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69

中国的城市化与社会关系网络图书

Urbanization and social network in China

SSAPID:101-9167-9982-82
ISBN:978-7-5097-0470-7
DOI:
ISSN:

[内容简介] 这本书实证性地考察了在现代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的产业化、城市化对城市居民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

相关信息

丛书名:南强社会学文库
作 者: 张云武
编 辑:张峰;杨永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南强社会学文库编委会

 附录1 有关大庆居民的社会关系网络的社会调查

 总序

 自序

 绪论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 社会关系网络的研究观点

   二 研究意义

 第一章 城市社会学领域社会关系网络的研究

  第一节 以美国、日本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研究

   一 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关系理论

   二 芝加哥学派影响下的社会关系研究

    (一)城市化与社会关系的量——芝加哥学派理论的反对论

    (二)城市化与社会关系的质——芝加哥学派理论的展开

    (三)人口规模与社会关系网络——费舍尔调查结果的验证

    (四)社会流动与社会关系网络

    (五)社会关系网络的独特调查手段

   三 社会关系网络研究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四 作为社会资源的社会关系网络研究的兴起

    (一)弱关系假设

    (二)镶嵌理论

  第二节 中国城市社会学界社会关系网络的研究

   一 中国城市的社会关系网络研究

    (一)血缘、地缘社会和业缘社会

    (二)以农民工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研究

   二 社会关系网络研究的特征和问题点

   三 社会关系网络研究的课题

 第二章 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第一节 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一 1978年以前的工业化、城市化

    (一)经济恢复期(1949~1952年)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1953~1957年)

    (三)第二个五年计划期(1958~1962年)

    (四)第三个五年计划期(1966~1970年)

    (五)第四个五年计划期(1971~1975年)

    (六)第五个五年计划前半期(1976~1978年)

   二 1978年以后的工业化、城市化

    (一)工业化、城市化的背景

    (二)人口的城市流动

    (三)以农民为中心的城市人口流动

    (四)城市化引起的社会结构的变动

   三 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特征

  第二节 黑龙江省大庆市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一 大庆市社会结构的变化

    (一)大庆市的诞生

    (二)大庆市的人口动态

    (三)大庆市的空间形态

    (四)大庆市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

   二 大庆居民的城市生活

    (一)大庆居民的基本属性

    (二)大庆居民的生活方式

   三 大庆城市化的特征

  第三节 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一 浦东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一)浦东新区的诞生

