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8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0

2004年:中国首都发展报告图书

BLUE BOOK OF BEIJING The Development Report of China's Capital (2004)

SSAPID:101-9123-3929-51
ISBN:7-80149-963-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经济、城市和社会发展形势三大角度对2003至2004年首都发展情况进行综合介绍,并收录“改革与管理、产业、就业”等领域的理论性文章。

相关信息

丛书名:北京蓝皮书
编 辑:宋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年0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前言

 《皮书系列》主要编辑出版发行人

 《北京蓝皮书》编委会

 相关链接

 综合篇

  2003~2004年北京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如何估计SARS对北京经济的影响

    1.SARS对北京经济影响的测算

    2.北京受到的冲击要重于其他大城市

   二 原因浅析

    1.从需求方面分析

    2.从供给方面分析

   三 对北京经济的深层思考

    1.进入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2.动力结构:以居民需求结构调整为核心的动力结构的调整

    3.产业结构大规模转型首都功能得到有力支撑

   四 预测

  2003年北京市经济形势及2004年走势展望

   一 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1.总体评价

    2.初步预测

   二 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三次产业,工业推动

    2.三大需求,共同拉动

    3.增长机制,内力驱动

    4.经济环境,政策促动

    5.经济运行,质量提高

   三 首都可持续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1.经济增长基础较弱,宏观经济产出效益偏低

    2.公有制占主导,但实现效率不高

    3.国家垄断行业集中,阻碍市场发育

    4.城市化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二元经济特征仍很明显

    5.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中低收入群体比重偏高

   四 2004年经济发展展望及政策建议

    1.有利因素

    2.不利因素

    3.2004年展望

    4.政策建议

  2004年发展改革思路

   一 200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与安排

    1.经济增长预期为9%

    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

    3.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新增就业岗位20万个

    4.可持续发展调控目标

    5.其他预期目标

   二 实现2004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的主要措施

    1.改革投融资体制,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

    2.进一步繁荣市场,增强消费拉动作用

    3.发展奥运经济,加快产业布局调整和结构升级

    4.协调推进城市建设,改进公共服务和管理

    5.加快城市化步伐,促进城乡协调和区域均衡发展

    6.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7.加大改革和投入力度,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8.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9.推进制度创新,优化发展环境

    10.强化统筹协调和综合平衡,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新趋向

   一 投资的扩张作用在逐渐缩小

   二 投资结构调整问题更为迫切

   三 投资对经济的拉力减弱,消费的拉力增强

   四 投资对经济的间接推动效果增强

 改革与管理篇

  北京市私营经济发展状况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二 私营经济的基本状况及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私营经济的基本状况

    2.私营经济在北京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 北京市私营经济发展与江苏、浙江、广东、上海之间的差距

    1.规模上的差距

    2.结构上的差距

    3.效益上的差距

    4.市场上的差距

   四 推动私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1.更新观念

    2.优化环境

    3.调整结构

    4.转变职能

  京郊农村私营经济的现状与前景

   一 京郊农村私营经济的基本状况

    1.农村私营企业在首都经济中的地位

    2.农村私营企业在行业和产业方面的分布情况

    3.私营经济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

    4.农村私营企业目前的发展速度

   二 农村私营经济对农村现代化方面的贡献

    1.私营经济对农村经济增长方面的贡献

    2.对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的贡献

    3.对提供农民工资性收入方面的贡献

    4.私营经济在促进乡镇企业所有制结构调整方面贡献明显

   三 京郊农村在私营经济发展方面的比较优势

    1.土地成本

    2.劳动力成本

   四 京郊农村私营经济的发展前景

    1.京郊农村私营经济发展的目标与前景

    2.北京都市农业良好的发展前景与潜力,给私营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

   五 促进京郊农村私营经济发展的措施

    1.加大对京郊农村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

    2.进一步优化私营企业的投融资环境

    3.给农村私营经济发展提供获得经济资源的平等机会

    4.加快私有资本对乡镇集体企业的股份制改造

    5.加快对农村“专业村”、“专业市场”的培育,发展“块状经济”

