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12

果洛教育空间的结构与功能图书

Education and Identity of Golog

SSAPID:101-8993-3953-20
ISBN:978-7-5201-2953-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青海果洛藏区教育空间的实证研究,考察其结构与功能,探求果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内在因素;力图将质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指出果洛的时空情境的独特,使寺院、学校、媒体分别在教育空间中获得发展,构成了教育空间的多元结构,学生的传统、国家、现代等意识观念得以被同时强化,形成了身份认同的离散化,从而在整个群体中形成了均势平衡。本书有助于我们了解民族教育政策制定和执行所需面临的多样化情境。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青年学者文库
作 者: 朱洵
编 辑:王晓卿;李秀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1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G4 教育

 表目录

 附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文献综述

   1.民族教育研究

   2.族群身份认同研究

   3.藏族教育与身份认同

   4.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框架

   1.研究视角

   2.研究方法

   3.研究历程

  第四节 核心概念和本书结构

   1.核心概念

   2.本书结构

 第二章 果洛的时空

  第一节 玛域的高寒

   1.缺氧

   2.严寒

   3.灾害

   4.闭塞

  第二节 不羁的历史

   1.反败为胜的人

   2.信史中的果洛

   3.清史中的“夹坝”

   4.马氏当权

   5.解放与建政

  第三节 人口与经济

   1.人口

   2.地区的经济

   3.产业的发展

   4.“无限单循环”的生计

  第四节 社会、宗教与教育

   1.果洛部落时期的社会特点

   2.果洛宗教的特点

   3.果洛民族教育简况

 第三章 传统教育空间与濡化

  第一节 家庭生活的宗教启蒙

   1.父母的宗教观念

   2.帐篷里的宗教氛围

   3.长辈晚年的转经生活

  第二节 寺院的大众教育

  第三节 寺院的宗教教育

   1.经师教育个案:弥尔玛的“学僧”经历

   2.寺办宗教学校

   3.宗教教育的深造

  第四节 寺办公管小学:对义务教育的涉足

  第五节 寺办职校:教育本土化的努力

   1.办学个案:多杰旦民族职业技术学校

   2.辩经式教学:宗教教育技术的成功引入

   3.宗教精神与办学理念的结合

 第四章 现代教育空间与同化

  第一节 上学的意愿

   1.入学个案:从“学僧”到“学生”

   2.招生

   3.调查:当前的情况

  第二节 入学:系统化的抽离机制

   1.空间

   2.时间

   3.课程

  第三节 奖惩:纪律与资助

   1.书面化

   2.量化

   3.资助

  第四节 老师:灵魂的工程师

   1.老师的角色

   2.老师的类型

   3.老师的批判意识

 第五章 新兴教育空间与涵化

  第一节 与“现代”的接触

   1.现实空间

   2.信息空间

  第二节 传媒影响下的学生

   1.电视

   2.计算机及互联网

   3.手机及移动网络

   4.对学生的影响

  第三节 藏族新文化思潮

   1.呐喊

   2.现代精神

   3.支持新思想的僧人

   4.寺院的回应

   5.对学生的影响

  第四节 学生观念意识现状

   1.传统-现代观念

   2.地方-国家意识

   3.比较分析

 第六章 教育空间中的语言问题

  第一节 语言与成绩

  第二节 文化屏障与语言编码差异:低学业成绩的原因

   1.对汉语文的分析

   2.对藏语文的分析

  第三节 双语教育政策及地方性回应

   1.含混的“双语教育”

   2.双语教育及政策

   3.对地方性回应的分析

  第四节 复兴藏语的民间努力

   1.杂语现象及分析

   2.父语现象及分析

  第五节 对语言的思考

   1.语言兴盛的本与末

   2.语言的传承与发扬

   3.不同语言间的关系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独特的教育

   1.果洛的独特性

   2.教育发展历程

   3.果洛教育的独特性

  第二节 离散的身份认同

   1.三元教育空间对身份认同的强化

   2.身份认同的离散化

  第三节 对民族教育的启示

   1.关于寺院办学

   2.关于学校教育

   3.关于媒体教育

   4.关于民族语言

   5.文化生态与多元尊重

  第四节 研究局限与反思

 后记

 图目录

本书通过对青海果洛藏区教育空间的实证研究,考察其结构与功能,探求果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内在因素;力图将质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指出果洛的时空情境的独特,使寺院、学校、媒体分别在教育空间中获得发展,构成了教育空间的多元结构,学生的传统、国家、现代等意识观念得以被同时强化,形成了身份认同的离散化,从而在整个群体中形成了均势平衡。本书的考察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民族教育政策制定和执行所需面临的多样化情境,对于完善和丰富族群关系理论也具有重要意义。

