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25

中文论坛2018年第1辑总第7辑图书

Forum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2018 No.1) vol.7

SSAPID:101-9233-6251-96
ISBN:978-7-5201-3069-1
DOI:
ISSN:
关键词:

#N/A

[内容简介] 《中文论坛》是湖北大学文学院创办的涵盖中文学科各研究领域的学术辑刊,旨在搭建一个新的学术平台,展示海内外学者最新的研究成果,借以倡导视野开阔、独立研究的学风,立一家之言,撰传世之作。本辑设美学文艺学研究、中国诗学研究、五四研究、沙湖论坛、日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六个栏目,从不同视角展现了当下美学、文艺学、中国诗学、语言学等领域的最新进展。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湖北大学文学院《中文论坛》编辑委员会
编 辑:周琼;钱越洋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9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I0 文学理论

 《中文论坛》编辑委员会

 《中文论坛》征稿启事

 卷首语

 王陆才先生简介

 编辑委员会

 湖北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简介

 美学文艺学研究

  美学论说二题

   时代呼唤文化美

    一

    二

    三

   应人民之所需

    一

    二

    三

  关于中国当代美学的几点反思

   一 关于中国当代美学的流派

   二 中国当代美学与西方美学

   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合法性危机”

   四 中国现当代美学与传统美学的关系

  当代文艺思潮史上的周勃

  王元骧近期文艺美学基础理论研究述评

   一 对文艺的“审美超越”观念与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功能的严谨论述

    (一)对文艺“审美超越”观念的深入阐述

    (二)对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功能的严谨阐释

   二 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美学”到“人生论美学”思想体系的构建

 中国诗学研究

  楚歌体论略

   一 即兴而歌的短章杂言体式

   二 在叙事的关节点上

   三 悲凉哀婉之声

   余论

  江湖诗人的典型形象及其意义

   一 作为典型江湖诗人的戴复古

   二 作为典型的“江湖体”

   三 戴复古的诗歌史意义

  探究中国语言艺术奥义的词学研究

  论钱钟书的隐喻观

   一 无所不在的隐喻

   二 隐喻的内在机制

   三 喻之两柄与多边

  师者与文心

   一 个人兴趣与学术轨迹

   二 对“戏曲研究”自身的探索

   三 思潮中的坚守

 五四研究

  英语世界五四运动研究的追踪与反思(二)

   一 知识分子

   二 文学与语言研究

   三 文献编撰

   四 回顾与反思

    (一)研究主体

    (二)学缘关系

    (三)研究趋势

    (四)历史评价

     1.历史贡献

     2.时代局限

   结语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陈独秀

   一 新文化运动前的陈独秀

   二 启蒙的意识与逻辑

   三 启蒙性逻辑的机能

   四 启蒙思想家的意识构造

 沙湖论坛

  学术随笔三则

   “看家书”

   “天教”

   绘事追忆

  永远怀念恩师李先焜先生

   一

   二

   三

   四

  在痛感中燃烧的文字

 日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雷雨》中的悲剧构造

   序

   一 序幕和尾声的意义

   二 悲剧的构造

   三 角色的任务

   四 救赎的可能性

   总结

  曹禺戏剧的舞台指示

   一 前言

   二 国外戏剧的舞台指示记述

   三 《日出》的舞台指示

   四 《原野》的舞台指示

   五 《蜕变》的舞台指示

   六 《北京人》的舞台指示

   七 结语

  匠心求证诗化萧红

 语言学研究

  从“父母”名称的由来看语根的起源

   一

   二

   三

  《音韵一得》*音系与获嘉方音

   一 声母

   二 韵母

    (一)各韵的来源及韵母数

    (二)韵母有以下特点

   三 声调

   四 音系及其性质

   五 古今音系的差异及其变化

《中文论坛》是湖北大学文学院创办的涵盖中文学科各研究领域的学术辑刊,旨在搭建一个新的学术平台,展示海内外学者最新的研究成果,借以倡导视野开阔、独立研究的学风,立一家之言,撰传世之作。

〔德〕爱因斯坦(2016):《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许良英等译,商务印书馆。

〔德〕德索(1987):《美学与艺术理论》,兰金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俄〕鲁宾斯坦:《心理学的原则和发展道路》,赵璧如译,三联书店。

〔德〕马克思(1979):《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

〔德〕马克思、恩格斯(196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

〔德〕马克思、恩格斯(196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

〔德〕马克思、恩格斯(1972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德〕马克思、恩格斯(1972b):《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

