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74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 (ECI 2016)图书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Provincial Eco-Civilization Index (ECI 2016)

SSAPID:101-9061-3573-38
ISBN:978-7-5201-1346-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总报告汇集了课题组的主要观点;第二部分是“ECCI的理论与分析”,介绍ECCI的最新进展,展开国际比较,解析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与短板,反映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与发展态势;第三部分作了结构性调整,用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评价代替了往年对每个省域生态文明状况的单独分析,如此一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评价、绿色生产评价和绿色生活评价三个部分既相互联系又自成一体,形成了本书一主两辅的新格局。

相关信息

丛书名:生态文明绿皮书
编 辑:曹长香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5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中国皮书网

 Abstract

 法律声明

 皮书数据库

 生态文明绿皮书课题组

 主要编撰者简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子库介绍

 Ⅰ 总报告

  G.1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

   一 各省域生态文明水平参差不齐

    1.东三省、闽粤琼与川藏生态活力全国领先

    2.西南片区青、藏、滇、黔、桂五省区环境质量占优

    3.社会发展前十强东部沿海占据八席

    4.协调程度排名前列省份分布多点开花

   二 我国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转型迟缓

    1.我国绿色生产建设处于缓慢爬坡期

    2.我国绿色生活推进举步维艰

   三 我国生态文明水平与先进国家差距明显

   四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五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

 Ⅱ ECCI的理论与分析

  G.2 ECCI 2016评价体系与算法完善

   一 ECCI 2016评价思路

   二 ECCI 2016评价体系完善

    (一)评价体系的改进

    (二)ECCI 2016指标解释与数据来源

     1.生态活力考察领域

     2.环境质量考察领域

     3.社会发展考察领域

     4.协调程度考察领域

   三 ECCI 2016评价及分析方法

    (一)相对评价算法

     1.数据的标准化

     2.计算临界值

     3.对三级指标赋予等级分,构建连续性随机变量

     4.指标体系权重分配

     5.正逆指标的确定

     6.特异值处理

     7.计算ECI、GECI、CECI得分

    (二)ECCI 2016分析方法

     1.整体性聚类分析

     2.影响因素分析

     3.年度进步指数分析

  G.3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比较

   一 生态文明建设国际比较整体概况

    1.OECD及金砖国家的生态文明指数(ECI 2016)

   二 四个核心领域的排名情况

   三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特征

    1.生态活力建设有相对优势

    2.环境质量建设面临严峻考验

    3.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仍待提高

    4.协调程度提高受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制

   四 生态文明建设国际比较思路与框架

    1.指标体系

    2.指标调整

   五 总结与讨论

    1.巩固、提升生态活力相对优势

    2.环境污染治理仍是当前重中之重

    3.紧抓城乡一体化机遇,齐抓共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

    4.从缩减排放强度入手,推进协调发展

  G.4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关键变量分析

   二 构建简约生态文明指数CECI

    (一)ECI 2015首次引出核心变量ECI

    (二)简约生态文明指数

   三 结论与建言

    (一)简约生态文明指数(CECI):化繁为简,从纷繁复杂中探索主要规律

    (二)大气污染防治:控制生产、生活污染物排放势在必行

  G.5 生态文明建设类型

   一 划分方法

   二 六大生态文明建设类型

    1.均衡发展型的特点及建设策略

    2.社会发达型的特点及建设策略

    3.生态优势型的特点及建设策略

    4.相对均衡型的特点及建设策略

    5.环境优势型的特点及建设策略

    6.低度均衡型的特点及建设策略

   三 类型地理分布

    1.均衡发展型省份南移,社会发达型汇聚于东部沿海:社会发达型和均衡发展型在地理上靠近,容易互相转换

    2.东北生态活力依旧,西南环境质量仍强:“地理非中心区域”提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环境基础

