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4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184

京津冀发展报告(2015)图书

Annual Report on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 Development Report(2015)

SSAPID:101-9158-9022-50
ISBN:978-7-5097-7245-4
DOI:
ISSN:

[内容简介]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的国家战略,已进入顶层设计、制度创新和全面推进的新阶段。本书以“协同创新研究”为主题,系统分析了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宏观背景、现实基础、主要制约、创新目标与实现路径,重点探讨了京津冀交通、产业、科技、生态、公共服务、城镇布局以及体制机制等重点领域协同创新的着力点,为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参考。

相关信息

丛书名:京津冀蓝皮书
编 辑:王玉山;师敏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Abstract

 京津冀蓝皮书编委会

 皮书数据库

 主要编撰者简介

 摘要

 BⅠ 总报告

  B.1 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研究*

   一 协同创新的时代背景

    (一)纵观全球——打造“创新共同体”成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审视国内——创新驱动是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迈进的必然选择

    (三)聚焦京津冀——协同创新是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强大引擎

   二 协同创新与协同发展的关系

    (一)协同创新的内涵

     1.协同——实质是通过推进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变,产生超越各自功能总和的更大能级

     2.创新——实质是通过打破原有秩序,形成创新要素“新组合”,释放更大的发展潜能

     3.协同创新——实质是以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为目的,突破发展壁垒,推动要素和结构“新组合”,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

    (二)协同创新的特征

     1.整体性

     2.开放性

     3.集成性

     4.结构性

    (三)区域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

    (四)协同创新与协同发展的关系

   三 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基础与障碍

    (一)历史渊源深厚,经济融合加深

    (二)交通体系初具,链接整合不足

    (三)产业梯度明显,链接融合不够

    (四)科技合作加强,协同能力不强

    (五)生态建设力度加大,共建共享机制缺失

    (六)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公共资源配置不均

   四 京津冀协同创新的目标与重点

    (一)协同创新的目标

    (二)协同创新的重点

    (三)协同创新的关键

     1.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实现,关键要把握好“三个环节”

     2.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实现,关键要把握好“四个协同”

     3.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实现,目标是要构建“和而不同”的大格局

   五 京津冀协同创新的主要路径

    (一)通过产业协同创新,打造国家创新能力最强的世界级城市群

    (二)通过交通体系协同创新,构建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三)通过生态系统协同创新,共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宜居家园

    (四)通过城镇体系协同创新,促进城镇布局优化与人口有序转移

    (五)通过公共服务布局和社会政策对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六 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制度保障

    (一)制度创新——重点:财税体制、政绩考核、投融资体制、法律制度

    (二)机制创新——重点:组织架构、协调机制、运作方式

    (三)模式创新——重点:共同体、示范区、创新集成、异地升级

 BⅡ 分报告

  B.2 区域协同创新理论初探

   一 区域协同发展实践呼唤理论创新

   二 协同创新理论的借鉴与探讨

    (一)协同创新的含义

    (二)协同创新的功能

    (三)协同创新的边界

    (四)启示

   三 区域协同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区域协同创新的目标

     1.狭义的区域协同创新目标

     2.广义的区域协同创新目标

    (二)区域协同创新的方式

     1.按照区域创新发展的实际需要,创新主体间功能协同有点对点协同方式、点对链协同方式、网络协同方式

     2.按照创新过程中不同主体发挥作用大小的不同,可分为政府主导的协同创新、企业主导的协同创新、院所主导的协同创新和以中介机构为纽带的产学研一体协同创新

     3.按照创新主体交流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以合同形式确定的协同创新、以项目合伙为主的协同创新和以基地合作为主的协同创新

    (三)区域协同创新的阻力

     1.创新主体目标差异

     2.创新主体文化差异

     3.创新主体认知差异

     4.创新主体信任缺失

    (四)区域协同创新的机制

     1.动力机制

     2.运行机制

     3.管理机制

    (五)区域协同创新的条件和环境

     1.拥有丰富的实施协同创新的资源

     2.拥有较好的区域经济基础

     3.积极发挥政府在协同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四 以协同创新理论推动京津冀创新实践

  B.3 京津冀交通协同创新研究

   一 区域交通协同发展的趋势

    1.市场化

    2.智慧化

    3.低碳化

    4.一体化

    5.协同化

   二 京津冀交通体系的现状及特征

    (一)交通设施发展现状

     1.铁路网络较为发达

     2.公路基础设施良好

     3.机场群雏形初现

     4.港口群基本形成

    (二)京津冀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特征

     1.北京客运枢纽的地位日益稳固

     2.天津正逐步取代北京成为区域货运中心

     3.公路、铁路基础设施建设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4.公路运输一直是城市群内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三 京津冀交通综合运行效率测度与评价

    (一)研究方法

     1.系统运行效率的DEA模型

     2.系统间运行效率的DEA模型

    (二)指标构建与数据处理

    (三)评价结果与结论

     1.京津冀交通综合运行效率——总体上呈波动上升的趋势

     2.各子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铁路运行效率不断提高,公路、空港运行效率平衡中有所上升,海港运行效率呈显著下降的态势

