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经济发展报告(2016)图书
Annual Report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eilongjiang (2016)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调查研究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客观描述和深刻分析了黑龙江省当前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对2016年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并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Abstract
主编简介
摘要
《黑龙江经济发展报告(2016)》编委会
皮书数据库
Ⅰ 总报告
B.1 2015~2016年黑龙江省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15年黑龙江省经济运行基本态势
(一)经济增长逐季回升,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二)农业经济保持稳步发展,“互联网+”带动新兴服务业发展
(三)金融运行总体平稳,涉农贷款快速增长
(四)“千户科企”吸引留住人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五)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品市场缓中回升
(六)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惠民工程成效明显
二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工业生产增幅继续放缓,工业经济效益下滑趋势仍未缓解
(二)投资与进出口增速继续下降,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三)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继续回落,煤炭城市转型举步维艰
(四)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空气质量亟待改善
(五)体制性障碍依旧突出,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三 2016年黑龙江省经济形势展望
(一)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1.发达经济体的增长有所回升,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继续放缓
2.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宏观调控任务依然艰巨
(二)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环境分析与2016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四 应对黑龙江省经济下行压力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非能源”产业发展,夯实工业基础
(二)促进投资与消费协调发展,有效扩大内需
(三)加强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推进低碳发展
(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五)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提升开放水平
Ⅱ 特别报告
B.2 加快推进黑龙江省产业项目建设的建议
B.3 以结构性改革为动力打造龙江外向型产业集群
一 在外贸结构转型中推进对俄贸易加工基地建设
(一)推进油气资源加工,重点发展对俄能源加工产业
(二)依托现代农业优势,积极发展对俄食品加工产业
(三)立足哈大集聚园区,大力发展中俄跨境经济合作区
二 在贸易方式转变中推进对俄跨境电商基地建设
(一)完善互联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二)建设百万平方米以上级别的对俄跨境电商基地
(三)推进“互联网+”,通过联合营销“抱团发展”
三 在过货通道改造中推进对俄现代化物流中心建设
(一)出台“龙江丝路带”大通道政策
(二)出台“龙江丝路带”大物流政策
(三)出台“龙江丝路带”大产业政策
Ⅲ 行业篇
B.4 2015~2016年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14年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发展总体态势简析
二 2015~2016年黑龙江省农业经济运行基本态势分析
(一)2015年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发展态势分析
1.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略有降低,农业增加值结构变化不大
2.粮食总产量有望“十二连增”
3.绿色食品产业继续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4.农民收入增速略有下降
5.畜牧业发展增速
三 黑龙江省农业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粮食产业发展受阻
1.玉米种植业丰产不丰收
2.大豆种植业发展仍然疲软
3.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受到水资源的限制
4.粮食收储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的潜力不足
(三)畜牧业发展速度与农业发展速度不匹配
(四)农业发展有待转型升级
四 2016年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农业结构调整速度将加快
1.畜牧业增长速度将加快
2.玉米种植面积将减少
(二)种植业的经济发展速度将放缓
(三)农地流转价格将降低
(四)“互联网+农业”将促使龙江农业快速升级
六 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
1.进一步调整农林牧渔产业结构
2.加快种植业内部结构的调整
