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14

感知与洞察:实践中的现象学社会学图书

Perception and Insight Phenomenological Sociology in the Practice

SSAPID:101-9271-2210-39
ISBN:978-7-5097-3192-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的是自作者在北京大学任教以来的论文。论文主要围绕“现象学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论探讨”、“城乡社会发展”、“变迁中的婚姻家庭”和“教学和学生培养方法”等四个方面的主题展开,其中绝大部分都已经公开发表(除了教学探索中的两篇)。它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作者在所关注的领域中的探索和学术进展。

相关信息

丛书名:北大社会学·教授自选集系列
作 者: 杨善华
编 辑:谢蕊芬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第一篇 理论探索

  理解普通妇女与她们的生活世界

  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

   一 问题的提出:“深度访谈”的实质

   二 叙述的意义

   三 对访谈原则的讨论

    (一)悬置的态度

    (二)对被访者的日常生活的了解

    (三)被访者个人生活史:访谈最佳的切入点

    (四)全方位的观察

    (五)“意义”和“事实”:意义探究时“真”和“假”的辩证法

    (六)三层次的文本分析:意义探究的具体路径

   四 结语

  感知与洞察:研究实践中的现象学社会学*

   一 若干理论前提

   二 感知:悬置、意义的辨析与区分、意义的逻辑

    (一)被访者的日常生活:感知的对象和研究的重心

    (二)悬置

    (三)意义的辨析与区分

    (四)意义的逻辑的把握

   三 洞察:感知的目标和结果

   四 结论

  田野调查中被访者叙述的意义诠释之前提

   一 关于“意义”

   二 我群关系的建立

   三 索引性:意义脉络的显现和追溯

   四 小结

  日常生活: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切入点和不可或缺的领域

   一 “日常生活”为何可以作为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切入点

   二 “常态”的日常生活的社会学意义

 第二篇 城乡社会发展

  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

   一 费先生所提出的“差序格局”

   二 80至90年代的中国农村社会:姻缘关系、拟似血缘关系与利益进入差序格局

   三 对差序格局的探讨及再认识

  家族政治与农村基层政治精英的选拔、角色定位和精英更替

   一 引言

   二 村庄的“自由”政治空间

   三 村干部(村级政治精英)的角色地位和行为特征

   四 对农村家族活动及家族存在的基础的若干分析

  近期中国农村家族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

   一 家族定义及学术界视野中的家族和宗族关系

   二 家族在中国农村社会结构中的定位和作用的演变*

   三 社会学的视角和日常生活中的家族

   四 家族和农村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政权经营者”

   三 “代理型政权经营者”与“谋利型政权经营者”

    1.“代理型政权经营者”

    2.“谋利型政权经营者”

   四 小结

  面对SARS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农村村干部直选研究引发的若干理论问题

   一 关于“农民的视角”及其背后的“方法论”问题

   二 关于农民参与直接选举的动因问题

   三 关于“选举的实践”

   四 对村干部直接选举在村庄政治生活中的意义及对民主制度推广的作用的评价问题

  日常生活政治化*与农村妇女的公共参与*

   一 背景:关于“国家政治”与“村庄政治”的区分

   二 群体边界的明晰与行动的理性化*

   三 妇女对参与选举和选举结果的解释

   四 “聊天”:日常生活政治化的另一具体表现

   五 结语

  手机:全球化背景下的“主动”选择*

   一 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二 珠江三角洲独特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 手机:农民工的“主动”选择?

   四 结论

  体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一 “体制”概念的解读

    (一)政治体制

    (二)财政体制

   二 体制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的表现

    1.地方干部只给进入政绩考核内容的任务以最大的重视

    2.功利主义地理解中央的安排和部署

    3.现实政治生态环境下地方干部的实用主义

    4.“焦土”财政和觅利冲动

    5.以经济实力为基础:马太效应和下级自由度的增加

   三 结论

 第三篇 变迁中的婚姻家庭

  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家庭生产功能的变迁

   一 理论前提

    1.跨(亚)文化比较研究的缘由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不同地区导致了不同的社会变迁

