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中国语言文学论丛第一辑图书

SSAPID:101-9199-8550-57
ISBN:978-7-5097-2949-6
DOI:
ISSN:

[内容简介] 贵州大学中文系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1942年贵州大学中文系建立,从此揭开了中国语言文学在贵州教学与研究的序幕。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贵州大学中文系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2004年,中文系与哲学、历史、图情、新闻以及旅游管理系等共同组成人文学院。这本论文集,就是中文系在学科重组后科研成果的一小部分。本论文集,既是对中文系教学科研的一次检查,也是对学科建设的一次梳理与思考。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语言文学论丛
编 辑:仇扬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H0 语言学

 前言

 文艺学

  从《诗经》看西周文学批评思想的发展及影响

   一 《诗经》与中国文学批评思想之萌芽

   二 西周初期文学批评观及其影响

    (一)以诗乐愉情慰心的创作与接受观

    (二)崇“正声”抑“淫声”

    (三)以和为核心的诗乐批评观

     1.周室原创型诗歌

     2.周室采入(改编)型诗歌

   三 西周后期的文学批评观及其影响

    1.对诗歌社会政治功能认识的转变:从颂美转向怨刺

    2.对诗歌心理治疗功能认识的转变:从慰心转向纠心

    3.诗歌审美观的变化:从和乐到忧伤

    4.艺术表现方式的变化:从含蓄到直接

  中西哲学视野下的“情本体”与以“情”为本思想辨析

   一 由“爱”“智慧”滑向追求“知识”

   二 “无情”与“本真之情”

   三 “心统性情”与“天生人成”

  新时期文艺理论研究的现实语境及探索走向

   上篇 以“自律”、“他律”为特征的探索走向

   下篇 以“回应”、“反思”、“建构”共同推进的探索走向

  审美文化作为“新宗教”的代言性质

  美术馆的文化与美学研究

   一 本研究的学科关联

   二 本研究的学术研究状况

   三 本研究的目的

   四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

    1.文化研究(方法)和美学(方法)

    2.实证的方法

  先秦中和与非中和思想及其影响

   一

   二

   三

  触境而兴:宋代诗学论兴的文学回归

   一

   二

   三

   四

 语言学

  不能对立“有类”与“无形”

  全元曲用韵与《中原音韵》比较研究

   一 韵部比较

   二 韵字比较

   三 古入声字归派比较

   四 结语

  主观评价性的“NP1的这/那量NP2”

   一 “NP1的这/那个NP2”与“NP1的NP2”的意义差别

   二 “NP1的这/那个NP2”的主观评价性

   三 从句法、词汇语义和篇章进一步验证“NP1的这/那个NP2”的主观评价性

    (一)从句法删略来看

    (二)从词汇语义来看

    (三)从篇章照应看此类用法的被领者对主观评价的要求

    (四)语篇中的其他领属结构被领者上“这/那+量”的主观评价性用法

   四 领属的原型性、让渡性与“这/那个”的主观评价性

  从构词成句方式看古诗词的艺术特色

   一 独特的语言构词成句规则

    (一)借用他词活用为量词

     1.名词临时借用为量词

     2.形容词临时借用为量词

     3.动词临时借用为量词

    (二)量词功能超强

     1.具有比喻的修辞功能

     2.具有借代的修辞功能

     3.具有拈连的修辞功能

     4.具有夸张的修辞功能

     5.具有通感的修辞功能

   二 量词参与审美意境的构建

    (一)用量词营造诗词的意境

    (二)用量词诗化语言、美化诗句

 中国古典文献学

  《史记·季布传》引楚谚考析

   1.名词+数词+量词

   2.数词+名词

   3.数词+量词+名词

  《楚辞》校证(五十则)*

   1.离骚: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2.离骚: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

   3.离骚: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4.九歌·东皇太一:陈竽瑟兮浩倡

   5.九歌·湘夫人:沅有茝兮醴有兰

   6.九歌·湘夫人: 芳椒兮成堂

   7.九歌·大司命:乘清气兮御阴阳

   8.九歌·东君:翾飞兮翠曾

   9.九歌·河伯: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

   10.天问:鲮鱼何所,鬿堆焉处

   11.天问: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

   12.天问:启棘宾商,《九辩》《九歌》

   13.天问:击床先出,其命何从?

