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33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53-1957)图书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953-1957

SSAPID:101-9253-8022-80
ISBN:978-7-5097-2155-1
DOI:
ISSN:

[内容简介] 1953~1957年是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五年。在这个五年,中国实施了以苏联援建的“156项”为中心的基础建设,开始了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通过“一五”计划的实施,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结构的改善,工业布局趋向合理,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本书全面研究了“一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了在此期间的经验与教训。

相关信息

丛书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作 者: 董志凯 武力
编 辑:王玉水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中国史

 后记

 第十七章 农林(牧渔)业的发展和水利设施的建设

  第一节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若干政策

   一 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二 稳定农业税收

   三 发展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

   四 开展爱国增产竞赛运动

   五 制定《全国农业发展纲要》

    (一)迅速地、大量地提高农作物产量

    (二)发展畜牧业

    (三)发展林业和绿化荒地荒山

    (四)积极发展海洋水产品生产和淡水养殖业

  第二节 对农业生产的投入

   一 国家逐年增加对农业的投资

   二 国家银行增加对农业生产建设的贷款

   三 国家增加对农用生产资料的供给

  第三节 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一 农作物品种改良和良种推广

   二 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和牲畜疫病的防治

   三 农作物耕作技术和栽培技术的改革

    (一)水稻

    (二)小麦

    (三)棉花

   四 改良旧式农具和推广新式农具

   五 土壤改良和增施肥料

  第四节 农田水利及农田基本建设

   一 江河水利治理

   二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

   三 水土保持工作的进展

  第五节 国营农场的发展

   一 发展边疆垦荒农场

   二 改进国营农场经营管理提高效益

   三 国营农场建设成就

  第六节 农业发展及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一 农作物业的发展

    (一)粮食生产发展

    (二)棉花生产发展

    (三)油料生产发展

    (四)其他种植业的发展

   二 畜牧业的发展

   三 林业的发展

   四 渔业生产的发展

   五 农业发展速度及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

    (一)关于农业发展速度

    (二)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三)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

 第十八章 交通、通信业的发展

  第一节 交通邮电业的发展方针和计划

   一 交通通信业的发展方针

    (一)在计划指导下,为生产、交流和国家工业化服务

    (二)发挥潜能,提高运营效率

    (三)根据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保证重点工程按期完成

   二 交通运输和邮电业的发展计划

    (一)在运输和邮电部门中的投资分配

    (二)主要运输部门的运输量

  第二节 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和铁路建设

   一 铁路运输管理的改进

    (一)加强计划管理

    (二)推广中长路*管理经验

    (三)推行分区产销平衡运输制度

    (四)铁路运价的统一与改革

    (五)铁路经营情况

     1.货运与客运量大幅度提高

     2.上缴国家利润超过国家对铁路的投资

   二 新线建设概况

   三 铁路旧线改造

   四 铁路工业初具规模

  第三节 公路建设和公路运输业的发展

   一 有计划、有重点、有标准的公路建设

   二 加强公路养护

   三 中央和地方交通的分工管理

    (一)地方交通工作管理范围

    (二)地方交通事业的经费和计划程序

   四 “一五”时期公路运输业的发展

  第四节 水运业的发展

   一 政府加强对内河航运的统一管理

   二 水运业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

   三 提高水运业的运输管理水平

    (一)加强计划管理

    (二)改革业务管理

     1.加强经济调查与摸清航道和生产设备的真实情况

     2.修订航运管理条例

     3.加强航务行政管理

     4.贯彻公私兼顾政策,积极协助私营轮船改进经营管理;逐步实行统一计划、统一货源和统一运价,使之有步骤地、有区别地走上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并在经营管理方面继续加以改善和提高

     5.加强内河航道的管理养护*

     6.大力推广与发展拖驳运输*

   四 远洋运输业的发展

   五 “一五”期间水运业的发展成就

  第五节 民用航空业的发展

   一 民航管理体制的变化与“一五”时期的发展方针

   二 民航企业管理的进展

   三 民用航空业的发展

    (一)建设以北京为中心的航空网

    (二)航空维修工作的发展

    (三)开展面向工农业生产的专业航空工作

    (四)“一五”期间民航业务发展

  第六节 邮电业的发展

   一 邮电业的发展方针和任务

   二 整顿管理机构与健全管理制度

   三 加强以北京为中心的邮电网建设

    (一)加强干线邮路,增设自办局所

    (二)建成国家电信干线通信网

    (三)发展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通信事业

    (四)比较完整的通信网初步形成

 第十九章 科技进步与勘探、设计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 科研体制与科研队伍的建立