〔德〕马克思、恩格斯(197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

〔德〕马克思、恩格斯(198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

〔德〕马克思、恩格斯(199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俄〕契诃夫(2015):《可爱的契诃夫:契诃夫书信赏读》,童道明译著,商务印书馆。

〔德〕文德尔班(2016):《哲学导论》,施璇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蔡元培(1984):《蔡元培全集》,第五卷,高叔平编,中华书局。

蔡元培(2015):《精神与人格:蔡元培美学文选》,安徽文艺出版社。

鲁迅(2005):《华盖集》,《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夏志清(1955):《中国现代小说史》,时代出版社。

朱光潜(1997):《朱光潜全集》,第一卷,安徽教育出版社。

〔俄〕别林斯基(1996):《艺术的概念》,载《文学的幻想》,满涛译,安徽文艺出版社。

〔德〕恩格斯(1972):《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德〕黑格尔(1979):《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

〔英〕培根(2007):《学术的进展》,刘运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法〕斯达尔夫人(1986):《论文学》,徐继曾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俄〕托尔斯泰(1982):《致波波雷金的信》,载《列夫·托尔斯泰论创作》,戴启篁译,漓江出版社。

陈独秀(1915):《现代欧洲文艺史谭》,《青年杂志》,1(3)。

鲁迅(1981):《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载《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姚文元(1964):《现实主义是万古不变的吗?——同何直、周勃辩论》,载《文艺思想论争集》,作家出版社。

以群(1963):《文学的基本原理(上)》,作家出版社。

郑季翘(1966):《在文艺领域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对形象思维论的批判》,《红旗》,(5)。

周勃(1956a):《略谈形象思维》,《长江文艺》,(8)。

周勃(1956b):《论现实主义及其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发展》,《长江文艺》,(12)。

周勃(1979):《禁区·荒区·闹区》,《社会科学战线》,(2)。

周勃(1984):《艺术教育的改造问题》,载《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周勃(1985):《为创造更多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而奋斗》,载《周扬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美〕韦勒克·沃伦(1984):《文学理论》,刘象愚译,三联书店。

冯友兰(1985):《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泽厚(1999):《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

王元骧(2008):《文艺理论:工具性的还是反思性的?》,《社会科学战线》,(4)。

王元骧(2009a):《文学理论能“告别”吗?》,《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

王元骧(2009b):《文艺理论的创新与思维方式的变革》,《文学评论》,(5)。

王元骧(2009c):《再论美学研究:走两大系统融合之路》,《文艺研究》,(5)。

王元骧(2010):《美:让人快乐、幸福》,《学术月刊》,(4)。

王元骧(2012):《对于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功能的思考》,《文学评论》,(3)。

王元骧、金雅(2012):《文艺理论的使命与承担——文艺理论家王元骧访谈》,《文艺报》,10-15(3)。

王元骧、赵建逊(2009):《“审美超越”与“终极关怀”》,《文艺争鸣》,(9)。

王元骧、赵中华(2011):《关于“人生论美学”的对话》,《中文学术前沿》第3辑,浙江大学出版社。

文艺报社(2013):《文学下午茶》,青岛出版社。

郑玉明(2011):《王元骧文艺思想述评》,《中文学术前沿》第3辑,浙江大学出版社。

班固(1986):《汉书》,《二十五史》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陈思苓(1948):《楚声考》,《文学杂志》,3(2)。

丁纪元(1997):《相和五调中的楚、侧二调考辨》,《黄钟》,(3)。

范子烨(2001):《中古文人生活》,山东教育出版社。

冯道信(1999):《论楚歌》,武汉出版社。

公木(1984):《〈诗歌之路〉序》,载张藜《诗歌之路》,文化艺术出版社。

郭建勋(2004):《先唐辞赋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

郭茂倩(1979):《乐府诗集》,第26卷,中华书局。

胡应麟(1979):《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

李诚、熊良智(2003):《楚辞评论集览》,载崔富章总主编《楚辞学文库》第2卷,湖北教育出版社。

廖序东(1995):《楚辞语法研究》,语文出版社。

刘向(1985):《说苑》,赵善诒疏证,华东师大出版社。

刘昫(1986):《旧唐书》,第28卷,《二十五史》第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鲁迅(1979):《汉文学史纲要》,人民文学出版社。

逯钦立(198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册,中华书局。

吕不韦(1954):《吕氏春秋》,高诱注,《诸子集成》第6册,中华书局。

孟修祥(2010a):《先秦楚歌蔓衍的历史文化背景》,《三峡论坛》,(1)。

孟修祥(2010b):《先秦楚歌的文学模式》,《江汉论坛》,(10)。

孟修祥(2015):《先秦楚歌发展历程论略》,《中国楚辞学》第二十一辑,学苑出版社。

孟修祥(2016):《接受与新变——汉代楚歌论之三》,《中文论坛》第4辑,长江出版社。

莫砺锋(1994):《神女之探寻》,上海古籍出版社。

司马迁(1986):《史记》,《二十五史》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谠(1987):《唐语林》,卷五,周勋初校正,中华书局。

