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5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46

语言与文学的策略图书

SSAPID:101-9173-2397-22
ISBN:978-7-5097-0298-7
DOI:
ISSN:
关键词:

语言 文字 汉语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都是在语言与文学的领域里说话和研究的人,而对语言与文学的执著关怀,对他们而言,既是延续历史的方式,也是自我超越的途径。书中所收论文按教育部二级学科顺序归类(依次为语言文字学12篇、文艺学12篇、中国古典文学11篇、中国现当代文学12篇、语文教育学4篇),文章排列大致以老师到任先后为序。

相关信息

丛书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师论文选
作 者: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编 辑:范明礼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相关链接

 语言文字学

  殷墟甲骨文白天时称补说

   1.夙

   2.(早)

   3.旦

   4.日出

   5.日爯

   6.朝

   7.明

   8.(暹)

   9.昞

   10.辳(晨)

   11.大采;12.小采

   13.大食(食日);14.小食

   15.食人

   16.中日

   17.羞中日

   18.昼

   19.

   20.日

   21.昃

   22.郭兮

   23.暮

   24.入日

   25.昏

  关于语句可接受程度的调查与分析*

   §1 调查

    1.1 调查的总体情况

    1.2 语病的性质、类型对可接受程度的影响

     1.2.1 语病性质、类型的基本分析

     1.2.2 语病性质、类型对可接受程度的影响。

   §2 性别差别对可接受判断的影响

   §3 所学专业对可接受判断的影响

   §4 结语

  文字学理论中一个值得关注的基本问题

   一

   二

   三

   四

  先秦指称理论研究*

   一 符号的指称功能

   二 对象的受指功能

   三 物、名、指

   四 能指与所指

  “道”作为形上之语言*

   一 语言——“道”之原型

   二 “道”之特性即语言之特性

    1.万物之宗

    2.无物之象

    3.无声之大音

    4.不可言

    5.其用不穷

    6.反、弱而动

  高本汉、董同龢、王力、李方桂拟测汉语中古和上古元音系统方法管窥

   一 历史比较法的标准模式

   二 论高本汉对中古《切韵》音系元音系统的构拟方法:主元音四型说

   三 董同龢对上古元音系统的拟测:主元音六型说

   四 王力对上古元音系统的拟测:主元音六型说

   五 李方桂对上古元音系统的拟测:主元音四型说

   六 元音类型与等位的关系

   七 高本汉等学者所运用的“元音类型”构拟理论的方法论性质

   结语

   附录 《切韵》咸、蟹二摄一二等重韵中覃咍韵系构拟的一处商榷

    一 董同龢、李荣对《切韵》音系蟹、咸二摄一二等重韵的构拟中出现的前、央、后/a/对立现象

    二 从音韵类型学角度论前、央、后/a/不能共现于一个音系中

    三 关于 的国际音标转写问题

  间接性偏正结构诸现象的语义语用考察*

   一 定状移位现象考察

    (一)状居定位

    (二)定居状位(宾语位置的定语移居状位)

     1.表示主体的制作义

     2.表现客体的存现义

    (三)定居状位(主语位置的定语移居状位)

