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1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232

中国“走出去”方式创新研究图书

On China's “Go Globally” Mode Innovation

SSAPID:101-9190-2767-11
ISBN:978-7-5097-2903-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实施“走出去”战略创新对外投资与合作方式》研究的最终成果,在我国企业“走出去”方式创新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突出的成果。本书既有理论价值,也有现实意义,研究视野广阔,把中国“走出去”方式从传统的贸易、投资扩展到资本、资源、人员、技术知识和文化等要素的全球流动,资料丰富,数据翔实,图文并茂,论述充分,观点与政策含义鲜明,实践性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的实践参考意义。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项目
作 者: 冯雷 夏先良
编 辑:张景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0 政治理论

 后记

 序

 作者简介

 第一章 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历程和特征

  第一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和特征

   一 引言

   二 中国海外投资发展历程与改革开放步伐基本一致

    (一)1979~1989年中国海外投资计划管制色彩仍较浓厚时期

    (二)1990~1999年中国海外投资市场转型时期

    (三)2000~2010年中国“走出去”战略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动海外投资迅猛发展时期

   三 中国海外直接投资发展历程的特征

    (一)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与过渡

    (二)由低层次海外直接投资方式逐步向较高层次海外直接投资方式过渡

    (三)从海外直接投资低端产业逐步向高端产业扩张过渡

    (四)由没有海外直接投资经验向日益积累与丰富海外直接投资经验过渡

  第二节 中国对外证券投资的发展历程和特征

   一 中国对外证券投资流量规模增长随国内外投资形势变化起伏明显

   二 中国对外证券投资存量规模的增长势头在金融危机冲击下转为暂时衰减

   三 中国对外证券投资结构已经由过去单一的中长期债券投资逐步实现多样化

   四 随着资本与金融项目管制政策放宽中国对外证券投资主体结构日益多元化

 第二章 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理论文献回顾

  第一节 研究文献综述

   一 “走出去”战略的提出

   二 “走出去”的内涵

   三 “走出去”的选择

    (一)“走出去”的必然性和意义

    (二)“走出去”的方式、产业和区位选择

   四 “走出去”面临的问题

    (一)“走出去”存在的问题

    (二)“走出去”面临的风险

   五 “走出去”的创新方式

  第二节 分析直接投资的理论框架

   一 对外(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演进

   二 推动海外直接投资发展的人力资源动因

  第三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体系

   一 境外投资开办企业核准

   二 内地企业赴港、澳特区投资开办企业核准

   三 境外投资管理

   四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申报

   五 对外投资合作管理的协调和配合

   六 创新的鼓励政策

    (一)金融信贷政策

    (二)财政税收政策

  第四节 金融危机后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新机遇与新问题

  第五节 “走出去”战略的新视角及新现象

   一 从产业链的角度审视“走出去”战略

   二 关注“走出去”企业的亏损及安全问题

   三 金融领域“走出去”进入研究视野

   四 对外投资与对外援助相结合

   五 “走出去”案例

    (一)农业企业“走出去”

     1.浙江福地农业有限公司

     2.天津聚龙集团

     3.重粮集团

    (二)金融企业“走出去”

    (三)能源企业“走出去”

     1.中海油“走出去”

     2.中石化、中石油“走出去”

     3.其他企业“走出去”

    (四)IT制造企业“走出去”

 第三章 “走出去”企业投资方式创新

  第一节 生产与经营能力形成的基本路径

   一 海外生产与经营能力形成的两条基本路径

    (一)绿地投资的特点

     1.拥有更多自主权

     2.新建成本易估价,但所需周期长,风险大

     3.易于获得东道国的法律支持和政策优惠

     4.可更大程度地保持垄断优势

    (二)并购的特点

     1.跨国并购方式拥有较少自主权

     2.整合成本大,投资周期短,可迅速进入当地市场

     3.容易遭到东道国的限制或抵制

     4.有利于获得其所需要的战略性资产,如技术、商标、营销网络等

   二 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约束

    (一)企业的资源约束

    (二)东道国的规制约束

    (三)东道国的社会约束

   三 过渡性的途径:OEM、ODM和OBM

    (一)OEM、ODM和OBM的特点及其与绿地投资及并购的不同之处

    (二)实现OEM和ODM的条件

  第二节 生产与经营能力形成路径的选择因素

   一 东道国的法律制度与利用外资政策

   二 企业资源的丰裕程度与特点

   三 成本:战略资源投入的边际界限

   四 风险:谋求战略伙伴的策略

   五 时机与周期:与企业实施海外扩张战略之间的博弈

  第三节 国际上的主流观点及其发展趋势

   一 绿地投资与并购的总体判断

   二 海外直接投资的目标

    (一)以产品出口为目标,即以寻求海外市场为目标

    (二)以获取海外资源为目标

    (三)以寻求本土化和实施扩展战略为动机

   三 投资目标与路径的组合

    (一)寻求海外市场

    (二)获取海外资源

    (三)寻求本土化和扩展战略

  第四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经验与教训

   一 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一)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水平

     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迅猛发展

     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持续创新高

    (二)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阶段性发展特征

     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晚

     2.长期处于低水平相对平稳的发展

     3.2002年迎来转折

    (三)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结构性特点

     1.区域分布特点

     2.地区覆盖率

     3.行业分布多元化,聚集度较高

     4.国有企业比重有所下降,但仍占有绝对优势

   二 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及教训

    (一)充分利用母国优势

     1.国内市场的规模及发展潜力

     2.具有劳动力规模和成本优势

    (二)切忌急功近利

    (三)遵循“先易后难”的推进策略

    (四)充分估计海外投资风险

 第四章 “走出去”企业选择产权方式创新

  第一节 “走出去”企业的产权构造

   一 对外投资中的产权关系及其变动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产权含义

    (二)对外直接投资的本质

    (三)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产权关系特点

   二 对外直接投资产权运作方式

    (一)合资方式

    (二)全资方式

   三 对外直接投资的股权结构类型

    (一)全部拥有

    (二)多数拥有

    (三)对等拥有

    (四)少数拥有

   四 对外直接投资中股权选择的影响因素

    (一)历史上形成的对股权结构的偏好

    (二)交易成本

    (三)投资方间的利益博弈

    (四)投资环境因素

    (五)企业的成长期阶段性选择

  第二节 我国“走出去”企业产权运营的优势

   一 我国进入了对外投资的扩张期

    (一)我国正处于由“产品生产国”向“资本输出国”转换的阶段

    (二)对外投资后发性明显

   二 企业产生出愈加强烈的对外产权运营的冲动

    (一)向海外寻求更大的产权运营和增值空间

    (二)企业具备了面向国际市场进行产权配置的内在素质和条件

    (三)综合环境有利于企业“走出去”实现产权运营效益最大化

   三 企业海外产权配置呈现高位化倾向

    (一)企业通过资本的产权跨国运营,达到投资与贸易双获利

    (二)企业产权运营更具有战略眼光

   四 大型国有企业跨国产权配置表现优异

    (一)大型国有企业成为跨国资产运营的主力军和开路先锋

    (二)大型国有企业的跨国产权运营在重要领域全面推进

    (三)大型国有企业融资环境优越

   五 政府着力助推企业“走出去”

