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15

信仰与变迁图书

SSAPID:101-9030-9265-92
ISBN:978-7-5097-8164-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个关于信仰与族群演变及族群认同的个案研究。书中从历史出发,通过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获得资料,在此基础上,分析卡力岗人信仰改变与族群认同及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并从地方与国家、社区与社会的不同角度与语境切入,讨论族群认同建构的一般规律,区分族群与族群认同研究中的社会文化事实与生物事实,反思族群认同理论,从文化、地域(社区Community)、国家三个维度研究信仰与族群认同关系的的结构。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刘夏蓓
编 辑:仇扬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5 民族学

 附录

 后记

 访谈提纲

 引言

 第一章 导论:一类特殊的文化现象

  第一节 卡力岗现象

   一 何为卡力岗现象

   二 卡力岗现象的研究价值

  第二节 解释此类特殊现象的主要理论与路径

   一 族群理论

    (一)族群概念的形成、语境与背景

    (二)西方定义族群的方法取向与多元化发展

    (三)族群概念的传入与我国定义族群的方法取向

   二 认同与民族认同理论

    (一)认同界定

    (二)族群认同理论与研究取向

    (三)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四)我国的民族(族群)认同研究与“多元一体理论”

   三 文化变迁理论与解释路径

    (一)价值决定论——价值文化导向路径

    (二)物质文化超前论——技术路径导向

    (三)均衡论——功能路径导向

    (四)冲突论——矛盾权力路径导向

    (五)进化论——竞争路径导向

    (六)传播论——互动路径导向

   四 研究现状与资料来源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现状与本书研究的主要问题

     1.学术界对卡力岗人的“描述”

     2.本书对卡力岗人的界定

     3.学界对卡力岗现象的研究现状

     4.本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田野调查与田野访谈

     2.具体访谈人物

     3.主要访谈内容

     4.主要观察内容

     5.文字档案资料

     6.问卷调查资料

 第二章 卡力岗人的民族志调查

  第一节 卡力岗现象的承载空间

   一 本土观念中的卡力岗空间

   二 行政区划的卡力岗空间

   三 研究者构建的卡力岗空间范围

  第二节 卡力岗地区的自然环境

   一 自然生态环境

    (一)方位与地貌

    (二)气候与水文资源

   二 自然环境的特点

    (一)地形地貌的封闭性

    (二)水资源的匮乏性

  第三节 卡力岗人的民族志调查

   一 卡力岗人的构成与特征

    (一)化隆县人口构成

    (二)卡力岗三乡的民族结构

    (三)德恒隆乡及田野调查点概况

     1.田野调查点之一:纳加村概况

     2.田野调查点之二:德一村概况

     3.田野调查点之三:东加村概况

     4.田野调查点之四:吾后列(若索行政村之下的一个自然村)概况

     5.田野调查点之五、六:团一村、团二村概况

    (四)卡力岗人的语言构成与特征

   二 卡力岗人的居住格局与原则

   三 卡力岗人的生产与生活

    (一)卡力岗的农业与农事安排

    (二)卡力岗的牧业生产

    (三)手工业、商业

    (四)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

 第三章 卡力岗人的宗教演变与文化变迁

  第一节 卡力岗人宗教信仰的演变

   一 宗教组织的演变

    (一)藏传佛寺的持续衰减与卡力岗人宗教信仰的演变

    (二)清真寺的持续增长与卡力岗人宗教信仰的演变

   二 信教群体的演变

    (一)民间传说与集体记忆中的群体化演变

    (二)历史记载与文化遗存中的群体化演变

   三 内容演变

    (一)宗教观念的演变

    (二)宗教行为的演变

     1.阿訇和学经人数所占的比例高

     2.卡力岗人严守教规并自觉用教规规范自己的行为

     3.“去寺里”(做礼拜)的人数多

     4.前往麦加朝觐者越来越多

     5.完纳“天课”率高

     6.信仰坚定,宗教抱负高

  第二节 卡力岗人的文化变迁

   一 物质文化变迁

    (一)生计方式变迁

    (二)风俗习惯变迁

    (三)民间文化变迁

   二 制度文化变迁

    (一)社会组织变迁

    (二)亲属制度变迁

    (三)家庭结构变迁

   三 精神文化变迁

    (一)思想观念变迁

    (二)教育传承观念变迁

   四 变迁梯度与模式

    (一)卡力岗人的文化变迁梯度

    (二)卡力岗人的文化变迁模式

  第三节 卡力岗宗教演变及文化变迁的基础与条件

   一 历史文化基础

    (一)多元文化的历史背景为变迁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多元与融合的文化特点为变迁提供了前提条件