3.调整玉米种植业的内部结构
(二)加快农业的转型和升级
(三)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四)完善粮食收储体系,做好现代粮食流通
(五)完善我国农业政策性保险
B.5 2015~2016年黑龙江省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15年黑龙江省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一)工业生产情况
(二)工业投资情况
1.“四大支柱产业”完成投资突破千亿元
2.装备工业持续增长
3.食品工业贡献较大
4.能源工业持续下降
5.石化工业降幅收窄
6.施工、新开工和投产项目快速增长
7.哈尔滨市拉动作用强
8.“双百工程”项目加快开复工
(三)工业效益情况
(四)重点企业和产品价格情况
二 黑龙江省工业经济面临的挑战与矛盾
三 进一步促进黑龙江省工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四 2016年黑龙江省工业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B.6 2015~2016年黑龙江省服务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15年服务业运行情况及特点
(一)总体运行情况
1.服务业支撑作用明显
2.服务业投资有所上升
3.消费品市场缓中回升
4.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
5.用电量增长较快
(二)部分行业发展情况
1.交通运输、邮政业
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3.旅游业
4.房地产业
5.金融业
6.养老服务业
二 2015年服务业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二)生活性服务业水平不高
(三)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
(四)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
(五)人才供给结构性失衡
三 2016年服务业形势预测
(一)服务业发展环境展望
(二)服务业发展趋势预测
四 对策与建议
(一)树立发展新理念,促进服务业转型发展
(二)强化产业互动,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三)优化产业布局,推进服务业集聚发展
(四)加速互联网渗透融合,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市场主体内生动力
(六)实施人才战略,增强产业智力支撑
B.7 2015~2016年黑龙江省房地产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房地产市场运行基本态势
(一)房地产投资额大幅下滑
(二)房地产施工、竣工、新开工面积大幅下滑
(三)商品房销售面积大幅下滑
(四)商品房销售额大幅下滑
(五)商品房销售价格平稳上涨
(六)房地产业到位资金大幅下滑
(七)房地产业景气指数下降
二 黑龙江省房地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商品房价格将保持微幅上涨
(二)房地产开发投资仍将趋减
(三)房地产业政策继续利好
(四)安居保障工程加快发展
(五)全面“二孩”政策推行或将放大住房需求
三 房地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商品房库存高企
(二)开发商资金短缺
(三)居民购房置业意愿不强
(四)保障性住房建设形势严峻
四 对策与建议
(一)多措并举去库存,保持房地产业稳定发展
(二)金融创新,维持企业正常运营
(三)做好政策解读,增强龙江人民购房置业信心
(四)构建保障性住房长期稳定发展机制
(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房地产发展空间
B.8 2015~2016年黑龙江省旅游业运行分析与预测
一 2015年黑龙江旅游业总体运行分析
(一)两大主题并肩发展
(二)产业融合展现生机
(三)消费模式正在转变
(四)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二 黑龙江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矛盾依然突出
(二)体制性矛盾有待破解
(三)信息化建设步伐较慢
(四)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五)入境旅游吸引力欠佳
三 2016年黑龙江旅游发展预测
(一)国际形势
(二)国内形势
(三)省内形势
四 黑龙江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外部支撑,探索发展新路
(二)破解供需矛盾,加快转型升级
(三)增强内生动力,提升竞争实力
(四)驱动创新模式,培育旅游新业态
B.9 2015~2016年黑龙江省食品产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14~2015年黑龙江省食品产业发展情况
(一)食品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二)食品工业发展步伐迅速加快
(三)省内各地市积极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二 黑龙江省食品产业发展预测
三 黑龙江省食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狭隘解读“互联网+”概念,不利于食品产业发展
(二)校园周边不合格零食品,危害青少年身体健康
(三)马铃薯种植面积下降,精深加工亟待加强
四 黑龙江省食品产业发展思路
(一)食品产业发展必须走创新之路
(二)食品企业发展必须将管理摆在首要位置
(三)食品产品必须具备品质安全的保障
B.10 2015~2016年黑龙江省畜牧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14年与2015年前三季度畜牧业发展态势分析
(一)2014年畜牧业发展态势回顾
(二)2015年前三季度畜牧业发展态势分析
1.2015年前三季度畜产品生产情况
2.规模化养殖效果得以体现
3.特种养殖实现新突破
4.猪肉出口制度逐步完善
二 2015年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带来不稳定因素
(二)畜牧业发展动力不足
(三)“互联网+”的发展基础薄弱
(四)环境与资源问题依然严峻
(五)外部压力不容忽视
三 2016年畜牧业发展趋势分析及畜产品情况预测