    3.中部和北部地区发展动力不足,缺乏特色:生态文明的“中北部崛起”迫在眉睫

   四 类型变动分析

   五 基本结论

  G.6 年度进步指数

   一 我国整体生态文明建设进步指数

    1.自然生态系统活力稳步增强

    2.环境质量局部好转,喜忧参半

    3.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全面进步

    4.协调发展存在短板亟待补齐

   二 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进步指数

    1.省域生态活力进步指数分析

    2.省域环境质量进步指数分析

    3.省域社会发展进步指数分析

    4.省域协调程度进步指数分析

   三 简约生态文明建设进步指数

   四 进步指数分析结论

 Ⅲ 绿色生产、绿色生活评价与分析

  G.7 绿色生产建设年度评价报告

   一 绿色生产建设现状与整体评价

    (一)绿色生产建设处于缓慢爬坡期

     1.全国及各省域绿色生产建设呈现进步态势

     2.绿色生产建设水平整体不高

     3.各省域绿色生产建设水平和进步态势差异性显著

     4.绿色生产建设地域特征明显

    (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1.第三产业占比实现新高

     2.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提升

     3.服务业出现新业态

    (三)节能减排强约束下能耗强度和排放强度进一步降低

   二 绿色生产建设面临的问题与难点

    (一)服务业整体水平和层次偏低,内部结构不合理,形成低端锁定

     1.与主要经济体相比,第三产业占比差距明显

     2.各省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度不一,形成金字塔形

     3.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新兴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落后

    (二)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刚性需求与能源转型迫切性的矛盾

     1.可再生能源占比需进一步提高,新能源革命任重而道远

     2.能源资源消耗过大,利用方式粗放、效率低下

     3.我国能源转型的难度与复杂性

    (三)污染问题突出,环境代价过高

     1.水污染问题局部严重

     2.大气污染形势严峻

     3.土壤污染不容乐观

    (四)科技创新对节能减排的支撑不足

     1.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缓慢增长

     2.有效科技产出不高

   三 绿色生产建设评价思路与框架

    (一)绿色生产评价的指标体系

    (二)算法和分析方法

     1.相对评价算法

     2.确定指标权重

     3.分析方法

   四 启示与展望

    (一)以服务业为主导形成绿色生产转型的新常态

     1.以服务业为主导摆脱经济增长对重工业的畸形依赖

     2.以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多层次、高质量的产业结构升级

     3.以服务业为主导缓解节能减排压力

    (二)以能源绿色革命推动绿色生产降耗减污目标实现

    (三)以科技创新作为绿色生产转型的驱动力

  G.8 绿色生产国际比较

   一 样本国家绿色生产建设国际比较概况

    (一)OECD国家及金砖国家的绿色生产指数概况

    (二)绿色生产三个核心建设领域国际比较概况

     1.产业结构

     2.资源消耗

     3.排放强度

   二 中国绿色生产水平的比较特征

    (一)第三产业份额较低,创新对绿色生产的拉动力不足

    (二)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能耗总量还需控制

    (三)排放强度整体可圈可点,但碳排放量依旧居高不下

   三 指标体系介绍

   四 总结与讨论

    1.合理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2.提高资源利用率是绿色生产之本,要制度和技术两手抓

    3.摆脱高碳排放量困扰,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关键

  G.9 绿色生产建设的类型分析

   一 绿色生产建设的类型划分及地域分布

   二 绿色生产建设的类型特征

    (一)地域分布:地缘特征明显

    (二)均衡发展型:三驾马车共同驱动,绿色生产优势明显

    (三)资源消耗优势型:资源禀赋优势明显,可持续的动力不足

    (四)排放强度优势型:总量控制有待进一步优化

    (五)相对均衡型:差距与潜力并存

    (六)低度均衡型:多方面低水平徘徊,急需寻求突破

   三 启示与建议

  G.10 绿色生产建设进步指数分析

   一 全国绿色生产指数稳步上升,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1.产业结构转型缓慢,科技创新有待突围

    2.资源利用水平不一,工业能耗有待降低

    3.减排效应进步显著,指标呈现两极发展

   二 各省份绿色生产进步指数差异显著,半数省份低于平均水平

    1.产业升级全面增速,东部沿海省份有待加速

    2.资源消耗发展不均衡,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成新短板

    3.排放强度两极分化严重,工业烟粉尘排放不降反增

   三 绿色生产进步指数分析结论

  G.11 中国绿色生活建设评价报告(GLI 2016)

   一 中国绿色生活建设整体状况

    (一)主要矛盾凸显

     1.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同步提升,带动消费结构升级

     2.资源占用压力增大,用能结构继续优化。

     3.生活污染物排放控制有喜有忧

    (二)阶段性特征明显

     1.与OECD国家及金砖国家相比,中国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偏低

     2.中国生活领域的资源占用和污染物排放人均量小,总量大

     3.中国处于绿色生活建设的矛盾多发期

   二 各省域绿色生活建设现状(GLI 2016)