    3.划分标准

   二 资料分析

   三 若干结论

  中国城市家庭变迁中的若干理论问题

   一 宏观社会背景

   二 城市家庭的变迁机制和变迁最终目标

   三 城市家庭变迁在家庭功能、家庭结构、家庭关系方面的表现

   四 结束语

  21世纪的中国人

  改革以来我国大城市居民家庭收入格局的变化

   一 调查对象与方法

   二 基本理论假设

   三 资料分析

    (一)作为家庭主要成员的夫妻的收入之基本状况

    (二)对影响家庭收入格局变化的因素之分析

   四 小结与讨论

   附表

  中国近年来家庭结构与婚姻的变迁

   一 理论前提

   二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婚姻变迁

    (一)初婚年龄

    (二)婚姻自主性

    (三)离婚率

   三 家庭结构与家庭规模

   四 家庭功能

    (一)家庭经济功能

    (二)家庭其他功能

  责任伦理与城市居民的家庭养老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以往研究的回顾和研究假设

   三 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四 资料分析

    1.被调查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2.城区老年人的经济状况

    3.城区老年人的生活照料

    4.城区老年人的精神慰藉

    5.关于“孝”的观念和实践

   五 结论

  关注“常态”生活的意义

   一 概念的界定

   二 意义的联系

   三 以被访者生活史为切入点

   四 挖掘和揭示制度安排中的“盲点”*

   五 小结

  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家庭三十年

   一 背景

   二 农村家庭变迁的不同阶段和家庭变迁的特点

   三 简短的结论

  家庭社会学研究三十年

   一 经验研究:家庭社会学研究三十年的主要线索

   二 借鉴国内外(家庭)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是研究不断深入的前提*

   三 人才培养与机构设置:学科建设的一个关键点

   四 对未来的展望

  中国当代城市家庭变迁与家庭凝聚力

   一 背景:社会转型

   二 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城市家庭变迁

   三 挑战

   四 简单的结论

 第四篇 教学与学生培养

  现象学的路径与学生能力的提升

   一 关于课程教学目标的思考

   二 现象学的路径

  教师在讨论课中的主导作用

  “意识”、“见识”与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一 前提

   二 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间性”与共享学术价值与学术规范

   三 意识:一种反思和监控的机制

   四 见识:学术标准的典范化与具体化

   五 简单的结语

  《城乡日常生活》前言

  平和心态、开放胸怀、锲而不舍

 前言

本书收录的是自作者在北京大学任教以来的论文。论文主要围绕“现象学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论探讨”、“城乡社会发展”、“变迁中的婚姻家庭”和“教学和学生培养方法”等四个方面的主题展开,其中绝大部分都已经公开发表(除了教学探索中的两篇),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作者在所关注的领域中的探索和学术进展。

霍桂桓:《舒茨》,载苏国勋主编《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十卷社会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孟宪范主编《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保尔-汤普逊:《过去的声音——口述史》,覃方明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何凡兴等编著《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红旗出版社,1991。

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92。

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霍桂桓:《舒茨》,载苏国勋主编《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十卷社会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孙飞宇:《论舒茨的“主体间性”理论》(上),《社会理论学报》2004年第7卷第2期(秋季号),(新加坡)八方文化创作室。

杨善华、罗沛霖、刘小京、程为敏:《农村村干部直选研究引发的理论问题》,《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6期。

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何兆武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张祥龙:《朝向事情本身:现象学导论七讲》,团结出版社,2003。

Schutz,A. 1972.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Social World,Heinemann Educational.

Schutz,A 1962. Collected Papers Ⅰ,edited and introduced by Maurice Natanson,Nijhoff.

Schutz,A 1976. Collected Papers Ⅱ,edited and introduced by Arvid Brodersen,Nijhoff.

Hakim,C. 1987. Research Design:Strategies and Choices in the Design of Social Research. Allen&Unwin.

Arksey,H. & Knight,P. 1999. Interviewing for Social Scientists. Sage Publications.

Giele,Janet Z. and Glen H.Elder Jr.(Ed.) 1998,Methods of Life Course Research: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Sage Publications.

Weber,Max. 1978. Economy and Society: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Ed.)Guenther Roth and Claus Wittic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Andrews,M. & Sclater,S.,2000. Lines of Narrative:Psychosocial Perspectives,Routledge.

Chamberlayne,P. 2000. The Turn to Biographical Methods in Social Science—Comparative Issues and Examples,Routledge.

Perks,R. & Thomason,A. 1998. The Oral History Reader. Routledge.