塞利姆·阿布:《文化认同性的变形》,萧俊明译,商务印书馆,2008。

巴登尼玛:《藏族教育之路探索》,《教育研究》1998年第10期。

巴登尼玛:《论藏族教育的语言选择问题》,《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年第4期。

巴登尼玛:《文明的困惑:藏族教育之路》,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

巴登尼玛:《再论藏族学校教育中的语言选择问题》,《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

〔美〕巴菲尔德:《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袁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美〕巴斯:《欲望的演化》(修订版),谭黎、王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捌马阿末:《论藏族民间艺术与基础教育课程整合》,《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第3期。

白寿彝:《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美〕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吕万和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

〔美〕毕利希:《论辩与思考》(新版),李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伯恩斯坦:《阶级、符码与控制》,王瑞贤译,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

蔡华:《人思之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藏族简史》编写组:《藏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9。

曹淑瑶:《国家建构与民族认同:马来西亚华文大专院校之探讨(1965~2005)》,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曾凡敏:《汉、藏族中学生心理应激源比较研究》,《教育探索》2006年第7期。

陈晶:《民族地区青年阶层意识实证分析》,《当代青年研究》2011年第8期。

陈庆英:《藏族部落制度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

陈玮:《青海藏族游牧部落社会研究》,青海民族出版社,1998。

陈振宁、官正荣:《青海藏族青年民族认同的发展路径分析》,《青海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崔海亮:《纠结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大学生民族心理认同问题探析》,《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年第3期。

崔军民:《藏语文现代化的若干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崔占玲、张积家、顾维忱:《藏-汉-英三语者言语产生中的词汇选择机制》,《现代外语》2009年第1期。

达日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达日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达日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达日县志》(一~四册),内部资料,1989。

〔荷〕戴克:《精英话语与种族歧视》,齐月娜、陈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丹果:《果洛藏族自治州教育状况调查》,《青海民族研究》1994年第4期。

〔英〕丹尼尔:《文化屏障》,王奋宇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多识仁波切:《爱心中爆发的智慧》,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0。

朵天玉:《浅谈我省寺院办学问题》,《青海民族研究》1997年第3期。

尔杰草:《关于甘南藏区教育中的现实问题调查》,《中国藏学》2007年第2期。

范忠雄:《藏族大学生数学学习心理及其相关因素调查报告》,《民族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方文:《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房若愚:《新疆民族政策与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发展历程》,《新疆地方志》2006年第2期。

费孝通:《江村经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费孝通:《中国城镇化道路》,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版),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陈仲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费宗惠、张荣华主编《费孝通论文化自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郭建如译,商务印书馆,2003。

弗思:《人文类型》,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

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尕藏加:《藏区宗教文化生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尕天玉:《寺院教育为现代教育服务的思考》,《中国民族教育》1997年第3期。

岗措:《论藏族民间“锅庄”舞的文化特性和教育功能》,《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第3期。

高丙中:《民族志发展的三个时代》,《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四卷》,中华书局,1984。

格根:《语境中的社会构建》,郭慧玲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贡觉·更阳:《果洛州经济社会研究与探索》(上、下册),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

谷禾、谭庆莉:《近代云南段国界线变迁与跨境民族身份认同的形成》,《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2期。

谷禾、谭庆莉:《近代中国西南国界线变迁与跨界民族身份认同的形成》,《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

谷禾、谭庆莉:《云南跨境民族多元历史文化与身份认同》,《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谷禾:《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身份认同的塑造》,《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

郭龙岩:《内地西藏班(校)藏族学生跨文化社会化的实证分析》,《西藏研究》2008年第5期。

郭娅:《四川藏区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1期。

郭志钦:《网络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学术交流》2013年第11期。

郭治虎、刘洋:《西北藏族地区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及应用现状调查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第7期。

果洛藏族自治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果洛地区家畜传染病汇编》,内部资料,1981。

