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48

专业的良心——转型时代中国社会工作的守望图书

The Conscience of China Social Work in Transitional Context

SSAPID:101-9009-3170-93
ISBN:978-7-5097-6486-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探讨了社会工作专业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如何增强主体自主性,以应对挑战。作者的视野是多层次的——从宏观到微观:既有国家层面的考察及对社会变迁格局的认知,也有对政府和社工服务机构互动关系的具体观察;既有对社会工作价值、伦理与使命等抽象议题的反思,也有对前线社工实践具体情况的分析。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李昺伟
编 辑:杨桂凤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编辑委员会

 序

 第一部分 作为社会进步的主体: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的使命与愿景

  中国社会工作实践社会公平正义的现状与未来

   一 作为社会愿景和制度伦理的社会公平正义

   二 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脉络及社会工作的参与

    (一)传统的地方组织、宗教组织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草根NGO的兴起

    (三)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背景下社会工作机构大量涌现

   三 中国社会工作在专业教育、社会服务和社会政策层面对社会公平的实践

    (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的社会正义议题

    (二)社会工作在社会服务层面对社会公平议题的实践

    (三)社会工作在社会政策层面的社会公平实践

   四 结语:中国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

  社工机构的NGO化:专业化的另一种思路*

   一 社会工作与市民社会的关系

   二 对社会工作机构的类型学分析

    (一)“空降型”社工机构

    (二)“新瓶装旧酒型”社工机构

    (三)“专业主义型”社工机构

    (四)“草根自发型”社工机构

   三 市民社会视野下社会工作的NGO化

  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中国本土化的解释

   一 概念的澄清

    (一)何谓本土化

    (二)何为价值与伦理

   二 社会工作价值:谈何本土化?

    (一)社会工作价值具有普适性

    (二)所谓文化关注:多元文化与选择性关注

    (三)治理与控制:社会工作价值本土化的政治逻辑

   三 价值的实现:社会工作伦理在本土

    (一)实现方式:回到本土化的起点

    (二)调试伦理:价值本土化的途径

    (三)伦理原则本土化实践举例:专业关系与案主自决

   四 结语

  中国社会工作使命的实践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回顾与分析框架

   三 社会服务的受任、遣使与社会工作增权使命的实践

    (一)第一阶段:政府直接运作

    (二)第二阶段:政府购买社工岗位

    (三)第三阶段:政府购买社工项目

   四 结语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博弈

   一 工会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背景

   二 案例简介

   三 博弈:从工会社会工作化到社会工作工会化?

    (一)初期:平等合作

     1.合同约定工会角色

     2.多级总工会配合保障服务开展

     3.舆论环境的营造

     4.机构组织日常服务

    (二)转折期:步步干预

     1.干涉组织的日常运作

     2.规定机构重点的目标

     3.机构的屈从

    (三)曲折期:全面渗透

     1.联络维稳机构,进行理念渗透

     2.严格审批,分类控制组织活动

     3.目标替代,提高“组建率”

     4.机构定位被扭曲

    (四)后期:俯首称臣

     1.唯街道工会马首是瞻

     2.街道工会频频下达任务

   四 讨论与结论:工会社会工作化与社会工作工会化

 第二部分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与社会变迁

  中国社会变迁与社会工作

   导言

   一 社会变迁释义

   二 中国社会变迁

    (一)经济结构改革为先

    (二)单位制的解体与社会服务需求的增加

    (三)社会服务的让渡和放权

    (四)流动人口的增加和户籍管理制度的松动

   三 社会变迁中的社会工作

   四 社会工作所遭遇的困境

    (一)社会工作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二)投入主体的单一化

    (三)专业化与职业化的不匹配

   小结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发展

   一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的现实脉络

    (一)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学历教育

    (二)培训已在岗的非专业工作人员

    (三)形成系统化的职业水平评价与管理制度

    (四)推动专业岗位设置

    (五)培育社工机构

   二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微观案例——以广州市为例

   三 当前阶段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特点浅析

    (一)是政府强力推动的结果

    (二)学习和借鉴西方经验

    (三)体现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嵌入性”特点

    (四)与本土化交织

  肤浅和夸大:论大陆社会工作“专业化”和“去专业化”之争*

   一 背景

   二 “专业化”的论述

   三 肤浅的“专业化”

   四 “去专业化”的论述

   五 夸大的“去专业化”