Scheff,T. 1977. Emotions. The Social Bond,and Human Reality:Part/Whole Analys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engraf,T. 2001.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Biographic Narrative and Semi-structured Methods,SAGE Publications.

Wengraf,T. 2000. Betrayals,Trauma and Self—redemption?—The Meanings of “the Closing of the Mines” in Two Ex-miners’ narratives,Psychosocial Perspectives.

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出版社,1990。

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92。

霍桂桓:《舒茨》,载苏国勋主编《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十卷社会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李猛:《舒茨和他的现象学社会学》,载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a。

米歇尔·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那坦森:《现象学宗师胡塞尔》,(台北)允晨出版公司,1982。

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诺曼·K.邓津、伊冯娜·S.林肯主编《定性研究:方法论基础》,风笑天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孙飞宇:《论舒茨的“主体间性”理论》(上),《社会理论学报》2004年第7卷第2期(秋季号),(新加坡)八方文化创作室。

杨善华:《关注常态生活的意义——家庭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初探》,《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杨善华、刘小京:《近期中国农村家族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杨善华、孙飞宇:《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叶秀山:《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88。

张祥龙、杜小真、黄应全:《现象学思潮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张祥龙:《胡塞尔的现象学》,载张祥龙、杜小真、黄应全著《现象学思潮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Outhwaite,W. 1975. Understanding Social Life:The Method Called Verstehen. George Allen & Unwin.

陈原:《社会语言学》,学林出版社,1983。

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二卷,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李猛:《常人方法学》,载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1994。

孙飞宇:《论舒茨的“主体间性”理论》(上),《社会理论学报》2004年第7卷第2期(秋季号),(新加坡)八方文化创作室。

托马斯·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科学出版社,1971。

杨善华、孙飞宇:《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杨善华:《感知与洞察:研究实践中的现象学社会学》,《社会》2009年第1期。

张祥龙:《朝向事情本身——现象学导论七讲》,团结出版社,2003。

Garfinkel,H. 1967. Studies in Ethnomethodology,Englewood Cliffs.

Psathas,George. 1989. Phenomenlology and Sociology. Washington,D.C.,Center for Advanced Research in Phenomenology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Schutz,A. 1962. Collected Papers I,edited and introduced by Maurice Natanson. The Hague:Martinus,Nijhoff.

Marshall,C. & Rossman,G. 1999. Design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third edition). Thousand Oaks,CA:Sage Publications.

Wengraf,Tom. 2001.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Biographic Narrative and Semi-structured Methods. CA:Sage Publications.

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

王思斌:《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社会关系的影响》,《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

王思斌:《家族意识在农村工业化中的作用》,见乔健、潘乃谷主编《中国人的观念与行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郭于华:《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亲缘关系》,《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6期。

折晓叶:《村庄的再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刘小京:《亲缘关系网络——现实和理论回顾》,未发表。

侯红蕊:《中国北方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家族的作用及其特点》,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1997。

陈俊杰、陈震:《“差序格局”再思考》,《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1期。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

道格拉斯·C.诺斯:《过渡经济:仅有产权是不够的》,1995年3月16日《北京青年报》。

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

司各特·罗泽尔、李建光:《中国经济改革中的村干部经济行为》,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

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东方出版社,1998。

王汉生:《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的工业化与农村精英构成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年秋季卷。

王汉生等:《作为制度运作和制度变迁方式的变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7年冬季卷。

孙立平:《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

孙立平:《改革前后中国大陆国家、民间统治精英及民众间互动关系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年第1卷。

王思斌:《村干部的边际地位与行为分析》,《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4期。

钱杭:《宗族问题:当代中国农村研究的一个视角》,《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

钱杭:《农村宗族研究的几个问题》,《学术月刊》1993年第4期。

宿胜军:《从“保护人”到“承包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学位论文,1997。

赵力涛:《家族和村庄政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学位论文,1998。

Jean C,O.,1989,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e,V.,1989,The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王思斌:《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社会关系的影响》,《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

王思斌:《家族意识在农村工业化中的作用》,载乔健、潘乃谷主编《中国人的观念与行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王铭铭:《宗族、社会与国家——弗里德曼理论的再思考》,《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年秋季卷。

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孙本文:《现代中国社会问题》,商务印书馆,1947。

冯尔康:《中国宗族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刘小京:《亲缘关系网络——现实和理论回顾》(未发表),1995a。

