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80

中文论坛2018年第2辑 总第8辑图书

Forum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2018 No.2) vol. 8

SSAPID:101-9206-7128-80
ISBN:978-7-5201-3799-7
DOI:
ISSN:
关键词:

[内容简介] 《中文论坛》是湖北大学文学院创办的涵盖中文学科各研究领域的学术辑刊,旨在搭建一个新的学术平台,展示海内外学者最新的研究成果,借以倡导视野开阔、独立研究的学风,立一家之言,撰传世之作。本辑为2018年第2辑,设当代湖北文学研究、本刊特稿、中国诗学、五四研究、沙湖论坛五个栏目,从不同视角展现了当下美学、文艺学、中国诗学、语言学等领域的最新进展。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湖北大学文学院《中文论坛》编辑委员会
编 辑:周琼;张弦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2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I0 文学理论

 范际燕先生简介

 《中文论坛》征稿启事

 湖北大学文学院课程与教学论(语文)学科简介

 当代湖北文学研究

  主持人语

  诗人不是要迎合而是要提升这个时代

  论余秀华诗歌的疼痛书写

   一 犯病者疾病疼痛

   二 孤独者心理疼痛

   三 痴情者——爱情疼痛

 本刊特稿

  主持人语

  “众声喧哗”论《雷雨》

   一

   二

   三

  暗夜里的流萤引我们迫近清晨的太阳

   一 《日出》研究的阶段性特征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日出》研究(1935—1949年):别开生面

     1.《大公报》两次“集体批评”及曹禺对之的回应

     2. 张庚、周扬等左翼批评家关于《日出》的剧评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今的《日出》研究(1949—2018年):在沉潜中精进

   二 对《日出》研究的整体反思

  八十载风雨《原野》路

   一

   二

   三

   四

  在争议中沉淀与丰富

   一 20世纪40年代,时代主调下毁誉参半的评说

   二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单一视角的经典化推进

   三 20世纪80年代迄今:丰富而深入的论述

  “剧情”的开始与落幕

   一

   二

   三

   四

 中国诗学

  中国诗学审美主义多元解释方式及其成因研究

   一

   二

   三

   四

  跨文化交流视角下的日本假名文学“中国性”考

   序言

   一 和歌的“中国性”之考

    (一)《句题和歌》的“中国性”

    (二)“和歌题咏”的“中国性”

    (三)“和歌题材”的“中国性”

   二 物语的“中国性”之考

    (一)《源氏物语》的“中国性”

    (二)《狭衣物语》的“中国性”

    (三)《平家物语》的“中国性”

   三 谣曲的“中国性”之考

   四 随笔的“中国性”之考

    (一)《枕草子》的“中国性”

    (二)《方丈记》的“中国性”

    (三)《徒然草》的“中国性”

   结语

   附录

    1.文本的保存

    2.白乐天的传记性研究成果

    3.《白氏文集》的注释性研究的成果

    4.《白氏文集》的训点性研究索引的成果

    5.《白氏文集》的比较性研究的成果

    6.《白氏文集》的文本性研究的成果

  夏竦年谱新编

  简论宋太祖石刻

   一 宋太祖亲撰石刻与右文国策

   二 宋太祖的崇祀石刻与天命宣传

  21世纪明代戏曲与科举研究述评

   一 八股文与明代戏曲研究

   二 明代戏曲中科举元素研究

   三 明代戏曲和科举生态与士人心态研究

 “五四”研究

  胡适在中国话剧形成期的贡献

   一 《易卜生主义》:中国现代话剧运动的理论宣言

   二 《终身大事》:中国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话剧剧本

   三 胡适: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开一代风气的先驱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的婚姻制度与女性的地位

   一 清朝末期中国的婚姻制度与女性的地位

    (一)传统中国社会中的家族制度与女性

    (二)对儒教伦理,特别是对女性歧视的早期批判

   二 中华民国初期的婚姻制度与女性地位

    (一)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二)民国初期的军阀政权与婚姻制度的保守性

   三 新文化运动带来的女性思想解放与婚姻制度改革

    (一)五四运动以前——儒教批判与女性解放

    (二)五四运动之后——《新青年》的左倾化与女性思想解放的普及

   四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婚姻制度与女性地位

    (一)以知识青年为中心的婚姻的新动向

     1. 自由的男女交往

     2. 自由(恋爱)结婚的实行

     3. 反对一夫多妻制、蓄妾制

     4. 婚姻制度废止论的展开

    (二)婚姻制度改革的界限

     1. 婚姻制度改革对下层女性劳动者的有限影响

     2. 传统婚姻制度在农村的维持与女性极低的地位

 沙湖论坛

  敬畏历史、穿透历史、感悟历史

   一 历史与真相:追寻历史真相是否可能,如何可能?

   二 历史真相与史学功能:是思辨史学还是批判史学?

   三 史学研究与价值导向:能否为人类社会未来走向提供参考坐标?