  第三节 我国“走出去”企业产权配置面临的挑战

   一 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环境有待改善

    (一)管理环节较多

    (二)相关法规、政策滞后

    (三)方向性不明确

   二 国际市场投资风险加大和控制难度增加

    (一)国际市场中不确定因素增多

    (二)世界经济复苏之路艰难,影响投资主体的信心

    (三)投资机会过多,使企业对机遇的把握和控制难度加大

   三 企业核心竞争力较弱

    (一)资金障碍

    (二)人才障碍

    (三)经营管理障碍

    (四)品牌障碍

   四 投资主体结构失衡

  第四节 中国“走出去”企业产权方式的选择与创新

   一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形式及产权运营

    (一)企业间石油换贷款协议,获取相应石油权益

     1.以长期合同为主

     2.风险相对较低

     3.投资主体特定性

    (二)中国企业投资海外大宗商品的公司

     1.参股金额巨大,涉及对方企业的经营权甚至控制权,敏感性较强

     2.可以提高中国企业的议价权

    (三)其他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

     1.投资方式以合资为主

     2.投资额度多元化

     3.产权运营目标以“短平快”为主

     4.投资风险相对较小

   二 对不同区域跨国投资的产权方式选择

    (一)对发达国家投资中的产权方式选择

    (二)对发展中国家投资中的产权方式选择

    (三)投资区域市场选择策略

     1.东盟十国

     2.独联体及波罗的海国家

     3.非洲地区

     4.拉美地区

     5.西亚地区

    (四)实行灵活多样的对外投资产权运营方式

     1.对于与我国贸易摩擦严重的国家

     2.对于新兴工业国家

     3.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4.对于过去长期处于殖民统治的国家

  第五节 “走出去”企业产权运营的风险

   一 政治风险

   二 法律风险

   三 财务风险

   四 企业文化差异风险

   五 社会因素风险

  第六节 总结和对策建议

   一 提升对外直接投资资产的质量

   二 优化对外投资环境

    (一)建立健全对外投资保险制度

    (二)信息和技术援助

    (三)建立专门咨询机构,加强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行性分析

   三 提高对外投资企业的组织化程度

    (一)政府层面

    (二)行业层面

    (三)企业层面

   四 塑造对外投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深化企业制度改革,尽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二)加强和规范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三)培育具有国际知名度企业,以品牌和服务的“走出去”带动投资规模扩大和资产运营效益的提高

    (四)搞好投资风险管理与控制

    (五)大力培养外向型人才

   五 创新跨国产权运营方式

    (一)注重培养企业竞争优势

    (二)合理配置和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产权配置区位

    (三)投资重点尽量向互补性领域倾斜

    (四)创新投资方式,开拓投资领域

 第五章 人力资源“走出去”方式创新

  第一节 引言

   一 主要研究内容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二节 人力资源“走出去”动因

   一 我国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 国际化人才增长

   三 海外华人华商

   四 国内企业人工成本的上升

  第三节 完善机制,发挥人力资源作用

   一 完善我国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机制

    (一)我国国际化人才队伍的现状制约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

    (二)构建科学的人才国际化体系

     1.人才素质的国际化

     2.人才培养机制的国际化——探索与国际化接轨的人才培养模式

     3.人才市场的国际化

    (三)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模式

     1.日本:依托企业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

     2.韩国: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国际人才

     3.美国:利用优厚条件吸引国际化人才

     4.对完善我国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四)建立有效的国际化人才激励机制

   二 在投资东道国全面实施人才本土化

    (一)本土化的内涵

    (二)中国海外投资企业实施人才本土化的必要性

    (三)实施人才本土化的优势

    (四)中国海外投资企业的人才本土化程度还有待提高

    (五)外国在华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的成功经验、启示及对我国企业的策略

     1.外国在华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的成功经验

     2.对我国“走出去”企业实施人才本土化的启示及我国企业的策略

   三 充分利用海外华商网络资源优势

    (一)发挥我国侨务部门优势

    (二)利用东道国当地的华商资源

    (三)与海外华商的合作

  第四节 积极发展对外劳务合作

   一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管理制度的特点与模式

     1.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管理制度的总体情况

     2.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管理制度的特点

     3.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模式

     4.对外劳务合作的双赢效应

    (二)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发展现状

     1.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规模和市场结构

     2.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行业结构

     3.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来源地结构

   二 国际劳务市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国际劳务合作市场概况

     1.国际劳务市场的需求

     2.国际劳务市场的供给

    (二)国际劳务市场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三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一)对外劳务合作立法建设严重滞后,我国至今尚未制定一部关于对外劳务的专门法律法规

    (二)对外劳务合作的外派渠道较单一,劳务输出网络不健全,信息渠道不畅

    (三)海外就业人员整体技能水平偏低,培训机制的实效性不强

    (四)海外就业人员的合法利益缺乏有力保障

   四 国际劳务输出大国的管理经验

    (一)菲律宾政府对海外劳务输出的管理

     1.设立专门的劳务输出管理机构

     2.有关海外劳工的立法比较完善,政府全方位保护海外劳工利益

     3.在劳务市场开发方面

     4.在提高劳务人员素质方面也极为重视,政府采取了各种积极措施来提高本国劳务人员的竞争力

    (二)印度政府对海外劳务输出的管理

     1.积极的政府间协议

     2.对境外劳务输出进行分类管理

     3.完善的投诉机制

     4.重视人才培养

   五 促进人力资源“走出去”的政策与措施

    (一)制定科学的对外劳务合作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多边、双边经贸合作机制,密切与劳务输入国政府的合作,在自由贸易区谈判中涵盖劳务合作内容