     3.各子运输系统之间的运行效率——铁路与海港之间的运行效率最高,铁路与空港间、空港与海港间的运行效率相对较低

   四 京津冀交通协同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一)轨道交通对一体化发展的支撑不足

     1.市域轨道交通建设起步较晚、发展速度滞后

     2.轨道交通发展模式单一,市域和区域间出现断层

     3.城际快速轨道交通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区域交通发展不平衡,运输结构不合理

     1.两市一省铁路、公路的发展差异化显著

     2.空港发展不平衡,制约了区域性机场体系的形成和培育

     3.公路为主导的客货运模式不断加强,不利于区域交通可持续发展

    (三)缺乏整体统筹,运输组织效率有待提高

     1.交通行业之间缺乏统筹,多式联运尚未真正实现

     2.区域之间协调机制缺乏系统性,跨界交通存在瓶颈

     3.各港口间竞争大于合作,港口资源使用效率低下

   五 京津冀交通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统一协调、行之有效的管理政策

     1.规划——统筹协调,统一规划

     2.建设——合力并举,加快建设

     3.经营——联合管理,合作经营

    (二)加快城市、城际轨道交通建设

     1.首都市域范围内,建设层次清晰、功能明确的轨道交通网络

     2.城市群范围内,构建以城际快速铁路为主骨架的交通圈

    (三)整合区域内机场资源,打造亚太地区国际航空枢纽

     1.培育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机场体系

     2.积极推进空铁联运,促进区域内机场联动发展

    (四)加强海空港间协作,共建国际航运、物流、客运中转枢纽

     1.优化结构、明确分工,打造区域港口联盟

     2.强化铁路集疏运系统,促进各港口的整合与协作

     3.构建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加强海港和空港间的合作

  B.4 京津冀生态建设协同创新研究*

   一 研究背景与机遇挑战

    (一)研究背景

    (二)机遇与挑战

     1.新环保法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2.南水北调中线通水与水源短缺缓解的机遇

     3.京张共同申办2022年冬奥会与京张合作的新机遇

     4.雾霾联防联控立法机制建立,河北确定绿色崛起战略

     5.新机场、新航城、自由贸易试验区及高铁建设对建设区域的地基安全提出新的高要求

     6.北京市湿地与清洁水域增多,城乡水环境趋于人水和谐

   二 突出矛盾与体制障碍

    (一)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1.中心城市尤其京津地区自产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跨界水源地保护与跨省流域上下游合作协调亟待加强

     2.连年超采,地下水位急剧降低、地面不均匀沉降存有安全隐患

     3.水质与水环境问题突出,跨界水源地污染治理与水土保持机制需要协同创新

     4.风沙源、雾霾等空气污染问题冬季春季较突出,需要跨省区域联防联控

     5.区域湿地面积缩减,天津市森林覆盖率较低、河北城镇绿地建设相对滞后

     6.山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退化严重,对城市水源地、空气质量造成威胁

    (二)资源环境共建共享的体制障碍

   三 生态一体化空间格局与建设重点

    (一)明确生态功能分工与定位

    (二)重塑区域生态空间格局

    (三)生态环境共建的重点

     1.农业节水节地

     2.中心城市节水、调水与循环高效利用

     3.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4.共同发展清洁能源

   四 对策建议与制度保障

    1.成立京津冀区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协作委员会

    2.建立专项基金,探索建立“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财政支持体系

    3.实行空间分区管治,重视空间优化,加强生态建设

    4.划定红线,保障生态安全

    5.创新生态补偿机制,推进水权交易的市场化、规范化、制度化

    6.共建区域“碳交易”市场

    7.共建国家级水源生态合作示范区

    8.积极发展生态教育旅游与生态文化创意产业,提高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9.建立生态环境危机管理体系

  B.5 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研究*

   一 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基本内涵

   二 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的建设目标

    (一)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二)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实验区

   三 国内外典型区域的做法及借鉴

    (一)国外典型区域的经验启示

     1.巴登—符腾堡(Baden-Wurttemberg)

     2.美国生物技术集群

    (二)国内典型区域的经验启示

     1.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

     2.固安工业园

     3.河北三河燕郊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四 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的主要障碍

    (一)京津冀创新发展水平比较

    (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创新资源及创新能力对比

    (三)京津冀区域科技协同创新面临的障碍

     1.创新资源流动中存在的障碍

     2.制度和政策等创新环境的障碍

   五 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的思路与路径

    (一)思路:筛选产业进行对接、协同部署

    (二)关键:建设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三)途径:构建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

   六 推进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的对策

    (一)加强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

    (二)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

    (三)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等新型服务业态,促进科技、经济紧密融合

    (四)制定支持协同创新的各项政策

    (五)做好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统一

  B.6 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研究*

   一 产业协同创新的基础与紧迫性

    (一)协同创新的产业基础

     1.京津冀三次产业发展概况

     2.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3.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二)产业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纵观全球——协同创新已成为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全新组织模式

     2.审视国内——协同创新已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型创新模式

     3.聚焦京津冀——协同创新是破解区域发展瓶颈、建设世界级创新中心的必然选择

   二 产业协同创新的评价与分析

    (一)区域背景下的产业协同创新

     1.协同创新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2.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二)京津冀产业创新要素、创新环境的比较分析

     1.创新主体分布状况

     2.创新辅助

     3.产业创新环境

    (三)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的整体评价

     1.评价指标

     2.区域评价结果与分析

    (四)京津冀重点地区的产业协同创新分析

     1.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产业协同创新典范

      (1)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构成

      (2)中关村跨区域的产业协同创新范式

     2.京津创新共同体——产业协同创新的大篇章

     3.白洋淀科技城——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的未来新载体

   三 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的思路与路径

    (一)协同创新的重点产业领域及重点产业环节

    (二)产业协同创新思路和路径

     1.总体思路

     2.产业协同创新路径

      (1)强点

      (2)成群

      (3)组链

      (4)结网

    (三)产业协同创新的重点任务及建议

     1.编制京津冀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2.编制产业协同创新路线图及重点行动计划

     3.搭建跨区域的产业协同创新平台

     4.设立产业创新引导基金

     5.构建完善的创新生态环境

  B.7 京津冀公共服务协同创新研究

   一 研究背景

    1.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崛起,实现全球功能分工的空间依托

    2.中国进入了地区均衡发展的新时代,需要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均衡发展

    3.新型城市化时代的中国,城市群发展成为主流

    4.市场经济下的中国公共服务型政府,要求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京津冀发展从竞争为主走向了竞争合作的城市群发展时代

