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6

生态社会学图书

Ecological Sociology

SSAPID:101-9123-7123-00
ISBN:978-7-5097-4537-3
DOI:
ISSN:
关键词:

社会学 生态学

[内容简介] 生态文明是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这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发展的最高形态。而生态文明就需要通过生态社会学来研究。《生态社会学》创立了生态社会学学科的全科知识,建构了完整的生态文明科学知识体系,建构了生态文明社会实现、建设和发展的完整理论。

相关信息

丛书名:现代社会学文库(第2辑)
作 者: 秦谱德 蒲丽萍
编 辑:王青;田肖肖;胡亮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0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序言

 后记

 第一章 生态社会学是什么

  一 生态社会学是什么

   (一)生态社会学的定义

   (二)生态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

    2.研究视阈

   (三)生态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特点

    1.研究方法

    2.研究特点

   (四)生态社会学的任务和意义

    1.理论层面

    2.应用层面

  二 生态社会学的产生

   (一)生态学的发展及其理论

   (二)人类生态学理论

    1.人类生态学及其产生

    2.人类生态学的主要理论

   (三)社会生态学理论

    1.社会生态学及其研究对象

    2.社会生态学的发展及主要理论观点

     (1)西方社会生态学。

     (2)苏联—中国社会生态学。

   (四)环境社会学理论

    1.西方环境社会学

     (1)新生态范式。

     (2)代谢断层理论。

     (3)苦役踏车理论。

    2.中国的环境社会学

   (五)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的提出和实践

  三 生态社会学定位

   (一)生态社会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二)生态社会学与生态学的关系

   (三)生态社会学与环境社会学的关系

 第二章 生态社会学的理论架构

  一 主要理论

   (一)生态自然观

    1.生态自然观的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1)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

     (2)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特征。

    2.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与科学基础

     (1)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生态危机。

     (2)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科学基础:生态科学。

     (3)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二)社会变迁理论

    1.社会变迁的决定因素

    2.社会变迁的主要理论

     (1)进化论。

     (2)循环论。

     (3)均衡论。

     (4)冲突论。

    3.社会变迁的主要领域

     (1)生态环境变迁。

     (2)人口的变迁。

     (3)经济变迁。

     (4)社会结构变迁。

     (5)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变迁。

     (6)科学技术变迁。

     (7)文化变迁。

    4.社会变迁的类型

     (1)整体变迁和局部变迁。

     (2)进步的社会变迁和倒退的社会变迁。

     (3)进化的社会变迁和革命的社会变迁。

     (4)自发的社会变迁和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二 借用理论

   (一)系统理论

    1.系统论的概念和内容特点

    2.系统理论的方法论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动态性原则。

    3.系统论的基本方法

    4.系统论出现的意义及在生态社会学中的应用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1.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及在生态社会学中的应用

     (1)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

     (2)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论。

  三 生态社会学发展理论

   (一)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理论

    1.生态文化

     (1)生态文化的产生。

     (2)生态文化及其主要内容。

     (3)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

    2.生态文明

     (1)文明与生态文明。

     (2)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3.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

     (1)生态文明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

     (2)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两大和解”的生态文明社会。

     (3)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4)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

     (5)生态文明只能是社会主义的。

     (6)生态社会主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完善。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二)生态社会主义理论

    1.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是生态马克思主义

    2.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观点

    3.生态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的不同

    4.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它必须领导全世界从工业文明向新型的生态文明的伟大转型