   一 科研体制的形成

   二 科技发展规划

   三 科研队伍的建设

  第二节 科教结合及其经验教训

   一 工业化背景下的教育改革

    (一)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的学制改革

    (二)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

    (三)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

    (四)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集中和计划管理

   二 科教结合进程中的经验教训

  第三节 工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

   一 技术革新与新技术推广

   二 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一)电力

    (二)机械

    (三)冶金

    (四)化工

    (五)煤炭

    (六)有色金属*

   三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第四节 地质勘探、勘察设计业的发展

   一 地质勘探、普查和测绘事业的发展

   二 勘察设计业的发展

 第二十章 国内商业与市场

  第一节 国内商品市场的变化

   一 生产资料中分配给商业部门经销的比重逐步降低

   二 通过市场调节的日用工业品的商品供应量进一步减少

   三 农产品的市场商品供应量减少

   四 中共八大对市场作用的认识

  第二节 以国营商业为主导的城乡商业体系的建立

   一 “一五”时期商业工作的基本任务

   二 国营商业领导地位的全面确立

    (一)城乡商业新体系形成

     1.国营商业在国内市场上的领导地位全面确立

     2.国营商业与合作社商业城乡分工经营格局确立

    (二)供销合作社的基本任务及经营*

     1.供销合作社的基本任务

     2.供销合作社的业务经营

   三 城乡商业网的建设

    (一)城乡商业网的组织设置与调整

     1.国营商业与合作社商业批发和零售机构的设立

     2.调整商业网的城乡分布

    (二)新建工矿区商业网的设置

  第三节 物价管理与变动

   一 “一五”时期物价工作的基本方针

   二 物价管理机构及国营商业牌价掌握权限与分工

   三 商品的价格与比价变动

    (一)历年物价变动情况

    (二)工农业产品比价的变动

    (三)农村经济作物、肉畜与粮食的交换比价

   四 各种差价政策

    (一)地区差价

    (二)批零差价

    (三)季节差价

    (四)购销差价与质量差价

  第四节 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

   一 少数民族地区商业基本情况及方针政策

   二 少数民族地区贸易的发展

 第二十一章 对外贸易的变迁与发展

  第一节 “一五”时期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

   一 基本方针政策

    (一)首先保证国防建设和工业建设需要的进口政策

    (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内外贸并举的出口政策

     1.大力扶植国内工农业生产发展,积极地、有计划地组织出口货源

     2.内销服从外销原则

   二 对外贸易的国别及港澳地区政策

    (一)“一五”时期的国际环境

    (二)有步骤地扩大对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的贸易

    (三)继续开展反封锁反禁运斗争,采取斗争与分化相结合的方式,依照平等互利原则积极开展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

     1.继续拓展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关系

     2.对发达工业国家的贸易政策

    (四)与港、澳地区贸易

  第二节 对外贸易经营与管理体制的变化

   一 外贸经营中国营贸易领导地位的不断强化

    (一)“一五”初期外贸领域的多种经济成分

    (二)发展国营对外贸易,坚持国营贸易的领导地位

    (三)对私营进出口商的利用、限制和改造

     1.统筹规划,加强国营领导

     2.按行归口,统一安排

     3.分别类型,区别对待

     4.私营进出口商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完成

   二 对外贸易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的变化

    (一)对外贸易组织机构的变化

     1.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机构的变化

     2.对外贸易业务机构的变化

     3.民间外贸组织的发展

    (二)对外贸易管理体制的变化

     1.高度集中统一计划管理体制的强化

     2.进出口的计划与组织过程

  第三节 “一五”时期对外贸易的发展

   一 进出口贸易总量及计划完成情况

   二 国家和地区结构变化

   三 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第二十二章 “一五”时期财政职能与收支情况

  第一节 “一五”时期财政的方针与政策

   一 “一五”时期财政的基本任务

    (一)“一五”时期财政工作的基本任务

    (二)五年计划规定的财政收支方针

   二 “一五”时期财政计划的制定与调整

    (一)国家财政计划的编制

    (二)地方五年财政计划编制情况

     1.省(市)财政收入指标

     2.省(市)各项财政支出指标

  第二节 1953—1957年国家财政收支情况

   一 “一五”时期历年预算编制的方针

   二 “一五”时期财政收支情况

    (一)国家预算收入及来源变化

     1.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逐步完成,国家财政预算中来自第二、三产业和国营企业的收入迅速提高

