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05

旅游资源价值及其评价图书

The Tourism Resource Value and Its Evaluation

SSAPID:101-9030-6551-06
ISBN:978-7-5097-9944-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反映“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三大关系的角度出发,提出旅游资源价值由“构序价值”“体验价值”“劳动价值转移”三部分构成。在分析旅游资源及开发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序价值的计算方法,建立了旅游吸引力模型,得出了体验价值的计算公式,论述了劳动价值转移与利益稀缺的表现形式,并在对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的基础上,给出了对旅游承载力进行有效管理的办法。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谌贻庆 甘筱青
编 辑:王楠楠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49 信息产业经济(总论)

 第一章 绪论

  一 价值理论发展

  二 价值研究方法

   (一)哲学方法

   (二)数理方法

   (三)系统科学方法

   (四)空间统计分析方法

  三 资源的活性与产权

  四 旅游资源研究进展

  五 本书主题及内容

   (一)研究主题

   (二)内容框架

 第二章 旅游资源价值表现

  一 旅游资源价值研究进展

  二 旅游资源与开发系统的结构

  三 旅游资源价值构成

  四 旅游资源价值在三大关系中的表现

 第三章 旅游资源结构与构序价值

  一 旅游资源与开发系统研究进展

  二 旅游资源与开发系统结构分析

   (一)旅游资源

   (二)旅游区服务业

   (三)旅游交通业

   (四)旅游客源市场

   (五)系统的外部环境

   (六)旅游流

  三 旅游资源构序价值

   (一)构序价值表达式

   (二)事件价值

 第四章 旅游资源与开发系统演化

  一 自然经济时期

  二 商品经济时期

  三 服务经济时期

  四 外部环境的影响

   (一)文化的影响

   (二)经济的影响

   (三)政策的影响

   (四)技术的影响

  五 演化机制

 第五章 旅游吸引力与体验价值

  一 旅游吸引力

   (一)旅游吸引力的本质

   (二)旅游吸引力形成机理

  二 其他作用力

   (一)距离阻力与交通推力

   (二)季节因素的作用

   (三)旅游区服务推力

   (四)经济收入与闲暇时间的作用

   (五)政策、制度、营销的作用

  三 旅游吸引力模型

   (一)旅游吸引力理论模型

   (二)最大可能旅游吸引量

  四 体验价值

   (一)旅游主体差异性

   (二)旅游体验价值

   (三)旅游效用与景点质量、闲暇时间分析

 第六章 旅游服务劳动价值转移

  一 利益稀缺的表现

  二 产权界定与旅游资源交易

  三 合作机制

  四 劳动价值的转移

 第七章 旅游承载力与价值保值

  一 旅游承载力

  二 旅游承载力构成

   (一)环境承载力

   (二)物质承载力

   (三)社会心理承载力

   (四)旅游承载力构成之间的关系

  三 承载力与收益、成本、旅游者效用分析

   (一)旅游目的地收益和成本分析

   (二)旅游者效用分析

   (三)旅游承载力的确定

  四 旅游资源价值保值

   (一)旅游承载力限制因素

   (二)旅游承载力管理过程

 第八章 旅游资源价值评价

  一 评价过程

   (一)旅游资源价值定性评价

   (二)旅游资源价值综合评价

    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2.确定权系数

    3.建立评价公式

    4.运用评价公式得到评价结果

  二 价值评价方法

   (一)旅行费用法

   (二)或然估计法

    1.确定支付意愿的内容

    2.设计支付意愿的问卷

    3.假设市场环境描述

    4.计算支付意愿模型

    5.计算结果

   (三)市场评价法

  三 构序价值评价

  四 旅游人数预测

   (一)主观概率预测

   (二)时间序列预测

   (三)多元线性回归预测

   (五)随机时间序列预测

《旅游资源价值及其评价》一书从反映“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三大关系的角度出发,提出旅游资源价值由“构序价值”“体验价值”“劳动价值转移”三部分构成。在分析旅游资源及开发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序价值的计算方法,建立了旅游吸引力模型,得出了体验价值的计算公式,论述了劳动价值转移与利益稀缺的表现形式,并在对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的基础上,给出了对旅游承载力进行有效管理的办法。

〔古希腊〕色诺芬:《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张伯健、陆大年译,商务印书馆,1961。

〔英〕威廉·配第:《赋税论、献给英明人士、货币略论》,陈冬野等译,商务印书馆,1978。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

〔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62。

〔奥〕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陈端译,商务印书馆,1964。

〔英〕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郭大力译,商务印书馆,1984。

〔英〕罗宾逊:《不完全竞争经济学》,王翼龙译,商务印书馆,1961。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陈良璧译,商务印书馆,1964。