 第三章 生态系统

  一 生态系统的形成与人类的诞生

   (一)地球生态环境的演化

   (二)地球生命的诞生

   (三)人类和人类社会的诞生

  二 生态系统

   (一)何谓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1.生命物质部分

    2.非生命物质部分

   (三)生态系统的类型

    1.按照不同标准所划分的主要类型

    2.根据水陆疆域和生态环境所分的类型

     (1)水域生态系统。

     (2)陆地生态系统。

    3.根据人类参与的程度分类

   (四)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1.多样性

    2.整体性

    3.开放性

    4.自我调节性

    5.动态变化性

     (1)生态系统的演替。

     (2)影响生态系统演替变化的因素。

  三 社会生态系统

   (一)何谓社会生态系统

   (二)社会生态系统的类型

    1.人类控制的生态系统

    2.人类改造的生态系统

    3.人类创造的生态系统

   (三)社会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1.社会生态系统的时空有限性

    2.社会生态系统的发展机制

    3.社会生态系统的发展速度

   (四)社会生态系统的历史发展

    1.原始文明形态

    2.农业文明形态

    3.工业文明形态

    4.生态文明形态

  四 人类生态系统

   (一)人类是生物界的物种之一,是大自然的重要成员

   (二)人类生态系统是人与自然生态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

   (三)人类生态系统的运行法则

    1.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生态系统现在实际上都进入了人类生态系统的范畴

    2.科学技术不能改变或使人类摆脱从属于自然界的这一特性

    3.人类生态环境是作用于人类这一主体的外在影响力量的总和

 第四章 环境污染问题

  一 环境污染着人类基本生活条件

   (一)空气污染

    1.空气污染的类型

     (1)煤烟污染。

     (2)汽车尾气污染。

     (3)事故排放污染。

    2.空气污染问题

   (二)水污染

    1.水污染的类型

    2.水污染问题

   (三)土壤污染

    1.土壤污染种类

     (1)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

     (2)土壤中的农药污染。

     (3)土壤中的化肥污染。

    2.土壤污染问题

  二 环境污染危害人类

   (一)空气污染的危害

   (二)水体污染的危害

    1.危害人的健康

    2.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

    3.水的富营养化的危害

   (三)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四)农药污染的危害

   (五)土地污染的危害

    1.通过食物链途径危害人体健康

    2.直接具有放射性的危害

    3.直接导致土壤性质恶化威胁生态安全和生命健康

  三 日常生活受到污染

   (一)燃料燃烧的污染

   (二)烹调油烟的污染

   (三)香烟烟雾污染

   (四)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污染

    1.建筑材料的污染

    2.装饰装修材料污染

   (五)日用化学品的污染

    1.化妆品污染

    2.芳香族污染

    3.洗涤剂的污染

   (六)个人装饰品、起居用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七)家用电器设备的污染

 第五章 生态危机全球化

  一 人为作用导致地球生态失衡

   (一)地表生态环境结构失衡

   (二)地表物质循环失衡

   (三)地表能量循环失衡

  二 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

   (一)人口膨胀导致生态危机

    1.人口剧增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2.人口剧增对生物资源的压力

    3.人口剧增对水资源的压力

    4.人口剧增对矿产资源的压力

   (二)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生态危机

    1.全球平均气温和海温升高

    2.冰川和积雪融化

    3.海平面上升

    4.北极的温度和冰川的变化

    5.在大陆、区域和洋盆尺度上,已观测到气候的多种长期变化

   (三)臭氧层的破坏及其危害

    1.臭氧层破坏的发现、现状及其发展

    2.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3.臭氧空洞的危害

   (四)水资源危机

   (五)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六)土地退化导致的生态危机

   (七)有害废物越境转移的危害性

   (八)酸雨引发的生态危机

   (九)海洋退化的生态危机

   (十)森林砍伐的危机

  三 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社会学思考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结构性危机

    1.人类命运共同体

    2.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危机

   (二)对生态危机等人类共同体危机的社会学思考

    1.全球生态危机对传统人与自然关系理念的拷问

    2.全球生态危机对“人类中心论”哲学观的拷问

    3.全球生态危机对传统的国际关系理念和价值观的拷问

    4.全球生态危机对传统国际社会体制的拷问

 第六章 文明社会的嬗变

  一 对以往人类文明的反思

   (一)对采集—狩猎文明的反思

   (二)对农业文明的反思

   (三)对工业文明的反思

    1.工业文明

    2.工业文明的生态危机

    3.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

  二 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

   (一)国际绿色文明浪潮

    1.绿色运动及其政治化

     (1)绿色运动的兴起。

     (2)绿色运动的政治化——绿党的崛起。

     (3)绿色政治的发展。

    2.NGO——绿色非政府组织

     (1)国际绿色和平组织。

     (2)世界自然基金会。

    3.国际高峰的生态、环保理念和行动纲领

     (1)《人类环境宣言》。

     (2)《21世纪议程》。

     (3)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理念的确立

    1.确立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2.确立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3.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