    (二)健全对外劳务合作的法律法规体系,简化劳务输出的审批程序

    (三)建立风险基金等海外就业人员的保障体系,切实保护外派劳务和境外就业人员的权益

    (四)以外语和职业技术培训为核心,以劳务输出培训基地为载体,加强海外就业人员的素质培训

    (五)改善和疏通劳务输出信息渠道,全方位拓展劳务输出市场

    (六)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功能作用,建立行业发展自律机制

 第六章 中国资源型企业“走出去”方式创新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我国资源型企业“走出去”的动因

  第三节 我国资源型企业“走出去”的发展历程

   一 1986~1997年的起步发展阶段

   二 1998~2002年的成长发展阶段

   三 2003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

  第四节 我国资源型企业“走出去”方式的发展

   一 在矿产资源国直接建立独资或合资企业

   二 收购兼并方式获取海外矿产资源

    (一)纵向并购已经成为我国资源经营企业跨国并购的主要方式

    (二)我国资源经营企业跨国横向并购投资方式的发展

   三 资源合作经营方式

   四 合同分成方式

   五 资源型企业“走出去”的出资方式和融资投资方式

    (一)出资方式以资金为主,其他出资方式为辅

    (二)我国资源经营企业对外投资与合作的融资方式

  第五节 我国资源型企业“走出去”存在的问题

   一 缺少国家层面的全球资源投资战略支撑体系

   二 风险勘探能力差距明显

   三 纵向并购有待深化,横向并购规模不大

    (一)纵向并购有待进一步深化

    (二)关联产品的横向并购拓展不足

   四 “走出去”方式单一

    (一)并购环节与东道国企业的合资合作少

     1.我国资源经营企业对外投资与合作面临的法律风险

     2.我国资源经营企业对外投资与合作面临的政治风险

    (二)合资合作方式有待加强

     1.我国资源经营企业对外投资与发达国家资源企业的合作有待加强

     2.我国资源经营企业对外投资与发展中国家资源企业的合作有待加深

   五 以资金为主的出资方式构成对外投资较大压力

   六 以贷款融资为主的“走出去”方式增加了成本和风险

  第六节 创新资源型企业“走出去”的方式

   一 构建我国资源战略规划体系

   二 增加风险勘探投资

   三 优化并购方式

   四 加强国内外资源型企业的联合与合作

   五 推进出资方式多元化

   六 促进融资方式多元化

 第七章 知识产权“走出去”方式创新

  第一节 知识产权成为企业“走出去”跨国经营的重要资产

   一 知识产权“走出去”的概念

    (一)知识产权“走出去”的定义与内涵、外延

    (二)知识产权“走出去”方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三)知识产权“走出去”的现实表现

   二 知识产权是跨国公司投资与经营的重要资产

    (一)知识产权提高跨国公司投资的产权优势

    (二)知识产权资产占海外投资总资产的比重日益提高

    (三)知识产权提高跨国公司投资的资产回报率

    (四)知识产权降低跨国公司投资的风险

  第二节 国际知识产权增长与流动趋势

   一 世界知识产权增长及其流动情况

    (一)世界知识产权申请的加速增长趋势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二)世界知识产权授权或注册增长趋势明显

   二 国际知识产权资产分布与流动趋势

    (一)国际知识产权申请的规模与结构

     1.国际专利PCT申请规模与结构

     2.马德里国际商标申请规模与结构

    (二)国际知识产权授权的规模和结构

     1.国际专利权的规模与分布结构

     2.国际商标权注册的规模与分布结构

   三 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支付与收入的分布结构

    (一)世界主要国家知识产权贸易收支情况

    (二)世界主要国家创意产品贸易情况

  第三节 中国促进知识产权“走出去”的意义

   一 中国促进知识产权“走出去”有利于增加国际知识产权资产

   二 中国促进知识产权“走出去”有利于企业优化资产结构和质量

   三 中国促进知识产权“走出去”有利于提高跨国经营能力

  第四节 中国知识产权“走出去”面临的挑战

   一 中国企业“走出去”缺乏国际知识产权支持

    (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基本情况

    (二)中国国际知识产权发展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走出去”能力

     1.知识产权在企业“走出去”的跨国经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中国国际知识产权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

   二 国际知识产权薄弱制约了“走出去”能力及其风险控制

   三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不足

    (一)中国缺乏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法制平台或机制

    (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知识产权资产管理能力弱

   四 中国知识产权“走出去”缺乏宏观政策支持与引导

   五 知识产权“走出去”新方式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第五节 传统的知识产权“走出去”方式

   一 对外知识产权许可或交叉许可

   二 并购外国知识产权资产

   三 海外现汇直接投资自主开发知识产权

   四 以自主知识产权资产对外独资

   五 以自主知识产权对外合资

  第六节 知识产权“走出去”的创新方式

   一 知识产权资产与风险投资相合作

   二 达成知识产权联合(盟)共享外国知识产权使用权

   三 向潜在合作伙伴进行海外研发外包获得技术产权

   四 海外贴牌生产加工

   五 具有技术及管理秘密的员工进入国际职业人才市场

  第七节 完善我国知识产权“走出去”的政策与制度

   一 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制环境

   二 完善知识产权对外投资与合作的配套政策法规

   三 完善专业人才国际流动政策

 第八章 中国海外企业跨文化适应力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跨文化适应力评估体系

   一 跨文化适应力概念

   二 影响企业跨文化适应力的因素

   三 跨文化适应力评估指标体系

  第三节 中资在芬企业跨文化适应力的现状与问题

  第四节 中资在芬企业提高跨文化适应力的经验启示

   一 缩小语言文化距离是提高跨文化适应力的首要难题

   二 提高海外公司本土化水平是提高跨文化适应力的重要手段

   三 把握好融入与影响当地主流文化的分寸更能提高跨文化适应力

 第九章 中国“走出去”企业跨文化沟通效果

  第一节 引言

   一 提出问题

   二 中国海外企业开展有效的跨文化沟通的经济意义

    (一)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是中国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是降低市场风险和非市场风险的重要保障

    (三)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有利于协调内外相关利益、减少摩擦和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四)有效的跨文化商务沟通是提高公司识别和增加曝光率的重要前提

   三 跨文化沟通的相关文献

   四 本章基本观点和结构安排

  第二节 中国海外投资地域的语言文化分布

  第三节 中国海外企业跨文化沟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 目前中国境外企业跨文化沟通能力普遍很弱