王国维(2003):《人间词话译注》,施议对译注,岳麓书社。

王先谦(1956):《庄子集解》,《诸子集成》第3册,中华书局。

王先慎(1956):《韩非子集解》,《诸子集成》第5册,中华书局。

吴纳(1962):《文章辨体序说》,罗根泽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

萧统(1977):《文选》,第5卷,李善注,中华书局。

徐师曾(1962):《文体明辨序说》,罗根泽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

严可均(1958):《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影印本,中华书局。

叶嘉莹(1997):《迦陵文集》第8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阮元(1980):《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

赵晔(2006):《吴越春秋》,张觉校注,岳麓书社。

郑樵(2012):《通志二十四略》,上册,中华书局。

宗白华(2009):《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

朱长文:《琴史》,第6卷,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朱谦之(2006):《中国音乐文学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朱熹(1979):《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太田辰夫(1991):《汉语史通考》,江蓝生、白维国译,重庆出版社。

〔日〕本丰田穰(1998):《中晚唐诗的二倾向》,转引自黄奕珍《宋代诗学中的晚唐观》,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英〕贡布里希(1991):《理想与偶像:价值在历史和艺术中的地位》,范景中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陈耆卿(1990):《嘉定赤城志》,《宋元方志丛刊》第七册,中华书局。

戴复古(1985):《石屏诗集》,《四部丛刊续编》,上海书店。

戴复古(2012):《戴复古集》,吴茂云、郑伟荣校点,浙江大学出版社。

方回(2005):《瀛奎律髓》,李庆甲集评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

傅璇琮(1998):《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

何忠礼(1990):《科举制与宋代文化》,《历史研究》,(5)。

李修生(1999):《全元文》,第七册,江苏古籍出版社。

刘克庄(2011):《刘克庄集笺校》,辛更儒笺校,中华书局。

吕叔湘(1985):《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

钱锺书(2002):《宋诗选注》,三联书店。

钱锺书(2003):《容安馆札记》,商务印书馆。

唐圭璋(1985):《全宋词》,中华书局。

王水照(2012):《〈钱锺书手稿集·容安馆札记〉与南宋诗歌发展观》,《文学评论》,(1)。

严有翼(1980):《艺苑雌黄》,载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

张继定(2003):《石屏诗编选者及序跋作者考述(上)》,《浙江师范大学学报》,(6)。

张继定(2017):《石屏诗编选者及序跋作者考述(下)》,《浙江师范大学学报》,(5)。

Clive Cazeaux(2007):Metaphor and Continental Philosophy:From Kant to Derrida,New York & London:Routledge Press.

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1980):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1989):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I.A.Richards(1936):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奥〕维特根斯坦(1996):《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

〔德〕康德(2004):《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1994):《修辞术》,颜一译,载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1999):《诗学》,陈中梅译,商务印书馆。

〔英〕戴维·克里斯特尔(2000):《现代语言学词典》,沈家煊译,商务印书馆。

胡壮麟(2004):《认知隐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忠初(1994):《喻苑巨擘——浅论钱钟书在比喻理论上的杰出贡献》,《湘潭大学学报》,(1)。

刘涛(2016):《指示意义之符与体示意义之迹——钱钟书论“〈易〉之象”与“〈诗〉之喻”的差异》,《华中学术》,(1)。

钱钟书(2005):《钱钟书英文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钱钟书(2007a):《人生边上的边上》,三联书店。

钱钟书(2007b):《管锥编》,三联书店。

钱钟书(2007c):《七缀集》,三联书店。

钱钟书(2007d):《谈艺录》,三联书店。

束定芳(1996):《亚里士多德与隐喻研究》,《外语研究》,(1)。

束定芳(1997):《理查兹的隐喻理论》,《外语研究》,(3)。

汪荣宝(1987):《法言义疏》,中华书局。

(清)王先慎(1998):《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

赵毅衡(1988):《“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隆溪(2006):《道与逻各斯》,江苏教育出版社。

张文江(2005):《管锥编读解·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陈国球(2013):《文学如何成为知识?文学批评、文学研究与文学教育》,三联书店。

解玉峰(2006):《百年中国戏剧学刍议》,《文艺理论研究》,(3)。

Chow Tse-tsung(1963):Research Guide To The May Fourth Movement: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1915—1924,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hun-Jo Liu(1964):Controversies in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An analytic bibliography of periodical articles,Mainly of the May Fourth and post-May Fourth Era,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Harvard University.