     2.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发行

     3.各项税收虽然稳步增长,但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4.财政收入结构的变化

    (二)财政支出的特点

    (三)“一五”时期历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第二十三章 金融业的稳步发展

  第一节 金融工作的基本方针和货币政策

   一 金融业的基本方针

   二 货币政策目标与货币政策工具

   三 两轮“扩张—紧缩”货币政策的实施

    (一)第一轮货币政策的实施

    (二)第二轮货币政策的实施

   四 新版人民币的发行

    (一)发行新版人民币的酝酿

    (二)人民币新币的顺利发行

  第二节 国家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信贷

   一 “一五”时期国家银行的信贷政策

   二 国家银行信贷资金的来源

   三 国家银行信贷资金的投放

   四 农村信用社的信贷

  第三节 保险事业的曲折发展

   一 保险市场组织结构的变动

   二 调整国内保险业务

    (一)农村保险业务

    (二)强制保险

    (三)自愿保险

   三 发展涉外保险业务

    (一)涉外保险机构的经营状况

    (二)拓展与外国保险公司的分保关系

   四 保险业的成绩与不足

  第四节 国际收支与管理

   一 外汇管理的高度集中

    (一)贸易外汇的管理

    (二)非贸易外汇的管理

    (三)易货贸易清算的管理

    (四)汇率管理

    (五)金银、人民币、外币出入国境管理

   二 “一五”时期的外汇收支

    (一)外汇收入

     1.贸易外汇的收入

     2.非贸易外汇的收入

     3.其他外汇收入

    (二)外汇支出情况

     1.贸易外汇的支出

     2.非贸易外汇的支出

     3.其他外汇支出

   三 国际收支状况

 第二十四章 “一五”时期的劳动就业及其管理

  第一节 “一五”时期的人力资源及就业政策

   一 “一五”初期人力资源的基本状况

    (一)人口的快速增长

    (二)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

   二 劳动就业政策的演变

   三 城市劳动就业计划体制的形成

    (一)劳动力统一招收和调配制度的建立

     1.建筑行业的率先实行

     2.所有行业的全面推行

    (二)“统包统配”就业制度的形成

     1.“包下来”的范围越来越广,固定工越来越多

     2.统一招工的部门越来越多,集中程度越来越高

   四 农村劳动力流动逐步受到限制

  第二节 企业劳动管理制度的建立

   一 国营企业劳动定额的制定和实施

    (一)企业劳动定额的推广情况

     1.扩大定额面,提高定额水平

     2.改进定额方法,健全管理制度

     3.建筑业制定和实行全国统一的劳动定额

    (二)劳动定额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二 国营企业初步实行劳动定员制度

   三 非国营企业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一)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建立

    (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中断

  第三节 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

   一 技术工人的培训

    (一)技术人才短缺的矛盾

    (二)大力培养技术工人

     1.明确负责技工培训工作的组织机构

     2.建立技工学校

     3.抓紧学徒培训

   二 劳动力培训的成就与经验

  第四节 就业增长与就业结构变化

   一 就业人数扩大

   二 失业率下降

   三 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

    (一)就业的城乡结构变化

    (二)城市就业的所有制结构变化

    (三)就业的产业结构变化

    (四)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的地区结构变化

 第二十五章 职工工资和劳保福利

  第一节 工资制度与政策的变革

   一 国家机关由供给制过渡到工资制

   二 1956年国家机关和国营企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

    (一)改革的背景

    (二)改革的内容

    (三)作用和意义

   三 公私合营企业的工资改革

  第二节 工资形式和工资水平的变化

   一 工资形式及其地位

    (一)计时工资

    (二)计件工资

    (三)奖励工资

    (四)津贴

   二 工资水平和结构变化

    (一)职工工资的增长情况

    (二)工资增长中的产业、地区差别

    (三)工资调整中的等级差距

   三 工资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一)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