   二 目前中国海外企业存在一系列跨文化沟通问题

    (一)理论界对跨文化沟通研究很不成熟致使企业界不知所措

    (二)中国企业缺乏跨文化沟通意识

    (三)中国海外企业在内外沟通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文化障碍

    (四)大多数中国海外企业缺乏跨文化沟通与管理的培训和策略研究

   三 中国海外企业跨文化沟通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跨国公司以及中国人的国际声誉都不高

    (二)国际社会已经对中国企业及中国人形成文化偏见和缺乏共同感

    (三)中国文化在海外处于弱势和守势

  第四节 中国海外企业跨文化沟通效果

   一 中国海外企业采用东道国语言文化直接沟通效果最好

   二 中国海外企业采用翻译或第三方语言文化沟通的效果次优

   三 中国海外企业在非华人社会里采用汉文化沟通的效果近乎无效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十章 中国海外企业跨文化沟通策略理论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假设

   一 假定文化存在差异性和共通性

   二 假定文化构成产品或服务差异化的特征之一

   三 假定同文化沟通和跨文化沟通均具有成本

   四 假定有效的跨文化沟通需要越过文化屏障的能力

   五 假定沟通效果受双方的信任度和自由度影响

  第三节 跨文化沟通的理论模型构建及讨论

   一 跨文化沟通物质载体对沟通效果的影响

   二 跨文化沟通能力对沟通效果的影响

   三 信任度对沟通效果的影响

   四 自由度对沟通效果的影响

   五 文化差异度和共通度对沟通效果的影响

  第四节 中国海外企业跨文化沟通策略

   一 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

   二 建立跨文化沟通的信任

    (一)认识和了解对方文化差异是建立跨文化沟通信任的关键

    (二)放下身段尊重对方文化差异才能赢得信任

    (三)包容和缓和文化差异获得信任

   三 自由地开展跨文化沟通

    (一)民主、平等地进行跨文化沟通

    (二)上下、左右和双向自由全面地跨文化沟通

   四 针对具体客户文化差异性采取具体的、差异化的沟通策略

    (一)透过沟通前调查研究获得客户信息准确判断对方位置

    (二)依据具体客户的位置选择不同的具体沟通策略

   五 寻找跨文化沟通的文化交集

  第五节 结论和应用

 第十一章 全球文化一体化与中国文化“走出去”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推进文化同化的经济机制与因素

   一 国际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贸易促进全球文化交流与整合

   二 跨国经营推动的跨文化沟通促进了全球文化一体化

   三 人员国际流动推动全球语言文化交流与同化

  第二节 民族或区域文化差异化、多样化的经济机制与因素

   一 现实世界客观存在文化差异性和多样性

   二 全球文化差异化和多样化具有客观经济机理

    (一)文化创新多样化

    (二)文化需求多样化

    (三)文化贸易保护手段多样化

   三 国际组织和政府保护文化多样性

  第三节 全球文化异化和同化的动态均衡发展

   一 全球化加剧全球文化一体化

   二 文化个性和多样性永恒存在

   三 文化融合与分化永不停息

  第四节 中国文化传播比文化创新更重要

  第五节 中国文化“走出去”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与多样性

本书是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实施‘走出去’战略创新对外投资与合作方式”研究的最终成果,在我国企业“走出去”方式创新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突出的成果。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证券投资“走出去”发展的历程与特征、我国企业海外绿地与并购投资方式创新、“走出去”企业的产权方式选择与创新、人力资源“走出去”方式创新、知识产权“走出去”方式创新、资源型企业“走出去”方式创新、我国海外投资企业跨文化适应力、我国海外企业跨文化沟通效果与沟通策略理论和我国文化“走出去”等。本书既有理论价值,也有现实意义,研究视野广阔,把中国“走出去”方式从传统的贸易、投资扩展到资本、资源、人员、技术知识和文化等要素的全球流动,资料丰富、数据翔实、图文并茂、论述充分、观点与政策含义鲜明、实践性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的实践参考意义。

高敏雪、李颖俊:《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的实证分析——国际经验与中国现状的探讨》,《管理世界》2004年第1期。

黄武俊、燕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实证检验和国际比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国际商务版》2010年第1期。

商务部研究院主编《中国对外经济合作30年》,中国商务出版社,2008。

涂万春、陈奉先:《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阶段的实证分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年第1期。

姚永华、苏佳丽、陈飞翔:《我国对外投资发展阶段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第10期。

薛求知、朱吉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的实证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

熊志根:《我国海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及制度创新》,《经济经纬》2004年第1期。

翟浩然:《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商业经济》2008年第6期。

Voss,H.,Buckley,P.J. and Cross,A.R.(2008). Thirty Years of Chinese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paper presented at 19th CEA UK Conference-China’s Three Decades of Economic Reform (1978-2008),1-2 April 2008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UK).

卢进勇:《“入世”与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第6期。

张燕生:《“走出去”战略是一个大战略》,《宏观经济研究》2000年第10期。

谢康、于蕾:《“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中国对外投资战略》,《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

徐强:《恰当的推进策略——以“走出去”促进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国际贸易》2005年第4期。

陈坚:《基于企业竞争力分析视角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思考》,《国际贸易》2010年第3期。

江小涓:《战略性跨越——中国对外投资和跨国公司的成长》,《国际贸易》2000年第12期。

钟慧中:《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若干问题》,《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第8期。

邢毓静:《权衡成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较优势原则》,《国际贸易》2002年第4期。

宋亚非:《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设想》,《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第5期。

陈漓高、张燕:《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基于产业地位划分法的分析》,《世界经济》2007年第10期。

李卓、刘杨、陈永清:《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战略选择:针对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模型分析》,《世界经济》2006年第11期。

何本芳、张祥:《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模型探索》,《财贸经济》2009年第2期。

王凤彬、杨阳:《我国企业FDI路径选择与“差异化”的同时“并进”模式》,《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2期。

课题组:《谁审批谁监管 谁投资谁负责——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管理政策分析及改革思路》,《国际贸易》2002年第7期。

柴海涛:《“走出去”发展战略:政策框架与模式选择》,《国际经济合作》2003年第5期。

许奇挺:《关于建立我国企业境外投资保护制度的思考》,《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7期。

薛求知、朱吉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的实证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

贺晓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态势及其目标》,《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

单宝:《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控制》,《国际贸易》2006年第2期。

李福胜:《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国家风险研究》,《拉丁美洲研究》2006年第6期。