   四 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如何面对丰厚无比,又令人尴尬的纷繁史事?

   五 断代史、专门史与通史:如何抉择,怎样入门?

  午夜梦回

   一 愚钝的起步

   二 无奈的流转

   三 迟到的醒悟

  意在返本 功在开新

   一

   二

   三

 编委会

《中文论坛》是湖北大学文学院创办的涵盖中文学科各研究领域的学术辑刊,旨在搭建一个新的学术平台,展示海内外学者最新的研究成果,借以倡导视野开阔、独立研究的学风,立一家之言,撰传世之作。

北岛(1986):《北岛诗选》,新世纪出版社。

舒婷(2003):《致橡树》,江苏文艺出版社。

余秀华(2012):《自杀者说》,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667c4501014bqr.html,5月8日。

余秀华(2015a):《摇摇晃晃的人间》,湖南文艺出版社。

余秀华(2015b):《月光落在左手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余秀华(2016a):《慢慢疼》,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667c450102x7d1.html,3月23日。

余秀华(2016b):《我们爱过又忘记》,新星出版社。

余秀华(2016c):《疯狂的爱更像一种绝望》,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667c450102xf8m.html,6月16日。

余秀华(2018):《秋日一记》,载《无端欢喜》,新星出版社。

翟永明(2015):《潜水艇的悲伤:翟永明集1983~2014》,作家出版社。

白榴(1935):“读《雷雨的检视》后”,《复旦大学校刊》,第216期。

曹禺(1935):“《雷雨》的写作”,《质文》,第2号。

方海春(1935):“雷雨”,《学术界》,第1、2期。

胡钟达(1936):“谈《雷雨》”,《中学生文艺季刊》,第2期。

高浦棠(2003):“‘升到上帝的座’上重新审读曹禺的《雷雨》——《雷雨》本源真诠”,《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郭沫若(1936):“关于《雷雨》”,《东流》月刊,第4期。

霍威(1936):“评《雷雨》”,《嘤鸣》,第1期。

海流(1936):“雷雨”,《每周文艺》,第4期。

刘西渭(1935):《〈雷雨〉——曹禺先生作》,《大公报》(天津)8月31日。

罗山(1936):“《雷雨》的故事思想人物”,《清华周刊》,第7期。

钱谷融(1962):“《雷雨》人物谈”,《文学评论》,第1期。

沈明德(1962):“谈谈《雷雨》的几个场面——戏剧结构学习札记”,《安徽文学》,第3期。

宋剑华(1998):“试论《雷雨》的基督教色彩”,《戏剧研究》,第1期。

试工(1939):“论《雷雨》中的八个人物”,《文苑》,第5期。

王富仁(1985):“《雷雨》的典型意义和人物塑造”,《文学评论丛刊》,第23期。

王其居(1936):“《雷雨》及其作者”,《大公报》(天津)2月7日。

王运成(1936):《书评〈雷雨〉》,《南开高中学生》3月18日。

文干(1935a):“《雷雨》的检视”,《复旦大学校刊》,第215期。

文干(1935b):“戏剧与社会现实——《雷雨》再检视并答白榴先生”,《复旦大学校刊》,第217期。

辛宪锡(1981):“《雷雨》若干分歧问题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1期。

郑学稼(1943):“论《雷雨》”(上、中、下),《中国青年》,第2、3、4期。

周音(1981):“谈谈《雷雨》中的周蘩漪——与钱谷融先生商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3期。

曹禺(1981):“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同田本相的谈话”,《戏剧论丛》,第2期。

陈恭敏(1957):“什么是陈白露悲剧的实质”,《戏剧报》,第5期。

陈瘦竹、沈蔚德(1960):“论《雷雨》和《日出》的结构艺术”,《文学评论》,第5期。

程中原(1979):“《日出》的艺术独创性”,《淮阴师专学报》,第1期。

甘竞(1960):“也谈陈白露的悲剧实质问题”,《上海戏剧》,第5期。

黄曼君(1993):《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史》第1卷,湖北教育出版社。

黄芝冈(1937):“从《雷雨》到《日出》”,《光明》,第5期。

姜贤弼(1940):“评曹禺的《雷雨》与《日出》”,《公教学生》,第1期。

刘家思(2000):“《日出》与英雄原型”,《宜春师专学报》,第4期。

刘念渠(1940):《抗战剧本批评集》,华中图书公司。

刘绍铭(1967):“从比较文学的观点去看《日出》”,《明报月刊》,第9期。

刘正强(1958):“曹禺的世界观和创作——兼评《也谈曹禺的〈雷雨〉与〈日出〉》”,《处女地》,第6期。

马俊山(1984):“‘新女性’个性解放道路的终结——论陈白露的悲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4期。

欧阳凡海(1937):“论《日出》”,《文学》,第1期。

欧阳山尊(1957):“《日出》的导演分析”,《戏剧论丛》,第1期。

钱理群(2007):《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史实(1985):“角·圆·多面体及其他——论曹禺的话剧《日出》”,《东疆学刊》,第1期。