  北京市所有制结构动态分析

   一 所有制的划分

   二 所有制结构变化的基本情况

    1.从国民经济总量看:公有制单位所占比重显著下降,混合经济单位显著上升,外资经济和私营个体平稳增长

    2.从资产总量看:国有资产比重占七成以上

    3.从实收资本总量看:资本总量大幅增长,在各所有制之间的分配比例变化与经济总量趋同

    4.从主要经济指标看: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均呈下降趋势,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逐步形成

   三 所有制变化的合理性

    1.所有制结构变化没有动摇公有制单位的主体地位

    2.在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单位仍占有支配地位

    3.混合经济单位迅速发展,在某些行业已超过公有制单位

    4.企业平均规模不断扩大,正由劳动投入型向资本投入型转变

   四 所有制结构调整对经济运行质量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1.所有制结构变动促进了经济增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推动北京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所有制结构调整对产业结构调整和财政收支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3.所有制结构变动提升了整体经济效益

   五 当前所有制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有单位行业结构存在偏差

    2.国有资本的运作方式比较单一

    3.北京市非公有制单位规模偏小

    4.负债水平偏高,趋势不断扩大

    5.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不到位,一定程度限制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六 进一步调整所有制结构的建议和措施

    1.确定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范围十分重要

    2.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不同的所有制结构

    3.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

    4.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突破口调整所有制结构

  百家国企市场化并购重组现象与对策

   一 并购重组行动的意义

   二 104家国企经营状况分析

   三 交易现状

   四 交易障碍

   五 建议

  首都企业管理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一 首都企业管理水平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二 首都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现状及其变革趋势

   三 首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四 首都企业营销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五 首都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六 首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产业篇

  北京市主导产业群的变化分析

   一 主导产业群的确定原则

   二 1997年和2003年主导产业群的确定方法

    1.关联度分析

    2.水资源消耗

    3.能源消耗

    4.吸纳劳动力

   三 调整中的北京主导产业群

  北京都市型工业投资环境中的问题与对策

   一 北京都市型工业投资环境中的主要问题

    1.对都市型工业认识不足,政策措施不到位,支持力度不够,从而导致投资的后劲不足

    2.北京都市型工业的运营成本偏高,企业负担沉重

    3.缺乏中端技术人才,人力资源储备不足

   二 北京都市型工业投资环境的优化措施

    1.要优化都市型工业政策环境,降低都市工业直接成本

    2.要优化中端技术人才环境,提升都市型工业人力资源储备水平

  北京新经济:发展结构与竞争力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新经济需求结构与信息化结构调整带动经济增速