   二 定状移位现象的比较分析

   三 定状移位效果分析

  “化”尾动词功能弱化的等级序列

   一 界说

   二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方法

   三 功能弱化的等级序列

   四 功能弱化等级序列的解释

   结语

  刘向父子的汉赋研究

   一 汉赋的搜集、校勘与编定

   二 汉赋叙录的撰写

   三 汉赋的分类

   四 汉赋的评论

    1.探讨了赋(汉赋)的性质及其渊源

    2.认定礼崩乐坏,文化下移是辞赋兴起的直接原因

    3.介绍了辞赋由“诗人之赋”向“辞人之赋”的发展演变

    4.强调了辞赋的讽谕功能

  宋代结构助词“底”(的)的新兴用法及其来源

   1.X底动/形

   2.在某些动宾复合词或动宾短语中间,插入指人的名词加“底”,表示某人是动作的对象

   3.用于动词和宾语中间,与“是”配合指示句子焦点

   4.“底”用于假设复句,相当于“的话”,是语气助词

  迁西方言的轻声与轻声前字的变调

   一 迁西方言的A式轻声和B式轻声

   二 A式、B式两种轻声分化的条件

   三 A式、B式两种轻声的演变趋势

   四 其他方言中的高降轻声及轻声前变调

   结语

  上博简《子羔》篇“后稷之母”节考释

 文艺学

  中国新诗:世纪初的观察

   消解深度与重建诗的良知并存

   灵性书写与低俗欲望的宣泄并存

   宏大叙事与日常经验写作共存

  中西奥狄浦斯情结之比较

  大话文学与当代中国的犬儒主义思潮

   一 经典的消费化与大话文学的兴起

   二 大话文学的文体特征与快感类型

   三 大话文学的流行原因及其政治文化功能

    1.否定派

    2.理解宽容派

    3.心理分析派

    4.肯定派

   四 大话文学与犬儒主义

   五 大话文学与后全权社会

  “文艺”概念的传统文论依据

   一 “文艺”概念质疑

   二 “文艺”的语源依据

   三 从史体因革看“艺术”到“文艺”的概念及观念的演化

   四 “文艺”概念的心态依据

   结语

  试论艺术审美的价值限度

   一

   二

   三

   四

  身体表征的指意实践

  六朝文体意识探微

   一 “体”的含义辨析

   二 体类的客观规范性

   三 体貌的主观生成性

   四 体类与体貌的悖论

  司空图“味外之旨”说新论

   引论

   一 “味外之旨”说及其与禅学之渊源关系考论

   二 “韵外之致”说的基本美学内涵——兼释“韵”

   三 “韵味”说与诗“境”、诗“格”论之关系

   结语

  四象三圈:中国古代美的基本形态和内部结构

   一 四象全景

   二 三圈通说

    (一)内圈纯美

    (二)中圈偏美

    (三)外圈非美

  “文化诗学”的术语诠释和汉语语境下的话语建构问题

   文化诗学:一个后现代话语中的术语

   汉语语境对“文化诗学”的阐释

   “文化诗学”在汉语语境下的话语重建

  自由诗与中国新诗

   一 中国早期的自由诗理论

   二 中国新诗对自由诗的接受

   三 自由诗的浪漫化

   四 作为现代诗体的自由诗

  小说语言的异化与模糊

 中国古典文学

  元曲的趋俗性

  元明之际的气论与方孝孺的文学思想

   一

   二

   三

  陶渊明的思想创获与实践工夫

   一 陶渊明对儒家心性哲学的重新发明和实践工夫

    1.陶渊明以前中国性善论哲学小史

    2.陶渊明对儒家心性哲学的重新发明和实践工夫

   二 陶渊明对庄子心斋哲学的独到洞见和实践工夫

    1.庄子心斋哲学“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说解释小史

    2.陶渊明对庄子心斋哲学“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说的发明与实践工夫

   结语

  “魏晋文学自觉说”反思

   一 “魏晋文学自觉说”简述

   二 “汉代文学自觉说”的挑战

   三 对曹丕《典论·论文》的重新理解与评价

   四 “功利主义”与“文学自觉”的关系

    (一)如何看待先秦两汉时期功利主义文学观的问题

    (二)魏晋以后的中国文学是不是摆脱了“功利主义”