    (二)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

    (三)农业的丰歉

    (四)经济发展战略

  第三节 职工劳动保险和福利的改善

   一 企业职工劳动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二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三 职工生活福利的进一步改善

  第四节 劳动保护的加强

   一 工伤事故频发及其教训

   二 实行安全技术劳动保护的计划管理

   三 加大劳动保护法规的建设力度

   四 建立劳动保护的监督机构

 第二十六章 城乡居民的收入与消费

  第一节 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

   一 推动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因素

    (一)城镇居民就业面扩大

    (二)职工工资总额与工资水平逐年提高

    (三)劳动保险和社会福利范围扩大

   二 城镇职工及其家庭的生活情况

    (一)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的变化

     1.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穗步提高

     2.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

    (二)城市工业家庭的生活负担比较*

     1.低等级工人负担轻,家庭人均收入高于高等级工人

     2.青年工人负担轻,生活比老工人好

     3.轻工业部门职工就业人数多,每户平均收入高

   三 影响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的宏观因素

    (一)人口的快速增长

    (二)积累和消费的比例

    (三)商品供应和物价水平

    (四)劳动保护和生活福利

  第二节 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

   一 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

   二 农家收支结构和农民生活水平分析

    (一)农民的生活水平变化

    (二)农户收入结构

    (三)农户支出结构情况

   三 工农生活水平的比较分析

    (一)工农生活差距的变化

    (二)影响工农生活差距拉大的原因

     1.限制农民进城的政策

     2.主要农产品的国家统购

     3.农业集体化的加快推行

  第三节 居民生活必需品的计划供应

   一 生活消费品供应严重不足

   二 生活必需品计划供应制度的初建

   三 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标准

    (一)粮食的供应标准

    (二)食用油的供应标准

    (三)棉布的供应标准

   四 生活必需品计划供应制度的评价

 第二十七章 城市建设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建设的统一管理

   一 贯彻重点建设工业城市和分类指导的建设方针

   二 颁发市、镇建制标准,加强新工业城市、镇的建设

    (一)颁发市、镇建制标准

    (二)加强新工业城市、镇建设

   三 全国支援重点城市建设

   四 原有城市的改造与发展

  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编制

   一 编制城市规划的要求和办法

   二 部分城市规划的编制

  第三节 与工业化相应的城市建设与城市化进程

   一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二 城市住宅建设

   三 城市化稳健推进

 第二十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变化

  第一节 行政区划的变化与区域规划的制定

   一 行政区划的变化

   二 区域发展规划的制定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和概况

   一 工业建设区域布局的总体部署

   二 农业区划与农业发展规划中的区域发展要求

   三 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概况

    (一)各大区域的经济总量和结构

    (二)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关系

    (三)各地区农业、水利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概况

  第三节 各大区域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一 东北地区的建设与发展

    (一)工业的发展

    (二)农业生产发展情况

   二 北京市、天津市和华北地区的建设与发展

    (一)工业交通建设概况

    (二)北京、天津与华北地区“一五”时期农业生产发展情况

   三 西北地区的建设与发展

    (一)工交建设概况

    (二)农业生产发展情况

   四 上海市和华东地区的建设与发展

    (一)工交建设概况

    (二)农业生产发展情况

   五 中南地区的建设与发展

    (一)工交建设概况

    (二)农业生产发展情况

   六 西南区的建设与发展

    (一)工交建设概况

    (二)农业生产发展情况

   七 少数民族区域的建设与发展

    (一)农业生产发展概况

    (二)工交建设概况

 第二十九章 “一五”时期的经济发展与效益

  第一节 “一五”时期国民经济的增长与波动

   一 国民经济的总量增长与增幅波动

    (一)1953年的第一次波峰

    (二)1956年的第二次波峰

     1.基建投资增长过快

     2.职工总数增长过快

     3.信贷突破计划,货币发行增加

     4.农业生产急于求成,指标定得过高

   二 “反冒进”的提出和1957年经济调整

  第二节 “一五”计划的完成

   一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二 “一五”计划经济目标全面实现

    (一)5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588.47亿元,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二)工业迅速发展,结构也有改善

    (三)农业生产有较快的增长

    (四)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迅速

    (五)财政收支大幅增加

    (六)市场商品增多,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与效益分析

   一 产业结构的优化

   二 生产力布局的改善

   三 积累与消费关系比较合理

   四 经济效益分析

    (一)投资效益较高

    (二)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较好

 附录一 “156项”正式施工项目表

 附录二 要事年表

《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3—7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1992年版。