宋剑华(1991):“灵魂的毁灭与再生——《日出》新论”,《中国文学研究》,第3期。

田本相(1980):“《日出》论”,《文学评论》,第1期。

田本相、刘一军(2010):《曹禺访谈录》,百花文艺出版社。

王桂妹(2007):“从陈白露到尹雪艳:对交际花的不同审美书写”,《名作欣赏》,第1期。

徐闻莺(1960):“是鹰还是金丝鸟——与陈恭敏同志商榷关于陈白露的悲剧实质问题”,《上海戏剧》,第2期。

徐运元(1937):“从《雷雨》说到《日出》”,《文艺月刊》,第4、5期。

许子东(1995):“重读《日出》、《啼笑因缘》和《第一炉香》”,《文艺理论研究》,第6期。

晏学(1979):“论陈白露的悲剧”,《戏剧学习》,第3期。

忆扬(1980):《从刘绍铭博士〈论曹禺〉谈起》,载良友图书公司编辑委员会编《曹禺、王昭君及其他》,良友图书公司。

张庚(1936):“一九三六年的话剧——活时代的活记录”,《光明》,第2期。

张庚(1937):“读《日出》”,《戏剧时代》,第1期。

周木斋(1937):“《日出》与集体批评”,《读书半月刊》,第1期。

周扬(1937):“论《雷雨》和《日出》——并对黄芝冈先生的批评的批评”,《光明》,第8期。

朱栋霖(1981):“论《日出》与陈白露的悲剧形象”,《南京大学学报》,第2期。

阿茨(1940):“原野的故事和人物”,《辅仁文苑》,第3期。

大星友(1941):“《原野》观后感”,《三六九画报》,第2期。

冠英(1939):“谈《原野》”,《今日评论》,第13期。

胡润森(1982):“《原野》简论”,《四川大学学报》,第2期。

黄健(1988):“基督教、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的三位一体——《原野》创作论”,《徐州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

华忱之(1983):“重评曹禺的《原野》”,《江西师院学报》,第2期。

回春(1942):“电影与戏剧:银幕与舞台上的原野”,《工商生活》,第7期。

李树凯(1993):“《原野》是一部佳构剧”,《西北师大学报》,第2期。

李扬(2001):“文化与心理:《原野》的潜在世界”,《文艺理论研究》,第3期。

刘绍铭(1969):“《原野》所倡导的原始精神——兼论其舞台技巧”,《纯文学》,第6期。

刘绶松(1956):《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上册,作家出版社。

南卓(1938):“评曹禺的《原野》”,《文艺阵地》,第5期。

秦川(1983):“谈曹禺对《原野》的修改”,《四川大学学报》,第2期。

人艺齐学江(1968):“曹禺反革命罪恶史”,《文艺革命》,第5期。

司徒珂(1939):“评《原野》”,《中国文艺》,第3期。

唐弢(1947):《〈原野〉重演》,《大公报》8月29日。

唐弢(1979):《中国现代文学史》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田本相(1981):“《原野》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4期。

田本相(1985):《曹禺年谱长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王瑶(1953):《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新文艺出版社。

文豹(1983):“仇虎式的农民和仇虎式的复仇”,《艺谭》,第9期。

吴建华(1983):“《原野》中的仇虎并非农民形象”,《湖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无名氏(1937):“《原野》导演电影化”,《星华》,第10期。

夏华(1957):《阳光照耀着〈日出〉诞生的地方》,《新晚报》1月23日。

《新天津画报》(1941):《原野在津首次上演》,第27期。

杨晦(1985):《杨晦文学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福贵(2000):“展示灵魂深处的冲突:生命的悲剧与文化的悲剧”,《戏剧文学》,第4期。

朱栋霖(1985):“论《原野》”,《文学评论丛刊》,第2期。

竺磊(1940):《谈曹禺的戏剧》,《燕京文学》12月20日。

蔡骧(1980):“《北京人》导演杂记”,《人民戏剧》,第5期。

曹树钧(2018):“论《北京人》与曹禺《北京人》的艺术创造”,《汉语言文学研究》,第1期。

戴再民(1957):“替愫芳担忧”,《戏剧报》,第9期。

丹公(1943):“评《北京人》”,《中国学生》,第2期。

段樱(1982):“回答我,‘北京人’!——论曹禺剧作《北京人》中的‘北京人’”,《南充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