Ellen Widmer & David Der-wei Wang(1993):From May Fourth to June Fourth Fiction and Film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Cambridge,Massachusetts London,Englan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ua R.Lan & Vanessa L.Fong(1999):Women In Republican China:A Sourcebook,M.E.Sharple,Inc.

Janet Ng. & Janice Wickeri(1996):May Fourth Women Writers:Memoirs,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Jin Jianling & Zhang MoMei(2014):The South Society and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48(1).

Kirk A.Denton & Michel Hockx(2008):Literary Society of Republican China,Lexiongton Books.

Lung-Kee Sun(1986):Chinese Intellectuals’ Notion of “Epoch”(Shidai)in the Post-May Fourth Era.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20(2).

Mao Chen(1997):Between Tradition and Change:The Hermeneutics of May Fourth Literature. Lanham,M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Michel Hockx(1999):Is There a May Fourth Literature?A Reply to Wang Xiaoming,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11(2).

Paul A.Cohen(1984: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Sang Bin(2013):The Divergence and Convergence of China’s Written and Spoken Languages:Reassessing the Vernacular Language During the May Fourth Period,Twentieth-Century China,38(1).

Shakhar Rahav(2015):The Rise of Political Intellectuals in Modern China:May Fourth Societies and the Roots of Mass-party Politic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ong,Timothy C(1998):Between Tradition and Change:The Hermeneutics of May Fourth Literature,World Literature Today;Norman,Okla.72.3.

侯且岸(2000):《论美国汉学史研究》,《新视野》,(4)。

王晴佳(2009):《五四运动在西方中国研究中的式微?——浅析中外学术兴趣之异同》,《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

吴原元(2010):《试析美国的五四运动研究——以博士论文为考察中心》,《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

许倬云(2010):《五四运动,未完成的启蒙》,《新京报》7月29日。

葛兆光(2009):《我们这一代人——葛兆光教授访谈录》,《书城》,(4)。

葛兆光(2014):《去掉脉络化,去掉熟悉化》,《北京青年报》,3月14日。

B·I.シュウオルツ(1978):『中国近代化と知識人』,平野健一郎訳,東京大学出版会。

〔日〕里井彦七郎(1972):『近代中国における民衆運動とその思想』,東京大学出版会。

〔日〕松本英紀(1970):「新文化運動」における陳独秀の儒教批判」,『立命館文学』299号。

〔日〕丸山松幸(1967):「陳独秀と李大釗」『近代中国の思想と文学』,大安出版社。

〔日〕新島淳郎(1956):「五四時代の陳独秀の思想」,『思想』2月号。

巴金(1956):『家』,飯塚朗訳,岩波文庫。

毕云程(1916):《通信》,《新青年》,2(3)。

陈独秀(1914a):《生机》,《甲寅》,1(2)。

陈独秀(1914b):《爱国心与自觉心》,《甲寅》,1(4)。

陈独秀(1915a):《敬告青年》,《新青年》,1(1)。

陈独秀(1915b):《今日之教育方针》,《新青年》第1卷第2号。

陈独秀(1915c):《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新青年》,1(4)。

陈独秀(1916a):《一九一六年》,《新青年》,1(5)。

陈独秀(1916b):《吾人最后之觉悟》,《新青年》,1(6)。

陈独秀(1916c):《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新青年》,2(2)。

陈独秀(1918a):《驳康有为共和平议》,《新青年》,4(3)。

陈独秀(1918b):《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新青年》,5(1)。

陈独秀(1918c):《克林德碑》,《新青年》,5(5)。

陈独秀(1919):《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6(1)。

陈独秀(1920):《学生界应该排斥底日货》,《新青年》,7(12)。

陈独秀(1922):《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上》,载《独秀文存》,上海亚东图书馆。

陈独秀(1969):《陈独秀自传》,现代出版公司。

陈万雄(1979):《新文化运动前的陈独秀》,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毛泽东(1953):《反对党八股》,载《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

沈寂(1979):《辛亥革命时期的岳王会》,《历史研究》,(10)。

堂恒芳(1981):《记安庆岳王会》,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第四集,文史资料出版社。

政协安徽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1981):《辛亥前安徽文教界的革命活动》,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第四集,文史资料出版社。

