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悄然而深刻的乡土变革图书

Quiet and Profound Rural Change: Exploration of the Local Rural Social Work

SSAPID:101-9265-3322-99
ISBN:978-7-5201-2989-3
DOI:
ISSN:

[内容简介] 实践知识是另一种品质的知识。实践者是实践知识的创造者,因此也应该是他们所创造的实践知识的书写者。本书呈现了一批多年来扎根于农村/牧区的实践者书写的推动了乡土变革的实践知识,为当下正在迅猛发展的农村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实践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借鉴。本书也呈现了这些实践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这更值得学习和传承。

相关信息

丛书名:行动研究系列丛书
作 者: 杨静
编 辑:佟英磊;张小菲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9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序一 为实践者搭建一个书写实践知识的平台

 序二 以知识分享促进乡村发展

 我们的知识观

  一 实践知识是另一种品质的知识

   (一)科技理性的学术知识生产观

   (二)反映理性下的实践知识生产观

  二 实践者的行动科学

   (一)实践者依据的是“行动中认识”“行动中反映”和对“对行动的反映”的实践认识论

   (二)实践者的行动设计受其行动视框的影响

   (三)实践者依据其行动理论而行动

   (四)处境性知识

   (五)人际理论

   (六)实践知识是过程性知识

    1.实践知识呈现的是过程性知识

    2.过程性知识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三 本书实践知识的呈现

  四 研究者和实践者一起创建本土性实践知识

 变革取向的农村社会工作理论

  一 理论取向

  二 变革取向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理论

   (一)增权理论

   (二)能力建设理论

   (三)资产建设理论

   (四)优势视角

   (五)社会发展理论

   (六)社会经济理论

  三 小结

 性别平等:撬动村庄变革的支点

  一 “我们”与周山村结缘

   (一)我们——一个小小的“妇女NGO”*

    1.教育者与实践者结盟

    2.一以贯之的志愿者精神

    3.志同道合的姐妹情谊

    4.以推动性别平等为己任

   (二)周山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

    1.周山村的自然环境

    2.周山村的人文环境

   (三)走进周山——从此结下不解之缘

  二 从“增收”到“赋权”*——农村妇女手工艺品开发

   (一)单一目标:增加妇女经济收入

    1.“农村妇女手工艺合作社前期探索”

    2.“农村妇女传统手工艺品开发与妇女赋权”

   (二)双管齐下:致力于人的改变

    1.教育/培训

    2.生产

   (三)建立组织:走上合作道路

    1.妇女手工艺品开发协会

    2.坚持核心理念:合作第一,经济第二

    3.参与村庄事务,提高社区影响力

  三 由表及里,触及乡村性别制度

   (一)“出生性别比失衡”引发的课题

    1.中国是全世界“出生性别比失衡”最严重的国家

    2.成立课题组:“研究·行动·倡导”相结合

    3.社区调研:农民强烈的“男孩偏好”

   (二)促进行动的参与式分析

    1.农民为什么一定要生男孩?

    2.“传宗接代”仅仅是“观念”吗?

    3.养儿真能防老吗?

  四 抽丝剥茧——在盘根错节中寻找突破点

   (一)历史:华夏父权制中的“男女有别”

    1.“男女有别”之“男外女内”

    2.“男女有别”之“男内女外”

    3.性别制度设计对男女地位和人格的影响

   (二)现实:父权制依然“活着”

    1.日常生活

    2.风俗惯习

    3.村庄制度

    4.国家政策

   (三)探寻:哪里是突破口?

    1.谋求共识——从养老问题切入

    2.重点难点——村民资格认定

    3.上下联动——提交政策建议

   (四)领先:周山村迈开第一步

  五 七年磨“规约”:修订村规民约中的博弈

   (一)破冰:第一次修订

    1.首战告捷

    2.突兀生变

    3.“只管上台去宣传”

   (二)深入:第二次修订

    1.离婚妇女权益得到保障

    2.出嫁女问题依然阻力重重

   (三)挺进:第三次修订

    1.借助“依法治国”之东风

    2.依靠充分的民主协商

    3.性别平等取得突破性进展

    4.引起国家有关领导重视

  六 以“柔软的身段”打一场“硬仗”

   (一)参与式培训

    1.教育的作用

    2.实例:出嫁女“两头空”问题

    3.我们理解的参与式

   (二)民俗变革

    1.民俗文化的特征

    2.“新兵打胜仗”——“女娶男”婚礼

    3.好事多磨——嫁女儿的风波

    4.旧瓶装新酒——祠堂变革

    5.民俗变革制度化

    6.民俗变革的几点启示

   (三)民众戏剧

    1.最初“无意插柳”

    2.学习民众戏剧

    3.实例:“婆媳对对碰”

    4.对“民众戏剧”的几点思考

  七 周山村向何处去

   (一)修订村规民约之后

    1.人变了,规约随之改变

    2.人变了,村庄随之变化

   (二)动起来的周山村

    1.“我们”和“周山”的位置倒过来了

    2.寻找“我们”与“周山”的结合点

   (三)并肩探寻前行路

    1.“一波未平”:席卷全国的“拆村运动”

    2.一波又起:乡村旅游掀起热浪

    3.迈开双腿:在实地考察中探究

    4.周山的选择:做村庄的主人

   (四)刚刚上路:不一样的“乡村游”

    1.以村民为主体

    2.以互助会为依托

    3.“梦里老家”修复工程

  八 尾声

   (一)不厌其烦地谈谈“性别”

   (二)不自量力地谈谈“实践者的知识”

    1.实践者的知识从何而来?

