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信息
自序
作者简介
第一篇 清入关前史研究
明朝对女真人的羁縻政策、文化歧视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一 多封众建、分而治之和羁縻政策的内容及对女真崛起的意义
二 满族暨女真族的崛起是在明代实现的
三 明中叶以后对女真人分治政策的升级与悖时悖势
四 明朝对女真人文化歧视的种种表现
五 文化歧视改变了后世中国人的传统形象
六 结语
建州左卫初址“会宁”质疑*
一 地理特征不同
二 地理名称不同
三 称谓上没有联系
四 天然屏障不同
五 建城时间不同
六 与相邻“10处”距离太远
七 与“北疆开拓”的历史过程不符
八 “铁岭”与“公硷镇”的地理位置
九 斡木河
十 关于《东国舆地胜览》
建州左卫初建过程考实*
一 永乐元年两王朝摆开了争夺女真人的阵势
二 永乐二年李朝招安成功
三 永乐三年明朝招抚成功
四 建州左卫建立的准确时间
五 小结
猛哥帖木儿的被迫迁徙*
一 李朝对建州女真人的防御
二 李朝征伐女真——庚辰之役的缘起和过程
三 迫于形势女真人再回来
关于明代中朝边界形成的研究*
一
二
三
地缘集团——忽剌温即乌拉部*
叶赫部首领逞加奴兄弟的兴衰*
万 鄂硕*
一 万
二 鄂硕
何和礼 费英东*
一 何和礼
二 费英东
关于努尔哈赤时期女真社会性质问题新探*
一 氏族制的解体
二 没有实现奴隶制
三 基本上完成了从氏族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女真统一与后金建立的历史意义新探*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治理后金中的措施及其作用*
一 顺应历史发展趋势,锐意进取
二 审时度势,参汉酌金
三 吸收经验教训,避免挫折
四 公赏明罚,取信于众
五 延揽人才,善用人才
宁完我的进取精神及变化*
败不改弦的女真强酋纳林布禄*
为清室殉身的汉人藩王孔有德*
清初“启心郎”官制初探*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沈阳城的发展与女真满族的崛起*
一 明朝对辽东的进一步开发
(一)完善行政与军事建制
(二)经济繁荣
(三)文化教育兴盛
(四)军事防御系统完备
二 明朝招抚女真与卫所制度的建立
(一)洪武年间对女真人的招抚
(二)永乐年间对女真人的招抚
三 赏赐和马市制度
(一)贡赏制度
(二)马市制度
四 难以控制的潜行贸易与人口掳掠
(一)花样翻新的潜行贸易
(二)不断的人口掳掠
五 女真——满族对沈阳城的进一步开发和建设
日本研究八旗一瞥*
一 诸申和伊尔根
二 牛录
三 八旗
日本清前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 关于历史地理的研究
二 关于《满洲旧惯调查报告书》
三 关于八旗制度的研究
日本史学界曾服务于侵略战争的历史教训*
一 东洋史学是在日本侵略机构扶植下建立起来的
二 东洋史学是日本“大陆政策”的鼓吹者
(一)学术观点的阶段性
(二)满洲独立论
(三)侵略有理的观点
三 历史教训
第二篇 清代女性研究
早期满族婚姻家庭形态的变革*
一 历史前提与社会基础
二 一夫一妻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三 媵妾制度的形成与娼妓业的发展
四 对偶婚残余的革除
早期满族多妻家庭中的媵妾与妒妇*
早期满族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
早期满族妇女的服装*
早期满族妇女全员劳动制度*
一 肩挑农耕和家务两副重担的女性奴仆
二 服务于战争服务于将卒的八旗女眷
三 贵族妇女也没有被排除在生产责任之外
努尔哈赤和他的妻子们*
一 专横残暴的家长
二 派系权势之争
满族妇女传统性格之我见*
早期满族妇女退出战场的历史与社会原因*
早期满族占有女性制度的形成*
早期满族妇女礼俗的变迁*
一 原貌
二 变革的时代
三 关于礼俗的变革
四 抱见礼的消失
女真与汉族妇女在礼俗上的互相影响*
联姻政策在女真统一中的作用*
一 两次与哈达部联姻,改变了努尔哈赤与明朝的关系
二 与叶赫联姻及两嫁占河姑,保证起兵成功
三 与栋鄂等部联姻以扩大势力
四 与乌拉部联姻分解敌势
五 重新纠缠叶赫老女是缓兵之计
六 联姻就是“德服”
后金联姻政策在收服蒙古各部中的作用*
孝敬宪皇后 孝圣宪皇后*
一 孝敬宪皇后
二 孝圣宪皇后
蔡琬 冷玉娟 程蕙英*
一 蔡琬
二 冷玉娟
三 程蕙英
女真女强人温姐*
第三篇 清代文化研究
评《生与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择》*
从汲古阁出版业的发达看明末社会之一斑*
一 汲古阁事业的兴旺发达
二 汲古阁的近代企业性质
三 窥常熟地区经济富足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一斑
乾嘉学派历史贡献之我见*
乾嘉学派与近代务实思维方式*
一 明末清初首开务实之端
二 乾嘉学派考经的现实意义
三 乾嘉学派反理学斗争的发展
纵观乾嘉学派*
一 考经复章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二 推进了清初反理学和经世致用学术变革的深度
三 怀疑和考据的思想方法揭开了近代社会革命的新篇章
清代男子辫发之变*
一 女真发式
二 发式之初变
三 发式之再变
四 发式之又变
清代剃发政策探源*
一 剃发令的实行与辽民的反抗
二 剃发令探源
三 剃发被定为国策的背景与过程
四 剃发政策实施的保证
五 提供给今天的历史证明
清代实行剃发政策之开端*
清代辫发研究*
一 明清之际反剃发斗争的民族性与文化内涵
(一)反剃发斗争具有持久性和覆盖面广的特点
(二)反剃发斗争是从辽东地区开始的——为保护头发而战、而死、而逃
二 剃发政策形成探源
(一)明朝观念中的“华夷之别”激化了民族矛盾
(二)用强权压制较高文化
三 满族发式原貌及演变
(一)明代女真发式
(二)清初、清中叶发式
(三)清末发式
四 清末民初剪辫子及历史意义
(一)戊戌变法吹响了剪辫子的号角
(二)辛亥革命掀起了全国剪辫子高潮
中国妇女缠足之始的再探讨*
一 缠足的目的
(一)门第高贵的标志
(二)男婚女嫁的择偶标准
(三)扭曲的审美观
二 窈娘缠足起始说的矛盾种种
(一)窈娘缠足舞及前承后续
(二)舞蹈美与“妇德”的矛盾
(三)舞人、舞时缠足与大众、终身缠足的矛盾
三 宋代社会环境与“宫样”的记载
(一)宋代社会环境
(二)宋人记宋事
四 元代以后关于缠足的记载
(一)元人记事
(二)明人记事
(三)清人记事
五 古代鞋与袜小考
(一)古之袜
(二)古之鞋
(三)男鞋女鞋男脚女脚之分
剪辫放足与其对中国迈向近代的历史意义*
一 结辫裹足与封建专制
二 戊戌变法对剪辫放足的首倡之功
三 辛亥革命对剪辫放足的巨大推动及其艰难实现
四 摆脱束缚与迈向近代
总序
辽宁社会科学院学者文库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