     1.民族的多元性和民族族源的多源流性

     2.该区域文化的多元性还表现为“以通婚为标志”的族群间的高度互动交流上

     3.该区域文化的多元性也体现在“家庭文化”上

    (三)宗教的多元性与多元的宗教文化为卡力岗人信仰演和文化变迁奠定了基础

    (四)带有宗教色彩的节日文化为卡力岗信仰演变与文化变迁奠定了基础

   二 社会制度基础

    (一)“政教合一”制度

    (二)门宦制度

   三 社会经济基础

    (一)历史上的牧业经济

    (二)以农业为主、畜牧养殖为辅的生产方式

    (三)手工业、商业

 第四章 卡力岗人的族群演变与族群认同建构

  第一节 卡力岗人的族群演变与性质

   一 族群与族群演变概念界定

    (一)族群概念的界定

    (二)族群演变的界定

   二 从藏到藏回的族群演变

    (一)人口数量的演变

    (二)所占总人口比例的演变

    (三)卡力岗人的族群演变推断

   三 族群演变的性质

  第二节 卡力岗人族群演变的基础与条件

   一 族群构成基础

    (一)藏族的多元构成是卡力岗人族群演变的前提条件

    (二)回族的多元构成,为卡力岗人族群演变提供了可能

   二 族群关系基础

    (一)族群关系与互动类型之一:“对等互动”的关系类型

    (二)族群关系与互动类型之二:“交错互动”的关系类型

    (三)族群关系与互动类型之三:“裹挟嵌入”式的互动关系类型

    (四)族群关系与互动类型之四:“部分涵化”的互动关系类型

    (五)族群关系与互动类型之五:“生存互补”的互动关系类型

   三 族群“边界”基础

    (一)汉藏边界及特征

    (二)回族与撒拉族等穆斯林的族群边界与特征

    (三)藏族与回族的边界与特征

  第三节 卡力岗人族群认同的建构

   一 认同与族群认同界定

    (一)自我与自认同

    (二)他者与他认同

    (三)本书对族群认同概念的操作

   二 卡力岗人族群认同的建构

    (一)价值认同的建构

    (二)文化认同的建构

    (三)制度认同的建构

    (四)卡力岗人族群认同现状田野调查

     1.关于族群认同

     2.关于族群语言

   二 民族认同的建构

    (一)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

    (二)宗教认同与民族认同

    (三)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

   四 卡力岗现象的成因与普遍意义

认同(Identity)研究滥觞于哲学,发展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在当今世界中,其所显示出来的社会整合力量越来越令人瞩目。民族认同(ethnic identity)是认同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族群认同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之间的关系时而整合为一体,时而分裂为对立,不时引发民族运动、国家解体、区域独立及冲突战争等,对近代以来形成的民族国家及世界格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族群认同研究显示出从未有过的重要意义与需求,也形成了亨廷顿《我们是谁》、哈罗德·伊罗生《群氓之族》、冈-米达尔《美国的抉择》等一批具有广泛影响的重要著作。族群认同已经成为诸多学科无法回避的研究课题。本书是一个关于信仰与族群演变及族群认同的个案研究,本书的个案是发生在两百多年前,至今仍在继续的“卡力岗人”的族群演变与文化变迁,个案的性质决定了本研究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特点。本研究从历史出发,通过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获得资料,在此基础上,分析卡力岗人信仰改变与族群认同及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并从地方与国家、社区与社会的不同角度与语境切入,讨论族群认同建构的一般规律,区分族群与族群认同研究中的社会文化事实与生物事实,反思族群认同理论,从文化、地域(社区community)、国家三个维度研究信仰与族群认同关系的结构。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