果洛藏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果洛藏族自治州年鉴》(1996),青海民族出版社,2003。

果洛藏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果洛藏族自治州年鉴》(2001),青海民族出版社,2004。

果洛藏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果洛藏族自治州年鉴》(2006),青海民族出版社,2008。

果洛藏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果洛藏族自治州年鉴》(2011),青海民族出版社,2012。

果洛藏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果洛藏族自治州志》(上、下册),民族出版社,2001。

果洛藏族自治州概况编辑委员会:《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概况》(初稿),内部资料,1963。

果洛藏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果洛藏族自治州概况》,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

果洛藏族自治州交通局:《果洛州交通志》,青新出(2006)准字第212号,2006。

果洛藏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交流》,内部发行,1979(1)。

果洛藏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交流》,内部发行,1982(1)。

果洛藏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果洛科技》,内部发行,1989(1)。

果洛藏族自治州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民间谚语》,青新书(91)准字(08)号,1991。

果洛州群艺馆:《果洛民间故事选》,内部资料,未有日期。

果洛州统计局编《果洛巨变:果洛藏族自治州改革开放三十年》,未正式出版,2008。

果洛州文联:《果洛朝霞如火》,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

果毛吉:《马步芳家族用兵果洛始末》,《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韩震:《大众传媒、大众文化与民族文化认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10年第4期。

豪格、阿布拉姆斯:《社会认同过程》,高明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何波:《藏族学校双语教育文化建设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13年第3期。

何成洲:《跨学科视野下的文化身份认同:批评与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何峰:《格萨尔与藏族部落》,青海民族出版社,1995。

何峰:《论藏族经院教育》,《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何绍勇:《实施远程直播教学,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第20期。

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

胡凯、刘勋昌:《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民族团结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

黄明信:《吐蕃佛教》,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

黄新平:《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

黄育聪:《语言:台湾原住民族重构文化身份的一个途径》,《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霍尔、杜盖伊:《文化身份问题研究》,庞璃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霍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角》,周晓虹、徐彬译,商务印书馆,2002。

吉登斯:《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对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著作的分析》,郭忠华、潘华凌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吉莱斯皮:《现代性的神学起源》,张卜天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吉野耕作:《文化民族主义的社会学:现代日本自我认同意识的走向》,邓克申译,商务印书馆,2004。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贾荣敏:《藏族游牧背景下教育模式的田野调查与宏观分析:以刚察县为个案》,《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菅志翔:《宗教信仰与族群边界:以保安族为例》,《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叫缤:《爱国主义是民族团结教育的核心内容》,《新疆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卡斯特:《认同的力量》,曹荣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卡西尔:《语言与神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科普曼、歌德哈特:《理解人类差异: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滕星、朱姝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

拉德克利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夏建中译,华夏出版社,2002。

拉伦:《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李安宅:《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李臣玲:《青海民族教育近代化的困境与选择》,民族出版社,2005。

李辉:《网络虚拟交往中的自我认同危机》,《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李竞能:《现代西方人口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李立:《寻找文化身份:一个嘉绒藏族村落的宗教民族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李立纲:《云南跨境民族的民族身份与国家认同实证研究:中越、中老、中缅边境的调查分析》,《西部学刊》2013年第11期。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李涯、巴登尼玛:《嘉绒藏族婚俗中宗教活动的教育功能》,《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第6期。

李志刚:《果洛解放·建政回顾》,载《青海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

栗冠民:《民族团结教育二题》,《中国民族》1990年第10期。

列维-斯特劳斯:《人类学讲演集》,张毅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凌立、曾义:《藏区文化差异与和谐社会构建:以康巴藏区及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刘力、杨晓莉:《民族冲突的社会心理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第6期。

刘瑞琦、达红旗、达瓦:《藏族大学生认知风格研究:以对西藏大学农牧学院180名藏族大学生的测验为例》,《西藏研究》2011年第2期。

刘勇:《藏族本族与他族观之流变及其意义》,《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柳翔浩:《和合视域下跨境民族地区中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3。

龙藜:《孤岛突围:文化视野中的藏族小学与社区关系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鲁顺元:《藏文化环境中回回民族身份的传承:以一个家族口述史为例》,《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罗吉华:《文化变迁中的文化再制与教育选择:云南勐罕镇中学傣族和尚生的个案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9。

