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1

扬州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22)图书

Annual Report o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Yangzhou (2022)

SSAPID:101-9221-9063-20
ISBN:978-7-5228-1396-7
DOI:
ISSN:
关键词:

扬州

[内容简介] 全书在对2022年扬州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分析扬州市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社会事业的运行情况,分别呈现了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多样化数据。全书以经济社会发展年度数据为研判基础,为扬州2023年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关信息

丛书名:扬州蓝皮书
编 辑:张建中;李玲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年02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基本子库

 皮书网

 扬州蓝皮书编委会

 B.1 2022~2023年扬州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22年扬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形势

   (一)三次产业平稳增长

   (二)内外需求加速恢复

   (三)质量效益持续改善

   (四)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五)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二 2023年扬州市发展形势展望

  三 2023年扬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对策建议

   (一)稳住市场预期,强化经济运行监测调度

   (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三)扩大有效需求,全力攻坚重大项目建设

   (四)内外协同联动,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五)绿色低碳发展,提升美丽扬州建设水平

   (六)导向共同富裕,持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B.2 扬州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

  一 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发展基础

   1.总体规模不断壮大

   2.集聚水平不断提升

   3.企业支撑不断巩固

   4.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二 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策略分析及方向选择

   1.集群发展SWOT策略分析

   2.集群补链强链总体方向与发展策略

    (1)总体方向

    (2)具体产业发展策略

  三 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建议

   1.分类培育产业重点企业,增强产业链主导力

   2.精准招引高质量产业链项目,补齐产业链短板

   3.全面推进科技创新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加快产业链升级

   4.精心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提升产业发展韧性

 B.3 扬州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

  一 扬州市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现状

   (一)扬州市制造业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的基础与优势

   (二)扬州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工作的亮点与成效

  二 抢抓两化深度融合机遇,化解转型动能不足挑战

   (一)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

   (二)扬州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

  三 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要素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推进体系

   (一)释放数字技术对产业发展的倍增作用,推进重点行业升级

   (二)坚持需求导向和投资导向并重,推进智能化数字化重点项目建设

   (三)提高智能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构建良好发展生态

   (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安全保障,夯实转型基础支撑

   (五)聚焦政策引领和要素供给,强化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保障支撑

 B.4 2022年度扬州开发园区“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

  一 扬州开发园区“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现状

   1.坚持高点定位谋划,明确高质量发展新方向

   2.聚力规划配套完善,筑牢高质量发展新基础

   3.创新要素保障机制,跑出高质量发展新速度

   4.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5.聚焦体制机制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6.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凝聚高质量发展新合力

  二 扬州开发园区“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园区国省考核排名承压大

   2.重大项目落户数量较少

   3.综保区发展需加大重视

  三 扬州开发园区“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1.深耕细作,持续推进“二次创业”

   2.做强产业,实现园区争先进位

   3.压实责任,优化园区营商环境

   4.优化载体,厚植园区发展沃土

 B.5 2022年扬州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一 扬州市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逐渐扩大,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二)数字产品制造业加快升级,对先进制造业拉升作用明显

   (三)数实融合加快,数字技术应用进一步深化

  二 扬州市数字经济发展主要短板问题

   (一)数字产业规模实力仍待提升

   (二)数字技术创新能力仍待增强

   (三)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融合仍待加速

  三 对策建议

   (一)做好“加法”,全力做大产业增量

    1.壮大数字经济基础产业

    2.布局前沿产业

    3.壮大市场主体

   (二)做对“减法”,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1.探索制造业服务化转型

    2.助力传统龙头企业发展在线新经济

    3.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三)做强“乘法”,强化基础设施和科技赋能

    1.抓住“新基建”战略机遇期

    2.抢抓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3.科技创新赋能服务业

   (四)作准“除法”,破除各类卡点堵点

    1.重点解决数字经济人才问题

    2.强化数字经济统计监测

 B.6 2022年扬州市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报告

  1.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2.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3.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4.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5.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6.完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7.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