   二 发展现状

    (一)京津冀公共教育一体化现状评估

    (二)京津冀公共文化一体化现状评价

    (三)京津冀公共医疗一体化现状评价

     1.京津冀公共医疗资源不均等现状

     2.京津冀医保体系不对接

    (四)京津冀社会保障一体化现状评价

     1.京津冀住房保障一体化现状

     2.京津冀养老保障一体化现状

     3.京津冀社会保险一体化现状

     4.京津冀生活保障一体化现状

     5.京津冀就业保障一体化现状

     6.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综合评价

   三 制约因素

    (一)供给方面的制度性原因

     1.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有关法律、法规保障不到位

     2.公共财政制度不健全和管理体制不合理

     3.现有政府绩效评估制度不健全

    (二)供给方面的非制度性原因

     1.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执政理念不强和效率有待提高

     2.地方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差距过大

     3.政府事权范围与市场作用范围界定不清

    (三)需求方面的原因

     1.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需求意识不强

     2.居民的收入水平不均衡

     3.三地的人口规模与结构不均衡

   四 政策建议

    (一)实现京津冀公共服务的政策目标

    (二)实现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

    (三)实现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具体措施

  B.8 京津冀体制机制协同创新研究*

   一 内涵界定

    1.制度与制度创新

    2.协同创新与区域协同创新

    3.区域制度协同创新

   二 制约与障碍

    1.“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导致区域协同发展缺乏利益纽带

    2.忽视差异性、不考虑功能定位的政绩考核制度导致无序竞争、难以协同

    3.“强政府、弱市场”运行环境及社会组织发展不足等导致区域协同发展缺乏活力与动力

    4.区域协调机制不健全、区域本身的特殊性导致区域协同发展存在天生的弱质性

   三 原则与构想

    (一)创新区域体制机制的基本原则

     1.互利共赢原则——重塑区域合作的利益纽带

     2.系统工程原则——凸显协同创新的整体性、综合性和系统性属性

     3.多方参与原则——实现决策科学性与民主性有机统一

     4.政府与市场分工原则——体现公平和效率兼顾

     5.法治化原则——强调执行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二)创新体制机制的总体构想

     1.京津冀协同发展需制定各种利益相协调的体制机制,寻求各方最大公约数

     2.京津冀协同发展应该构建一个“和而不同”的大格局

   四 政策建议

    (一)体制构建

     1.建立横向协商与纵向协调相结合的组织框架

     2.成立“决策层-执行层-咨询层”的管理体制

     3.积极发展区域内社会服务组织

    (二)配套制度构建

     1.创新政绩考核制度

     2.创新财政税收制度

     3.创新投融资体制

     4.创新问题区域的援助政策

     5.完善区域法律制度

    (三)机制构建

     1.完善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合作机制

     2.构建区内优质资源共享机制

     3.创新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4.完善区域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机制

 BⅢ 专题报告

  B.9 京津冀人口调控模式创新研究*

   一 京津人口规模及空间分布

    (一)京津人口规模持续增长

    (二)京津人口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人口流入

    (三)京津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

   二 京津人口持续增长及分布失衡的原因分析

    (一)市场的逐利性使人口规模持续膨胀及空间分布失衡

    (二)政府的垄断性使人口规模膨胀加剧及空间失衡程度加深

   三 京津人口规模及空间调控的成效分析

    (一)京津人口规模调控及空间优化的必要性

    (二)京津人口规模调控与空间优化的成效

   四 人口规模调控及空间优化的国际借鉴

    (一)莫斯科

     1.莫斯科的人口变化

     2.莫斯科的人口调控与优化

      (1)早期的人口调控(1917~1990年)

      (2)近期的人口调控(1990年至今)

    (二)东京

     1.东京人口增长及分布

     2.东京人口调控与优化历程及措施

      (1)战后复兴期(1945~1955年)

      (2)高速增长期(1955~1970年)

      (3)稳定增长期(1970~1990年)

    (三)巴黎

     1.巴黎人口变化情况

     2.巴黎人口规模调控政策

      (1)限制性措施

      (2)鼓励性措施

     3.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

    (四)纽约

     1.纽约人口发展动态

      (1)城市人口规模急剧膨胀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

      (2)城市居住功能郊区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3)城市商业功能和产业功能郊区化(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4)建立卫星城镇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2.市政当局在城市发展和人口方面的调控政策

      (1)推行并实施援助公路建设政策

      (2)郊区住宅促进政策

    (五)首尔

     1.人口状况

     2.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政府的相关调控措施

     4.存在的问题

    (六)国外典型城市人口规模调控及空间优化途径的比较

     1.五个典型城市人口调控与优化的相同点

     2.五个典型城市人口调控与优化的不同点

   五 京津人口调控及分布优化的对策建议

    (一)调控原则

     1.公平原则

     2.生态学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全面性原则

     5.综合性原则

    (二)调控思路

    (三)具体措施

     1.加强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积极推动京津冀城镇化深度发展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

     4.优化资源与产业配置格局,促进京津冀人口分布合理化

     5.建立京津冀人口流动信息交流监测平台

     6.成立京津冀综合协调机构,协调人口规模调控及合理分布等相关事宜

  B.10 首都功能疏解与城镇布局创新研究

   一 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二 研究范围、数据来源与方法

    1.研究范围与数据来源

    2.研究方法

   三 北京行业的地区专业化及其变化

    (一)北京行业集中度现状及其变化

    (二)县域尺度的行业地域分工及其变化

   四 北京城市功能的空间格局特征

   五 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

    (一)规模结构

    (二)形态结构

    (三)产业结构

    (四)创新结构

    (五)制度结构

   六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绩效分析

   七 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结构与经济绩效计量分析

   八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空间结构优化与未来走向

    1.评估发展潜力,厘清各区域功能定位,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2.协调京津双核关系,优化城市规模结构