    (一)各省域绿色生活水平不一,半数以上省份GLI得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各省域绿色生活建设类型中均衡型占多数

    (三)大部分省域绿色生活建设得到持续推进

   三 绿色生活建设评价的思路与框架

   四 中国绿色生活建设中亟待理顺的三对矛盾

    (一)消费水平的规模与质量

    (二)资源产品的需求与供应

    (三)污染排放的存量与增量

  G.12 绿色生活建设国际比较

   一 绿色生活建设国际比较概况

    (一)OECD国家及金砖国家的绿色生活指数概况

    (二)绿色生活三个核心领域国际比较概况

     1.消费结构

     2.资源消耗

     3.排放强度

   二 中国推进绿色生活建设的优势和劣势

    (一)经济相对落后,居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

    (二)资源消耗有喜有忧

     1.人均生活水资源消耗相对较低

     2.生活能源消费方式和结构均需转变

     3.中国生活可再生能源取得巨大发展

    (三)排放强度具有相对优势

   三 绿色生活建设国际比较指标与框架

    1.消费结构

    2.资源消耗

    3.排放强度

   四 结论

  G.13 绿色生活建设类型

   一 各省域绿色生活建设六大类型:均衡型占多数

   二 均衡发展型省份应重视资源节约和优化

   三 相对均衡型省份应紧抓消费结构升级机遇

   四 低度均衡型省份要提升生活水平和优化资源双管齐下

   五 消费结构优势型省份应重点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六 资源消耗优势型省份需预防消费升级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

   七 排放强度优势型省份巩固相对优势面临挑战

   八 启示与结论

  G.14 绿色生活年度进步指数分析

   一 全国整体绿色生活发展指数

    1.消费结构整体向好

    2.资源消耗忧喜并存

     3.污染排放形势加剧恶化

   二 省域绿色生活发展指数

    1.北方进步总体上慢于南方

    2.生活水平、质量各省普遍提升

    3.水、汽油消耗量削减成共同难点

    4.生活源空气污染已是全国之痛

   三 结论和建言

  G.15 参考文献

  G.16 后记

 摘要

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科学的考评体系作导向。考核与评价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本质的不同。考核一般是行政机关的上级核查下级任务完成情况,督促工作进度,具有强制性,国家发展改革委已联合相关部委制定并发布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是目前最权威的省级行政区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依据;而评价通常由第三方开展,侧重检验工作完成的实际效果。促进学界的生态文明评价,有利于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明确方向,畅通公众了解、参与、监督生态文明建设的渠道,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发展。“生态文明绿皮书”作为学界对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未含港澳台)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的综合评价、分析报告,已连续出版七年,每年一部,共七部。ECI 2016除持续原有对各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总体评价外,作出了结构性调整,用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评价代替了往年对每个省域生态文明状况的单独分析,如此一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评价、绿色生产评价和绿色生活评价三个部分既相互联系又自成一体,形成了本书一主两辅的新格局。课题组认为,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目标旨在保持经济社会合理稳定发展,同时实现生态健康、环境良好、资源可永续利用。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方面,要促进经济合理持续增长,增进社会福祉,推动民生改善;另一方面,对于生态、环境、资源关键要“强体善用”。“强体”是指强生态系统之“体”,加强生态保育,增进生态系统活力,提高生态承载能力,以扩充环境容量,提升资源丰度。“善用”则是指用好资源与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缓解资源消耗产生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效应,提高协调发展水平;增强环境治理能力,完善污染防治体系,改善环境质量。因此,课题组继续从生态活力、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协调程度四个方面,综合评价分析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状况。提高协调程度作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合理开发利用好资源,改善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离不开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课题组构建了绿色生产、绿色生活评价体系,反映生态文明建设在生产、生活领域的具体落实情况。分析显示,我国整体生态文明水平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但各省域生态文明水平仍然参差不齐且发展不均衡,区域间生态文明建设两极分化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ECI 2016得分排名靠前的省份,在我国地理位置上东南西北均有分布,表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自然条件并非生态文明领先的决定性因素;生态文明相对落后的省份,地理分布上呈现区域集中连片的特征。有部分省域生态文明水平持续下滑,局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个别领域还存在明显短板。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呈现进步态势,部分省域排头兵地位显现,绿色生产进步幅度较大,表现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节能减排强约束下能源消耗强度和污染物排放强度进一步降低。但我国总体绿色生产水平不高,还面临服务业整体水平和层次偏低,经济发展对传统石化能源依赖过大,资源能源利用方式粗放、效率低下,导致污染问题突出等问题和难点。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推进举步维艰,只是在消费结构领域有一定进展,资源消耗领域有所退步,排放强度领域退步明显。中国现阶段绿色生活建设压力较大,阶段性特征明显,正处在消费结构转换、资源占用不断增多、污染物排放强度增加的爬坡期。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中国绿色生活建设需要着力的方向。我国生态文明水平与先进国家差距明显。在金砖国家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39个国家中,中国生态文明水平仅高于同为发展中大国的印度。具体在生态活力、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协调程度四个领域,我国只有生态活力情况相对较好,排名中等,其他领域全面落后。为探寻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明确下一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课题组从各指标相关性角度展开影响因素分析。在四项二级指标中,各选取一项与ECI 2016相关性最高的关键指标,分别是森林覆盖率、地表水体质量、服务业产值占GDP比例和大气污染物排放变化效应,构建简约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CECCI),测算出简约生态文明指数(CECI 2016)。各省域ECI 2016与CECI 2016得分相关系数达0.785,表征性较强,该四项具体指标即可大致反映现阶段各省份的生态文明建设状况。