    (二)空间的扩大

    (三)人口的地区流入

    (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

   二 浦东新区流入人口的城市生活

    (一)职业流动

    (二)浦东新区流入者的生活方式

   三 浦东新区城市化的特征

  第四节 大庆市和浦东新区城市化的异同

 第三章 大庆的城市化和社会关系网络

  第一节 调查与调查结果的概要

   一 调查概要

   二 结婚礼账和社会关系网络

   三 调查结果概要

    (一)结婚礼账的收集数量

    (二)调查对象概要

    (三)社会关系网络概要

  第二节 结婚礼账上的社会关系网络

   一 大庆居民社会关系网络的构成

    (一)社会关系网络量的构成

     1.亲戚关系

     2.邻居关系

     3.同事关系

     4.同窗关系

     5.同乡关系

     6.朋友关系

   二 职业阶层与社会关系网络

    (一)社会关系网络量的构成

    (二)社会关系网络的范围

   三 小结

  第三节 社会流动与社会关系网络

   一 地区流动和社会关系网络

    (一)流动距离和社会关系网络

    (二)居住年数和社会关系网络

   二 职业流动和社会关系网络

    (一)出身地和社会关系网络

    (二)职业流动和社会关系网络

  第四节 同一家庭内不同家庭成员的社会关系网络

  第五节 大庆居民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形成

   一 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性

   二 交际目的和交际方式

    (一)交际目的

    (二)交际方式

   三 小结

  第六节 大庆居民的生活结构

   一 生活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大庆居民

   二 生活在业缘社会中的大庆居民

 第四章 浦东新区的城市化和社会关系网络

  第一节 调查与调查结果的概要

   一 调查方法

   二 调查对象

   三 与社会关系网络相关的统计结果

  第二节 浦东新区的社会关系网络

   一 社会关系网络量的构成

   二 个人社会特征与社会关系网络

    (一)性别、年龄、学历、收入和社会关系网络

    (二)职业阶层和社会关系网络

    (三)企业形态和社会关系网络

    (四)居住方式和社会关系网络

    (五)家庭生活和社会关系网络

   三 小结

  第三节 社会流动和社会关系网络

   一 浦东新区的社会流动

    (一)地区流动

    (二)职业流动

    (三)地区流动和职业流动的特征

   二 社会流动与社会关系网络

    (一)流入者的社会关系网络

    (二)地区流动和社会关系网络

     1.出身地和社会关系网络

     2.流动距离和社会关系网络

     3.居住年数和社会关系网络

    (三)职业流动和社会关系网络

     1.社会关系网络量的构成

     2.社会关系网络质的构成

    (四)职业阶层和重要的社会关系网络

   三 小结

  第四节 浦东新区流入者社会关系网络的形成和业绩意识

   一 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性

   二 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网络的性质

    (一)社会交往的目的

    (二)社会关系网络的性质

    (三)不同年代的交际方式

   三 社会流动和业绩意识

    (一)职业地位意识和经济地位意识

    (二)出身阶层、到达阶层和业绩意识

   四 社会关系网络和业绩意识

    (一)社会关系网络的规模和业绩意识

    (二)亲戚关系和业绩意识

    (三)朋友关系网络和业绩意识

    (四)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网络和业绩意识

   五 小结

  第五节 浦东新区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形成机制

 第五章 总结——中国的城市化和社会关系网络

  第一节 调查结果的总结

   一 社会关系网络的形成过程

   二 大庆居民和浦东新区流入者的社会关系网络

    (一)相同点

     1.随着年代的推移,社会接触的目的相同

     2.居住年数对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效果相同

     3.职业地位对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效果相同

    (二)不同点

     1.人口规模对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效果不同

     2.社会关系网络的量和质因出身地不同而不同

     3.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网络的性质不同

     4.流动距离对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效果不同

     5.居住年数对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效果不同

     6.职业地位对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效果不同

     1.强制性城市化和自发性城市化

     2.单位社区和聚居区

     3.对所属单位的生活依赖度不同

     4.职业流动的途径不同

  第二节 与先行研究的比较

   一 城市社会中归属性社会关系的丰富存在

   二 伴随职业阶层变化的社会关系网络

   三 伴随居住年数变化的社会关系网络

   四 社会交往的临时化、表面化、功利化

   五 城市生活中归属性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性

   六 出身地和社会关系网络

   七 流动距离和社会关系网络

   八 城市化和朋友关系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附录2 有关浦东新区城市化和社会关系网络的社会调查

这本书实证性地考察了在现代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的产业化、城市化对城市居民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本书的特征及意义有以下两点:第一,在美国和曰本,有关产业化、城市化与社会关系网络的研究,已经有很多实证性研究,但是在中国,产业化、城市化对居民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是否与美日社会相同?本书实证性地回答了这一问题。第二,在中国,城市化分为两种类型,即由社会政策主导的计划性城市化和与美日社会相同的自发性城市化。本书选择了城市化类型不同的两个城市地区—大庆市和上海浦东新区,利用调查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本书的独创性尤其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根据一个家庭保存的不同辈份家庭成员的结婚礼财,考察了不同辈份的社会流动与社会关系网络的关联性。第二,把导致自发性社会流动的业绩达成意识分为职业地位达成意识和经济地位达成意识,并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

《社会学研究》编辑部:《社会学研究2002:中国社会学前线报告》,《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2期。

边燕杰:《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国外社会学》1999年第4期。

卜长莉:《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

蔡昉:《中国流动人口问题》,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陈寿仁:《中国社会的现状》,南洋商报,1982。

陈婴婴:《职业结构与流动》,东方出版社,1995。

大庆市统计局:《大庆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迪尔凯姆著,2000,《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

费孝通,1985,《乡土中国》,三联书店。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2003。

胡荣:《社会经济地位与网络资源》,《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

金耀基:《人际关系中人情之分析》,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心理》,桂冠图书公司,1988。

李强:《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李强,2004,《转型时期冲突性的职业声望评价》,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编《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德浜:《当代中国流动人口的特质与成因》,《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4期。