    3.完善交通网络,共建跨区域的交通综合运输体系

    4.加强城市产业分工协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转移对接

  B.11 京津冀交界地带协同创新研究

   一 交界地带特征与协同发展模式

    (一)范围界定

    (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三)协同发展模式

   二 首都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的协同创新

    (一)发展现状

    (二)协同发展

     1.跨区域统筹布局和选择临空产业

     2.跨区域统筹城镇建设布局

     3.共同申报跨区域的国家级首都新机场临空经济合作示范区

    (三)政策创新

     1.完善超越行政区划及部门利益的顶层设计

     2.规划建设绿色生态屏障

   三 京津廊接壤地区的协同创新

    (一)发展现状

    (二)协同发展

    (三)政策创新

     1.财税政策

     2.投资政策

     3.土地政策

     4.环境政策

   四 生态文明建设合作示范区的协同创新

    (一)发展现状

    (二)协同发展

     1.共同设立京津冀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

     2.探索生态型县域城镇化的新路径

    (三)政策创新

     1.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污染治理制度

     2.建立长效的跨地区补偿机制

     3.创新京津对口支援、帮扶方式

     4.探索建立资源市场化交易机制

  B.12 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创新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二 发展现状

    (一)京津冀三地制造业发展现状

     1.制造业快速发展

     2.协同发展不断深化

     3.科技资源得到共享

    (二)京津冀三地要素优势

     1.北京知识型区域

     2.天津加工型区域

     3.河北资源型区域

   三 模型构建及评价

    (一)京津冀现代制造业协同创新理论模型

     1.制造业协同创新动力因素

     2.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创新理论模型构建

    (二)京津冀现代制造业协同创新评价模型

     1.京津冀现代制造业协同创新指标体系

     2.京津冀制造业生产要素协同创新评价模型

     3.结果分析

    (三)京津冀现代制造业协同发展问题分析

     1.京津冀现代制造业协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区域产业关联性较弱,产业融合程度较低

      (2)产业趋同现象明显,发展战略重叠

      (3)产业分工链条断裂,产业链延伸有待加强

      (4)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足,未形成梯度发展格局

     2.产生问题的原因探析

      (1)区域内行政级别的差距以及资源聚集能力的差异

      (2)市场化程度偏低,没有形成统一的要素市场

      (3)京津冀制造业以往发展缺乏空间布局和发展规划

      (4)生态环境状况严峻,对制造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四)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发展机制构建

     (1)决策机制是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导向

     (2)合作机制是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基础

     (3)协调机制是制造业协同发展的保障

     (4)市场机制是制造业协同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四 对策建议

    (一)完善制造业产业发展体系政策

    (二)建立合理的协同创新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

    (三)构建高效的协同创新平台,引导创新主体之间深入交流与合作

    (四)畅通创新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渠道

    (五)优化要素协同创新方法,改善协同创新效果

  B.13 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一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状特征