郅玉汝(1974):《陈独秀年谱》,龙门书店。

〔日〕大芝孝(1956):《新旧〈雷雨〉的比较》,《神户外大论丛》,(6)。

〔日〕井坡律子(1978):《论〈雷雨〉——探寻其原型》,《金泽大学教养部论集(人文科学)》,(3)。

〔日〕辛岛晓(1948):《中国的新剧》,昌平堂。

曹禺(1936):《雷雨》,文化生活出版社。

曹禺(1979):《简谈〈雷雨〉》,《收获》,(2)。

郭沫若(1936):《关于曹禺的〈雷雨〉》,《东流》,2(4),日本东京出版社。

钱谷融(1979):《关于〈雷雨〉的命运观念问题》,《戏剧艺术》,(1)。

Laurence,Dan H.(ed.)(1972):The Bodley Head Bernard Shaw:Collected Plays and Their Prefaces,Vo1.Ⅳ,The Bodley Head Ltd..

Laurence,Dan H.(ed.)(1979):The Bodley Head Bernard Shaw:Collected Plays and Their Prefaces,Vol.Ⅰ,The Bodley Head Ltd..

O’Neill,Eugene.(1988):Ugene O’Neill’s Complete Plays 1920-1931,The Library of America.

〔美〕奥尼尔,尤金.(1932):《天边外》,顾仲彝译,《新月》,4(4)。

〔美〕奥尼尔,尤金.(1984):《榆树下的欲望》,井上宗次译,岩波文库。

〔美〕奥尼尔,尤金.(1993):《奇妙的插曲》,井上宗次、石田英二译,岩波文库。

〔日〕白井啓介(1994):《『雷雨』の舞台指示——曹禺戯曲研究への一つの模索》,《中国文化——漢文学会会報》,(52)。

〔日〕濑户宏(1985):《上海·新舞台での『ウォーレン夫人の職業』上演をめぐって一中国近代演劇史ノートー》,早稲田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社会科学討究》,(89)。

〔爱尔兰〕萧伯纳(1993):《ベスト·オブ·ショー 人と超人/ピグマリオン》,仓桥健、喜志哲雄译,白水社。

〔挪威〕易卜生(1989):『イプセン戯曲全集』,第5巻,原千代海译,未来社。

曹禺(1988):《曹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

洪深(1988):《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载《洪深文集》,第4巻,中国戏剧出版社。

马良春、李福田主编(1991)《中国文学大辞典》,天津人民出版社。

秦川(1991):《谈曹禺対〈原野〉的修改》,载田本相、胡叔和编《曹禺研究资料》,中国戏剧出版社。

孙庆升(1986):《曹禺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田本相(1993):《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文化艺术出版社。

〔日〕平石淑子(2017):《萧红传》,崔莉、梁艳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骆宾基(1981):《萧红小传·自序》,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美〕Hoijer,Harry(1981):《语言的起源》,《国外语言学》,(2)。

〔美〕雅可布逊,罗曼.(1978):《为什么叫“妈妈”和“爸爸”》,《语言学动态》,(4)。

〔美〕雅可布逊,罗曼(1990):《儿童语言、失语症和语音普遍现象》,转引自伍铁平《语言与思维关系新探》(增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

〔美〕杰斯帕森(1988):《语言之本质、发展与起源》,转引自〔美〕C.J.杜卡斯《艺术哲学新论》,光明日报出版社。

〔英〕泰勒(1988):《原始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

岑麒祥(1981):《历史比较语言学讲话》,湖北人民出版社。

戴侗:《六书故》卷十一,钦定四库全书。

黄侃(1983):《文字声韵训诂笔记》,黄焯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计伟强、施建基(1982):《为什么约定俗成的结果正好是这样?——浅谈语音和语义的结合有一定的缘由》,《争鸣》,(3)。

李丹(1987):《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珍华、周长楫(1999):《汉字古今音表》,中华书局。

林惠祥(1991):《文化人类学》,商务印书馆。

马秉义(2002):《英汉妈妈语族比较》,《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8(6)。

沈兼士(1933):《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抽印本。

唐春芳(1987):《苗族各种族称来源及其含义》,《贵州文史丛刊》,(1)。

吴天敏、许政援(1980):《初生到三岁儿童言语发展记录的初步分析》,载《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教育心理论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吴玉璋(1988):《语言中的“爸爸”和“妈妈”——语言的普遍现象研究之一》,《外语学刊》,(6)。

伍铁平(1990):《直接教学法和自觉——实践教学法重探》,载《语言与思维关系新探》(增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

徐山(2006):《儿童语言的观察日记》,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0033fa010003ja.html)。

章太炎(1915):《国故论衡·语言缘起说》,载《章氏丛书》第13册,右文社。

郑立华(1989):《语音象征意义初探》,《现代外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