 B.7 2022年扬州市营商环境发展报告

  一 2022年扬州市营商环境发展情况

   (一)牵头组织工作情况

    1.坚持高位推动

    2.聚焦短板攻坚

    3.强化督查推进

    4.全力助企纾困

   (二)重点评价指标情况

    1.开办企业

    2.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

    3.获得电力

    4.不动产登记

    5.纳税

    6.跨境贸易

    7.办理破产

    8.获得信贷

    9.执行合同

    10.政务服务

    11.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服务

    12.市场监管

    13.政府采购

    14.招标投标

    15.民营企业营商环境评估

    16.行业协会商会满意度调查

    17.政务服务满意度评价

    18.典型创新案

  二 当前全市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三 未来规划

 B.8 2022年扬州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报告

  一 扬州乡村振兴发展现状

   1.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持稳定

   2.示范带建设进程有序推动

   3.乡村产业发展争先进位

   4.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切实加快

   5.村强民富质态得到提升

  二 扬州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农业基础还不稳固

   2.资金投入有待提升

   3.乡村建设存在短板

  三 新形势下加快推进扬州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建议

   1.高站位抓好稳产保供

   2.高标准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

   3.高质量推进乡村产业发展

   4.高水平改善乡村风貌

   5.高起点推动富民强村

 B.9 2022年扬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一 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二 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短板和问题

  三 推动县域现代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二)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

   (三)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

   (四)加快释放内需潜能

   (五)加快推进县域基础设施建设

   (六)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七)着力提升园区载体能级

   (八)持续促进富民增收

 B.10 2022年扬州市市场主体发展报告

  一 市场主体发展基本情况

  二 市场主体发展中的“短板”和“瓶颈”

   1.市场主体规模总量和发展质态均有待进一步提升

   2.市场主体普遍规模不够大、竞争力不够强

   3.市场主体转型升级面临瓶颈

   4.疫情对市场主体发展的冲击较大

  三 推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建议

   1.多措并举助力市场主体总量稳步增长

   2.全力以赴提振市场主体竞争力

   3.持之以恒创优营商环境

   4.千方百计为市场主体排忧解难

 B.11 2022年扬州开放型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报告

  一 扬州开放型经济发展情况

   (一)运行情况

    1.对外贸易量质齐升

    2.利用外资稳中提质

    3.对外投资合作稳步增长

   (二)存在问题

    1.外资到账后劲不够足

    2.外贸进出口结构不均衡

    3.对外投资项目不够多

  二 当前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一)总体形势

    1.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更加交织激荡,国际环境加快重塑,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多重压力

    2.国内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制度型开放”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仍处于扩大开放的机遇期

    3.扬州位于一系列重大战略交汇点,集聚起开放发展的强大合力,对外开放的步伐必将行稳致远

   (二)具体领域

    1.对外贸易短期审慎向好,中长期“稳增长”压力加大

    2.利用外资阶段性低迷,“有的放矢”仍大有可为

    3.对外投资风险增多,战略机遇和市场前景广阔

  三 推动扬州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招商引资,推动利用外资提质增效

    1.聚焦项目招引,做大外资增量

    2.聚焦服务企业,做强外资存量

    3.聚焦考核导向,做优外资质量

   (二)强化优进优出,推动对外贸易量稳质升

    1.稳定外贸基本盘

    2.全力开拓国际市场

    3.大力发展新业态

    4.提速发展服务贸易

   (三)强化服务保障,推动企业“走出去”行稳致远

    1.强化政策扶持引导

    2.强化综合服务保障

    3.强化重点项目推进

   (四)强化平台建设,推动园区口岸提档升级

    1.纵深推进园区“二次创业”

    2.打造开放合作载体

    3.加大口岸开放力度

   (五)强化改革创新,提升开放型经济营商环境

 B.12 2022年扬州民营经济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

  一 2022年扬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一)扬州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发展概况