    (一)协同发展进度加快

    (二)合作领域逐步拓宽

     1.基础设施领域

     2.产业协同领域

      (1)高新技术产业

      (2)先进制造业

      (3)现代商贸物流业

      (4)高端服务业

      (5)农牧产品生产加工业

     3.制度保障领域

      (1)政府制度保障

      (2)海关通关一体化

     4.公共服务领域

      (1)教育领域

      (2)医疗卫生领域

     5.行业组织

     6.生态治理领域

   二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模式创新

    (一)共建产业转移园区的合作模式

    (二)产业整体或部分搬迁模式

    (三)跨区投资设立公司模式

   三 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首钢搬迁

     1.效果评价

     2.经验总结

    (二)案例二:北京凌云公司搬迁

     1.效果评价

     2.经验总结

    (三)案例三:中关村高新产业园区合作

     1.效果评价

     2.经验总结

   四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BⅣ 附录

  B.14 京津冀协同创新空间数据汇编

协同创新是突破京津冀发展瓶颈、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所在和根本引擎。本书以研究协同创新为主题,系统分析了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宏观背景、现实基础、主要制约、创新目标与实现路径,重点探讨了京津冀交通、产业、科技、生态、公共服务、城镇布局以及体制机制等重点领域协同创新的着力点,提出通过协同创新,为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开辟道路,提供动力和制度保障。全书由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以及附录四部分组成。其主要建树及观点如下。总报告重点研究了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宏观背景、理论依据、现实基础、主要问题、创新目标和战略重点。其主要建树:(1)从世界、中国、区域三个层面分析了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宏观背景。报告指出,纵观全球——协同创新、打造“创新共同体”已成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全新组织模式和重要途径;审视国内——创新驱动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转型的必然选择;聚焦京津冀——协同创新是突破发展瓶颈、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和引擎。(2)创造性地构建了包括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在内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报告认为,区域协同创新是指以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为目的,通过突破发展壁垒,推动要素和结构“新组合”,释放经济潜能,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的过程。协同创新与协同发展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二者相互作用,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系统实现螺旋式上升演进。微观层面的协同创新,本质是配置优化、提高效率。通过市场开放(对内对外),打破各种影响要素流动的人为障碍,促进劳动力、技术、资本、土地、信息等要素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中观层面的协同创新,本质是结构优化、和谐共生。在明确区域内各主体功能分工、优势互补的前提下,通过弥补“短板”,促进人口、产业、城镇、交通、公共服务、生态等布局优化,形成和谐共生、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宏观层面的协同创新,本质是制度优化、释放潜能。通过观念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等,为微观层面、中观层面的协同创新扫清道路、保驾护航,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合作共赢。(3)对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基础和现状做出基本判断。报告认为,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基础和现状呈现的主要特征是:历史渊源深厚,经济融合加深;交通体系初具,链接整合不足;产业梯度明显,链接融合不够;科技合作加强,协同能力不强;生态建设力度加大,共建共享机制缺失;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公共资源配置不均。(4)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创新的目标、着力点、实现路径与制度保障。报告提出,要通过产业协同创新,打造国家创新能力最强的世界级城市群;通过交通体系协同创新,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通过生态系统协同创新,共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宜居家园;通过城镇体系协同创新,促进城镇优化布局与人口有序转移;通过公共服务布局优化和社会政策对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分报告分别对区域协同创新理论、京津冀交通、产业、科技、生态、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重点领域进行了专题研究。主要建树:(1)对区域协同创新理论(含义、功能、边界、目标、方式、阻力、机制、条件与环境)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推进协同创新要注重把握好“三个环节”和“四个协同”,即找准制约发展的障碍、发现潜在利益和合作空间、整合资源集成创新;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协同、顶层设计与基层摸索的协同、高端协调与地方作为的协同和政府与市场的协同。(2)对京津冀交通协同创新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通过实证研究认为,轨道交通对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支撑不足、区域交通发展不平衡、运输结构不合理、运输组织效率有待提高是京津冀交通协同创新需要突破的主要问题;报告提出应制定统一高效的管理政策、加快城市(城际)轨道交通建设、整合区域内机场资源、加强海空港间协作等对策建议。(3)对京津冀生态建设协同创新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报告提出要根据都市圈、流域上下游等空间区位,按照主体功能区战略,统筹安排水源功能区、生态廊道、中心城市、主轴交通与经济带、港口城市与滨海经济带、海洋生态经济等主导功能区;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如试点财政横向转移支付、设立首都圈财政和京津冀共同发展基金,建立生态补偿、生态移民、生态移业机制等,实现宜居、宜业与可持续发展目标。(4)对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报告以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为基础,针对京津冀区域科技资源丰富密集且分布不均衡的突出特点,提出科技协同创新的方向是筛选产业进行对接和协同部署,构建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增长极。(5)对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报告构建了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模型,比较分析了京津冀三地产业创新要素和创新环境,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产业协同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探讨并提出了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重点产业领域和“强点、成群、组链、结网”的产业协同创新路径。(6)对京津冀公共服务协同创新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报告构建了公共服务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京津冀公共服务的发展现状,指出京津冀存在区域公共服务不均严重、供求总量和结构失衡、一体化程度较低等突出问题,并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分析了影响京津冀公共服务均等化及一体化的制度层面和非制度层面的制约因素,提出通过制度和政策创新促进京津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7)对京津冀体制机制协同创新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报告研究认为,“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导致区域协同发展缺乏利益纽带;忽视差异性、不考虑功能定位的政绩考核制度导致无序竞争;“强政府、弱市场”的运行环境及社会组织发展不足等导致区域协同发展缺乏活力与动力;区域协调机制不健全、区域本身的特殊性导致区域协同发展存在天生的弱质性。针对上述体制机制的“四大问题”,报告从制度、机制与模式三个层面探讨了协同创新的重点和路径。专题报告分别对京津冀人口调控模式创新、首都功能疏解与城镇布局创新、京津冀交界地带协同创新、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创新、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创新等进行了专题研究。主要建树:(1)对京津冀人口调控模式创新的研究。报告提出,京津两个超大城市的人口优化要走健康的城镇化道路,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资源和产业空间布局,完善城镇化发展中的资源配置机制。(2)对首都功能疏解与城镇布局创新的研究。报告运用集中度系数、区位熵以及聚类分析法,对北京的产业集聚、各行业在北京各区县的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进行分析,认为首都城市功能空间格局整体呈现出“组团式结构”,首都主城区分为政治金融商贸区、信息科技创新区、工业发展主导区、农业生态延伸区、交通仓储物流区五类地区,并针对五类地区不同城市功能提出了具体疏解的政策建议。(3)对京津冀交界地带协同创新的研究。报告指出,京津冀交界地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两侧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巨大,形成了“环京津贫困带”,因此必须通过合作共建重大项目工程、积极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共同保护生态环境三种协同发展模式与政策创新,带动河北一侧地区经济发展,进而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首都新机场临空经济区、京津廊接壤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合作补偿区的协同发展与政策创新将为其他交界地区发展提供很好的借鉴。(4)对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创新的研究。报告从制造业的研发设计、加工制造、营销服务三个环节,分析了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构建了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创新理论模型;从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经济资本和科技资源四项生产要素出发,建立了生产要素协同创新评价模型,并结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分析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发展机制,提出促进京津冀制造业一体化协同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5)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创新的研究。报告通过对首钢搬迁、北京凌云公司搬迁、中关村高新产业园区合作三个典型案例的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存在区域协同发展规划滞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区域内部发展不均衡、京津合作力度不够、行业组织发育不足、生态环保领域合作薄弱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附录为读者提供了若干与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协同发展相关的空间数据。这些数据和图表,对长期关注和研究京津冀城市群的理论工作者和地方政府决策部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附录的第一部分是京津冀地区的区域发展背景图,共有11幅,主要供读者在了解京津冀协同创新分布状况时做背景参考;附录的第二部分主要对京津冀地区城镇发展的空间格局做一简要描绘,共配图3幅,反映了京津冀地区的城镇发展背景;附录的第三部分是京津冀地区与协同创新相关的数据,共有配图7幅,表格1张。本书是京津冀三地作者通力合作的研究成果。作者主要是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本书是京津冀三地专家学者的智慧结晶。本书为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研究——全面推进中的战略重点研究”(项目编号:14ZDA23)、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北京城市功能疏解与首都圈城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3JDFXC007)的阶段性成果。本书获得北京市教委科研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平台—都市圈研究中心(项目编号:PXM2015_014205_000126)、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资助。