方序(1942):“《北京人》:献给石,纪念我们二十年的友谊”,《现代文艺》,第6期。

冯亦代(1957):《〈北京人〉的演出》,《人民日报》4月23日。

胡风(1941):《关于〈北京人〉的速写》,《大公报》(香港)11月29日。

胡风(1942):“论曹禺底〈北京人〉”,《青年文艺》,第1期。

华忱之(1962):《一支深沉有力的旧社会的挽歌——重读曹禺的〈北京人〉》,《成都晚报》5月10日。

江布(1942):《读曹禺的〈北京人〉》,《解放日报》4月27日。

焦尚志(1987):《植根于民族生活的土壤之中——话剧〈北京人〉论析》,载《南开学报》编辑部编《曹禺戏剧研究集刊》,南开大学出版社。

金若卯(1941):《挽歌与赞颂——略论曹禺的新作〈北京人〉》,《大公报》(重庆)10月24日。

李长之(1942):《论曹禺及其新作〈北京人〉》,《大公报》(重庆)1月26日。

李扬(2007):“悖论与整合:《北京人》中的反传统与传统”,《广州大学学报》,第11期。

里野(1942):“读过《北京人》漫谈多余”,《新动向》,第28期。

柳亚子(1941):《〈北京人〉礼赞》,《新华日报》10月30日。

罗成琰(1987):“论曹禺《北京人》的文化哲理意蕴”,《中国文学研究》,第4期。

茅盾(1941):《读〈北京人〉》,《大公报》(香港)11月29日。

钱理群(1994):《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浙江文艺出版社。

荃麟(1942):“《北京人》与《布雷曹夫》”,《青年文艺》,第2期。

S.M.(1942):“《北京人》一论”,《力报》,第22、23期。

沈敏特(1982):“像人的人——从《北京人》谈曹禺戏剧艺术的辩证法”,《艺谭》,第1期。

思丽(1941):《谈〈北京人〉》,《扫荡报》10月1日。

宋剑华(1991):“原始野性的呼唤:《北京人》新论”,《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苏雪林(1942):“评《北京人》”,《妇女月刊》,第2期。

孙庆升(1982):“解放前曹禺研究述评”,《北京大学学报》,第4期。

唐纪如(1995):“《北京人》三疑”,《浙江学刊》,第5期。

田本相(1981):《〈北京人〉论》,载《曹禺剧作论》,中国戏剧出版社。

文弓(1942):“评《北京人》里的‘北京人’”,《戏剧岗位》,第5、6期。

茜萍(1942):《关于〈北京人〉》,《新华日报》2月6日。

夏照滨(1942):“《北京人》研究”,《力行》,第5期。

辛宪锡(1980):“《北京人》探疑”,《天津师院学报》,第4期。

杨丹(1946):“论《北京人》”,《骆驼文丛》,第2期。

姚莹澄(1957):“《北京人》演出漫谈录”,《文艺报》,第10期。

俞漪(1949):“《北京人》里两个女性”,《妇女》,第2期。

张葆莘(1957):“曹禺同志谈剧作”,《文艺报》,第2期。

张耀杰(2009):“《北京人》的男权梦想及其破灭”,《艺术百家》,第3期,

郑学稼(1942):“评《北京人》”,《中央周刊》,第24期。

朱栋霖(1980):“论《北京人》”,《文学评论》,第3期。

朱月谨(1979):“《北京人》的戏剧冲突与艺术手法”,《南京大学学报》,第3期。

曹荫堂(1948):“本社与话剧系联合主办《艳阳天》座谈会”,《金声》,第47期。

曹禺(1982):“和剧作家们谈读书和写作”,《剧本》,第10期。

陈瘦竹、沈蔚德(1979):“读《王昭君》”,《钟山》,第1期。

端木蕻良(1946):《〈蜕变〉铢求》,《大公晚报》5月29日、30日、31日。

方非(1944):“谈《家》的结构”,《杂志》,第4期。

巩思文(1936):“《财狂》改编本的新贡献”,《南开校友》,第4、5期。

谷虹(1941):“曹禺的《蜕变》”,《现代文艺》,第3期。

胡风(1943):“《蜕变》一解”,《文学创作》,第6期。

惠元(1938):《评〈全民总动员〉》,《新华日报》11月5日。

力扬(1946):《我对〈蜕变〉的意见》,《新华日报》6月9日。

廖超慧(1988):“《正在想》:一部不该被遗忘的剧本”,《江汉大学学报》,第4期。

茅盾(1961):“关于历史和历史剧”,《文学评论》,第5、6期。

茅盾(1979):《赠曹禺》,《人民日报》1月28日。

田本相(1986):“关于曹禺的早期创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1期。

田本相(1991):《曹禺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田本相(2010):《〈胆剑篇〉论》,载《曹禺剧作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田本相、刘一军(2010):《曹禺访谈录》,百花文艺出版社。

吴祖光(1979):《读〈王昭君〉》,《人民日报》1月14日。

熊佛西(1948):“《艳阳天》观感”,《文训》,第6期。

羊誩(1934):“《新村正》的今昔”,《南开高中学生》,第2期。

张光年(1955):“曹禺的创作生活的新进展——评话剧《明朗的天》”,《剧本》,第3期。

周恩来(1979):《对在京的话剧、歌剧、儿童剧作家的讲话》,载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编《周恩来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

Abrams,M.H.(1999):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Harcourt Brace.