刘小京:《现代宗族械斗研究》(其第一章以“略析当代浙南宗族械斗”为题,载《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5期;第二、三章以“现代宗族械斗问题研究——以苍南县江南地区为个案”为题,载《农村经济与社会》1993年第5期)。

刘小京:《现代族谱中妇女地位的变化——以浙南C县为个案》,《妇女研究论丛》1993年第4期。

刘小京:《湘中三农家》,《中国农民》1995b年第9期。

刘一皋:《中国改革与农村社会——读〈中国的乡村,社会主义的国家〉》,《中国书评》1995年总第4期。

折晓叶:《村庄的再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霍桂桓:《舒茨》,载苏国勋主编《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十卷社会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陈俊杰:《农村企业的家族化现象剖析》,《东方》1995年第3期。

岳庆平:《家族文化与现代化》,《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6期。

杨善华:《家族政治与农村基层政治精英的选拔、角色定位和精英更替》,《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1期。

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侯红蕊:《中国北方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家族的作用及其特点》,北京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1997。

徐扬杰:《宋明家族制度史论》,中华书局,1995。

郭于华:《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亲缘关系》,《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6期。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赵力涛:《家族与村庄政治:河北某村家族现象研究》,北京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1998。

钱杭:《关于宗法制度形成的条件问题》,《学术季刊》1990年第1期。

钱杭、谢维扬:《宗族问题:当代中国农村研究的一个视角》,《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

傅高义:《社会转型中的问题》,载张敏杰主编《西方专家为中国经济诊断》,长春出版社,1999。

Freedman,Maurice. 1966. 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Fukien and Kwangtung,The Athlone Press.

Parish,William L. and Whyte,Martin K. 1978. Village and Family in Contemporary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Yang,Martin C. 1965. A Chinese Villag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

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毛寿龙:《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0。

孙立平:《改革前后中国大陆国家、民间统治精英及民众间互动关系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年第1卷。

王振耀、白益华:《乡镇政权与村委会建设》,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

杨善华:《家族政治与农村基层政治精英的选拔、角色定位和精英更替》,《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3期。

张厚安:《中国农村基层建制的历史演变》,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Walder,A. 1995. Local Governments as Industrial Firms:An Organization Analysis of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ume 101,Number 2 (September 1995):263-31.

Shue.V. 1988. The Reach of the State:Ske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白钢、赵寿星:《选举与治理:中国村民自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编辑部:《十年实践,纵横评说》,《乡镇论坛》1997年第12期。

戴慕珍、罗思高:《选举和权力:中国农村中的决策焦点所在》,北京大学“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国际讨论会”论文,1999,载王汉生、杨善华主编《农村基层政权运行与村民自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费允成:《从基层政权建设看乡村社会变迁》,北京大学“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国际讨论会”论文,1999,载王汉生、杨善华主编《农村基层政权运行与村民自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景跃进:《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村民自治——评徐勇教授的〈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中国书评》1998年总第12期。

景跃进:《海选是如何诞生的》,《开放时代》1999年第2期。

刘亚伟:《无声的革命——村民直选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

仝志辉:《村级选举的历史发展和学术研究》,载刘亚伟编《无声的革命——村民直选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

杨善华、沈崇麟:《城乡家庭——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乡镇政权》,《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朱光磊、程同顺:《在更大的背景下认识村民自治——兼评徐勇教授著〈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中国书评》1998年总第12期。

O’Brien.K.J.、李连江:《中国农村选举的历程》,北京大学“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国际讨论会”论文,1999;载王汉生、杨善华主编《农村基层政权运行与村民自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载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鹭江出版社,2000。

孙立平:《迈向对市场转型实践过程的分析》,北京大学社会理论高级研讨班论文,2002。

杨善华、刘小京:《近期中国农村家族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杨善华、罗沛霖、刘小京、程为敏:《农村村干部直选研究引发的若干理论问题》,《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6期。

杨善华、沈崇麟:《城乡家庭——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詹姆斯·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刘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

霍桂桓:《舒茨》,载苏国勋主编《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十卷社会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李猛:《舒茨和他的现象学社会学》,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龙永图:“序言”,载刘力、章彰著《经济全球化:福兮?祸兮》,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罗沛霖、彭铟旎:《关于中国南部农民工的社会生活与手机的研究》(未发表),2003。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王利平:《齐美尔笔下的陌生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本科生毕业论文,2001。

杨善华、刘小京:《近期中国农村家族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杨善华、沈崇麟:《城乡家庭——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张祥龙、杜小真、黄应全:《现象学思潮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Pertierra,Raul. Ugarte,F.,Pingol,Alicia,Hernandez,Joel,& Dacanay,Nikos Lexis. 2002,Txt-ing Selves:Cellphones and Philippine Modernity. De La Salle University Press,Manila,Philippine.