〔英〕艾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英〕拉德克利夫—布朗:《人类学方法论》,夏建中译,华夏出版社,2002。

〔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美〕威廉·费尔丁·奥格本:《社会变迁》,王晓毅、陈玉国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美〕乔治·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美〕斯蒂文·郝瑞:《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巴莫阿依、曲木铁西译,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6。

曹正汉:《观念如何决定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Homer G.Barnett,Innovation:The Basis of Culture Change,New York,1953。

〔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杜杉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美〕托马斯·哈定:《文化与进化》,韩建军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美〕克莱德·伍兹:《文化变迁》,施惟达、胡华生译,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

〔英〕埃文斯-普理查德:《努尔人》,诸建芳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

〔法〕迪迪埃·埃里蓬:《今昔纵横谈——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传》,袁文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美〕施维坚:《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中华书局,2000。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3。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乔健:《族群关系和文化咨询》,载《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王海龙等:《文化人类学历史导引》,学林出版社,1992。

孙尚扬:《宗教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李安宅:《藏族家庭与宗教的关系》,载《李安宅藏学文论选》,中国藏学出版社,1992。

郝苏民:《甘青特有民族文化形态研究》,民族出版社,1999。

马戎主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1997。

张海洋:《浅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族群认同与跨文化传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刘夏蓓:《安多藏区族际关系与区域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

清格尔泰:《土族语话语材料》,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

李克郁:《土汉词典》,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

清格尔泰编著,李克郁校《土族语和蒙古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

王忻暖:《西藏王统记》,商务印书馆,1957。

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

黄奋生:《藏族史略》,民族出版社,1982。

黎宗华、李延恺:《安多藏族史略》,青海民族出版社,1992。

化隆回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化隆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化隆回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化隆回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1984。

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青海省志·宗教志》,西安出版社,2000。

陈庆英:《中国藏族部落》,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

刘建丽:《宋代西北吐蕃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

马建春:《各民族共创中华》(西北卷下),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

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民族出版社,2003。

陈连开:《中国民族史纲要》,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白寿彝:《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马曼丽:《中国民族史入门》(甘肃民族卷),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

罗康隆:《族际关系论》,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

周建农:《人类意志的现实化》,学林出版社,1991。

刘夏蓓:《西北少数民族通史·明代卷》,民族出版社,2009。

刘夏蓓:《跨世纪少数民族家庭实录·东乡族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Weber,Max,Economy and Society,Volume 1,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8.

Cohen,Ronald,“Ethnicity:Problem and Focus in Anthropology”,in Bernad Siegel,Alan Beals and Stephen Tyler(eds.)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7,Palo Alto:Annual Reviews Inc,1978.

Barth,Fredrik,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69.

沈玉萍:《卡力岗现象分析》,《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翁乃群:《国家和地方语境下的族群认同》,《中国研究》2009年春季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范可:《中西语境里的“族群”与“民族”》,《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叶江:《当代西方的两种民族理论——兼评安东尼·史密斯的民族(nation)理论》,《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孙菲:《试析20世纪西方族群认同理论在中国民族研究领域的运用》,延边大学硕士论文,2013。

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2期。

海路、徐杰舜:《中国族群研究:缘起、成就及问题》,《广西民族研究》2011年第1期。

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

刘夏蓓:《两汉前羌族迁徙论》,《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

刘夏蓓:《青海隆务河流域的“六月会”及文化内涵》,《西北民族研究》2000年第1期。

刘夏蓓:《关于安多藏区族际关系的人类学研究》,《民族研究》2004年第5期。

刘夏蓓:《一个特殊回群体的人类学调查——以卡力岗两个回族村为个案》,《回族研究》2004年第4期。

刘夏蓓:《一个特殊回族群体的人类学调查——以卡力岗两个回族村为个案》,《回族研究》2004年第4期。

刘夏蓓:《卡力岗人——文化变迁的人类学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未出版),2004。