罗利群:《人神交往中的教育:对一个白族村落馈赠礼俗的教育解读》,博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1。

罗斯金:《政治科学》(第6版),林正译,华夏出版社,2001。

罗素:《西方的智慧》,崔人元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

洛克:《教育片论》,熊春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吕建福:《论宗教与民族认同》,《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吕庆燕:《藏族、汉族青少年族群态度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博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1。

马林诺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梁永佳、李绍明译,华夏出版社,2001。

马戎:《从社会学的视角思考双语教育》,《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1期。

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马戎:《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马戎:《西方民族社会学经典读本:种族与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马寿荣:《都市民族社区的宗教生活与文化认同:昆明顺城街回族社区调查》,《思想战线》2003年第4期。

马玉麟:《青海教育年鉴》,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

玛尔图切利:《现代性社会学:二十世纪的历程》,姜志辉译,译林出版社,2007。

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姚仁权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孟宪范、綦淑娟、侃本:《青海藏族的教育需求:对两个藏族社区的调查》,《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孟作亭、孟福来:《中国藏族文化教育发展史略》,民族出版社,2011。

明卫红:《媒体时代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困境及对策》,《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第11期。

莫斯科维奇:《社会表征》,管健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穆赤·云登嘉措:《藏族的家庭教育与寺院教育》,《青海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娜拉:《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社会心态》,《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帕特里克·贝尔特:《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祁进玉:《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公民教育实践》,《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第1期。

祁进玉:《国家认同与公民身份的生成场域:学校教育的衍生功能》,《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

钱民辉:《多元文化与现代性教育之关系研究:教育人类学的视野与田野工作》,民族出版社,2008。

钱民辉:《教育社会学:现代性的思考与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钱民辉:《教育社会学概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钱民辉:《意识三态观:民族教育研究的新视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强俄巴·多杰欧珠、卓玛太:《西藏俗官学校:孜康简述》,《中国藏学》1990年第4期。

青海省教育史志编委会:《历史的回眸:青海教育史专题研究》,青海民族出版社,2013。

青海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2008年青海省教育事业发展简明统计分析》,内部资料,2009。

青海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2009年青海省教育事业发展简明统计分析》,内部资料,2010。

青海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2010年青海省教育事业发展简明统计分析》,内部资料,2011。

青海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2011年青海省教育事业发展简明统计分析》,内部资料,2012。

青海省民政厅:《2010年青海民政统计年鉴》,内部资料,2010。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藏学研究所:《中国藏族部落》,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

青海统计局:《青海省社会经济统计年鉴》(1988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88。

青海统计局:《青海统计年鉴》(2003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沈红:《结构与主体:激荡的文化社区石门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沈洪成:《课堂与奘房:芒市傣族的教育历程》,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2012。

叔翼健:《电视媒体文化与移民的地域文化认同》,《南方文坛》2012年第3期。

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修订版),王晓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苏德:《少数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及其课程建构》,《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苏发祥、普华才让:《论藏族传统寺院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发》,《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苏发祥:《安多藏族牧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苏发祥:《论藏族传统寺院教育中的诤辩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发》,《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苏发祥主编《安多藏族牧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孙大川:《台湾原住民汉语文学选集评论卷》(上),印刻出版公司,2003。

索端智:《文化涵化与族群认同:青海河南蒙古族文化涵化问题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

索南才让:《试谈藏族习惯法的概念及性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2期。

索南多杰:《中国格萨尔文化之乡:玛域果洛》,青海人民出版社,2010。

陶远岑、刘萍:《甘南地区藏、回、土、汉各民族大学生个性特征比较研究》,《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滕星:《多元文化教育:全球多元文化社会的政策与实践》,民族出版社,2010。

滕星:《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与文本撰述》,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民族出版社,2002。

田夏彪:《文化认同视域下大理白族教育互补机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1。

佟春霞:《文化殊异与民族认同:现代背景下湖南维吾尔族的身份建构》,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10。

涂尔干、莫斯:《原始分类》,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商务印书馆,2011。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2。

完玛冷智:《青海牧区双语教育发展问题研究报告》,《西北民族研究》2012年第1期。

万明钢、王亚鹏:《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心理学报》2004年第1期。

万明钢、邢强、李艳红:《藏族儿童的双语背景与双语学习研究》,《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