    1.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总量稳中向好

    2.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增长迅速

    3.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注册资本总体稳定

    4.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注吊销数量有所下降

    5.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在全省排名逐步向前

   (二)全市私营企业发展特点

    1.私营企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私营企业中新兴行业增长迅速

    3.私营企业注吊销数量呈上升状态

   (三)全市个体工商户发展特点

    1.个体工商户三个产业同步增长

    2.批发和零售业继续占据个体工商户主体地位

    3.个体工商户注销数量大幅度下降

  二 扬州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总量规模偏小、综合实力偏弱

   2.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创业氛围不浓、创新能力不强

   3.民营经济市场主体生存困难、“存活率”偏低

   4.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治理模式不完善、缺乏竞争优势

  三 推进扬州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1.营造浓厚创业氛围,进一步激发创业创新活力

   2.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做大做强民营经济

   3.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进一步打造良好发展环境

   4.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政策实施效果

 B.13 2022年扬州市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

  一 2022年扬州市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总体情况

   (二)扬州各县市区服务业情况

    1.宝应县

    2.高邮市

    3.仪征市

    4.江都区

    5.邗江区

    6.广陵区

    7.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8.生态科技新城

    9.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

  二 2022年以来服务业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构建服务业发展工作体系

   2.健全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

   3.统筹疫情防控和助企纾困

   4.统筹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5.推进服务业市场主体培育

   6.推进“两业”融合和服务创新

   7.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8.破解后疫情时期资金难题

  三 2023年工作思路

   1.用好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平台,统筹推进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工作

   2.用好江淮区域集装箱枢纽港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平台,引领全市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工作

   3.优化服务业投资结构,增强服务业发展动力

   4.用好省市级现代服务业工作平台,做强服务业发展载体队伍

   5.搭建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工作体系,促进扬州税源经济发展

 B.14 2022年扬州创新型企业发展报告

  一 扬州市创新型企业发展现状

   (一)创新型企业地区分布

   (二)创新型企业行业分布

   (三)创新企业研发投入情况

   (四)创新企业发明专利情况

  二 存在问题

   (一)省级创新型企业数量较少,与周边地区差距较大

   (二)研发投入强度不高,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三)创新型领军人才短缺,招工难问题亟待解决

  三 先进地区经验借鉴

   (一)常州的“十百千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

   (二)南京的“创业南京”英才计划

   (三)泰州的“创新积分贷”产品体系

  四 对策建议

   (一)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提升创新型企业研发投入规模

   (二)加强科创项目招引力度,提升创新型企业研发投入强度

   (三)强化人才队伍培育,加快聚焦创新型企业研发人员

 B.15 2022年扬州金融形势回顾与展望

  一 金融运行情况

   (一)金融总量适度增长,实体经济流动性合理

   (二)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加大

   (三)降成本工作继续巩固,企业发债利率继续下行

   (四)金融风险总体可控,金融机构运行稳健

   (五)跨境收支顺差大幅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平稳增长

  二 金融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不足

   (二)重点领域和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信贷持续投放的基础不够牢固

   (三)一些领域金融风险隐患需持续关注

  三 金融运行形势展望

   (一)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为稳定经济大盘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二)持续推进信贷结构优化,进一步提高对重点领域金融支持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三)务实金融风险防控工作,全力维护辖区金融稳定安全

 B.16 2022年扬州推进动能转换打造战新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一 产业发展现状