   六 结论

  “社区建设”概念的逻辑分析

   一 社区建设的前提

   二 社区建设的内容

   三 社区建设的理论取向及对应的模式

    (一)政府治理的延伸

    (二)三方合作

    (三)市民社会

    (四)三种社区建设理论取向的小结

   四 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建设

   五 结语

 第三部分 现实情境的描写:中国的社工实践及实践者

  一线社工对社会工作的理解及行动*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

   二 研究问题

   三 理论依据

   四 一线社工如何理解社会工作

   五 对社工论述的分析

   六 一线社工如何行动影响社工进程

  合作模式下公益孵化器发展策略探究

   一 公益孵化器的发展模式

   二 广东南海桂城公益NGO孵化中心

    (一)佛山市首家公益孵化器

    (二)孵化中心的运营

     1.孵化中心与NHQC

     2.孵化中心与SWC

     3.孵化中心与孵化对象

     4.孵化中心与CY

     5.孵化中心与其他主体

    (三)孵化中心发展的模式

     1.社会需求

     2.政府引导

     3.NGO参与

    (四)孵化中心的运营策略分析

   三 公益孵化器发展的策略探讨

    (一)SWOT分析

    (二)公益孵化器的发展策略

     1.内部建设

      (1)继续巩固优势策略

      (2)不断完善劣势策略

     2.外部建设

      (1)不断探索社会组织持续发展的需求

      (2)继续巩固与政府的合作关系

      (3)持续探索有针对性的能力建设新模式

   四 两点思考

    (一)公益孵化器的成功之路在何方

    (二)NGO与政府的关系

  双重监控下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主体性

   一 导言

   二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一)主体性及福柯关于权力与抵抗的理论视角

    (二)“监控”与“自由裁量权”的分析框架

    (三)研究方法

   三 “家综”的主体性

    (一)政府与机构的双重监控

     1.合同建立阶段的监控

      (1)制订项目计划书阶段

      (2)信息公布与政府采购阶段

      (3)合同签订和资金拨付阶段

     2.正式运营阶段的监控

      (1)政府监控

      (2)机构监控

    (二)“家综”对双重监控的自由裁量权

     1.对政府监控的自由裁量策略

     2.对机构监控的自由裁量策略

      (1)行政管理层面的策略

      (2)实务层面的策略

   四 结论与建议

  社会工作服务评估的发展

   一 社会工作服务评估发展历程:什么样的本土化?

    (一)摸索阶段:借鉴其他地区评估经验,通过评估推进社会福利政策创新

    (二)发展阶段:整合本地社工发展经验,改进评估机制

   二 对评估的反思:评估中隐含了什么基本命题?

    (一)评估中隐含的权力关系

    (二)评估中被忽视的价值追求

   三 小结:评估面临的诸多挑战

本书主要探讨了社会工作专业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如何增强主体自主性,以应对挑战。作者的视野是多层次的——从宏观到微观:既有国家层面的考察及对社会变迁格局的认知,也有对政府和社工服务机构互动关系的具体观察;既有对社会工作价值、伦理与使命等抽象议题的反思,也有对前线社工实践具体情况的分析。这正反映了我国社会进步的现状: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裹挟在其中的社会工作只是分散和零星地出现,既受到国家政策的指引,又由于各地的灵活性而呈现参差之态。本书不仅有益于促进人们以后现代视角、社会学视野审视社会工作,也有益于我们在社会变迁和意识形态沿革中思考社会工作,有力地传递了社会工作如何在社会上承担良心工程的理念。

曹飞廉、陈建民,2010,《当代中国的基督教社会服务组织与市民社会——以爱德基金会和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为个案》,《开放时代》第9期。

F.G.Reamer,2000,《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包承恩、王永慈译,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夫马进,2005,《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郭婷、付涛、刘海英,2012,《中国公共倡导多元化发展现状分析》,载朱健刚主编《中国公益发展报告(201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郭于华、沈原,2011,《居住的政治——B市业主维权与社区建设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第1期。

何建华,2005,《社会公正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术月刊》第7期。

贾西津,2003,《中国市民社会和NGO的发展与现状》,载李凡主编《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2002》,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教育部课题组:《学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及社会工作专业学科建设研究报告》,2007年6月28日。

勒庞,2004,《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李迎生、韩文瑞、黄建忠,2011,《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社会科学》第5期。

林顺利,2013,《民国时期社会工作引入和发展的路径》,《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彭华民,2010,《需要为本的中国本土社会工作模式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第3期。

彭秀良,2010,《守望与开新——近代中国的社会工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课题研究组,2010,《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领导者》第33期。

SY,2013,《MSW混合培养的“仓促”与“迷惑”》,http://blog.sina.com.cn/s/blog_95ceaafe0101knwd.html。

孙立平,2011,《走向积极的社会管理》,《社会学研究》第4期。

孙立平、沈原、郭于华等,2010,《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长治久安》,《领导者》总第33期。

谭洪安,2013,《广州的善堂与七十二行》,《中国经营报》总第2006期。

唐忠毛,2013,《民国上海居士佛教慈善的运作模式、特点与意义》,《社会科学》第10期。

童志锋,2009,《动员结构与自然保育运动的发展——以怒江反坝运动为例》,《开放时代》第9期。

王名,2007,《中国NGO的发展现状及其政策分析》,《公共管理评论》第6期。

王世刚主编,1994,《中国社团史》,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王思斌,2006,《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

夏学銮,2000,《社会工作的三维性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张省,2009,《论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取向——地震灾区社会工作的启示》,《教育评论》第3期。

赵小平、王乐实,2013,《NGO的生态关系研究——以自我提升型价值观为视角》,《社会学研究》第1期。

郑功成,2009,《中国社会公平状况分析——价值判断、权益失衡与制度保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2期。

郑杭生,2006,《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2期。

郑杭生,2007,《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社区建设——对社区建设的一种社会学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第6期。

中华环保联合会,2006,《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报告》,《环境保护》第10期。

朱健刚,2004,《草根NGO与中国市民社会的成长》,《开放时代》第6期。

朱健刚、陈安娜,2013,《嵌入中的专业社会工作与街区权力关系——对一个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个案分析》,《社会学研究》第1期。

朱健刚、赖伟军,2014,《“不完全合作”:NGO联合行动策略——以“5·12”汶川地震NGO联合救灾为例》,《社会》第4期。

朱志强、何国良,2000,《社会工作的本质:道德实践与政治实践》,载何国良、王思斌主编《华人社会:社会工作本质的初探》,香港:八方文化企业公司。

Rawls,John. 1971.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Massachusetts: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earson,Veronica,and Michael Phillips. 1994.“Psychiatric Social Work and Socialism:Problems and Potential in China”,Social Work,Vol.39(3).