〔德〕弗里德希·亨特布尔格、弗莱德·路克斯、玛尔库斯·史蒂文:《生态经济政策:在生态专制和环境灾难之间》,葛竞天、从明才、姚力、梁媛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法〕埃德温·扎卡伊:《可持续消费、生态与公平贸易》,鞠美庭等译,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美〕大卫·弗里德曼(David Freedman)等:《统计学》,魏宗舒、施锡铨等译,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美〕丹尼斯·米都斯等:《增长的极限》,李宝恒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美〕赫尔曼·E.戴利、肯尼思·N.汤森:《珍惜地球》,马杰、钟斌、朱又红译,商务印书馆,2001。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杨通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美〕加勒特·哈丁:《生活在极限之内》,戴星翼、张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美〕杰弗里·希尔:《自然与市场:捕获生态服务链的价值》,胡颖廉译,中信出版社,2006。

〔美〕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林自新、戢守志等译,东方出版社,2002。

〔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吕瑞兰、李长生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美〕理查德·瑞吉斯特:《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王如松、胡聃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美〕理查德·瑞杰斯特:《生态城市伯克利:为一个健康的未来建设城市》,沈清基、沈贻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美〕罗纳德·哈里·科斯著:《企业、市场与法律》,盛洪、陈郁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美〕马修·卡恩:《绿色城市:城市发展与环境》,孟凡玲译,中信出版社,2007。

〔美〕约翰·贝米拉·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西〕米格尔·鲁亚诺:《生态城市:60个优秀案例研究》,吕晓惠译,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英〕Jo Treweek:《生态影响评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英〕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徐波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英〕大卫·布林尼:《生态学》,李彦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英〕罗宾·柯林伍德:《自然的观念》,吴国盛、柯映红译,华夏出版社,1990。

〔英〕马凌诺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

〔英〕迈克·詹克斯、伊丽莎白·伯顿、凯蒂·威廉姆斯:《紧缩城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周玉鹏、龙洋、楚先锋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1世纪议程》,国家环境保护局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柯金良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生态文明建设读本》编撰委员会:《生态文明建设读本》,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本书编写组:《生态文明建设学习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曹凑贵:《生态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陈学明:《生态文明论》,重庆出版社,2008。

陈宗兴、祝光耀:《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卷/实践卷),学习出版社,2014。

迟福林:《第二次改革——中国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迟福林:《转型抉择:2020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与挑战》,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产业发展报告(2015):我国产业创新与转型升级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15。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产业发展报告2016:面向“十三五”的产业经济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全国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估》(综合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广州市林业局:《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主体功能区形成机制和分类管理政策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

姬振海:《生态文明论》,人民出版社,2007。

江泽慧等:《中国现代林业》,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1。

姜春云:《姜春云调研文集——生态文明与人类发展卷》,中央文献出版社、新华出版社,2010。

李惠斌、薛晓源、王治河:《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李志青:《中国经济新平衡:重建绿色发展》,中信出版社,2016。