(一)2016年畜牧业发展趋势分析
(二)2016年畜牧产品情况预测
四 对策建议
(一)推动畜牧养殖发展职业化
(二)加强“互联网+”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三)畜牧业废弃物处理及利用
(四)做好畜产品养殖及价格信息的动态监测与发布
B.11 2015~2016年黑龙江省环保产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基本状况分析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黑龙江省环保企业规模小,数量少,产品技术含量较低
(二)黑龙江省环保市场已形成,但发展水平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三)黑龙江省环保产业缺乏宏观调控,多头管理现象十分严重
(四)黑龙江省环保产业缺乏龙头性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 黑龙江省环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对黑龙江省环保产业的调控职能
(二)完善与环保产业相关法规,使黑龙江省的环保产业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三)逐步完善对黑龙江省环保产业的投融资环境,制定符合黑龙江省省情的财税扶持政策
(四)利用高新技术打造黑龙江省环保产业
(五)提倡公平竞争,给中小型环保企业创造平等的发展空间
四 2016年黑龙江省环保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Ⅳ 综合篇
B.12 2015~2016年黑龙江省经济形势问卷调查报告
一 问卷调查样本情况
二 民众对2015年黑龙江省经济形势和民生状况的评价
(一)大部分民众认为2015年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比较好
(二)大部分民众认为黑龙江省经济实力处于国内中等或中下等位置
(三)大部分受访者的月收入水平位于1001~2000元和2001~5000元两档
(四)黑龙江省大部分民众的月均支出水平位于1000~2000元和2000~3000元两档
(五)大部分民众认为2015年生活水平比上年略有上升,生活水平上升主要表现为居住条件改善
(六)大部分民众认为2015年黑龙江省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七)民众认为应对当前黑龙江省就业形势应采取的措施
三 民众认为2015年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 民众对2015年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政府各项工作的满意度
五 民众对2016年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总体预测
B.13 2015~2016年黑龙江省投资形势分析
一 2015年1~9月黑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的基本态势
(一)民间投资仍然为主要投资来源
(二)三次产业投资结构出现变化
(三)大项目投资明显乏力
(四)哈大齐投资出现分化
(五)市(地)投资形势依然严峻
(六)工业及四大支柱产业投资出现下滑
(七)房地产投资处于平稳态势
二 黑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投资总量在全国排位继续下滑
(二)投资与消费没有形成良好对接
(三)农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小
(四)中央项目投资比例继续下滑
三 黑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力度改善投资软环境
(二)千方百计扩大内需
(三)提高投资率,扩大投资规模
(四)改善农村建设投资结构
B.14 2015~2016年黑龙江省居民收入与消费分析预测
一 黑龙江省居民收入与消费形势分析
(一)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放缓
1.黑龙江省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放缓
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增幅缩减
(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拉近
二 居民收入与消费的特点
(一)居民收入的主要特点
1.城镇常住居民平均收入再次居末
2.黑龙江省城镇常住居民平均收入季节性依然存在
3.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后劲不足
(二)居民消费的主要特点
三 对策建议
(一)突破黑龙江居民增收瓶颈
(二)坚持市场经济调控手段
(三)调整再分配格局
B.15 2015~2016年黑龙江省金融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15年黑龙江省金融运行的基本态势
(一)金融运行平稳,存款增速放缓
1.住户存款增长放缓
2.非金融企业存款下降较多
3.广义政府存款月环比大幅增加
4.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激增
(二)各项贷款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1.从贷款主体上看,住户贷款和对公贷款增速平稳,呈现“双升”
2.从贷款期限上看,短期贷款增长势头强劲,中长期贷款增长较为缓慢
3.从贷款投放结构上看,信贷资源配置向农业领域倾斜
4.从地区分布上看,经济核心地区和农业地区贷款增量较大、增速较快
二 黑龙江省金融运行中需关注的问题
(一)总体规模不大,存款增速偏低
(二)存款增速放缓与信贷高增长不匹配
(三)涉农信贷担保体系薄弱,信贷有效供给受限
(四)资金脱实向虚,资本市场潜在风险增加
三 对策建议
(一)加强流动性检测和调节,以提高流动性补充能力
(二)金融机构应建立主动负债管理,以防范潜在金融风险
(三)优化农业信用环境,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四)服务小微企业,以促进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四 金融形势展望与预测
(一)有利因素:两大契机
1.“中蒙俄经济走廊”成功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