于楠、吴国蔚:《我国企业“走出去”中的政策风险防范》,《管理现代化》2006年第3期。

冉宗荣:《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整合风险及应对之策》,《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第5期。

高勇强:《企业跨国投资的非市场风险及管理研究》,《国际经济合作》2007年第10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5。

江小涓:《国外跨国投资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世界经济》2001年第6期。

阎大颖:《中国企业国际直接投资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对跨国并购与合资新建的实证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10期。

叶建木:《跨国并购:驱动、风险与规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姚战琪:《跨国并购与国际资本流动》,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夏忠华主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

王习农:《跨国并购中的企业和政府》,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王朝晖、徐波:《我国企业FDI进入模式比较与选择》,《商业时代·理论》2005年第33期。

杨智璇、班允浩:《中国战略调整中的FDI模式选择》,《价值工程》2009年第12期。

孙伍琴、王玉钏:《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谢康:《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发展周期》,《世界经济研究》1999年第4期。

张一驰:《我国两岸三地对美直接投资进入模式:一项基于数据的分析报告》,《管理世界》2003年第10期。

曹林静、周政芳:《新建投资与并购投资两种进入模式的选择》,《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年第19期。

姚战琪:《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外商对华投资市场战略差异的实证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尹盛焕:《企业所有权优势与进入模式——中国企业在韩投资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11期。

刘阳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与策略分析》,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冯赫:《为什么投资欧洲》,《中国企业家》2005年第13期。

韦曙林、宾建成:《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中外科技信息》2003年第9期。

王丽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模式选择的研究》,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项本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与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中汉经济研究所:《中国企业跨国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孙伍琴、王玉钏:《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王凤彬、杨阳:《我国企业FDI路径选择与“差异化的同时并进”模式》,《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2期。

曾培炎:《辉煌的五年——卓越的成就》,2000年9月20日《人民时报》。

孙笑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外资并购情况及其启示》,《国际经济合作》2004年第12期。

陈浪南、洪如明等:《我国企业跨国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战略》,《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7期。

Klaus E Meyer. “Foreign Investor’s Entry Strategies and Sub-national Institutions in Emerging Markets”. DRC Working Paper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Emerging Markets,2003.

Elissavet Ch Lykogianni. “Optimal Mode of Foreign Market Entry:the Effect of R&D Expenditures and Innovation Spillover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pp.23-27,2003.

Sandy Kyaw,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Globalised World. Paper Presented at the DSA Conference,2008.

W.C.Kim,P.Hwang. “Global Strategy and Multinationals’ Entry mode Choic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2,23,pp.29-54.

Hill,C.W.L.,Hwang,P.et al.,“An Eclectic Theory of the Choice of International Entry Mod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0,11(2),pp.117-128.

Mork,Randall and Bernard Yeung. “Why investors value multinationality?”,Journal of Business,1991.

Lall,Rajiv B. Multinationals from the Third World:Indian Firms Investing Abroa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p.100.

Cantwell,John & Tolentino,Paz Estrella. “The Technological Competenc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Discussion Papers i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Business,No.149,University of Reading,1990,p.49.

Stefano Rossi,Paolo F.Volpin. “Cross-country determinates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Journal of Finajcial Economics,2004,74(2),pp.277-304.

向艾、张海波:《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分析》,《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第16期。

张琦:《后危机时代中国企业“走出去”方式创新探讨》,《商业时代》2011年第21期。

杜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趋势研究》,《商业文化》2011年第5期。

魏昀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战略》,《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第6期。

王焯:《中国并购的新特点》,《当代经济》2010年第15期。

王海波、尹晓海:《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中国商贸》2010年第23期。

冯鹏程、仲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点及趋势展望》,《理论前沿》2009年第10期。

宗国恩:《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展研究》,《商业时代》2009年第34期。

胡建绩、楚永:《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布的因素及区位差异分析》,《国际经济》2008年第31期。

胡建绩、楚永:《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状况及对策》,《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年第4期。

曹秋菊:《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江苏商伦》2007年第1期。

张广剑、潘志玄:《中国净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GDP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年第3期。

蓝庆新、夏占友:《中国企业“走出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刘英奎:《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研究》,辽海出版社,2005。

王志民:《“走出去”战略与制度创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郑宝银:《企业“走出去”的创新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第10期。

余承萱:《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中国商贸》2009年第18期。

官建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研究》,《中国软科学》2007年第2期。

苏萌:《我国劳动力海外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硕士论文数据库。

曾庆云:《在华跨国公司的人才本土化战略与对策》,《国际人才交流》2009年第2期。

李朝明:《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研究》,中国博士论文数据库。

隋艳宁:《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现状及问题对策研究》,中国硕士论文数据库。

谢申祥:《对外直接投资、人力资本与我国技术水平的提升》,《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第11期。

项本武:《东道国特征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7期。

王琳:《海外华侨华人与实施“走出去”战略》,《侨务工作研究》2006年第4期。

尤宏兵:《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与实证分析》,中国博士论文数据库。

林勇:《海外华商资源与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战略浅析》,《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2期。

夏善晨:《我国企业“走出去”:鼓励、推动与协调管理》,《国际经济合作》2007年第12期。

陈卓武:《国外华商网络在广东“走出去”战略中的功能与作用》,《东南亚研究》2007年第6期。

张洁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体系的思考》,《国际贸易》2007年第4期。

鲁桐:《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选择》,《当代世界》2007年第8期。

孙蕾、马燕:《关于国际经营管理人才特征的新思考》,《企业研究》2008年第11期。

郑际根:《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劳务输出研究》,中国硕士论文数据库。

赵新茹:《加快推进我国人才国际化进程》,《新视野》2002年第6期。

韩治波:《我国中小劳务公司国际劳务经营策略研究》,中国硕士论文数据库。

韦芳:《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人力资源整合现状及问题分析》,《商业时代》2009年第15期。

康海燕:《跨国并购的人力资源整合模型研究》,《经济师》2007年第12期。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资源科学技术名词》,科学出版社,2008。

熊启滨:《中国石油工业海外投资问题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王年平:《国际石油合同模式比较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金同义:《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策略研究》,《东岳论丛》2006年第6期。

柳正:《我国矿产资源“走出去”现状及战略部署和政策建议》,《国土资源情报》2003年第12期。

司晓悦:《我国铁矿石进口的战略和对策》,《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殷燚:《实施矿产资源“走出去”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地质》2000年第12期。