〔英〕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巫宝三译,商务印书馆,1972。

〔美〕A.迈里克·弗里曼:《环境与资源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曾贤刚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冯尚友:《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科学出版社,2000。

郑易生:《资源价值与利益集团》,载于张晓、郑玉歆主编《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张晓:《转型期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的经济学理性》,载于张晓、郑玉歆主编《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晏智杰:《经济学价值理论新解》,《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

樊纲:《论均衡和非均衡的可持续性》,《经济研究》1991年第7期。

〔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平新乔、胡汉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陈甬军:《过渡市场论——中国产权市场研究》,经济学出版社,2001。

杨振之、马治鸾、陈谨:《我国风景资源产权及其管理的法律问题》,《旅游学刊》2002年第4期。

申葆华:《国外旅游研究进展》,《旅游学刊》1996年第1、2、3、4期。

〔美〕威廉·瑟厄波德:《全球旅游新论》,张广瑞译,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邓观利:《旅游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

黄辉实:《旅游经济学》,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85。

黄辉实:《资源、评价、开发》,载《中国旅游年鉴》,1990。

雷明德等:《旅游地理学》,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

卢云亭:《现代旅游地理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李天元:《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

保继刚、楚义芳编著《旅游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肖星、严江平:《旅游资源与开发》,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保继刚、楚义芳编著《旅游地理学》(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Walras L.,Elements of Pure Economics,London:Allen and Unwin,1954.

Pigou A.,The Economics of Welfare,London:Macmillan,1920.

Hicks J.,Value and Capital,Oxford,England:Clarendon Press,1946.

Hicks J.,“The Four Consumer Surpluses”,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1943.

Krutilla,John V.,“Conservation Reconsidered”,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1967.

Pearce D.W. and Moran D.,The Economic Value of Biodiversity,IUCN,1994.

Mas-Collel,Andreu.,The Theory of General Economic Equilibrium,A Differentiable Approach,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Willenbockel,Dirk.,Applied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ling,John Wiley,1994.

Bertalanffy Von.,General System Theory,New York:George Breziller,1973.

Moran P.A.P.,“Notes on Continuous Stochastic Phenomena”,Biometrika (37)1950.

Griffith D.A.,Theory of Spatial Statistics in Spatial Statistics and Models,Edited by Gaile G.L.,Willmott C.J.,Boston: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84.

Getis A. and Ord J.K.,“The Analysis of Spatial Association by the Use of Distance Statistics”,Geographical Analysis (24)1992.

Anselin L.,“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LISA”,Geographical Analysis (2)1995.

Marion Clawson,Methods of Measuring the Demand for and Value of Outdoor Recreation,RFF Reprint No.10,Washington,D.C.:Resources for Future,1958.

Ridker Ronald G. and John A.Henning,“The Determinants of Residential Property Value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Air Pollution”,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1967.

Burt Oscar R. and Dukwand Brewer,“Estimation of Net Social Benefits from Outdoor Recreation”,Econometrical (5)1971.

Morey Edward R.,“Confuser Surplu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1984.

Bockstael Nancy E.,W.Michael Hanemann and Ivar E.Strand Jr.,Measuring the Benefits of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Using Recreation Demand Models,Report to the U.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College Park,Md.:University of Maryland,1986.

〔英〕哈耶克:《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冯克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

〔古希腊〕色诺芬:《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张伯健、陆大年译,商务印书馆,1961。

晏智杰:《经济学价值理论新解》,《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美〕A.迈里克·弗里曼:《环境与资源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曾贤刚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刘文、王炎庠、张敦富:《资源价格》,商务印书馆,1996。

李慧明:《环境资源价值探讨》,《河北学刊》2001年第7期。

谢钰敏、魏晓平、付兴方:《资源经济自然资源价值的深入研究》,《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1年第2期。

卢云亭:《现代旅游地理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黄辉实:《资源、评价、开发》,载《中国旅游年鉴》,1990。

林越英:《旅游环境保护概论》,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黎洁:《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实现方式研究》,《农村生态环境》2002年第3期。

邓清南:《四川旅游资源价值、条件与潜力分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刘坤、杨东:《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评价》,《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张胜、毛显强:《提升人文旅游资源价值的环境经济政策分析——以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第5期。

梁学成、郝索:《对旅游复合资源系统建立的价值分析》,《旅游学刊》2004年第1期。

李东红、杨利美:《文化资源的价值评估、成本核算与经济补偿》,《思想战线》2004年第3期。

甘筱青:《旅游资源与开发的系统结构》,《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年第1期。

甘筱青、谌贻庆:《旅游资源价值及其在三大关系中的体现》,《科学技术与工程》2003年第6期。

谌贻庆、甘筱青:《从系统结构分析旅游资源价值》,载《泛太平洋管理学会第20届国际年会(上海)论文集》,2003年7月。

J.V.Krutilla,“Conservative Reconsidered”,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 (4)1967.