李东山:《工业化与家庭制度变迁》,《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6期。

李路路:《论单位研究》,《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

李汉林,2003,《关系强度与虚拟社区——农民工研究的一种视角》,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民工流动:现状趋势与政策”研讨会论文。

李培林:《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李若建:《困难时期的精简职工与下放城镇居民》,《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

梁潄溟:《中国文化要义》,《论中国传统文化》,三联书店,1988。

刘林平,2001,《外来人群中的关系运用——以深圳平江村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陆学艺:《重新认识农民问题》,《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6期。

陆学艺:《21世纪中国的社会结构——关于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2期。

马侠,1994,《中国城镇人口迁移》,中国人口出版社。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组织化特征课题组:《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组织化特征》,《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任素华:《我国城市人口迁移情况浅析》,《社会学研究》1988年第4期。

上海浦东新区外来流动人口管理领导小组:《上海浦东新区流动人口》,1998。

上海市浦东新区统计局:《浦东新区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2000。

盛朗,1990,《中国流动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及变化趋势》,《中国人口科学》第6期。

滕尼斯,1999,《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

王春光,1995,《社会流动和社会重构——京城浙江村调查》,浙江人民出版社。

王汉生:《浙江村:中国农民进入城市的一种独特方式》,《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王化波:《日本的家庭结构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东北亚论坛》2000年第1期。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新华书店,1981。

项飚:《社区何为——对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研究》,《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6期。

谢百羚:《城市流动人口问题探讨》,《上海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

徐安琪:《择偶标准:五十年变迁及其原因分析》,《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6期。

许欣欣:《从职业评价与择业取向看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3期。

许欣欣:《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a。

许欣欣:《从职业评价与择业取向看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杨国枢:《中国人的社会取向》,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科技学术研讨会(1992),抽印本。

翟学伟:《中国人际关系的特质——本土的概念及其模式》,《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4期。

翟学伟:《中国人际关系中的平衡性问题:一项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3期。

翟学伟,2001,《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翟学伟:《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也论关系强度与农民工的求职策略》,《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

张庆五:《80年代以来的国内人口流动》,《中国人口总论》,中国财经出版社,1991。

张文宏:《城市居民社会网络资本的阶层差异》,《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

张文宏、阮丹青:《城乡居民的社会支持网》,《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张文宏、阮丹青、潘允康:《天津农村居民的社会网》,《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

赵树凯,1998,《纵横城乡——农民流动的观察与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

郑杭生、洪大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主要内涵》,《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1期。

周君玉:《城市流动人口态势、调控和对策》,成都市城市科学研究会编《成都流动人口》,成都出版社,1990。

Barnes,J.A.,1954,“Class and Committees in a Norwegian Island Parish,” Human Relations 7:39-58.

Bian Yan Jie,1997a,“Bringing Serong Ties Back In:Indirect Connection,Bridge,and Job Searct in China”,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2.

Bian Yan Jie,1997b,Getting a Job through a Web of Guanxi,Chapter 5 in Networks in the Global Village,edited by Barry Wellman,Boulder:Westview Press.

Blan,P.M. and Danching Ruan,1990,“Inequality of Opportunity in Urban China and America.” pp.3-32,in A.L. Kalleberg(ed.),Research in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Vol.9. Greenwich:JAI Press.

Blau,P.M. 1955,“Social Mobilit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No.3 Vol.21 pp.290-295.

Blau,P.M. and O.D.Duncan. 1967,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 New York:Wiley.

Bourdieu,Pierre,1986,“The Forms of Social Capital.” pp.241-258,i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edited by John G.Richardson Westport,C.T.:Gteenwood Press.

Burt,Ronald S.,1990,“Kinds of Relations in American Discussion Networks.” pp.411-451,in C.Calhoun,M.W. Meyer,and W.R.Scott(eds.),Structures of Power and Constraint.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urt,Ronald S.,1992,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urt,Ronald S.,2001,“Structural Holes versus Network Closure as Social Capital.” pp.31-56 in Social Capital:Theory and Research,edited by Nan Lin,Karen Cook,and Ronald S.Burt.New York:Aldine De Gruyter.

Coleman,James,S.,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Supplement).

Coleman,James,S.,1990,The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M.A.: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E.Litwak,Voluntary,1960,“Occupational Mobility and Extended Family Cohesion”,A.S.R.,vol.25.pp.9-20.