〔德〕 狄尔泰(2006):《诠释学的起源》,载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

〔德〕 伽达默尔(2004):《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美〕 朗格,苏珊(1983):《艺术问题》,滕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法〕 利科尔,保罗(2006):《存在与解释学》,载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

〔德〕 施莱尔马赫(2006):《1819年讲演纲要》,载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

(汉)刘向(1987):《说苑校证》,向宗鲁校,中华书局。

(梁)钟嵘(1981):《诗品》,载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上),中华书局。

(唐)杜牧(1977):《李长吉歌诗叙》,载王琦等注《李贺诗歌集注》,上海人民出版社。

(唐)孔颖达(1980):《礼记正义·学记第十八》,载《十三经注疏》下册,中华书局。

(唐)司空图(1981):《二十四诗品》,载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上),中华书局。

(宋)敖陶孙(1979):《臞翁诗评》,载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宋)胡仔(1962):《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廖德明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

(宋)司马光(1981):《温公续诗话》,载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上),中华书局。

(明)王世贞(1983):《艺苑卮言》,载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中华书局。

(明)谢榛(1983):《四溟诗话》,载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下),中华书局。

(明)徐祯卿(1981):《谈艺录》,载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下),中华书局。

(清)汪继培笺(1985):《潜夫论笺校正》,中华书局。

(清)吴雷发(1978):《说诗菅蒯》,载丁福保辑《清诗话》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叶燮(1978):《原诗》,载丁福保辑《清诗话》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朱鹤龄(1979):《辑注杜工部集序》,载《愚庵小集》第7卷,上海古籍出版社。

邓新华(2008):《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郭绍虞(1979):《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李建中(2005):《古代文论的诗性空间》,湖北人民出版社。

李有光(2016):“论道家语言哲学与中国诗学多元理解之关联”,《福建论坛》,第6期。

刘明今(2000):《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方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罗根泽(1984):《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罗宗强(1986):《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余嘉锡(1983):《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

叶维廉(1992):《中国诗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张伯伟(2002):《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

张利群(2001):《中国诗性文论与批评》,人民文学出版社。

张隆溪(2006):《道与逻各斯》,冯川译,江苏教育出版社。

〔日〕冈村繁(2017):《白氏文集》第1卷,明治书院。

〔日〕冈村繁(2007):《白氏文集》第2卷上,明治书院。

〔日〕冈村繁(1988):《白氏文集》第3卷,明治书院。

〔日〕冈村繁(1990):《白氏文集》第4卷,明治书院。

〔日〕海村惟一(2005):《关于“日本汉学(日本汉文学)”的“中国性”:以〈翰林五凤集〉的汉诗为例》,载叶国良、陈明姿主编《日本汉学研究续探:文学篇》,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日〕冈村繁(2006):《日中文化交流与翻译的关系——试论日中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载王秀文主编《中日语言翻译与跨文化交际》,世界知识出版社。

〔日〕冈村繁(2011):《“受容”与“反思”——世纪之交的日中文化交流的剪影》,载邵东方、夏中义编《王元化先生九十诞辰纪念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

〔日〕冈村繁(2018):“古代日本对《论语义疏》的扬弃——以圣德太子《宪法十七条》为主”,《孔学堂》(中英双语),第1期。

海村惟一、海村佳惟(2017):“从皇室到民间:日本受容《论语》的路径及其效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5期。

〔日〕花房英树(1960):《白氏文集的批判性研究》,汇文堂。

〔日〕日本大辞典刊行会(2001):《日本国语大辞典》第2版,小学馆。

〔日〕内田泉之助(1968):《白氏文集》,明德出版社。

张哲俊(2005):《中国题材的日本谣曲》,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日本谣曲/7753112?fr=aladdin。

(宋)陈均(2006):《皇朝编年纲目备要》,许沛藻、金圆、顾吉辰、孙菊园点校,中华书局。

(宋)陈振孙(1987):《直斋书录解题》,徐小蛮、顾美华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宋)程俱(2000):《麟台故事》,张富祥校证,中华书局。

(宋)洪遵(1983):《翰苑群书》,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宋)李心传(2000):《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徐规点校,中华书局。

(宋)李焘(2004):《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点校,中华书局。

(宋)林表民(1983):《赤城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5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宋)司马光(2007):《涑水记闻》,载《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宋)宋敏求(1936):《春明退朝录》,载《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

(宋)宋祁(2003):《宋景文公笔记》,载《全宋笔记》第1编第5册,大象出版社。

(宋)王辟之(2007):《渑水燕谈录》,载《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宋)王象之(1992):《舆地纪胜》,中华书局。

(宋)王应麟(1987):《玉海》,上海书店、江苏古籍出版社。

(宋)王应麟(2016):《玉海》,广陵书社。

(宋)魏泰(2007):《东轩笔录》,载《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宋)徐自明(1986):《宋宰辅编年录校补》,王瑞来校补,中华书局。

(宋)杨仲良(2006):《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李之亮校点,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宋)岳珂(2016):《愧郯录》,中华书局。