    4.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5.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6.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

    7.提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第七章 生态文明社会的模式

  一 生态文明的政治

   (一)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政治特征

    1.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原则的一致性

    2.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

     (1)世界生态社会主义。

     (2)中国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

   (二)生态文明政治的主要内容

    1.生态社会主义及其主要政治主张

     (1)生态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观点。

     (3)生态社会主义展望。

    2.生态文明制度

     (1)生态文明制度的含义。

     (2)生态文明制度的特点。

     (3)生态文明制度的分类。

     (4)生态文明基本制度。

   (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行为

    1.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的重要性

    2.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行为

  二 生态文明的经济

   (一)生态文明的经济形态

    1.生态经济

     (1)遵从生态经济规律,实践经济规律与生态规律的统一。

     (2)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原则。

    2.循环经济

    3.低碳经济

   (二)生态文明的技术形态

    1.关于“仿圈学”研究

    2.“生态工艺”的生产方式

   (三)生态文明的企业行为

    1.企业行为在生态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生态经济建设中的企业行为

    3.企业行为的生态化标志——清洁生产

  三 生态文明的社会

   (一)生态社会建设中的公众行为

    1.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

    2.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

   (二)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

    1.生态生活方式建设的重要意义

    2.生态生活方式建设的基本内容

  四 生态文明的文化

   (一)生态意识

    1.生态忧患意识

    2.生态科学意识

    3.生态价值意识

    4.生态责任意识

    5.生态道德意识

   (二)生态文化

    1.中国古代生态文化思想

     (1)“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2)珍爱生命万物的伦理观。

     (3)人与自然和谐的世界观。

    2.现代生态文化的产生

    3.现代生态文化的建构

     (1)生态文化的理论阐释。

     (2)生态文化建设框架。

     (3)生态文化建设的民族化。

   (三)生态道德

    1.生态道德的特点

    2.加强生态道德建设,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第八章 生态文明社会的实现

  一 进行文化的生态转向,树立和普及生态文明理念

   (一)文化的生态转向和生态文化建设

    1.实现文化的生态转向

    2.建设生态文化

     (1)生态物质文化。

     (2)生态制度文化。

     (3)生态精神文化。

   (二)实现哲学的生态化转向,构建生态哲学

    1.实现哲学的生态化转向

     (1)实现世界观的生态化转向,确立“人—社会—自然”整体论世界观。

     (2)进行价值观的生态转变,确立有机整体主义价值观。

     (3)进行思维方式的生态转变,确立非线性和循环的思维方式。

    2.构建生态哲学

     (1)建构生态哲学本体论。

     (2)建构生态哲学认识论。

     (3)建构生态哲学方法论。

   (三)进行价值观的生态转向,确立生态文明的“自然价值观”

    1.工业文明“人统治自然”价值观的实践后果

     (1)否认自然价值,导致全球性生态危机。

     (2)否认自然价值,造成社会经济危机。

    2.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核心——自然价值观

     (1)自然的外在价值。

     (2)自然的内在价值。

    3.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确立和崇尚自然价值观

   (四)建构生态伦理道德体系,加强生态道德建设

    1.建构生态伦理道德体系

     (1)建构生态伦理道德原则。

     (2)建构生态伦理道德规范。

     (3)践行生态伦理道德,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4)不断发展和完善生态伦理道德。

    2.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和建设

     (1)为生态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完善生态道德建设的法制保障和制度保障。

     (3)坚持生态道德建设法制与德治有机结合。

   (五)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思想的精华,丰富生态文明理念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化思想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尊重自然价值。

     (3)敬畏生命。

    2.中国传统的生态思想对建构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价值

    3.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思想的精华,丰富现代生态文明理念

     (1)汲取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精华,确立完整的生态系统观。

     (2)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3)树立节约意识,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

     (4)树立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兼顾的发展理念。

  二 用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科技发展,实现科学技术的生态转向

   (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模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1.以狭隘的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

    2.以机械主义作为思维方式

    3.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及其应用的局限性

   (二)实现科学技术的生态转向,发展生态科技

    1.转变传统的科技观念,树立生态科技发展观

    2.促进生态科技健康发展

    3.完善生态科技的制度建设

    4.构建完备的生态科技法律体系

  三 用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生产方式,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产业