    1.北京市新经济竞争力

    2.信息化成为北京企业发展的新驱动力

    3.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新经济增添竞争力

   二 新经济发展速度动态比较

    1.新经济为北京GDP贡献37%

    2.北京软件业与芯片业产品占全国50%

    3.跨国公司R&D投资在北京的绩效

    4.新经济技术产业领域的发展与布局

  加快推进市政公用事业社会化、市场化进程

   一 北京市政公用行业的现状

    1.城市供水

    2.城市燃气

    3.城市供热

    4.城市排水

    5.环境卫生

   二 制约市政公用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1.行业市场垄断经营

    2.行业法规体系不完善

    3.市政公用企业改革滞后

    4.投资回报机制不健全

   三 发达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的一些成功做法

    1.建立特许经营制度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3.重视公共产品的合理定价

    4.不断调整对公用事业的管理办法

   四 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1.实现政府对市政公用事业的宏观管理

    2.建立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化运行机制

    3.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

    4.为市政公用事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人民生活篇

  北京城市居民消费趋势的实证分析与预测

   一 1995年以来北京城市居民消费发展变化情况

    1.消费总量大幅度增加,规模进一步扩大

    2.消费性支出全面增长,增速提高

    3.居民消费倾向由降转升

    4.消费结构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 以轿车、住房等为主的消费热点初步形成

    1.轿车消费热点初步形成

    2.住房消费商品化特征明显

    3.旅游及服务性消费继续升温

    4.电子信息产品及服务消费迅速发展

   三 北京城市居民消费趋势预测

    1.居民消费主要投向交通通讯、居住、娱乐教育文化及服务和医疗保健

    2.家用轿车将继续升温

    3.住房消费热度不减

    4.电子信息产品及服务消费继续增长

    5.受意外因素的影响,旅游消费大幅度下降

   四 2003年影响居民消费因素分析

    1.收入差距扩大,导致有效需求不足

    2.预期支出清晰,收入相对不明,致使居民即期消费意愿不强

    3.轿车、住房等消费增长将受其他相关因素的制约

    4.商品供过于求的局面依然严峻,不利于消费增长

   五 建议及对策

    1.提高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2.积极发展消费信贷,减少居民消费的流动性约束

    3.改善消费环境,拓宽消费领域,更新消费观念

  首都休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首都休闲经济现状分析

    1.首都居民闲暇时间增加

    2.经济生产水平具备发展休闲经济的条件

    3.消费水平已经出现休闲经济的特征

    4.休闲行业供给以及使用情况

   三 存在的问题

    1.宏观层次的问题

    2.企业层次的问题

    3.消费者层次的问题

   四 建议与对策

  京城百姓生活中的金融证券投资

   一 金融证券投资已成为京城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2002年金融证券投资收益达到历年最低点,亏损面则为以往最高值

   三 金融证券投资不利或无利,直接影响居民家庭的日用生活支出和消费

   四 问题与建议

 外贸、金融、税收篇

  2003年北京市对外贸易评析

   一 2003年对外贸易发展态势及特点

    1.出口贸易

    2.进口贸易

    3.贸易逆差快速扩大

   二 北京市进出口贸易高增长的原因

    1.外资企业直接拉动外贸出口快速增长

    2.SARS对外贸的负面影响低于预期

    3.国际贸易环境改善

    4.外贸体制改革

    5.国内经济强劲增长刺激进口需求

   三 影响2004年对外贸易的主要因素

    1.世界经济加快复苏

    2.美元汇率走势

    3.人民币升值压力

    4.制造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5.出口退税政策调整

    6.贸易保护主义

    7.兑现我国“入世”承诺

    8.展望

  2003年北京市金融运行形势分析

   一 金融运行基本状况

    1.存款增长较快,新增存款以储蓄存款居多

    2.贷款余额增长较快,新增贷款以中长期为主,股份制商业银行新增贷款超过国有商业银行

    3.金融机构贷款结构不断优化,对经济增长的信贷支持力度增强

    4.现金收支实现净回笼

   二 “非典”的影响与银行的经营活动动态与作用

    1.各银行的业务量大幅下降

    2.“非典”时期金融运行出现的几个亮点

    3.银行的业务活动恢复迅速、稳定

    4.银行业积极贷款支持受损企业恢复正常生产与经营

   三 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整对商业银行经营产生影响的分析

    1.银行房地产信贷政策的调整促使商业银行改变信贷策略

    2.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影响明显

  2003年北京市金融信贷安全分析

   一 北京金融机构货款规模及其结构的变化

    1.北京金融机构贷款规模及其增速

    2.北京金融机构贷款结构及其变化

   二 货款规模及其结构变化的原因和效果

    1.北京金融机构贷款规模及其结构形成的原因

    2.北京金融机构贷款规模及其结构变化所产生的效果

   三 维护北京金融机构信贷安全支持北京经济稳定增长

  2003~2004年北京市国税收入的相关分析与预测

   一 北京市国税收入结构与全国及部分省市比较

    1.税种结构的比较分析

    2.国税中所有制结构的比较分析

   二 从国税角度看北京市经济发展状况

    1.北京市增值税收入的构成及分布

    2.内资企业所得税的行业分布分析

    3.地域分布分析

    4.中央与地方收入结构分析

   三 2003~2004年北京市国税系统收入分析预测

    1.总体税收情况

    2.地方级税收情况

  2003~2004年北京市地方税收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03年税收收入形势分析