于刃刚、吴远远:《我国铁矿采掘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路径分析》,《价格月刊》2008年第9期。

孙黎、李俊江、范思琦:《浅析国际矿产资源经济贸易发展趋势及转型》,《黄金》2007年第11期。

曹桂华、严良、朱霞:《矿业国际投资与我国矿产海外勘探开发的战略机遇》,《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年第12期。

张连生:《中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刘伟:《2007年世界勘查预算情况回顾》,《国土资源情报》2008年第3期。

张新安:《“走出去”开发利用国外矿产资源的方式选择》,《国土资源情报》2001年第5期。

潘锡辉:《我国典型紧缺矿产资源跨国经营投资环境评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学位论文,2006。

曹桂华、朱霞、严良:《我国矿业对外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年第9期。

张秋燕:《中国矿产资源产业外向型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学位论文,2003。

张汉林、卢进勇等:《经济增长新引擎——国际直接投资方式规范与技巧》,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Agarwal,Ranjana;Syeedun Nisa. “Knowledge Process Outsourcing:India’s Emergence as a Global Leader”,Asian Social Science,Vol.5,No.1,Jan.2009.

Braun,Sascha;Marcel Huelsbeck. “Enforc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hrough Organizational Measures:The Case of German Companies in China”,Preliminary draft submitted to the 2nd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EPIP Association,2007.

Christensen,Jesper Lindgaard. “The Role of IPR in the Venture Capital Process and The Role of Venture Capital in the IPR Process”,Paper for London Conference: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for Business and Society September 14-15th,2006.

Colombo,Luca;Herbert Dawid. “Complementary Assets,Start-Ups and Incentives to Innovate”,Working paper,2008.

Doms,M.E. and Jensen,J.B.“Comparing Wages,Skills,and Productivity between Domestically Owned and Foreign-Owned Manufacturing Establishm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in R.E.Baldwin,R.E.Lipsey,and J.D.Richardson,Eds.,Geography and Ownership as Bases of Economic Accounting,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hicago,1998,pp.235-255.

Dunning,John H. “Explaining Changing Patterns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In Defense of Eclectic Theory”,Oxford Bull.Econ. & Stat. Vol.41,No.269,1979,pp.275;

Dunning,John H.“Explaining the 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Position of Countries:Towards a Dynamic or Developmental Approach”,Rev.World Econ.Vol.117,No.30,1981,pp.30-33.

Girma,S.,Thompson,S. and Wright,P.W. “Why are Productivity and Wages Higher in Foreign Firms”,Economic and Social Review,Vol.33,No.1,2002,pp.93-100.

Leahy,Dermot;Naghavi,Alireza.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Entry into a Foreign Market:FDI vs Joint Ventures”,CEPR Discussion Papers,No.5672,2006.

Quan,Xiaohong;Henry Chesbrough. “Hierarchical Segmentation of R&D Proces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Evidence from Multinational R&D labs in China”,based on Xiaohong Quan (2005). “Multination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abs in China:Local and Global Innovation”. PhD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2008.

Schanz,Stephen J. “Entrepreneurial Options for Protec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Entrepreneurial Business Law Journal,Vol.4,No.1,2009,pp.65-81.

Wurzer,Alexander J;Paul DiGimarino. “Smaller IP Owners Seek Better Management and Returns”,www.managingip.com,December 2008.

陈慧、车宏生和朱敏:《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6期。

夏先良、冯雷:《中国海外企业的跨文化沟通问题》,《开放导报》2009年第3期,转载于《新华文摘》2009年第17期。

Bourhis,R.,Moise,L.,Perreault,S.,& Senecal,S. (1997). “Towards an interactive acculturation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32,369-386.

Dodd,Carley. (1991). Dynamic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3rd ed.). Dubuque,IA:Wm.C. Brown.

Gudykunst,W. B. (1998). “Applying Anxiety/Uncertainty Management (AUM) Theory to Intercultural Adjustment Trai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22,227-250.

Gudykunst,W. B. (2005). “An Anxiety/Uncertainty Management (AUM) Theory of Sojourner Adjustment”. In W. B. Gudykunst (Ed.),Theorizing abou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p. 419-457). Thousand Oaks,CA:Sage.

Gullahorn,J. R. and Gullahorn,J. E.(1963). “An Extension of the U-Curve Hypothesi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4,pp. 33-47.

Kim,Young Yun (1988).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An integrative theory. Philadelphia,PA:Multilingual Matters.

Kim,Y. Y. (1995).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An Integrative Theory”. In R. L. Wiseman (Ed.),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 (pp. 170-194). Thousand Oaks,CA:Sage.

Kim,Y. Y. (2001). Becoming Intercultural: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Thousand Oaks,CA:Sage.

Kim,Y. Y. (2002).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An Integrative Theory”. In J. M. Martin,T. K. Nakayama,& L. A. Flores (Eds.),Readings in Cultural Contexts (2nd ed.,pp. 237-245). Mountain View,CA:Mayfield.

Kim,Y. Y. (2005). “Adapting to A New Culture:An Integrative Communication Theory”. In W. B. Gudykunst (Ed.),Theorizing abou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p. 375-400). Thousand Oaks,CA:Sage.

Martin,J. N.,and Hammer,M. R. (1989). “Behavioral Categorie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Everyday Communicators’ percep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3,303-332.

McGuire,M.,& McDermott,S. (1988). “Communication in assimilation,deviance,and alienation states”. In Y. Y. Kim & W. B. Gudykunst (Eds.),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pp. 90-105). Newbury Park,CA:Sage.

Nishida,H. (1999).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ased on Schema Theo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23,753-777.

Nishida,H. (2005). “Cultural Schema Theory”. In W. B. Gudykunst (Ed.),Theorizing abou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p. 401-418). Thousand Oaks,CA:Sage.

Opas Oman idinkielen oppimisen tukemiseen,2009,Suomen opetushallitus. (母语学习支持指南,芬兰全国教育委员会出版)。

Suomen perustuslain §17 (芬兰宪法第十七条)。

Zhong,M. (1996). “Chinese Students and Scholars in the U.S.:An Intercultural Adaptation Proces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San Diego,CA.

Zhong,Mei. and Lee,Suman (2003). “Factors of Culture Adaptation and Adaptation States in a Multicultural Organization.” Paper submitted to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San Diego,CA. July,2003.