  二 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难题

  三 促进产业发展的途径

 B.17 2022年扬州放大“世界运河之都”品牌效应研究报告

  一 准确把握“世界运河之都”建设基础

   1.规划体系不断完善

   2.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3.文旅融合持续深化

   4.扬州故事广为传扬

  二 科学锚定“世界运河之都”打造路径

   1.夯实“运河之都”生态承载力

   2.彰显“运河之都”文化影响力

   3.提升“运河之都”民生幸福力

  三 着力放大“运河之都”品牌效应

   1.规划引领行动

   2.景观提升行动

   3.文化展示行动

   4.文旅融合行动

   5.品牌宣推行动

   6.惠民富民行动

 B.18 2022年扬州河湖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一 扬州河湖管理的基本情况

   1.强化组织领导,有序推进河湖长制工作

   2.狠抓项目建设,扎实开展河湖整治

   3.注重规划引领,提升河湖管理水平

   4.加大监管力度,维护良好水事秩序

  二 扬州河湖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1.宣传引导不够有力

   2.污染源防控不到位

   3.管理水平不高

   4.资金保障不足

  三 扬州河湖管理的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提升认识

   2.注重衔接,科学规划

   3.严格保护,综合治理

   4.完善制度,长效管护

   5.加大投入,强化保障

 B.19 扬州大运河文博旅游发展与项目创新研究报告

  一 扬州大运河文博旅游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二 扬州大运河文博旅游资源概述

  三 扬州大运河文博旅游发展的困难与不足

   (一)扬州大运河文博旅游发展未能形成合力

   (二)扬州文博场馆参与性、探索性旅游项目不够丰富

   (三)文化展示数字化水平不高

   (四)文创产品开发营销的创意不够鲜明

  四 扬州大运河文博旅游创新发展的路径

   (一)高标准规划文博旅游发展,健全发展机制

    1.高标准规划文博旅游发展

    2.建立健全运河文博旅游发展机制

   (二)创新打造文博商融合型旅游景区

    1.聚力发展文博商旅融合发展区

    2.打造风格各异的大运河文博风情街区

   (三)创新开发文博旅游项目

    1.策划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博旅游主题线路产品

    2.营造开放亲民的文博旅游空间

    3.设计开发大运河文化深度体验项目

    4.设计开发运河考古、文物保护技术展示的游览项目

    5.设计开发文博场馆探索游戏产品

    6.设计开发大运河文博研学旅游产品

    7.加强大运河文创产品研发和推广力度

    8.设计开发艺术主题文博旅游项目

   (四)在全国率先开展文博旅游标准化试点

   (五)创新扬州文博旅游宣传推广模式

 B.20 2022年扬州市重大风险感知防控体系建设探究报告

  一 构建重大风险感知体系的现实意义

   (一)在目标导向上由“危机平息”向“综合求益”跃迁

   (二)在实施策略上由“被动应付”向“主动应对”跃迁

   (三)在工作模式上由“泛化管理”向“系统治理”跃迁

   (四)在手段应用上由“人工经验”向“智慧驱动”跃迁

   (五)在力量资源上由“部门单打”向“多元融合”跃迁

  二 找准防范重大风险的规律与路径

   (一)准确识别隐患潜蓄的特征特点

   (二)深刻把握安危相易的现实规律

   (三)科学阻断风险演化的关键环节

   (四)高效化解突发危机的现实危害

  三 构建重大风险感知防控体系的实践探索

   (一)“及时感”,提升风险隐患识别力

   (二)“深度知”,提升风险动态预判力

   (三)“精准防”,提升风险源头防范力

   (四)“有效控”,提升风险危机化解力

  四 健全完善重大风险防控体系的远景构想

 B.21 2022年扬州市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状况分析报告

  一 城乡居民收入总体状况

   1.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增幅跃居全省第一

   2.统筹发展成效显著,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3.四项收入全面增长,转移净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增速领先

  二 城乡居民消费状况

   1.居民消费倾向略有下降

   2.恩格尔系数小幅上升

   3.居住消费占比居高不下

   4.交通通信支出快速增长

   5.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小幅下降

   6.医疗保健支出有所减少

  三 居民持续稳定增收面临压力不容忽视

   1.居民收入增长情况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仍面临稳定增长压力

   2.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相对较低不利于居民增收

   3.沿江沿河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

  四 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建议

   1.强化宏观调控,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2.抓好就业创业,稳定工资性收入基础

   3.优化发展环境,提高经营净收入比重

   4.拓宽财产净收入渠道,提升增收活力

   5.释放政策红利,保障转移净收入福利

 B.22 2022年扬州民政事业发展报告

  一 扬州民政事业的发展现状

   1.全面提升基本民生服务水平

   2.全面构建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

   3.全面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4.全面强化基本公共服务

   5.全面夯实民政工作基础

  二 扬州民政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社会救助方面存在的问题

   2.养老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3.殡葬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 扬州民政事业发展的建议