《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传》,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陈云文选(1956—1985)》,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陈云文选(1949—1956)》,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陈云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008年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刘少奇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刘少奇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李先念论财政金融贸易(1950—1991)》上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

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

《李富春选集》,中国计划出版社1992年版。

朱佳木主编《陈云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传》,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李先念传》编写组:《李先念传(1949—1992)》(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薛暮桥回忆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的经济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的农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的畜牧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的农业机械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的农作物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的地质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的测绘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的城市建设》电子版,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的金融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保险》,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的对外贸易》,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的钢铁工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的纺织工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的核工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的轻工业》(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986年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的铁道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的民航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的公路交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的水运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的邮电事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的商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的物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的物资流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的对外贸易》,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的基本建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的财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当代中国的北京》科技编委会编《北京科技工作发展史》,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版。

赵艺文编著《新中国的工业》,统计出版社1957年版。

马洪等:《中国产业结构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杨坚白等:《新中国经济的变迁和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吴承明、董志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5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

柳随年、吴群敢主编《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简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柳随年、吴群敢主编《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国民经济》,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董志凯、吴江著《新中国工业的奠基石——156项建设研究》,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刘国光主编《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黄达:《宏观调控与货币供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赵德馨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第十卷上册,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董志凯著《跻身国际市场的艰辛起步》,经济管理出版社1993年版。

武力、郑有贵主编《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卷,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年增订版。

赵学军著《中国金融业发展研究(1949—1957年)》,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李扬主编《中国金融理论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朱佳木著《中国工业化与中国当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董志凯著《共和国经济风云回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林森木著《中国固定资产投资透析》,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年版。石仲泉等主编《中共八大史》,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赵晓雷著《中国工业化思想及发展战略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鲁振祥著《探索的轨迹》,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高伯文著《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陈惠琴:《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

曹尔阶:《新中国投资史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

汪海波:《新中国工业经济史(1949.10—1957)》,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年版。

成致平主编《中国物价五十年(1949—1998)》,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年版。

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50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基本建设投资和建筑业卷》,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综合卷》,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农村经济体制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农业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49—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工商体制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劳动工资和职工福利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财政卷》,经济管理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对外贸易卷》,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商业卷》,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金融卷》,中国物资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53—1957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工业卷》,中国物资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交通通讯卷》,物资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合编《1953—1957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卷》,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合编《1953—1957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农业卷》,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合编《1953—1957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商业卷》,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合编《1953—1957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综合卷》,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合编《1953—1957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工业卷》,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53—1957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商业卷》,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合编《1953—1957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金融卷》,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合编《1953—1957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财政卷》,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年版。

商业部编《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文件选编(1948.2—1981.11)》,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1995年版。

《当代中国的计划工作》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大事辑要(1949—1985)》,红旗出版社1987年版。

《当代中国的经济管理》编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管理大事记》,中国经济出版社1985年版。

《当代中国商业》编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大事记(1949—1985)》,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年版。

国家统计局科技统计司:《中国科学技术四十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年版。

农业部市场信息司:《中国农村经济统计资料(1949—1996)》,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版。

国家统计局贸易物价统计司:《中国贸易物价统计资料(1952—1983)》,中国统计出版社1984年版。

中国价格信息中心:《建国以来价格及相关宏观经济指标汇编》,1996年12月出版。

国家统计局编《一九五四年我国农家收支调查报告》,统计出版社1957年版。

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央卷,上海卷,天津卷,北京卷,武汉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黄道霞主编《中国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版。

国家经贸委编《中国工业五十年》,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苏星、杨秋宝编《新中国经济史资料选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行史编写委员会编写:《中国人民建设银行40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84、1985年版。

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编《1950—1985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年版。

《金融法规汇编(1956)》,中国金融出版社1957年版。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

中国供销合作社史料丛书编辑室:《中国供销合作社大事记与发展概况(1949—1985)》,中国财经出版社1988年版。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编《中国供销合作社史料选编》第一辑,中国财经出版社1986年版。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编《中国金融统计(1952—1987)》,中国金融出版社1988年版。

财政部综合计划司编《1950—1986中国财政统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编《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编《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6)(概要)》,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版。

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编《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典(1950—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84)》,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8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