Ho,Peter,and Richard Louis Edmonds. 2007.“Perspectives of Time and Change Rethinking Embedded Environmental Activism in China”,China Information,Vol.21(2).

Wu,Fengshi. 2002.“New Partners or Old Brothers?GONGOs in Transnational Environmental Advocacy in China”,China Environment Series,Vol.51(5).

Xie,Lei. 2001.“China’s Environmental Activism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Asian Politics & Policy,Vol.3(2).

Yang,Guobin,and Craig Calhoun. 2007.“Media,Civil society,and the Rise of a Green Public Sphere in China”,China Information,Vol.21(2).

Young,Nick. 2001.“Searching for Civil Society”,250 Chinese NGOs:Civil Society in the Making,China Development Brief.

陈健民,2013,《若NGO没有独立性,何谈市民社会》,http://www.chinadevelopment-brief.org.cn/newsview.php?id=7541。

陈涛,1998,《市民社会:专业社会工作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工作》第6期。

陈涛,2011,《社会工作专业使命的探讨》,《社会学研究》第6期。

陈友华、苗国、彭裕,2012,《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及其面临的体制性难题》,《思想战线》第36期。

邓国胜,2010,《中国草根NGO发展的现状与障碍》,《社会观察》第5期。

高丙中、袁瑞军,2008,《中国市民社会发展蓝皮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古学斌,2011,《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转型》,《思想战线》第4期。

顾昕、王旭、严洁,2006,《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协同发展——民间组织的自主性,民主性和代表性对其公共服务效能的影响》,《开放时代》第5期。

黄锦淑,2012,《NGO社工主任行政管理能力的困境与提升研究——以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例》,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未发表。

雷杰,2013,《反压迫社会工作》,《中国社会工作》第12期。

刘洪,2013,《广东省社会工作员职级评价体系研究》,http://zyzx.mca.gov.cn/article/mzlt2012/hjlw/201208/20120800351596.shtml。

罗观翠、王军芳,2008,《政府购买服务的香港经验和内地发展探讨》,《学习与实践》第9期。

王名,2009,《走向市民社会——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与趋势》,《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3期。

王名、陶传进,2004,《中国民间组织的现状与相关政策建议》,《中国行政管理》第1期。

殷妙仲,2011,《专业、科学、本土化:中国社会工作十年的三个迷思》,《社会科学》第1期。

尹保华,2003,《市民社会与社会工作》,《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俞可平,2006,《中国市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郁建兴、周俊,2006,《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新进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3期。

张和清,2003,《专业的确信与后现代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张紧跟、庄文嘉,2008,《非正式政治:一个草根NGO的行动策略》,《社会学研究》第2期。

朱健刚,2004a,《社区组织化参与中的公民性养成——以上海一个社区为个案》,《思想战线》第2期。

朱健刚,2004b,《草根NGO与中国市民社会的成长》,《开放时代》第6期。

朱健刚、陈安娜,2013,《嵌入中的专业社会工作与街区权力关系:对一个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的分析》,《社会学研究》第1期。

曾家达、殷妙仲、郭红星,2001,《社会工作在中国急剧转变时期的定位》,《社会学研究》第2期。

Ferguson,H. 2001.“Social Work,Individualization and Life Politics”,Journal of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Vol. 31(1).

Fook,J. 2004.“Social Work and Civil Society:Reclaiming Links Between the Social and the Personal”,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s of Social Work Conference,Adelaide.

Gibelman,M. 1999.“The Search for Identity:Defining Social Work—Past,Present,Future”,Journal of Social Work,Vol.44(4).

Giddens,A. 1992.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Sexuality,Love,and Eroticism in Modern Societie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Kessl,F. 2007.“Civil Society”,Journal of Social Work & Society,Vol.5(2).

Payne,M. 1990.“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A Critical Introduction”,Lyceum Books.

Powell,F. 2001. The Politics of Social Work. London:Sage Publication.

Rome,S.H. 2010.“Social Work and Civic Engagement: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ers”,Journal of Sociology & Social Welfare,Vol.XXXVVII(3).

Wolk,J.L. 1981. “Are Social Workers Politically Active?”,Journal of Social Work,Vol.26(4).

陈红莉,2010,《中国内地社会工作专业化思考——国际(地区)比较的视角》,《社会工作》(下半月)第6期。

Cheung,M. & Liu,M.,2004,《中国妇女的自我概念与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载曾家达、王思斌主编《21世纪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杜鹏,2010,《普世情结阴影下的社会工作本土化》,http://www.docin.com/p-46439 2950.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4年6月28日。

范明林、徐迎春,2007,《中国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研究:本土化和专业化》,《社会》第2期。

付再学,2008,《文化对话与社会工作本土化》,《社会工作》第1期下。

郭于华,2013,《以公平正义为基础建设好社会》,http://www.aisixiang.com/data/60653. 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4年6月28日。

黄春梅,2007,《试论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哈尔滨学院学报》第7期。

黄晓莎、孙永军,2010,《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改进:一种中国文化的视角》,《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第2期下。