[1]孙春兰:《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津双城联动发展》,《人民日报》2014年9月5日。

[2]杨开忠:《规划有边界一体化无边界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广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8期。

[3]赵弘:《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城市管理与科技》2014年第4期。

[4]孙久文、原倩:《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比较和演进重点》,《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年第5期。

[5]魏后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两极化倾向与规模格局重构》,《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3期。

[6]肖金成:《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区域经济评论》2014年第5期。

[7]方创琳等:《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综合评估与空间格局分异》,《地理学报》2014年第4期。

[8]周立群:《把握和落实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天津日报》2014年1月20日。

[9]祝尔娟:《北京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应发挥核心引领带动作用》,《中国流通经济》2014年第12期。

[10]赵弘:《北京大城市病治理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经济与管理》2014年第3期。

[11]文魁、祝尔娟:《京津冀发展报告(2014)——城市群空间优化与质量提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12]文魁、祝尔娟:《京津冀发展报告(2013)——承载力与对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3]王志宝、孙铁山、李国平:《区域协同创新研究进展与展望》,《软科学》2013年第1期。

[14]高建新:《区域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科研管理研究》2013年第10期。

[15]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科学学研究》2012年第2期。

[16]解学梅:《协同创新效应运行机理研究:一个都市圈视角》,《科学学研究》2013年第12期。

[17]危怀安、聂继凯:《协同创新的内涵及机制研究评述》,《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1期。

[18]汪传雷、熊月霞、潘珊珊:《协同创新研究综述》,《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第18期。

[19]刘丹、闫长乐:《协同创新网络结构与机理研究》,《管理世界》2013年第12期。

[20]李金海、崔杰、刘雷:《基于协同创新的概念性结构模型研究》,《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21]林迎星:《区域创新优势》,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2]谭清美、王子龙:《区域创新经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

[23]薛捷:《基于知识和交互式学习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

[24]张仁开:《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战略研究》,《发展规划研究》2010年第4期。

[25]王力年:《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理论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12月。

[1]Abend,C. J.,Innovation Management:The Missing Link in Productivity Management Review,June79,Vol.68 Issue 6.

[2]Brian M. High Technology Development:Applying a Social Network Paradigm Journal of New Business Ideas & Trends,2006,Vol.4,Issue1.

[3]Edquist and Mckelvey:Systems of Innovation:Growth Competitiveness and Employment. Cheltenham:Edward Elgar,1976.

[4]Huber,G. Synergies Betwee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Creativity & Innovation. Creativity & Innovation,Management March 1998 Vol.7,Issue1.

[5]Ilyong K. Managing Korea’s System of Technological?Innovation Interface Nov/Dec.939 Vol.23,Issue 6.

[6]Jadesadalug,V.,Ussahawanitchakit,P. The Impacts of Organizational Synergy and Autonomy on New Product Performance:Moderating Effects of Corporate Mindest and Innovat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y,10/20/2008Vol.8 Issues3.

[7]Metcalfe and U.Cantner(eds):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Schumpeter Perspectives,Heidelberg:Physical/Springer.

[8]Radosevic,S.,Defining systems of Innovation:A methodological Discussion. Technology in Society,2004,20(1).

[9]〔美〕弗兰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李宛蓉译,远方出版社,1998。

[10]徐则荣:《创新理论大师熊彼特经济思想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1]《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2013年6月26日。

[2]方创琳、姚士谋、刘盛和等:《2010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科学出版社,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人民出版社,2011。

[4]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率先推动京津冀交通运输一体化》,中新网,2014年11月,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11-27/6820655.shtml。

[5]方创琳、宋吉涛、蔺雪芹:《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10。

[6]祝尔娟、叶堂林:《“十二五”时期京津冀发展研究(2009)》,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7]文魁、祝尔娟等:《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8]文魁、祝尔娟等:《京津冀发展报告——承载力测度与对策(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9]陆锡明:《城市交通战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0]樊杰等:《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综合规划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

[11]曹小曙、许志桦:《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研究》,商务印书馆,2014。

[12]胡赛阳:《基于低碳发展的交通体系评价指标的构建》,《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第13期。

[13]刘旷:《基于DEA的综合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评价》,《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20期。

[14]石京、周念、吴照章:《我国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发展水平量化分析》,《铁道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15]熊崇俊、宁宣熙、潘颖莉:《中国综合交通各运输方式协调发展评价研究》,《系统工程》2014年第6期。

[16]朱桃杏、吴殿廷、马继刚等:《京津冀区域铁路交通网络结构评价》,《经济地理》2011年第4期。

[17]李云龙、赵学峰、于永刚:《京津冀都市圈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研究》,京津冀晋蒙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2012。

[18]赵弘:《首都经济圈建设的战略重点探析》,《中关村》2014年第3期。

[19]沈文、李志强:《交通一体化的实施策略研究》,《全国商情》2009年第3期。

[1]张贵祥:《首都跨界水源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模式与机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2]张贵祥:《首都与跨界水源生态经济特区合作协调机制研究——以京张合作为例》,《生态经济》2010年第2期。

[3]张贵祥、武于非:《北京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与对策》,《生态经济》2011年第3期。

[4]武于非、张贵祥:《基于生态足迹的延庆县可持续发展研究》,《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5]张贵祥:《城市滨海新经济带产业与生态空间布局协调研究》,《资源与产业》2010年第3期。

[6]河北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课题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设想》,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展望与思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

[7]张家口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张家口生态市建设规划》,2008。

[8]李立强、左林:《京张城际铁路有望延伸至呼和浩特》,《新京报》2009年8月24日。

[9]京张合作发展研究课题组:《京张合作与发展研究报告(二)》,http://58.63.114.194:86/ssds/html/2004/11/200411301439106067.htm。