   14.天问:反成乃亡

   15.九章·惜诵:吾谊先君而后身兮,羌众人之所仇。专惟君而无他兮,又众兆之所雠

   16.九章·惜诵:行不群以巅越兮

   17.九章·思美人: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

   18.九章·悲回风:物有微而陨性兮,声有隐而先倡

   19.九章·悲回风:折若椒以自处

   20.远游:意恣睢以担挢

   21.卜居:愿因先生决之

   22.九辩·二:车既驾兮朅而归,不得见兮心伤悲

   23.九辩·二:倚结軨兮长太息,涕潺湲兮下沾轼

   24.九辩·三:步列星而极明

   25.九辩·九:纷纯纯之愿忠兮

   26.招魂:冬有穾厦,夏室寒些

   27.招魂:吴歈蔡讴

   28.大招:多害伤只

   29.大招:保寿命只

   30.惜誓:伤诚是之不察兮,并纫茅丝以为索

   31.惜誓:独不见夫鸾凤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野

   32.招隐士: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33.七谏·沈江:秋草荣其将实兮

   34.七谏·怨世:改前圣之法度兮

   35.七谏·谬谏:心悇憛而烦冤兮

   36.七谏·谬谏:独便悁而怀毒兮,愁郁郁之焉极

   37.哀时命:为凤皇作鹑笼兮,虽翕翅其不容

   38.哀时命:气涫消消 其若波

   39.哀时命:凿山楹而为室兮,下被衣于水渚

   40.哀时命:雾露蒙蒙其晨降兮,云依斐而承宇

   41.九怀·通路:阴忧兮感余

   42.九怀·陶雍:吾乃逝兮南娭,道幽路兮九疑

   43.九叹·离世:余幼既有此鸿节兮,长愈固而弥纯

   44.九叹·怨思:怜余身不足以卒意兮,冀一见而复归

   45.九叹·怨思:闻南藩乐而欲往兮,至会稽而且止。见韩众而宿之兮,问天道之所在

   46.九叹·远逝:志隐隐而郁怫兮

   47.九叹·惜贤:孰契契而委栋兮

   48.九叹·愍命:逐下袟于后堂兮

   49.九思·悯上:东西兮南北,罔所兮归薄

   50.九思·悯上:独处兮志不申

 中国古代文学

  论鸟卵生人神话的演变及其文化意蕴

   一

   二

   三

  简析原始神话中的乐舞

   一 原始神话中关于乐舞起源的传说

   二 神话中的祭祀乐舞

   三 神话中乐舞以象功

   四 风化天下,治理国家

   结语

  赋体与史笔诗才议论

   一 引论

   二 关于史笔

   三 关于诗才

   四 关于议论

  论鲍照的悲剧意识

   一

   二

   三

  底层叙述在《水浒全传》中的文化抉择

   一

   二

   三

    1.个人经验的道德本能

    2.“行侠仗义”的侠士之风

    3.“替天行道”的观念形态

   四

  论朱希真体

   一 关于“希真体”的研究现状

   二 朱敦儒《樵歌》解读

   三 历代对《樵歌》的评论

   四 对“希真体”的思考

  花间词的道教题材及其文化意蕴

   一 道教神话与仙人传说

    1.巫山

    2.刘阮入天台

    3.萧史

    4.姮娥

    5.织女

    6.湘妃

   二 女冠

   三 “仙”字意象

  李清照“词别是一家”说探因

   一 从“尊体”之风看“协律”等要求

   二 从崇雅之风看“典重”等要求

  石阡木偶戏剧目论析

   一 石阡木偶戏剧目概况

   二 石阡木偶戏的情节特征与语言特色

   三 石阡木偶戏与傩堂戏、辰河戏之间的关系

  章永康及其词

   一 章永康及其作品

   二 《海粟楼词》浅析

    (一)相思词

    (二)友情词

    (三)言志词

  黄宗羲《高旦中墓志铭》中的公义与私情

   一 一篇墓志起波澜

   二 高斗魁见恶于黄宗羲之缘由

   三 黄宗羲的“公义”与吕留良的“私情”

    (一)“身名就剥”与铭法称恶问题

    (二)高斗魁的高明医术与黄宗羲的称恶不实

    (三)黄宗羲改高斗魁诗之优劣

   四 黄宗羲谀墓文举例

    (一)颠倒战争胜负例

    (二)溢美从逆诸臣例

   五 结语

  遗民的坚守与困境

   一 心迹年年处处违:被理解与被误解的“时文鬼”

   二 屠龙余技到雕虫:选本中的反清与尊朱

   三 一事无成空手去:临终自悔

   论余

 中国现当代文学

  “生”的执著与“死”的超越

   一

   二

   三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女性

   一

   二

   三

   四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释量论·成量品〉研究》英文概要

   1.认识的定义*

   2.对湿婆神证明的批评

   3.对弥曼沙学派的吠陀教义的批评

   4.轮回的论证

   5.佛陀是大师

   6.佛陀是善逝者

   7.佛陀是救护者

   8.苦之真相

   9.苦因之真相

   10.离苦之真相

   11.如何离苦之真相

   12.佛陀真实性的概要

  英国女性文学的两座丰碑

   一

   二

   三

  比较文学视域下的一部中国当代文学史

   一 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的自觉运用

   二 中国当代文学的“创造性转化”(Creative Transformation)

  《牛虻》初行中国历程及其演化根由论释

 贵州地域文化及其他

  尹珍籍贯与行迹新探

   一 关于尹珍的籍贯

   二 尹珍的生平与主要事迹

    1.中原游学

    2.南域教书

    3.荆州做官

   结语

  教学艺术空白论

   一 文学艺术创作中的艺术空白及其作用

   二 教学艺术空白及其作用

   三 “教学艺术空白”的表现形式

    (一)停顿

    (二)激疑

    (三)跨越

贵州大学中文系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1942年贵州大学中文系建立,从此揭开了中国语言文学在贵州教学与研究的序幕。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贵州大学中文系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2004年,中文系与哲学、历史、图情、新闻以及旅游管理系等共同组成人文学院。这本论文集,就是中文系在学科重组后科研成果的一小部分。本论文集,既是对中文系教学科研的一次检查,也是对学科建设的一次梳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