黄耀明,2012,《社会工作本土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拉尔夫·多戈夫、弗兰克·M.洛温伯格,2005,《社会工作伦理:实务工作指南》(第7版),隋玉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刘华丽,2004,《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再探讨》,《社会工作》第12期。

刘梦、张叶芳,2001,《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分析》,《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第6期。

罗观翠,2007,《实践就是本土化》,《中国社会导刊》第20期。

罗肖泉,2005,《践行社会正义: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罗肖泉,2007,《社会工作本土化需要怎样的本土伦理支持》,《中国社会导刊》第20期。

马志强,2010,《21世纪以来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倾向》,《中州学刊》第1期。

潘绥铭、侯荣庭、高培英,2012,《社会工作伦理准则的本土化探讨》,《中州学刊》第1期。

佩恩,1995,《当代社会工作理论:批判的导论》,周玟琪、叶秀姗等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彭华民,2010,《需要为本的中国本土社会工作模式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第3期。

Reamer,F. G.,2000,《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包承恩、王永慈等译,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阮新邦,2005,《迈向崭新的知识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史柏年,2011,《中国文化与制度背景下社会工作本质的建构》,《江苏社会科学》第1期。

孙健,2009,《西方社会工作伦理在中国本土化的探讨》,《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唐晓英等,2009,《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文化解读》,《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7卷第3期。

王思斌,1999,《社会工作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思斌,2001a,《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浙江学刊》第2期。

王思斌,2001b,《中国社会的求—助关系——制度与文化的视角》,《社会学研究》第4期。

王思斌,2011,《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实践片论》,《江苏社会科学》第1期。

王思斌、熊跃根,2004,《社会工作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文军,2009,《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十大挑战》,《社会科学》第7期。

杨晖,2007,《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文化关注》,《社会工作》第10期。

杨生勇、王才章,2011,《传统文化与本土社会工作建构——现代化视域下的社会工作本土化探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

殷妙仲,2011,《专业、科学、本土化:中国社会工作十年的三个迷思》,《社会科学》第1期。

曾家达、殷妙仲、郭红星,2001,《社会工作在中国急剧转变时期的定位——以科学方法处理社会问题》,《社会学研究》第2期。

朱健刚、陈安娜,2013,《嵌入中的专业社会工作与街区权力关系》,《社会学研究》第1期。

Huang,Yunong & Zhang,Xiong. 2008.“A Reflection on the Indigenization Discourse in Social Work”,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Vol.51(5).

Leung,Terry Tse Fong,Ngai Ming Yip,Ronggui Huang,and Ying Wu. 2012. “Governmentality and the Politicisation of Social Work in China”,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42.

Loakimidis,Vasilios & Dimitra-Dora Teloni. 2013,“Greek Social Work and the Never-ending Crisis of the Welfare State”,Critical and Radical Social Work,Vol.1(1).

Yan,M.C. 2013.“Towards a Pragmatic Approach: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Two Assumptions of Indigenization Discourse”,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Vol.6(1).

Yan,M. C. and K. W. Cheung. 2006,“The Politics of Indigenization:A Case Study of Development of Social Work in China”,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Welfare,Vol.33(2).

陈蓓丽,2008,《从官办社团到现代的“非政府组织”——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的个案研究》,《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第4期。

陈树强,2003,《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社会学研究》第5期。

陈涛,2011,《社会工作专业使命的探讨》,《社会学研究》第6期。

陈为雷,2006,《以授权为特征的职业化——上海社会工作模式的经验与启示》,《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范斌,2004,《弱势群体的增权及其模式选择》,《学术研究》第12期。

黄洪、李昺伟,1996,《增权再思:边缘社群与社区工作》,载香港社会服务联会总编《社区发展:挑战与蜕变》,香港:集贤社。

刘晓玲,2010,《深圳社会工作发展模式分析》,《特区实践与理论》第6期。

马伊里,2010,《上海社会工作的实践探索》,《行政管理改革》第3期。

彭善民,2010,《上海社会工作机构的生成轨迹与发展困境》,《社会科学》第2期。

汪建明、莫盈盈,2008,《政府购买民间社工服务模式——以深圳某社工服务社为例》,《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第12期。

王思斌,2007,《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新取向》,《学习与实践》第3期。

王思斌,2009,《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结构性张力与适应性发展》,载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组编《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1988~200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韦晓冬,2010,《社会工作者介入低保服务的思考》,《社会工作》(上半月实务版)第9期。

文军,2009,《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十大挑战》,《社会科学》第7期。

吴铎、陈良瑾、张昱,2009,《中国社会工作二十年发展状况分析与前瞻》,载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组编《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1988~200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向木杨,2009,《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深圳模式”实践》,《社会工作》(上半月实务版)第8期。

徐道稳,2010,《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模式研究——以深圳长沙试点区调查为基础》,《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易松国,2007,《“双核”支撑深圳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社会工作》(上半月实务版)第11期。

张晓琴,2011,《广州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发展及经验探析》,《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第4期。

郑广怀,2005,《伤残农民工:无法被赋权的群体》,《社会学研究》第3期。

郑丽珍,2008,《增强权能理论与倡导》,载宋丽玉、曾华源、施教裕、郑丽珍主编《社会工作理论——处遇模式与案例分析》,台北:洪叶文化有限公司。

朱志强,2000,《社会工作的本质:道德实践与政治实践》,载何国良、王思斌主编《华人社会:社会工作本质的初探》,香港:八方文化企业公司。

Adams,R.,Dominelli,L.,& Payne,M. 2002. Social Work:Themes,Issues and Critical Debates. UK:Palgrave Macmillan.