    1.1~11月税收总体完成情况及特点

    2.2003年全年预计完成情况

   二 2004年税收形势分析

    1.经济形势展望

    2.征管水平

    3.税收政策

   三 GDP与地方税收关系的相关关系分析与预测

    1.税收收入与GDP高度相关

    2.税收收入的回归模型预测

 就业篇

  2004年北京市城镇单位用人需求态势调查

   一 2004年岗位需求情况

    1.新增就业岗位分布特点

    2.用人单位招聘人员的条件

    3.劳动力市场的调节作用显现

   二 2004年拟减员情況

   三 2004年岗位需求净增长情况

   四 2004年新增岗位的薪酬情况

   五 劳动力供需结构的矛盾不容忽视

  北京市青年就业问题分析

   一 北京青年失业总量与青年失业率的估算与预测

   二 北京青年失业者的现状

   三 对于北京青年就业问题的基本认识

   四 解决青年就业的国际国内经验

   五 解决青年就业问题的思路与政策建议

 社会生活与精神文明篇

  关于中关村科技园区文化发展的建议

   一 确立中关村文化建设在整个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加强对中关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1.把中关村文化建设列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重点工程

    2.确立中关村文化建设的长远目标

    3.研究和制定中关村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

    4.确定中关村文化建设的近期目标

    5.成立中关村文化建设协会

    6.开展群众性的文化创建活动

    7.广泛宣传中关村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战略意义

   二 开展各具特色的中关村组织文化建设

    1.中关村企业文化建设

    2.中关村商业文化建设

    3.中关村校园文化建设

    4.中关村院所文化建设

    5.中关村社区文化建设

    6.中关村机关文化建设

   三 建设中关村文化体系

    1.确立中关村理念

    2.培育中关村精神

    3.营造中关村风气

    4.塑造中关村形象

    5.创建中关村学习型组织,提高中关村人的素质

    6.整合中关村文化体系

   四 中关村文化设施和文化环境建设

    1.制定和逐步实施中关村科技园区文化设施和文化环境建设规划

    2.建设中关村创新博物馆

    3.建设中关村文化会馆

    4.建设若干个中关村文化活动中心

    5.建设若干条中关村文化街

    6.建设一批中关村文化广场

    7.建设若干个街心花园

    8.美化园区环境

   五 中关村文化传媒建设

    1.充分利用中关村信息网络促进中关村文化建设

    2.充分利用海淀区有线电视台宣传中关村文化

    3.编制宣传中关村文化的电视片、电视剧

    4.编辑出版中关村文化丛书

    5.加强对各种宣传媒体的管理

   六 开展丰富的中关村文化活动

    1.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关村群众文化活动

    2.组织好中关村文化节

    3.组织著名画家与企业家举行联谊活动和笔会

   七 加大对中关村文化建设的经费和物质投入

    1.政府财政拨款

    2.单位资源共享

    3.社会赞助

  北京市困难职工群体研究

   一 困难职工群体的基本概念和北京市困难职工群体的基本状况

    1.关于困难职工群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阐述

    2.北京市特困和困难职工的数量、分布、构成的基本情况

    3.北京市困难职工群体的基本生活状况

    4.北京市困难职工群体的思想状况

   二 困难职工群体形成的原因

    1.对困难职工群体成因的社会学理论分析

    2.对困难职工群体现实成因的分析

   三 解决困难职工群体问题的政策建议

    1.就业与再就业政策

    2.社会保障政策

  “非典”时期的北京市民生活

   一 主要分析

    1.市民对“非典”的了解

    2.“非典”对市民造成的心理恐慌

    3.“非典”引发对生活方式的思考

    4.市民对北京“非典”高发原因的选择

    5.市民对医护人员及相关政策的看法

    6.市民对谣言和抢购的态度

    7.市民对政府信息和措施的态度

    8.市民对信息透明度和不称职官员追究责任的看法

   二 主要思考

    1.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2.信息披露问题

    3.弱势群体保护问题

    4.政府政策认同问题

    5.生活方式改进问题

    6.法律问题

   三 主要建议

  北京妇女政治和社会参与及对策

   一 妇女的政治参与程度

   二 妇女对公共事务与时事政治的关注程度

   三 女性参与高层决策的比例

   四 影响妇女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状况的因素分析

    1.来自传统观念的阻力

    2.女性自身的政治参与意识偏低

    3.女性的知识面窄、开拓性偏差

    4.干部人事制度上的不完善限制了妇女在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和决策中的作用

  2003~2004年北京市反腐败斗争形势述评

   一 2003年北京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进展状況

    1.紧密围绕优化发展环境,党风政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2.坚持教育与监督相结合,领导干部从政行为进一步规范

    3.坚持从严治党,加大了办案工作力度

    4.从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入手,积极开展纠风工作