[10]江曼琦、吕翔:《京津冀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研究》,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展望与思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

[11]《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北京水务》2012年第2期。

[12]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的通知》,《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2012年1月10日。

[13]吴长勇、河长制:《制度创新破解治污困局——访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于红霞》,《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年11月15日。

[14]王翠莲、王雪威:《“十二五”期间张家口水利建设计划投资128亿》,《河北日报》2011年12月29日。

[15]《无锡“河长制”抓住了治污“牛鼻子”》,《领导决策信息》2009年7月20日。

[1]伍蓓、陈劲:《科学、技术、创新政策的涵义界定与比较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第10期。

[2]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科学学研究》2012年第2期。

[3]武义青、张云:《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理念、前景与路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李伟红:《区域创新政策设计和测评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

[5]李国平:《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政策研究》,《经济与管理》2014年第6期。

[6]周京平:《诺贝尔经济学奖:科技进步贡献率——与中国经济理论与实践》,《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7期。

[7]田桂玲:《区域创新链、创新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探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第7期。

[8]杨志勇:《基于创新链模型的创新链管理研究》,《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11期。

[9]刘家树、吴佩佩等:《创新链集成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探析》,《科学管理研究》2012年第10期。

[10]Jan Fagerberg,David C. Mowery,Richard R. Nelson,Oxford Handbook of Innovation,Oxford University 2004.

[1]高保中:《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变化背景下的协同创新与改革深化研究》,http://www.jjxdt.org/list.asp?NAclassid=63&id=352,2014-11-27。

[2]贺团涛、曾德明:《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机理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11期。

[3]张贵、贾尚键:《生态系统视角下京津冀产业转移对接研究》,《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4期。

[4]科技网:《全球产业变革:趋势和可能的影响(之一)》,http://digitalpaper. 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3-01/13/content_187822.htm?div=-1,2014-11-27。

[5]天津网:《天津联手中关村打造京津创新共同体》,http://www.tianjinwe.com/tianjin/tjsz/201404/t20140411_600249.html,2014-11-20。

[6]《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北京市人民政府,2011年11月。

[7]《河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意见的通知》,河北省人民政府,2011年11月30日。

[8]《天津“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天津市人民政府,2011年3月16日。

[9]《中关村指数(2009~2013年)》,北京市统计局,2010~2014。

[1]马海涛、姜爱华、程岚、赵国春:《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2]任强:《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第47期。

[3]任强:《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29号,2012年7月。

[5]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10年5月。

[6]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7]邱明昌:《京津冀一体化背后的市场机遇》,2014年4月16日,央视网,http://news.010lf.com/system/2014/04/16/010453238.shtml。

[1]文魁、祝尔娟:《京津冀发展报告——城市群空间优化与质量提升(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文魁、祝尔娟:《京津冀发展报告——承载力测度与对策(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文魁、祝尔娟:《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4]祝尔娟、叶堂林等:《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5]王文举:《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体制创新》,《北京日版》(理论周刊版)2015年1月12日。

[6]王东强、钟志奇、文华:《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区域协作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第12期。

[7]王志锋:《创新区域治理机制推动都市圈一体化进程》,《学习与实践》2005年第3期。

[8]覃成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研究》,《经济学家》2011年第4期。

[9]魏后凯、高春亮:《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和机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0期。

[10]刘中虎:《完善横向税收分配机制的国际借鉴与启示》,《生产力研究》2013年第2期。

[11]赵文丹、李林:《基于市场份额模型的区域技术交易格局研究》,《西部论坛》2012年第2期。

[1]王振、周海旺、陈国政、高慧:《上海市人口规模和结构调控形势与对策研究》,《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

[2]陆杰华、李月:《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调控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以北京为例》,《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3]张耀军、何茜、岑俏:《京津冀城市群空间分布研究》,载《京津冀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4]肖周燕:《对特大城市人口调控问题的反思——基于公共政策与管理视角》载《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刘峰等:《特大城市如何调控人口规模?》,《人口研究》2011年第1期。

[6]黄荣清等:《北京人口规模控制》,《人口与经济》2011年第3期。

[1]陈柳钦:《产业集群与城市功能优化》,《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2]黑岚、李晓莉:《北京西部区域功能定位及产业发展规划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第5期。

[3]刘春成、白旭飞、侯汉坡:《浅析北京工业空间布局演变路径》,《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4]卢明华、惠国琴:《北京服务业的增长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第4期。

[5]彭晖、韦荟:《城市功能与产业发展的耦合》,《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年第1期。

[6]孙磊、张晓平:《北京制造业空间布局演化及重心变动分解分析》,《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第4期。

[7]汪江龙:《首都城市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8]于涛方、陈修颖、吴泓:《2000年以来北京城市功能格局与去工业化进程》,《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第3期。

[9]于伟、郭敏、宋金平:《北京市新型零售业空间特征与趋势研究》,《经济地理》2012年第5期。

[10]赵群毅:《北京生产者服务业空间变动的特征与模式——基于单位普查数据的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第4期。

[11]赵群毅、谢从朴、王茂军等:《北京都市区生产者服务业地域结构》,《地理研究》2009年第5期。

[12]朱晓青:《对北京四大功能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探讨》,《新视野》2007年第3期。

[13]王文森:《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中国统计》2007年第10期。

[14]张贵、王树强、刘沙、贾尚键:《基于产业对接与转移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经济与管理》2014年第4期。

[15]陈晓永:《京津冀产业发展功能定位与产业集群空间分布》,《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16]Shen,G.,“Fractal Dimension and Fractal Growth of Urbanized Are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16(5),2002,pp.419-437.