2.黑龙江省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务的融合发展
(二)不利因素:宏观与微观
1.宏观因素:黑龙江省GDP和经济增速在全国垫底,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2.微观因素: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降,潜在金融风险增加
(三)金融运行趋势预测
B.16 2015~2016年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一)县域经济总体指标发展态势良好
(二)县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逐渐完善
(三)县域经济园区特色优势日益明显
二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县域经济总体竞争能力较弱
(二)县域人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三)县域经济产业发展规模较小
三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四 加快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抢抓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机遇
(二)做好县域经济发展顶层设计
(三)合理布控县域经济发展大局
(四)培育县域经济特色产业优势
B.17 2015~2016年黑龙江省劳动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黑龙江省劳动就业基本情况
(一)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有所增加
(二)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三)劳动报酬和职工工资稳步增长
(四)社会保障工作稳步进行
(五)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二 黑龙江省劳动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
(二)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
(三)困难群体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四)劳动力市场机制不完善
三 黑龙江省劳动就业形势预测
四 提高黑龙江省劳动就业率的对策建议
(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实现充分就业目标
(二)加快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
(三)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推进创业带动就业
(四)大力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五)关注重点群体就业,拓宽及就业渠道
Ⅴ 国际篇
B.18 2015~2016年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形势现状分析
(一)地区间对话更加灵活
(二)农业合作成绩斐然
(三)贸易主体变化显著
(四)合作方式多元转变
二 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贸易额大幅度下降
(二)贸易结构单一问题依然存在
(三)重点口岸不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四)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不强
(五)边境小额贸易额下降趋势明显
三 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形势的展望
(一)“龙江丝路带”建设将力推黑龙江省对俄合作
(二)俄罗斯远东开发步伐加快必将促进区域合作
(三)建设进口俄罗斯产品加工基地势在必行
(四)对俄开展产业合作是未来发展主流
四 黑龙江省对俄罗斯经贸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建设对俄进出口加工基地,提升对俄合作水平
(二)打造对俄沿边重点专业口岸,升级口岸功能
(三)建立区域合作机制,推进重点项目落实
(四)解决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促进对俄合作发展
B.19 黑龙江省对俄合作新机遇: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
一 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背景
(一)欧亚经济联盟
(二)《联合声明》主要内容
二 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丝路带建设
(一)“龙江丝路带”意义
(二)“龙江丝路带”囊括区域
(三)“龙江丝路带”建设重点
三 “一盟”与“一带”对接为黑龙江省对俄合作带来的机遇
(一)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现状
(二)“龙江丝路带”建设助力“一带”与“一盟”对接
(三)“一带”与“一盟”对接为黑龙江省带来的机遇
1.贸易
2.投资
3.基础设施
4.能源合作
B.20 2015~2016年黑龙江省与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黑龙江省深化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周边环境变化
(一)世界经济走势依然充满不确定性
(二)东北亚区域合作交流与博弈互现
(三)黑龙江省周边合作形势喜忧参半
二 2015年黑龙江省与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形势分析
(一)2015年1~9月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现状
(二)对俄经贸走势出现大幅度下降
(三)对日韩等经贸不平衡进一步显现
三 2016年黑龙江省与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形势展望
(一)对俄经贸合作机遇与挑战并存
(二)对日韩经贸合作利好因素不断
(三)对朝蒙经贸合作迎来战略机遇