Fischer,Claude S.,1975,“Towards a Subcultural Theory of Urbanism.” A.J.S. 80:1319-1341.

Fischer,Claude S.,1977,“Perspectives on Community and Personal Relations.” pp.1-16,in C.Fischer,R.Jackson,C. Stueve,K.Gerson,L.Jones&M.Baldassare(eds.),Network and Places:Social Relations in the Urban Setting. New York:The Free Press.

Fischer,Claude S.,1982,To Dwell among Friend:Personal Networks in Town and Cit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ans,Herbert J.,1962,Urbanism and Suburbanism as Ways of Life:A Reevaluation of Definitions,in A. M.Rose(ed.),Human Behavior and Social Processes,Boston:Houghton Mifflin,pp.625-648.

Goldthorpe,John H.(in collaboration with Catriona Llewellyn and Clive Payne),(1980)1987,Social Mobility and Class Structure in Moderu Britain,2nd ed.Oxford:Clarendon Press.

Granovetter,Mark S.,1973,“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78(6):1360-1380.

Granovetter,Mark S.,1985,“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e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1(3):481-510.

L.Wirth,1938,“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A.J.S. 44(1):1-24.

Laumann,Edward O.,1965,“Subjective Social Distance and Urban Occupational Stratification,” A.J.S. 71-1:26-36.

Laumann,Edward O.,1966,Prestige and Association in an Urban Community. Indianapolis:Bobbs-Merrill.

Laumann,Edward O.,1973,Bonds of Pluralism:The Form and Substance of Urban Social Networks. 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

Lin,N& Xie,1988,“Occupational Prestige in Urban China”,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97.

Lin,N. 1990. “Social Resources and Social Mobility:A Structure Theory of Status Attainment”,Social Mobility and Social Structure. pp.247-271,edited by Ronald Breiger.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itchell,J.Clyde,1969,“The Concept and Use of Social Networks”,in Social Networks in Urban Situations,edited by J.C.Mitchell.Manchester,England: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Morris,Axelrod,1956,Urban Structure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21,pp.3-18,アクセルロッド,「都市構造と集団参加」,鈴木広編,『都市化の社会学』,誠信書房,1965年。

P.A.Sorokin. 1959,Social and Cultural Mobility. New York:The Free Press.

P.M.Blau,1956,“Social Mobilit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 A.S.R.,vol.21.

Pitirim Sorokin and Carle C.Zimmerman 1929,“Principles of Rural-urban Sociology”.京野正樹訳『都市と農村——その人口交流——』厳南堂書店、1940.

R.A.Ellis & W.C.Lane,Social,1967,Mobility and Social Isolation,A.S.R.,vol.32,pp.237-253.

R.F.Curtis,1959,Occupational Mobility and Membership in Formal Voluntary Associations:A Note on Research,A.S.R.,vol.24,pp.846-848.

R.P.Stuckert,1963,Occupational Mobility and Family Relationships,S.F.,vol.42,pp.301-307.

Robert Ezra Park,1925,The City:Suggestions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Human Behavior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M.Lipset,1955,Social Mobility and Urbanization,R.S.,vol.20.

Van der Poel,Mark G.M.,1993b,Personal Networks:A Ration-Choice Explanation of Their Size and Composition.Swets & Zeitlinger B.V.,Amsterdam/Lisse.

Wellman,Barry,1979,“The Community Question:The Intimate Networks of East Yorker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84(5):1201-1231.

Wellman,Barry,1982,“Studying Personal Communities.” pp.61-80,in Peter V.Marsden and Nan Lin(eds.),Social Structure and Network Analysis. Beverly Hills,C.A.:Sage.

Wellman,Barry,1988,“The Community Question Re-evaluated,” in Michael Peter Smith(ed.)Power,Community,and the City,New Brunswick:Transaction Books.pp.81-107.

Wireman,Peggy,1984,“Urban Neigh Borhoods Networks and Families:New Forms for Old Valu”,Lexington:Lexington Books.