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毛寿龙:《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0。

荣敬本等:《县乡两级的政治体制改革,如何建立民主的合作新体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年第4期。

杨善华:《家族政治与农村基层政治精英的选拔、角色定位和精英更替》,《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3期。

杨善华、罗沛霖、刘小京、程为敏:《农村村干部直选研究引发的若干理论问题》,《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6期。

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Walder,A. 1995. Local Governments as Industrial Firms:An Organization Analysis of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ume 101 No.2 (September 1995):263-331.

Shue,V. 1988. The Reach of the State:Ske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迈克尔·米特罗尔、雷因哈德·西德尔:《欧洲家庭史》,赵世玲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

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1983年第3期。

贺常梅:《责任伦理与大城市家庭养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论文,2002。

李康:《信念与责任——马克斯·韦伯论伦理》,载李猛主编《韦伯:法律与价值》,“思想与社会”第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潘光旦:《中国之家庭问题》,《潘光旦文集》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杨善华:《中国城市家庭变迁中的若干理论问题》,《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3期。

杨善华:《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农村的家庭与婚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杨善华、沈崇麟:《城乡家庭——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杨善华、吴愈晓:《我国农村的社区情理与家庭养老现状》,《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2期。

Lee,Y.,1994,Sons,Daughters,and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in Taiwan,AJS Volume 99,No.4 Janu.

Bengtson,V.,Rosenthal,C.,Burton,L.,1996,Paradox of Families and Ageing,Handbook of Aging and the Social Sciences,Fourth Edition by Academic Press.

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出版社,1990。

霍桂桓:《舒茨》,载苏国勋主编《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十卷社会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李猛:《舒茨和他的现象学社会学》,载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那坦森:《现象学宗师胡塞尔》,台北允晨出版公司,1982。

杨善华:《家庭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杨善华、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雷洁琼等:《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婚姻家庭的新变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雷因哈德·西德尔:《家庭的社会演变》,王志乐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

潘允康:《社会变迁中的家庭》,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杨善华:《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农村的家庭与婚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杨善华:《家庭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雷洁琼:《家庭社会学二十年》,《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6期。

马有才:《婚姻家庭研究十年概述》,《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

沈崇麟、杨善华、李东山:《世纪之交的城乡家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沈崇麟、杨善华:《当代中国城市家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杨善华、沈崇麟:《城乡家庭——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潘允康:《家庭社会学》,重庆出版社,1986。

徐安琪、叶文振:《中国婚姻质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安德烈·比尔基埃等:《家庭史》,三联书店,1998。

费孝通:《生育制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赖因哈德·西德尔:《家庭的社会演变》,王志乐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

李康:《信念与责任——马克斯·韦伯论伦理》,载李猛主编《韦伯:法律与价值》,《思想与社会》第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马克·赫特尔:《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宋践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沈崇麟、杨善华:《当代中国城市家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杨善华:《家庭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杨善华、贺常梅:《责任伦理与城市居民的家庭养老——以北京市老年人需求调查为例》,《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辞海·语词分册(下)》,上海辞书出版社,1977。

崔允漷:《教学与教学理论》,载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丁念金、施良方:《教学的基本问题》,载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92。

霍桂桓:《舒茨》,载苏国勋主编《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十卷社会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孙飞宇:《论舒茨的主体间性》,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04。

杨善华:《现象学的路径与学生能力的提升》,北京大学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杨念群:《黄仁宇的历史与文字世界》,2001年8月16日《中国图书商报》。

杨善华:《理解普通妇女——兼谈女性研究的方法论问题》,2004年11月23日《光明日报》。

杨善华、刘小京:《近期中国农村家族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杨善华、罗沛霖、刘小京、程为敏:《农村村干部直选研究引发的若干理论问题》,《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6期。

杨善华、程为敏:《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生活(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