四 对策建议
(一)利用俄远东开发新政加速对俄经贸合作转型升级
(二)利用中日韩关系出现新变化深化对日韩经贸合作
(三)利用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扩大对蒙古国经贸合作
B.21 2015~2016年黑龙江省与日韩经贸合作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14年黑龙江省与日本、韩国经贸合作现状
(一)黑龙江省对日韩进出口贸易额整体继续下滑,所占份额持续减少
(二)传统商品仍然是对日、韩主要出口品种,份额有所下降,其他种类商品有所增加
(三)进口商品以机电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为主,进口额仍在低位徘徊
(四)黑龙江省利用日、韩资金少,吸引外资水平有待提高
二 黑龙江省与日韩经贸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扩大进出口规模及优化商品结构问题
(二)优化投资环境和改变观念问题
(三)国际不良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问题
三 黑龙江省与日韩经贸合作发展趋势展望
(一)与日韩经贸发展的有利因素
(二)制约与日韩经贸发展的不利因素
(三)扩大黑龙江省与日韩经贸合作的对策建议
1.扩大双边人文交流,带动合作
2.加大黑龙江省传统商品出口力度,扩大对日韩的出口规模
3.加强同日韩在环境产业、服务业及新兴产业领域的合作
4.吸引日韩投资参与黑龙江省的加工业
Ⅵ 专题篇
B.22 黑龙江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分析与预测*
一 黑龙江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现状分析
二 黑龙江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进一步提升黑龙江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实施“创新驱动行动计划”
1.产业技术创新行动计划
2.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行动计划
3.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
4.科技园区提档升级行动计划
5.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动计划
6.创新型企业建设行动计划
7.民生科技工程行动计划
8.对外科技合作行动计划
(二)超前部署基础研究
1.新能源
2.新材料
3.高端装备制造
4.生物医药
5.新一代信息技术
(三)加大对科技创新创业团队发展的引导和支持
1.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程
2.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业人才培养工程
3.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程
4.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工程
5.科技创新创业团队建设工程
6.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基地建设工程
(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黑龙江省创新体系建设
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2.加强重大创新基地建设
B.23 黑龙江省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研究
一 黑龙江省红色旅游的概念内涵
(一)革命战争探索时期的代表性标志
(二)社会主义建设创业时期的代表性标志
(三)改革开放创新时期的代表性标志
二 黑龙江省红色旅游发展现状与特征分析
(一)战略区位,基础设施
1.重要战略节点
2.基础设施
(二)禀赋资源,特色分析
1.特色价值
2.经典景区
3.规划成果
4.精品线路
(三)产业发展,接待条件
1.旅游饭店
2.旅行社
3.旅游教育
三 影响黑龙江省红色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配套设施落后,资金投入不足
(二)遗存破损严重,开发同质乱建
(三)产品低端同质,缺少核心吸引
(四)业态开发单一,资源整合不够
四 黑龙江省红色旅游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遗址保护,完善拓展经典
(二)推动厕所革命,发动管理行动
(三)促进业态融合,推进产业结合
1.红色旅游+自驾车旅游
2.借鉴台湾创意农业
(四)统筹区域合作,协同互补共赢
(五)多元宣传推广,提升品牌影响
(六)建立完善机制,造就英才队伍
(七)坚持问题导向,规范文明市场
(八)政府信度导向,市场效度保障
(九)“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互联网+”
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互联网+”构建红色智慧蓝图
B.24 黑龙江省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的调查与研究
一 黑龙江省公共资源的分布现状及特点
(一)黑龙江省自然资源数量庞大,优势明显
(二)社会和行政资源种类繁多,参差不齐
二 黑龙江省公共资源配置面临的问题
(一)土地资源配置面临的问题
(二)水资源配置面临的问题
(三)矿产资源配置面临的问题
(四)森林资源配置面临的问题
(五)社会行政资源配置面临的问题
三 推进黑龙江省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B.25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一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经济总量规模扩大,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不断增强
(二)规模企业持续发力,龙头作用比较突出
(三)园区基地有序发展,文化产业集群不断形成
(四)品牌优势不断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五)设立财政专项资金,扶持重点项目建设
(六)促进社会劳动就业,女性从业水平较高
二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投入不足,经济总量较小