    5.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取得新进展

    6.着眼于事业发展大局,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二 200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基本思路

    1.把反腐败工作置于第一要务之中,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2.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加大惩处力度,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3.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努力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

    5.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反腐倡廉理论和实践创新

  北京市流动人口中的儿童生活及权益保障现状

   一 流动儿童及家庭在京基本情況

    1.流动儿童的性别

    2.流动儿童的民族

    3.流动儿童的籍贯

    4.流动儿童的家庭收入

    5.流动儿童的家庭结构

   二 流动儿童在京学习状况与权益保障情况

    1.流动儿童的入学状况

    2.流动儿童主要在公立学校就读

    3.流动儿童的上学费用

    4.教育费用是流动人口家庭的主要支出

    5.流动儿童对在北京上学的满意程度高

    6.打工子弟学校基本满足流动儿童受教育的需要

    7.北京总体教学条件比流出地高

    8.北京丰富的教育资源是流动儿童来京上学的原因之一

   三 流动儿童在京生活状况与权益保障情况

    1.流动儿童的家庭居住条件

    2.流动儿童的学习环境

    3.流动儿童的课余活动单一

    4.流动儿童的亲子关系

    5.主要是父亲负责辅导子女的学习

    6.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待改进

    7.流动儿童的零花钱以购买食物为主

    8.流动儿童在京生活习惯和健康程度

    9.流动儿童能很好地适应北京的生活

    10.流动儿童在公立学校就读,有助于他们融入北京的生活

   四 流动儿童对未来生活的期望

    1.流动儿童对未来受教育的期望高

    2.流动儿童对未来职业的期望高

    3.流动儿童对未来生活的期望高

   五 结论与建议

    1.将流动人口纳入政府的日常工作中,建立以常住人口为依据的户籍管理体制

    2.建立多部门合作以完善流动人口工作的运作机制

    3.各级政府应考虑从流动人口缴纳的工商税及房租税中,完善其在城市中享有市民的同等权益

    4.全社会要提高对流动儿童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5.公立学校要建构平等、无差别、无歧视的教育环境,消除流动儿童进入公立学校的心理门槛

  保护弱者

   一 概况

   二 对法律援助的认识

   三 对权利的认识

   四 对法律的态度

   五 思索和建议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北京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

   一 循环经济的定义和原则

   二 循环经济的实施途径

    1.清洁生产

    2.生态工业园区

    3.生态农业

   三 循环经济的制度与社会条件

    1.法律支持

    2.群众的社会参与

   四 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北京市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五 北京市建设与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与措施建议

    1.制订以循环经济为理念的废弃物处理的北京市地方法规

    2.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与建设

    3.建立与完善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政策与措施

    4.研究电子垃圾处理的技术措施及回收管理制度

  北京工业节水形势分析

   一 工业取水和节水的基本状况

    1.工业取水总量呈下降趋势

    2.万元工业产值取水量持续下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稳步

    3.工业取水量的行业分布

    4.工业取水量的区域分布

   二 对工业节水情况的初步分析

 人口与城镇化

  对北京城市化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一 正确认识北京的城市化水平

   二 当前北京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乡发展不平衡

    2.区域发展不平衡

    3.农村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

    4.单中心的城市结构限制了中心区的扩散和辐射能力

   三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总体思路

    1.调整空间布局,疏解中心功能,增强郊区发展动力,优化城区发展环境

    2.加强域外合作,促进资源整合,构建都市经济圈,联动城乡一体化

  北京市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一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及特点