   (一)建立生态文明的经济体制

    1.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

    2.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良性运行的原则

    3.坚持政治体制、社会意识形态、民族传统文化等外部因素适应生态文明经济体制的原则

   (二)推动产业生态化,发展生态经济

    1.推动产业生态化

     (1)何谓产业生态化。

     (2)产业生态化的意义。

     (3)产业生态化的实现途径。

    2.发展生态产业

     (1)发展生态工业。

     (2)发展生态农业。

     (3)发展生态第三产业。

  四 用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生活方式,实现消费模式的生态转向

   (一)进行生活方式的生态转向

    1.确立生态生活价值取向

    2.树立生态生活观念

    3.实施生态生活实践

   (二)建立生态化的消费模式

    1.何谓生态消费

    2.生态消费的特征

    3.建立生态化的消费模式

  五 用生态文明理念统领制度建设,建立生态文明的社会制度

   (一)借鉴和汲取生态社会主义有价值的思想和理论,进行生态文明的政治制度建设

    1.生态社会主义及其基本主张

     (1)关于“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生态社会主义认为有以下几点。

     (2)关于“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社会主义认为有以下几点。

    2.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

     (1)生态社会主义是绿色的社会。

     (2)生态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

    3.生态社会主义对生态政治制度建设的启示

     (1)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论的积极、合理和有价值的方面。

     (2)借鉴和汲取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合理部分,建设生态文明的政治制度。

   (二)贯彻生态优先原则,建立和完善生态经济制度

    1.中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重点领域

    2.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措施

   (三)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保障机制,进行生态文明的法律制度建设

    1.进行生态立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1)以生态文明为立法宗旨。

     (2)《宪法》生态化。

     (3)环境资源立法与时俱进。

     (4)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刑事立法变革。

    2.加强生态行政执法力度和司法保护

     (1)进一步提高执法、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生态保护法律意识。

     (2)建立健全生态执法、司法保护组织体系。

     (3)执法、司法人员在执法、司法活动中,要注意维护生态。

    3.提高公众守法自觉性,保证生态法律保护最佳状态的实现

    4.完善生态法律保护监督机制,加大生态法律保护监督力度

   (四)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制度

    1.健全环境法规和标准体系

    2.严格执行环境法律法规

    3.完善环境管理体制

    4.加强环境监管制度

    5.完善环境保护投入机制

    6.推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

    7.运用市场机制推进污染治理

    8.推动环境科技进步

    9.健全社会监督机制

    10.扩大国际环境合作与交流

 第九章 生态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一 生态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一)生态社会学思维方式