万明钢、邢强:《双语教学模式与藏族学生智力、学业成绩关系研究》,《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万明钢:《多元文化视角价值观与民族认同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

王慧、孔令翠:《藏区英语教学媒介语问题与基于藏族学生母语的藏授英语教师培养》,《外语学刊》2013年第5期。

王鉴、李艳红:《藏汉双语教学模式研究》,《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王鉴:《多元文化教育的两种模式:“西方马赛克”与“中国大花园”》,《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王鉴:《试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与一体教育观的形成与发展》,《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王丽娜、朱金春:《西南跨界民族的边界意识与身份认同:基于相关研究的分析》,《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华书局,2008。

王明珂:《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根基历史的文本与情境》,中华书局,2009。

王铭铭:《教育空间的现代性与民间观念:闽台三村初等教育的历史轨迹》,《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6期。

王昕亮、乐国安:《宗教与认同:宗教对自我认同发展的作用分析》,《心理学探新》2010年第6期。

王育英:《果洛藏乡纪事》,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

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王振岭:《果洛藏族自治州教育问题研究》,《青海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王振岭:《青藏牧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2010。

威廉斯:《文化分析》,赵国新译,《外国文学》2000年第5期。

韦伯:《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彭强、黄晓京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吴德刚:《关于西藏自治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西藏研究》1996年第3期。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吴明海:《古代中国政府多民族教育政策文化模式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

吴明海:《一核多元、中和位育:中国特色多元文化主义及其教育道路初探》,《民族教育研究》2014年第3期。

吴明海:《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教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吴明海主编《中外民族教育政策史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吴滔:《“插花地”的命运:以章练塘镇为中心的考察》,《史林》2010年第3期。

吴晓蓉:《教育在仪式中进行:摩梭人成年礼的教育人类学分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西林:《论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民族团结教育》,《新疆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西热:《果洛科技大事记》,内部资料,2008。

先巴:《青海现代藏族教育的社会基础和文化背景》,《中国藏学》1996年第3期。

肖杰华:《青海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多元重构与文化反思:以藏族地区数学教育为例》,《青海民族研究》2012年第3期。

谢妮:《学校日常生活中的身体》,《教育学报》2006年第6期。

谢热:《村落·信仰·仪式:河湟流域藏族民间信仰文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邢海宁:《果洛藏族社会》,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

许德存:《西藏传统寺院教育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中国藏学》1999年第3期。

牙含章:《达赖喇嘛传》,华文出版社,2001。

阎嘉:《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问题》,《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

杨崇龙:《知道自己是中国人》,《民族教育研究》2002第1期。

杨改学:《藏汉双语电视教学节目的制作与研究》,《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杨改学:《电化教育促进我国藏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第1期。

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杨玉:《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语言态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伊利奇:《非学校化社会》,吴康宁译,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

英克尔斯、史密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的个人变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袁同凯:《走进竹篱教室:土窑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约翰·特纳:《自我归类论》,杨宜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编《云南民族语言文字现状调查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佚名:《文史资料选辑·建国后史料专辑第二十八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

佚名:《藏学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佚名:《格萨尔·诞生》,甘肃民族出版社,1981。

张慧真:《教育与族群认同:贵州石门坎苗族的个案研究(1900~1949)》,民族出版社,2008。

张济民、戈明:《寻根理枝:藏族部落习惯法通论》,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

张济民、贾晞儒:《雪域留痕》,九鼎传播有限公司,2008。

张军、马存芳:《藏族大学生自我意识与价值观初探》,《心理学探新》2002年第4期。

张军凤:《学生的身份认同》,《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第8期。

张鹏海:《藏民族体育融入高校体育课程的可行性研究》,《教育与职业》2011年第30期。

张诗亚:《祭坛与讲坛:西南民族宗教教育比较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张新贤、焦道利:《藏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双语教学资源建设体系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

张雁军、马海林:《西藏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态度模式研究》,《青年研究》2012年第6期。

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3期。

赵杰:《论西部开发与西藏新疆诸民族的语言文化教育》,《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赵俊生、徐亚强、胡文海:《透析:甘南藏区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年第1期。

赵平、刘爱玲:《如何在多民族散杂居地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赵志裕、康萤仪:《文化社会心理学》,刘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郑杭生:《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安多政教史》,吴均译,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