(二)制造业较薄弱,“瓶颈”作用凸显
(三)非国有力量弱,经济比重较低
(四)企业规模较小,城镇消费较低
三 黑龙江省发展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发挥优势,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
(二)突出特色,打造龙江标志性文化品牌
(三)拓宽渠道,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主体
(四)培育观念,提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
(五)优化结构,推动全省文化产业升级
(六)加大投入,培养和引进复合型人才队伍
B.26 黑龙江省物流业发展形势分析及发展建议
一 黑龙江省物流业运行基本情况
二 黑龙江省物流发展的新特点新变化
(一)谋划物流产业集聚区,物流及相关产业呈集群发展态势
(二)围绕产业链发展,完善和创新物流服务体系
(三)强化通道建设,发展对外物流
(四)完善物流运营体系,对俄物流发展迅猛
(五)龙头带动效果显著,物流体系全域拓展
三 黑龙江省物流未来发展建议
(一)找准问题与误区
(二)认清发展环境和局势
(三)发展建议
1.聚核效应
2.资源集聚
3.重点突破
B.27 产业结构变迁对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
一 2000~2014年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变迁的趋势特点
1.黑龙江省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特征*
2.黑龙江省工业结构演变特征
二 产业结构变迁对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一)数据选择
(二)模型构建
(三)产业结构变迁影响黑龙江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
三 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特点的产业政策
(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干预为辅
(三)以绿色技术创新引领产业技术革新,优化产业结构
(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B.28 黑龙江省城市竞争力研究
一 黑龙江省城市发展概况
二 黑龙江省城市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一)综合竞争力水平比较落后
1.省会哈尔滨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指数的排名不高
2.12座主要城市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指数排名不容乐观
(二)可持续竞争力在全国均处于较低水平
(三)衡量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的分类指标在全国均处于较低水平
1.宜居城市竞争力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
2.宜商城市竞争力不容乐观
3.知识城市竞争力整体水平偏低
4.和谐城市竞争力整体水平不高
5.生态城市竞争力水平低下
6.文化城市竞争力省内发展不平衡
7.全域城市竞争力的排名好于其他指标
8.信息城市竞争力水平较低
三 提升黑龙江城市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改革力度,调整产业结构
(二)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性产业
(三)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
(四)加大生态大省建设,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
(五)大力发展信息产业,驶入“互联网+”的快车道
B.29 新常态下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 黑龙江省煤炭城市经济运行状况
二 制约黑龙江省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一)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偏多
(二)财政保障压力巨大
三 促进黑龙江省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
(二)深化国企改革,充分激发发展动力
(三)依靠科技进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四)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培育沿边开放新支点
B.30 黑龙江省种植业产业链发展研究
一 引言
二 黑龙江省种植业产业链的纵向分析
(一)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情况
1.粮食产量
2.粮食结构
(二)主要粮食作物加工情况
1.粮食加工产值
2.粮食加工企业情况
三 黑龙江省种植业产业链的横向分析
(一)物流链
(二)价值链
(三)信息链
(四)组织链
四 黑龙江省种植业产业链发展的困境和问题主要表现
(一)物流链
(二)价值链
(三)信息链
(四)组织链
五 加快推进黑龙江省种植业产业链发展的对策
(一)主要思路
(二)对策建议
B.31 黑龙江省对俄农业投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 黑龙江省对俄农业投资现状
(一)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二)投资主体趋于多元
(三)投资领域逐步拓展
(四)农业发展空间得以拓展
(五)龙头企业带动效益明显
二 黑龙江省对俄农业投资面临的问题
(一)投资经济体资金缺乏问题突出
(二)俄方投资环境多变,政策摇摆
(三)中方投资政策支撑不力
三 黑龙江省对俄农业投资发展对策
(一)立足远东地区,逐步向俄腹部推进
(二)逐步转变合作方式,创建良好合作氛围
(三)提高农业投资水平,增强农业合作实力
(四)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同享国家惠农政策
B.32 后记
《黑龙江省统计月报2015》(1~9月份)。