Cruikshank,B. 1993.“Revolutions Within:Self-government and Self-esteem”,Economy and Society,Vol.22(3).

Fawcett,B.,Featherstone,B.,Fook,J.,& Rossiter,A. 2000. Practice and Research in Social Work:Post-modern Feminist Perspectives. NY:Routledge.

Gutierrez,L. M. 1995.“Understanding the Empowerment Process:Does Consciousness Make a Difference?”,Social Work Research,Vol.19(4).

Gutierrez,L.M.,Delois,K.A.,& Glenmaye,L. 1995. “Understanding Empowerment Practice:Building on Practitioner based Knowledge”,Families in Society:Th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uman Services,November.

Guitierrez,L. M. & Ortega,R. 1991.“Developing Methods to Empower Latinos:The Importance of Groups”,Social Work with Groups,Vol.14(2).

Pearson,V. & Phillips,M. 1994.“Psychiatric Social Work and Socialism:Problems and Potential in China”,Social Work,Vol.39(3).

Reamer,F. G. 2006. Social Work Values and Ethics(3rd edition). N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Zimmerman,M. A. 1990.“Taking Aim on Empowerment Research: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Individual and Psychological Conceptions”,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Vol.18(1).

陈峰,2003,《在国家和劳工之间:市场经济下中国工会的角色冲突》,《中国季刊》第4期。

陈佩华,1994,《革命乎?组合主义乎?——后毛泽东时期的工会和工人运动》,《当代中国研究》第4期。

郭志巧,2009,《试论我国工会社会工作与工会工作的关系》,《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第25期。

李林凤,2007,《论工业社会工作方法在我国企业工会工作中的运用》,《沿海企业与科技》第1期。

列宁,1992,《工会在新经济政策条件下的作用和任务》,载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总工会编《社会主义工会学习文件选编》,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刘斌志,2007,《和谐社会视野下企业社会工作对工会工作的发展与创新》,《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第1期。

刘斌志,2010,《工会系统发展企业社会工作的意义及其方向》,《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第4期。

齐凌云,2010,《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工会组织:困境与改革》,《工会理论研究》第6期。

乔健,2008,《在国家、企业和劳工之间:工会在市场经济转型中的多重角色——对1181名企业工会主席的问卷调查》,《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第2期。

沈黎,2008,《工会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工会理论研究》第3期。

沈原、孙五三,2001,《制度的形同质异与社会团体的发育》,载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基金会发展研究委员会编《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社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田凯,2003,《西方非营利组织理论述评》,《中国行政管理》第6期。

万向东、郑广怀、詹照淮,2012,《中大布市外来工调查报告及管理和服务的政策建议》(未发表)。

王思斌,2011,《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

王天林,2010,《社会转型与工会使命——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工会的艰难困局及瓶颈突破》,《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王晓慧,2011,《论企业工会引入社会工作的意义及应用》,《甘肃理论学刊》第4期。

应星,2006,《略论叙事在中国社会研究中的运用及其限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

游正林,2010,《60年来中国工会的三次大改革》,《社会学研究》第4期。

张军涛、曹煜玲,2010,《第三部门管理》,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中国劳工通讯,2008,《谁来维权为谁维权 —— 论全总维权的政治化及中国工会运动的出路》,《中国劳工权益保障研究系列报告之十四》。

中华全国总工会,2012,《中华全国总工会2012年工作要点》,《中国工运》第1期。

周雪光,2003,《组织社会学十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朱健刚、陈安娜,2013,《嵌入中的专业社会工作与街区权力关系——对一个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个案分析》,《社会学研究》第1期。

朱勋克、翁胜杨,2012,《工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中国工人》第10期。

朱志强,2000,《社会工作是什么,华人社会社会工作本质的问题》,台北:八方文化企业公司。

Rowan,Brian. 1977. “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83,No.2

Salamon,L.M. 1987. Partners in Public Service:The Scope and Theory of Government Nonprofit Relations. New York:Yale University Press.

Taylor,Bill & Qi Li. 2007.“Is the ACFTU a Union and Does it Matter”,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Vol.49,No.5

陈晓敏,2006,《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企业社会工作》,《企业研究》第07期。

古学斌,2011,《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转型》,《思想战线》第4期。

国家统计局编,1989,《中国统计年鉴198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编,1994,《中国统计年鉴199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编,1996,《中国统计年鉴199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编,1999,《中国统计年鉴199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编,2004,《中国统计年鉴200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编,2006,《中国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编,2008,《中国统计年鉴200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编,2009,《中国统计年鉴200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编,2010,《中国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编,2011,《中国统计年鉴201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编,2012,《中国统计年鉴201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李强,2013,《今年增百家民办社工机构》,《南方日报》 3月20日,http://epaper. nfdaily.cn/html/2013-03/20/content_7174764.htm,最后访问时间:2013年7月20日。

李学斌,2003,《社会转型呼唤社会工作》,《社会》第3期。

李迎生、韩瑞文、黄健忠,2011,《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社会科学》第5期。

林卡,2009,《论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社会环境及其面临的问题》,《社会科学》第4期。

阎明复,1996,《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工作发展》,《社会工作》第5期。

俞萍,1996a,《社会变迁与社会工作》,《中国社会工作》第4期。

俞萍,1996b,《社会转型与社会工作改革》,《重庆社会科学》第4期。

张和清,2011,《社会转型与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思想战线》第4期。

Cespedes,R. L. 2001.“Development Method of Scenarios and Social Management”,Revista Paraguaya de Sociologia,38(110),161-195.