中共果洛州委果洛州人民政府:《果洛四十年》(1954~1994),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

中共果洛州委果洛州人民政府:《雪域的奋斗:果洛州二十年反贫困纪实与展望》,内部资料,2004。

中共果洛州委宣传部:《果洛州55载辉煌历程》,内部资料,2009。

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青海分会编《青海藏族民间故事》,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海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青海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二辑),内字第Q—005号,199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海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青海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辑),内字第Q—005号,199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青海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青海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青海人民出版社(内部发行),198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编辑部:《文史资料选辑:建国后史料专辑》(第二十八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

周润年:《中国藏族寺院教育》,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

周炜:《西藏现代化过程中语言使用模式的分析和讨论》,《中国藏学》2001年第4期。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名著菁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周晓明:《人类交流与传播》,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周毓华、彭陟焱、王玉玲:《简明藏族史教程》,民族出版社,2005。

朱解琳:《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寺院的组织机构和教育制度》,《西北民族研究》1990年第1期。

朱志勇:《学校教育情境中族群认同感的建构:内地西藏班的个案研究》,《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朱志勇:《学校教育情境中族群认同感建构的社会学分析》(上),《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2期。

祖力亚提·司马义:《学校教育与族群认同》,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2008。

Alba,Richard D.,Ethnic Identity:The Transformation of White America,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0.

Andrew J. Weigert,J. Smith Teitge,Dennis W. Teitge,Society and Identity:Toward a sociological psycholog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Ann Swidler,“Culture in Action:Symbols and Strategi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ume 51,Issue 2,1986.

Barth,Fredrik,Introduction.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The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London:George Allen&Unwin,1969.

Carl A. Grand(Eds),Multicultural Education:Commitments,Issues and Applications,N.W.,Washington,D.C.: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1997.

David A. Whetten,Paule C. Godfrey ed.,Identity in Organizations,Building Theory Through Conversations,London:Sage Publication,1998.

Davidson,Ann Locke,Making and Molding Identity in Schools:Student Narratives on Race,Gender,and Academic Engagement,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6.

Deborah,Reed-Danahay,Educationand Identityin Rural France:The Politics of schooling,Cambridge an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Farley,John E.,Majority-Minority Relations(Third ed.),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95.

French,Sabine,Edward Seidman,Larue Allen,and J. Lawrence Aber,“Racial/Ethnic Identity,Congruence with the Social Context,and the Transition to High School,”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2000(5).

Gerard A.,Postiglione,Ethnicity and American Social Theory,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83.

Hansen,Mette Halskov,Lessons in Being Chinese:Minority Education and Ethnic Identity in Southwest China,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99.

Henri Tajfel,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Horowitz,Donald L.,Ethnic Groups in Conflict,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

James Lynch,Multicultural Education:Principles and Practice,London:Routlege,1986.

John Ogbu,“School Ethnography:A Multilevel Approach,”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Quarterly,1981(12).

Lee,Mary Jo Benton,Ethnicity,Education and Empowerment:How Minority Students in Southwest China Construct Identities,New York:Ashgate Publishing,2001.

James R.Moran,Candaee M.,Fleming,Philip Somervell,and Spero M. Manson,“Measuring Bicultural Ethnic Identity among American Indian Adolescents:A Factor Analytic Study,”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1999(4):405-426.

Nagel,Joane,American Indian Ethnic Renewal:Red Power and the Resurgence of Identity and Culture,New York,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Naroll,Raoul,“On ethnic unit classification,” Current Anthropology1964:283-291.

Redfield R.,Linton R. & Herskovits M. J.,“Memorandum for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36:149-152.

Schermhorn,Richard A.,Comparative Ethnic Relations:A Framework for Theory and Research,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8,p.12.

Valk,Aune,“Ethnic Identity,Ethnic Attitudes,Self-esteem,and Esteem Toward Others among Estonian and Russian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2000(6):637-651.

Weber Max,Economy and Society(Edited by Guenther Roth and Claus Wittich),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p.389.

Winick,Charles,Dictionary of Anthropology,Totowa,N.J.:Littlefield,1984,p.185.

,200512

,20036

,20036

,20036

,20036

,20036

,20036

,20083

,20083

,20083

,20083

,20083

,200712

,20116

,20085

,20116