刘夏蓓:《卡力岗人的文化变迁与防御层次研究》,《暨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刘夏蓓:《迁徙、文化传播与认同:以卡力岗人为个案》,载《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

马伟华、胡鸿保:《青海卡力岗人综述》,《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马伟华:《青海卡力岗回族语言认同的调查报告——以化隆德恒隆乡德一村为例》,《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马伟华:《青海卡力岗回族文化习俗传承与变迁的考察——以化隆县德恒隆乡德一村为例》,《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马伟华:《青海卡力岗回族宗教认同的调查与思考——以青海省化隆县德恒隆乡德一村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冶清芳:《青海化隆卡力岗地区藏回渊源考》,《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

马有福:《走近卡力岗》,《中国民族》2008年第7期。

韦云波:《镇宁县族际通婚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其力木格:《关于影响族际通婚的因素的简述》,《消费指导》2010年第3期。

梁茂春:《什么因素影响族际通婚?——社会学研究视角述评》,《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

赵勍:《四川藏区近代史上的藏汉民族通婚》,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郭红珍、何星亮:《评王明柯的〈华夏边缘〉》,《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李琰:《卡力岗人与伊斯兰教》,《中国穆斯林》2004年第3期。

李耕砚、徐立奎:《卡力岗地区部分群众昔藏今回的调查》,《青海社会科学》1981年第2期。

杨虎德、张钟月:《清朝伊斯兰教政策探析》,《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贺金瑞、燕继荣:《论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张中复:《历史记忆、宗教意识与“民族”身份认同——青海卡力岗“藏语穆斯林”的族群溯源研究》,《西北民族研究》2013年第2期。

杨军:《重返卡力岗——卡力岗回族研究的人类学反思》,《回族研究》2013年第3期。

达娃央宗:《青海卡力岗人的族群身份变迁》,《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才项措:《青海卡力岗历史文化变迁研究》,西藏大学硕士论文,2013。

桑才让:《卡力岗“藏回”现象的再调查与研究》,《宗教与民族》,2007。

马明德、马学娟:《“卡力岗”现象的文化地理学浅析》,《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马宏武:《信仰变异与民族特征——卡力岗回族民族特征浅议》,《青海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马学仁:《中国穆斯林中的奇特成员——卡力岗人》,《中国穆斯林》2002年第5期。

冯迎福:《试论卡力岗地区的经济社会与可持续发展》,《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李琰:《“卡力岗人”与伊斯兰教》,《中国穆斯林》2004年第3期。

梁莉莉:《卡力岗的藏语穆斯林》,《中国宗教》2005年第11期。

梁莉莉:《元共生中的文化涵化——青海河湟地区“卡力岗”和“家西番”族群的个案研究》,载《第二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中青年学者高级研修班论文集》。

秀多吉:《化隆卡力岗地区的社会文化变迁探析》,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1。

马学仁:《卡力岗人社会现象调查》,《宗教与民族》,2003。

(清)左宗棠:《请分甘肃乡闱分设学政析》,《左文襄公奏稿》卷44。

周明武编修《青海省巴燕县风土调查概况》,民国19年(1930年),甘肃省图书馆存。

《青海各县风土概况调查集》,民国21年(1932年),甘肃省图书馆存。

马鹤天:《西北考察记青海篇》,民国25年(1936年),青海省图书馆存。

黄应贵:《空间、力与社会》,“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5。

(清)杨应琚纂修,《西宁府新志》,乾隆十二年(1747年)刻本,青海省图书馆存。

(清)钟文海:《巴燕戎格厅地理调查表》,宣统元年(1909年),甘肃省图书馆存。

青海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化隆回族组:《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回民调查综合资料(草)》,1958。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西藏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藏族简史》,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63。

《明实录·孝宗实录》卷三十二,弘治二年十一月壬申年。

王士谦:《东华续录》“雍正朝”卷四。

乾隆:《喇嘛说》,碑藏雍和宫。

王继光、刘夏蓓:《同仁县志资料》,内部,1996。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分乡、镇、街道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