Compton,B. R. & Galaway,B. 1994. Social Work Processes. Pacific Grove,CA:Brooks/Cole.

Crouch,C. 1999. Social Change in Western Europ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ferkamp,H. & Smelser,N. J. 1992. Social Change and Modernity. Los Angeles,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ewis,J. W. & Litai,X. 2003.“Social Change and Political Reform in China: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Success”,The China Quarterly,176:926-942.

Parton,N. 1996. “Social Theory,Social Change and Social Work:An Introduction”,in N. Parton(Ed.),Social Theory,Social Change and Social Work(pp. 4-18). New York:Routledge.

Payne,M. 2005. 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A Critical Introduction. Chicago,IL:Lyceum Books.

Sztompka,P. 1993. The Sociology of Social Change. Oxford,UK:Wiley-Blackwell.

陈红莉,2010,《中国内地社会工作专业化思考——国际(地区)比较的视角》,《社会工作》第6期。

郭伟和,2005,《迈向社会建构性的专业化方向——关于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道路的反思》,《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柳拯、黄胜伟、刘东升,2012,《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现状与前景》,《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罗观翠,2013,《穗港社会发展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育》,《当代港澳研究》第9辑。

潘跃,2012,《加快推进专业社会工作发展——访民政部社工司副司长柳拯》,《人民日报》2012年4月25日第17版。

谭秋明,2013,《6年买7.4亿社工服务 市民欲知到哪找社工》,《广州日报》8月16日。

王瑞,2011,《从嵌入性理论看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战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王思斌,2011,《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

陈涛,2011,《社会工作专业使命的探讨》,《社会学研究》第6期。

刘洪,2012,《广东省社会工作员职级研究》,http://zyzx.mca.gov.cn/article/mzlt2012/hjlw/201208/20120800351596.shtml。

雷杰,2007,《社会工作专业化对社工理论的影响》,《社会工作》第5期。

柳拯,2012,《本土化:建构中国社会工作制度必由之路》,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史柏年,2004,《新世纪: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面对的选择》,《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史柏年,2006,《体制因素与专业认同——兼谈社会工作职业化策略》,《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王思斌,1998,《我国诸社会工作之内涵及其比较分析》,《中国社会工作》第1期。

王思斌,2011,《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

徐永祥,1999,《社会职能分化下的社会工作及社工教育》,《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

张和清,2011,《社会转型与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思想战线》第4期。

中共中央委员会,2006,《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4/4932424.html。

中央组织部等,2011,《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http://www. mca.gov.cn/article/zwgk/fvfg/shgz/201111/20111100197275.shtml。

中央组织部等,2012,《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jhgh/201204/20120400302325.shtml。

朱健刚、陈安娜,2013,《嵌入中的专业社会工作与街区权力关系——对一个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个案分析》,《社会学研究》第1期。

Beresford,P. 2002. “User Involvement in Research and Evaluation:Liberation or Regulation”,Social Policy & Society,1(2),95-105.

Beresford,P. & Croft,S. 1993. Citizen Involvement:A Practical Guide for Change. 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

Chan,C. K. 2011. Social Security Policy in Hong Kong:From British Colony to China’s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Lanham:Lexington Books.

Gough,I. 1979.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Welfare State. London and Basingstoke:The Macmillian Press Ltd.

Greenwood,E. 1957. “Attributes of a Profession”,Social Work,2(July),45-55.

Guba,E. G. & Lincoln,Y. S. 2005. “Paradigmatic Controversies,Contradictions,and Emerging Confluences”,in Denzin,N. K. & Lincoln,Y. S.(Eds.),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3rd ed. Thousand Oaks(Calif.):Sage Publications.

Hutchings,A. & Taylor,I. 2007. “Defining the Profession?— Exploring an International Definition of Social Work in the China Contex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16(4),382-390.

Johnson,T. J. 1972. Professions and Power. London:Palgrave Macmillan.

Lei,J. 2012. China’s Welfare Regime 1949-2011:The Key Rol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hD Thesis,University of Sheffield UK.

Leung,T. T. F.,Yin,N. M.,Huang,R.-G.,& Wu,Y. 2012. “Governmentality and the Politicisation of Social Work in China”,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42(6),1039-1059.

O’Connor,J. 1973. The Fiscal Crisis of the State.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Offe,C. 1984. Contradictions of the Welfare State. London:Hutchinson.

Pearson,V. & Phillips,M. 1994. “Psychiatric Social Work and Socialism:Problems and Potential in China”,Social Work,39(3),280-287.

Specht,H. & Courtney,M. E. 1994. Unfaithful Angels:How Social Work Has Abandoned Its Mission. New York:The Free Press.

Walker,A. & Wong,C.-K.(Eds.)2005. East Asian Welfare Regimes in Transition:From Confucianism to Globalisation. Bristol:The Policy Press.

Wilding,P. 1982. Professional Power and Social Welfare. London:Routledge.

Wilensky,H. L. 1975. The Welfare State and Equalit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ilensky,H. L. & Lebeaux,C. N. 1965. Industrial Society and Social Welfare:The Impact of Industrialization on the Supply and Organization of Social Welfare Serv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The Free Press;Collier Macmillan.