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乐文睿、马丁·肯尼、约翰·彼得·穆尔曼:《中国创新的挑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刘思华:《刘思华选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刘湘溶:《生态文明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卢风:《从现代文明到生态文明》,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9。

卢风:《启蒙之后》,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卢风:《人类的家园》,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

卢风等:《生态文明新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

沈国明:《21世纪生态文明:环境保护》,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王玉梅:《可持续发展评价》,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吴风章:《生态文明构建——理论与实践》,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8。

许启贤:《世界文明论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徐宪平:《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从“十二五”看“十三五”》,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严耕、林震、杨志华:《生态文明理论构建与文化资源》,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严耕、王景福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严耕、杨志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系统建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严耕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报告2014》,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严耕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报告2015》,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严耕等:《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 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严耕等:《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 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严耕等:《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 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严耕等:《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 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严耕等:《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 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严耕等:《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 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杨通进、高予远:《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重庆出版社,2007。

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科学出版社,2007。

余谋昌:《生态文明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张慕葏、贺庆棠、严耕:《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章友德:《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中共中央宣传部编《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8。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8。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政策回顾与展望》,科学出版社,2008。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科学出版社,2009。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项目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战略卷),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生态现代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朱彤:《国家能源转型:德、美实践与中国选择》,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周海林:《可持续发展原理》,商务印书馆,2004。

诸大建:《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庄锡昌等:《多维视角中的文化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左其亭、王丽、高军省:《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方法·应用》,科学出版社,2009。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中国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11期。

陈艳、朱雅丽:《中国农村居民可再生能源生活消费的碳排放评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9期。

杜斌、张坤民、彭立颖:《国家环境可持续能力的评价研究:环境可持续性指数2005》,《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1期。

关琰珠、郑建华、庄世坚:《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中国发展》2007年第2期。

韩俊、崔传义、赵阳:《前车之鉴:巴西城市化过程中的贫民窟问题》,《书摘》2005年第9期。

蒋明康:《我国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价与分析》,《世界环境》2016年第5 期。

蒋小平:《河南省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李鹏:《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之间倒“U”型曲线关系的检验——基于产业结构调整幅度和经济增长速度共同影响视角的分析》,《经济问题》2016年第10期。

李艳梅、张雷:《中国居民间接生活能源消费的结构分解分析》,《资源科学》2008年第6期。

李政大、袁晓玲、杨万平:《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现状、困惑和展望》,《资源科学》2014年第1期。

马昌盛:《2030年:中国环境污染将跨越恶化拐点》,《产业聚焦》2013年第6期。

马凯:《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求是》2013年第9期。

马晓微、杜佳等:《中美居民消费直接碳排放核算及比较》,《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绿叶》2006年第10期。

曲建升等:《中国城乡居民生活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8期。

申曙光:《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基础》,《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孙东琪、张京祥、朱传耿、胡毅、周亮:《中国生态质量变化态势及其空间分异分析》,《地理学报》2012年第12期。

孙小兵:《中国降低能耗强度的思路探讨》,《资源与产业》2014年第1期。

佟金萍、马剑锋、王慧敏、秦腾、刘高峰:《水效率与技术进步:基于中国农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资源科学》 2014年第9期。

吴明红、严耕:《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探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第12期。

谢洪礼:《关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述评》(二),《统计研究》1999年第1期。

谢洪礼:《关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述评》(一),《统计研究》1998年第6期。

徐礼来、闫祯、崔胜:《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以厦门市为例》,《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第4期。

严耕、林震、吴明红:《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与评价》,《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10期。

严耕、杨志华、林震等:《2009年各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快报》,《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杨开忠、杨咏、陈洁:《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地球科学进展》2000年第6期。

杨开忠:《谁的生态最文明》,《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第32期。

杨志华、严耕:《中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影响因素及建设策略》,《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杨志华、严耕:《中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六大类型及其策略》,《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6期。

耶鲁大学环境法律与政策中心、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地球科学信息网络中心:《2006环境绩效指数(EPI)报告》(上),高秀平、郭沛源译,《世界环境》2006年第6期。

耶鲁大学环境法律与政策中心、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地球科学信息网络中心:《2006环境绩效指数(EPI)报告》(下),高秀平、郭沛源译,《世界环境》2007年第1期。

叶文虎、仝川:《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述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年第3期。