车英、欧阳云玲:《冲突与融合: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传播的主旋律》,《新华文摘》2005年第3期。

管新平:《后现代文化帝国主义霸权话语解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梁滢:《文化差异——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的短板》,《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前外交官解剖:中国企业海外投资65%亏损率》,2007年8月9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单忠东:《立足专业 再谈多元——关于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2008年7月1日《中国经济导报》。

鲁志强:《“走出去”战略需要什么》,2001年4月28日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http://www.macrochina.com.cn/zhzt/000051/001/20010428003387.shtml。

肖妍:《“走出去”的战略抉择——罗兰·贝格点评中国领先企业海外战略》,《中外管理》2003年第10期。

邹静婷:《国际贸易中的跨文化营销策略》,《市场论坛》2004年第7期。

Adler,N.J.,“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Research:The Ostrich and the Trend”,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8,1983,pp.226-232.

Adler,N.J.,“Asian women in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23(4),1993,pp.3-17.

Adler,Nancy J.;Robert Doktor;S.Gordon Redding,“From the Atlantic to the Pacific Century: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Reviewed”,Journal of Management,Vol.12,No.2,1986,pp.295-318.

Brislin,R.W. and Yoshida,T.(Eds.),“Improving Intercultural Interactions:Modules for Cross-cultural Training Programs”,Thousand Oaks,CA:Sage,1994.

Guan,Xinping,“Attention to Cultural Imperialism beneath Discourse Implicature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2005,issue 9.

Hofstede,G. “The Applicability of McGregor’s Theories in South East Asia”,Journal of Management Development,6(3),1987,pp.9-18.

Hofstede,G. 2001. Culture’s Consequences:Comparing Values,Behaviors,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cross Nations. Thousand Oaks,CA:Sage.

Johnson,James P;Lenartowicz,Tomasz;Apud,Salvador,“Cross-cultural Competence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Toward a Definition and a Model”,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Volume 37,Number 4,July 2006,pp.525-543(19).

Li,Shaomin,“The Governance Environment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Frictions between rule-based and relation-based societies and the strategic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2005.

Matveev,Alexei V. and Paul E.Nelson,“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and Multicultural Team Performance:Perceptions of American and Russian Manage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ross Cultural Management,Vol.4,No.2,2004,pp.253-270.

Mikecz,Robert,“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the Challenges Faced by Finish Organizations in Estonia”,Working Paper 2006.

Paik,Yongsun and Junghoon Derick Sohn,“Expatriate managers and MNC’s ability to control international subsidiaries:the case of Japanese MNCs”,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Volume 39,Issue 1,February 2004,Pages 61-71.

Scollon,R. & Scollon,S.W.,“Face Parameters in East-West Discourse”,In S.Ting-Toomey,(Ed.).The Challenge of Facework:Cross-cultural and Interpersonal Issues,(pp.133-158).Albany,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4.

Scollon,R. & Scollon,S.W.,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Discourse Approach.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5.

Steers,R.,“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patterns in Korean Firms”,Paper presented at Simon Fraser University,Harbour Centre,Canada,1991,September.

S?derberg,Anne-Marie & Holden,Nigel,“Rethinking Cross Cultural Management in a Globalizing Business World”,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ross Cultural Management,Vol.2,2002,pp.103-121.

Ting-Toomey,S.,“Cross-cultural Face-negotiation:An analytical Overview”,Paper presented at Pacific Region Forum on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Harbour Centre,Canada,1992,April.

Ting-Toomey,S.,“Face and Facework:An introduction”,In S.Ting-Toomey,(Eel.).The Challenge of Facework:Cross-cultural and Interpersonal Issues,(pp.1-14).Albany,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4.

Tse,D.,“Communicating to Asia-Pacific Consumers:A Five Country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Paper presented at Simon Fraser University,Harbour Centre,Canada,1990,November.

Wiseman,R.L.,& Shuter,R.(Eds.),Communicating in Multinational Organizations,Thousand Oaks,CA:Sage,1994.

Weiss,S.,“Negotiations with the Pacific Rim:Cross-cultural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Paper presented at the Pacific Region Forum on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Harbour Centre,Canada,1992,February.

Zhu,Zhanwen;Haifeng Huang,“The Cultural Integ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Review,Vol.3,No.2,2007,pp.40-44.

季彦、秦粉玲:《浅析文化的共通性与差异性》,《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期。

沈蔚:《心灵的隔膜与跨文化沟通的无奈——影片〈通天塔〉主题透视》,《电影评介》2007年第23期。

汤一介:《寻求文化中的“共通价值”》,2009年5月3日《文汇报》。

夏先良、冯雷:《中国海外企业的跨文化沟通问题》,《开放导报》2009年第3期,转载于《新华文摘》2009年第17期。

Barney,J.B. and Hansen,M.H. “Trustworthiness as a Sou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l.15,1994,pp.175-90.

Butler,J.K. “Towards Understanding and Measuring Conditions of Trust-Evolution of Trust Inventory”,Journal of Management,Vol.17,1991,pp.643-663.

Cacciaguidi-Fahy,Sophie and James Cunningham. “The Use of Strategic Metaphors in Inter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Managing Global Transitions,Vol.5,No.2,2007,pp.133-155.

Chaisrakeo,Sunanta and Mark Speece. “Culture,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and Sales Negotiation:a Qualitative Research Approach”,Journal of Business & Industrial Marketing,Vol.14,No.4,2004,pp.267-282.

Dahl,Stephan. “Intercultural Research:The Current State of Knowledge”,Middlesex University Discussion Paper No.26,January 12,2004.Available at SSRN:http://ssrn.com/abstract=658202.

Duffy,John;Xie,Huan;and Lee,Yong-Ju. “Social Norms,Information,and Trust among Strangers”,Working paper,2008.

Fudenberg,Drew and Kreps,David M.“Reputation in the Simultaneous Play of Multiple Opponent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Vol.54,No.4,1987,pp.541-568.

Henry,Patrick.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March 23,1775.

Kincaid,D.L. The Convergence Model of Communication. Honolulu:East-West Communication Institute,1979,pp.31-32.

K′onya,Istv′an. “Modeling Cultural Barriers in International Trade”,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Vol.14,No.3,2006,pp.494-507.

Leibenstein,H. “Bandwagon,Snob,and Veblen Effects in the Theory of Consumers’ Demand”,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May 1950),reprinted in W.Breit and H.M.Hochman,Readings in Microeconomics,Second Edition (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Inc.,1971),pp.115-116.