Morris Axelrod,1956,Urban Structure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21,pp.3-18,アクセルロッド,「都市構造と集団参加」,鈴木広編,『都市化の社会学』,誠信書房,1965年。

J.C.ミッチェル,1983,「社会的ネットワークの概念と使用」,J.C.ミッチェル編,三雲正博·福島清紀·進本真文訳,『社会的ネットワークーアフリカにおける都市の人類学—』,国文社。

ワース,1938,「生活様式としてのアーバニズム」,鈴木広編,『都市化の社会学』,誠信書房,昭和60年。

パーク,1925,「都市——都市環境における人間行動研究のための若干の示唆」,鈴木広,『都市化の社会学』,誠信書房,昭和60年。

バージェス,1965,「都市の発展——調査計画序論」,鈴木広編,『都市化の社会学』,誠信書房。

フィッシャー,1983,「アーバニズムの下位文化理論に向けて」,奥田道大·広田康生編訳,『都市の理論のために——現代都市社会学の再検討——』,多賀出版。

安河内恵子,1992,「関係のなかに生きる都市人」,森岡清志·松本康編,『都市社会学のフロンティア2——生活·関係·文化』,日本評論社。

安河内恵子,1995,「都市社会における集団参加とネットワーク形成」,『都市問題』,第86巻第9号。

安田三郎,1971,『社会移動の研究』,東京大学出版会。

波平勇夫,1997,「戦後沖縄の都市化と都市社会構造」,米盛裕二先生退官記念論集刊行会,『沖縄創造の哲学』,米盛裕二先生退官記念論集。

波平勇夫,2000,「1997年沖縄都市職業構造調査報告書」(1)沖縄国際大学社会文化学会,第3巻第1号。

波平勇夫,2000,「1997年沖縄都市職業構造調査報告書」(2)沖縄国際大学社会文化学会,第4巻第1号。

倉沢進,1968,『日本の都市社会』,福村出版。

陳立行,1994,『中国の都市空間と社会的ネットワーク』,国際書院。

大谷信介,1992,「都市化とパーソナルネットワーク」,鈴木広編,『現代都市を解読する』ミネルヴァ書房。

大谷信介,1995,『現代都市住民のパーソナルネットワーク·北米都市理論の日本的解読』,ミネルヴァ書房。

大橋薫,1954,「大都市におけるNeighboringの一研究」『社会学評論』4-4(16)