[1]安树伟、母爱英:《省级“行政区边缘经济”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年第15(6)期。

[2]安树伟、张素娥:《中国省区交界地带经济活动基本特征分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4年第3期。

[3]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等:《关于科学规划临空经济区,推动产业合理布局优化首都城市功能的调研报告》,2013。

[4]樊杰:《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综合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

[5]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圈空间布局研究》,2012。

[6]韩劲:《环首都贫困带问题、成因与发展思路》,http://wenku.baidu.com/view/8a84989833d4b14e85246853.html。

[7]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3~2020)》,2013。

[8]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总体规划》,2011。

[9]左婷、刘晓敏、王志杰等:《首都经济圈的贫困带成因与消除贫困的建议》,《乡镇经济》2009年第5期。

[1]王志宝:《区域协同创新研究进展与展望》,《软科学》2013年第27(1)期。

[2]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科学学研究》2012年第20(2)期。

[3]杨耀武、张仁开:《长三角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战略研究》,《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2期。

[4]张仁枫、王莹莹:《承接产业转移视角的区域协同创新机理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第4期。

[5]陈浩、项杨雪、陈劲、柳宏志:《基于知识三角的区域协同创新联盟探索与实践》,《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第30(17)期。

[6]周密:《提高京津冀都市圈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经济纵横》2006年第9期。

[7]马国霞、朱晓娟、田玉军:《京津冀都市圈制造业产业链的空间集聚度分析》,《人文地理》2011年第26(3)期。

[8]武义青:《京津冀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21(9)期。

[9]张淑莲、刘冬、高素英、刘建朝:《京津冀医药制造业产业协同的实证研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年第32(5)期。

[10]刘晓、杨洁、张慈:《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中产业协调发展》,《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1]张贵、康凯:《京津冀崛起与区域经济发展之路探索——“2006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综述》,《环渤海经济瞭望》2007年第2期。

[12]张淑莲、胡丹、高素英:《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研究》,《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13]张莉、唐茂华:《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新格局与合作机制创新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14]刘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工作》,《宏观经济管理》2005年第1期。

[15]叶堂林:《“十二五”期间京津冀区域产业升级与整合研究》,《开发研究》2011年第1期。

[16]杨伟:《京津冀产业链构建》,《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第13期。

[17]文魁、祝尔娟:《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8]崔冬初、宋之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济纵横》2012年第5期。

[19]刘东生、马海龙:《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路径研究》,《未来与发展》2012年第7期。

[20]刘晓、杨洁、张慈:《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中产业协调发展》,《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21]张明倩、范燕:《京津冀产业联动视角下河北省城市产业定位研究》,《河北学刊》2009年第29期。

[22]张亚明、王帅:《京津冀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及其协调发展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第2期。

[23]王建强、王元瑞、刘玉芝:《京津冀人才开发一体化与河北省人才发展策略》,《河北学刊》2006年第2期。

[24]王孟钧、刘慧、张镇森等:《重大建设工程技术创新网络协同要素与协同机制分析》,《中国工程科学》2012年第14期。

[25]吴群刚、杨开忠:《关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思考》,《城市问题》2010年第1期。

[26]王朝阳、夏杰长:《制造业与服务业区域融合:对京津冀地区的一项分析》,《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第10期。

[27]KeldLaursen,Toke Reichstein,Ammon Salter. Exploring the effect of geographical proximity and university quality on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J]. Regional Studies,2009(9):1-17.

[28]RoderikPonds,Frank van Oort,koenFrenken. Innovation,spillovers and university_ industry collaboration:an extended knowledge production function approach[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10:231-255.

[29]Swink,Morgan. Buildi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apability[J].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6,(09):37-47.

[1]谢宝剑、陈瑞莲:《国家治理视野下的大气污染区域联动防治体系研究——以京津冀为例》,《中国行政管理》2014年第9期。

[2]肖金成:《京津冀:环境共治生态共保》,《环境保护》2014年第17期。

[3]柳礼奎、焦慧元:《京津冀协同视域下天津邮轮旅游发展策略》,《天津经济》2014年第8期。

[4]侯峰:《京津冀酒业抱团谋突破》,《华夏酒报》2014年9月16日。

[5]张淑莲、胡丹、高素英等:《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研究》,《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6]张伟:《京冀联手共建区域规模最大云计算产业基地》,《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年8月25日。

[7]刘曙华、沈玉芳:《产业群、城市群和港口群协同发展的国际经验》,《创新》2012年第3期。

[8]张云、窦丽琛、高钟庭:《“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与路径学术研讨会”综述》,《经济与管理》2014年第2期。

[9]周民良:《以深化改革促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国经济报告》2014年第5期。

[10]天津经济课题组:《京津冀协同发展现在进行时》,《天津经济》2014年第5期。

[11]许文建:《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若干理论思考——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的解读》,《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4期。

[12]李旭辉:《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问题研究》,《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2014年第2期。

[13]刘薇:《京津冀区域生态文明圈构建研究》,《沿海企业与科技》2013年第6期。

[14]张国伍:《京津冀综合交通一体化协同发展——“交通7+1论坛”第三十五次会议纪实》,《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4年第4期。

[15]王世斌:《关于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思考》,《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年第3期。

[16]刘兵:《加强校际合作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年第3期。

[17]齐子翔:《府际关系背景的利益协调与均衡:观察京津冀》,《改革》2014年第2期。

[18]杨昌辉、周开乐、冯南平:《城市群创新发展中的产业转移研究——以皖江城市群为例》,《江淮论坛》2014年第5期。

简 介: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全面落实的新阶段,搭建合理有效的平台系统能够引导多方参与、实现资源有效整合,是支撑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搭建教育领域的协同发展平台,是破解京津冀教育发展瓶颈、促进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关键和引擎。本书分为“总报告”“政策篇”“实践篇”“专题篇”“地区篇”“经验篇”六大部分,力图理论联系实际,多角度、...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