《2015年上半年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形势分析》,中商情报网,2015年9月1日。
《中国三大主粮收购价全线下跌农民收入恐损千亿》,《华夏时报》2015年10月17日。
《2016,粮食市场何处去?》,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http://www.hljagri.gov.cn/ddw/fxyczx/201510/t20151026_646791.htm,2015年10月26日。
熊方军、马永开:《中国房地产市场非均衡性与分类宏观调控》,科学出版社,2009。
任兴洲等:《中国住房市场发展趋势与政策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
康耀江、张健铭、文伟编著《住房保障制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董藩、丁宏、陶斐斐编著《房地产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015年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宋晓丹:《2014-2015年黑龙江省食品产业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黑龙江经济发展报告(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宋晓丹:《东北三省食品产业发展现状研究》,《东北地区发展报告(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张新颖、吕萍、冉政语等:《加强县域经济顶层设计,促进哈尔滨经济城乡统筹发展》,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015。
冉政语:《东北三省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研究》,《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孟祥君:《2014黑龙江商务年度综合分析报告》,黑龙江省商务厅,黑新广图行审字〔2015〕4号,2015年3月。
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光明日报社、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高层论坛文集》,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编,2015年10月12日。
崔世亮:《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黑龙江省急需找准对俄经贸合作新路径》,载《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高层论坛文集》,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编,2015年10月12日。
黑龙江省商务厅:《2015年1-7月黑龙江省与东北亚国家商品分类查询》,2015年9月。
[1]《2014年全国红色旅游持续快速发展》,《中国旅游报·数字报》2015年2月6日。
[2]石培华、冯凌:《红色旅游发展研究——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
[3]《新时期红色旅游发展的延安道路》,中国网,2013年7月15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之声》2015年第7期。
[5]崔艳波、马莉亚:《黑龙江省发展红色旅游的思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5年3月26日。
[6]《侯伟副局长在“铭记历史·圆梦中华”全国红色旅游万里行主题活动黑龙江省分会场启动仪式上的讲话》,黑龙江省旅游局,2015年8月31日。
[7]彭巍:《哈尔滨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的对策研究》,《哈尔滨市旅游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2014)。
[8]《黑龙江省落实“一带一路”战略规划 推进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人民网,2015年4月14日。
[9]《大庆已建拟建创业基地41个》,大庆网,2015年11月2日。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黑龙江垦区小城镇课题组:《黑龙江垦区小城镇的现状与发展》,《城镇经济研究》1986年第4期。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刘懿锋:《增强黑龙江省煤炭城市发展内生动力研究》,《学理论》2015年第4期。
谭延强:《完善黑龙江省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对策研究》,东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6月。
吕巧风:《加快建设黑龙江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对策》,《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第12期。
黄红星、李泽、郑业鲁:《基于信息流模型的农业产业链智能管理技术框架》,《农业网络信息》2011年第11期。
程国强、朱满德:《千方百计调动粮食主产区积极性》,《农业经济与管理》2014年第6期。
何英、田德斌:《基于电子商务环境的黑龙江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管理探析》,《物流科技》2008年第11期。
朱蕴琦:《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问题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12月。
郑文论:《论湖南农业产业链的培育》,《湖南农业科学》2011年第23期。
赵勤:《现代农业物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商业经济》2006年第6期。
杨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产品物流发展对策》,《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