   五 汉人的“个体意识”与抒情文学

   六 如何认识汉魏以来中国文学的发展变化

  试论《水浒传》的悲剧历史底蕴

   一

   二

   三

   四

  永明体的产生与佛经转读关系再探讨

   一

   二

  郑玄对比、兴解说的差异及其根源

   一 郑玄《周礼注》比、兴观念产生的根源

   二 郑玄《毛诗笺》对兴的认识

  论杜甫“有神”说的美学渊源

   一 先秦“神”的概念向美学意义的演变

   二 六朝书画中的“形神论”与相对滞后的诗论

   三 初唐“四杰”与杜甫的“有神”说

  纳兰词研究的世纪回顾

   一 纳兰词的总体评价

   二 纳兰词风之界定

    (一)“真切自然”说

    (二)“哀感顽艳”说

    (三)“凄婉兼悲壮”说

   三 纳兰词风之成因

  20世纪以来关于《毛诗序》的作者和时代问题之论争

   一 20世纪以前关于《毛诗序》作者及成书年代的论争

   二 20世纪前半叶关于《毛诗序》作者及成书年代的论争

   三 20世纪80年代关于《毛诗序》作者及成书年代研究的论争

   四 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关于《毛诗序》作者及成书年代研究的论争

   结语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诸家注平议

   一

   二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化精神的求索

   一

   二

   三

   四

  朱自清散文理论探析

  中国留学生小说的回顾与前瞻

  时空变迁中延伸的思考

  红卫兵“小报”及其诗歌的基本形态

  悲剧是怎样造成的?

  自我的成长与孤独的承担

  “公众论坛”与“自己的园地”

   公众论坛

   “自己的园地”

   方式、文体及其他

  牛汉诗歌的美学风格与“七月”、“九叶”诗派

  怀疑与追问:新世纪长篇小说的一种思想气质

   灵魂的披露与怀疑的自觉

   哈姆雷特精神的中国凝聚

   童心和青春的忏悔与质询

   历史的灵魂和英雄的背后

   沧浪之水,清乎浊乎

  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

   一 新诗语言资源:白话与欧化

   二 新诗语言质地:古典与现代

   三 新诗语言风格:口语与书面语

  新时期的老作家散文创作

   一

   二

   三

   四

 语文教育学

  体上求用 用中见体

  语文教育的悖论及出路

   问题: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信念倒掉以后怎样

   反思:哲学方法论视野中的语文教育

   启示:语文学习作为“解释”

   出路:几点初步的意见

  教改探索之一:培养研究型人才

  《墙上的斑点》解析与教学

   一 关于意识流小说

   二 作者及其小说观

   三 作品解析

   四 教学建议

 编选说明

像国内许多大学的中文系都有很深厚的背景、很动人的历史一样,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也有深深铭刻在师生们记忆中的发展历程。这是1954年创办的北京师范学院最早的大系之一,曾有不少知名学者在这里任教,为北京市教育事业的发展输送过不少人才。而她自己,也伴随着当代中国教育的风雨历程,在不同境遇中挣扎、求索与进取,不断迎接挑战与机遇,获得了较快较大的发展。本论文选所收的论文,是中文系各专业专任教师近五年的代表作,也是由各学科教师自己推荐的。

曹锦炎:《谈甲骨文劄记(二则)》,《上海博物馆集刊》第4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常玉芝:《殷商历法研究》第三章第三节殷代的纪时法,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

常正光:《“辰为商星”解》,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十辑《古文字研究论文集》,1982。

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董作宾:《殷历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石印本,1945。

郭沫若:《殷契萃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

黄天树:《殷墟王卜辞的分类与断代》,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

黄天树:《殷代的日界》,《华学》第4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

黄天树:《殷墟甲骨文所见夜间时称考》,朱晓海主编《新古典新义》,台北,学生书局,2001。

黄天树:《释殷墟甲骨文中的“羞”字》,《古文字研究》第25辑,北京,中华书局,2004。

李学勤:《夏商周年代学劄记》,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李宗焜:《卜辞所见一日內时称考》,《中国文字》新第18期,台北,艺文印书馆,1994。

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卷中,1927。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裘锡圭:《殷墟甲骨文考释(七篇)》,《湖北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

裘锡圭:《释殷墟卜辞中的“卒”和“”》,《中原文物》1990年第3期。

裘锡圭:《古文字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2。

饶宗颐:《殷代贞卜人物通考》,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1959。

沈培:《殷墟甲骨卜辞语序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沈培:《说殷墟甲骨卜辞的“”》,《原学》第3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宋镇豪:《试论殷代的记时制度》,《殷都学刊》增刊《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5。

宋镇豪:《释昼》,《甲骨文与殷商史》第3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唐兰:《天壤阁甲骨文存考释》,辅仁大学出版,1939。