   1.完善救助体系,体现大爱城市温度

   2.优化养老服务,彰显颐养品牌特色

   3.致力“五”社联动,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4.筑牢专项服务,助力民政事业发展

 B.23 2022年扬州教育事业发展研究报告

  一 扬州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稳步实施

   (二)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更加深入

   (三)职教社教服务地方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四)高等教育发展重点突出

   (五)教育内涵建设纵深推进

   (六)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全面提高

   (七)筑牢筑实校园安全防线

   (八)民生建设有效推进

  二 扬州教育事业发展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 扬州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和建议

 B.24 2022年度扬州市体育发展报告

  一 扬州体育发展现状

   (一)为民惠民,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打造人民幸福的“好地方”

    1.体育设施改善,运动空间拓宽

    2.群体活动供给扩大,体育消费内涵提升

    3.科学健身普及,多元主体参与

   (二)办赛参赛,擦亮“三都”品牌,打造活力彰显的“好地方”

    1.省运参赛,捷报频传

    2.关注青少年体育,增强体教融合成效

    3.人才培养现亮点,项目布局更优化

   (三)整合融合,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产业兴旺的“好地方”

    1.赛事经济活力凸显

    2.体育产业量质齐升

    3.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四)厚植文化土壤,加强人才培育,讲好“好地方”特色体育文化

  二 扬州体育发展存在的不足

   (一)体育基础设施规范化管理水平不高,群众体育活动品牌影响力不够强

   (二)青少年体育项目布局还不完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还不完善

   (三)体育产业规模总量还不大,体育消费潜力尚未充分释放

   (四)体育文化品牌不响,如何讲好扬州体育故事、宣传扬州体育文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 扬州体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机制鼓实劲

   (二)群众体育谋实效

   (三)竞体发展做实功

   (四)体育产业出实招

   (五)体育文化展实力

 B.25 2022年扬州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报告

  一 2022年扬州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现况

   (一)卫生资源与服务量

   (二)发展状况

  二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不足

   (一)疫情防控方面

   (二)高质量考核方面

   (三)其他重点工作方面

  三 扬州市发展卫生健康事业举措

   (一)始终将疫情防控作为全系统的头等大事、首要任务

   (二)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

   (三)全面完成省、市各项重点任务

 B.26 2022年“书香扬州”建设发展报告

  一 “书香扬州”建设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1.基本情况

   2.主要做法

  二 “书香扬州”建设的问题不足和原因分析

   1.就居民阅读状况调查来看,各项指标均有待提高,且城乡发展不平衡

   2.就全民阅读服务供给来看,软硬件均有待加强,且亟须创新方式方法

   3.就全民阅读综合保障来看,人财物均总体不足,且县级层面尤为明显

  三 进一步加强“书香扬州”建设的对策建议

   1.提升阅读力,改善阅读环境、阅读服务、阅读活动实效

   2.提高居民对于全民阅读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

   3.健全工作运行机制、投入保障机制、考核激励机制

 皮书数据库

 法律声明

 Abstract

 摘要

 皮书

[1]扬州市政协专题调研组:《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2022年。

[2]柴士改、李金昌:《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统计测度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2021年第1期,第47-58页。

[3]赵欢:《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路径》,《今日财富》2022年第14期,第4-6页。

[4]林云、蒋晓雁:《建立和完善数字经济统计体系研究》,《统计科学与实践》2019年第1期,第17-20页。

[5]黄捷、蔡颖:《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趋势与对策研究》,《发展研究》2022年第3期,第72-76页。

[1]陶静娴:《福州市培育创新型企业路径研究》,《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年第10期,第31-32页。