Xu,Y. 2013. “Moral Resources,Political Capita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Work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City J in Shandong Province”,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45(8),1589-1610.

Yan,M. C. 1998. “Social Functioning Discourse in A Chinese Context:Developing Social Work in Mainland China”,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41(2),181-194.

Yan,M. C. & Tsang,A. K. T. 2005. “A Snapshot o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in China:A Delphi Study”,Social Work Education,24(8),883-901.

Yuen-Tsang,A. W. K. & Wang,S. 2002. “Tensions Confron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in China: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45(3),375-388.

蔡禾,2003,《社区建设:目标选择与行动效绩》,《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陈良谨,1990,《社会保障教程》,北京:知识出版社。

范明林、程金,2005,《城市社区建设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互动关系的建立和演变——对华爱社和尚思社区中心的个案研究》,《社会》第5期。

范明林、匡碧波,2004,《略论社区建设中社区白治组织建设和社会工作——兼议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之异同》,《江西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

房列曙,2005,《社区工作》,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何艳玲,2006a,《从“科层式供给”到“合作化供给”——街区公共服务供给体制的个案分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何艳玲,2006b,《社区建设运动中的城市基层政权及其权威重建》,《广东社会科学》第1期。

贺立平,2002,《边缘替代:对中国社团的经济与政治分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黄洪,2006,《评论:社区与社区工作:一个社会工作者的角度》,载殷妙仲、高鉴国编《社区社会工作:中外视野中的交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黎熙元、童晓频,2005a,《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资源调动实践模式比较——上海外滩街与广州逢源街的个案比较》,《学术研究》第1期。

黎熙元、童晓频,2005b,《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可持续性与社会资本的重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李晓凤,2002,《“社区建设”概念下的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第11期。

李秀琴、王金华,1995,《当代中国基层政权建设》,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梁祖彬,2006,《评论:读社区工作与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载殷妙仲、高鉴国编《社区社会工作:中外视野中的交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刘继同,2003,《从居民委员会到社区委员会:内源性革命与民间社会的兴起》,《社会科学》第4期。

卢汉龙,1999,《单位与社区:中国城市社会生活的组织重建》,《社会科学》第2期。

卢汉龙、李骏,2005,《社区建设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学习与实践》第11期。

马纾,2006,《建设社会,还是建设“政权”?——从政权合法性角度看当前的社区建设》,《学海》第3期。

苗月霞,2007,《社会资本视域中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河北学刊》第2期。

民政部,2000,《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

潘小娟等,2006,《城市基层权力重组——社区建设探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孙莹,2006,《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变迁及其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载殷妙仲、高鉴国编《社区社会工作:中外视野中的交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唐忠新,2000,《社区服务思路与方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王思斌,1999,《社会工作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德隆、谷迎春,1996,《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北京:知识出版社。

吴亦明,2003,《现代社区工作——一个专业社会工作的领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夏建中,2005,《社区工作》,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徐永祥,2000,《试论我国社区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与专业化》,《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第4期。

徐永祥,2004a,《城市社区建设的体制创新与社会工作》,《探索与争鸣》第12期。

徐永祥,2004b,《政社分开:我国社区建设制度创新的必要条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第4期。

郑功成,1996,《从企业保障到社会保障》,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周沛,2002,《社区社会工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周运清,2005,《城市政府工作进社区与执政能力创新——“武汉883行动计划”与和谐社区建设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

Walder. 1986.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陈树强,1994,《社会工作的实质:历史的观点》,《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第4期。

林卡,2009,《论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社会环境及其面临的问题》,《社会科学》第4期。

斯科特·詹姆斯,2004,《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童敏,2004,《社会政策的基本逻辑——兼论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社会》第2期。

吴冠军,2010,《全球化向何处去?》,《全球经贸》第3期。

王婴,1996,《理想与现实——对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思考》,载周永新等编《发展、探索、本土化——华人社区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王婴,2007,《多元理解张力下的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关于社会工作群体对中国社会工作理解的个案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熊跃根,2005,《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路径与策略:理论解释与经验反思》,《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殷妙仲,2011,《专业、科学、本土化:中国社会工作十年的三个迷思》,《社会科学》第1期。

曾乃明,1994,《社会工作的目标、焦点与功能:一个用数学说明的整合模式》,《社会工作研究》第2期。

曾乃明,2003,《从文化-语言系统看社会工作》,《社会理论学报》第6期。

Gray,M. & John Coates. 2010.“‘Indigenization’ and Knowledge Development:Extending the Debate”,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Vol.53.

Gray,M.,J.Coates,& M.Yellow Bird,eds. 2008. Indigenous Social Work Around the World:Towards Culturally Relevant Education and Practice. Aldershot,Hants:Ashgate.

Hutchings,A. & I.Taylor. 2007.“Defining the Profession?Exploring an International Definition of Social Work in the China Contex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Vol.16.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ocial Workers(IFSW). 2002. Definition of Social Work(in 16 languages). Berne,Switzerland:Author.

Jia,C. 2008. “Correcting Misconception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Work in China:A Response to Hutchings and Taylo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Vol.17.

Leung,J.C.B. 2007.“An International Definition of Social Work for Chin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Vol.16.

Sewpaul,V. 2007.“Challenging East to West Value Dichotomies and Essentialising Discourse on Culture and Social Work”,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Vol.16.

Xiong,Y.G. & Wang,S.B. 2007.“Development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in China in the Context of New Policy Initiatives:Issues and Challenges”,Social Work Education,Vol.26.