大橋薫,1973,『都市生活の社会学』,川島書店。

渡辺深,1991,「転職——転職結果に及ぼすネットワークの効果」,『社会学評論』42。

渡辺深,1995,「転職者の紐帯の強さが現職の年収に与える効果——職種と日米比較」,『上智大学社会学論集』20。

渡辺深,1998,M.グラノヴェター著『転職』,ミネルヴァ書房。

富永健一,1971,「社会移動論への過程分析」,富永健一·倉沢進編,『階級と地域社会』,中央公論社。

富永健一,1979,「社会階層と社会移動へのアプローチ」,富永健一編,『日本の階層構造』,東京大学出版会。

富永健一,1986,『社会学原理』,岩波書店。

高橋勇悦,1975,「生活構造と社会関係」,倉沢進編,『社会学講座5 都市社会学』,東京大学出版会。

高橋勇悦,1994,「都市家族と人間関係の変容について——人間形成の問題にむけてー」,『社会学研究』61。

高橋勇悦,1998,「1.5次関係、多重人格、ネットワーク——都市的人間関係論覚書」,倉沢進先生退官論集刊行会,『都市の社会的世界』,株式会社ヒライ。

高橋勇悦、菊池美代志,1995,『今日の都市社会学』,学文社。

関孝敏,1980,「都市家族の親類関係に関する一考察——近隣·友人との相関において」,『現代社会学』14。

林拓也,1997,「職業的地位とネットワーク特性」,『総合都市研究』64。

鈴木広,1970,『都市的世界』,誠信書房。

鈴木広,1986,『都市化の研究』,恒星社厚生閣。

鈴木広、倉沢進,1973,『都市社会学』,東京大学出版会。

鈴木広編,1978,『コミュニティ·モラールと社会移動の研究』,アカデミア出版会。

鈴木広編訳,1978,『都市化の社会学[増補]』,誠信書房。

鈴木栄太郎,1957,『都市社会学原理』,有斐閣。

目黒依子,1980,「社会的ネットワーク」,望月蒿·木村汎編,『現代家族の危機』,有斐閣。

前田信彦、目黒依子,1990,「都市家族のソーシャル·ネットワーク·パターン——社会階層間の比較分析」,『家族社会学研究』2。

淺川達人,1997,「都市度と友人ネットワーク」,『総合都市研究』64。

秋元津郎,1989,『都市社会学の源流—シカゴ·ソシオロジーの復権—』,有斐閣。

若林敬子,1995,『中国の人口問題』,東京大学出版会。

三浦典子,1984,「生活構造概念の展開と収斂」,『現代社会学』18,アカデミア出版会。

三浦典子,1991,『流動型社会の研究』,恒星社厚生閣。

三浦典子,1995,「流動型社会における社会的ネットワーク」,『都市問題』,第86巻第9号。

三浦典子,1995,「企業と都市形成」,高橋勇悦·菊池美代志編著,『今日の都市社会学』,学文社。

森岡清美、塩原勉、本間康平編,1993,『新社会学辞典』,有斐閣。

森岡清志,1984,「都市的生活構造」,『現代社会学』第18号,アカデミア出版会。

森岡清志,1995,「都市社会とパーソナルネットワーク——パーソナルネットワーク論の成果と課題」,『都市問題』,第86巻第9号。

森岡清志,1997,『都市度とパーソナルネットワークに関する研究』,平成6年度—平成8年度文部省科学研究費補助金(基盤研究(A)-(1)研究成果報告書)。

森岡清志,1998,「パーソナルネットワーク研究の方法的問題—標本調査と事例調査の検討」,倉沢進先生退官記念論集刊行会編,『都市の社会的世界』。

森岡清志、松本康,1992,『生活·関係·文化—都市社会学のフロンティアー』,日本評論社。

森岡清志、中尾啓子、玉野和志,1997,「都市度とパーソナルネットワーク——研究目的·経過·結果の概要」,『総合都市研究』,64号。

森岡清志編,2000,『都市社会のパーソナルネットワーク』,東京大学出版会。

笹森秀雄,1955,「都市における社会関係に関する実証的研究」,『社会学評論』,第6巻第2号。

松本康,1992,「都市はなにを生み出すか」,森岡清志·松本康編,『都市社会学のフロンティア2 生活·関係·文化』,日本評論社。

松本康,1994,「都市度、居住移動と社会的ネットワーク」,『総合都市研究』,52号。

松本康,1995,「アーバニズムと社会的ネットワーク——名古屋調査による下位文化理論の検証」,名古屋大学文学部研究論集(哲学)。

松本康,1995,『増殖するネットワーク』,勁草書房。

松本康、前田尚子訳,1996,『都市的体験』,未来社。

藤見純子,1983,「家行事遂行における同族と親類」,喜多野清一編,『家族·親族·村落』,早稲田大学出版部。

尾高邦雄·西平重喜,1953,「わが国六大都市の社会的成層と移動」,『社会学評論』,3巻4号。

小林淳一、鹿又伸夫、塚原修一,1988,「友人交際からみた社会階層」,『1985年社会階層と社会移動全国調査報告書第2巻 階層意識の動態』。

小山隆,1974,「現代都市の親類関係」,青山道夫ほか編,『講座家族6家族·親族·同族』,弘文堂。

篠原隆弘,1975,「都市化社会における移動型生活構造の分析——研究の主たる動向」,鈴木広編,『現代社会の人間的状況』,アカデミア出版会。

野辺政雄,1996,『キャンベラの社会学的研究』,行路社。

伊藤正一,1998,『現代中国の労働市場』,有斐閣。

有賀喜左衛門,1969,「社会関係の基礎構造と類型の意味」,『有賀喜左衛門著作集Ⅷ』,未来社。

宇野重昭、鶴見和子,1994,『内発的発展と外向型発展—現代中国における交錯』,東京大学出版会。

張雲武,2001,「経済技術開発区の都市化過程——上海浦東新区を事例として」,沖縄国際大学大学院地域文化研究科修士論文。

張雲武,2003,「結婚台帳にみる社会的ネットワーク:中国大慶市を事例として」,『東アジア研究』,第2号。

張雲武,2004,「都市社会学における社会関係の研究」,『山口地域研究』,創刊号。

中国研究所,1956,『中国年鑑』,石崎書店。

中国研究所,1989,『現代中国年表(1949~1988年)·中国年鑑1989年版分册』,石崎書店。

中国研究所,2000,『中国統計年鑑』,創土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