J.V.Krutilla and Fisher A.,The Economics of Natural Environments,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for Resource for the Future,1967.

Cichetti C.J. and Freeman A.M.Ⅲ,“Option Demand and Consumer Surplus:Further Comment”,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5)1971.

Arrow W.K.J. and Fisher A.,“Environmental Preservation:Uncertainty and Reversibility”,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8)1974.

Fisher A. and Reucher R.,“Intrinsic Benefits of Improved Water Quality: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in Smith V.K. and Wkite D.,eds.,Advance in Applied Macroeconomics,Greenwich,Conn:JAI Press,1984.

Brookshire D.V.et al.,“Existence Values and Normative Economic:Implications for Valuing Water Resources”,Water Resource Research (12)1986.

D.W.Pearce and Moran D.,The Economic Value of Biodiversity,IUCN,1994.

Clawson,Marion,Methods of Measuring the Demand for and Value of Outdoor Recreation,RFF Reprint No.10,Washington,D.C.:Resources for the Future,1959.

Ridker,Ronald G. and John A.Henning,“The Determinants of Residential Property Valu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Air Pollution”,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1967.

Burt,Oscar R. and Durward Brewer,“Estimation of Net Social Benefits from Outdoor Recreation”,Econometrics (5)1971.

Hausman,Jerry A.,“Exact Consumer’s Surplus and Dead Weight Los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1981.

McConnell,Kenneth E.,“The Economics of Outdoor Recreation”,in Allen V.Kneese and James L.Sweeney,eds.,Handbook of Natural 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Vol.1,Amsterdam,The Netherlands:North-Holland,1985.

Kling,Catherine L.,“Comparing Welfare Estimates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Changes from Recreation Demand Model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3)1988a.

Kling,Catherine L.,“The Reliability of Estimates of Environmental Benefits from Recreation Demand Models”,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4)1988b.

〔意〕欧文·拉兹洛:《系统哲学引论:一种当代思想的新范式》,钱兆华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

〔俄〕普列奥布拉曾斯基,V.S.克列沃谢耶夫,V.M.:《苏联游憩系统地理》,吴必虎、蒋文莉等译,华南师范大学旅游教育专业印行,1989。

杨振之:《旅游资源的系统论分析》,《旅游学刊》1997年第3期。

彭华:《区域旅游规划新理念》,《广东旅游》1997年第7~8期。

吴必虎:《旅游系统:对旅游活动与旅游科学的一种解释》,《旅游学刊》1998年第1期。

甘筱青:《旅游资源与开发的系统结构》,《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年第1期。

邓观利:《旅游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

郭来喜:《人文地理学概论》,科学出版社,1985。

黄辉实:《旅游经济学》,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85。

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唐顺铁、郭来喜:《旅游流体系研究》,《旅游学刊》1998年第3期。

杨萍:《从旅游流到物质流:对旅游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思考》,《思想战线》2010年第4期。

张理华:《黄山地质旅游景观成因机制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3期。

吴必虎、唐子颖:《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分析》,《人文地理》2003年第1期。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陈良璧译,商务印书馆,1981。

Gunn,Clare A.“Vacations Cape”,Designing Tourist Regions,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1972.

Gunn,Clare A.,Tourism Planning:Basics,Concepts,Cases,3rd Ed,Prentice-Hall,1994.

Leiper,Neil,“The Framework of Tourism:Towards a Definition of Tourism,Tourist,and the Tourist Industry”,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4)1979.

Leiper,Neil,“Tourist Attraction Systems”,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7)1990.

Sessa,Alberto,“The Science of Systems for Tourism Development”,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5)1988.

Robert Christie Mill,Alastair M.Morrison,Tourism System:An Introductory Text,2nd Edition,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2.

Kaspar,A.“Das System Tourism im überblick”,in G.Haedrich et al.,eds.,Tourism Management,de Gruyter.

Anderson C. & Wachtel E.,The Expo Story,Madeira Park:Harbour Publishing,1986.