保罗·斯特里滕,2000,《非政府组织与发展》,载何增科主编《市民社会与第三部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陈佳贵,1988,《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的探讨》,《中国工业经济丛刊》第2期。

陈佳贵,1995,《关于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蜕变的探讨》,《中国工业经济》第11期。

陈漭,2003,《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问题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陈南方、杨宝,2012,《恩派:初创期民间公益组织的能力建设者》,载康晓光、冯利主编《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关爱桂城建设督导委员会,2012,《金桂耀全城——第三届关爱桂城授勋典礼致辞》。

康晓光、郑宽、蒋金富、冯利,2010,《NGO与政府合作策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莱斯特·M.萨拉蒙,2007,《全球市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贾西津、魏玉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刘三琴、阎锋,2010,《广东佛山大部制改革方案出炉各区党政机构16个》,http://news.sina.com.cn/c/2010-06-18/083217672344s.shtml,6月18日。

孙燕,2011,《社会组织孵化器——实现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社团管理研究》第6期。

吴津、毛力熊,2011,《公益组织培育新机制——公益组织孵化器研究》,《兰州学刊》第6期。

Brown,L.D. & Tandon,R. 1990. “Strengthening the Grassroots:Nature and Role of Support Organizations”,IDR Reports,Vol.7(1).

Gidron,B.,R.M.Kramer,and L.M.Salamon. 1992. “Government and the Third Sector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Allies or Adversaries?”,in B.Gidron,R.M.Kramer,and L.M.Salamon(Eds.),Government and the Third Sector:Emerging Relationships in Welfare States.San Francisco:Jossey-Bass.

布莱恩·雷诺,2007,《福柯十讲》,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

福柯,2007,《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郭湛,2002,《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黄光星,2012,《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定位与角色》,《中国社会工作》第12期。

金罗兰,2005,《我国非营利组织与项目管理》,《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李强,2012,《穗150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开业覆盖至街道》,http://bo.nfdaily.cn/timeline/content/2012-12/23/content_60691348.htm,12月23日。

林诚彦、张妙娟,2012,《社区工作视域下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的目标定位探讨——以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试点为例》,《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第6期。

刘光斌、童建军,2010,《权力与自由——福柯微观权力理论探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第5期。

罗观翠、王军芳,2008,《政府购买服务的香港经验和内地发展探讨》,《学习与实践》第9期。

齐海丽,2012,《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研究综述》,《四川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

唐文玉、马西恒,2011,《去政治的自主性:民办社会组织的生存策略——以恩派(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为例》,《浙江社会科学》第10期。

王梅,2010,《我国非营利组织项目管理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王瑞鸿,2012,《项目管理:社会工作的治理创新与实务建构》,《中国社会工作》第34期。

徐月宾,1999,《西方福利国家社会服务发展趋势—政府购买服务》,《民政论坛》第6期。

张晓琴,2011,《广州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发展及经验探讨》,《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第12期。

张晓琴,2012,《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困惑》,《社科纵横》第1期。

张建伟,2010,《西方国家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队我国的启示》,《东方企业文化》第15期。

张建伟,2012,《西方国家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对我国的启示》,《东方企业文化》第16期。

中共G市委办公厅,2011,《关于加快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办法》。

朱健刚,2011,《转型时代的社会工作转型:一种理论视角》,《思想战线》第4期。

Gilbert,Tong & Jason L.Powell. 2010.“Power and Social Work in the United Kingdom:A Focauldian Excursion”,Journal of Social Work,Vol.10.

Turner,Bryan. 1997. “Foreword:From Governmentality to Risk,Some reflections on Foucault’s Contribution to Medical Sociology”,in Alan Peterson and Robin Bunton(Eds.),Foucault,Health and Medicin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陈振明,1996,《工具理性批判——从韦伯、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求是学刊》第4期。

陈钟林、吴伟东,2006,《国外社会工作评估:理论架构探折》,《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2004,《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Leon H. Ginsberg,2005,《社会工作评估——原理与方法》,黄晨熹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马丽庄、邓广良、魏雁滨主编,2008,《全球化时代的华人社会工作》,上海:格致出版社。

莫邦豪、张雄,2008,《自助小组的赋权效能与赋权策略》,载马丽庄、邓广良、魏雁滨主编《全球化时代的华人社会工作》,上海:格致出版社。

皮耶·布赫迪厄,2012,《所述之言:布赫迪厄反思社会学文集》,陈逸淳译,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王壬、杨罗观翠,2012,《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路径分析及对社会工作教育的启示——以专业化运动理论为视角》,载王思斌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九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思斌主编,2012,《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九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陈锦棠合著,2006,《社会服务成效评估:程序逻辑模式之应用》,香港: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

张立波、孔令倩,2009,《司法社会工作评估策略研究——以救助机构内流浪儿童行为矫正介入为例》,《甘肃理论学刊》第7期。

章晓懿、刘帮成,2011,《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模型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第3期。

郑广怀,2013,《把社会正义带回来——社工教育与专业使命感》,“南方社工”论坛演讲。

卓春英、陈武宗、刘美淑,2008,《中国台湾社会工作专业制度的现状与未来》,载马丽庄、邓广良、魏雁滨主编《全球化时代的华人社会工作》,上海:格致出版社。

Best,Steven & Douglas Kellner. 1991. Postmodern Theory:Critical Interrogation. New York:Guiford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