余谋昌:《生态文化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1989年第4期。

余谋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对十八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考》,《桂海论丛》2013年第1期。

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4期。

岳婷、龙如银:《我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华东经济管理》2013年第11期。

张陈俊、章恒全:《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工业用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5期。

张峰玮、曾琳:《未来中长期我国居民生活用煤需求预测》,《中国煤炭》2014年第6期。

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求是》2013年第24期。

张杰:《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障碍、困局与改革展望》,《人民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

张丽君:《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设的国际进展》,《国土资源情报》2004年第4期。

张志强、曾静静、曲建升:《世界主要国家碳排放强度历史变化趋势及相关关系研究》,《地球科学进展》2011年第8期。

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课题组:《生态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浙江经济》2003年第7期。

钟茂初、张学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及研究的批评综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2期。

钟明春:《生态文明研究述评》,《前沿》2008年第8期。

周景博:《中国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影响因素分析》,《统计与决策》2005年第06S期。

周茜、胡慧源:《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困——基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视角》,《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第22期。

黄鑫、董碧娟、李哲、林火灿:《服务业:新业态迸发新动力》,《经济日报》2015年5月29日。

李景源、杨通进、余涌:《论生态文明》,《光明日报》2004年4月30日。

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9月26日。

齐联:《致公党中央在提案中建议要建立生态文明指标体系》,《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3月6日,第A01版。

孙雪梅:《环保部:不转发展方式难减雾霾》,《京华时报》2013年3月16日。

邹雅婷、余毅锟:《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大国崛起》,《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11月29日,第9版。

国家林业局:《2011中国林业发展报告》,http://www.forestry.gov.cn/CommonAction.do?dispatch=index&colid=62(2013-5-18)。

国家林业局:《2012中国林业发展报告》,http://www.forestry.gov.cn/CommonAction.do?dispatch=index&colid=62 2013-5-18.

国家林业局:《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新闻发布会》,http://cftv.forestry.gov.cn:8080/ivss/web/jwzt/service09/inMeetingMgr/web/2010-05-26/16-27-54_4464694309008378615/after_meeting.jsp?meetingId=379&isLogin=no。

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602/t20160229_1323991.html。

申振东等:《建设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的指标体系与监测方法》,http://www.gyjgdj.gov.cn/contents/63/9485.html。

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颗粒物、臭氧、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的空气质量准则(2005年全球更新版)风险评估概要》,http://www.who.int/publications/list/who_sde_phe_oeh_06_02/zh/(2013-5-21)。

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统计测度与评价》,http://www.zj.stats.gov.cn/art/2010/1/18/art-281-38807.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部开展华北平原排污企业地下水污染专项检查》,http://www.zhb.gov.cn/gkml/hbb/qt/201305/t20130509_251858.htm(2013-5-2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历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1989~2010年)》,http://www.zhb.gov.cn/hjzl/zghjzkgb/lnzghjzkgb/index.shtml。

国家林业局:《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Y/T1594-2002)。

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_2012),2012年2月29日发布。

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全国生态功能区划》,2008。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空气质量报告》,2013。

Arthur P.J.Mol,David A. Sonnenfeld and Gert Spaargaren,The Ecological Modernisation Reader,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2009.

Cai DW. Understand the Role of Chemical Pesticides and Prevent Misuses of Pesticides. Bulleti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1).

Christopher Belshaw,Environmental Philosophy,Montreal & Kingston,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2001.

Ronald W.Hepburn,Philosophical Ideas of Nature,in th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Macmillan Publishing Co.,Inc. & The Free Press,1967.

The Ramsar Convention on Wetlands,The List of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2013-3-21),http://www.ramsar.org/cda/en/ramsar-documents-list/main/ramsar/1-31-218_4000_0__(2013-04-01).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数据,http://stats.oecd.org/。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数据,http://geodata.grid.unep.ch/。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统计资料,http://www.fao.org/corp/statistics/zh/。

联合国统计司千年发展目标指标,http://unstats.un.org/unsd/mdg/Data.aspx。

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

世界资源研究所统计数据集,http://earthtrends.wri.org/publications/data-set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环境统计数据(2011),http://www.stats.gov.cn/tjsj/qtsj/hjtjzl/hjtjsj2011/(2013-5-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03~2014),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1~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3~2014),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1~2015),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国水资源公报》(2001~2014),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