Luthans,F.;Hodgetts,R.M.;and Doh,J.P.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Management. The McGraw Hill Company,2006.

Moseley,Alphronzo. “Improving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Ask-Seek-Knock”,Leadership Advance Online,Issue ⅩⅦ,Summer 2009.

Peltokorpi,Vesa.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atterns and Tactics:Nordic Expatriates in Japan”,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Vol.16,No.1,2007,pp.68-82.

Phelps,Lonnie D.;and Debbie D.DuFrene. “Improving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through Trust”,Journal of Technical Writing and Communication,Vol.19,No.3,1989,pp.267-276.

Solomon,Charlene;and Michael S.Schell. Managing Across Cultures:The 7 Keys to Doing Business with a Global Mindset. McGraw Hill,2009.

Stening,B.W. “Problems in Cross-cultural Contact:a Literature Review”,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Vol.3,1979,pp.269-313.

Weiss,Stephen E.;and Stripp,William. “Negotiating with Foreign Business Persons”,in Niemeier Susanne et al(eds.),The Cultural Context in Business Communication,Amsterdam,Netherland,John Benjamin Publishing Company,1998,pp.66-69.

Xie,Anping;P. L.Patrick Rau;Yuchien Tseng;Hui Su;and Chen Zhao. “Cross-cultural Influence on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and User Interface Desig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Vol.33,No.1,2009,pp.11-20.

Zhu,Yunxia;Pieter Nel;and Ravi Bhat. “A Cross Cultural Study of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for Building Business Relationship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ross Cultural Management,Vol.6,No.3,2006,pp.319-341.

花家明:《跨文化广告传播:文化的趋同化与多元化》,《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29期。

傅守祥:《论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建构》,《探索》2005年第6期。

单世联:《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样性》,《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Boonsathorn,Wasita,“Understanding Conflict Management Styles of Thais and Americans in 5.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Thailand”,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Vol.18,No.3(2007),pp.196-221.

Chaisrakeo,Sunanta and Mark Speece,“Culture,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and Sales Negotiation:a Qualitative Research Approach”,Journal of Business & Industrial Marketing,Vol.19,No.4(2004),pp.267-282.

Chu-Shore,Jesse,“Homogenization and Specialization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Trade:Are Cultural Goods Exceptional”,World Development,Vol.38,No.1 (2010),pp.37-47.

Christopher,Elizabeth,“Cultural Convergence:A Reality or Merely Wishful Thinking”,Journal of Asia Entrepreneurship and Sustainability,Vol.1,Issue2(2005 Special Edition),pp.1-6.

Cui,Anna Shaojie;David A.Griffith;S.Tamer Cavusgil and Marina Dabic,“The Influence of Market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echnology Transfer between Foreign MNCs and Local Subsidiaries:A Croatian Illustration”,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Vol.41,No.2(2006),pp.100-111.

Giannetti,Mariassunta and Yishay Yafeh. “Do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ontracting Parties Matter?Evidence from Syndicated Bank Loans”,Working paper,September 2008.

Mikhailitchenko,Andrey and Javalgi,Rajshekhar (Raj) G.;Mikhailitchenko,Galina;Laroche,Michel,“Cross-cultural Advertising Communication:Visual Imagery,Brand Familiarity,and Brand Recall”,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Vol.62,No.10(2009),pp.931-938.

Majidi,Mehdi,“Cultural Factors in Inter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When and Where Culture Matte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nowledge,Culture and Change Management,Vol.6,No.7(2007),pp.1-18.

Mooij,Marieke De,“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in Consumer Behaviour:Implications for Global Advertis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ertising,Vol.22,No.2(2003),pp.183-202.

Paik,Yongsun and Junghoon Derick Sohn,“Expatriate Managers and MNC’s Ability to Control International Subsidiaries:the Case of Japanese MNCs”,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Vol.39,No.1(2004),pp.61-71.

Paretti,M.C.;McNair,L.D. and Burgoyne,C.B.,“Work in Progress:Pedagogies for Developing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ies in an Era of Virtual Collaboration”,Frontiers in Education Conference,36th Annual,(27-31 Oct.2006),pp.1-2.

Qin,Cindy;Prem Ramburuth and Yue Wang,“Cultural distance and subsidiary roles in knowledge transfer in MNCs in China”,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Vol.2,No.4(2008),pp.260-280.

Routamaa,Vesa;and Tiina M.Hautala,“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fferences:The Values in a Cross-Cultural Context”,International Review of Business Research Papers,Vol.4,No.5(2008),pp.129-137.

Sathe,Shraddha and Morrison Handley-Schachler,“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in FDI Flows:Evidence From the Indian States”,World Review of Entrepreneurship,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Vol.2,No.4(2006),pp.323-334.

Simintiras,Antonis C. and Andrew H.Thomas,“Cross-cultural sales negotiations:A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search propositions”,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Vol.15,No.1(1998),pp.10-28.

Stehle,Wolfgang and Ronel Erwee,“Cultural Differences Influencing German HR Policies in Asia”,Journal of Asia Business Studies,Vol.2,No.1 (September 2007),pp.34-47.

Tahir,Aida Hafitah Mohd and Maimunah Ismail,“Cross-Cultural Challenges and Adjustments of Expatriates:A Case Study in Malaysia”,Alternatives:Turkish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Vol.6,No.3-4(2007),pp.72-99.

Weinstein,Art and Richard R.Still,“International Sales Negotiations:The Impact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Global Marketing,Vol.3,No.3(1990),pp.73-86.

Xie,Anping;P. L.Patrick Rau;Yuchien Tseng;Hui Su;Chen Zhao,“Cross-cultural Influence on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and User Interface Desig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Vol.33,No.1(2009),pp.11-20.

24. Zhu,Zhanwen and Haifeng Huang,“The Cultural Integ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Review,Vol.3 No.2 (2007),pp.40-44.

Zografi,Mihaela,“Relevanc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for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Management & Marketing,Vol.4,No.4(2009),pp.133-140.

简 介:本书语丝本书是《中国矿产资源管理报告》的姊妹篇,仍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牵头组成的课题组完成。这个为期一年的研究,在中国经济走出大V后又开始U型爬坡的关键时点上尤为及时:既明晰了未来经济周期的变化对中国矿业发展的影响,也明确了中国资源型企业在某些领域走出去是兼顾“保需求”和“谋发展”的不二选择。全书以四个问题为...

作者: 林家彬 刘洁 卓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