    2.实践者的知识向何而去

    3.实践者知识的呈现

 基于生态修复的反贫困实践

  一 遇见波多罗

   (一)一场流域危机与一个民间机构的诞生

    1.拉市海流域的利益纷争与生态变迁

    2.为何生态灾难的最大“受害者”反而成为“背锅者”?

    3.一个民间机构的诞生

   (二)拉市海参与式流域管理与减贫行动框架

    1.拉市海流域问题分析框架的诞生——精准实现问题聚焦

    2.拉市海流域集体行动框架的形成

   (三)波多罗的理想图景设计

    1.波多罗的发展背景

    2.波多罗的需求评估与对策

  二 培养社区发展的主人翁

   (一)救急解困——用恰当的“输血”修复“造血”体系

    1.从种子开始的紧急粮食救助

    2.“我们修了一条让乡长亮瞎眼的路”

   (二)妇女发展——变革社区治理制度

    1.妇女:从“家里没人”到“家里我能做主”

    2.妇女夜校,让妇女参与社区事务决策

   (三)防灾减灾——巩固生态修复与减贫成果

  三 波多罗的启示

   (一)生态减贫,一套涵盖社会发展各领域的“组合拳”

   (二)以社区为基础的环境保护与发展

   (三)前路与挑战

 一条乡村振兴的路:培育农民合作社

  一 黄河边的蒲韩乡村

   (一)蒲韩乡村名称的由来

   (二)蒲韩乡村的结构

  二 蒲韩乡村的成长历程和工作内容

   (一)蒲韩乡村的初建阶段

    1.农资销售中的技术培训

    2.遭遇追债、车祸——意识到农民观念改变的重要性

    3.通过组织妇女跳舞发现妇女骨干

    4.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促进了骨干思想觉悟的提升

    5.参与村庄基础建设——证明了组织的行动力

   (二)蒲韩乡村的发展阶段

   (三)蒲韩乡村的十年规划

    1.第一阶段(2009—2012年)

    2.第二阶段(2013—2015年)

    3.第三阶段(2016—2018年)

   (四)蒲韩乡村的创新发展

    1.吸引大批青年人返乡参加乡村建设

    2.发展农民互助合作金融

    3.开拓城市市场,建立城乡互动的机制

   (五)蒲韩乡村目前开展的服务工作

    1.经济服务

    2.公共服务

  三 蒲韩乡村的经验启示与机遇挑战

   (一)蒲韩乡村的经验和启示

    1.发展理念层面

    2.策略方法层面

    3.组织管理层面

    4.团队文化层面

   (二)蒲韩乡村面临的挑战

    1.加强党的领导,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良性互动关系

    2.提升团队管理水平和专业水平

 筚路蓝缕 砥砺前行

  一 雪域高原的美丽和贫困*

   (一)玉树的美

   (二)玉树的穷

    1.物质贫困

    2.健康贫困

    3.教育资源贫困

    4.现代化带来的新贫困

    5.妇女的贫困

   (三)美而穷的玉树孕育了金巴

    1.穷则思变的扎西

    2.从扎西到金巴

  二 金巴多维度的反贫困实践

   (一)以物质救助为主的反贫困阶段(1996—2005年)

   (二)关注健康的反贫困的阶段(2006—2010年)

    1.培养基层妇幼保健员,有效缓解牧区较高的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

    2.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牧民的健康意识

    3.将妇幼保健员和牧区寄宿制学校的卫生保健中心建设相结合

   (三)关注生态环境的反贫困阶段(2011—2016年)

   (四)金巴反贫困工作成功的关键

    1.一个有信仰的团队

    2.扎实、务实的工作作风

    3.对贫困问题准确无误的识别和应对

    4.立足本土文化,小心借鉴外来知识

    5.与政府建立良性互动关系

  三 金巴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金巴发展面临的挑战

    1.筹资困境

    2.团队力量青黄不接

    3.工作领域的深度拓展

   (二)金巴的转型与未来发展思路

 什么是专业性

  一 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专业的产生和发展

  二 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的误区

   (一)建设专业中过分重视理论建设

    1.以学术水平、理论应用能力作为专业性的标准

    2.以专业学历和资格证书作为专业性的标志

    3.以一些硬指标作为机构专业性评估的标准

   (二)反思性社会工作难以拓展,专业内核建设举步维艰

   (三)专业身份的困惑

   (四)理论高位,实践低位,本土性的经验得不到重视

   (五)专业方法的困惑

  三 本土性案例的专业性体现

实践知识是另一种品质的知识。实践者是实践知识的创造者,因此也应该是他们所创造的实践知识的书写者。本书呈现了一批多年来扎根于农村/牧区的实践者书写的推动了乡土变革的实践知识,为当下正在迅猛发展的农村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实践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借鉴。本书也呈现了这些实践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这更值得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