钱学森等:《论系统工程(增订本)》,湖南科技出版社,1988。

杨桂华、陶犁:《旅游资源学》,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汪宇明、钱磊、吴文佳:《旅游资源新论——基于游憩需求变化与技术进步的视角》,《旅游科学》2010年第1期。

靳诚、陆玉麒、徐菁:《1995年来中国省际入境旅游相对优势演化的空间特征分析》,《人文地理》2010年第1期。

李庆雷、白廷斌:《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张文奎:《人文地理学概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9。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

苗东升:《系统科学是关于整体涌现性的科学》,载许国志主编《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老子·二十五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朱立元:《中西古代艺术类型差异之文化探源》,《上海文化》1995年第5期。

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1994。

杨俭波、乔纪纲:《动因机制——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理论的研究》,《热带地理》2003年第3期。

王保伦:《我国旅游酒店组织结构再造研究》,《旅游学刊》2001年第6期。

匡林:《中国入境旅游发展的分析与预测》,载张广瑞等主编《2000~2002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马惠娣:《未来10年中国休闲旅游业发展前景盼望》,《齐鲁学刊》2002年第2期。

魏小安等:《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大趋势》,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杜江、戴斌、蒋齐康等:《中国旅行社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旅游学刊》2002年第1期。

杜江:《中国旅行社业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载张广瑞等主编《2000~2002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杨春宇、黄震方、毛卫东:《基于系统科学的旅游地演化机制及规律性初探》,《旅游学刊》2009年第3期。

王昆欣:《试论旅游活动“新六要素”》,《旅游科学》2005年第6期。

杨玲玲、魏小安:《旅游新业态的“新”意探析》,《资源与产业》2009年第6期。

Urry,J.,The Tourist Gaze,London:Sage,1990.

Smyth,M.,Away from It All,Toronto,1990.

Bucklin R.E.,Lattin J.M.,Ansari A.,et al.,“Choice Expener Red the Internet:From Clickstream to Research Stream”,Marketing Letters (3)2002.

R.A.Fisher,The Genetical Theory of Natural Selection,Oxford:Clarendon,1930.

Jordan E.J.,Norman W.C.,Vogt C.A.,“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of Travel Infonnation Search Behaviors”,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6)2013.

Holloway,J.C.,The Business of Tourism,2nd Edition,Macdonald & Ewans Ltd.,1985.

Kaul,R.N.,Dynamics of Tourism,Vol.1,New Delhi:Sterling Publishing Co.,1985.

保继刚等:《旅游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车裕斌:《旅游目的地系统吸引力分析》,《咸宁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

〔日〕田中喜一:《旅游事业论》,旅游事业研究会,1950。

〔美〕约翰·托马斯:《是什么促使人们旅游》,美国旅行代理人协会旅游新闻,1964。

徐汎:《中国旅游市场概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1991。

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概览(2003年)》,2003。

冯文权:《经济预测与决策技术》,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邹统钎:《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旅游教育出版社,1992。

保继刚:《引力模型在游客预测中的应用》,《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第4期。

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科学出版社,1996。

张凌云:《旅游地引力模型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地理研究》1989年第8期。

马耀峰、李天顺:《中国入境旅游研究》,科学出版社,1999。

张凌云:《市场评价:旅游资源新的价值观——兼论旅游资源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旅游学刊》1999年第2期。

万建香:《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模型研究新论》,《企业经济》2002年第6期。

黄郁成:《新概念旅游开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The WTTC 1996/7 Travel & Tourism Research Report,6th Ed,London:World Travel and Tourism Council,1996.

Atkinson,J.W.,An Introduction to Motivation,New York:Van Nostrand,1964.

Robert W.Mclntosh and S.Goeldner,Tourism,Columbus,Ohio:Grid Publishing,1984.

Lioyd E.Hudman,Young Jam,A Shrinking World,Columbus,OH:Gid,1988.

Plog,S.C.,Why Destination Areas Rise and Fall in Popularity,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1973.

Plog,S.C.,Vocation Places Rated,Fielding Worldwide,Redondo Beach,CA,1995.

Kotler,P.,Marketing Management,Analysis,Planning,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8th Ed,Simon and Schuster,Englewood Cliff,NJ,1994.

Gunn,Clare A.,Tourism Planning:Basics,Concepts,Cases,3rd Ed,Prentice-Hall,1994.

Wilson,A.G.,“Statistical Theory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Models”,Transportation Res.(1) 1967.

Chan,Y. and Carroll T.,“Estimating Recreational Travel and Economic Values of State Parks”,Journal of the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Division(1)1985.