(宋)曾巩(2012):《隆平集校证》,王瑞来校证,中华书局。

(宋)祝穆(2003):《方舆胜览》,祝洙增订、施和金点校,中华书局。

(元)脱脱等(1985):《宋史》,中华书局。

(明)李贤(1983):《明一统志》,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72—47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清)徐松(2014):《宋会要辑稿》,刘琳等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张英(1983):《渊鉴类函》,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82—99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清)赵宏恩(2006):《(乾隆)江南通志》,载《文津阁四库全书》第 172 册,商务印书馆。

孙刚(2014):“夏竦年谱简编”,《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第5期。

汪圣铎(2016):《宋史全文》,中华书局。

曾枣庄、刘琳(2006a):《全宋文》第17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曾枣庄、刘琳(2006b):《全宋文》第53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曾枣庄、刘琳(2006c):《全宋文》第16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宋)黎靖德(1986):《朱子语类》,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

(宋)李焘(1980):《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

(宋)李心传(1988):《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华书局。

(宋)卢多逊(2003):《新修周武王庙碑》,载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编《宋代石刻文献全编》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又《全宋文》作《大宋新修周武王庙碑铭并序》。

(宋)马端临(1986):《文献通考》,中华书局。

(宋)杨昭俭(1988):《修西岳庙碑》,载曾枣庄、刘琳编《全宋文》第1册,巴蜀书社。

(宋)周密(1988):《癸辛杂识》,吴企明点校,中华书局。

(元)脱脱等(1977):《宋史》,中华书局。

(明)陈邦瞻(1977):《宋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

(明)赵崡(1985):《石墨镌华》,载《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

(清)潘永因(1985):《宋稗类钞》,刘卓英点校,书目文献出版社。

(清)王夫之(1964):《宋论》,舒士彦点校,中华书局。

杜文玉(1986):“宋太祖誓碑质疑”,《河南大学学报》,第1期。

郭于华(2000):《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2003a):《宋代石刻文献全编》第2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2003b):《宋代石刻文献全编》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2003c):《宋代石刻文献全编》第4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曾枣庄、刘琳(1988a):《全宋文》第1册,巴蜀书社。

曾枣庄、刘琳(1988b):《全宋文》第2册,巴蜀书社。

张荫麟(1941):“宋太祖誓碑及政事堂刻石考”,《文史杂志》,第7期。

(明)徐渭(1959):《南词叙录》,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3集,中国戏剧出版社。

(明)臧晋叔(1958):《元曲选》(全二册),中华书局。

(清)来集之、周次修(1994):《〈冯驩市义〉剧序》,载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第2卷,文化艺术出版社。

(清)李渔(1959):《闲情偶寄》,载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7集,中国戏剧出版社。

(清)袁枚(同治间刻本):《答戴敬咸进士论时文》,载《随园三十种·小仓山房尺牍》第3卷。

包海英(2007):“试论科举与古代戏曲之关系”,《天府新论》,第4期。

程梅芳(2012):《明代戏曲中举子形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

陈维昭(2017):“明清曲学的‘代言’与八股文法的‘入口气’”,《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陈文新(2016):《明代文学与科举文化生态》,《光明日报》7月7日。

陈文新、付一冰(2015):“明代文学与科举关系研究述评”,《考试与教育》,第1期。

龚笃清(2008):《雅趣藏书——〈西厢记〉曲语题八股文》,湖南人民出版社。

何英英、樊艳艳、苏思涵(2016):“明传奇中的吴地科举文化——以沈璟的戏曲作品为例”,《语文学刊》,第7期。

黄强(1990):“八股文与明清戏曲”,《文学遗产》,第2期。

黄强(2005):《八股文与明清文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

江浚伟(2015):《科举生态与明清戏曲创作——以李渔及其传奇〈怜香伴〉为例》,载陈平原主编《科举与传播:中国俗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蒋寅(2004):“科举阴影中的明清文学生态”,《文学遗产》,第1期。

李洁(2008):《戊子顺天乡试案与万历四曲家——王衡、陈与郊、沈璟、汤显祖》,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李军(2013):《明代文官制度与明代文学》,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

李子广(2012):《科举文学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刘海峰(2012):“科举学与科举文学的关联互动”,《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马琳萍(2005):《〈香囊记〉与八股文关系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

马琳萍(2015):“从‘代言’看明清戏曲创作对八股文的借鉴——以《香囊记》的‘二重代言’为个案”,《河北学刊》,第2期。

马琳萍、朱铁梅(2011):“八股文对明代前期戏曲创作的影响——以《香囊记》的骈偶倾向为例”,《河北学刊》,第2期。

邱江宁(2007):“八股文与中国传统文学的演进——以明清戏曲创作为例”,《社会科学辑刊》,第4期。

邱江宁(2009):“八股文‘技法’与明清戏曲、小说艺术”,《文艺研究》,第5期。

任青(2011):《明代科举对明代戏曲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师范学院。

田子爽(2012):《游戏八股文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扬州大学。

田子爽(2014):“论八股文与戏曲创作的嫁接——以《东郭记》为考察文本”,《求索》,第4期。

汪超(2014):《论明清文人传奇戏曲与八股文的文体交互》,载胡晓明主编《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中国文化的价值论与文体论》第39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汪小洋、孔庆茂(2005):《科举文体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