[2]吴玲霞、翟菲:《泰州市创新型企业发展现状与培育路径》,《科技创业月刊》2021年第11期,第51-53页。

[3]檀园园、车丽萍:《浅析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下科创人才集聚的影响研究》,《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年第11期,第114-117页。

[4]南京市科技局:《南京借菁英人才节揽科创人才》,《国际人才交流》2020年第10期,第59页。

[5]芦雅婷、邓丽:《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科技和产业》2019年第9期,第73-77页。

[1]洪军:《古今辉映文博城——扬州文化博览城建设》,广陵书社,2016。

[2]王虎华:《扬州运河世界遗产》,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于兴兴、鲁莎莎、来守英:《文博与旅游关系的演进及发展对策刍议》,《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年第4期,第111-113页。

[4]陈怡宁、李刚:《空间生产视角下的文化和旅游关系探讨——以英国博物馆为例》,《旅游学刊》2019年第4期,第11-12页。

[5]扬州市旅游局课题组:《扬州运河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研究报告》,载丁纯主编《扬州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杨丹:《基于SFIC模型的基层社会风险协同治理路径选择——以L市村(居)民议事会公评议信访事项为例》,《湖湘论坛》2022年第2期,第107-118页。

[2]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新的现代性之路》,张文杰、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8。

[3]阎耀军、薛岩松:《风险社会中的管理时滞与前馈控制——试论基于前馈控制的公共危机管理创新》,《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329-335页。

[4]王刚、宋锴业:《治理理论的本质及其实现逻辑》,《求实》2017年第3期,第50-65页。

[5]白锐、苏琳、Nicholas S.Brasovan:《治理态理论视域下的风险社会治理》,《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第123-130页。

[6]新华网:《习近平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2017年3月5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lh/2017-03/05/c_1120571919.htm。

[7]黄小晏、滕淑珍、王汉礼:《论西方管理理性主义和管理经验主义的分歧与融通》,《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64-68页。

[8]孙厚权、万黎明:《基于大数据的社会风险治理探微》,《理论月刊》2016年第12期,第106-109+154页。

[9]克里斯·韦珀:《风险管理方面的不一致价值》,徐元玲译,北京出版社,2005。

[10]胡登全:《风险传播的场域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11]唐教成:《新时代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探赜》,《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22年第3期,第74-80页。

[12]王林平、高宇:《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风险演化规律及防控策略》,《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第96-107页。

[13]米歇尔·渥克:《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王丽云译,中信出版社,2017,第10-15页。

[14]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万丹、刘宁译,中信出版社,2017,第9-12页。

[1]本刊编辑部:《从“七普”数据看民政事业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民政》2021年第10期,第47-48页。

[2]广东省民政厅:《2020年广东省十件民生实事涉民政工作交出暖心答卷,2021年将再提标》,《大社会》2021年第1期,第26页。

[3]吕德明:《用心用情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群众》2022年第4期,第27-28页。

[4]唐国平:《以人才培养为牵引 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增能》,《大社会》2021年第6期,第1页。

[5]许丽丽:《当前民政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路径》,《今日财富》2020年第10期,第26-27页。

[6]王剑侯:《共同富裕目标下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亟待破解的问题》,《中国社会报》2021年10月20日,第1版。

[7]文洁:《服务大局 全方位推动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甘肃日报》2022年6月26日,第2版。

[8]尹洁:《社会工作介入社区老年志愿组织培育的实务探索——以Y社区为例》,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21年。

[9]赵童、唐楸:《重庆民政 聚焦特殊群体 提升保障能力》,《重庆日报》2021年7月1日,特C06版。

[1]范尧、焦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体育产业供求均衡的生成逻辑、现实样态与纾解方略》,《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第111-117页。

[2]张雷、陈小平、冯连世:《科技助力:新时代引领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中国体育科技》2020年第1期,第3-11页。

[3]徐开娟、黄海燕、廉涛等:《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关键问题》,《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第29-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