唐兰:《古文字学导论》,济南,齐鲁书社,1981。

于豪亮:《于豪亮学术文存》,北京,中华书局,1985,第159页。

于省吾:《双剑殷契骈枝·释》,北京,大业印刷局,石印本,1940。

于省吾:《双剑殷契骈枝三编·释旦》,石印本,1944。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甲骨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胡明扬:《关于北京话语音、词汇的五项调查》,《中国语言学报》第1期,商务印书馆,1983。

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陈松岑:《语言变异的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英〕伍兹(Woods,A.)等:《语言研究中的统计学方法》,陈小荷等编译,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Sidney Greenbaum,1976,Contextual Influence on Acceptability Judgemen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s.

Sidney Greenbaum,1977,Judgements of Syntactic Acceptability and Frequency,Studia Linguistica.

〔苏〕B. A. 依斯特林:《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美〕布龙菲尔德:《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97。

〔美〕维多利亚·弗罗姆金、罗伯特·罗德曼:《语言导论》,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高名凯、石安石:《语言学概论》,中华书局,1987。

彭泽润、李葆嘉主编《语言文字原理》,岳麓书社,1995。

李行健:《汉字的形、音、义辨》,见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参考资料》(中),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曹先擢:《汉字的表意性和汉字简化》,见《汉字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语文出版社,1988。

苏培成:《汉字的性质和特点》,见《现代汉字论丛》,北京市语文现代化研究会编,1991。

《语言文字规范手册》,语文出版社,1988。

张道真:《使用英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81。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朗曼当代英语词典》),1978。

崔清田:《名学与辩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96。

郭成韬:《中国古代语言学名著选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胡名扬:《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胡适:《先秦名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贾彦德:《语义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李贤中:《先秦名家“名学”思想探析》,文史哲出版社,1983。

刘福增:《语言哲学》,东大图书公司,1981。

罗素:《数理哲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82。

庞朴:《公孙龙子研究》,中华书局,1982。

谭戒甫:《墨经分类译注》,中华书局,1984。

涂纪亮:《现代西方语言哲学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王先谦:《荀子集解》(上、下),中华书局,1988。

伍非百:《中国古名家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许国璋:《论语言和语言学》,商务印书馆,2001。

于根元:《语言哲学对话》,语文出版社,1999。

周建设:《中国逻辑语义论》,岳簏书社,1996。

周建设:《西方逻辑语义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A. P. Martinich 2001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岑麒祥:《历史比较语言学讲话》,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

丁邦新:《汉语上古音的元音问题》,《丁邦新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第42~63页。

董同龢:《上古音韵表稿》,《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八本,1948,第1~249页。

董同龢:《中国语音史》,台北,“中华丛书”委员会,1954。

董同龢:《汉语音韵学》,台北,学生书局,1968;北京,中华书局,2001。

Fox,Anthony:Linguistic reconstruc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1915~1926:《中国音韵学研究》,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40。此据商务印书馆1995年重印本。

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李方桂:《李方桂先生口述史》,王启龙、邓小咏译,李林德校订,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陆志韦:《古音说略》,北京,哈佛燕京学社,1947。

王力:《汉语音韵》,北京,中华书局,1963。

王力:《先秦古韵拟测问题》,《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4年第5期,第41~62页。

王力:《汉语语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周法高:《古音中的三等韵兼论古音的写法》,《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九本,1948,第203~233页。

冯蒸(1989):《〈切韵〉祭泰夬废四韵带辅音韵尾说》,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年6期,第90~97页。又见冯蒸1997:135~149页。

冯蒸(1997):《汉语音韵学论文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董同龢:《上古音韵表稿》,《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八本,1948,第1~249页。

董同龢(1968):《汉语音韵学》,台北,广文书局。

龙果夫(A. Dragunov):《对于中国古音重订的意见》,载《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三本,第二分,1931,295~308页。

高本汉(1915~1926):《中国音韵学研究》,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译,商务印书馆,1940。

高本汉(1954):《中上古汉语音韵纲要》,聂鸿音译,齐鲁书社,1987。

李方桂:《切韵a的来源》,《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三本,第一分,1931,第1~38页。