罗丽艳:《自然资源价值的理论思考——论劳动价值论中自然资源价值的缺失》,《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第6期。

王小润、白锋哲:《景区经营权——不得不说的话题》,《光明日报》2002年7月15日。

张进福:《经营权出让中的景区类型与经营主体分析》,《旅游学刊》2004年第1期。

谌贻庆、邱建松、崔爱平:《供应链协作动因研究》,《价值工程》2004年第5期。

Z.Kevin Weng,“The Power of Coordinated Decisions for Short-life-cycle Products in Manufacturing and Distribution Supply Chain”,IIE Transaction (31)1999.

Michael Moses and Sridhar Seshadri,“Policy Mechanisms for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IIE Transaction (32)2000.

杨锐:《风景区环境容量初探——建立风景区环境容量概念体系》,《城市规划汇刊》1996年第6期。

张文奎:《经济旅游地理》,山东科技出版社,1985。

崔凤军、刘家明、李巧玲:《旅游承载力指数及其应用研究》,《旅游学刊》1998年第3期。

保继刚等:《旅游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崔凤军:《论旅游环境承载力》,《经济地理》1995年第1期。

李天元:《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陈安泽:《旅游地理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王大悟、魏小安:《新编旅游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宋子千:《峰值指标:旅游空间容量估计的一种新方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Mercer,D.C.:《旅游与当地居民的不和谐关系:澳大利亚的经验》,载于William Theobald主编《全球旅游新论》,张广瑞等译,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万建香:《以开发为导向的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硕士学位论文,2003。

谌贻庆、甘筱青:《旅游资源与开发系统的承载力分析》,《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P.W.Williams,A.Gill:《旅游承载力的管理问题》,载于William Theobald主编《全球旅游新论》,张广瑞等译,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O’Reilly,A.M.,“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Tourism Management (4).

Wagar,J.Alan,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Wild Lands for Recreation,Forest Science Monograph 7,Washington,D.C.:Society of American Foresters,1964.

Shelby,B. and Heberlein T.A.,Carrying Capacity in Recreation Settings,Oregon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77.

Doxey,G.,“A Causation Theory of Visitor-Resident Irritants:Methodology and Research Inferences”,Travel and Tourism Research Association Annual Conference,San Diego,CA:TTRA,1975.

Butler,R.W.,“The Concept of a Tourist Area Cycle of Evolution: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of Resources”,The Canadian Geographer (1)1980.

Mathieson,A. and Wall,G.,Tourism:Economic,Physical and Social Impacts,Essex,UK:Longman,1982.

Stankey George H.,“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A New Framework for Managing the Bob Marshall Wildness Complex”,Western Wildlands (3)1984.

Williams,P.W. and Gill,A.,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 Management Issues,in Global Tourism:The Next Decade,Ed.By Theobald,W.F.,Butterworth-Heinemann Ltd,Oxford,1994.

Canestrelli E.,Casta P.,“Tourism Carry Capacity—a Fuzzy Approach”,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1.

R.Schreyer,Sociological and Political Factors in Carrying Capacity Decision-making,VS:Fort Worth,TX.,1976.

Lynch,K.,The Image of the City,Cambridge:MIT Press an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0.

Moore,S. and Carter,B.,“Ecotourism in the 21st Century”,Tourism Management,1993.

Pearce,P.L.,The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s of Overseas Tourists,Unpublished D.Phil,Thesis,University of Oxford,1977.

D’Amore,L.J.,“Guidelines to Planning in Harmony with the Host Community”,in Peter E.Murphy,eds.,Tourism in Canada:Selected Issues and Options,Victoria,BC:University of Victoria,1983.

Martin,B.S. and Uysal,M.,“An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rying Capacity and the Tourism Lifecycle:Management and Policy Implication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4)1990.

卢云亭:《现代旅游地理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黄辉实:《资源、评价、开发》,载于《中国旅游年鉴》,1990。

李经龙、郑淑婧:《中国品牌旅游资源空间布局研究》,《资源科学》2006年第1期。

汪清蓉、李凡:《古村落综合价值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旅游学刊》2006年第1期。

万建香:《以开发为导向的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硕士毕业论文,2003。

谌贻庆、陶春峰:《旅游服务供应链》,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

靳诚、陆玉麒、徐菁:《1995年来中国省际入境旅游相对优势演化的空间特征分析》,《人文地理》2010年第1期。

Brown,Gardne,Jr. and Robert Mendelsohn,“The Hedonic Travel Cost Method”,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3)1984.

Portney,Paul R.,“The Contingent Valuation Debate:Why Economists Should Care”,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8)1994.

Forster,Bruce A.,“Valuing Outdoor Recreational Activity:A Methodological Survey”,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