王田田(2006):“论八股文与明清戏曲小说之关系”,《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第11期。

王晓靖(2002):《论古典戏曲里的科举社会》,硕士学位论文,扬州大学。

王颖、黄强(2015):《中国科举文化通志:游戏八股文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王卓(2012):《〈六十种曲〉中的科举与婚恋情节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大学。

吴婉婷(2016):《〈六十种曲〉的科举场景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

吴志达(2010):《明代文学与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

徐雪辉(2008):“科举场面与戏剧效果”,《齐鲁学刊》,第2期。

杨骥(2013):“明清戏曲中的‘武科举’及其文学意蕴”,《北方论丛》,第5期。

杨骥(2017):“明代戏曲与科举冒籍——以江南为考察中心”,《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第2期。

张伟、潘峰(2009):“明代八股论评对戏曲评点的影响”,《山东社会科学》,第12期。

赵伯陶(2009):“明清八股取士与文学及士人心态”,《深圳大学学报》,第1期。

周慧梅(2009):“娱乐与教化:古典戏曲中的科举社会”,《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4期。

周柳燕(2000):“中国古典戏曲的科第情结”,《理论与创作》,第2期。

朱红昭(2009):“明代中后期杂剧对于科举制度的反思”,《语文学刊》,第10期。

朱伟明(2017):《略论明代八股科举传奇文人化之关系》,载《曾永义先生学术成就与薪传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3期。

〔捷〕高利克,马立安(1990):《中西文学关系的里程碑》,伍晓明、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冈恩,爱德华· M.(1985):“二十世纪的中国戏剧”,《中外文学研究参考》,第3期。

〔美〕克勒曼,哈罗德(1985):《戏剧大师易卜生》,蒋嘉、蒋虹丁译,湖南人民出版社。

〔日〕藤井省三(1998):《恋爱中的胡适——留学美国与中国现代化理论的形成》,载吴俊编译《东洋文论——日本现代中国文学论》,浙江人民出版社。

耿云志(1985):《胡适研究论稿》,四川人民出版社。

广西戏剧研究室、广西桂林图书馆(1984):《西南剧展》(上),漓江出版社。

洪深(1981):《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上海文艺出版社。

胡适(1918):“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4卷第4号。

胡适(1981):《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载葛懋春、李兴芝编《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胡适(1982):《易卜生主义》,载王永生主编《中国现代文论选》第1册,贵州人民出版社。

胡适(1984):《〈终身大事〉的“序”与“跋”》,载《中国现代独幕话剧选》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胡适(1991):《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载广州南方图书公司、天津人民出版社组编《胡适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

鲁迅(1981a):《〈奔流〉编校后记》,载《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鲁迅(1981b):《摩罗诗力说》,载《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鲁迅(1981c):《上海文艺之一瞥》,载《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罗芳洲(1933):《现代中国戏剧选》,上海亚细亚书局。

彭慧(1944):《“班门弄斧”》,《力报》2月5日。

钱理群(2016):《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钱玄同(1918):“随感录”,《新青年》,第5卷第1号。

沈雁冰(1925):“谈谈《傀儡之家》”,《文学周报》,第176期。

宋剑华(1989):“论胡适对中国话剧运动的贡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3期。

エプシュタイン(1995):『宋慶齢』上下、久保出博子訳、サイマル出版会。

溝口雄三等(1995):『中国という視座』平凡社。

〔英〕 伊斯特曼,罗德·E.(1994):《中国的社会》,上田、深尾译,平凡社。

〔法〕 迈耶,查尔斯(1995):《中国女性的历史》,辻由美译,白水社。

〔英〕 兰格,奥尔加(1953):《中国的家庭与社会》第2卷,小川修译,岩波书店。

〔日〕 村松暎(1968):《中国列女传》,中央公论社。

〔日〕 今井骏等(1984):《中国现代史》,山川出版社。

〔日〕 谢野晶子(1918):“贞操论”,周作人译,《新青年》,第4卷第5号。

〔日〕 中国女性史研究会(1984):《中国女性解放的先驱者们》,日中出版。

〔日〕 竹内弘行(1995):《中国的儒教式近代化论》,研文出版。

陈独秀(1916):“宪法与孔教”,《新青年》,第2卷第2号。

胡适(1918):“贞操问题”,《新青年》第5卷第1号。

李大钊(1918a):“庶民的胜利”,《新青年》,第5卷第5号。

李大钊(1918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青年》,第5卷第5号。

李大钊(1919):“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新青年》,第6卷第5号。

鲁迅:(1964):《鲁迅选集》第3卷,岩波书店。

吴虞(1917):“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新青年》,第2卷第6号。

张竞(1995):《近代中国与“恋爱”的发现——西方的冲击与日中文化交流》,岩波书店。

张萍(1995):“中国的结婚的概念”,《书斋之窗》,第10期。

张慰慈(1920):“俄罗斯苏维埃政府”,《新青年》,第7卷第6号。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1995):《中国妇女运动史:1919—1949》,中国女性史研究会编译,论创社。

Lucian(1905):. Translated by Fowler,H. W. and Fowler,F. G.Clarendon Press.