李荣:《切韵音系》,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陆志韦(1947):《古音说略》,《燕京学报》专号之二十。又见《陆志韦语言学著作集》(一),中华书局,1985。

邵荣芬:《切韵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郑张尚芳:《上古韵母系统和四等、介音、声调的发源问题》,《温州师院学报》1987年第4期。

Ian Maddieson(1984):Patterns of Sound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郭潮:《“化”尾动词的语法特点》,《汉语学习》1982年第3期。

云汉、峻峡:《小议带后缀“化”的词》,《中国语文天地》1989年第1期。

云汉、峻峡:《再议带后缀“化”的词》,《汉语学习》1994年第4期。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国语文》1995年第3期。

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张谊生:《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中国语文》2000年第1期。

周刚:《也议带后缀“化”的动词》,《汉语学习》1991年第6期。

邹韶华:《名词性状特征的外化问题》,《语文建设》1990年第2期。

Taylor,John R.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 Oxford:Claredon Press. 1989.

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语文出版社,1995。

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胡裕树、范晓:《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和“名词化”》,《中国语文》1994年第2期。

施关淦:《“这本书的出版”中“出版”的词性——从向心结构理论说起》,《中国语文通讯》1981年第4期。

施关淦:《现代汉语里的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中国语文》1988年第4期。

〔日〕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中译本),1958;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王冬梅:《“N的V”结构中V的性质》,《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4期。

王洪君:《汉语表自指的名词化标记“之”的消失》,《语言学论丛》第14辑,商务印书馆,1987。

张伯江:《“N的V”结构的构成》,《中国语文》1993年第4期。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商务印书馆,1968。

朱德熙:《关于动词、形容词“名物化”的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61年第4期。

朱德熙:《“的”字结构和判断句》,《中国语文》1978年第1、2期。

陈淑静、许建中:《定兴方言》,方志出版社,1997。

河北省昌黎县县志编纂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昌黎方言志》,科学出版社,1960。

贺巍、陈淑静等:《中国语言地图集·B2官话之二》,朗文出版(远东)有限公司,1988。

鲁允中:《普通话的轻声和儿化》,商务印书馆,1995。

丁启阵:《关于上声字的一类特殊变调》,《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3期。

蒋宗霞:《二十世纪汉语轻声研究述评》,《汉语言文字学》2000年第20卷第2期。

李思敬:《现代北京话的轻音和儿化音溯源》,《语文研究》2000年第3期。

林焘:《北京官话溯源》,《中国语文》1987年第3期。

卢甲文:《关于“上声+轻音”的变调问题》,《中州学刊》1983第4期

刘娟:《轻声的本质特征》,《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7期。

石锋:《试论天津话的声调及其变化》,《中国语文》1998年第5期。

石锋:《再论天津话的声调及其变化》,《语言研究》1990年第2期。

石锋:《变调类型和上声变调》,《现代中国语研究论集》,中国书店发行所,1999。

苏晓青:《徐州方言的连读变调》,《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85年第1期。

吴宗济:《普通话语句中的声调变化》,《中国语文》1982年第6期。

王旭东:《北京话的轻声去化及其影响》,《中国语文》1992年第2期。

岩田礼:《论北京方言和连云港的高降轻声及其历史含义:兼论吴语广用式变调的语音特征》,《第五届汉语语言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选集》,台北,文鹤出版有限公司,1999。

[1]丹纳:《艺术哲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2]周国平:《人与永恒·写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3]老舍:《老舍创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4]曹禺:《语言学习杂感》,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

[5]李渔:《闲情偶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3。

[6]王蒙:《从新名词轰炸说起》,北京,作家出版社,1990。

[7]钱学森:《美学、文艺学、社会主义建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8]琼斯:《精确与模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

[9]钱钟书:《旧文四通·通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10]翟墨:《第六感官探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11]唐彪:《读书作文谱》,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5。

[12]范德机:《木天禁语》,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

[13]潘涌:《文学是现实的升华》,北京,作家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