不开每一位公益人和公益行动者的努力、奋斗和坚持。本报告延续2011年《公益蓝皮书》的整体框架,继续研讨“公民公益”战略理论。公民公益战略理论认为,每一位公益行动者都是以一名普通公民的身份自主、独立地志愿参与到社会公益行动当中。因此,每一个普通公民的公益参与行为都可以被赋予更高的价值期待。正是这种基于公民身份的公益行动,推动政府和民间良性互动,以建设一个以民为本、志愿参与、多元开放、多方合作的公民社会;而通过公民社会的自然生长又形成中国社会转型的根本动力,化解中国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最终推动中国社会治理的民主化转型,是为中国社会转型的民间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