〔英〕 霍布斯鲍姆,埃里克(2002):《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马俊亚、郭英剑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德〕 马克思(2004):《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

〔英〕 希克斯,约翰(1987):《经济史理论》,厉以平译,商务印书馆。

〔美〕杰斐逊,托马斯(2012/1787):《关于弗吉尼亚州的笔记》,转引自〔美〕夏马《美国的未来:从开国元勋到巴拉克·奥巴马的美国史》,柏克、李心自译,商务印书馆。

葛金芳(1982):“关于北宋官田私田化政策的若干问题”,《历史研究》,第3期。

葛金芳(2003):“经济现代化的两层次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第6期。

葛金芳(2005):“宋代经济: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首次启动”,《中国经济史研究》,第1期。

葛金芳(2016):《七十琐忆》,载曾育荣主编《葛金芳教授七十寿庆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

刘泽华(2017):《八十自述:走在思考的路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欧阳军喜(2003):“论中国近代史学科的形成”,《史学史研究》,第2期。

钱穆(2001):《略论治史方法》,载《中国历史研究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原祖杰(2017):《美国社会公正观念的历史演变》,载赵学功编《美国历史的深与广:纪念历史学家杨生茂百年诞辰论文集》,商务印书馆。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1990):《现代史学的挑战:美国历史协会主席演说集》(1961—1988),王建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杜兰特,威尔(2004):《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王琴译,中信出版社。

〔英〕霍布斯鲍姆,埃里克(2015):《论历史》,黄煜文译,中信出版社。

董健(2007):“现代启蒙精神与中国话剧百年”,《文学评论》,第3期。

胡风(1939):“民族革命战争与文艺”,《七月》,第1期。

钱锺书(1984):《谈艺录》,中华书局。

田本相(2006):《论概念化》,载《现当代戏剧论》,江西高校出版社。

〔日〕 谷川道雄、冯天瑜(2010):“关于中国前近代社会‘非封建’的对话”,《史学月刊》,第1期。

陈少明(2007):“什么是思想史事件”,《江苏社会科学》,第1期。

冯天瑜(2007):《“封建”考论》第2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冯天瑜(2011a):“辛亥首义百年祭”,《政策》,第11期。

冯天瑜(2011b):“在‘共和’的旗帜下——辛亥‘首义’百年祭”,《社会科学论坛》,第9期。

冯天瑜(2011c):“短时段革命孕育于长时段文明积淀——辛亥首义远因探究”,《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冯天瑜(2013):《中国文化生成史》上册,武汉大学出版社。

冯天瑜、张笃勤(2011):《辛亥首义史》,湖北人民出版社。

何晓明(2011):“学术理路的梳理是学术史研究的核心”,《史学月刊》,第1期。

黄敏兰(2008):“超越定性和命名,从史实出发认识封建社会”,《史学月刊》,第3期。

黄敏兰(2009):“‘封建’:旧话重提,意义何在?——对‘封建’名实之争的理论探讨”,《史学月刊》,第8期。

李扬眉、范学辉(2010):《〈文史哲〉杂志举办“秦至清末:中国社会形态问题”高端学术论坛》,国学网,http://news.guoxue.com/article.php?articleid=25189,5月6日。

林甘泉(2008):“‘封建’与‘封建社会’的历史考察——评冯天瑜的《“封建”考论》”,《中国史研究》,第3期。

刘绪贻(2008):“读《“封建”考论》”,《读书》,第12期。

吴成国(2010):“‘表征盛衰、殷鉴兴废’的文化史家——冯天瑜访谈录”,《中国文化研究》,第5期。

叶文宪(2011):“走出‘社会形态’的误区,具体分析社会的结构”,《史学月刊》,第3期。

张金光(2011):“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史学月刊》,第3期。

张绪山(2007):“拨开近百年‘封建’概念的迷雾——读冯天瑜《“封建”考论》”,《湖北社会科学》,第1期。

张永义(2011):《折中其间:方以智和他的家师之学》,《中国社会科学报》12月6日。

章开沅(2011):《百年遐思:辛亥革命研究的省思》,转引自《记章开沅教授〈百年遐思:辛亥革命研究的省思〉演讲》,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e263860100u8x5.html,7月1日。

郑大华(2007):“史学研究的重大成果——读冯天瑜教授新著《“封建”考论》”,《社会科学论坛》,第4期。

朱渊清(2009):《书写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