   (二)生态世界观

    1.生态世界观的形成

    2.生态世界观的基本观点

    3.生态世界观的主要特点和意义

   (三)人类生态系统理论

    1.人类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耗散结构系统

     (1)人类生态系统是开放的系统。

     (2)人类生态系统是处于远离平衡的非平衡态的系统。

     (3)人类生态系统是能通过涨落产生新的有序结构系统。

    2.人类生态系统的要素组合和流动

     (1)人类生态系统诸要素。

     (2)人类生态系统要素流动与组合特点。

     (3)人类生态系统要素流流动影响机制。

    3.人类生态系统的特征

     (1)整体性。

     (2)复杂性。

     (3)结构系统。

     (4)自组织过程。

     (5)不可逆的演化过程。

    4.人类生态系统的演进机制

     (1)耗散结构提供了人类生态系统演化的基本条件。

     (2)竞争和协同提供了人类生态系统演化的基本动力。

     (3)突变提供了人类生态系统演化的途径。

     (4)反馈机制提供了人类生态系统维持和演化的形式。

     (5)外部环境作用。

    5.人类生态系统结构映射关系

     (1)人类生态系统内各结构的相互关系及地位。

     (2)生态环境结构与经济结构映射关系。

     (3)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的映射关系。

     (4)社会结构与生态环境结构映射关系。

  二 生态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一)传统的社会研究方法

    1.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式

     (1)调查研究。

     (2)实验研究。

     (3)文献研究。

     (4)实地研究(field research)。

    2.社会学研究方法方面的进展和突破

     (1)定性研究方法。

     (2)定量研究方法。

    3.调查技术方面的进展和突破

   (二)系统方法

    1.系统方法及其特征

    2.系统方法的由来

    3.系统方法的内容

    4.系统方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

     (2)联系与制约性。

     (3)目的性。

     (4)有序性。

     (5)动态性。

     (6)最优化。

    5.系统分析方法的步骤

     (1)明确问题。

     (2)系统指标设计。

     (3)系统方案综合。

     (4)系统分析。

     (5)系统选择。

     (6)决策。

     (7)实施计划。

   (三)人地系统研究方法。

    1.人地系统研究概述

    2.传统的人地系统研究方法

     (1)人地系统研究的硬系统方法。

     (2)人地系统研究的软系统方法。

    3.综合集成技术的人地系统研究方法

     (1)综合集成技术方法的科学背景。

     (2)综合集成技术方法论的基本思路。

     (3)人地系统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

     (4)研讨厅体系的发展前景。

 第十章 生态社会学研究的视阈、架构与指标

  一 生态社会学的研究视阈

  二 生态社会学研究的架构体系和指标体系

   (一)生态社会学研究的架构体系

   (二)生态社会学研究的指标体系

    1.“发展与环境、资源、人口”分系统主要指标

     (1)“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子系统主要指标。

     (2)“发展与自然资源关系”子系统主要指标。

     (3)“发展与人口关系”子系统主要指标。

    2.“社会结构的生态化”分系统主要指标

     (1)“经济生态化”次子系统主要指标。

     (2)“政治生态化”次子系统主要指标。

     (3)“社会生态化”次子系统主要指标。

     (4)“文化生态化”次子系统主要指标。

生态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的生态化和生态性、把研究视阈扩大到整个人类生态系统的社会学。本书提出了生态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和理论架构,介绍了它的方法论和研究方法体系,建立了生态社会学研究的架构体系和指标体系,从而初步构建了生态会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开启了社会学研究的生态化转向。本书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生态文明科学知识体系,突破了以往理论界以生产力状况划分社会形态的理论框架,揭示出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是决定社会变迁的终极原因和因素,以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状况划分社会形态,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社会作为社会文明形态的第四个形态进行研究,从而继承和发展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

《生态文明建设学习读本》编写组:《生态文明建设学习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曹凑贵主编《生态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曹志平:《生态环境可持续管理——指标体系与研究发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陈静生、蔡运龙、王学军:《人类—环境系统及其可持续性》,商务印书馆,2007。

陈敏豪:《人类生态学——一种面向未来世界的文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8。

崔凤、唐国建:《环境社会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傅治平:《生态文明建设导论》,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

〔加〕汉尼根:《环境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郇庆治:《环境政治学:理论与实践》,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黄承梁、余谋昌:《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姬振海:《生态文明论》,人民出版社,2007。

孔德新:《环境社会学》,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李强:《应用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林红梅:《生态伦理学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刘树华:《人类环境生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刘思华:《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人民出版社,2006。

卢风:《从现代文明到生态文明》,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任启平:《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要素及结构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石碧清、赵育、闾振华:《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时青昊:《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生态社会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舒惠国:《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概述》,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

孙振钧、周东兴:《生态学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2010。

王义祥:《发展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王玉庆:《环境经济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魏波:《环境危机与文化重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吴义生:《系统科学概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夏建新、李天宏等:《全球环境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谢露静:《环境统计应用》,科学出版社,2011。

许鸥冰:《环境伦理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严耕:《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 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严耕、林震、杨志华:《生态文明理论构建与文化资源》,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严耕、杨志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系统构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杨通进、高予远:《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型》,重庆出版社,2007。

尹贵斌:《反思与选择:环境保护视角文化问题》,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

尹奇德:《环境文化基础》,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

尹奇德:《环境与生态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于海量:《环境哲学与科学发展观》,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余谋昌:《生态文化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余谋昌:《生态哲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俞可平、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袁英贤、朱泮民:《环境学概论》,地震出版社,2007。

张海滨:《环境与国际关系:全球环境问题的理性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周敬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周敬宣:《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左其亭、王丽、高军省:《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方法·应用》,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