   二 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主要障碍

   三 解决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的大体思路

    1.应在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整体框架下进行

    2.应与征地补偿制度改革配套进行

  北京市户籍迁移管理体制亟待改革

   一 北京市户籍迁移人口现状分析

    1.人口机械增长在户籍人口增长中占绝对比重,且2000年以来增速加快

    2.户籍迁移人口总量虽在增长,但符合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所占比重较低

    3.进京户口审批权分散,准入条件与规模调控之间缺少有机联系

   二 北京户籍迁移人口语现状形成的主要原因

    1.人口迁移增长与社会政策调整有密切关系

    2.急需人才底数不清和缺少政策连动是人才引进比重偏低的直接原因

    3.首都特殊的政治中心地位以及人事管理上的条块分割,是进京户口审批权分散的外在原因,而对城市人口规模具有综合调控职能机构的缺失是准入条件与规模调控无法建立对应关系的根本原因

   三 需要重新审视的三个问题

    1.重新界定公安部门在户籍管理中的职能定位

    2.组建首都人口综合调控机构是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组织保证

    3.城市人口规模调控,应经济、社会政策并用

   四 几点建议

    1.建立首都人口综合调控领导和办事机构,加强人口综合调控工作

    2.以《北京市居住证》制度替代《暂住证》和《北京市工作寄住证》

    3.取消在京院校录取外省市学生迁移户口的做法

    4.加快各类人才信息资源的整合工作,做到人才引进有质有量

    5.政策连动,营造人才发展的最优环境

  北京市五个重点卫星城人口发展状况研究

   一 北京市卫星城的确立与发展

   二 五个卫星城的人口现状及变动特点

    1.人口总量不断增长,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2.本市人口占绝大多数,非农业人口比重高

    3.1/3人口为1995年以后迁入,主要来自卫星城所在区县和外省市

    4.住宅较为宽敞,宅内设施状况良好

   三 卫星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

    1.卫星城不能有效分担市区功能,吸引市区人口

    2.卫星城人口发展不平衡

   四 影响卫星城功能发挥的主要制约因素

    1.交通问题

    2.各类设施问题

   五 几点建议

    1.加强规划和管理,加快卫星城的建设步伐

    2.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高速公路实行优惠收费

    3.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缩小与市区的差距

 借鉴篇

  北京零售商业与世界零售商业的比较研究

   一 北京零售商业发展现状

   二 北京市商业零售业与中国和世界商业零售业的比较

   三 北京市商业与国际大都市商业的差距在哪里

    1.两个城市基本情况和商业零售人员情况*

    2.主要商业街品牌、名店对比(以第五大道商业区和王府井商业区为例)

    3.购物、娱乐、休闲、餐饮功能的分布,文化氛围的营造

  东京商业中心的规划发展对北京的借鉴

   一 东京商业中心概览

    1.多心型的商业布局

    2.商业中心的规模划分*

    3.商业中心的三种类型

    4.商业中心形成的环境因素

    5.东京商业中心的特点

   二 对决定商业中心发展的几点因素的分析

    1.城市的发展是商业中心得以形成发展的前提

    2.城市结构、人口分布的发展变化是商业中心形成发展的决定因素

    3.政府的职能作用不容忽视

   三 启示

    1.多心型的商业结构是大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2.商业区立体化交通系统建设

    3.大而全——今日百货店的发展趋势

简 介:本书力图从首都的文化定位、历史资源及价值、首都的文化生活、首都的文化产业和事业的发展、首都文化传播及首都文化发展之国际借鉴等方面,阐明首都文化发展的优势、问题及对策。

作者: 申建军 李丽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